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代词简介

合集下载

英语代词分类

英语代词分类

英语代词分类英语代词是用来指代名词或代替名词的词语。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方式,可以将英语代词分为几类。

1. 主格代词(Subject Pronouns):用于代替句子中的主语。

例如:I(我)、you(你/你们)、he(他)、she(她)、it(它)、we(我们)、they(他们/她们/它们)等。

2. 宾格代词(Object Pronouns):用于代替句子中的宾语。

例如:me(我)、you(你/你们)、him(他)、her(她)、it(它)、us(我们)、them(他们/她们/它们)等。

3. 所有格代词(Possessive Pronouns):用于表示所有关系,并代替名词所有格。

例如:mine(我的)、yours(你的)、his(他的)、hers(她的)、its(它的)、ours(我们的)、theirs(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等。

4. 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s):用于强调主语,并在句子中作宾语。

例如:myself(我自己)、yourself(你自己)、himself(他自己)、herself(她自己)、itself(它自己)、ourselves(我们自己)、themselves(他们自己/她们自己/它们自己)等。

5. 相互代词(Reciprocal Pronouns):用于指代互相之间的关系。

例如:each other(互相)、one another(彼此)等。

6. 指示代词(Demonstrative Pronouns):用于指示、强调或表示距离。

例如:this(这个/这些)、that(那个/那些)、these(这些)、those(那些)等。

7. 疑问代词(Interrogative Pronouns):用于提问。

例如:who(谁)、what(什么)、which(哪一个/哪些)等。

8. 关系代词(Relative Pronouns):用于引导定语从句,并在从句中作主语、宾语、或关系词。

代词归纳总结

代词归纳总结

代词归纳总结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它在句子中起到指代作用,帮助我们避免重复使用同一个名词。

代词在英语中非常常见,使用得当可以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本文将对常见的代词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代词。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来代替特定的人或物。

根据不同的人称和格数,人称代词可以分为主格、宾格和所有格。

下面是常见的人称代词:1. 第一人称代词- 单数:I,me,my,mine- 复数:we,us,our,ours2. 第二人称代词- 单数:you,your,yours- 复数:you,your,yours3. 第三人称代词- 单数:he,him,his;she,her,her;it,it,its- 复数:they,them,their,theirs二、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用于指代特定的人或物,可以根据距离远近分为近指和远指。

下面是常见的指示代词:1. 近指代词- 单数:this,this,this- 复数:these,these,these2. 远指代词- 单数:that,that,that- 复数:those,those,those三、反身代词反身代词用来指代动作的承受者就是动作的执行者本身。

下面是常见的反身代词:- 单数:myself,yourself,himself,herself,itself- 复数:ourselves,yourselves,themselves四、不定代词不定代词用来泛指一类人或物,或者代替特定的人或物。

下面是常见的不定代词:- all,another,any,anybody,anyone,anything,each,everybody,everyone,everything,few,many,nobody,none,no one,nothing,some,somebody,someone,something,several,many,much,more,most,either,neither,enough五、相互代词相互代词用来表示交互的动作,常见的相互代词有:- each other,one another六、连接代词连接代词既可以引导从句,又可以代替名词,常见的连接代词有:- who,whose,whom,which,that七、物主代词物主代词用于表示所有权,常见的物主代词有:- mine,yours,his,hers,ours,theirs综上所述,代词在英语中起到了简化句子结构和提高表达效果的作用。

全部代词归纳总结

全部代词归纳总结

全部代词归纳总结
代词是一种替代名词的词类,用于代替特定的名词或名词短语,起到简化语言表达、避免重复的作用。

代词可以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不同功能和指代范围进行分类,下面将对常见的全部代词进行归纳总结。

1. 人称代词:
人称代词用于代替特定的人或人群,分为主格和宾格两种形式。

主格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宾格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你们、他们
2. 物主代词:
物主代词用于表示所属关系,分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两种形式。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我的、你的、他/她/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
名词性物主代词:我的、你的、他/她/它的、我们的、你们的、他们的
3. 指示代词:
指示代词用于指示特定的人或事物,分为近指和远指两种形式。

近指指示代词:这、这个、这些
远指指示代词:那、那个、那些
4. 疑问代词:
疑问代词用于提问特定的人或事物,分为主格和宾格两种形式。

主格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个、哪些
宾格疑问代词:谁、什么、哪个、哪些
5. 不定代词:
不定代词用于泛指一类人或事物,没有具体指向。

