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教学设计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军神》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军神》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体会课文内容;2、通过充分的阅读,了解刘伯承意志坚强的特点;3、感受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并体会这种感情;4、进一步掌握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人物的情感态度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刘伯承的钢铁意志。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以“题”入手,激发孩子阅读期待。
1、说题解题。
神:(师板书)请同学们来读读,并问:看到这个字,你的脑海里会产生些什么想法或是画面?军神:(师续写板书)再读,追问:军神也是我们刚才说的那样的人物吗?那军神你认为是什么意思?幻灯出示:军神是指具有卓越军事指挥才能;具有钢铁般意志的军人。
在我国历史上,出现过三位被人们称为军神的人物(曹操、刘基、刘伯承)。
问:通过课前的读书,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的军神指的是谁吗?(板书:刘伯承)2、简介刘伯承。
你们知道刘伯承吗?阅读资料(出示幻灯片)。
再读课题。
想读课文吗?二、以“疑”为法,激发孩子默读思考。
1、自读课文,要求:找到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句子,划出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读读词、句。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完成一个填空)课文按___________的顺序,具体描写了刘伯承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的表现,被德国医生_____称为军神。
3、品读中心句(出示幻灯片)。
体会一下沃克医生说这句话时的语气(赞美、敬佩……)。
试着读一读。
学生质疑: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三、以“读”促悟,提升孩子情感体验。
1、默读思考: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是军神?把你认为可以解释的句子划出来,同桌之间可以小声交流。
《军神》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通用16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军神》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军神》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人物的神态、动作了解伟人的精神世界。
2、在朗读的基础上,通过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变化,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注意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交流有关刘伯承的资料。
3、初读课文,弄清文章叙述的顺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在我国的十大元帅中,有一个堪称“”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的称赞,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9课《》,就是介绍的这位妇孺皆知的元帅——刘伯承。
2、板书课题3、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刘伯承元帅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预习课文并交流1、分小组进行预习(1)学习生字新词。
(2)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画出沃克医生称赞的话,为什么称他为?(4)认真朗读课文。
(5)质疑2、全班交流预习收获三、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默读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称赞的句子。
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第一段(开头——“试试看吧。
军神教学设计15篇

军神教学设计15篇军神教学设计1一、简介、导入1、布置学生收集刘伯承资料。
2、板书:神(1)指名学生读。
(2)学生,“神”在字典里是什么意思?(3)补充“军”,学生齐读课题:军神。
指名学生理解军神。
师:通过预习,课文中军神指谁?板书:刘伯承。
强调“承”的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中间是“了”。
指名学生读“承”,读准后鼻音。
(4)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相关资料。
根据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可适当介绍刘伯承和故事发生的背景。
3、课文中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板书:沃克,教师范写“沃”,强调第四笔为“撇”。
谁把刘伯承称为军神,他是怎么说的?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4、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三句话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说话用感叹号?那该怎么读?指名学生读这三句话,指名学生评价。
齐读。
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设计意图:课文中的生字虽然较多,但学生在识记方面容易写错的只有“承、沃”这两个字,教师将其挑出来进行专门的读写训练,有利于学生认清、读准这两个生字。
在学案中,学生已能根据老师布置的相关内容进行预习,所以很快就能找到沃克医生所说的话,而这句话是课文理解的难点,围绕这句话进行教学,就能起到“提领面顿,百毛皆顺”的效果,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读指导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读课文(2)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3)标出小节号,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4)按照“求治—术前—术中—术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成四段。
三、出示学案内容,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担心损伤外科男子汉军医职员失声年轻人沃克伤势土匪手术X刀数一共愣住崭新晕绷带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就字词提出疑问并释疑。
镇定:遇到紧急的饿情况不慌不忙。
损伤:损害、伤害。
土匪:地方上有武装的匪徒。
3、小组讨论分段。
4、汇报分段结果并阐述理由。
《军神》教学设计5篇

《军神》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通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导入课题⑴看过电视剧《八仙过海》吗?神仙与凡人与有什么区别?⑵揭题。
理解“神”字的意思。
带着这样的理解,响亮地读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前谈话是为了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是为上课进行“预热”。
抓住题眼“神”字,组织学生进行课前谈话,让学生说说对神仙的认识,从而以神仙为话题,将课堂内外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预习课文,整体感知1、按要求自学课文⑴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找出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学。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的感知。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沃克医生两次评论刘伯承的句子。
在对这两个句子的反复朗读中,发现沃克医生评论语言的不同,继而引导学生进行质疑,产生本课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沃克医生开始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人,后来又为什么称他为军神?三、围绕问题,深入探究环节一:感悟“军人”特质句子: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感悟刘伯承伤势的严重程度和他的从容镇定。
