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年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合集下载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施肥原则(一)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针对大豆、玉米需肥特点区别对待、精准调控,统筹协调高产稳产与减肥增效。

(二)保持玉米施肥强度,注重氮肥施用,复合种植单株施氮量与单作相同,若使用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应适当增加下肥量。

(三)适当减少大豆用肥,提倡根瘤菌剂包衣或拌种,强化生物固氮,减少氮肥用量,注重磷钾肥施用。

(四)大豆、玉米间作时可选用缓控释配方肥,玉米选择高氮型,大豆选择低氮型,实现一次性施肥。

(五)增施有机肥料,玉米注意补锌,大豆科学施用钼、硼、铁、镁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六)根据长势适当追肥,玉米大豆灌浆结荚期可喷施叶面肥。

施肥建议(一)西南地区包括云南省、贵州省,湖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四川省西南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方式为套作和间作,玉米带为2行,大豆带为3—4行,大豆玉米种植模式推荐3:2、4:2。

1.玉米推荐30—9—6(N—P2O5—K2O)或相近配方,大豆推荐13—17—15(N—P2O5—K2O)或相近配方。

2.玉米产量水平500—600公斤/亩,间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0—25公斤/亩,大豆种肥施配方肥15—2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追施尿素13—15公斤/亩;套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0—2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带外侧20—25厘米处追施配方肥(13—17—15)45—50公斤/亩。

3.玉米产量水平600—700公斤/亩,间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5—30公斤/亩,大豆种肥施配方肥15—2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追施尿素15—18公斤/亩;套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25—3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带外侧20—25厘米处追施配方肥(13—17—15)50—60公斤/亩。

4.玉米产量水平700公斤/亩以上,间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30—35公斤/亩,大豆种肥施配方肥15—20公斤/亩,大喇叭口期在玉米行间追施尿素18—20公斤/亩;套作时,玉米种肥施配方肥30—35公斤/亩,大喇叭口期距离玉米带外侧20—25厘米处追施配方肥(13—17—15)60—65公斤/亩。

2024年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

2024年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

2024年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总结一、引言科学合理用肥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此,我单位于2024年开展了科学合理用肥工程示范工作,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现将2024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二、工作总体情况2024年,我们在农村选取了几个示范区进行了科学合理用肥的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农田肥力调查、科学施肥技术推广、农民培训等方面。

通过这些工作,不仅提高了农民对科学合理用肥的认识和实践能力,也提高了农田肥力,增加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农田肥力调查在示范区,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农田进行了全面的肥力调查,了解了不同地块的土壤性质和养分含量。

同时,我们还对土壤进行了采样分析,确立了科学合理施肥的基础。

四、科学施肥技术推广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壤性质和养分 needs,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

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我们选择了适当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

同时,我们还推广了相关的施肥技术,如配方施肥、秸秆还田、生物有机肥的应用等。

五、农民培训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合理用肥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

我们利用现代化的宣传手段,开展了科普讲座、培训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的培训。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向农民普及了科学合理用肥的知识和技术,引导农民转变传统施肥观念,培养了他们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农田的能力。

六、实施效果评价在示范区的实施中,我们对新示范区和对照区的农作物进行了对比观察和产量统计。

结果显示,新示范区农作物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区,品质也有所提高。

同时,新示范区农田土壤的养分含量也有所增加,土壤肥力得到了改善。

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在2024年的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农民传统施肥观念的影响,一些农民对科学合理用肥的认识仍然较低,施肥操作上还存在不规范情况。

其次,一些区域的土壤质量较差,有机质含量较低,施肥效果不明显。

2024年水稻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

2024年水稻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

2024年水稻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长江中游单双季稻区包括湖北省中东部,湖南省东北部,江西省北部,安徽省全部。

(一)栽培管理1、选用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好、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

2、双季早稻3月20日至4月5日播种,秧龄30天左右移栽;双季晚稻6月10日至6月25日播种,迟熟品种早播,早熟品种迟播,尽可能在前茬收后及早移栽;一季籼稻4月下旬至五月上旬播种,叶龄在6.5—7.5叶内栽插。