常见的不定代词有:所有、一切、各种、任何、凡是、其他、另一些、无数等。

6. 相互代词:
相互代词用于表示相互关系的人或事物。

常见的相互代词有:彼此、互相。

以上是常见的全部代词的归纳总结,但并不是穷尽所有的代词形式。

代词在使用中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选择,以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一
致性。

熟练地掌握代词的使用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流畅。

代词总结知识点高中

代词总结知识点高中

代词总结知识点高中一、代词的分类代词可以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相互代词、关系代词等几种类型。

1.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事物,包括主格、宾格和所有格。

主格人称代词包括I、you、he、she、it、we、they;宾格人称代词包括me、you、him、her、it、us、them;所有格人称代词包括my、your、his、her、its、our、their。

2. 物主代词物主代词用来表示所属关系,包括my、your、his、her、its、our、their等。

3.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用来指示特定的人或事物,包括this、that、these、those等。

4.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用来引导疑问句,包括who、whom、whose、what、which等。

5. 不定代词不定代词用来指代不特定的人或事物,包括some、any、no、every、none、all、both等。

6. 相互代词相互代词用来指代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each other、one another等。

7. 关系代词关系代词用来引导定语从句,包括who、whom、whose、which、that等。

二、代词的用法代词在句子中有不同的用法,包括作主语、宾语、表语、定语、同位语等。

1. 作主语代词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位于句子的主语位置,用来说明动作的执行者或者是所要讨论的人或物。

例如:I like English. (I作为主语代表“我”)2. 作宾语代词可以作为句子的宾语,位于动词后面,用来说明动作的承受者。

例如:She loves him. (him作为宾语代表“他”)3. 作定语代词可以作为名词的修饰语,位于名词前面,用来修饰名词。

例如:This is my book. (my作为定语代表“我的”)4. 作表语代词可以作为名词的补语,位于系动词后面,用来表示主语的身份、特征、状态或性质。

例如:She is a teacher. (teacher作为表语代表“教师”)5. 作同位语代词可以作为与名词的同位语,用来进一步说明名词的身份、特征、状态或性质。

常用代词简介

常用代词简介

22
a
3. 用“所+动词”的结构形式,表示“所+介 词+动词(+宾语)”的含义内容。也就是说,有些 “所+动词”的结构不表示动作的对象,而表示 动作的工具、方式、处所、原因等等。这种情况, 要根据特定的上下文仔细分析其含义。这是“所 字结构”中的难点,必须特别注意。
23
a
《庄子·德充符》:“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 也。”(“所爱其母”是“所以爱其母”的意思, 表原因)
诸葛亮《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 以倾颓也。”(表原因)
18
a
“所从……” ——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 时间。例如:
《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 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 坠。’”(表处所)
司马迁《报任安书》:“刑余之人,无所比数, 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表时间)
《孟子·滕文公上》:“他日,子夏、子张、子 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 子。”(“所事孔子”是“所以事孔子”之意,表 方式)
《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 生。”(“所生”是“所从(由)生”之意,表处所)
25
a
6
a
诸——“诸”作代词,一般是“之于”或“之 乎”的合音(“于”是介词,“乎”在句末是语气 词)。例如:
《列子·汤问》:“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 土之北。”(诸,之于)
《左传·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 罕。”(诸,之于)
《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之囿(yòu)方七十里, 有诸?”(诸,之乎)
11
a
1. 放在动词、形容词和各种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 词组“者”字结构,称代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主体, 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况”。 例如:

代词英语词汇大全方便而准确地指代人或物

代词英语词汇大全方便而准确地指代人或物

代词英语词汇大全方便而准确地指代人或物代词在英语语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方便而准确地指代人或物,避免了重复使用名词。

在本文中,将为大家提供代词的英语词汇大全,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代词。

一、人称代词(Personal Pronouns)人称代词用来代替特定的人或事物。

常见的人称代词有:I, you, he, she, it, we, they,以及它们的宾格和所有格形式。

下面是这些人称代词的完整列表:- 主格形式:I, you, he, she, it, we, they- 宾格形式:me, you, him, her, it, us, them- 所有格形式:mine, yours, his, hers, its, ours, theirs二、反身代词(Reflexive Pronouns)反身代词用在主语和动词之间,强调动作的反身性质。

