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茶道文化的七大美学

合集下载

日本茶道文化(5篇)

日本茶道文化(5篇)

日本茶道文化(5篇)日本茶道文化(5篇)日本茶道文化1一、茶禅一味的思想日本茶道是在中日禅僧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可以说,日本茶道源于中国寺院,日本茶本身也源于中国寺院。

在茶道大师千利休之前创立草庵茶汤的大茶人村田珠光,曾参禅而受禅旨印可。

村田珠光从日本高僧一休宗纯那里得到中国宋代著名禅师圆悟克勤的一张墨迹,这一墨迹是与茶禅一味有密切关系的茶道界的宝物,后来成为茶与禅结合的最初标志,村田珠光也由此悟出佛法存于茶汤之中的道理。

村田珠光把墨迹挂在茶室的壁龛里,人们走进茶室,都要在墨迹前跪下行礼。

一是表示对圆悟克勤的敬意,二是表明草庵茶的宗旨是与禅宗的思想相通的。

珠光的这一举动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

由此,他被确立为日本茶道之开山。

珠光在四张半榻榻米的小茶室里,面对圆悟克勤的禅语,以本来无一物的心境点茶饮茶,形成了珠光自己独特的草庵茶风。

珠光把佛教空的精神融合于茶道中,要求茶人破除我执、切忌自高自大、固执己见。

同时他也揉合进了当时流行的连歌中的冷枯之美,在当时一直以唐物为中心的完美豪华的茶道具中加入粗糙的日本本土之物,追求一种残缺的美。

珠光曾说明月也嫌无云时,比起一览无余的满月,于云中时隐时现的似乎模糊的月亮更给人一种朦胧美。

珠光茶室中还表现出了融合唐和(中日)的思想,他主张将唐物与和物合为一体,备前烧、信乐烧等日本的瓷器也都进入茶道。

珠光追随一休参禅,将茶禅一味的精神贯彻于饮茶中,把当时流行的禅院的茶礼仪、奈良庶民茶、贵族书院茶揉成一体,给其中注入禅的精神,并根据此精神,对茶室和茶具进行改良,使茶进人道的境界,使茶道文化大放异彩。

禅与茶道的结合,固然有僧人是茶文化传播者这种客观的历史背景,但禅与茶在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应当说更为重要。

这种现象并不是日本所特有的。

中国禅宗也有相应十分生动的例证。

据传,有一天,唐代赵州从谂禅师问一位外来的僧人是否到过他这里,对方说曾经到过,他便吩咐:吃茶去!某日又一位僧人到来,赵州同样问他是否来过,对方回答没来过,他也吩咐:吃茶去!站在一旁的院主深感不解,问赵州为什么让来过的和没来过的都去吃茶,于是赵州便喊了一声:院主,吃茶去!僧人待客以茶,似乎并不仅仅是以茶解渴,其中当另有深义。

浅谈日本茶道美学的文化内涵

浅谈日本茶道美学的文化内涵

浅谈日本茶道美学的文化内涵一、茶道与自然相交相融自然事物美的形态多样,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等都是自然的感性形式,给人带来欢愉。

日本人亲近自然,崇尚自然中最质朴的元素,并将真挚而直观的情感沉浸于自然之美中。

正如李泽厚在《美学四讲》中说的那样:“人的自然化是情感本体的建立。

”20世纪西方美学在日本广泛传播,并在日本确立成为一门学科。

日本作为一个群岛国家,四季分明并且气候变化多端,有着许多日本独特的自然风景和自然景观等。

因此,日本人自古以来对自然以及自然美情有独钟,并且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日本的茶庭、茶室、茶具就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那份寂静气息,让人直接感受与理解自然,与大自然来一场心灵的会晤。

日本人对自然的观察十分深刻,无论是在艺术的创作还是表达上都能看到自然的影子,对自然美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

二、茶道的审美表现茶道大师千利休将日本茶道的精神总结为“和、敬、清、寂”四个字,后来这四则也成为了日本茶道文化的行为规范和不二法则。

日本茶道中的“和”是指和谐、和悦。

它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主人与客人之间的和谐,还体现了支配着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