3、早稻亩栽插1.8万—2.5万穴,采用宽行窄株(如3寸×8寸或4寸×7寸规格),或者宽窄行按(8+4)寸×4寸规格,小苗每穴2株苗,大苗每穴2—3株苗;晚稻亩栽插1.6万—2.0万穴,采用宽行窄株或者宽窄行移栽,每穴4—5株苗;一季籼稻栽插密度为17厘米×24厘米,亩栽1.6万穴,每亩基本苗4.5万—5.5万。

(二)施肥原则1、适当降低氮肥、磷肥用量,增加氮肥穗肥比例。

2、基肥深施,追肥“以水带氮”。

3、磷肥优先选择钙镁磷肥,钾肥选择氯化钾。

4、增施有机肥料,提倡秸秆还田。

5、配合施用锌肥与硅肥。

6、鼓励采用侧深施肥技术,实现插秧施肥一体化,推荐应用缓释配方肥一次性施肥技术。

(三)施肥建议1、双季早稻施肥建议(1)产量水平350公斤/亩以下,氮肥(N)用量6—7公斤/亩;产量水平350—450公斤/亩,氮肥(N)用量7—9公斤/亩;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氮肥(N)用量9—11公斤/亩;产量水平550公斤/亩以上,氮肥(N)用量11—14公斤/亩。

磷肥(P2O5)4—7公斤/亩,钾肥(K2O)4—8公斤/亩。

(2)氮肥基肥占50%—60%,蘖肥占20%—25%,穗肥占20%—25%;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基肥占50%—60%,穗肥占40%—50%;在缺锌地区,适量施用锌肥(硫酸锌)1公斤/亩;适当基施含硅肥料;有机肥全部基施。

(3)采用机插秧侧深施肥的田块,氮肥用量可减少10%—20%,施用缓释配方肥的田块氮肥用量可减少10%。

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哎,说起这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啊,咱们农民朋友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别看施肥这事儿简单,其实里面的门道多了去了。

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大家伙儿聊聊这科学施肥的事儿,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了解土壤情况,施肥才有底咱们种地啊,首先得摸透自家地的脾气。

这土壤情况啊,就像是咱们人的胃,得知道它能承受啥,喜欢啥。

所以,施肥前一定得做个土壤检测,看看土壤里的养分缺不缺,酸碱度咋样。

1.1 如果土壤缺氮,那庄稼就会长得瘦瘦弱弱的,叶子也黄黄的。

这时候啊,咱们就得赶紧补点氮肥,让庄稼吃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

1.2 要是土壤里磷不够,庄稼的根系就不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就差了。

所以啊,磷肥也不能少,得让庄稼的根系扎得深深的,稳稳地。

二、看作物需求,施肥才精准不同的作物啊,它们的口味也不一样。

就像咱们人一样,有的人爱吃甜,有的人爱吃咸。

庄稼也是这样,有的喜欢氮肥,有的喜欢磷肥,还有的喜欢钾肥。

2.1 比如小麦啊,它就比较喜欢氮肥,因为氮肥能让它长得快,产量也高。

但是啊,氮肥也不能施得太多,不然小麦就容易倒伏,那就得不偿失了。

2.2 玉米呢,它就比较均衡,啥肥都喜欢来点。

但是啊,到了灌浆期,钾肥就不能少了,因为钾肥能让玉米的籽粒饱满,提高产量。

2.3 蔬菜呢,它们对养分的需求就比较复杂了。

有的喜欢氮肥,有的喜欢磷肥,还有的喜欢钙肥。

所以啊,咱们得根据蔬菜的种类和生长阶段来施肥,这样才能让它们长得好,产量也高。

三、掌握施肥技巧,施肥才高效施肥啊,可不是简单地挖个坑,把肥埋进去就完事儿了。

这里面啊,也有不少技巧呢。

3.1 施肥的时间得掌握好。

比如小麦啊,它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对养分的需求比较大,这时候施肥效果就最好。