1、伤势有多重?补充资料。
2、从容镇定是什么意思?读读表现刘伯承从容镇定的句子。
(可以分角色读)环节二:感悟“军神”特质1、拒绝使用麻醉剂⑴刘伯承是怎样拒绝的?指名读句子。
句子: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⑵在这段话中,他最想强调什么?——他为什么这么看重自己的大脑?——你从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为革命乱迪氲枚啵约合氲蒙伲┐抛约旱睦斫舛辆渥印⑶他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你从“平静”这个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他深思熟虑,已经作好了忍受巨痛的准备)带着你的理解再读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27课《军神》二、教材分析:《军神》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身上的人格精神”。
《军神》这篇文章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忍痛接受七十二刀,以自己的钢铁般的意志赢得德国医生赞叹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
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并通过人物对话、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品质。
三、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勤于动脑,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敢于质疑和乐于释疑的习惯,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都比较强。
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如想象力会不自觉地受到思维定势的约束,在感情朗读的同时不能完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等。
四、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性阅读。
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培养自主探究精神,训练阅读速度,丰富语言积累,提升情感的价值。
五、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运用对话描写和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品读探究、小组合作、表演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军神”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重点——分析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2、难点——体会领悟“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3、教学突破——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学生也动脑筋思考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叙述语言,进而抱我“军神”形象的深刻含义。
七、问题预设: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为什么称他是真正的男子汉为什么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八、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本课ppt课件;刘伯承资料。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1】篇〗《军神》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文章大量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教学准备视屏资料,刘伯承介绍军神同步练习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找到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
(三)抓住重点句子研读课文1、读句子: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2、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找到文中的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学准备。
4、集体交流,点拨评议,指导感情朗读。
5、小结:课文除了直接写到刘伯承的表现外,还用大量的篇幅写了沃克医生情绪、神态的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四)总结,升华观看视屏,谈谈感想。
(用自己的话夸夸被称作军神的刘伯承。
)(五)布置作业课外阅读有关伟人的故事五、板书设计军神沃克医生冷冷→柔和→肃然起敬↓↓↓刘伯承病人→军人→军神从容镇定意志如钢反思与评析:本课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围绕关键句子,也就是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赞叹:“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进行细细品读,体会洛克医生为什么会这么说。
通过在读中找句与词数次感受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每次学生理解的境界都有新的上升。
本课在板书设计上非常清晰,有针对性,学生看了一目了然。
先知道刘伯承是军人,但知道他不是普通的军人,而是军神,从手术前不用麻醉药,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数刀数来表现他是军神。
以个人以为本课以自读个别读为主,进行读中感悟,齐读较少。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军神教学设计第【2】篇〗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重点指导读准“绷”字的读音,正确书写“衷““和”祥”两个字。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

《军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军神》教学设计〔精选6篇〕《军神》教学设计篇1教学理念: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多样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体会情感,积累情感,升华情感,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自主探究,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____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对____领袖的崇敬。
3、练惯用比拟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体会人物内心世界,感悟____坚强的意志。
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____将军的资料、图片;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教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提醒课题1、出示____像,问: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2、谁来介绍____?〔让学生用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介绍____〕3、提醒课题,齐读课题。
二、速读感知把握情感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考虑: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有什么感受?用简洁的话概括。
3、检查:〔1〕出示词语:沃克年龄土匪回绝麻醉剂施行晕过去勉强____〔2〕交流感受。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一〕再读课文,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处,好好的多读几遍,细细的体会,为什么会获得这样的感受?再在小组内交流。
〔二〕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三〕全班交流。
〔学生自由答复,老师相机出示有关语段,在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指导感情朗读,读中悟因,读中生情。
