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原料
合集下载
材料工程基础-第1章金属材料的制备--冶金

I、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可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原料, 甚至液态粗金属;
II、作业温度比其他火法冶金过程低; III、分离效率高,综合利用好。在高品位矿石资源逐 渐枯竭的情况下,对储量很大的低品位、成分复杂难 选的贫矿来说,氯化冶金将发挥它的作用。
1.1 冶金工艺
㈡、火法冶金的主要方法 ②氯化冶金 尚有三个问题待解决: I、氯化剂的利用效率和氯化剂的再生返回利用是关 键性问题; II、继续解决氯化冶金设备的防腐蚀; III、环境保护
A 形状控制:电磁铸造、金属薄膜的电磁成行,电磁 塑性成型,悬浮熔炼等
B 驱动金属液体:电磁搅拌,电磁泵 C 抑制流动:磁力制动,抑制波动 D 悬浮:非金属夹杂物的电磁分离 E 热量生成:感应熔炼,电磁加热、电弧熔炼、等离
子熔炼等 F 组织控制:晶粒细(粗)化,非晶金属制备
1.1 冶金工艺
三、电冶金 ㈠电热熔炼 ②电磁熔炼
的化合物析出或造
渣。
◆ 物理法 基于在两相平衡时杂质和主金属在两相
间分
配比的不同。
◇ 利用粗金属凝固或熔化过程中,粗金属中的杂质和主金
属在液–固两相间分配比的不同——熔析精炼、区域精
炼(区域熔炼)。
◇ 利用杂质和主金属蒸气压的不同,因而粗金属蒸发过程
中,其易蒸发的组份将主要进入气相,与难蒸发组分分
离——蒸馏精炼、升华精炼。
1.1 冶金工艺
㈠、火法冶金的基本过程 ②冶炼
氧势图(Ellingham)的形成原理
为了直观地分析和考虑各种元素与氧的亲和能力,了解不同 元素之间的氧化和还原关系,比较各种氧化物的稳定顺序, 埃林汉曾将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数值折合成元素 与1mol氧气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即,将反应:
II、作业温度比其他火法冶金过程低; III、分离效率高,综合利用好。在高品位矿石资源逐 渐枯竭的情况下,对储量很大的低品位、成分复杂难 选的贫矿来说,氯化冶金将发挥它的作用。
1.1 冶金工艺
㈡、火法冶金的主要方法 ②氯化冶金 尚有三个问题待解决: I、氯化剂的利用效率和氯化剂的再生返回利用是关 键性问题; II、继续解决氯化冶金设备的防腐蚀; III、环境保护
A 形状控制:电磁铸造、金属薄膜的电磁成行,电磁 塑性成型,悬浮熔炼等
B 驱动金属液体:电磁搅拌,电磁泵 C 抑制流动:磁力制动,抑制波动 D 悬浮:非金属夹杂物的电磁分离 E 热量生成:感应熔炼,电磁加热、电弧熔炼、等离
子熔炼等 F 组织控制:晶粒细(粗)化,非晶金属制备
1.1 冶金工艺
三、电冶金 ㈠电热熔炼 ②电磁熔炼
的化合物析出或造
渣。
◆ 物理法 基于在两相平衡时杂质和主金属在两相
间分
配比的不同。
◇ 利用粗金属凝固或熔化过程中,粗金属中的杂质和主金
属在液–固两相间分配比的不同——熔析精炼、区域精
炼(区域熔炼)。
◇ 利用杂质和主金属蒸气压的不同,因而粗金属蒸发过程
中,其易蒸发的组份将主要进入气相,与难蒸发组分分
离——蒸馏精炼、升华精炼。
1.1 冶金工艺
㈠、火法冶金的基本过程 ②冶炼
氧势图(Ellingham)的形成原理
为了直观地分析和考虑各种元素与氧的亲和能力,了解不同 元素之间的氧化和还原关系,比较各种氧化物的稳定顺序, 埃林汉曾将氧化物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自由能数值折合成元素 与1mol氧气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即,将反应:
2第一章饲料原料接收与储藏

头轮和底轮:也叫驱动 轮和从动轮,分别安装 于机头和机座。
机筒:矩形 双筒式。 薄钢板制成 1.5~2m长的 节段。 适当位置设 置观察窗, 中部设置检 修口。
机座:底座外壳、底轮、 轴、轴承、张紧装置和 进料口等部分组成。
2、工作过程
装料过程 装料方式有顺向进料和逆向进料两种,逆向进料的装 满系数较大。 提升过程 应保证畚斗带有足够的张力,平稳提升,防止撒料。 卸料过程 离心式卸料:适用于流动性、散落性较好的物料。 重力式卸料:适用于含水份较多、散落性较差的物料。 混合式卸料:对物料适应性较好,工程实际中较常用。
