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陈列顺序指导作业规范
陈列规则陈列要求

第一章陈列规则一、货架陈列规则:1、商品从左往右陈列,90厘米宽一组为陈列宽度,避开货架下端障碍。
2、由上自下陈列,即通常所说的按小分类垂直摆放。
3、体积小、重量轻的放在上层,反之则放下层。
重商品、大包装商品等体积大商品放上层会导致:A:不方便顾客 B:隐藏危险4、商品标签应贴在该商品左下方货架上,并与该商品左边对齐,商品间一般情况下不可借位,只有缺货商品由两旁商品扩位。
5、陈列一种商品,其数量一般不可少于一个陈列面。
6、同一区域同类商品,按其性质陈列在一起,相同品牌优先按销售纵向陈列,便于顾客选择商品。
7、特殊商品还需用特殊陈列工具。
如:挂钩、特殊承抵。
8、同类商品按销售性质纵向陈列。
如:90厘米宽,五层高货架,标准陈列是13个商品,用A—M字母顺次表示,A为销售最大,M为销量最小。
9、商品顶部与货架硬板只能且必须保持两手指宽,商品根据货架实际可叠加陈列,但中间需垫纸皮,以保证商品陈列安全。
二、堆头、N架商品的陈列1、堆头、N架商品的陈列,存放面积和高度不可随意缩小,应保持陈列开始时的面貌,即应采取下面措施,补货或空箱垫底,空箱一定要倒放,便于其他理货员识别。
2、堆头、N架商品,在安全的前提下尽责展示,即割箱时,箱体边缘上下左右必须有两指宽。
堆头高度,标准情况下商品堆放高度是五层(标准体积包装),即与货架第二层持平,下面三层可不割箱展示,上两层割箱展示。
如果堆头四个宽度超过三个包装单位,顶层的下端需垫整块人造板或厚的平整纸板,这样才具安全。
常见问题是割箱时的箱体边缘不够两箱,没有人造板垫底,导致堆装、N 架倒塌。
3、N架商品,商品陈列必须满足以上条件。
A:必须是一种类别、如用品、或食品类。
B:最好是同一价格。
C:陈列品种数量控制在1––3个品种,超过有三个品种,说明其销量不够,不能摆N架,特殊的同一品牌同一价格的商品可适当放宽。
D:必须是销量大的商品,常见的是促销商品,特价商品。
E:必须是陈列数量够一天销量,若不够必须及时撤换。
超市货品摆放陈列规范

超市货品摆放陈列规范1、超市管理应遵循摆放合理、取货方便、有效保证产品品质和外包装、保证超市最高利用率的原则。
2.由于挤压而变形的货品,在上卖场之前必须进行整烫。
3.各类产品应按类别、按一定尺码顺序、规则地摆放,以便于寻找货品。
4.超市应保持干燥、干净、整洁、条理化,每天要按时对超市进行清理。
5.为便于及时、准确地寻找货品,应在有关地方贴上明显标记或注明货号、尺码、数量等。
6.保证超市货品数量的准确。
应遵循每日清点、每月盘点的制度,做到实物与帐务相符、数量与金额相符。
符合“整齐、美观、充实”的陈列原则:1、三分春色货场的前中后场,货品的主款、副款、畅销款。
不同区位及不同货品对销售起着不同的作用。
2、锦上添花好销的货品放在好的区位,且数量要多。
3、顺水推舟销售上有连带性的商品种类邻近设置,互相搭配,给顾客提供购买与选择商品的便利条件。
4、红杏出墙模特出样时应考虑颜色及销售情况。
一般展示颜色鲜艳、销量大的新款货品。
5、四两千斤好销货品,仍有补货但目前存货很少时,直接出样。
6、千姿百态出样服饰的定期调换,以及货区的定期调整,突出店堂的“动”态。
7、一尘不染货场及货品整洁清新。
二、店铺及橱窗陈列规范㈠橱窗陈列规范1、橱窗陈列的目的:■传递信息■展示商品■营造格调■吸引顾客2、橱窗陈列的原则:⑴遵循引人注目的原则:橱窗陈列应通过色彩的组合,模特与道具的组合,以及POP的组合,达到引人注意、激发顾客兴趣的目的。
陈列时可以故意造成与相邻店铺橱窗反差强烈、与众不同。
⑵遵循简洁的原则:A、橱窗内的色彩原则上不宜太多、太杂乱,以免重点不突出、不鲜明。
B、橱窗内陈列的主题应该统一、在一般的标准橱窗内,只应有一个主题。
C、橱窗里只可放置公司指定的宣传品,不可粘贴和放置其他物品。
⑶橱窗陈列应遵循产品系列化的原则:A、小橱窗和标准橱窗由于面积不大,若陈列多种系列产品,会显得杂乱,主题不突出,因而模特只可陈列同一系列的产品,并陈列与服装相配的配件(鞋、包、饰品等)。