常见的反身代词有: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ourselves, yourselves, themselves。

下面是这些反身代词的完整列表:- 单数形式: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复数形式:ourselves, yourselves, themselves三、指示代词(Demonstrative Pronouns)指示代词用来指示或引用特定的人或事物。

常见的指示代词有:this, that, these, those。

下面是这些指示代词的完整列表:- 单数形式:this, that- 复数形式:these, those四、不定代词(Indefinite Pronouns)不定代词用来指代一个不确定的人或事物。

常见的不定代词有:somebody, anybody, nobody, everybody, something, anything, nothing, everything,以及其他一些不定代词,如:each, every, either, neither, both, few, many, several等。

代词的不同类型

代词的不同类型

代词的不同类型代词是指用来代替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词语。

在英语中,代词分为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特定的用法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英语中常见的代词类型: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和疑问代词。

一、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来代替人或事物的代词,根据在句子中的不同角色,可分为主格和宾格两种形式。

主格形式用作主语或表语,并在动词前使用,例如:I, you, he, she, it, we, they。

宾格形式用作宾语,并在动词后使用,例如:me, you, him, her, it, us, them。

二、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用来指示或指代特定的人或物,表示距离或位置的关系。

常见的指示代词有:this, that, these, those。

"this"和"these"用来指示近处的人或物,"that"和"those"用来指示远处的人或物。

指示代词既可以作主语、宾语,也可以作定语或表语。

三、反身代词反身代词表示一个人或物自己对自己的动作或状态,常用于强调或转述。

常见的反身代词有: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ourselves, yourselves, themselves。

反身代词在句子中作宾语,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后。

例如:He hurt himself while playing basketball.(在打篮球时,他自己受伤了。

)四、相互代词相互代词用于表示两个或多个人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示互相的动作或状态。

常见的相互代词有:each other和one another。

相互代词在句子中作宾语,位于动词或介词之后。

例如:They love each other deeply.(他们深爱着对方。

)五、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用来提问特定的人或物。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代词种类和知识点总结

代词种类和知识点总结

代词种类和知识点总结人称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人称代词分为主格和宾格,主格在句子中作主语,而宾格则在句子中作宾语。

人称代词有:I, you, he, she, it, we, they 等。

物主代词用来表示名词所有。

它们分为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修饰名词,具体指某人或某物的所有权,如:my, your, his, her, its, our, their等。

名词性物主代词代替名词并在句子中作主语或宾语,如:mine, yours, his, hers, ours,theirs等。

反身代词用于强调或重复主语,包括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 ourselves, yourselves, themselves。

相互代词用来表示相互关系的代词,如each other和one another。

疑问代词用来询问有关名词的信息,包括who, whom, whose, which和what。

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事物或人,如this, that, these和those。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种类的代词,如不定代词、连接代词、相对代词和疑问连接代词等。

代词在英语语法中有一些特殊的知识点需要注意。

首先,代词的人称、数和格数要与其所代替的名词一致。

其次,代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也有一定的规则。

例如,人称代词在句子中通常是主语或宾语;指示代词通常用于指示特定的人或事物;物主代词在句子中作定语或名词性物主代词作主语或宾语等等。

同时,代词还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和搭配,如“one another”和“each other”在相互关系中的使用,以及“that”和“which”的区别等。

