小学语文教案课程模板(表格)

合集下载

小学作文表格教案模板(共3篇)

小学作文表格教案模板(共3篇)

小学作文表格教案模板(共3篇)篇:小学语文教案表格小学语文教案表格【篇1:小学语文表格教案4】复习四57 58 592 口耳目60 61小学语文表格式设计表格式教学设计模版【篇3: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第2篇:小学轻松制作表格教案轻松制作表格【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表格的组成及制作表格的操作步骤。

二、技能目标:学会制作时间表和美化表格。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制作简单的表格【教学难点】合理调整表格【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生活中的表格表格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能说说见到过的表格吗?(生答:课程表、作息时间表....)2、认识表格3.轻松制作表格(一)、创建表格究竟如何制作课程表呢?1、学生试做(相邻同学可交流)。

2、教师巡视指导。

(1)、插入表格的方法是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输入文字:输入文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3)、调整行高、列宽、合并单元格:你是如何调整的?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学课本、自己操作,基本会插入一张表格了。

谁愿意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生演示汇报师对学生操作步骤归纳细化刚才老师看到有些同学有不同的方法,来试试看。

生1演示第二种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说操作步骤生2演示第三种插入表格的方法并说操作步骤(二)、编辑表格1.输入文字与调整表格课件出示编辑表格操作方法,学生自主练习2.动手操作,实践感知为自己制作一张简单的课表。

(1)、生操作(2)、师巡视(3)、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三)、美化表格这是老师制作的一张表格,和你们制作的表格有什么区别?(生答)我们可以对表格的边框、线条、底纹等进行美化,使其更加美观、清楚。

教师演示美化表格的操作过程,学生练习二、练习巩固制作一张课程表三、课堂,深化认识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答)第3篇:小学信息技术制作表格教案小学信息技术《制作表格》教案小学信息技术《制作表格》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在word中创建表格的方法。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表格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表格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描写高楼的诗句:《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

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

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

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

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2.描写大草原的诗句草原诗三首(一)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连一连。

kǒng sì lú chén lǒng寺辰恐笼庐二、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 cāng mángguāng yīn jīng xià bùgǎn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百尺:恐惊:草低:四野:四、课文整体梳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朝(),这首诗用()的手法。

把山寺的()和夜晚的()写得非常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川》哪两句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五、重点段落品析。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敕勒歌是一首朝时的民歌。

3. 3.穹庐是指4.“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六、写一写。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

妈?
二、讲读理解第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 先试说图意
然后图文对照, 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
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
4
同, 也表现了小蝌蚪知道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
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
师:雨、雹子、雪落下来,又变成了水。我们水就是这样在自
然界里循环变化的。那你们想知道平时水都做些什么吗?我们
一起来看第三个自然段。老师想请女生来读一读这一段。(女
生读的真流利,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好听。)
2.老师范读。
3.完成填空。
4.男生齐读第三个自然段。
(五)学习第 4 个自然段
师:我们水不仅会变,而且还会做好多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
读,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 标出自然段, 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 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 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 生注意认真听,读 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 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塘”, “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读 qun,不要错读成 qon。 捕:声母 b,不能读成 p( 。 裳:读轻声 shang,衣裳( 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 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小珍珠光又亮, 噼里啪啦从天降,
小孩新奇捧在手,慢慢变成水一汪。 (雹子)
师:大家仔细观察这几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特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表格备课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表格备课
3、看看诗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
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小组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
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
二、展示学习成果
(一)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
2、指名答。
这“绿”在诗句应如何解释?
“绿”字原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变成了什么词?
2、齐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指导把“绿”字读好。
3、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
4.练习感情朗读。
三、激发知识冲突:
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
5、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重点
1、让学生通过诵读来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和挚爱的思想感情。
难点
通过细读,感悟“绿”字的妙用。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
2、了解宋朝诗人张籍、清朝纳兰性德
板书设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古诗三首
秋丝长相思
(二)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
(三)
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
3、分小组诵读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指名说说每个诗句的意思。
读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版)小学语文教案XX——XX学年度学期珲春市哈达门乡小学校教学班级:二年一班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16人,男生9人,男生7人。