表1-2 几种粮食原料的密度
二、物料的物理化学与化学特性
1.吸附性:即为某种饲用原料将其他物质吸附于自身表
面上的性质。
相关因素:形状(粒状、片状),表面特性(光滑、粗 糙),含水量 选择载体和稀释剂的依据之一。
2.吸湿性:是指饲料原料对周围空气中的水分的吸收与放
出能力。 ——影响饲料的稳定性。
最基本的工作条件:溜管和滑槽的工作倾角不小于所输送 物料对其的外摩擦角。
溜管的断面形状有圆形、方形和角形三种曲折管。
下支管的倾角必须大于上支管的倾角,两支管倾角不能相 差太大。
溜管形式
缓冲溜管
螺 旋 溜 槽
2、分流器
旋 转 分 配 器
圆三通
3、闸门
电动闸门
气动闸门
六、气力输送装置
支承装置:单节平 直型和多节槽型。 前者用于输送包装 物料,后者用于输 送散体物料。
2、主要特点
优点:输送量大、输送距离长、可多点进卸料、不损 伤被输送物料、工作平稳可靠、噪音小。 缺点:胶带易损、密封性差。 分类:固定式和移动式。
食品工艺-食品加工-肉制品部分—第一章 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

结缔组织的性质
结缔组织的含量取决于年龄、性别、营养状况及 运动等因素。
结缔组织为非全价蛋白,不易被消化吸收,能增 加肉的硬度,降低肉的食用价值。
肉质的软硬不仅取决于结缔组织的含量,还与结 缔组织的性质有关。
1.2.2 胶原纤维的结构
一级结构: 氨基酸组成约1/3为甘氨酸, 并含有大量脯氨酸和羟脯氨 酸,三者以Gly-X(脯氨酸) -Y(羟脯氨酸)的排列方式 在胶原分子多肽链中重复性 排列。
肌纤维的结构
细胞核(nucleus):椭圆形,数十至数百个,位于周边; 肌膜(sarcolemma):包括整个肌细胞的外膜,与兴奋的产 生、传导、物质转运、正常形态维持等有关; 肌浆(sarcoplasma):线粒体、肌糖原、肌红蛋白和酶等; 肌原纤维(myofibril):收缩单位,是肌细胞独有的细胞器, 占肌纤维固形成分的60-70%。
脂肪细胞的组织结构
外围层 原生质
脂肪滴 细胞核
脂肪的沉积部位:
牛:肌肉 羊:尾根、肋间 猪:皮下、肾周围、大网膜
脂肪组织的作用:
脂肪在活体组织内起着保护 组织器官和提供能量的作用, 在肉中脂肪是风味的前体物
质之一。
•脂肪蓄积在肌束内最为理想,这样的肉呈大理石样纹理,肉质较好。
1.4 骨骼组织
骨有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生肉的维生素含量(每 100g)
牛肉 小牛肉 猪肉 腌猪肉
微量 微量 微量 微量
0.07 0.10
1.0
0.4
0.2
0.25 0.20 0.15
5.0
7.0
5.0
1.5
0.4
0.6
0.6
0.3
3.0
5.0
4.0
第一章 果蔬的原料及其加工特性

/379538905
LOGO
8.纤维素及半纤维素
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在果蔬中的含量与存在状态 直接影响果蔬的食用品质和加工产品品质。
幼嫩的果蔬中纤维素多为水合纤维素,软而薄, 食用时感觉柔韧、脆嫩、容易咀嚼; 老熟的果蔬中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等形成复合纤 维素,果蔬变得粗糙而坚硬,食用品质下降。
植物组织中含有酚类物质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传递物质在酚醌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当细胞破坏以后氧就大量侵入造成醌的形成和还原之间的不平衡于是发生了醌的积累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形成褐色色素
LOGO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
课程导论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任务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 五、学习方法
LOGO
主要内容