除了基本的代词种类和知识点外,代词还有一些常见的错误用法需要避免。

例如,常见的代词错误包括主谓一致问题、代词的指代不明确、代词在句子中位置和作用错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发生的处所 或时间。例如: 《吕氏春秋· 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 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 坠。’”(表处所) 司马迁《报任安书》:“刑余之人,无所比数, 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表时间)
“所为……” ——一般表示行为发生的原因、 目的。例如: 《史记· 项羽本纪》:“(项)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谕以所为起大事。”(表原因) 《战国策· 赵策》:“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 也。”(表目的)
三、疑问代词
(一)指人的疑问代词 主要有:谁、孰。 (二)指物的疑问代词 主要有:孰、何、胡、曷、奚。相当于“什么” 或“为什么”。 (三)指处所的疑问代词 主要有:安,恶,焉。相当于“哪里”、“什 么地方”。
四、无定代词
“无定代词”是指所代对象不确定的代词,分为 “肯定性”和“否定性”两类。 (一) 肯定性的无定代词:或。 “或”表示某人、某事肯定或可能存在,但究竟是 什么人、什么事却不确定,难以具体指明。 1. “或”表人 “或”表人译作“有人”、“有些人”、“有的 人”。 2. “或”表物 “或”表物,译作“有的”、“有的东西”。
2. 放在数词和时间词之后,表示一定范围或种类, 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翻译。例如: 《论语· 颜渊》:“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 先?”(“三者”,指“足食、足兵、民信之”) 《论衡· 订鬼》:“二者用精至矣!”(“二者”,指伯 乐相马、庖丁解牛) 《史记· 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 在沛公也。”(今者,现在) 《论语· 泰伯》:“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昔 者,以前) 司马迁《报任安书》:“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 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者,古时候)
诸——“诸”作代词,一般是“之于”或“之 乎”的合音(“于”是介词,“乎”在句末是语气 词)。例如: 《列子· 汤问》:“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 土之北。”(诸,之于) 《左传· 襄公十五年》:“宋人或得玉,献诸子 罕。”(诸,之于) 《孟子· 梁惠王下》:“文王之囿(yò u)方七十里, 有诸?”(诸,之乎) 《论语· 先进》:“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诸,之乎)
《战国策· 赵策》:“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 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贵”活用为及 物动词,它的后面带补语“于天下之士”) 晁错《论贵粟疏》:“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 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贵”、“贱”、“卑”、 “尊”本是形容词,都活用为及物动词) 《史记· 项羽本纪》:“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 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 不在小。” 《史记· 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罾”本是名词,活用为及物动 词) 《木兰辞》:“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 思,女亦无所忆。”
1. 放在动词、形容词和各种词组之后,组成名词性 词组“者”字结构,称代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主体, 译作“……的人”、“……的事物”、“……的情 况”。例如: 《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 舍昼夜。’” 《论语· 子罕》:“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 惧。” 李斯《谏逐客书》:“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论语· 里仁》:“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 未之见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者”代心
(四) 特殊的指示代词:焉、诸。 焉——“焉”的本义是鸟名,借作代词。“焉” 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用在句末作补语,既是指示 代词,又有语气词的性质,因此,它又被称作 “兼词”。“焉”的含义相当于“于是”、“于 此”,有人认为它是“于是间”的急读合音。例 如: 《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孟子· 许行》:“陈相见许行而大悦,尽弃其 学而学焉。” 《荀子· 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 成渊,蛟龙生焉。”
3. “或”表时间 译作“有时候”、“有时”、“偶尔”。
(二) 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莫,无,靡。 1.莫 “莫”表示某人、某事不存在,但不确指。 “莫”只作主语,译作“没有人”、“没有东 西”、“没有地方”等。 2.无 “无”的用法与“莫”相似,可译作“没有 人”、“没有东西”。
3.靡 “靡”的用法与“无”相同,可译作“没有 人”、“没有东西”。
3. 用“所+动词”的结构形式,表示“所+介 词+动词(+宾语)”的含义内容。也就是说,有些 “所+动词”的结构不表示动作的对象,而表示 动作的工具、方式、处所、原因等等。这种情况, 要根据特定的上下文仔细分析其含义。这是“所 字结构”中的难点,必须特别注意。
《庄子· 德充符》:“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 也。”(“所爱其母”是“所以爱其母”的意思, 表原因) 《左传· 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必以分人。”(孔颖达疏:“(庄)公意衣食二者虽 所以安身,然亦不敢专,己有之,必以之分人。” 由孔颖达疏可知,“所安”即“所以安身”,指 “衣食”,表工具)
