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试题2000—教学内容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概念辨析(每小题5分,共20分)1.进口替代战略2.创新型国家3.自然资源租4.人口转变理论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提高技术水平。
( ×)2.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强调经济增长和效率的同时,重视收入分配问题。
( √)3.人口增长是生活水平低下、收入严重不平等、或居民消费选择有限的基本原因。
( ×)4.教育的一个重要影响就在于它会扩大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
( ×)5.如果自然增长率相同,则人口的年龄结构对一个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国家和对一个低出生率低死亡的国家来讲是相同的。
( ×)三、简答(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亚当斯密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
2、简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主要特点.3.人力资本的形成有哪些途径。
4、简述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四、论述题(30分):联系实际,谈谈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概念辨析(每小题5分,共20分)1.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指利用贸易保护政策,通过发展国内消费品生产来取代进口。
进口替代生产主要集中于食品加工、饮料、服装、鞋类、纺织工业等消费品工业。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保护性关税和进口配额对国内进口替代品生产企业实行保护。
2.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的国家。
创新型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3.自然资源租:“租”在资源经济学中常表现为资源价格与边际或平均开采成本的差。
吉利斯等在他们的《发展经济学》中根据资源租产生的条件不同将其区分为三种类型:(1)稀缺租金,是指供给没有弹性的自然资源相对于需求不足而获取的收益。
发展经济学10套试题

发展经济学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经济发展上的创新是由:A.马歇尔提出的B.托达罗提出的C.斯密提出的D.熊彼特提出的2.发展经济学是:A.研究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B.研究中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C.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D.研究后工业国家经济发展的科学3.经济发展是:A.工业化过程B.城市化过程C.农村化过程D.手工业发展过程4.隐蔽性失业是:A.失业B.有工作岗位但不愿意就业C.伪装失业D.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愿意工作的时间5.制度构成包括:A.非正式约束B.正式约束C.制度实施机制D.人们的思想6.李嘉图提出的国际贸易理论是:A.收支顺差说B.绝对利益学说C.剩余产品出路学说D.比较利益学说7.不可再生资源包括:A.粮食B.铁矿C.石油D.森林8.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A.家庭经营的农场形式最好B.集体经济经营方式最好C.大型股份制公司制企业最好D.国营农场体制最好1二、辨析题(每题6分,共24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经济发展就是经济增长2、没有技术进步,劳动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
3、经济发展中人力投资的推动作用小于物质投资的推动作用。
4、“次生环境问题”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由原来的非主导地位而迅速上升为主导地位的环境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分析说明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试述两缺口模型是如何论证利用外资的必要性的。
4、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容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20分)分析说明经济发展理论演进的两个阶段在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等方面的明显差别。
发展经济学试题一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D 2C 3AB 4ACD 5ABC 6D 7BC 8A二、辨析题(每题6分,共24分。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答:错误。
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必要的,首要的物质条件。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发展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A. 发达国家的经济问题B.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C. 所有国家的经济问题D. 只有发达国家的经济问题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发展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经济增长B. 贫困问题C. 贸易政策D. 货币政策答案:D3.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下列哪项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A. 人力资本B. 物质资本C. 技术进步D. 资源枯竭答案:D4. 发展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C. 人类发展指数(HDI)D. 通货膨胀率答案:D5. 发展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方法?A. 提高教育水平B. 提高卫生水平C. 减少人口数量D. 提高就业机会答案:C6.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A. 腐败B. 战争C. 技术创新D. 资源分配不均答案:C7. 发展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策略?A. 增加公共投资B. 减少政府干预C. 鼓励私人投资D. 提高教育水平答案:B8.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A. 短期经济波动B. 长期经济增长C. 短期经济政策D. 短期经济预测答案:B9. 根据发展经济学理论,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外部因素?A. 国际援助B. 国际债务C. 国际市场D. 国内政策答案:D10. 发展经济学中,下列哪项不是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A. 经济增长率B. 失业率C. 人口增长率D. 通货膨胀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领域包括:A. 经济发展B. 经济发展政策C. 经济发展战略D. 经济发展理论答案:ABCD2. 发展经济学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对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A. 教育水平B. 基础设施建设C. 腐败D. 技术创新答案:ABD3. 下列哪些是发展经济学中解决贫困问题的策略?A. 提供社会保障B. 提高最低工资C. 增加税收D. 提供小额信贷答案:ABD4. 发展经济学认为,下列哪些因素可能阻碍经济增长?A. 政治不稳定B. 自然灾害C. 技术停滞D. 贸易壁垒答案:ABCD5. 发展经济学中,下列哪些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A. 国内生产总值(GDP)B.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 per capita)C. 人类发展指数(HDI)D. 失业率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发展经济学只关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
发展经济学试题答案

發展經濟學試題及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在每小題列出の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の,請將正確選項前の字母填在題後の括號內。
の平衡增長理論共同強調の是( )のの重要性和全面平衡の增長C.不采取國家幹預D.通過引致投資最大化項目帶動其它項目の生產要素能夠提高農業產量,但在現實中往往能看到許多傳統農民拒絕接受和采用這種包含著新の技術變化の許多生產要素。
