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5年高中语文上半年真题及解析

教师资格证考试-2015年高中语文上半年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高级中学)一、单项选择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鹃《百合花》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

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

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

下列作品合适的是()。

A.雨果《巴黎圣母院》B.老舍《茶馆》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

下列名句合适的是()。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

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C.豆蔻梢头二月初(《贈别》)豆蔻:女子十五岁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虛词“而”的不同用法。

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

下列语句合适的是()。

A.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边城》)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C.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祝福》)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课件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课件

2015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与答案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科目代码:302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

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A. 夸美纽斯B. 洛克C. 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答案]:B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A. 知识,技能和技巧B. 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答案]:C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 经济功能B. 政治功能C. 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答案]:A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答案]:B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 促进社会发展C. 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答案]:C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A. 六三分段设置B. 五四分段设置C. 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答案]:C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A 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 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B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 课程标准D.教科书[答案]:D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5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5年下半年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中学语文真题2015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1. 教学孟浩然《过故人庄》,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五言律诗,下列符合要求的是______A.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B.李商隐《夜雨寄北》(江南博哥)C.白居易《观刈麦》D.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正确答案:A[解析] B项,《夜雨寄北》是七言绝句。

C项,《观刈麦》是五言古诗。

D项,《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是七言绝句。

2. 期末考试前,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言文词语“古今异义”,下列符合的是______A.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B.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C.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D.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正确答案:C[解析] “古今异义”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C项,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不管,不论。

A项,期:约定,一词多义。

B项,因:顺着,就着。

D项,安:有“养”的意思,奉养,安身,一词多义。

3. 某版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单元设置了《桃花源记》《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核舟记》《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几篇文言文。

从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来看,这些文言文属于语文教科书的哪一个系统______A.知识系统B.练习系统C.助读系统D.范文系统正确答案:D[解析] 范文即课文,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是精心选择的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

范文系统主要有示例作用和凭借作用。

这些文言文属于语文教科书的范文系统。

4. 学完古诗后,老师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整理,下列诗词全部表达离情别绪的是______A.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王观《卜算子》(水是眼波横)B.陶渊明《归园田居》和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C.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和李贺《雁门太守行》D.崔颢《黄鹤楼》和李白《渡荆门送别》正确答案:A[解析] A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写的是作者送别友人,《卜算子》写的是作者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国考)笔试真题及解析综合素质(中学)科目代码:301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

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中”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答案]:C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主体教育思想B.强调学生自主发展C.鼓励学生自学成才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答案]:C3、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A.教学反馈B.教学反思C.教学创新D.情境创设[答案]:B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

这表明于老师()A.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B.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C.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答案]:B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下列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A.提高教师地位待遇B.提高教师业务水平C.健全教师管理制度D.大力推进依法治校[答案]:D6、关于图1种教师的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利于行使教师的权利B.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答案]:C7、年满14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

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当学徒,下面正确的是()A.张某父母的做法合法,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成长B.张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C.汽修厂的用工合法,张某已年满14岁D.汽修厂的用工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答案]:B8、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衣服教育法》的规定,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A.应当引咎辞职B.应被就地免职C.应承担刑事责任D.应受行政训诫[答案]:A9、放学后,15岁的李某与同学王某在酒店和朋友聚餐,在喝完从酒店买的白酒后,李某与王某发生了争执,李某拿起酒瓶击中王某的头部,致使王某成为植物人,此次伤害事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李某应承担刑事责任B.未满16岁的李某不承担刑事责任C.酒店应当承担王某的全部刑事责任D.李某的学校应承担王某的部分赔偿责任[答案]:B10、15岁学生张某的父王母都在外地打工,留张某一个人独自在家生活和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刘张某独自在家可锻炼其生活能力B.父母在外地也可以履行其监护职责C.不得让生活能力差的孩子独自生活D.不得让张某脱离监护进行单独居住生活[答案]:D11、初中生小王犯罪被判一年缓二年执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王不可以回学校继续学习B.学校可以取消小王学籍C.小王只能去工读学校学习D.政府依法收容小王[答案]:D1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说明未成年人受到()A.学校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家庭保护[答案]:C13、关于班主任工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师担任一个班主任,时间一般是连续一学期以上B.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C.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D.合理安排班主任课时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一半计入。