在茶道的礼序中,要求每个人的动作需要十分端庄、严谨。

主人要时刻的为客人着想,营造和悦、温馨的饮茶气氛。

客人也不仅要及时领悟主人的美意,也需要对主人的心意作出评价,使整个茶室充满和睦的气氛。

茶室中的装饰和点心等需要与茶会的主题相协调,也要与季节相适应,使人们内心的情感与大自然有浑然一体的结合,达到“赏天地自然之和气”的目的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神境界。

日本茶道中的“敬”是指相互尊重、相互谦让、上下有序、没有贫富和等级等世俗偏见。

虽然日本茶道形成于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封建社会,但是在那一方小小的茶室中却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平民与贵族促膝长谈,没有一切世俗偏见。

原本茶室设有“贵人入口”,后来改为所有客人一律从“侧门”出入。

这确实体现了禅宗的精神。

即便是武士,也需要把佩刀放置门外才能进入茶室,体现出茶室是个众生平等的空间,所以严格禁止阿谀奉承、傲慢无礼的举动。

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

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

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日本茶道文化从看似简单实则很讲究的茶具的冲洗,茶水的烹制,到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每一步讲究的都是一种精致与唯美。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的含义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结晶,是日本文化的代表,它又是日本人生活的规范,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

如今,有五百年历史的茶道迎来了空前的繁荣期。

茶室、茶亭遍及日本各地;茶室,茶会已成为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一个主要项目;千姿百态的茶道具成为日本美的象征。

有关茶道文化的电影、电视片、美术展、著述比比皆是;从事茶道活动的人口达五百晚之多。

日本在经济上制造奇迹,在世界上引起了人们对其文化背景的探求。

同时,日本为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

也积极的宣传自己的文化,日本人首先向外宣传的便是茶道。

茶道是我们了解日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一条捷径。

但是,茶道对于外国人实在是一种难解的文化现象。

没有接触过茶道的人不理解茶道是理所当然的。

即使参观过茶道表演的人也入五里雾中,找不出说明它的合适语言。

茶道为什么难以理解?我试图将此归纳为三个原因:容括性、无形性、局限性。

茶道的内容是丰富的,她几乎将东方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囊括在一个小小的茶室里。

在思想方面,它含有神仙思想、道教、阴阳道、儒教、神道等;在形式方面,它包括建筑、庭院、书画、雕刻、礼仪、插花、漆器、陶器、竹器、烹饪、缝纫等内容。

茶道被称为是应用化了的哲学,艺术化了的生活。

茶室中间展现的是一个活龙活现的“小东洋”。

由此,我们很难给它下一个定义。

而且,茶道是一种活的艺术,我们很难抓住它的形体。

茶道艺术是通过茶事来成立的,但茶事一完,一次艺术的创作就消失了。

研究茶道,我们不可能象鉴赏一副绘画那样静观和思索,我们必须随着茶事的进展去捕捉瞬间的现象。

但在瞬间与瞬间之间不仅留下了许多空隙,而且,我们常常会被那一个个细小的现象迷住,很难勾勒出茶事的全貌。

再有,茶道与音乐、舞蹈、绘画等常见的艺术形式不同,表演者与鉴赏者和合成一体的、不能区分的。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是什么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是什么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是什么虽然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不过同样也在日本的发展中保留了自己的一些特有的内涵。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核心内涵,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核心内涵和:茶道四谛中的“和”,既表示和谐的和,又表示和悦的和,它体现了支配茶道整个过程的精神。

“和谐”注重形式方面,“和悦”则表示内在的感情,茶室里的气氛就是在这种“和”的精神下建立起来的。

在茶事进行中有触觉上的和,嗅觉上的和,视觉上的和及听觉上的和,具体来说,一只好的茶碗不在于它的外形如何,而在于它的手感,客人拿起它时是否不觉得冰凉、扎手、太重或太轻。

茶室里的香气味一定不能太强、太刺鼻,要轻柔地散漫在茶室内,窗子是分布在茶室内的和美之源,经白色宣纸过滤而透进茶室的光线总是轻柔的,诱人冥想。

风从茶室外老松树的叶缝中吹过,与炉子上茶釜的煮水声音相附和,这和谐的环境之美与参与者和悦的人格之美奏出一曲和的美曲。

在茶道形成初期的封建时代,虽然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但是在小小的茶室里各个阶层的人都是无差别的。