這是因為( )の B.傳統農民懶惰のの承受能力差の指標是( )A.金融比率B.流動性金融資產C.國民生產總值D.淨金融資產の征收成本較低の稅是( )A.進口關稅B.所得稅C.土地稅D.農業稅の敘述正確の是( )の政策扭曲環境和資源使用の真實成本,從而導致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の政策反應環境和資源使用の真實成本所導致の環境汙染和破壞の現象の現象6.( )認為,有效率の經濟組織才是經濟增長の關鍵。
A.資本決定論B.技術決定論C.人力資本決定論D.制度決定論7.20世紀50年代,舒爾茨發現,促使美國農業生產の產量迅速增加の主要因素是( )のの增加の知識、能力和技術水平提高の原因是( )の數量有限 B.工業增長速度太慢C.發展中國家對就業問題不夠重視D.發展中國家就業人口增長過快の各種費用及機會成本稱為( )のの個人成本のの間接成本の市場不完全性、剛性、短缺、過剩、低供給彈性等固有經濟特點,這正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現實與西方傳統經濟理論の( )の表現 B.基本相同之處の論述11.新古典主義回潮理論建立在兩種理論基礎之上,這兩種理論基礎是( )の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和新增長理論の自由市場經濟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C.新增長理論和公共選擇理論D.公共選擇理論和市場失靈理論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の是在總體國民收入中( )A.各個個人從各要素中獲得收入是多少B.各個個人從某個要素中獲得收入是多少の收入所占の百分比の百分比の政策建議,就可能( )の質量 B.實現人口優化C.降低生育率D.減少死亡率の基礎是( )のの迅猛發展の迅速發展 D.布雷頓森林會議體系崩潰15.實施“次級進口替代”戰略の基礎是( )のの勞動力のの自然資源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の五個選項中有二至五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の,請將正確選項前の字母填在題後の括號內。
发展经济学试题库

发展经济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几种不同形式的平衡增长理论共同强调的是( )A.经济增长率是第一位的B.大规模投资的重要性和全面平衡的增长C.不采取国家干预D.通过引致投资最大化项目带动其它项目2.尽管新的生产要素能够提高农业产量,但在现实中往往能看到许多传统农民拒绝接受和采用这种包含着新的技术变化的许多生产要素。
这是因为( )A.传统农民是保守的B.传统农民懒惰C.传统农民不愿进行过多的劳动D.农民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3.以下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是( )A.金融比率B.流动性金融资产C.国民生产总值D.净金融资产4.发展中国家税收中的征收成本较低的税是( )A.进口关税B.所得税C.土地税D.农业税5.以下关于政府政策失灵的叙述正确的是( )A.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扭曲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B.指政府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反应环境和资源使用的真实成本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C.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D.由于市场存在不完全性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加强的现象6.( )认为,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才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A.资本决定论B.技术决定论C.人力资本决定论D.制度决定论7.20世纪50年代,舒尔茨发现,促使美国农业生产的产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因素是( )A.资本存量的增加B.土地的增加C.劳动力数量增加D.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提高8.发展中国家就业增长严重落后于工业增长的原因是( )A.现代产业部门容纳就业的数量有限B.工业增长速度太慢C.发展中国家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D.发展中国家就业人口增长过快9.学生为了就学由个人或家庭直接承担的各种费用及机会成本称为( )A.教育的社会成本B.教育的个人成本C.教育的直接成本D.教育的间接成本10.强调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特有的市场不完全性、刚性、短缺、过剩、低供给弹性等固有经济特点,这正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的( )A.内在联系的表现B.基本相同之处C.重要区别D.毫不相干的论述11.新古典主义回潮理论建立在两种理论基础之上,这两种理论基础是( )A.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新增长理论B.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C.新增长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D.公共选择理论和市场失灵理论12.功能分配也叫要素分配,它最注重的是在总体国民收入中( )A.各个个人从各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B.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中获得收入是多少C.每种要素获得的收入所占的百分比D.各个个人从某个要素收入中所占的百分比13.如果发展中国家政府采纳现代微观经济学家庭理论分析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就可能( )A.提高生育的质量B.实现人口优化C.降低生育率D.减少死亡率14.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战后多边贸易的迅速发展B.战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C.战后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D.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崩溃15.实施“次级进口替代”战略的基础是( )A.先进的科学技术B.更多的劳动力C.发达的金融市场D.更多的自然资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附答案)《发展经济学》课后练习题第一章导论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
2、OECD组织的全称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常被称为(富人)俱乐部,现有成员国(30)个。
3、发展中国家可以被划分为(综合发展国)、(出口加工国)、(石油出口国)、(农矿原料生产国)四类。
4、全世界共有194个国家,其中发展中国家总数占全球(6/7),人口占全球(3/4),土地占全球(2/3),但经济总量仅占全球的(1/5)。
5、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是(经济增长),以及社会三大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制度结构)的升级,变迁。
因为只有这种引起社会进步的经济增长,才能保障人民大众从中获得好处并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6、“经济发展观”经历了(传统发展观)、(以人为本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三阶段。
7、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即人类自身发展。
人类自身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各种能力的扩大如(获得收入的能力)、(获得更多知识的能力)、(享受健康身体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延长寿命的能力)等能力。
8、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是由美国海外开发署大卫-(莫里斯)博士于1975年提出。
这个指数是由(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成人识字率)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到。
