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肺炎的诊断依据(详细参考)

合集下载

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的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的诊断

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的诊断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其致病原因多样,症状也因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和程度而有所不同。

及时准确地诊断肺炎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感染性疾病肺炎的诊断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一、病史采集在肺炎的诊断中,收集详细的病史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应询问患者的病程、症状出现时间、有无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同时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使用史以及曾经接触过的可能导致感染的环境、人员等。

通过充分了解病史,可以为后续的实验和检查提供指导,并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

二、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在肺炎的诊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呼吸频率等指标,以及敲诊、听诊等方式,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肺部情况。

在肺炎患者中,常见的体征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胸痛等。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肺炎的可能,并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三、影像学检查肺炎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胸部X线片、CT(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和诊断患者的肺部病变情况,如肺实变、肺实质病灶、肺脓肿等。

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进一步确诊肺炎的类型,并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

四、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在肺炎的诊断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血生化、痰液培养等。

血常规可以提供患者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感染程度。

血生化可以检测患者的血液中的炎症标志物,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进一步辅助肺炎的诊断。

痰液培养可以检测痰液中是否存在致病微生物,以及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

五、其他检查除了上述常见的肺炎诊断方法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

例如,支气管镜检查可以观察患者的气道情况,获取进一步的肺部病变信息。

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的情况,医生还可以进行血气分析、心电图、细菌DNA检测等辅助检查,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

各类肺炎的比较

各类肺炎的比较

根据引起疾病的生物因子:细菌性肺炎:病史、症状可有受凉、疲倦、饮酒,药物应用,慢性疾病等诱发因素;多有畏寒、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少数有咯血和呼吸困难;其它症状有恶心呕吐、周身不适、肌肉酸痛等。

病史应询问以上症状的演变过程,治疗情况及治疗效果。

体检发现热病容,少数有呼吸急迫和紫绀,重症病人体温可高达 39~ 40oc ,血压下降休克体征,胸部检查患恻呼吸动度减弱,语颤可增强或减弱,叩诊有浊音,听诊可有支气管呼吸音或湿性罗音,少数可有胸膜摩擦音或呼吸音减弱。

辅助检查(一)胸部 x 线检查:最常见表现为支气管肺炎型改变,通常无助于肺炎病原的确定,但某些特征对诊断可有所提示,如肺叶实变、空洞形成或较大量胸腔积液多见于细菌性肺炎。

葡萄球菌肺炎可引起明显的肺组织坏死、肺气囊、肺脓肿和脓胸。

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呈下叶支气管肺炎型,易形成多发性小脓腔。

对肺炎诊断有重要价值,炎性浸润阴影的部位、范围,有无空洞、胸腔积液等与病原菌有关。

(二)细菌学检查:痰或胸水涂片检查,培养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试验.连续 2 、 3 次为同一细菌生长,致病菌的可能性大,仅一次阳性或多次为不同细菌生长,则可靠性差。

细菌浓度≥107cfa/ml 为致病菌,105~107cfa/ml 为可疑,<105cfa/ml 多为污染菌。

(三)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一般均增高,可有核左移,年老体弱或严重病例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四)免疫学检查:用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方法检测血清病原菌的抗原或抗体,有助诊断.聚合酶链反应对病原体的检测有一定的意义。

(五)其它检查:必要时行血气分析,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相关检查。

病毒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的诊断依据为临床症状及 x 线改变,并排除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肺炎。

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的检测。

呼吸道分泌物中细胞核内的包涵体可提示病毒感染,但并非一定来自肺部,需进一步收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或肺活检标本作培养分离病毒。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

肺炎的分型及诊断标准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肺炎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并且需要符合一定的诊断标准。

肺炎的分类与诊断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社区中获得的肺炎。

根据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CAP可分为住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ization-acquired pneumonia,HAP)和非住院获得性肺炎(non-hospitalization-acquired pneumonia,NHAP)。

住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住院期间超过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而非住院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或医疗机构中获得的肺炎。

2.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在住院后48小时内发生的肺炎。

通常,此类肺炎发生在入院后接受机械通气、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患者,或者在入院后48小时内存在医院内其他感染并加重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发生。

3.卫生保健相关性肺炎(Healthcare-associated pneumonia,HCAP)是指患者接受卫生保健服务后获得的肺炎。

卫生保健服务包括接受抗生素治疗、放射治疗、长期护理、透析、放射性同位素治疗等。

HCAP 的诊断标准主要是与医疗机构相联系,而不仅仅是在医院获得的。

4.特殊类型肺炎(Special types of pneumonia)包括结核性肺炎、真菌性肺炎、中间型肺炎、机会性感染相关性肺炎(opportunisticinfection-associated pneumonia)等。

