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5年4月自考03707毛邓三试题全国自考毛邓三真题标准整理版【高清版】
2015年4月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概论》12656真题及答案

B.思想道德建设
C.科学文化建设
D.民主法制建设
正确答案:
B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
)
A.维护公平正义
B.坚持党的领导
C.保持安定团结
D.完善社会管理
正确答案:
B
17、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
)
A.国际社会
B.台湾当局
C.台湾同胞 D。海外侨胞
正确答案:
C
18、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放在第一位的是(
)
A.民主平等 实现协调合作
B.和睦互信 实现共同安全
C.公正互利 实现共同发展
D.包容开放 实现文明对话
正确答案:
ABCD
简答题 (每小题 5 分,共 6 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答案解析:
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
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把中国
2015 年 4 月自考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概论》
真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 12656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在党的建设上,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放在首位的是(
)
A.理论建设
B.组织建设
C.思想建设
D.制度建设
正确答案:
C
2200、2 年党的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是(
正确答案:
ABC
3、三农问题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根本问题。“三农”是指(
)
A.农业
B.农村
C.农民
毛邓三试题及答案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答: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1)科学地概括了“实事求是”在整个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2)科学地阐述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一致性。
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连在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概括,就是从邓小平开始的。
(3)深刻地阐述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是党制定和坚持正确政治路线的基础。
42.简述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答: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从低级到高级,其步骤是:(1)组织农民加入带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
(2)引导农民加入土地分红和集体经营和集体劳动共存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3)引导农民参加到土地集体所有、集体经营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哪些特征?答:(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国有经济在市场平等竞争中发挥主导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兼顾效率与公平。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44.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答:(1)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2)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社会稳定是发展和改革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答:(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2)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全国自考2015年4月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真题及答案(附详细解析)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课程代码 03708)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在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的武装斗争是()。
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2.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B、日本C、俄国D、德国3.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反侵略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技术落后B、社会制度腐败C、思想文化保守D、军事指挥失误4.1843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的思想主张是()。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师夷长技以制夷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维新变法5.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A、1851年B、1853年C、1856年D、1864年6.太平天国后期,提出《资政新篇》这一具有资本主义色彩改革方案的是()。
A、洪秀全C、洪仁玕D、石达开7.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综理洋务的中央机关是()。
A、江南制造总局B、京师同文馆C、总理各国事务衙门D、外务部8.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最早从事的洋务事业是()。
A、兴办民用工业B、创立新式学堂C、派遣留学生D、兴办军用工业9.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
毛邓三03707复习资料淘宝买来的

毛邓三1-5毛邓三资料 名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
●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个代表”.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阶级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
●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新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 党的三大优良传统作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我们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实事求是. ??● 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三个有利于 :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我国社会的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毛泽东认为:“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
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
”● 党的思想路线 :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中国革命的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继续发展,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党的群众路线:答:党在自己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毛邓三复习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D )2、(A B )3、( D )4、( C )5、( A )6、( D )7、( D )8、( A )9、( B ) 10、( D )11、( C ) 12、( C ) 13、( B ) 14、( A ) 15、( B )16、( B ) 17、( C ) 18、( B ) 19、( D ) 20、( B )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C D )3、( B C D )4、(ABCD)5、( A B D )6、(ABCDE )7、(A B C E)8、( A B E )9、(C D E) 10、( B C D )三、判断分析题:1、《邓小平文选》中的文章大多是会议发言、讲话、谈话等,这表明邓小平理论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P15---16错误。
(1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它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2、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先快速增长经济,再着手治理环境。
P150---151错误。
(1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加强治理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 (4分)3、非公有制经济不属于社会主义经济,它的发展可能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
P135---136错误。
(1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保护着非公有制经济在内。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不仅不会构成对社会主义的威胁,相反,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扩大就业门路,活跃市场,吸纳和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增加国家税收等等。
【最新】毛邓三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2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毛邓三试题及答案篇一:毛邓三自考历年试题及答案全国201X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是(A)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锦涛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回答的问题是(C)A.什么是社会主义改造、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3.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C)A.人口多,底子薄B.地区发展不平衡C.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农业人口仍占很大比重4.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是(B)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以乡村为中心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5.毛泽东确定的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D)A.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的生命线 D.军民一致,官兵平等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7.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A)A.大力发展生产力 B.控制社会需求的过快增长C.维护社会稳定 D.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8.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C)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C.科学技术现代化 D.国防现代化9.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概念的会议是(C)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三大10.“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全国自考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概真题及答案解析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C.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D.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反映论和先验论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物质性B.世界的统一性C.世界的可知性D.世界的多样性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B.夸大相对静止的存在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社会管理活动B.科学实验活动C.社会改革活动D.物质生产活动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C.事物的变化是否彻底D.事物的变化是否具有必然性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B.主体对客体的自由创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简单摹写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A.前者源于书本,后者源于实践B.前者是可靠的,后者是不可靠的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D.前者来源于直接经验,后者来源于间接经验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毛邓三精选单选题

毛邓三试题1、单选题1、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2、标志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是在()A、党建立时期和大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3、首次提出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是()A、刘少奇B、朱德C、王稼祥D、邓小平4、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会议是()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C、党的十二大D、党的十三大5、党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是()A、实事求是B、理论联系实际C、一切从实际出发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6、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是()A、人民群众的的广泛参与B、国民革命的影响和革命形势的继续发展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存在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及政策的正确D、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的基本国情7、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素质B、科学技术C、教育水平D、经济水平8、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出明确概括的是()A、党的十二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9、我们党提出改革的理论基础是()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B、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10、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乡风文明D、管理民主1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A、党领导下的人民民群众B、国家公职人员C、国家事务D、社会事务12、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所取得的成就不包括()A、顺利完成“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C、中国经济连续2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D、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13、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A、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问题B、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C、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D、保持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问题14、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将对台方针政策法律化的时间是()A、2004年B、2005年C、2006年D、2007年1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A、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C、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D、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保证16、新世纪新阶段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的主线是()A、加强党的思想建设B、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C、加强党的组织建设D、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17、1935年毛泽东在全党实际领导地位的确立是在()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18、毛泽东最早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论断的文章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C、《古田会议决议》D、《反对本本主义》19、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的标志是()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反对本本主义》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20、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会议是()A、十六届三中全会B、十六届四中全会C、十六届五中全会D、十六届六中全会21、国家竟争力的核心是()A、经济实力B、自主创新能力C、军事实力D、民族凝聚力22、社会主义最大的政治自由是()A、无产阶级专政B、坚持民主集中制C、公有制为主体D、劳动人民当家作主2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A、培养四有公民B、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D、加强险期限教育科学文化建设2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指的是()A、环境得到治理,环境得到保护B、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C、经济快速发展,生活水平提高D、人类爱护自然25、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A、实行真正的结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B、反对霸权主义,争取世界和平,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C、实现不结盟来保护自己的国家D、对国际问题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26、1943年毛泽东具体阐述“马克主义中国化”内涵的文献是()A、《目前的形势和党的任务》B、《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C、《新民主主义论》D、《中共中央关于共产国际执行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27、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是()A、完全解放生产力B、实现共同富裕C、人的全面发展D、彻底消灭剥削28、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B、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是结合一起的C、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D、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29、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A、坚持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D、实现社会主义自由30、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标准的领导人是()A、毛泽东B、邓小平C、江泽民D、胡锦涛31、中国对外政策中最根本的是()A、促进世界和平B、独立自主C、不称霸D、不结盟32、发展问题主要是指“南北问题”,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