(完整版)2015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2015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2015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和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的学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2.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学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大领域是()。

A.知识、技能和技巧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D.认知、应用和评价功能3.马克思认为,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这主要说明教育具有哪种功能?()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5.教育的本质特点是()。

A.影响人的身心发展B.促进社会发展C.有目的地培养人D.完善人的自身生产6.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义务教育课程实行()。

A.六三分段设置B.五四分段设置C.九年整体设置D.多种形式设置共存7.主张课程的内容和组织应以儿童的兴趣或需要为基础,鼓励学生“做中学”,通过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反映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分科课程D.综合课程8.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教科书9.罗老师讲解“观潮”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他在教学中贯彻了()。

A.直观性原则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0.陈老师在讲“二氧化碳性质”时,讲台上放着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气体,其中一瓶是二氧化碳,一瓶是空气,怎么区分它们呢?陈老师边说边将燃烧的木条分别深入两个集气瓶中,告诉学生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使木条继续燃烧的是空气,这种教学方法是()。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娟《百合花》【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主题。

A《哦,香雪》作品以香雪为主要人物,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主要地点,以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展开描写,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B《茶花女》通过一个出身贫苦、堕入娼门、苦于不能自拔的妓女的恋爱悲剧,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

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

C《羊脂球》文章选择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妓女羊脂球在与一群贵族老爷太太们结伴逃难的旅途中,为大家闯饥饿和被敌人扣留等难关而慷慨舍食和羞于委身敌寇,但到头来却遭到被救者们的嘲笑,轻蔑和谩骂,落个饥寒交迫、痛苦绝望的惨状。

小说猛烈抨击了那些所谓的高贵的人士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正是他们毒化了社会风气,丢失了民族尊严。

同时小说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D《百合花》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以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崇高的信念,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答案】C。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中学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教学茅盾“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时,教师要求学生归纳一下“中外不同作家的‘三部曲”’,以下不合适的是()。

A.巴金“爱情”三部曲:《家》《春》《秋》B.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C.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D.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2.教学盛唐时期两大诗歌流派时,教师要求学生回忆其代表人物,下列不合适的是()。

A.王维B.孟浩然C.韦应物D.高适3.教学曹禺笔下的陈白露时,教师说她“是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要求学生列举出其他“新女性”形象,探究她们在女性解放道路上的求生情结,下列不合适的是()。

A.鲁迅笔下的子君 B.丁玲笔下的莎菲C.茅盾笔下的静女士 D.巴金笔下的瑞钰4.学习完《木兰辞》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认识,以下各位同学对文言文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A.《马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借“千里马”喻人才,借“伯乐”喻慧眼识人才的领导。

《秋浦歌》:“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借“秋霜”喻白发B.《出师表》:“臣本布衣”借“布衣”代老百姓。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借“庙堂”代朝廷,借“江湖”代被贬往的地方C.《木兰诗》:“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

”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

《孟子二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是顶针D.《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把“愁”比喻成“头发”,“满面尘灰烟火色”用“烟火色”比喻像烟火一样的脸色5.学习《伤仲永》时,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中“利”字的用法特点,并从文中找出同类字词用法。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科目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中学科目一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历史课上,教师讲到“楚汉战争”中的项羽自杀时,一个学生突然说道:“项羽真是个大傻瓜”,此时教师恰当的处理方式是()。

A.批评学生扰乱秩序B.视而不见,继续上课C.引导学生展开讨论D.要求学生不乱说话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学记》)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主体教育思想B. 强调学生自主发展C. 鼓励学生自学成才D.注重对学生的引导3.青年教师小王每次课后都认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把失败之处记录下来,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这体现了小王老师注重()。

A. 教学反馈B. 教学反思C. 教学创新D.情境创设4.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

这表明于老师()。

A. 遵循教学规律,实现学生全面发展B. 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C. 注重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均衡发展D.注重循序渐进,实现师生教学相长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下列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不包括()。

A. 提高教师地位待遇B.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C. 健全教师管理制度D.大力推进依法治校6.关于图1中教师的做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行使教师的权利B.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成长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D.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7.年满14岁的初中学生张某学习成绩不好,不想上学、父母让其辍学到城里务工。

