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课件PPT课件
茶艺ppt课件

文化性
茶艺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礼仪、哲学等多元要素。
艺术性
茶艺表演具有观赏性,通过优美的动作和意境展现茶之美。
茶艺历史与发展
古代茶艺
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表 现为煮茶、点茶、斗茶等形式。
现代茶艺
随着茶叶加工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审 美观念的变化,现代茶艺逐渐发展 出泡茶、品茶等更为丰富的形式。
当代茶艺
分享自己的泡茶体验和感受, 与同学们交流泡茶心得和技巧。
小组交流:如何提高泡茶技艺
小组讨论
分析自己在泡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探讨 解决方法。
观摩评价
小组成员相互观摩评价彼此的泡茶过程,提出改 进意见和建议。
ABCD
分享经验
每位成员分享自己在泡茶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失 败教训,以便大家共同学习和进步。
制定计划
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和小组讨论结果,制定提高泡 茶技艺的计划和目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茶艺ppt课件
目录
• 茶艺概述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具鉴赏与选用 • 泡茶技巧与品饮方法 • 茶文化传承与创新 • 茶艺实践与体验
01
茶艺概述
茶艺定义与特点
茶艺定义
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通过泡茶、品茶、赏茶等一系列活动, 展示茶的色、香、味、形之美,同时体现中华文化的深厚内 涵。
技艺性
茶艺涉及茶叶识别、泡茶技巧、品茶方法等专业技能。
观察茶艺师的仪态、手法和泡 茶流程,学习如何优雅地展示 茶艺。
分析不同茶艺表演案例中的优 缺点,以便在自己的茶艺表演 中加以借鉴和改进。
亲手体验泡茶过程并分享感受
01
02
03
04
亲手操作泡茶器具,学习如何 正确地使用茶壶、茶杯等茶具。
茶艺培训PPT讲课课件

拿取物器手法
拿取物器手法 茶巾的手法
什么是茶巾
茶巾又称为“茶布”。茶巾的材质主要有棉、麻等,棉质的茶巾是上选,主 要要吸水性好,无异味。多用于茶叶冲泡过程中用来擦拭茶汁和水渍,尤其 是茶壶和茶杯壁和底部的水汁。置于茶盘之上。 茶巾的作用
转身步:在行进中,向左转体时,要在右脚落地时,以 右脚掌为轴向左转90度;向右转体时相反;转体时都 要身体先转,头随后转,表示礼貌。
姿态
各种着装和鞋跟的走姿
着旗袍走姿:身体挺拔、胸微含,下颌微收,步幅要小,髋部可随脚步和身体重心的 转移,稍左右摆动。
着长裙的走姿:着长裙使人显得修长,穿长裙走路要平稳,步幅可稍大些,转动时注 意头和身体协调配合,尽量不使头快速地左右转动。走动时可一手提裙。
注意不要耸肩歪脑,双手叉腰, 或抱在胸前;不要插入衣袋。
姿态
坐姿
不论是在茶客的桌上冲泡或在台上表演,坐姿是一种静 态造型,坐姿不正确会显得懒散无礼,有失高雅。端庄 优美的坐姿,会给人以文雅、稳重、大方、自然、亲切 的美感。正确的坐姿是:坐在椅子或凳子上,必须端坐 中央,使身体重心居中,否则会因坐在边沿使椅(凳) 子翻倒而失态;双腿膝盖至脚踝并拢,上身挺直,双肩 放松;全身放松,思想安定、集中,姿态自然、美观, 面部表情轻松愉快,自始至终面带微笑。切忌两腿分开 或翘二郎腿还不停抖动、双手搓动或交叉放于胸前、弯 腰弓背、低头等。如果是作为客人,也应采取上述坐姿 。
什么是茶艺?
所谓茶艺是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道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生活 中的泡茶技艺上升到一种表演艺术,使客人得到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泡 茶技艺偏重于生活,而茶艺表演则偏重于艺术,因而要求更高,影响也更大。
茶艺培训ppt课件