在这里一切世俗的贵贱都随风而去,平民与贵族促膝而谈,这同时也是禅的精神。

从禅的角度来看,人与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以和为贵”“以和为本”的意境亦是禅宗直指人心所依托的氛围。

禅宗吸收了“和”的概念。

主张用淡泊无为,“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的清静本心去体验、了悟“我心即佛”的般若真谛,从而达到“佛我一如”的“和”境。

茶道是禅宗自然观外化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调和人际关系“以心传心”的人工渠道,茶道所极力渲染的氛围。

是摒弃世人纷争,追求平和、静谧的“和”境,其庭园设计、茶室布局、礼仪程序、礼节规范,都别具匠心地突出“和”的氛围,特别是一张半榻榻米大小的茶室把人与人的距离凝缩到咫尺之间,更加突出了心心相印、以茶会友的情境。

敬:敬的思想本源自禅宗,禅宗主张“我心即佛”、“万物皆有佛心”,认为在“真如”面前所有的人都平等不二。

茶道吸收了禅宗的“心佛平等”观,并加以升华和提炼,形成了“敬”的情感概念。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

什么是日本茶道文化日本茶道原称为“茶汤” (茶湯、茶の湯),是日本仪式化的为宾客奉茶之事,它与其它东亚茶仪式一样,都是以品茶为主而发展出的特殊文化,但内容与形式有所不同。

今天店铺就来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日本茶道文化。

茶道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饮茶最初是僧侣用于集中心念的,从谂禅师曾以“吃茶去”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食的仪式。

现在的日本茶道分为两种:抹茶道与煎茶道,但茶道通常是指较早发展出的抹茶道。

现代的茶道由主人准备茶、点心、水果招待客人,而主人与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规矩与步骤行事。

除饮食之外,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到茶室内外,如茶室内外的布置、书画的品鉴、庭园的园艺及饮茶的陶器等,都成为茶道的重点。

日本茶道文化:茶道根本千利休曾说“和敬清寂”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即平和、和谐。

进入茶室,品尝一碗茶时,主对客的“请先、请慢用”等礼貌语代表了茶道所蕴含的“和”。

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总认为茶道是十分繁琐及复杂的事,甚至有人说:“即使在家里,一个人也可以喝茶。

”但是,茶道中的“和”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只要内心随时能体认茶道的“和”,必定可体会“和”的真谛。

古代的习俗经过世代流传,传递着数百年积淀的美感。

伴随着四季的变迁,崇尚自然美,以古老习俗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就能体会“和”的妙趣。

现代人对于自然美的感受有时是被动的,有时却拥有对美的极强的感受。

如果将心性不断加以提炼,就是茶道的精神(茶の味)。

隐藏在茶道用具中间的艺术及种种摆设、布置及茶之汤,果子等,仿佛带有生命力的纤细感,这些都以“和”的精神为基础。

“敬”则体现了对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对友人与同辈的敬爱。

从和到敬,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髓。

“清”即清净、清洁,体现了茶道不可或缺的礼仪。

日本茶道文化:规程日本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

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我们所知道的日本茶道文化,提倡的是和、敬、清、寂四种境界。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一起来看看。

日本茶道文化精神内涵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

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

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日本茶道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学属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简素、枯槁、自然、幽玄、脱俗、静寂。

日本的茶道艺术的思想背景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禅。

它是以禅的宗教内容为主体,以使人达到大彻大悟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新型宗教形式。

在日本,历代大茶人都要去禅寺修行数年,从禅寺获得法名,并终生受禅师的指导,但在他们获得法名之后并不留在禅寺,而是返回茶室过着茶人生活。

茶人的生活近似常人的生活,近似艺术家的生活。

所以说,茶人虽通过禅宗学习到了禅,与禅宗持有法嗣关系,但茶道有其独立性,是独立存在于禅寺之外的一种“在家禅”。

日本茶道文化的观念(一)和、敬、清、寂在上文中我们已经说到“和、敬、清、寂”是日本茶道奉行的四谛、遵循的四规、坚守的四则。

这四个字是对日本茶道所有精神内涵的高度概括。

只要一说到茶道人们从内心联想到的情景意蕴其实就是这四个字的抽象意念。

在日本,茶道的主要思想宗旨是:主体的“元”即主体的绝对否定。

日本茶道文化的审美内涵与特征

日本茶道文化的审美内涵与特征

2018年第05期中国茶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而且逐渐流传到了周边国家。

茶文化在唐代时正式传到了日本,与日本本土文化相融合,从而发展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