/379538905
LOGO
大多数新鲜果蔬原料,Aw≥0.99,适宜各种 微生物生长繁殖,属易腐食品; 大多数腐败菌,只适宜在Aw =0.9以上的环境 中生长发育; 霉菌、酵母菌在Aw =0.8-0.85时,能在1-2周 内造成食品腐败变质; Aw ≦0.75,食品的腐败变质得以明显减缓, 可在1-2个月内不变质; Aw ≦0.65,食品常温下可贮藏1-2年。
LOGO
/379538905
4.水分活度: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 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0的比值,即Aw=p/p0,纯 水时Aw=1,完全无水时Aw=0。
果蔬原料中的结合水蒸汽压低于游离水 蒸汽压,当结合水含量增加时,水分活度降 低,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就减少。
LOGO
3.果蔬中水分的存在状态:
游离水:主要存在于果蔬组织细胞的液泡中和细胞 间隙,大约占含水量的70%-80%。能自由流动, 最容易被排除,在冻结过程中会形成冰晶。 结合水:与蛋白质、多糖等胶体微粒结合并包围在 胶体微粒周围的水分子膜,不能溶解溶质,不能自 由移动,不为微生物所利用,仅能靠蒸发排除一部 分,占水分总量的20%。 化合水:与果蔬组织中的化学物质化合在一起,性 质很稳定,不蒸发,难以人工排除,仅在较低的冷 冻温度或105℃以上的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分离。
LOGO
8.纤维素及半纤维素
纤维素及半纤维素在果蔬中的含量与存在状态 直接影响果蔬的食用品质和加工产品品质。
幼嫩的果蔬中纤维素多为水合纤维素,软而薄, 食用时感觉柔韧、脆嫩、容易咀嚼; 老熟的果蔬中纤维素与半纤维素等形成复合纤 维素,果蔬变得粗糙而坚硬,食用品质下降。
植物组织中含有酚类物质在完整的细胞中作为呼吸传递物质在酚醌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当细胞破坏以后氧就大量侵入造成醌的形成和还原之间的不平衡于是发生了醌的积累醌再进一步氧化聚合形成褐色色素
LOGO
果蔬制品生产技术
课程导论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任务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 五、学习方法
LOGO
主要内容
/379538905
LOGO
大多数新鲜果蔬原料,Aw≥0.99,适宜各种 微生物生长繁殖,属易腐食品; 大多数腐败菌,只适宜在Aw =0.9以上的环境 中生长发育; 霉菌、酵母菌在Aw =0.8-0.85时,能在1-2周 内造成食品腐败变质; Aw ≦0.75,食品的腐败变质得以明显减缓, 可在1-2个月内不变质; Aw ≦0.65,食品常温下可贮藏1-2年。
LOGO
/379538905
4.水分活度: 水分活度:食品中水的蒸汽压p与相同温度下 纯水的饱和蒸汽压p0的比值,即Aw=p/p0,纯 水时Aw=1,完全无水时Aw=0。
果蔬原料中的结合水蒸汽压低于游离水 蒸汽压,当结合水含量增加时,水分活度降 低,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水分就减少。
LOGO
3.果蔬中水分的存在状态:
游离水:主要存在于果蔬组织细胞的液泡中和细胞 间隙,大约占含水量的70%-80%。能自由流动, 最容易被排除,在冻结过程中会形成冰晶。 结合水:与蛋白质、多糖等胶体微粒结合并包围在 胶体微粒周围的水分子膜,不能溶解溶质,不能自 由移动,不为微生物所利用,仅能靠蒸发排除一部 分,占水分总量的20%。 化合水:与果蔬组织中的化学物质化合在一起,性 质很稳定,不蒸发,难以人工排除,仅在较低的冷 冻温度或105℃以上的较高的温度下才能分离。
第一章烹饪原料基础知识

2.基本要求: (1)掌握烹饪原料的分类和对烹饪原料进行鉴定
和必要的保管知识,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并能 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原料的质量
(2)掌握各类烹饪原料的外观特地特点、组织结 构特点、风味特点和营养特点