超市商品陈列规范

超市商品陈列规范1. 概述超市商品陈列规范是为了提高商品陈列的效果和顾客购物体验而制定的一套规范。
遵循这些规范可以使顾客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所需的商品,提升销售额和顾客满意度。
2. 陈列原则- 按类别分区陈列:将相同类别的商品放在同一个区域,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按类别分区陈列:将相同类别的商品放在同一个区域,方便顾客找到所需商品。
- 商品层次分明:在陈列商品时,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需求,采用层叠陈列、堆叠陈列等方式,使商品在外观上更加美观。
商品层次分明:在陈列商品时,根据商品的特点和销售需求,采用层叠陈列、堆叠陈列等方式,使商品在外观上更加美观。
- 留出足够的通道:为了方便顾客流通和购物,保证顾客的购物体验,陈列区域应保留足够宽敞的通道空间。
留出足够的通道:为了方便顾客流通和购物,保证顾客的购物体验,陈列区域应保留足够宽敞的通道空间。
- 合理安排陈列高度:根据商品的大小、形状和陈列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陈列高度,以使顾客轻松理解和选购商品。
合理安排陈列高度:根据商品的大小、形状和陈列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的陈列高度,以使顾客轻松理解和选购商品。
3. 陈列布局- 入口陈列:在超市入口处陈列热卖商品或促销商品,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入口陈列:在超市入口处陈列热卖商品或促销商品,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 主力陈列:将畅销商品或特价商品放置在主力陈列区域,增加销售机会。
主力陈列:将畅销商品或特价商品放置在主力陈列区域,增加销售机会。
- 季节性陈列: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陈列区域,展示与季节相关的商品,吸引顾客兴趣。
季节性陈列:根据季节变化,合理安排陈列区域,展示与季节相关的商品,吸引顾客兴趣。
- 辅助陈列:适当展示与主力商品相关的商品,引导顾客进一步购买。
辅助陈列:适当展示与主力商品相关的商品,引导顾客进一步购买。
4. 优化陈列效果- 利用标识牌和价格标签:为商品附上清晰的标识牌和价格标签,方便顾客了解商品信息。
利用标识牌和价格标签:为商品附上清晰的标识牌和价格标签,方便顾客了解商品信息。
产品陈列规则

产品陈列规则1. 陈列位置及布局:- 产品陈列应安排在客户易于观察和访问的地方,如店铺入口处、主通道等显眼位置。
- 产品陈列布局应遵循一定的规律,保持整洁、有序和美观。
2. 陈列产品选择:- 根据产品特点和目标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产品进行陈列。
- 产品陈列应注意产品的多样性和组合性,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
3. 产品陈列方法:- 产品按照类别或功能进行分类,并进行合理的组合陈列。
- 适当利用陈列道具、展示架等装饰物品,增加产品吸引力和展示效果。
4. 产品陈列标识:- 为每个产品提供明确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价格等信息。
- 使用易于辨识和阅读的字体和颜色,使标识清晰易懂。
5. 产品陈列定期更新:- 定期检查和更新产品陈列,确保陈列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 根据季节、促销活动等因素,调整和变化产品陈列内容。