的错误。
互动交流
鼓励学员之间互相交流泡茶心得 和经验,共同提高泡茶技艺。
05
品茶技艺
品茶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闻茶香
通过干嗅、湿嗅等方法,感受 茶叶的香气类型、高低、强弱 等。
看汤色
观察茶汤的色泽、清澈度等, 判断茶叶的品质。
观茶形
观察干茶外形,判断茶叶的发 酵程度、发酵类型、陈化时间 等。
掌握水温、投茶量、泡茶时间等要素,以及不同茶类的冲泡方法。
奉茶礼仪
学习奉茶的姿势、顺序和礼仪用语,体现对客人的尊重。
艺术表现
通过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形式,增强茶艺表演的艺术感染力。
茶艺表演的欣赏与评价
欣赏角度
从泡茶技艺、茶席设计、文化内涵等多个角度欣 赏茶艺表演。
评价标准
评价茶艺表演的技艺水平、艺术表现力和文化内 涵的传达效果。
温杯洁具
用沸水清洗品茗杯等茶具,提高茶具温度,便 于茶香挥发。
取茶投壶
根据茶叶类型选择合适的投茶量,投入茶壶中。
注水冲泡
用适宜温度的水进行冲泡,注意水流要平稳、注水 方式要得当。
闻香观色
冲泡后静置片刻,闻茶香、观汤色,判断茶叶品质。
品味茶汤
细细品味茶汤的滋味,感受其浓淡、厚薄、醇涩等 变化。
观察叶底
茶滤
03
过滤茶渣,保持茶汤清澈。
茶具的种类与功能
茶荷
盛放茶叶,便于观赏茶叶外形。
茶巾
擦拭茶具,保持清洁。
茶具的选购与保养
选购原则
根据茶叶种类、泡茶方式、个人 喜好和预算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茶
具。
材质选择
紫砂、陶瓷、玻璃等材质各有特点, 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
第五章 品茗环境 《茶艺》PPT课件

• 现代爱茶之人也于云山幽径之间获得了古人如诗如画般的畅意和享受(如图所示)。
5. 2
品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2.1 品茗的自然环境
• (3)松涛月影
• 古代普遍种植松树,很多茶人都喜欢在松林中品茶,或者扫松树上的积雪来
煮茶,别有一番情趣(如图所示)。
5. 2
品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2.1 品茗的自然环境
5. 2
品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2.2 品茗的人文环境
➢ 4)家庭茶室:一般来说,家庭饮茶最好选择向阳靠窗处,配以茶几、沙发或台椅。窗台上摆
设盆花,上方置藤蔓植物。花卉由于具有美丽的色彩、奇妙的形状、优美的姿态和高尚的品格,
因此能美化环境,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碧叶绿荫能消除眼部疲劳,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品茗场所的设计与经营
5.3.3 品茗场所的经营
1)品茗场所的经营法规
品茗场所的经营活动涉及许多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 全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等,经营人 员均应掌握和了解。
5. 2
品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5.2.2 品茗的人文环境
➢ 5)茶馆
• (5)清代茶馆:清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最终形成和巩固,
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都为茶馆的兴盛奠定了基础。清代茶馆遍布城乡,多种多样。按
经营方式的不同,清代茶馆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以卖茶为主的茶馆,也就是
• (4)风日晴和:唐代吕温在《三月三日茶宴序》中说:“三月三日,上巳禊
饮之日也,诸子议以茶酌而代焉。在草长莺飞、鲜花盛开的春天,花草云天
茶艺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茶艺概述与基本理念 • 茶叶基础知识 • 茶具选择与使用技巧 • 泡茶方法与技巧 • 品茗论诗——欣赏茶汤之美 • 茶艺表演艺术欣赏与实践 • 茶与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01
茶艺概述与基本理念
茶艺定义及发展历程
茶艺定义
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通过沏茶 、赏茶、闻茶、饮茶等方式,达 到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 统美德等目的。
品质优劣
综合观察茶叶的外观、嗅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等方法,以及了解其 产地、制作工艺等因素,可以判断茶叶品质的优劣。
欣赏不同风格茶汤之美
绿茶之美
欣赏绿茶清汤绿叶的特点,感受其清 新、自然、鲜爽之美。
红茶之美
欣赏红茶红汤红叶的特点,感受其醇 厚、甘甜、芬芳之美。
白茶之美
欣赏白茶银毫满披、汤色清淡的特点 ,感受其清雅、淡泊、纯净之美。
乌龙茶之美
欣赏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特点和高香 浓郁的品质特征,感受其浓郁、持久 、芬芳之美。
06
茶艺表演艺术欣赏与实践
茶艺表演形式和内容简介
茶艺表演形式
包括茶艺舞台剧、茶艺音乐会、茶艺比赛等,通过艺术化的 手法展现茶的韵味和美感。
茶艺表演内容
涵盖茶叶知识、冲泡技巧、品茗礼仪等,旨在传承和弘扬茶 文化,提升观众审美水平。
品味
细细品尝茶汤的滋味,感受其甘 甜、苦涩、鲜爽、醇厚等口感,
以及回甘和生津的程度。
辨别新旧、陈化程度、品质优劣
辨别新旧
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嗅闻其香气、品尝其口感等方法,判断茶叶 的新旧程度。
陈化程度
对于某些茶叶品种,如普洱茶等,陈化程度会影响其品质和价格。 通过观察茶叶的颜色、嗅闻其陈香等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其陈化程 度。
茶艺基础课件 PPT

