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
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202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精华卷 (一)说明: 1. 全卷共6页, 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是南江流域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它早于马坝遗址,是目前广东省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遗址,这批生活在南江流域的早期人类被誉为“最早的老广”。
与磨刀山遗址大约处于同一时代的遗址是 ( )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北京人遗址D.良渚文化遗址2.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殷墟甲骨文共有3000余片,经古文字专家辨认考证、上面所记载的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中的相关记载基本一致。
这表明 ( )A.出土文物可以用来检验传世文献的可信度B.传世文献在史料价值上远远高于出土文物C.考古界对商王世系的研究一直存在着争议D.出土文物能够更加全面地揭示历史的真相3.中国传统古籍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
下面典籍中的记载反映出的共同智慧是 ( )A.顺应自然B.勤劳节俭C.以和为贵D.重视孝道4.下面为《西汉初年中央和地方封国人口和辖郡数量对比表》。
为改变表中反映的状况,西汉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北击匈奴B. 颁布“推恩令”C.平抑物价D.实行盐铁官营专卖5.广东客家人的先民来自中原,他们先后经历了五次南迁。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2024年湖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演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期有位思想家,在行为上倡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习得上提出“温故而知新”。
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庄子D.墨子2.图4是一位同学绘制的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图中①处应该填写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3.明朝有一部著作记载了 1800多种药物,收录了 11000多个药方,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药物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这部著作是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4.据图5可以判断A.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C.西方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D.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5.孙中山曾指出,《辛丑条约》签订前,举国舆论莫不视革命党为“乱臣贼子”;而《辛丑条约》签订后,很少有人“恶声相加”,“前后相较,差为天渊”。
这表明《辛丑条约》签订后A.各地报刊广泛宣传维新思想B.清政府开展求强求富自强运动C.革命运动已经深入广大农村D.资产阶级革命主张逐渐被接受6.有学者写道: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它的前途命运,在这以前和这以后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这种划时代的变化,集中起来就是: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这反映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B.抗美援朝胜利C. 土地改革完成D. “三大改造”结束7.图6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A.大批建设人才的培养B.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C.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D.私营商业的规模扩大8.我国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到2020年,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这表明我国A.开始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B.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9. 16-17世纪,西班牙人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高强度劳动导致印地安人成批死去,而矿主却攫取了大量财富。
2023年湖南省张家界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检测历史试卷

张家界市2023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模拟检测试卷(3)历史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2.本试卷共二道大题,历史和道德与法治同堂考试。
总分60分,总时量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山西南部接壤的区域。
到距今5300年左右,彩陶文化影响范围达到黄河上游和下游、长江中下游和辽河流域。
下列是考古发现的部分彩陶图片及其发掘地,由此可以说明河南三门峡出土甘肃秦安出土的辽宁建平出土的江苏邳州出土的的彩陶盆彩陶盆彩陶罐彩陶盆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南北文化渐趋一致C.小农经济充足发展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2.“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这一记载中的措施A.改变了人才选拔方式B.提高了丞相的权力C.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D.强化了中央的权威3.“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麈战乘东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诗句反映的是A.牧野之战B.巨鹿之战C.赤壁之战D.淝水之战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的《忆昔》诗中描绘了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的景象。
其统治时期经济繁荣的原因不包括...A.设进士科,创科举制B.任用贤相姚崇、宋璟C.整顿吏治,裁减冗员D.发展经济,改革税制5.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下图是中国古代朝代顺序的一个片段,其中①处应填入的朝代是A.西晋B.宋朝C.明朝D.清朝6.毛泽东曾十七次批注过《资治通鉴》,并评价说:“一十七遍,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下列史实不能在《资治通鉴》中查阅到的是A.千古一帝秦始皇B.一代明君唐太宗C.黄巢起义D.郑和下西洋7.明朝建立后,对官僚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1)