6. 陈列区域的清洁和维护:- 定期清洁和维护产品陈列区域,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
- 及时修复损坏的陈列装饰物品,确保产品陈列的完整性。
7. 产品试用与体验:- 提供一定的试用和体验机会,让消费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产品特点和质量。
- 设立触摸、试用区域,并提供相关清洁设施。
8. 促销与展示活动:- 根据市场需求和销售目标,定期进行相关促销和展示活动。
- 通过主题展示、赠品促销等方式,提高产品陈列的吸引力和销售量。
9. 客户反馈与意见:- 鼓励客户提供产品陈列的建议和意见,以改善和优化陈列效果。
- 定期收集并分析客户反馈,及时调整产品陈列策略。
10. 培训与培养陈列员工:- 对陈列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其产品知识和陈列技巧。
- 定期组织陈列员工进行陈列交流和经验分享。
商品陈列(摆放)规范标准

商品陈列(摆放)规范标准商品陈列(摆放)规范标准一、商品陈列的概念和意义商品陈列是一种静态的,通过视觉效果来触动顾客购买欲望的销售行为;商品陈列是否整齐、美观决定着顾客对商场的第一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商品的销售数量。
二、商品陈列的基本要求1.合理归类,依据商品的类别、款式、品牌、颜色、高低、大小、性能等因素进行分类陈列;2.根据商品的形状、质地、外包装等特性不同,分别采用平铺、叠放、堆放、挂置、悬挂等不同的展示技术,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3.商品必须摆放整齐干净,并做到随时整理,服装必须熨平整,折放整齐;4.商品陈列应合理利用空间,尽可能展示更多的商品品种;5.商品陈列必须饱满,避免顾客看到货架隔板及货架后的挡板(主要针对超市商品);6.商品陈列应力求美观、大方、安全,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协调搭配,适当点缀、搭配装饰品,活跃展示气氛;7.商品品种要合理搭配,相关商品、配套使用商品应搭配陈列;8.陈列商品的正面必须全部面向顾客,每层陈列商品的高度与上段货架隔板必须保留有一个至两个手指的距离,每种商品之间的距离一般为2—3毫米。
(针对超市商品)9.新商品必须陈列在最显眼的位置,同时配置“新品上市”的促销牌,促销牌摆放位置要求既能准确指示商品,又不遮挡商品。
三、百货商品陈列标准(一)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1、分类存放原则2、丰满饱和原则3、色彩调和原则4、一目了然原则5、季节性原则6、艺术性原则7、清洁整齐原则8、安全陈列原则9、创新性原则10、关联性原则11、思想性原则12、个性化原则(二)商品陈列的常用技巧1.堆叠:适宜于碗、本册等可以呈塔型、圆型等;2.折叠:适用于内衣、毛巾等;3.按商品的特点展示:可以正放、斜放、堆放、挂置、悬吊等。
(三)商品陈列的方法:1、直线陈列2、斜面陈列3、梯形陈列4、塔型陈列5、坡型陈列6、对称式陈列7、模特陈列8、立体陈列。
超市商品陈列规范

商品陈列及管理操作标准水果区一、水果区域环境要求1、整齐要求理货员摆放水果时,要按水果的品种、颜色、等级、价格等方面的特征,分门别类的陈列摆放,是指一目了然。
2、清洁要求理货员摆放水果整齐的基础上,对水果及货架能做到每天随时整理,保持清洁及卫生;及时撤换不新鲜的水果,使水果陈列处于整洁、完好的状态。
3、有序要求在一定时期内,固定水果的摆放位置,并随季节、徐批量的变化适当调整,水果的摆放及价签应面向顾客。