(三) 第三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较为麻烦一些,单数 男性用“他”,女性用“她”;复数男性用 “他们”,女性用她们,男女混合在一起的复 数仍然用他们。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没 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表示第三人称的语法 意义,主要用指示代词来表示。表示第三人称 意义的指示代词主要有:之、其、厥、彼、渠。
2. “所”放在“以”、“从”、“为”、 “与”、“由”等介词前面,指代介词的对象(即 介词的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原因、方式、 手段、工具及有关的人物,等等;“所”和它后 面的介词,一起放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前面,即以 “所+介词+动词(+宾词)”的形式,组成名词性 的词组“所字结构”。这种“所字结构”从其所 表达的意义内容看,与动词的状语义相当,而与 “所+动词”所表示的动词的宾语义不同。
“所以……” ——这是常见的凝固结构,主要表示 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方式、手段和动作行为发生 的原因。例如: 《荀子· 议兵》:“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 夺也。”(表工具) 《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此殆天所以资将 军。”(表手段) 《左传· 成公三年》:“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 尽臣礼,所以报也。”(表方式) 诸葛亮《出师表》:“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 以倾颓也。”(表原因)
3. 放在作主语或宾语的名词后面,起复指这个 名词的作用,一般不必翻译。例如: 《史记· 项羽本纪》:“亚父者,范增也。” 晁错《论贵粟疏》:“车骑(jì )者,天下之武 备也。”(车骑,车辆马匹) 《论语· 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 贰过。不幸短命死矣。”
(二)所 “所”的本义是“伐木声也”,借作辅助性代词, 主要有三种用法: 1. “所”放在及物动词前面(即“所+动词”的形 式),组成名词性词组“所字结构”,表示这个动词 所代表的动作行为的对象,译作“……的人”、 “……的东西”。有时,“所”放在不及物动词、 名词、形容词前面,这时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 词都活用为及物动词。由于“所”指代了动词的宾 语,所以“所”字结构中动词后面不能带宾语(但 可以带补语)。
《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大官大邑,所以 庇身也。”、“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身 之所庇”和“所以庇身”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 含义相同,均指“大官大邑”,表依凭) 《孟子· 滕文公上》:“他日,子夏、子张、子 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 子。”(“所事孔子”是“所以事孔子”之意,表 方式) 《左传· 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 生。”(“所生”是“所从(由)生”之意,表处所)
(四)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 (chái)”、“属”、“辈”、“曹”等字,可以 表示复数。 “侪”、 “属”、“辈”、“曹” 等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们”,它们有比较 具体的意义,相当于“这伙人”、“这些人”、 “这班人”。
二、指示代词 (一)近指代词 主要有:此、是、斯、兹、之、然、尔、若。译 作“这”、“这个”、“这些”、“这样”。 (二)远指代词 主要有:彼、夫(fú)、其。译作“那”、“那个”、 “那些”、“那样”。 (三) 旁指代词:他 他——古汉语中的“他”,一般不作第三人称, 而用作旁指,凡别人、别事、别物,都称“他”, 译作“别的”、“其他的”。 《孟子· 梁惠王上》:“王顾左右而言他。”
“所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联的人物。 例如: 《孟子· 离娄下》:“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 富贵也。”(表示与之饮食的人) 《孙子兵法· 虚实》:“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 所与战者约矣。”(表示我军与之作战的敌人)
“所由……”——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 例如: 《荀子· 正论》:“是乱之所由作也。” 苏轼《教战守策》:“夫风雨霜露寒暑之变, 此疾之所由生也。” “所+介词+动词(+宾语)”这种形式,是名词 性词组,可以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和判断句 的谓语,它的前面可以加表示动作主体的名词作定 语,后面也可加“者”,等等。
第六节 常用代词简介
古汉语的代词可分为五类:人称、指示、疑问、 无定、辅助。 一、人称代词 (一)第一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比较简单,单数主要是“我” 字,有时也用“咱”、“俺”;复数主要用“我们”, 有时也用“咱们”、“俺们”。古代汉语中的第一人 称代词较多,主要有:吾、我、余、予、朕、卬。 此外在古代汉语中还常常用谦称代第一人称。如 用“寡人”、“不谷”、“孤”、“臣”、“妾”、 “仆”、“愚”以及自称其名等表示第一人称意义。
五、辅助性代词
“辅助性代词”是指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必须 与其他词或词组结合才能使用的代词。古汉语中有两 个辅助性代词:必须有前加成分的“者”和必须有后 加成分的“所”(有的学者把“者”、“所”称为助 词)。 (一)者 “者”的本义是“别事词也”,即用以区别人、物、 事、时的虚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辅助性代词”。 “者”的主要用法有以下三种:
(二)第二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比较简单,单数用 “你”,复数用“你们”。古代汉语中的第二人 称代词较为复杂,主要有:女,汝,尔,若,而, 乃。此外还有一个“戎”字。 古代汉语中常常用尊称表示第二人称。主要有 “子”、“君”、“先生”、“陛下”、“足 下”、“大王”、“将军”、“公”,以及称人 之字等等代第二人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