这些特殊类型的肺炎通常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中,如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化疗患者或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肺炎的诊断主要是通过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特征来确定。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炎是指肺部组织发生感染性炎症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发热等。

在临床诊断中,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变部位、性质,进行鉴别诊断。

本文将对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讨论,旨在提供一些参考。

一、X线检查X线是最常见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它能够对肺脏进行较为全面的观察,包括肺野的透明度、边缘模糊程度等。

在肺炎的影像表现上,常见的是肺纹理增加、阴影模糊等。

不同类型的肺炎在X线上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

非典型肺炎,如军团菌肺炎、支原体肺炎等,X线影像上的表现相对于典型肺炎来说较为轻微,主要表现为斑片状浸润阴影,常见于两肺中下野。

典型肺炎多以肺叶或肺段为主,表现为实变,融合性浸润和空洞等。

二、CT检查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高级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多个方向的断层图像构建出三维图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解剖信息。

在肺炎的诊断中,CT检查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CT影像常见的肺炎表现包括结节状浸润、斑片状浸润、空洞形成等。

肺炎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多样性,而且会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现。

例如,结核性肺炎的CT影像通常表现为结节状密度增高的病灶,中心坏死可以形成空洞;病毒性肺炎常表现为双侧多形状斑片状、磨玻璃样阴影的浸润。

三、核磁共振检查核磁共振(NMR)利用核磁共振现象进行成像,与CT相比,其分辨率更高,不需要使用放射线,对于某些特定患者如孕妇、儿童等更为安全。

在肺炎的影像诊断中,核磁共振是一种辅助手段。

四、PET-CT检查PET-CT检查是一种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技术,它可以提供肺炎发炎区域的代谢信息和解剖信息,对于非特异性影像学表现的肺炎诊断有着较高的准确性。

肺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不同类型的肺炎在影像学上具有一些特异性表现,但也有一些交叉现象,因此需要综合分析。

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完整版)1. 引言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严重情况下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为了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本文档旨在阐明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规范。

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结合实验室检查,医生可以对肺炎进行初步诊断。

- 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和患者特征,需要考虑不同肺炎的病原体,例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

- 应基于规范化的检查流程和诊断标准,确保准确的肺炎诊断。

3. 处理措施- 对于轻度肺炎患者,建议在家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并使用非处方药物缓解症状。

- 对于中度和重度肺炎患者,建议住院治疗,并进行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

-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病原体特征,选用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 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并调整治疗方案。

- 对于合并并发症的患者,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4. 预防措施- 鼓励公众注重个人卫生,包括勤洗手、使用口罩等,以减少肺炎的传播。

- 提倡预防接种,特别是对于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

- 加强公共卫生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肺炎疫情。

5. 结论肺炎的临床诊断与处理应遵循规范化的流程和准确的标准,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减少肺炎的发生和传播。

参考资料:-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inical management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when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infection is suspected. Interim guidance. 28 January 2020.-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中国老年医学病例文献编写组. 中国老年医学病例文献.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154-155.- 中国肺炎诊疗指南. 第五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呼吸病杂志,2019,42(3):13-18.。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引起肺实质发炎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或真菌等。

影像学诊断在肺炎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常见方法和技术。

X射线X射线是最常用的肺炎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通过X射线的吸收和散射来获取肺部的影像,从而检测肺炎的存在和程度。

常见的X射线表现包括肺实质模糊、肺纹理增多、小叶间隔增厚等。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扫描是目前最准确的肺炎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它能够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肺部影像,对肺炎的定位和评估更为精确。

CT影像显示肺部实质的密度和结构,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肺炎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磁共振成像(MRI)MRI常用于特殊情况下,如孕妇或对辐射敏感的患者。

MRI能够提供更高分辨率的肺部影像,对于肺炎的早期诊断和评估有一定的帮助。

MRI的使用受限制,因为它的成本较高且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对于婴儿和儿童的肺炎诊断很有价值。

它可以显示肺部的结构和血流情况,检测肺炎的存在和程度。

超声检查在成人中的应用较少,因为肺部的深层结构很难观察到。

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一种可以直接检测肺炎病原体的方法。

通过提取患者呼吸道样本中的RNA或DNA,然后使用PCR等技术检测核酸的存在。

这种方法可以快速确定肺炎病原体的类型,并指导相应的治疗措施。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是肺炎诊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射线、CT扫描、MRI和超声检查。

核酸检测是一种直接检测肺炎病原体的有力方法。

根据患者的情况和临床需要,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高肺炎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肺炎的影像学诊断肺炎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肺炎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其特点是肺实质发生炎症,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

影像学在肺炎的诊断和评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肺炎的影像学诊断的方法和常见特征。