二、陈列的规范要求1、首先要考虑顾客的的方便:既要陈列美观,又要让顾客方便挑选,不能只追求装饰性,让顾客无从下手;2、保证先进先出:如补货时要“翻堆”,不能用新货盖旧货,先进的货要先售完,但前提是旧货依旧保持新鲜度可售卖,否则要撤下整理;3、补货时要轻拿轻放:水果均有“面”和“背”,摆放时以“面”对着顾客,呈现给顾客最好的一面;补货陈列时要轻拿轻放,库存码放时也要防止压伤、摔伤;4、各种颜色搭配陈列:利用水果的天然色泽,搭配陈列会更美观、更刺激顾客的购买欲;5、水果陈列顺序(1)优先陈列最盛产的季节性商品;(2)畅销品、周转快的商品;(3)促销品及敏感度高的商品;(4)高价位、新鲜好的商品;6、同一品项垂直陈列,散装售卖与包装售卖可同时陈列;7、水果陈列要有灯光作为背景,灯光明亮以显示新鲜;8、价格牌要与陈列商品对应,价格正确且数字美观工整;9、陈列中做好新鲜度管理;要求随时整理排面,将腐烂、碰压伤及顾客挑选造成损伤之商品及时挑拣出来,及时处理;10、水果摆放要求整齐,不得随意摆放。
三、陈列技巧将同一类商品中不同规格、等级、颜色的品种都展示出来,扩大顾客的选择范围,同事也给顾客留下商品丰富的好印象,目的是通过丰富的品种来吸引顾客,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摆放商品时要求格调一致,色彩搭配合理,给人赏心悦目感;摆放的方式要尽可能归类摆放或适度穿插排列,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将滞销水果摆放在旺销水果附近,以利于销售。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

商品陈列与POP管理规范一、引言商品陈列与POP(Point of Purchase)管理是零售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商品陈列和POP管理可以提升产品的销售效果,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增加购买欲望,从而促进销售额的增长。
本文将详细介绍商品陈列与POP管理的规范,包括陈列布局、陈列道具、POP材料等方面的要求。
二、陈列布局1. 陈列布局应根据店铺的面积、形状和商品种类进行合理规划。
不同商品种类应有明确的陈列区域,便于顾客寻觅和选择。
2. 商品陈列应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阅读顺序,方便顾客浏览和比较。
热销商品应放置在顾客易于触达的位置,以增加销售机会。
3. 商品陈列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过度拥挤和杂乱无章的陈列方式。
陈列货品应保持充足,避免浮现断货现象。
三、陈列道具1. 陈列道具应与商品风格相匹配,突出商品特点,提升商品形象。
道具的颜色、材质和形状应与商品相协调,不得与商品产生冲突。
2. 陈列道具应具备稳定性和安全性,能够承受商品的分量和顾客的触摸。
道具表面应光滑、无锋利边缘,避免对顾客和商品造成伤害。
3. 陈列道具的摆放位置应合理,不得遮挡商品信息和价格标签。
道具的高度和角度应能够展示商品的特点和优势,方便顾客观看和选择。
四、POP材料1. POP材料包括海报、广告牌、展示架等,用于吸引顾客的注意力,传达商品信息和促销活动。
POP材料应与店铺装修风格相协调,突出商品特点。
2. POP材料的内容应简洁明了,字体清晰可读。
文字应准确传达商品的功能、特点和优势,吸引顾客的兴趣和购买欲望。
3. POP材料的位置应明显易见,避免被其他物体遮挡。
POP材料的固定方式应坚固可靠,不易脱落或者变形。
五、陈列维护1. 店铺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商品陈列和POP材料,确保其完整和正常运作。
如发现损坏或者缺失,应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2. 陈列货品应及时补充,保持充足的库存量。
陈列区域应保持整洁、干净,避免灰尘和脏污的积累。