3.2 施肥的方法也很重要。

咱们可以采用条施、穴施或者撒施的方法,但是啊,不管哪种方法,都得让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这样才能让庄稼充分吸收。

四、总结所以啊,科学施肥啊,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它得综合考虑土壤情况、作物需求和施肥技巧。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

主要作物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1、小麦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一般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吸收纯氮,磷(P205),钾(K20),氮、磷、钾比例约为3:1:3。

根据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底肥,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

(1)底肥:小麦的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kg的基础上,再施22-18-8或24-14-7的复混肥40-50kg(2)追肥:对于底肥不足,播种比较晚分蘖少的三类麦田,要及早追肥,一般都要采取春肥冬施的措施,结合浇冻水追肥,可在小雪前后施肥,每亩追施28-6-6配方肥20-25kg;对于底肥施的比较足、分蘖多的一、二类麦田,要根据长势及群体情况可在小麦起身、拔节期酌情追肥。

每亩可用28-6-6的配方肥10-15kg,并配合浇水。

(3)根外追肥:后期小麦仍需要一定的养分,这时小麦根系己老化,可采取叶面喷肥的方法来给小麦补充养分。

对抽穗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有脱肥早衰现象的麦田,每亩可以喷施1%的尿素液50升左右,7-10天喷一次,连喷两次。

对于叶色浓绿,有贪青晚熟趋势的麦田,每亩可喷施%浓度的磷酸二氢钾溶液50升,防止干热风,增加粒重。

小麦施肥指标2、玉米需肥规律及配方施肥技术每生产100kg玉米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平均量为;磷(P2O5);钾(K2O),平均量为千克,产量愈高氮磷钾吸收就愈多。

玉米需肥规律:玉米对氮肥很敏感,在配施农家肥和磷肥的基础上,在每亩施3-10kg尿素的范围内,1kg尿素可增产6-11kg玉米籽粒。

玉米需磷较少,但不能缺,三叶期缺了磷,将导致以后的空秆秃顶。

玉米又是喜锌作物,施用锌肥,增产在15%左右。

玉米施肥原则是以有机肥为基础,重施氮肥、适施磷肥、增施钾肥、配施微肥。

采用农家肥与磷、钾、微肥混合作底肥,氮肥以追肥为主。

春玉米追肥应前轻后重,夏玉米则应前重后轻。

玉米施肥量:在中等肥力地块上,每增产100kg玉米需要施氮素5kg,磷2kg,钾3kg,具体运用还应因地、因品种不同而作适当调整。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在农村,种地可是一门大生意。

每当春暖花开,农民朋友们就开始忙着准备播种。

可是,光有种子可不行,土壤的养分才是大宝藏。

想要让农作物长得健壮,科学施肥是必不可少的。

嘿,别小看这施肥,真是有讲究的,搞不好可就“枉费心机”了。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科学施肥的事儿,轻松点儿,别紧张。

要知道每种作物都有自己的“口味”。

比如说,小麦可喜欢氮肥,像个爱吃肉的小孩子。

而玉米呢,它可偏爱磷钾肥,简直是个“小食神”。

所以说,咱们得先搞清楚自己种的是啥,才能对症下药,别让肥料白花钱。

想象一下,如果你请客吃饭,结果点了一堆自己不喜欢的菜,那可真是“心里苦啊”。

所以,了解作物的需求,是施肥的第一步。

再说了,施肥也不是“随便撒撒”。

这就好比你要做一道菜,调料可得恰到好处。

每种肥料的使用量都得精打细算,别让“浓汤变稀粥”。

太多了,反而对作物不好,土壤也受不了。

想想看,你一不小心把盐撒多了,结果整道菜都毁了。

适量施肥,才是“稳稳的幸福”。

施肥还得分阶段,刚开始可以多点,后面要逐渐减少,就像是恋爱中的热情,得循序渐进嘛。

说到施肥,咱们还得提到土壤的情况。

不同的土壤可不是“同一块布”,有的土壤肥沃,有的则贫瘠得很。

这时候,土壤测试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简单来说,就是要摸清家底,看看土里有什么缺的,补上它。