〕重点交流以下几处:〔其余几处让学生自由交流,结合理解,指导感情朗读〕a、出示:“他愣住了,……他冷冷的问……”1、“愣住”、“冷冷”分别说明什么?〔学生说体会,师相机板书:冷冷〕2、指导学生读好开头至课文11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评议;男女生分角色再读。
要读出____的镇定,沃克医生的傲慢。
师相机板书:微笑〕b、出示:“沃克再一次愣住了……一刀刀割掉!”1、引读,问: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交流。
[专题范文]军神教学设计8则
![[专题范文]军神教学设计8则](https://img.taocdn.com/s3/m/a58fe160f01dc281e53af08d.png)
[专题范文]军神教学设计8则军神教学设计军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3.、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教学重点: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感知。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没有听说过“神”那谁来说说“神”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天,我们要学习军神。
板书课题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谁是“军神”?2.浏览课文,文中主要讲了件什么事?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资料。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画面上沃克医生翘起大拇指时说的资料?读课文,在书上用直线画出。
3.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抓中心句突破全文4、学生提出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5.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
那就让我们一齐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惊疑”反映出来人伤势严重。
“平静”说明这位军人此刻没有丝毫怯意。
“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向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
“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
“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
“肃然起敬”证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1、教材分析《军神》是第九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眼伤时,拒绝使用麻醉剂,手术时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刀数,沃克医生称赞他为军神的事情。
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
刘伯承这次受伤是在1916年3月,他当时担任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连长,在攻打丰都的战斗中为救一个战士而受伤的。
四川护国军是反对袁世凯称帝而组建的。
《军神》这课内容,写的就是他几个月后到重庆治疗眼伤做手术的事。
故事内容引人入胜,让人读过之后受到震撼并对刘伯承产生敬佩之情。
《军神》一课在表达上特点很明显,课文大量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神态及情感的变化,突出表现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课文不仅有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还借助描写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从侧面反映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这是一篇写人的课文。
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
一条是手术前、中、后刘伯承的表现;另一条线索是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变化。
2、学情分析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写人文章的方法。
但故事发生的时间离学生较久远,有些学生可能对刘伯承的特殊做法难以理解,可能理解课文大量描写沃克医生存在一定困难。
所以,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读中去体会。
同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想象,或者补充文字资料、影视资料,让他们感悟课文内容。
二、教学重点要求(1)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
(2)理解沃克医生神态、情感的变化,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3)理解刘伯承钢铁一般的意志。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沃克医生神态、情感的变化及刘伯承的表现,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难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四、教学建议(一)第一课时的主要安排1、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明确主要人物主要人物:刘伯承次要人物:沃克医生(2)引导学生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因为这是写人的课文,开始可以用“谁什么事”来引导学生归纳。
等理清文章结构后还可以具体说说。
2、理清文章写作顺序,划分段落。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我认为可以有两种分法:第二中分法只是把第一种分法中手术前和手术后再细分为两部分。
也就是一个粗一些,一个细一些。
(1)、可分为三部分:手术前(1——16)手术中(17、18)手术后(19——33);(2)、也可以分为五部分:求医(1——13)拒绝麻醉(14——16)一声不吭(17、18)说出刀数(19——24)说出真名(25——33)3、质疑。
把简单的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深入理解。
4、朗读:要在第一课时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几个字的字音字形(侮辱、甚和堪)5、有关资料·刘伯承受伤的原因、经过。
·刘伯承主要生平、图片、影视资料。
·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
介绍这些资料供老师们使用,对于使用的时机自己酌情考虑。
比如: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可以作为第一课时的导入内容。
讲完故事以后,可以说:古代有个关云长,华佗称他为天神,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军神,二者之间有什么相似之处呢?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
(二)深入阅读的两个思路第一种思路:先抓住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变化,以此为线索。
然后追寻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也就是抓住刘伯承的表现,进行深入体会。
基于这个思路,可以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抓沃克医生的表现,体会沃克的情感变化。
2、追寻沃克情感变化的原因导入重点内容的阅读。
3、理解难句,体会刘伯承的特点。
4、理解文章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特点。
讲课时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抓住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语言,体会出沃克医生对待刘伯承的态度是充满敬佩的。
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手术前后表示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初步感知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态度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是有变化的。
从而引导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会发生变化?”依据学生的阅读期待,顺学而导。
