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丨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读书笔记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读书笔记在大学时期读过这本书,当时也只是读完也就完了,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体会,甚至于都忘了书里面的内容,最近又翻出来了这本书,于是重新翻阅。
“习惯”的定义本书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
知识是理论范畴,指点“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
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想要做会更有动力做好一件事,更容易的去养成一种习惯。
七个习惯:前三个习惯在于自律,着重在自我约束,属于个人领域成功的范步。
如果你注意观察的话,上面的图列的只有六个习惯啊,还少一个也,第七个是什么?畴。
后三个习惯在于团队,着重的是团结,合作与沟通,带来的是团队的成功,属于公众领域的成功,比上个阶段又进了一“效能”的定义本书介绍的七个习惯都能产生高效能,因为它们基于原则,效果持久,是品德的基础,能帮助你更有效地解决问题,把握机会,不断学习并结合其他原则以实现螺旋向上的成长。
“产出/产能平衡”(P/PCBalance)的原则真正的效能包含两个要素:一是“产出”,即金蛋,二是“产能”,即下金蛋的鹅,生产的资产或能力。
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P代表希望获得的产出,即金蛋;PC代表产能,即生产金蛋的资产或能力。
人类所拥有的资产人类所拥有的资产,基本上可分为物质资产、金融资产以及人力资产三大类。
金融资产的有效利用也是一样。
有多少人本息不分,或者为了改善生活水平(获得更多的金蛋)而动用本金?读后感·本金与利息就相当于产能与产出,本金减少,产生利息的产能就减少,收入当然也会减少,财产缩水,最后连起码的生活水平都无法维持。
我们最宝贵的金融资产就是赚钱的能力。
如果不能持续投资以增进自己的产能,眼光就会受到局限,只能在现有的职位上踏步,每天忙忙碌碌,就怕老板对自己的印象不佳,既在经济上受制于人,又担心职位不保。
这同样称不上效能。
产出与产能平衡的原则是效能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准。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读书笔记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要想改变现状,就得改善自己,要改善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唯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和恒久的快乐一旦摆脱了过去的心态,顿时感到一股新气象我们循着前人的轨迹开创前程时,太过重视造就自己,忽略了前人所奠下的基础内在品质比外在言行更具说服力观念paradigm是行为与态度的根本一旦我们对本身的基本观念(地图)以及观念加诸我们的影响力,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就愈能够为自己的观念负责并加以检讨。
同时也愿接受别人的看法与观念,如此才是真正的客观第一印象对你的影响愈大,顿悟的刺激也愈大观念转移paradigm shift会改变我们的态度与行为,而且威力惊人,因为它是我们观察外在世界所透过的“镜片”。
而观念转移无论是瞬间完成或长期酝酿而成,都是改变行为与态度的原动力。
第26页2010年9月20日星期一11时50分18秒人生有些定律是指向成功圆满的明灯,相当于人间的自然法则,又仿佛自然科学的定理。
放诸四海而皆准,任何人都无法否定其存在或正确性实务是个别的,局部的,原则却是普遍的,整体的。
原则适用于个人,婚姻,家庭以及公司团体,假使我们能把原则化为习惯,那么要解决个别问题就易如反掌。
人生有许多成长发展的阶段,必须循序渐进。
不论是在有形的事物还是在精神领域,人际关系,甚至个人品行上。
牛皮终有吹破的一天承认自己的无知往往是求知的第一步唯有在自然而循序渐进的基础下,才能发展出高度信赖的企业文化也许每个女孩子都要经历这么一个阶段:先经历拥有的感觉,然后才会心甘情愿的付出“由内而外”即反求诸己,由个人最基本的部分——观念,品德与动机——作起。
求助于外力所得到的幸福,成功或解决问题之道,往往经不起考验艾略特:我们必不可停止探索,而一切探索的尽头,就是重回起点,并首次对起点有真正的了解亚里士多德: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
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起飞”需要极大地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我们便可享受前所未有的自由。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成功人士的七个行为习惯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成功人士的七个行为习惯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习惯一:别指望谁能推着你走如果你不向前走,谁又会推你走呢?因此,积极主动的态度,是实现个人愿景的原则。
我们常说:“我不会……,因为遗传……”、“我迟到,因为……”、“我的计划没完成,因为……”我们总是在找借口或是抱怨,在不满中消耗自己的生命。
而人类与动物的区别正是人能主动积极地创造、实现梦想,来提升我们的生命品质。
所以,有效能的人士为自己的行为及一生所做的选择负责,自主选择应对外界环境的态度和应对方法;他们致力于实现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动地忧虑那些没法控制或难以控制的事情;他们通过努力提升效能,从而扩展自身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
积极的心态能让你拥有“选择的自由”。
我们虽然不能控制客观环境,但我们可以选择对客观现实做何种反应。
积极的涵义不仅仅是采取行动,还代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个人行为取决于自身,而非外部环境,并且人有能力也有责任创造有利的外在环境。