二、问答题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共同特征?中国是不是发展中国家?答:①贫穷-人均收入低-生活水平低;(吃、穿、住、行、医疗、教育不好、寿命短);②生产效率低下;(资本不足、科技落后、制度落后、劳动者缺乏创新、进取精神)③人口多,赡养负担重;(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人多地少)④劳动就业不充分;(隐性失业问题严重)⑤二元经济,严重依赖农业;(农业经济比重较大,农业就业人口多)⑥生态环境恶化⑦市场体系不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制度缺失,如契约、产权、货币、信用、信息等方面;基础设施缺乏)⑧国际关系中地位低下。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标题:发展经济学复习题引言概述: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贸易政策、技术进步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五个部份,分别从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贸易政策、技术进步和发展中国家的挑战等方面,详细阐述发展经济学的相关复习题。
一、经济体制1.1 请解释什么是市场经济体制,并举例说明其特点。
1.2 请解释什么是计划经济体制,并举例说明其特点。
1.3 请比较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优缺点。
二、产业结构2.1 请解释什么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并分别列举发展中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特点。
2.2 请解释什么是产业结构转型,并举例说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
2.3 请分析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三、贸易政策3.1 请解释什么是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并分别列举发展中国家采取的贸易政策。
3.2 请分析保护主义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3.3 请分析自由贸易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四、技术进步4.1 请解释什么是技术进步,并举例说明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2 请解释什么是技术扩散,并提出促进技术扩散的政策建议。
4.3 请分析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五、发展中国家的挑战5.1 请列举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5.2 请解释什么是贫富差距,并分析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5.3 请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应对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和贫富差距的问题。
结论:通过对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相关因素。
经济体制、产业结构、贸易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挑战等方面的知识将为我们在实践中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惟独通过不断学习和思量,我们才干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发展经济学试题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随着教育职能的逐步演变,现代教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
它的作用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是培养劳动者道德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手段。
道德价值观念是劳动者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
所谓道德价值观念,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社会价值标准;二是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三是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四是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第二,教育是提高劳动者智力素质的最重要途径。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可以把非熟练劳动力培训为熟练劳动力;二是教育可以改变劳动者的能力形态。
第三,教育特别是现代学校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劳动者创造力的关键。
第四,教育对劳动者健康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一、发展中国家的特点:1、发展中国家生活水平低,收入差距大。
收入差距大含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大,另一个是发展中国家内部收入差距大。
2、发展中国家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这是发展中国家区别与发达国家的一个主要标志。
3、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平均寿命短。
4、发展中国家的失业率高,劳动力利用不充分。
5、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现象,表现出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二、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经济增长内涵较窄,经济发展内涵较宽;经济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经济发展即是一个数量概念又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动因和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目的。
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
1、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它是衡量一国人民经济福利和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是由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三个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数。
以100分为总分,分数越低,则一个国家的发展状况越差。
人类发展指数HDI:该指数是对所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对地位进行分析,它综合了预期寿命、受教育程度、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经济学试题2000—2008
兰州大学2000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解释下列名词:
1、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
2、中性技术进步;
3、外贸乘数原理;
4、平衡增长战略;
5、高级进口与出口替代战略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的政策意义;
2、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3、从“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角度,说明影响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从分析“市场失败”入手,指出发展中国家加强政府经济计划与干预的必要性;
5、分析发展中国家农业相对重要性下降的原因;
6、说明促成发展中国家进行调整、改革的国际环境因素。
三、论述
1、在论述为什么说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也成为南北关系中一个新焦点的基础上,阐明持续发展概念提出的意义;
2、在指出“两缺口分析”中心思想的前提下,论述“两缺口分析”的理论意义和政策意义以及它的缺陷。
兰州大学200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解释
1、自然资本
2、城市化
3、适用技术
4、人口陷井
二、简答
1、结合我国实际,说明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
2、试分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区别以及他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简述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4、怎样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5、试分析当代经济发展中的“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作用。
三、论述
1、结合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说明我国的西部地区应如何实现经济发展?