(3)掌握原料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规律 (4)能正确使用原料,为菜肴的制作和创新打下
坚实的基础
2021/2/6
25
对于不同的烹饪原料而言,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 例不同。由于结合水不易结冰、不能作为溶质的 溶剂,而自由水易结冰、也可溶解溶质,因此, 含结合水多、自由水少的原料如种子类原料可在 较低温度下贮藏;而含自由水多、结合水少的原料 如蔬菜、水果等则不易冻藏。由于微生物不能利 用结合水,所以减少原料中自由水含量如干燥保 藏,即可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18
学习方法
1.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 2.重视对实物的细致观察,总结规律
2021/2/6
19
第一章 烹饪原料基础概述
2021/2/6
20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第二节 烹饪原料的选择及品质鉴别 第三节 烹饪原料的保管
2021/2/6
21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一、烹饪原料的概念与化学成分
烹饪原料:是指用以烹饪加工制作各种菜点的原材料 烹饪原料要求 无毒、无害、有营养价值、可以制作菜点的材料
营养素:能够供给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的化学成分称为
有机物质 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素分类:
无机物质
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维生素等; 无机物质包括各种无机盐和水。
2021/2/6
22
2021/2/6
9
2021/2/6
10
中国烹饪原料的选用特点
和必要的保管知识,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并能 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原料的质量
(2)掌握各类烹饪原料的外观特地特点、组织结 构特点、风味特点和营养特点
(3)掌握原料在烹饪加工中的变化规律 (4)能正确使用原料,为菜肴的制作和创新打下
坚实的基础
2021/2/6
25
对于不同的烹饪原料而言,结合水和自由水的比 例不同。由于结合水不易结冰、不能作为溶质的 溶剂,而自由水易结冰、也可溶解溶质,因此, 含结合水多、自由水少的原料如种子类原料可在 较低温度下贮藏;而含自由水多、结合水少的原料 如蔬菜、水果等则不易冻藏。由于微生物不能利 用结合水,所以减少原料中自由水含量如干燥保 藏,即可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18
学习方法
1.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 2.重视对实物的细致观察,总结规律
2021/2/6
19
第一章 烹饪原料基础概述
2021/2/6
20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第二节 烹饪原料的选择及品质鉴别 第三节 烹饪原料的保管
2021/2/6
21
第一节 烹饪原料的化学成分和分类
一、烹饪原料的概念与化学成分
烹饪原料:是指用以烹饪加工制作各种菜点的原材料 烹饪原料要求 无毒、无害、有营养价值、可以制作菜点的材料
营养素:能够供给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的化学成分称为
有机物质 烹饪原料中的营养素分类:
无机物质
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 蛋白质、维生素等; 无机物质包括各种无机盐和水。
2021/2/6
22
2021/2/6
9
2021/2/6
10
中国烹饪原料的选用特点
陶瓷工艺学1绪论、 第一章 原料 PPT课件