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在识字方面突破识记的难关,孩子们记字的速度加快,但由于识字量加大,同音字混淆有时会出现。

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

已基本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

班级大多数学生基础较扎实、成绩稳定,能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孩子们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努力通过集体读、分组读、领读、男女学生对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引导学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体验、思考,去领会作者所要传达的感情,进而通过自己的阅读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认识450个字,会写250个字。

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

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的识字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制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教材的重、难点:教学重点:随着学生识字、写字量的增加,识字的巩固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小学语文教案表格1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品读感悟《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美丽,我安排了自由读、比读、齐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2、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教材。

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有所抒发。

因此,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适时出现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画面,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3、理清写作顺序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找描写四季的句子,理清写作顺序;师引导学习描写春、夏的特点,生自学秋、冬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树木,树木真多呀!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展示图片。

这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的开始,就让孩子们感受小兴安岭的树多,引发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向往!】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那到底是怎样介绍的呢?看自学提示:(1)画出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说说感受。

(2)自己先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走进课文,看自学提示品读,这里的品读,就多了任务,多了一点读的自觉,并使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

小学语文《将相和》表格教案

小学语文《将相和》表格教案
三、细读课文,感悟“美丽”
1.1980年,当季老先生在阔别哥廷根三十五年后,迎接我们的主人问他:“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季老先生是怎么回答的?
2.出示季老先生说的话:“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当你和季老先生一样看到这奇异的异国风情时,会怎么说?会怎么想?
引出描写女房东的话:“莞尔一笑”是怎么样一种笑?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认识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耐人寻味”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二、过程与方法: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同时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
3.每天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看着花语。身处异国他乡的青年季先生,会有怎样的感受?
5.仅仅是花美吗?出示句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6.理解:耐人寻味。这种境界指什么?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三、前后呼应,三感“美丽”:
1.再出示第四自然段中“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一句。
6.补充材料:当时,季老先生在哥廷根租住的房子,房东姓欧朴尔。女主人欧朴尔太太大约五十多岁,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家庭主妇,善良得像慈母一样。他们只有一个儿子,在外地上大学。季先生就住在他们儿子的房间,就像一位家庭成员一样,一住就是十年。
德国人爱花,爱花就把花的美丽全部展示给大家一起享用,他们内敛而不张扬,淳朴简单的人生境界,就像花儿一样美丽。
这是德国的城市哥廷根。这个城市因一座大学而成名,那就是著名的哥廷根大学。这个大学已经孕育了三十位诺贝尔奖的得主。早在职1935年,我们中国也有两位有志青年带着祖国的期望和自己的宏志求学于歌廷根大学。其中一位就是我们今天所学课文的作者──季羡林。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7课《我的“长生果”》教案(表格式)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7课《我的“长生果”》教案(表格式)
课件出示阅读表格一:
书得来的方式
读的书
借阅小伙伴
“香烟人”的小画片
借读小学美术
老师的,哥哥
的朋友们送的
真正的连环画:《七色花》《血泪仇》《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
小镇文化站
文化站里面的文艺书籍
校图书馆
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
(表格除了第一行,其他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现)
(表格除了第一行,其他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现)
(4)请你找一段你最喜欢的段落,大声读两遍,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一个批注,等会儿我们进行交流。
(5)看来同学们都会自学了,你们交流得很不错。那从刚才的交流中,你学到了什么?
生:作者热爱读书,而且读得很用心。她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地增加,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4.理清关于作者写作文的两件事。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27课《我的“长生果”》教案(表格式)
课题
27我的“长生果”
课型:略读课文
主备人:
二备人:
教学
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其中有2个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
重难

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生活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2.为什么说书是长生果?学完这篇课文,我们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时,阅读提示很重要,请同学们默读阅读提示,把本节课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画出来。
课件出示: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