泰安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模拟试题(1)第I卷(选择题其15分)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1近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构建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以下哪个时期确立世袭制( )2、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的成就与同时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
其中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选贤与能的是哪个思想流派( )A.儒家B.道家 C法家 D.墨家3.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西汉初年体现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文帝、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4.“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诗人能够春风得意得益于哪位皇帝创立的科举制(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5.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
以下历史事件体现中国近代学习西方先进制度的是( )6.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2021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
100年的伟大历程向世人昭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独立、解放和幸福。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思想基础的是( )A,辛亥革命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C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D.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7.下图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网上流传的一副漫画,漫画中的点题文字是“如果有一天我们能相遇,我一定会告诉你,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回顾那段不容忘却的历史,之所以“山河犹在”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民族觉醒、民族团结、民族抗争 B国际同盟力量的支援C.中国国力空前强大D.敌后战场的开辟8.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核心和统帅地位,中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2023年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历史

2023年怀化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二)历史(考试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据凤凰网报道,2022年7月,“半个中国的人都在云南”,云南再次成了国内旅游的热门目的地,这说明云南的旅游资源丰富。
云南有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该遗址位于云南( )A. 大理B. 曲靖C.元谋D. 丽江2.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的青铜器“扭身跪坐人像”(如图所示),人像身上有云雷纹、燕尾纹、羽冠纹等纹饰。
其中,云雷纹是中原商文化的代表性纹饰,燕尾纹多见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同时期的青铜器上。
这可用于佐证( )A. 巴蜀文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中心B.中原文明发源于广汉的三星堆C. 三星堆的青铜工艺领先中原地区D.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3.秦汉时期,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科技和文化领域都有了许多突出的成就。
其中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是( )A. 造纸术B.麻沸散C. 五禽戏D. 《史记》4.南北朝时期,越长江而来的北方士族地主和南方土著地主,把一些无主荒原和山林沼泽,尽行囊括,占为己有,造成“山湖川泽,皆为豪强所专”的局面。
这一现象的出现( )A. 导致政权更迭频繁B.促成第一次人口南迁C. 表明人地矛盾解除D. 客观上利于南方开发5.文成公主入藏,不仅将大唐的音乐、茶文化和医药典籍等传入了吐蕃,还使吐蕃文化中的马球运动、装束方式等传入了大唐。
这表明文成公主入藏( )A.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融B.消除了民族矛盾与隔阂C. 推动了吐蕃文化的发展D. 促进了藏族地区的开发6. “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和宁门权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酒楼、茶馆、瓦子等错落有致。
这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哪一时期哪一城市商业发展的现象( )A. 秦朝时的咸阳B.西汉时的长安C. 唐朝时的洛阳D. 南宋时的临安7.吴晗在《朱元璋传》中提道:“朱元璋继承了历代皇权走向独裁的趋势,对官僚机构大加改革,使其更加得心应手,忠实可靠地为皇家服务。
202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历史模拟(一)【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3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历史模拟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你可以参考教科书或其他资料。
请你仔细审题,认真作答。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答题栏1.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这体现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 A .大变革B .大发展C .大繁荣D .大动荡2.下表是吕思勉《秦汉史》的部分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东汉后期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A .皇权削弱和相权强化B .武将专权与藩镇割据C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 .土地兼并与农民起义3.邓之诚先生说:“且科举盛行,白衣及第,得通婚于世宦,而门第之风亦衰。
此实为中古社会上一大变革也”。
这主要反映科举制( ) A .官吏被上层权贵垄断 B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 .推动私塾教育的发展D .加强皇帝选官用人权利4.《金史》中描述:“榷场,与‘敌国’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广屋宇,以通两国之货”。