湖南醴陵
所产的瓷器有日用瓷与陈设瓷,薄胎注浆,瓷质洁 白,装饰的主要特色是釉下五彩,闻名中外。另除有釉上 贴花和喷花等外,1958年还试制成功一种感光晒花的新 装饰法。建国以后,这个地区的瓷器在技术方面不断革新 创造,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全国重要的瓷区之一。
广东石湾陶器
相传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以人物、鸟兽等雕塑陈列品为主。釉色丰富, 刻画细腻,形象生动,别具风格。此外还有大量的日用陶器。建国后, 还首创了“结晶釉”
3.1陶瓷研究的发展历程
陶器
高铝质、粘土和 瓷土的应用 釉的发明
原料纯化 陶瓷工艺的发展 陶瓷理论的发展
陶器 传统陶瓷
先进陶瓷 微米级
纳米陶瓷
高温技术
显微结构 分析的进步 性能研究的深入 无损评估的成就 相邻科学的推动
3.2陶瓷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
除用于日常生活中外,陶瓷作为结构和功能材料广泛
用于科学技术和工农生产领域的重要性,对此人们仍没有
• 唐代:远销日本、印度、波斯、埃及。 • 宋代:远销50余国,远至欧洲。 • 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将中国瓷器输送至世界各国,与
世界各国在文化、经济、贸易、政治上建立了联系。 • 中国瓷器在国外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的美誉,被外国人视为奇珍异宝。 • 十七世纪以后,各国竞相仿造,并逐渐创立自己的风格。 • 中国瓷器为人类文化的进步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是值得我
由于其高温下的缺点,在陶瓷 生产中多不采用
钡长石 熔点高(1710℃),熔融温度 普通瓷制品不选用 范围较窄
1.2.3 长石类原料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
1)长石是熔剂型原料,可降低烧成温度,减少燃料消耗。 高温下熔化后能填充坯体的孔隙,熔解粘土及石英类
《农产品储藏加工概论》第一篇原料 第一章植物性原料

1、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transpiration) 是指水分通过气 体状态通过植物体表面,从体内扩散到体 外的现象。
一些蔬菜贮藏中的自然损耗率(%)
种类 油菜 菠菜 莴苣 黄瓜 茄子 番茄 马铃薯 洋葱 胡萝卜 贮藏天数 1d 14 24.2 18.7 4.2 6.7 — 4.0 1.0 1.0 4d 33 — — 10.5 10.5 6.4 4.0 4.0 9.5 10 d — — — 18.0 — 9.2 6.0 4.0 —
2、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及控制
自身因素:包括表面组织结构、细胞持水力 和比表面积。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大 气压力、光照等。
(四) 结露现象及其危害
结露现象是由于原料蒸腾的水蒸气
在密封的空气环境中不能扩散,超过饱
和度,而在表面凝结成水珠。
(五) 休眠与贮藏特性
休眠是植物为了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生命活动
第一篇 食品的原料和材料
第一章 植物性食品原料
第一节 果蔬类原料
一、果蔬类原料及其特性
(一)果蔬原料的种类
水果: 1、 落叶果树水果: (1)仁果类 苹果、梨、山楂等。 (2)核果类 桃、李、杏、梅、樱桃等。 (3)浆果类 葡萄、草莓、猕猴桃、桑椹、木瓜等。 (4)坚果类 核桃、板栗等。 (5)杂果类 柿、枣等。 2、常绿果树类水果: (1)柑桔类 柑桔、柚、柠檬等。 (2)其他类 枇杷、杨梅、荔枝、龙眼、橄榄、芒果等。
3.呼吸作用与果蔬贮藏的关系
呼吸消耗
呼吸放热
呼吸改变环境的气体成分
呼吸供能
呼吸的保卫反应 呼吸促进愈伤
(二)乙烯及其它激素的生理作用
1、 乙烯的生理作用
烹饪原料第一章

检验、触觉检验,这种方法直观、简便,
但准确度受到实践经验的限制。
二、烹饪原料的保管