习惯二:忠诚于自己的人生计划我们经常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因徘徊和迷途消耗了生命。
而高效能的人懂得设计自己的未来。
他们认真地计划自己要成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哗稜糕谷蕹咐革栓宫兢拥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确地写出,以此作为决策指导。
因此,“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
这将确保自己的行为与目标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环境的影响。
我们将这个书面计划称之为“使命宣言”。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任何一个存在的社会组织都需要“使命宣言”,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也不例外。
“使命宣言”需要阶段性地评估以及持续修正和改良。
确立目标后全力以赴,就是我们所说的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并把事情做对。
为什么很多人成功了反而感到失落?许多人在埋头苦干时,尚未发掘人生的终极目标,只是为忙碌而忙碌着,未曾洞悉自己心灵深处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审视过自己的人生信条: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确立了符合价值观的人生目标,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诸实现,才有可能获得内心最大的满足。
读书笔记:成功的七个习惯

读书笔记:成功的七个习惯读书笔记:成功的七个习惯2010-07-28 15:33:29(选自“伊萍”的博客)“成功的七个习惯”(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书出版于一九八九年,是一本在西方非常畅销的书,到今天已经卖出一千五百多万本拷贝。
西方市场上自我成长教育的书籍不计其数,但很多作者大多把注意力放在技巧的提高上,教人如何抄近路,如何急成。
这本书的作者Stephen Covey 却认为人们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个人品质(character)上,应该从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principal)上来提高自己;应对人的技巧可以常变,做人的原则却永远不变,普世通用。
只有当你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建立起个人品质,你才有可能取得长远持久的成功。
Covey认为,人生走向成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从第一阶段的依赖者到第二阶段的独立自主者再到第三阶段的与自然与社会相互依存者。
每一个人生命的第一个阶段都是依赖者(dependent),孩童时期我们依赖父母,依赖社会(学校);当我们从孩童长大为成人时,我们变得越来越独立(independent),我们可以依靠自己来做很多事,我们开始承担责任;不过人生的成熟并不停留在自我独立上,人是自然与社会中的一员,当我们学会与自然相互依存,与社会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t),我们就进入了成熟的第三阶段。
依赖者关注的是你,你要照顾我,出了错要怪你;独立者关注的是我,我选择,我负责;相互依存者关注的是我们,我们相互合作,我们将我们的个人才华个人能力结合起来,做个人不可能做的事。
人生的最终成功就是要从依赖走向独立,再走向与自然与社会的融洽相处,相互合作,使自然与社会反过来做于人有利的事。
书中列的成功的七个习惯是:第一,主动进取;第二,做事时有远见,始终将最终的目标牢记在心;第三,做事有轻重缓急之分,先做最重要的事;第四,建立双赢式思维方式;第五,先设法理解别人,然后再要求别人理解你;第六,团队精神,使一加一大与二;第七,更新自我。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人一味追求快速成功,渴求拥有大智慧时,往往忽略了良好的习惯才是步向成功的钥匙。
好习惯一旦形成,它就极具稳定性。
心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待人接物;生理上的行为习惯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发生,决定我们的生活起居。
正如史蒂芬·柯维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的,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实现人生的理想,就得从个人的习惯开始改变,不管这种习惯是事业中的大事,还是生活中的小事。
习惯一:积极主动一个成功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
积极的心态会内化为动力,但仅仅靠有“动力”是远远不够的,一生中,做任何事情之前先“认清方向”显得至关重要,反之,就是盲目。
只有先确定了方向,才有为这个方向奋斗的行动;也只有有了正确的方向,所有的行动才不至于显得“虚度光阴”。
很多人追逐到了所想要的名利地位或者美色之后,却没来由的“空虚无助”,正是这个道理。
当耗费了几十年的光阴或者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换来的并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是极为可怕的。
弗兰克曾指出,人生共有三种重要的价值,一是经验价值,来自遭遇;二是创造价值,出自个人独创;三是态度价值,也就是面临许许多多困难和不如意,比如进入公司没有分配到自己满意的岗位和获得满意的薪资。
这三种价值中境界最高的是态度价值。
一个成功人士,积极主动是必须的。
积极的心态会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会成为你进入到一个自己不太喜欢岗位时你迈向成功的一种保障。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也一定会遇到不顺心或压力大的时候,通常我们会因此而抱怨周遭的事物。