有关各类商品陈列指导意见和管理规定

有关各类商品陈列指导意见和管理规定为加强营业现场的形象管理,提高公司商品经营品味,创造更好的销售业绩,特确定营业现场商品陈列规范和管理规定。
营业现场的形象由营销企划部、商场管理部进行管理。
其中商品的陈列与出样,模特的运用、陈列点的布置和POP的悬挂由商场管理部进行现场管理、督导和综合检查。
百货类:1、商品出样与陈列规范(1)基本原则:1)服装类出样商品必须经过熨烫后,方可陈列。
2)商品陈列应选用质量可靠、外观清洁、平整干净的商品进行陈列。
3)商品陈列一般应去掉包装展示商品自身状况,如带有包装,则应将包装正面向外。
4)商品陈列应适时进行变化,不可一成不变。
5)商品陈列高度要适中,不能影响整个卖场效果。
6)陈列的样品应勤更换,以免商品污损、老化造成损失。
7)商品陈列应充分考虑灯光、装修装饰、衬托物的有机利用,以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8)商品陈列不应影响顾客视线和流动路线。
9)商品陈列应有聚焦点,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10)商品陈列应清晰易见、易选,明码标价,不要混淆;排列有序,特殊商品附加文字说明。
11)商品陈列应具有季节性。
应季商品突出陈列,过季商品和特卖商品应单独陈列。
2、商品陈列的技巧(1)集中陈列法(80-130CM为货架陈列的“黄金段”,销售的可能性为50%,其次相应递减)(2)整齐陈列法(横向、竖向、三角形、直线形、斜线形、塔形、柱形)(3)两端陈列法(黄金端陈列)(4)折叠陈列法(折叠堆码,形成完整图案)(5)岛式陈列法(利用陈列台在商场入口或中央位置,商品要色彩鲜艳,包装精美,款式新颖,不超过顾客的胸部高度,避免引起顾客的不安全感,压抑感)(6)悬挂陈列法(扁平、细长或立体感不强的商品)(7)关联陈列法(种类不同,但功能相近的商品)(8)音像商品陈列法(电视机、收录机、音响等商品的陈列)3、商品陈列的分类(1)橱窗陈列:利用临街橱窗展示商品,又可分为透明式橱窗陈列,封闭式橱窗陈列,半透明式橱窗陈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品陈列顺序指导作业规范
1. 0目的
对商品季节性陈列的调整进行说明,以指导商品季节性陈列调整工作。
2.0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超市各门店。
3.0程序内容
3.1冬去春来,寒暑更替,一年四季的变化循环往复。
随着季节的变化,人
们吃穿用的商品也相应变化。
这个时候商家就应按季节的变化随时调整
商品的陈列。
3.2 季节性商品的陈列应在季前开始,商家应了解顾客的潜在需要,根据季
节的变化来改变商品的陈列,否则将丧失适时销售的良机。
3.3 在尚未花开的早春时节,商家应走在季节变换的前头,及时将适合春季
销售的商品早早的进行展示和陈列,同时将冬季商品撤换并退货。
春季
商品陈列时,可以以绿色为主调,透出一股春天的气息。
3.4 夏季商品陈列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3.4.1一般提前在4—5月份里,将夏季商品摆出来;
3.4.2夏季气候炎热,陈列商品的背景可选用蓝、紫、白等冷色调为主;
3.4.3夏季是饮料消费的高峰期,要特别注意布置冷饮类商品的陈列;
3.4.4夏季商品陈列的位置可以向显眼位置转移,在入口处和主通道要有
明显的陈列。
3.5秋季商品应该在8月下旬开始陈列,夏季的应季商品以及夏凉用品都应
在8月中旬以前撤下,并将适合秋季消费的商品陈列出来。
秋天天高气
爽,是收获的季节,商品陈列应以秋天的色调、景物作为背景,衬托出
商品的用途。
3.6 冬天天寒地冻,商家布置要使顾客感到温暖,背景最好以暖色调的红、
粉、黄为主,突出应季商品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