像家里的冰箱一样,有的东西该吃完了,有的还要多存点。

土壤可不是“万金油”,得根据实际情况来。

有些朋友可能会问,那施什么肥好呢?哈哈,这可得看你心里打的算盘。

化肥、农家肥,各有各的优缺点。

化肥见效快,但如果用多了,可能会把土壤搞得“脆弱不堪”。

农家肥呢,虽然见效慢,但可是“老好人”,长久用下来,土壤会越来越好。

就像咱们平时吃饭一样,荤素搭配,才能吃得健康。

别光顾着贪吃某一样东西。

施肥的时间也很讲究。

通常在播种前、出苗时和灌浆期,这三个时间点特别重要。

就像照顾小孩,得在关键时刻给点营养,才能长得快又壮。

施肥的时候,天气也很重要,阴天施肥效果好,阳光明媚的时候,土壤水分蒸发快,肥料也容易“跑掉”。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

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引言:农作物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质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施肥原则、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施肥管理等方面,探讨农作物施肥技术规范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施肥原则1.1 营养平衡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农作物的营养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保持农田土壤养分的平衡,避免因长期单一施肥而引发的营养失衡问题。

1.2 土壤环境适宜原则施肥应根据土壤类型、质地、酸碱度等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品种和施肥方式,避免因施肥不慎造成土壤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等问题。

1.3 时期适应原则施肥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育期和需求特点,科学安排施肥时间,满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要,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施肥时间2.1 基肥期基肥期是指农田开垦、整地、肥料施用的初期。

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一般在播前或移栽前进行施肥,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2.2 追肥期追肥期是指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根据作物的养分需求,适时进行补充肥料的施用。

一般可以在作物萌发后的生育期及生长旺盛期进行追肥,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壮实。

三、施肥量3.1 营养需求量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时期和产量目标,合理确定作物对氮、磷、钾等主要养分的需求量。

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避免养分过量或缺乏。

3.2 施肥比例施肥应根据农作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比例进行科学配置。

通常认为,大部分作物对氮的需求较高,磷和钾的需求相对较低,但具体比例还需根据作物种类和土壤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

四、施肥方法4.1 施用方式施肥方法主要包括底肥、追肥、叶面喷施等。

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适合不同的施肥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施肥。

4.2 施肥方式施肥方式有点施、沟施、穴施、条施等多种形式。

需要根据作物的品种、布局和土壤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确保肥料能够充分接触作物根系,提高利用率。

2023年果树棉花甘蔗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3年果树棉花甘蔗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2023年果树棉花甘蔗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一、概述2023年春季,对于果树、棉花和甘蔗的科学施肥显得尤为重要。

科学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下文将针对果树、棉花和甘蔗的施肥指导意见进行全面评估,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二、果树的春季科学施肥1. 摘要果树的春季施肥是保证果树正常生长和结果的关键环节,合理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2. 指导意见(1)及时施用氮、磷、钾肥料,根据果树品种和生长期合理搭配。

(2)果园基地土壤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制定施肥方案,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

(3)配合有机肥的施用,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

三、棉花的春季科学施肥1. 摘要棉花在春季的施肥是为了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棉花的纤维质量,同时保证棉花的健康生长。

2. 指导意见(1)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棉花生长需求,施用适量的氮、磷、钾肥料。

(2)加强钾肥的施用,有助于提高棉花纤维的强度和长度。

(3)根据棉花的生长阶段进行分季施肥,避免施肥浪费。

四、甘蔗的春季科学施肥1. 摘要甘蔗的春季施肥是为了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含量,同时保持甘蔗的养分平衡,促进甘蔗的茁壮生长。

2. 指导意见(1)合理施用氮、磷、钾肥料,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甘蔗生长需要确定施肥比例。

(2)施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3)及时排水排涝,保证甘蔗根系正常呼吸和生长。

五、个人观点和总结回顾果树、棉花和甘蔗的春季科学施肥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

在2023年春季,我们应该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施肥,合理调整施肥比例,注重有机肥料的施用,保证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文章到此结束。