日本茶道文化之所以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主要原因在于那些对茶文化爱好者长期以来的探索和研究,赋予了茶道文化更丰富的内涵,使其文化积淀更深厚,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创新,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

日本茶道并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饮茶活动,而是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人们认识茶道,无论是起内在美还是外在美,都有独特的审美方式,使得茶道文化更富有情趣。

茶道文化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与文学、艺术、宗教等事务都有联系,同时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1茶和人、自然的相互融合人们自古以来都喜欢自然之美,众多文人雅士都喜欢寄情于山水,非常推崇纯天然的美。

日本的艺术家乃至哲学家也非常推崇自然之美。

人们之所以喜欢自然之美,其主要原因在于自然能够给人非常强的视觉体验,让人感觉心旷神怡,心情舒畅。

自然之美有多种表现形式,不同的形式都是艺术家进行创作的源泉,所以对艺术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日本茶道文化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非常多,而中国唐朝时期的禅宗思想非常盛行,所以这个事情传入日本的茶文化有丰富的禅宗思想,这对日本的茶道文化影响非常深远。

茶文化传入日本之后,与日本本土文化迅速融合,并且经过日本人自己的改革和创新,逐渐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日本茶道文化。

随着美学的不断创新,使得自然之美进一步得到深化,逐渐脱离了以前单纯审美状态,而是同人类融为一体。

日本是一个岛国,地理环境比较特殊,从而造就了日本非常有特色的自然之美。

与此同时,日本的气候也独具特点,所以日本民众对自然更为喜爱,人类和自然之间也能够和谐共处。

日本人观察自然时非常仔细和认真,所以在进行文学和艺术创作的时候蕴含着自然的身影,而日本人也对自然的美有着独特的见解。

2茶道文化的审美表现茶道的审美内涵主要表现为“和、静、清、寂”这四个元素,是重要的审美表达形式。

日本茶道中的“侘寂”美学

日本茶道中的“侘寂”美学
& 学教育 |2。17.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日 本 茶 道 中 的 “俺 寂 ”美学
® 王诸
内 容 摘 要 :“侘 寂 ”是 日 本 传 统 文 化 、世 界 观 、哲 学 思 想 的 根 基 ,日 本 古 典 文 艺 美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范 畴 。“侘 ”和 “寂 ”原 本 是 两 个 分 开 的 概 念 ,“侘 ”是 “人 在 宅 中 ”的 孤 寂 落 魄 ,“寂 ”是 经 岁 月 流 逝 的 美 ,在 茶 道 发 展 过 程 中 ,二者 逐 渐 融 合 ,形 成 “一 种 不 刻 意 突 出 装 饰 外 表 ,强 调 事 物 质 朴 的 内 在 ,并 且 能 够 经 历 时 间 考 验 的 本 质 的 美 ”[1]即“侘 寂 ”之 美 。茶 道 集 大 成 者 千 利 休 创 造 了 “侘 茶 ”,而 又 提 出 “和 、敬 、清 、寂 ”的 茶 道 四 谛 将 茶 道 精 神 归 于 “寂 ”,可以 说 是 由 “侘 ”到 “寂 ”,表 达 了 一 种 去 繁 华 与 修 饰 ,甘 于 筒 单 和 清 贫 ,而 追 求 禅 宗 枯 淡 的 、“本 来 无 一 物 ”的高洁的审 美境界。
“寂 ”的 研 究 上 也 便 于 读 者 深 层 理 解 “侘 寂 ”美 学 。
三.茶道中“寂 ”的美学 从形成之初茶道就与佛教结 下 不 解 之 缘 ,而 “寂 ”又 是 最 能 反 映 茶 禅 一 味 的 。可 以 说 “寂 ”,就是 佛教说的觉悟。 1.视 觉 上 — “寂 之 色 ” 首 先 在 茶 室 的 建 筑 上 ,黄 灰 色 的 茅 草 修 葺 屋 顶 、泥巴涂抹的 墙 壁 、原 木 支 撑 的 房 梁 ,尽 取 自 然 之 材 ,而 使 之 持 自 然 之 色 ,正如 《茶 谱 》 中 所 记 :“千 宗 易 曰 :… … 对 墙 壁 加 以 涂 抹 ,一'种抹到墙角, 其材料是将稻草切成四五寸长, 使 其 柔 软 ,与 泥 土 搅 拌 ,以此加以 涂 抹 ,叫 做 给 墙 壁 加 ‘寂 ’,看 上 去 好 像 是 烟 熏 的 颜 色 … … ”[4]这 种 独 特 的 颜 色 如 若 要 形 容 ,则 是 一 种 近 似 古 色 、水 墨 色 、复 古 色 的 呈 暗 沉 的 颜 色 并 给 人 以 磨 损 感 、陈旧 感 、黯 淡 感 、朴 素 感 、单 调 感 、清瘦 感 ,但 也 给 人 简 素 、低 沉 、淡 雅 、别 具 一 格 之 感 ,因 而 为 人 所 赏 ,逐 渐 形 成 以 “寂 ” 为 美 的 色 调 上 的 审 美 。松 尾 芭蕉在其俳谐中就曾用 过 “寂 色 ”( 色 ) [5]— 词 来 表 示 这 种 具 有 审 美 价 值 的 “陈 旧 之 色 ”。 另 外 一 词 还 可 写 作 “鲭 ”,为 旧 化 、生 锈 之 意 ,而 这 种 意 思 似 乎 也 隐 约 包 含 在 了 “寂 ”中 而 又 具 体 体 现 在 这 种 “寂 色 ”上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茶道文化的七大美学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