由此可知,“榷场”的主要功能是()A.促进边界地区贸易往来B.有效避免双方战争C.加强对少数民族的管理 D.推动少数民族汉化5.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兴修水利工程80余处,其中南方70余处,仅江南道即有50处,占全国总数的近60%。
这表明唐后期()A.农业生产工具改进B.国家统一局面形成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南方经济较大发展6.仔细观察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促进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B.最远达非洲西海岸和红海沿岸C.开通了亚非欧各地区路线直达D.张骞通西域为此路线奠定基础7.以下为中国古代从秦到清疆域的变化,该变化体现了()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B.中华民族多元一体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和强化 D.中国版图不断扩大8.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社会生产力远远不够强大到足以生产出值得中国人民普遍欢迎的任何商品来,而中国的茶叶则日益成为英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

初三历史模拟试题选择题以下是一个初三历史模拟试题的选择题。
1. 以下哪位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政治家和军事家?A. 孙中山B. 刘伯承C. 韩愈D. 李白2. 以下事件中,哪一个标志着中国的封建社会彻底覆灭?A. 五四运动B. 辛亥革命C. 抗日战争D. 长征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一事件意味着什么?A. 中国实现了社会主义革命B. 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C. 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D. 中国实现了统一和独立4. 以下属于中国古代维新思想家的是:A. 孔子B. 庄子C. 王安石D. 曹操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A. 刘邦B. 秦始皇C. 汉武帝D. 刘秀6.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A. 唐朝B. 宋朝C. 辽朝D. 清朝7. 以下哪一位是珍宝岛事件中发表中国人民抗日救国宣言的人?A. 陈独秀B. 毛泽东C. 鲁迅D. 蒋介石8.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革命三大法宝之一?A. 土地革命B. 人民公社C. 四人帮D. 文化大革命9. 1895年,中国爆发了战争,结果使中国失去台湾,这场战争被称为什么?A. 甲午战争B. 五四运动C. 辛亥革命D. 抗日战争10. 以下哪一个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政权?A. 五四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一二·九运动D. 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答案:1. A2. B3. C4. C5. B6. D7. A8. A9. A10. D祝您考试顺利!。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初中历史模拟测试卷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A.我国有文字可考历史从商朝开始B.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秘密★启用前
2023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考生号:_________姓名:_________
本试卷共11页,28小题,满分9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将自己的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A.近代军事工业开始出现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洋务运动推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D.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3.1890年,已是举人的梁启超对康有为布衣上书、力倡变法的行为与见解十分钦佩,于是冲破传统观念束缚,拜还是秀才的康有为为师。从此,康有为和梁启超共同()
A.走上维新变法之路B.撰写《资政新篇》
A.推行了行省制度B.沿用了科举制度C.加强了边疆治理D.废除了丞相制度
10.继虎门销烟后,林则徐在广州城南靖海门东炮台又进行了三次大规模销烟,不仅烧毁鸦片,还烧毁吸食鸦片的烟具,使广州“公开的烟馆一个也没有了”。这表明,靖海门销烟()
A.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局面B.扭转了中国贸易顺差情况
C.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历史传说具有一定的考古学意义D.世袭制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形式为闭卷考试;
2.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
3.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4.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2分,
共40分)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是现代人向往的生活。
最早体验了这种生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 有人介绍了邵阳猪血丸子的来历:抗辽名将杨六郎被陷害入狱,杨门女将杨排风去送牢
饭,为防止狱卒卡扣,做成了狱卒不敢吃的黑乎乎的猪血丸子。
假如这个说法属实,制作
猪血丸子最早时期是
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辽宋夏金时期
D.明清时期
3. 邵阳县籍晚唐诗人胡曾在一篇关于怀古的七绝中写道:“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巨鹿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4. 2017年6月至8月,印度边防部队侵入中国西藏洞朗地区,引发中印局势紧张。
而追溯
历史我们知道,玄奘西行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玄奘西行发生在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5. 最近,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为民服务》这段词很火:“林黛玉葬花以后,那把
锄头放哪里了?火烧赤壁那天是礼拜几?高俅踢球踢什么位置?孙悟空筋斗云‘(该节目读diū音,表声音)??’十万八千里,那么一个‘’多少里?”。
请问塑造高俅这个人物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6. 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每年都评选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如果1898年开展该项评选活动,下列人物中,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A.林则徐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康有为
第 1 页共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