(一)定义:对烹饪原料进行保管,即 是根据各种原料的特点,采取相应的 保护措施,防止原料发生霉烂、腐败、 虫蛀等不良变化,并尽可能地保持原
料固有的品质特点,以保持其食用价
值,适长使用期。
(二)烹饪原料在贮存保管中的质
根供食用,是欧美各国的主要蔬菜之一。红菜头为藜科二 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其肉质根颜色艳丽,
纤维素少,质地柔嫩,营养丰富,除供菜用外,还有治疗
哎吐和腹泻、驱散消化道内寄生虫、治疗高血压等药效。
朝 鲜 蓟 [jì ]
朝鲜蓟 别名菊蓟、菜蓟、法国百合、荷花百合,菜蓟属多 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地中海沿岸,是由菜蓟 演变而成。以法 国栽培最多。19世纪由法国传入我国上海。目前我国主要在 上海、浙江、湖南、云南等地有少量栽培。我国台湾省有较 大面积种植,产品供出口创汇。 朝鲜蓟以花蕾供食,叶柄经软化栽培后可煮食。
组织和血液六大类。
疏松和致密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
之一——胶原蛋白在80℃以上的水 中加热可溶解成人体能消化吸收的明 胶而在烹饪上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如 制作冻类菜肴等。脂肪组织中的肌间
脂肪则与肉的质量、风味密切相关。
肌肉组织由纤维状的肌细胞组成,又称肌纤维。 肌纤维
第一肌束
肌纤维
食用和加工最
重要的部位 再聚合
气味等)以及原料的清洁卫生程度。
(四)方法:
感 官 检 验
烹饪原料品质鉴定方法
理 化 检 验
理化检验即是利用仪器设备和
化学试剂等对原料的品质好坏进行
判断,又有理化方法和生物学方法 之分,其精确度高,判断准确,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粘土的主要矿物类型
高岭石类(包括高岭石、多水高岭石等):
Al2O3· 2 SiO2· 2H2O , 1:1型层状结构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和铝 氧八面体层通过共用的氧原子联系而成的双层结构。 外形呈块状、 粒状和板状,颗粒平均大小0.3-3µm。
层间靠氢键结合,结合较 弱,易于滑移。
质纯的高岭土具有白度高、质软、易分散悬浮于 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优良的电绝 缘性能;具有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阳离子交 换量、较好的耐火性等理化性质。因此高岭土已 成为造纸、陶瓷、橡胶、化工、涂料、医药和国 防等几十个行业所必需的矿物原料。
铝-硅尖晶石 莫来石 方石英
一次莫来石与二次莫来石
产物名称 产出机理 一次莫来石 固相反应 二次莫来石 过饱和析晶
产出形状
生成时间
鳞片状、短柱状
升温高火期
针状、交织成网状
升温高火期,冷却高温段
五、粘土原料在结合性,高温下仍 留在坯体中起结合作用; ② 粘土是Al2O3成分的主要提供者,烧成中形成一次 莫来石和二次莫来石; ③ 粘土使注浆泥料与釉料具有悬浮性和稳定性; ④ 粘土原料亲水及干燥后多孔性与干燥强度,使坯、 釉层具有良好吸釉、印花能力; ⑤ 在生产中的不利因素:分解、收缩、杂质、有机物 多、纯度低、定向排列。
第三节 氧化物类原料
一、相关概念 氧化物原料是瘠性原料。 瘠性原料:物料颗粒拌水后,粘合力很 弱,无维持被塑形状不变的能力的物料。 简单来说,物料拌水无塑性者为瘠性原料。
一、概述
2、陶瓷原料的分布: 地球表层约20km厚的地壳上层部分是各种岩石的硅酸盐带,其中95%为火 成岩,5%为沉积岩,硅酸盐工业原料就是从这里采掘和选用的。 矿物:自然化合物或自然元素,是地壳经过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的产物,具有 均质化学组成,呈晶体状态存在,并以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聚集产出。如高 岭土、石英、长石等。
三、粘土的工艺性质
1、 可塑性 1)定义与表征方法P33 •可塑性:在超过屈服点的外力作用下,泥团发生塑性变 形,但并不破裂,除去外力后,仍保持变形后形状的性质。 也可以说是可被塑造成为多种形状的性质。