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

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
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

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

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
一的美。

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
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

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
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
下的两种简素。

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岩、静穆,京都的桂离宫,
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
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
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

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
禅学的美感。

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
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

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
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

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
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

在茶室中,常常见到
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
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
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

不论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露出来的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

古来日本茶道文
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

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
求自然状态。

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


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

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
全不同。

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

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
境之美。

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
领神会的幽深玄美。

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

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
灿的幽深玄阔之美。

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
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

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
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

日本茶庭的露
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
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

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
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

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
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
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

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
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


休大师倡导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

世人
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
逍遥自在。

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
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

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

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
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静寂之美
沉稳、安静、平和,面对日常中的“我”内省内悟,也是日本茶道文化的元素之一。

茶道的开始和完了,时常都是在一种无言的静
寂中展落。

从茶师到茶客到茶具到挂轴到茶花,均以静为旨,以求
得悟淡中感知雅美,静中品味动美。

窗外的风声雨声鸟声,室内的
水沸滚动声和茶师手中竹刷的轻动做声,众静皆一动过程中的寂美,是红尘俗人在日常中忘知忘觉的美感,而在日本茶道中,寂静之美,却非常重要。

日本的茶道品茶是很讲究场所的,一般均在茶室中进行,茶室多起名为“某某庵”的雅号,有广间和小间之分。

茶居室一般以“四
叠半”(约为9平方米)为标准,大于“四叠半”的称为广间;小于
“四叠半”的称为小间。

茶居室的中间设有陶制炭炉和茶釜,炉前
摆放着茶碗和各种用具,周围设主、宾席位以及供主人小憩用的床等。

接待宾客时,由专门的茶师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规则依次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然后依次献给宾客。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仪式的主要部分,都要经过专门的训练。

茶师将茶献给
宾客时,宾客要恭敬地双手接茶,致谢,而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动作轻盈优雅。

饮茶完毕,按照习惯和礼仪,客人要对
各种茶具进行鉴赏和赞美。

最后,客人离开时需向主人跪拜告别,
主人则热情相送。

茶道品茶还分为“轮饮”和“单饮”两种形式。

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尝一碗茶,单饮是宾客每人单独一碗茶。

茶道还讲究遵循"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乃茶道之精髓。

“和、敬”是
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神、态度和礼仪。

“清、寂”则是要
求茶室和饮茶庭园应保持清静典雅的环境和气氛。

七则指的是:提
前备好茶,提前放好炭,茶室应保持冬暖夏凉,室内要插花保持自然清新的美,遵守时间,备好雨具,时刻把客人放在心上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