但抱怨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问题,反而会使我们变得更加消极和悲观。
可是为什么成功人士们从来都不怨天尤人呢?因为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的、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遭遇,用实际行动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圈,掌握行为的主动权,而不受制于外部环境。
习惯二:以终为始“以终为始”是实现自我领导的原则。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课笔记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培训课笔记2002年7月25日〜7月27日:・著名管理学家汤姆•彼德斯(《追求卓越》的作者)曾经说过:万事都在变化,只有变化本身是不会变化的。
・成长之窗:每一个人的内容都由四部分组成:公开的我、背脊的我、隐私的我和潜在的习惯一:主动积极・值得信赖像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个人要在任何领域实现真正的高效能,必须平衡发展品格与卓越的能力。
能均衡发展这两个元素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领导的四个层面:由内向外的领导,先领导自己,使得自己成为值得信赖的人,才能在人际关系上实现信任,进而获取充分的授权,最后,整个组织实现协调运作。
・何谓习惯?第二自觉战略组织结构员工技巧企业文化共同愿景习惯是知识、技巧、意愿的交集。
673263603.doc•个组织最大的灾难是把一个错误的策略交给一位精明能干的人去执行• 一个领导人应该做的两件事是:1.聚焦于组织最重要的使命上;2.创造一个高绩效的环境。
•人的特性之一为:喜欢找事做,所以,一旦领导人不能聚焦于组织最重要的使命上,将会被日益扩大的资源浪费拖垮。
•换位思考:英特尔前总裁一葛洛夫经常做的一件事是换位思考(又称换位思维),经常会思考组织中3件应该做而现在不能做的事情。
•几种可以促使人们进行换位思考的事:自省、读书、培训、与不同的人交往(与自己相差较大的人)、改变环境、静思、参加葬礼、触类旁通……•价值观与原则之间的差别在于:价值观是因人、因事、因地、因事而异的,而原则是客观规律、自然法则,是恒古不变的东西。
•在现在的社会上,很多成功都是“速效”的,人们追逐的是迅速的成功、迅速的获取,但是这些“速效”的东西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所以只能是“昙花一现”。
真正的成功是根植于现实的土壤里,经过长期的积累而成,这种成功才可能是真正的成功。
•我们已经不需要询问上帝问题的答案,我们只是需要祈求上帝给予我们执行的勇气。
•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人是一个平衡的人:可以维持产量和产能之间的平衡。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忆中儿时就提倡德智体美健全,也经常听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在我的认知世界里认为,健康——精神,——心智——,待人处事,四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为在生存的基础上再谈生活,生存必须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支撑人体去参与适应家庭学校社会活动,于此同时在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相处中,各自存在差异此时面对和接纳彼此的价值观(精神,心智,)对自我的认知产生的情感以及反馈给他人(待人处事)这是一个循环,少了其中一样将无法与大自然或者和社会全体相处。
也只有将这四个方面结合起来的才能或者正真的幸福感!健康:作为家里独生女没有替补深知我的健康对父母意味着什么,在我成年懂事后随着着时间的流逝原来风度精致的爸妈也会有岁月的痕迹这才知道他们的健康意味着什么心智:从以前的涉世未深的员工深知一个管理者面对危机公关的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深知道德接人待物取向有多重要。
精神:从作为一个小主管管理自己监督感染队员共同,为小团队的荣誉而战才深知精神面貌的重要性。
接人待物:从以前的上传下达到现在的管理领导自己小团队才深知尊重他人的差异性只是为了更好的发掘个人潜能为同一个目标而且奋战的.重要性。
其实在家庭中会出现很多类似书中户外郊游的事件,当然会有为此相互埋怨猜忌的情况,更甚者会出现大打出手上升到家庭暴力婚姻家庭破裂的情况。
多数这这种家庭环境长大的小孩,因为家庭不和谐担心失去父母其中一方的爱而变得没安全感所做出的一系列举措可能影响到日常的成长,性格缺失所带来的一些心里疾病会直接间接导致德智体美很难均衡发展,同样的若是作为夫妻懂得当时结婚的初心已经目的,我相信很多家庭矛盾会迎刃而解。
最后祝愿爱学习爱分享的伙伴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谐的家庭以及美满的生活!。
成功人士的7个习惯(简版)

目录
开头语
思维的定式 习惯一:积极主动 习惯二:以始为终 习惯三:要事为先 沟通的艺术
思维定式的力量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经验及选择,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就 像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份心灵地图。
但地图并不代表真正的地域。 如果你想到达“上海”,手里的却是去“深圳”的地图,你越努 力,越勤奋,越迅速,只会让你更快到达错误地点。
1. 要想成功,必须先确定目标
2. 成功源于主动设计,而不是机缘巧合
3. 领导是做正确的事,管理是正确的做事
个人的使命宣言(案例) 1. 2019 我要做到的三件事情
2. 我将专注我能控制的三个方面
习惯三:要事为先
习惯三:要事第一( put first things first )
有效管理,即要事第一,先做最重要的事情。领导者首先要 决定的,就是那些事是重要的;而作为管理者,就是要将这些 重要的事优先安排。实质就是自律和条理,是对计划的实施!