可塑性的表征方法
可塑性指数:表示粘土(坯泥)能形成可塑泥团的水 分变化范围,从数值上是液限含水率减去塑限含水率。 (分别采用华氏平衡锥法和搓泥条法。) 可塑性指标:是指在工作水分下,粘土(或坯料)受 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第一章 原料
一、概述 1、原料的重要性:
原料是陶瓷的根本,是陶瓷工业的粮食,是组织陶 瓷生产的基础。配方原料(原生晶体、化工原料及 次生晶体)本身的化学组成、化学键、晶体结构参 数,都反映到材料的宏观性质上:强度、熔点、热 导、热膨胀系数、电导、化学稳定性等,这些宏观 性质又决定了材料的使用性能。 陶瓷制品的性能和品质的好坏,取决于所选用的原 料和所采用的工艺过程。
影响可塑性的因素
固体物料的类型; 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和粒度分布; 颗粒的离子交换能力; 液相的性质(润湿性、粘度)和数量。 一般来说,固体分散性的颗粒越小,分散度越高,比表 面积越大,可塑性越好。
2)生产意义
生产中常用塑限、液限、可塑性指数、可塑性指标和相应 含水率等参数来表征粘土可塑性的大小。 可塑性指数在生产中的意义: 指数大,说明成型水分范围宽,泥团可操作性 强(不易受模型本身吸水性波动的影响;不 易受环境气候条件变化的影响;适合复杂与 长时间雕塑成型工艺)。 指数小:成型水分范围窄,泥团可操作性差。
习题:
对于一注浆产品,假设当原料平均粒径为10μm时 的干燥收缩率ΔL/Lo=3%, 如果平均粒径为1μm, 试估计其干燥收缩率。(23.6%)
5、烧结性能P37 烧结曲线:反映粘土(坯料、釉料)烧结性能的曲线,它没 有固定的熔点,逐步烧结,具有唯一性。
T1——开始烧结温度; T2——完全烧结温度; T3——软化温度 广义烧结范围:T1——>T3; 狭义烧结范围:T2——>T3。
粘土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二)脱水后产物继续转化阶段
偏高岭石由925 ℃开始转化为铝硅尖晶石,同 时体积收缩,发生放热效应: 2(Al2O3· 2SiO2 )= 2Al2O3· 3SiO2 + SiO2
(铝-硅尖晶石)
铝硅尖晶石继续加热到1050 ℃开始转化成莫来 石,分离出方石英,发生放热效应: 3(2Al2O3· 3SiO2 )= 2(3Al2O3· 2SiO2 )+ 5SiO2
2.烧结范围宽窄的实际意义。 烧结范围越宽,对烧成设备和烧成工艺控制的要求越低,产品的合格率越 高。 烧成范围越窄,则相反。
7、耐火度P39 表征粘土原料抵抗高温作用不致熔化的性能指标。 采用测温三角锥来进行测定。 粘土的耐火度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组成。可根据 原料中的Al2O3/SiO2比值来判断耐火度的高低。 比值愈大,耐火度愈高,烧结范围也愈宽。
四、粘土的加热变化
粘土是陶瓷的主要原料,陶瓷在烧成过程中所发 生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是在粘土加热变化的基础 上进行的,因此粘土的加热变化是陶瓷制品烧成的基本 理论基础。
粘土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一)脱水阶段(第42-44页)
高岭土的脱水过程: 100-110℃大气吸附水与自由水的排出。 110-400 ℃其它矿物杂质带入水的排出。 400-450 ℃结构水开始缓慢排出。 450-550 ℃结构水快速排出。 550-800 ℃脱水缓慢下来。 800-1000 ℃残余的水排出完毕。 高岭石脱水后生成偏高岭石,同时收缩率增大,吸热效应,失重: Al2O3· 2SiO2· 2H2O = Al2O3· 2SiO2 + 2H2O (偏高岭石)
二、粘土的组成:化学组成、矿物组成、颗粒组成
1、粘土的化学组成:SiO2、Al2O3和结晶水。同时还会含 有少量的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氧化物和着色氧化物等,另外 还会含有有机杂质。P28表1-3 化学组成对陶瓷生产的指导意义: a)Al2O3高低直接判断烧成温度的高低; b)Fe、Ti元素含量影响着色( P27表1-2); c)Fe2O3>5%在高温后期(1230-1270℃)大量分解排气; d)灼减量的危害性。