引导学生追寻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同时抓住刘伯承的表现,可以运用有感情朗读、想象画面、教师语言描述等方法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人物特点。
最后再抓住沃克医生的语言,让学生从课文整体角度说说为什么说刘伯承堪称军神?最后可以总结课文的表达方法。
第一个环节:抓沃克医生的表现,体会沃克的情感变化。
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分为两步进行。
第一步:找出描写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语句。
可以让学生通过轻声读,边读边画出描写沃克医生情感态度的语句。
这个读、画的过程要给足学生时间。
让学生在充分的自读中把语句找全,还可以先同桌交流,互相补充,然后集体交流。
第二步:归纳态度变化学生按照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的顺序,找到描写沃克医生情感态度变化的语句,这时可以引导归纳一下。
比如可以问问学生:你从这些语句中感受到什么了?学生可能会说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有怎样的变化呀?归纳时可以用文中有代表性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
比如沃克医生的态度是经历了从不屑到惊疑到怀疑再到感动到震惊最后到敬佩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在这些情感态度中,教师可以重点抓住几次重要的态度进行研读,比如:两次怔住,颤抖,惊呆等。
第二个环节:追寻沃克情感变化的原因导入重点内容的阅读。
沃克医生的每一次情感态度变化都是源于刘伯承的表现。
因此,刘伯承的表现就是重点感悟的内容。
尤其是文中对刘伯承手术前拒绝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手术后说出刀数,这三个情景的描写,让人感到震撼,应该让学生重点感悟。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可以采用品味词句、引导想象、感情朗读、教师语言描述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字,体会人物的特点。
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抓住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这三个不同时段刘伯承的表现进行设计。
手术前:可以重点追寻沃克医生两次怔住的原因。
1、第一次怔住通过沃克医生为什么怔住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抓住“病人微微一笑,针锋相对的回答:……”这句话,让学生从“微微一笑”这个词中体会到,刘伯承此时从容镇定,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上文,结合沃克医生惊疑的神情,让学生体会此时沃克医生怔住是因为刘伯承的伤势虽重,但说话时却是从容镇定的,轻松的。
沃克医生此时已经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病人,而真的是个军人!2、再次怔住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重点品读14——16自然段,抓住“病人平静地回答……”这句话,让学生从刘伯承平静的语气中感受到他很冷静,拒绝使用麻醉剂这个想法他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
对刘伯承为什么不用麻醉剂的原因,应该让学生弄明白。
刘伯承不使用麻醉剂是因为眼睛离大脑太近,会影响脑神经,这是课文中刘伯承的解释。
但更重要的是他说的今后我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
这时可以用“为什么刘伯承坚持不用麻醉剂?”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同时可以引入刘伯承受伤的资料,让学生真正明白,他坚持不用麻醉剂,保持清醒的大脑是因为,今后还要继续指挥,继续为国家为人民战斗。
体会出刘伯承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心系国家的命运。
这时还可以引入刘伯承的生平,用事实说明,刘伯承依靠他清醒的大脑和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后来的几十年军事斗争中立下赫赫战功,成为新中国一代元帅。
这部分中沃克医生的语言,“沃克医生再次怔住了,竟有点口吃的说……”这句话也可以深入理解。
可以抓住“竟”和“口吃”这两个词,让学生想象此时的情景,结合沃克医生的语气,感受此时沃克医生再次怔住是因为他不敢相信,病人做手术不用麻醉剂。
充满了疑惑和对病人的担心。
然后,可以根据刘伯承回答的四个字“试试看吧”,引导学生理解,病人嘴上说“试试看吧!”实际上早已做好了准备,充分说明刘伯承的自信、坚强和勇敢。
最后可以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手术中:这部分内容作者用的笔墨不多,但却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应该做重点处理,具体做法。
第18段直接描写了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
处理时,可以先让学生默读思考。
从这段文字中体会到了什么?抓住描写刘伯承表现的词,比如:“紧紧抓住”、“青筋暴起”、“汗如雨下”、“抓破了”等运用抓词谈体会、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想、想象画面等方法激发学生情感,体会人物的精神。
在通过反复的有感情朗读表达自己内心受到的震撼。
然后结合第17段的内容,也就是沃克医生双手颤抖、额头渗出汗珠等表现再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处理时,可以让学生想象此时沃克医生的心情,然后可以抓住“终于”一词,让学生感受刘伯承此时忍受的疼痛是多么巨大。
然后利用书中的插图,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从画面中仿佛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中,与主人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此时还可以借助影视资料,播放几分钟刘伯承手术中手臂青筋暴起、抓破白垫单的镜头,让学生在想象画面朗读后。
这部分内容在朗读时,可以多次安排,一是抓重点词句谈体会后朗读,一是出示图片想像画面内容后朗读,一是教师语言引导想象和范读后学生朗读,一是观看影视资料后朗读。
让他们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主人公精神品质的体会。
手术后:这部分内容较好理解。
处理时,主要引导学生找出沃克医生惊呆了的原因,在朗读中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沃克医生重点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原因都已找到。
这时可以让学生从全文的角度,说说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为什么是不断变化的。
解决他们上课之初产生的那个疑问。
第三个环节:理解难句,体会刘伯承的特点对于沃克医生赞扬刘伯承的那句话,可以从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和堪称军神这三个角度让学生理解。
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心中的男子汉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个真正的男子汉?然后可以问学生“为什么把刘伯承比作钢板?刘伯承和钢板之间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呀?”钢板不会疼痛,刘伯承在接受手术时也好像不会疼痛,他的意志就像钢板一样。
但刘伯承是个有血有肉人,所以说他是会说话的钢板。
接着可以抓住“堪称”这个词,让学生说说“堪称”的意思。
再引导学生从课文整体角度理解“为什么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学生就会感觉容易了。
第四个环节:理解文章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特点这篇课文有对刘伯承的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
通过写沃克医生的表现,体现刘伯承的精神品质是这篇课文很有特点的表达方法。
在感悟文章内涵后,学生对这个特点应该有所体会。
可以用“军神指的是谁呀?可是课文很多语句都是在写沃克医生。
”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课文是通过写沃克医生来表现刘伯承的就可以了。
第二种思路根据学生的水平,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
也就是直接抓住刘伯承的表现,进行重点感悟,体会人物特点,然后再相应抓住沃克医生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并结合刘伯承的表现再次体会人物特点,领悟侧面描写的好处。
(三)课后题的建议1、第三题:找出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感变化的语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