2023年春季,果树、棉花和甘蔗的科学施肥工作将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个关键时期,农民和农业专家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制定施肥方案,以确保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丰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年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
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
江西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
为引导农民科学施肥,促进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根据农业部《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施肥指导意见。

总的原则是: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理念,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稳步提高肥料利用率,改良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一、早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肥用量偏高,穗粒肥比例较低,有机肥施用量少,缺锌、缺硫地区对锌肥、硫肥施用重视不够。

(二)施肥原则
、适当降低氮肥总用量,适当增施穗粒肥;
、增施有机肥料,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提倡秸秆还田;
、基肥深施,施后耙田以使土肥相融;
、引导农民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肥,加大配方肥的推广使用;
1 / 8
、酸性土壤适当施用土壤改良剂或基施生石灰。

(三)施肥建议
在亩产~公斤产量水平时,根据测土结果,施肥量控制在氮肥总量()~公斤亩,磷肥()~公斤亩,钾肥()~公斤亩,缺锌、缺硫的地区,每亩基施硫酸锌公斤、硫磺公斤。

选用配方肥料的,~作为基肥,~作为分蘖肥,追补的尿素、氯化钾作为分蘖肥和穗粒肥。

选用单质肥料的,氮肥的~作为基肥,作为分蘖肥,~作为穗粒肥;钾肥的~作为基肥,~作为追肥;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

提倡施用有机肥料。

施用有机肥料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化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公斤亩。

二、中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有机肥用量少,氮肥普遍过量,前期施肥比例过大,后期施肥量不足,缺锌、缺硫地区对锌肥、硫肥施用重视不够。

(二)施肥原则
、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减少前期氮肥用量,氮肥分次施用,适当增加钾肥用量;
、增施有机肥,有机无机相结合;
2 / 8
、基肥深施,施后耙田以使土肥相融;
、在油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水稻磷肥用量;在菜稻轮作田,适当减少施肥总量;
、引导农民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肥,加大配方肥的推广使用;
、酸性土壤适当施用土壤改良剂或基施生石灰。

(三)施肥建议
在亩产~公斤的产量水平时,根据测土结果,肥料用量控制在氮肥()~公斤亩;磷肥()~公斤亩;钾肥()~公斤亩。

缺锌、缺硫的地区,每亩基施硫酸锌公斤、硫磺公斤。

选用配方肥料的,~作为基肥,~作为分蘖肥,追补的尿素、氯化钾作为穗粒肥。

选用单质肥料的,氮肥的~作为基肥,作为分蘖肥,~作为穗粒肥;钾肥的~作为基肥,~作为追肥;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

提倡施用有机肥料。

施用有机肥料或种植绿肥翻压的田块,化肥用量可适当减少。

常年秸秆还田的地块,钾肥用量可适当减少~公斤亩。

三、晚稻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肥用量偏高,前期施氮比例过大,后期容易出现脱肥现象,
3 / 8
早稻施用枸溶性磷肥及秸秆还田后没考虑适当调减磷、钾肥施用量。

(二)施肥原则
、控制氮肥总量,调整基、追比例,根据秸秆还田及早稻磷肥施用情况适当调减磷、钾肥用量。

、基肥深施,施后耙田以使土肥相融,后期注意看苗追施穗粒肥;
、引导农民按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施肥,加大配方肥的推广使用。

(三)施肥建议
在亩产~公斤的产量水平时,根据测土结果,在早稻秸秆还田量公斤的基础上,肥料用量控制在氮肥()~公斤亩;磷肥()~公斤亩;钾肥()~公斤亩。

选用配方肥料的,~作为基肥,~作为分蘖肥,追补的尿素、氯化钾作为穗粒肥。

选用单质肥料的,氮肥的~作为基肥,作为分蘖肥,~作为穗粒肥;钾肥的~作为基肥,~作为追肥;有机肥、磷肥全部作基肥。

四、棉花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一)存在问题
氮、磷肥用量偏高,有机肥施用不足,部分棉田土壤钾、硼、
4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