X线检查X线检查是肺炎影像学诊断的最常用方法。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快速且经济实惠的检查方式。

在常规胸部X线检查中,肺炎的典型表现是肺实质的浸润和阴影增加。

通常可以观察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 斑片状浸润:肺炎的早期表现是局限性斑片状浸润,常见于胸片的下叶和胸外区域。

2. 大片状浸润:随着炎症的进展,肺炎可以呈现为较大范围的片状浸润,常见于胸片的肺野。

3. 肺叶实变:肺炎的极端表现是肺叶的实变,常见于胸片的上叶或下叶。

此外,X线检查还可以观察到气管位置和支气管的异常,如支气管炎树芽样阻塞。

CT扫描CT扫描是一种更加敏感和准确的肺炎影像学诊断方法。

它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和横断面图像,有助于描绘肺部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的范围。

常见的CT表现包括:1. 浸润阴影:与X线检查类似,CT扫描可以显示肺实质的浸润阴影,但更加清晰和详细。

浸润阴影可以是斑片状、大片状或结节状。

2. 空洞形成:在某些情况下,肺炎可能导致空洞形成,这些空洞可以通过CT扫描进行定位和评估。

3. 胸腔积液:在肺炎的严重情况下,胸腔积液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CT扫描可以准确显示积液的情况。

此外,CT扫描还可以评估其他肺部病变,如肺不张、肺气肿等,并在误诊、复发或治疗监测中提供更多帮助。

磁共振成像相对于X线检查和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在肺炎的影像学诊断中应用较少。

然而,MRI可以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并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MRI在儿童或孕妇等特殊人群中可能更适用,避免了X线辐射的风险。

结论肺炎的影像学诊断对于疾病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X线检查、CT扫描和MRI是常见的肺炎影像学诊断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应症,医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医学基础知识:病例诊断之肺炎

医学基础知识:病例诊断之肺炎

医学基础知识:病例诊断之肺炎诊断学是医学基础知识里面经常考察的重要科目,今天我们通过具体病例诊断学习肺炎的知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病例摘要:男性,23岁,工人,因高热、咳嗽5天急诊入院。

患者5天前洗澡受寒后出现寒战,体温高达40℃,伴咳嗽、咳痰,痰少呈铁锈色,无痰中带血,无胸痛。

门诊给口服先锋霉素Ⅵ止咳、退热剂3天后不见好转,体温仍波动于38.5℃至40℃,病后纳差,睡眠不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 39℃,P 100次/分, R20次/分, BP 120/80mmHg。

急性热病容,神志清楚,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咽(-),气管居中。

左中上肺叩浊音,语颤增强,可闻湿性啰音,叩诊心界不大,心率100次/分,律齐,无杂音。

腹平软,肝脾未及,病理反射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Hb 140g/L, WBC 12 109/L,N 82%, L 18%, PLT 180 109/L;尿常规(-);粪便常规(-)。

分析步骤:1. 诊断及诊断依据本例初步印象是:左叶肺炎(肺炎球菌性)。

其诊断依据是:(1) 病史中急性起病,着凉后寒战、高热、咳嗽、咳铁锈色痰。

(2) 左中上肺叩浊音,语颤增强,可闻及湿性啰音。

(3) 血WBC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鉴别诊断(1)其它类型肺炎①干酪样肺炎:呈低热,痰中易找到结核杆菌;②葡萄球菌肺炎:痰呈脓性量多,培养葡萄球菌阳性;③革兰阴性杆菌肺炎:常为院内获得性感染,痰细菌培养可证实诊断。

(2)急性肺脓肿早期不易鉴别诊断,但随病程进展会咳出大量浓臭痰。

(3)肺癌多见于中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常见肺炎的诊断依据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1、肺部以外有金葡菌病灶
2、多数有不规则的高热,常表现为弛张热;70%左右起病急剧,
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且有痰,呼吸增速甚至烦躁;少数病例可有中毒性休克,较大儿童有时可出现皮肤的斑丘疹或荨麻疹。