授权:代表成长,是事必躬亲与管理之间的最大分别。管理者的 核心就是建立制度,然后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责任型授权
关注重点是最终的结果。给人充分的自由和做事方法,并对结果负责
预期结果(明确且完全理解最终结果)
确定使用的评估标准 恰当的使用资源
责任归属(业绩标准,时间表,具体达成方式)
指令型授权 让别人“去做这个,去做那个, 做完告诉我
被炒鱿鱼
基本生活都需要依赖他 人或社会
人际关系肤浅,甚至破裂
勇于说“不”
成功人士的脑子里装的不是问题,而是机会。他们不会在各种各 样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维定式是预防型的,总是 能够做到防范于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丨《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
《成功人士的七个习惯》是1900年出版的图书,作者王志刚。
书中说的七个习惯有:一“积极主动别指望谁能推你走”,二“以终为始忠于自己的人生计划”,三“要想第一选择当前该做的事”,四”追求双赢远离角斗场“,五”善于沟通换位思考原则“,六”统合综效1+1可以大于2,七“注重团队精神”。
本书从对习惯的认知到结合成败的关键,而后用一些真人真事或名人典故对该习惯作了具体分析,从而让读者清晰的了解到失败的原因以及成功的关键。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人生不长也不短,
刚好可以用来好好看看这世界
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固然能为我们的成功之路做铺垫,而坏习惯则会锈蚀我们的思想、助长不良作风,甚至把我们引至失败。
正如拿破仑说:“习惯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摧毁一个人。
”可见习惯的力量之巨大,在现代社会,要想做一名成功人士,取得卓越成就就必须从培养良好习惯开始,以下是书中以及结
合个人之感想所列的几点。
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首先要改变心态
《周易》上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里的“变”正是指自己的“变”,即调整自己的心态,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许多烦心事,而在“烦心时的我们”不可避免或普遍认为“烦”源于外界的摧残或施压,总想外界能变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而从未想过从自身去改变,从自身心态去改变,正如你微笑的看待这世界,那么世界也会以微笑的姿态欢迎你。
正如书中所举的典故:梁国和楚国是邻国,有一天,楚国嫉妒梁国的瓜秧长势比自己的好,于是将梁国的瓜秧全扯断了,而梁国不但没有采取报复措施,反而帮助楚国种好瓜秧,楚国感到非常惭愧,后来梁楚两国从敌国变成了友好邻邦,所以说改变心态很重要,改变心态能改变世界,也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不空想,要勇敢,力行动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聪明又最好“,”只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这就是成功人士的秘诀。
我想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有想法有目标的人,只是很多人通常是犹豫不决而迟迟未付出行动,这本书告诉我们:在成功人士眼中,思想与行为同等重要。
如果你每天都想做什么,而不付诸行动,那只能是空想,永远
不会成功。
所以,一旦在我们确立了目标后就应该勇敢行动,而不是优柔寡断或只想不做。
化消极为积极
生活中我们常见两种人,一种是消极的、整天愁眉苦脸的人;一种是积极乐观、笑对生活的人。
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受欢迎、有成就的人都有着一颗阔达向上之心,乐观使人进取,而消极的心态常常妨碍人们形成进取之心,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有天壤之别,如果你想成功就应高化积极被动为主动,而成功有时候只有一念之差,书中举了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而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的,第一个欧洲人看到此况举得很失望,因为他觉得非洲人没有买鞋的需求,销路就断了。
而第二个欧洲人则认为,正是非洲人没有鞋子,所以才需要鞋子,市场很大。
于是第二个非洲人就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结果发大财而归。
所以心态对我们的成败很重要,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将自己的消极情绪克服,乐观看待问题。
摆脱自我设限
有些人总是纠结于过去的失败,从而导致了固步自封、止步不前的状态,让自己的未来过的一塌糊涂。
过去的成功或失败只代表过去,未来只能靠现在来决定。
谁规定过去失败了未来一定失败呢,谁能说过去成功的人未来就一定
会百分百成功呢。
一切都来源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心态,我们无法改变过去,但是我们能把握现在而后成就未来,我想,我们都听过跳蚤效应,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受许多批评、打击与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激情就被封杀了。
我们不应该像那只跳蚤那样,一遇到挫折就丧失信心和勇气,不思进取,停滞不前,而是克服心理障碍,转变为积极的心态。
因为勇敢向前,积极进取是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