一家汽修厂安排张某当学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父母的做法合法、父母有责任帮助孩子成长B.张某父母的做法不合法,侵犯了张某的受教育权C.汽修厂的用工合法,张某已经年满14岁D.汽修厂的用工不合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8.依据《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妨碍义务教育实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负有领导责任的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负责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语文》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学《边城》后,教师推荐“爱情悲剧”主题的小说,引导学生拓展阅读,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铁凝《哦,香雪》B.小仲马《茶花女》C.莫泊桑《羊脂球》D.茹志娟《百合花》【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主题。

A《哦,香雪》作品以香雪为主要人物,以香雪生活的山村台儿沟为主要地点,以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展开描写,以清新隽永的笔调表现了一个在闭塞山村中生活的少女香雪对都市文明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B《茶花女》通过一个出身贫苦、堕入娼门、苦于不能自拔的妓女的恋爱悲剧,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罪恶。

这部作品兼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特色,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演变时期的优秀作品。

C《羊脂球》文章选择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描写了妓女羊脂球在与一群贵族老爷太太们结伴逃难的旅途中,为大家闯饥饿和被敌人扣留等难关而慷慨舍食和羞于委身敌寇,但到头来却遭到被救者们的嘲笑,轻蔑和谩骂,落个饥寒交迫、痛苦绝望的惨状。

小说猛烈抨击了那些所谓的高贵的人士贪婪、尔虞我诈和荒淫无耻,正是他们毒化了社会风气,丢失了民族尊严。

同时小说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D《百合花》以淮海战役为背景,小说通过护送、借被、救护和献身献被等情节的描写,塑造了以通讯员、新媳妇两个人物形象,讴歌了为崇高的信念,年轻战士的革命精神和军民鱼水情。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2.教学《孔雀东南飞》,教师要求学生梳理古代叙事诗的发展脉络,下列作品中朝代最早的叙事诗是()A.《陌上桑》B.屈原《离骚》C.《诗经.氓》D.白居易《长恨歌》【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作品的时期。

A《陌上桑》是汉乐府,创作于南朝;B《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中国最早的长篇抒情诗,创作于战国;C《诗经.氓》是一首叙事诗,创作于约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D.《长恨歌》创作于唐朝。

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3.设计《死水》教学,教师准备引入一篇采用“美丑对照”原则创作的文学作品,下列作品合适的是()A.雨果《巴黎圣母院》B.老舍《茶馆》C.张若虚《春江花月夜》D.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文学。

A.雨果在其《克伦威尔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对照原则”,他的《巴黎圣母院》就是运用这一原则的典范作品。

因此答案选择A选项。

4.指导话题作文“春光无限好”时,教师建议学生引用描写春色的古诗名句,增加文章的文化意蕴,下列名句合适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C.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分析。

A.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的是冬季景色;B.出自韩愈的《晚春》,描写的是春景;C.出自柳永的《雨霖铃》,由“寒蝉”得知是秋景;D.出自李清照的《醉花阴》,由“黄花”,并作于重阳节,得知是秋景。

答案选择B选项。

5.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C.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豆蔻:女子十五岁D.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学文化常识。

A.“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B.“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C.“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D.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所以“加冠”指满二十岁。

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6.学习文言文单元,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虚词“而”的不同用法,下列语句中的“而”表示承接关系的是()A.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劝学》)B.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过秦论》)C.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D.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虚词。

A.表示转折;B.表示并列;C.表示因果。

因此答案选择C选项。

7.学生作文中“通感”修辞使用不当,教师用课文中的正确例子来讲解,下列语句合适的是()A.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了一层银色薄雾(《边城》)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C.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的的灯火光,接着又听见哔哔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

(《祝福》)D.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故都的秋》)【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汉语言基础知识中的修辞。

B用通感的手法,“清香”本来是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清淡幽香、沁人心脾等,期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