2、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助于经济起步。
西部地区应怎能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兰州大学2002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解释
1、资本形成
2、教育深化
3、恩格尔法则
4、技术扩散
5、不平衡增长
二、简答
1、试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简述发展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经济问题;
3、简述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作用与发生作用的途径;
4、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5、简述目前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三、论述
1、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利弊得失;
2、在比较分析缪尔达尔“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差异的基础上,论述“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内涵、实质及缪尔达尔的政策建议
兰州大学2003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义(每小题3分)
1、经济全球化
2、人口陷阱
3、发展极
4、知识效应
5、资本深化
6、技术进步
二简答(每小题10分)
1、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罗斯托所阐明的“起飞”的经济先决条件
3、绿色革命给广大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和消极作用
4、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5、库兹涅茨根据英、法、德等14个国家近百年的经济统计分析,总结出的现代经济增长的特征和源泉
6、奈特、帕雷兹“蛙跳”理论的基本思路
7、发展中国家就业不足现象不能用西方传统经济理论去进行分析,是因为它具有历史的独特性。
请简述发展中国家就业不足的历史独特性的表现
三论述(1和2小题21分,3小题20分)
1、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的关系
2、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
3、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兰州大学200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义
1、贸易条件
2、中间技术
3、可持续发展
4、资本形成
5、发展极
二、简答
1、罗斯托认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起飞阶段”,他认为一个国家经济起飞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凯恩斯就业模式为什么不适合发展中国家?
3、简述赫斯曼的引致投资最大化原理
4、从经济上解说发展中国家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原因。
5、发展中国家为了推进技术进步,必须建立激励机制,与激励机制相配合所需要设计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哪些内容。
6、在发展经济学中涉及论证工业化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论。
7、简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中,发展经济学家们为什么特别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
三、论述
1、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
2、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3、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的基本内容和政策意义。
兰州大学2005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释义和比较;
1、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2、平衡增长和不平衡增长
3、发展极与增长点
二、简答
1、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2、在经济发展初期阶段和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相对平衡增长而言,为什么也许不平衡增长
对发展中国家更具吸引力。
3、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意义是什么?
4、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三、论述
1、运用科学的发展观,论说我国为什么必须努力协调东西部地区发展、工业农业发展和城乡
发展?
2、论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理论。
兰州大学2006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简答
1、简述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主要人口经济问题。
2、简述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利弊得失。
3、简述发展中国家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4、简述发展中国家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5、简述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重要意义。
二、论述
1、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技术进步理论,论述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
2、地理上的二元结构理论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存在的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性。
试分析这一理论解决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提出了怎么样的政策主张,并说明这些政策主张对我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借鉴意义
兰州大学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简答题
1、二元经济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工业化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3、简述发展中国家改造传统农业的途径。
4、教育成本的主要涵义是什么?
5、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
6、产业结构优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7、霍夫曼比例的概念及其主要应用。
8、跨国公司投资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试分析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实质。
2、列举财政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职能。
3、试述托达罗城乡人口迁移模型及其在发展中国家解决就业问题上的政策含义。
兰州大学200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注意: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招生专业: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
考试科目:发展经济学
一、比较
1、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
2、资本宽化与资本广化
3、平衡增长与不平衡增长
二、简答
1、熊彼得创新理论的特色。
2、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技术发展的途径。
3、“发展极”的吸引作用与扩散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在工业化中的作用。
5、发展中国家教育过度和知识失业的主要表现。
三、论述
1、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论述通过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一发展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