蒙脱石的用途多种多样,人们将它的特性运用到 化学反应中以产生吸附作用和净化作用。它还可 以作为造纸、橡胶、化妆品的填充剂,石油脱色 和石油裂化催化剂的原料等,还可作为地质钻探 用泥浆,冶金用粘合剂及医药等方面。
伊利石(也称水云母):是高岭土和蒙脱土的 中间产物, K2O· 3Al2O3· 6SiO2· 2H2O,三层 结构硅酸盐,呈鳞片状、板条状。 伊利石类矿物基本结构虽与蒙脱石相仿,但因 其无膨润性,且结晶也比蒙脱石粗,因此可塑 性较低,干后强度小,干燥收缩较小,软化温 度比高岭石低。
普通陶瓷的三大类原料:
可塑性的粘土类原料
提供可塑性,并形成结构 晶相(莫来石)
非可塑性的石英类原料
熔剂原料
形成结构晶相(石英) 形成玻璃相
另外,陶瓷釉料需用各种特殊的熔剂原料,包括化工原料; 辅助材料:石膏和耐火材料;
外加剂:助磨剂、助滤剂、解凝剂、增塑剂和增强剂等。
普通陶瓷的物相组成
瓷碗
第二节 粘土类原料
一次粘土:岩浆岩(如花岗岩、伟晶岩、长英岩等)在原地风化后残
留在原地,多成为优质高岭土的主要矿床,一般称为一次粘土(也称为残留 粘土或原生粘土)。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游离石英多,原矿含铁量常达1% 以上,但含钛很少,粘土颗粒较粗且有机物含量少,故可塑性低,使用时 须淘洗,还原气氛烧成陶瓷,色调白中泛青、透明度高。 二次粘土:指风化了的粘土矿物借雨水或风力的迁移作用搬离原母岩 后在低洼的地方沉积而成的矿床。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北方,游离石英少, 含铁与一次粘土差不多,但含钛较高,粘土颗粒较细,有机物组分较多, 可塑性好,铝含量高,耐火度高,高温氧化烧成的陶瓷白中泛黄、透明度 差、机械强度高。 在冲流远距离路途中,粗大粒子优先沉淀,因此流到远处堆积的粘土粒 子很细微,而且石英含有量比一次粘土少了很多,当然可塑性变佳。又因 为冲流中会混入很多杂质,例如有机物,铁份等,所以二次粘土都是有色 的,没有白色的二次粘土。
4、收缩性P36 原料和坯料的收缩可分为三种:总收缩、干燥收缩、烧成 收缩。 ε干=(L0-L干)/L0×100%
ε烧=(L干-L烧)/L干×100%
注意:总收缩不等于干燥收缩+烧成收缩。 干燥收缩、烧成收缩↑=>坯件加热中热应力↑=> 变形开裂 可能性↑
影响收缩率的因素:
泥料含水率; 成型干坯泥料堆积密度(空隙率); 配方中的灼减量 (膨润土<3%) 粒度大小,越细,收缩率越大。
1-气孔率变化曲线;2-收缩率变化曲线
1.注意区分烧结温度和烧成温度。
烧结温度是指烧结曲线中的T2,即收缩率最大,气孔率最小时对应的温度。 烧成温度是指陶瓷坯体烧成时获得最优性质时的相应温度,即烧成时的止 火温度。实际上是指一个允许的温度范围,习惯上称之为烧成范围。 烧结范围通常把烧结温度到软化温度之间粘土试样处于相对稳定阶段的温 度范围称为烧结范围。
陶瓷的显微结构
普通陶瓷的物相组成主要包括莫来石、石英、玻璃相、气孔。
第二节 粘土类原料
一、概念 1、什么是粘土:P14(1)主要组成是多种含水铝硅酸盐 矿物的混合体,具有层状结构;(2)颜色多样:白、灰、 黄、红、黑等;(3)颗粒细小多数小于2m;(4)具有可 塑性:当它与水拌和后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可塑造成各种形 状,干燥后能保持其形状不变,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而 煅烧后能具有岩石般坚硬的性质。 粘土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沉积岩中,约占沉积岩矿物的 40%以上,是地壳的重要组成部分。 2、粘土的形成:各种富含硅酸盐矿物的岩石经风化、水 解、热液蚀变等作用都可变成粘土。 3、粘土大致上可分为两大种类:一次粘土和二次粘土 P16
(P133,图2-18) 可塑性指标相同时,可出现两种情况:其一为成型应力 小而变形值大;其二是成型应力大而变形小。 生产中如何选择? 旋坯:应力小,应变大; 手工拉坯:应力大,应变小; 挤坯:应力大,应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