A.拟人;C.反语;D.无修辞手法。

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8.教师安排学生开展读书活动,设计了《“阅读”学习自我评价表》(见下边),对该评价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评价内容自我表现1.你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你能认真倾听他人的陈述吗?3.你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吗?4.你会完全接受别人的观点吗?你提出了哪些不同于别人的观点?A.具体操作性,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讨论、交流能力B.具体过程性,能够考查学生在阅读中的合作学习状况C.具有激励性,能够激励自我评价意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D.具有同一性,能够用标注的尺度对学生阅读做终结性评价【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中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评价目标和标准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中的各个方面所作的价值判断,因此这种自我评价是依据各自学习和发展的特点进行的评价,并不具有标准尺度。

因此评价不属于终结性评价。

9.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围绕“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深入研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阅读论述性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基本事件与典型细节、文本的价值取向与实用效果等B.阅读常用应用文,教师应主要借助文本示例,引导学生了解其功用和基本格式,以学生为主,不必做过多分析C.阅读新闻,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着重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等D.阅读文学作品,教师应重视对文本的具体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无限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任意表达个人见解【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对课标中教学实施建议的理解。

A选项是对阅读新闻的指导建议,C选项是对阅读论述性文章的指导建议,D选项中作品内容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并非无限性。

应鼓励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体验,通过查阅资料知人论世,而非任意表达个人见解。

故选B论述正确。

10.某版教科书中《再别康桥》有一道课后练习题“朗读这首诗,结合有关诗句,说说诗人笔下的康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体会诗人寄托在这个世界中的独特情感”,对该联系题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能够引导学生研读文本,理解诗歌内容B.能够引导学生体会节奏,感受诗歌语言C.能够引导学生重视句式,梳理诗歌结构D.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意境,,体会诗歌内蕴【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教学设计中练习题设计的理解。

此问题的关键在后面“体会诗人·······独特情感”,由此可知此问题意在体会诗人情感,即诗歌内容。

而“说说康桥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则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呈现出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且分析过程结合具体诗句,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诗句语言感悟诗人情感。

因此答案选择C 选项。

11.阅读有关《孔雀东南飞》的教学叙事(节选)按要求答题。

今天上午教学《孔雀东南飞》,一位学生说:“刘兰芝和焦仲卿为什么非要死呢?怎么不告状焦母?”全班一片哗然,这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于是,我利用这个问题引导大家讨论刘兰芝、焦仲卿的命运。

学生有的说他们可以像司马相如、卓文君那样私奔,有的说将就过日子也不挺好的嘛……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结论的可能性:(1)起诉焦母不可能,当时没有《婚姻法》。

就是有,也会站在封建家长一方;(2)如果他们私奔,可以逃离本地,却逃不出那个社会;(3)如果他们屈从,人物形象不那么鲜明,情节也不那么动人,故事就缺乏悲剧色彩。

最终,全班认识到:他们只有为了爱情“同归于尽”化作鸳鸯鸟,才能体现对封建家长制扼杀忠贞爱情的批判,以及对忠贞爱情的赞美。

对该教学叙事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学生提出的个性化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生成的起点B.学生通过讨论各种可能性,从多元的角度解读诗歌C.教师引领学生进入问题生成的空间,找到新的教学切入点D.教师灵活放弃课堂预设,转换到新的方向,得出新的结论【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施。

此叙事中可明显看出教师灵活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且加以引导,最终又实现了课程教学目标。

所以D选项教师放弃课程预设说话错误,因此答案选择D选项。

12.阅读《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节选),按要求答题。

这节课的重点是带领学生分析认为形象的塑造方法和环境描写的作用,我准备分四个环节展开:第一,研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师生讨论;然后再找出贾府中其他人描写林黛玉的句子,师生讨论。

第二观看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视频片段。

第三,拓展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比较两篇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和塑造人物方面的特点,学生讨论,小组汇报,展示个性化观点。

第四,教师评价,总结,布置作业。

对该教学设计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从整体设计和安排来看,教师对课文的教学重点把握不够准确B.第一环节从直接描写的角度,引导学生探讨任务形象塑造方法C.第二环节使用视频时没有提出具体学习要求,教学意图不明确D.第三环节拓展阅读引入的资料,与课文的教学重点联系不紧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设计。

材料中首句已经明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且具体环节围绕展开。

所以A选项后半句说法错误。

而第一环节“直接描写”呈现的内容不明确,并未呈现具体的任务形象塑造方法。

所以B项说法错误。

第二环节知识引入视频,并未作出具体的学习要求,所以C选项分析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