3、婴儿易合并脓胸或脓气胸,或张力性气胸
4、一般白细胞总数在12X109/L以上,但是有部分重症病例和体
弱儿白细胞数目可正常或偏低。

5、X线检查:只要体征为易于形成肺大泡和气胸以及胸腔积(脓)
液。

一般认为本病左右两侧都有炎症浸润,而且多见于右肺的上叶。

(二)腺病毒肺炎
1、骤然高热,热型多为稽留热,其次为不规则热,少数为弛张热。

不论病症轻重,均有持续的高热为本病的特征。

与发热的同时即有咳嗽,一般咳嗽较重;半数病例有腹泻,每天5-10次,偶伴呕吐。

患儿均有呼吸增快及不同程度的缺氧表现,部分重症病例出现喘憋,抗生素治疗无效。

2、嗜睡、萎靡等神经症状较明显,且出现较早。

多在第3-6病日出现,烦躁不安可与嗜睡交替出现。

有时在恢复期可出现极端烦躁甚至
不眠,一般见于重症患儿。

重症病例可出现半昏迷及惊厥。

部分病例有头向后仰及项强等症状,然而检查仅有脑脊液压力增高而生化检查都属正常。

但是也应警惕是否合并有腺病毒脑炎。

3、病儿多在早期即出现面色苍白、逐渐加重,重症病例因缺氧而面呈灰白色;部分病例在急期可见颜面浮肿,这与喘憋和剧咳有关。

重症病例有1/3以上可合并心衰,多发生于第6-14病日;肝大多早期出现,其程度与病情平行,除病变或充血等因素外,肺气肿使膈肌下降也有关。

此外,在部分病例中可见双侧轻度卡他性结膜炎、分布于胸背的淡红色斑丘疹,持续1-4天,使本病早期较特殊的体征。

4、胸部体征迟现,发热第3-5天后开始出现湿罗音,重症病例大部分都可叩到浊音,以左下及两侧下方为多,常伴有呼吸音减低,少数病例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或有胸腔积液的症状。

5、白细胞计数多在12X109/L一下,中性粒细胞不超过70%,近半数病例在发热期间有微量至中等量的蛋白尿,少数可见管型及少许的白细胞,多数属热性蛋白尿。

6、X线检查:发病1-2日仅见肺纹理增粗,一般在3-6日出现阴影:轻者为片状或小片状的阴影,重者几乎全部为片状或大片状阴影,且多较浓,部位以右下或双侧下方多见。

7、本病多见于6个月到2岁的患儿。

(三)支原体肺炎
1、5-9岁发病率最高。

2、极大部分患儿起病缓慢,热程2周左右,多数为弛张热,寒战少见。

有发热和咳嗽,且咳嗽急剧而持久,呼吸困难极少见或仅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

初期干咳,继而有痰,偶含少量血丝。

初期多表现为阵发性呛咳
3、多有热型性皮疹、非特异性肌痛、游走性关节炎。

4、年长儿往往缺少肺部体征,婴幼儿可有湿性罗音,且多在病程1周后出现。

5、青、链霉素及磺胺类治疗无效。

6、血清冷凝集素滴度在1:64或以上。

7、X线检查:单侧病变约占80%以上,多在下叶,有时呈不整齐云雾状轻度肺浸润,从肺门延至肺野,有时弥漫较广。

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是本病的特征之一。

(四)毛细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
1、多见于2岁以下,大多数发生在2-6个月,尤其是2-3个月的婴儿;
2、多数为低中热,约1/3病儿可达到39℃或以上,少数无发热。

3、开始变现为感冒症状,1-3天即发生呼吸困难,有较明显的喘憋和阵发性喘憋。

此时病儿烦躁不安,呼吸频率60次/分以上,心率可至180次/分以上,并可有呼气性呻吟,三凹征明显;部分病儿可有全身中毒症状:面色发灰、四肢厥冷、嗜睡、惊厥,偶见消化道出血等,多无严重的腹泻。

4、肺部可闻及喘鸣音,或伴有细湿罗音;重者鼻翼扇动、面色青紫、
呼吸窘迫,双肺有弥漫而密集的哮鸣音和细湿罗音,极易合并心衰和酸中毒。

5、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支气管周围炎或小点片状阴影,多有明显肺气肿,少数有肺不张。

6、一般病程不长,平均为4-7天。

发热和呼吸困难、喘憋等经过治疗,都能在2-3天后下降或好转。

(五)新生儿肺炎
1、有羊水吸入史和/或反复呛奶
2、发热不明显;70%拒食很突出,若有口吐白沫则更属可疑,有时是病儿的唯一主诉
3、70%有明显气憋,安静时呼吸>60次/分;偶见不规则呼吸、点头呼吸,也有呈现喘憋而出现三凹征;咳嗽可有可无,吸入性肺炎度有明显的咳嗽,突然发生肺不张时则出现频剧的咳嗽
4、70%病儿可见口周及肢端苍白或发绀,也可在鼻尖、鼻基及眼眶有苍白或发绀。

5、肺部听诊常无罗音,仅有呼吸音增粗,偶在啼哭或深呼吸时于肺底部可听到少许湿罗音或捻发音,偶可听到干罗音及哮鸣音
6、心率增快,≥180次/分;肝脏明显增大应考虑合并心衰;脓胸和肺不张也是常见并发症
7、血象缺乏规律,白细胞高低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