(二)中国主要茶区
西南茶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云、贵、川、 渝以及藏东南部,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生产红茶、 绿茶、沱茶、紧压茶和普洱茶等。
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包括粤、桂、闽、 台、琼等省区,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茶 资源极为丰富,生产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和 六堡茶等。
江南茶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部,包括浙、湘、 赣等省和皖南、苏南、鄂南等地,为中国茶叶的主 要产区。主要茶类有绿茶、红茶、黑茶、花茶以及 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
第一节 择水与候汤
一、泡茶用水的选择
(一)泡茶用水的标准
泡茶用水,应是“清、轻、甘、冽、活”。
(二)泡茶用水的分类
1、天水类 2、地水类 3、再加工水类
天下第一泉——庐 山康王谷谷帘泉
天下第一泉——镇江中泠泉
天下第一泉——北京玉泉山玉泉
天下第一泉——济南趵突泉
天下第二泉(江苏无锡惠山)
小乔木茶树
茶园(灌木型)
(二)茶树的生长环境
茶树适生环境归纳起来有“四喜四怕”的特 点: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暖怕寒、喜湿怕涝。 “高山出好茶”,你能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它的科学道理吗?
三、茶叶的分类
(一)按茶的颜色分
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
(二)按茶的加工方法分
1、基本茶类 茶叶鲜叶采摘后经过不同的加工方 法,制成品质不同的茶类,称为基本茶 类。包括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青 茶和黑茶。它分为毛茶和精茶。
毛茶:各种茶叶经初制后的成品,统称为 毛茶,其外形比较粗放。 精茶:毛茶再经精制的程序,使其成为 形状整齐与品质划一的成品。 2、再加工茶 以基本茶类为原料,经过再加工制 造,使茶叶的基本质量、性状发生变化 而成的茶,常见的有花茶、紧压茶、萃 取茶、茶饮料和药用保健茶等。
茶艺课件PPT课件

•茶艺概述•茶叶基础知识•茶具的选择与使用•泡茶技巧与方法目录•品茶技巧与鉴赏•茶艺表演与欣赏01茶艺概述茶艺的定义与历史茶艺定义历史发展敬静美和茶艺的核心思想茶艺的分类与流派分类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茶艺可分为多种类型。
按地域划分,可分为潮汕茶艺、闽南茶艺、台湾茶艺等;按社会阶层划分,可分为宫廷茶艺、文士茶艺、宗教茶艺等;按饮茶人群划分,可分为民俗茶艺、民族茶艺等。
流派中国茶艺流派众多,各具特色。
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潮汕工夫茶、福建乌龙茶艺、云南普洱茶艺等。
这些流派在泡茶技艺、品饮方式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传承和发展。
02茶叶基础知识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叶的起源茶叶的传播不发酵的茶,口感清爽鲜美。
代表茶品有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
绿茶后发酵的茶,陈香浓郁。
代表茶品有普洱熟茶、六堡茶、安化黑茶等。
黑茶全发酵的茶,茶汤红艳明亮。
代表茶品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等。
红茶乌龙茶轻微发酵的茶,口感清淡回甘。
代表茶品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等。
白茶0201030405茶叶的分类与特点茶叶的选购与保存选购技巧保存方法03茶具的选择与使用茶壶茶杯茶盘03020101020304公道杯闻香杯茶滤茶匙茶具的选购与保养选购原则材质选择保养方法茶具的摆放与使用礼仪摆放原则整洁有序,美观大方,方便使用。
使用礼仪泡茶前先温壶温杯;递茶时双手递上,表示尊敬;品茶时细细品味,赞赏主人的茶艺。
04泡茶技巧与方法泡茶的基本流程温壶温杯置茶注水分茶刮沫淋壶不同茶叶的泡茶技巧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茶汤浑浊茶香不足茶汤苦涩茶具不洁泡茶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05品茶技巧与鉴赏品茶的基本方法观察茶汤的色泽,判断茶叶的发酵程度和品质优劣。
通过闻茶香来识别茶叶的品种、香气类型和香气高低。
品尝茶汤的滋味,感受茶汤的浓淡、醇和、苦涩等味道。
观察冲泡后的茶叶叶底,判断茶叶的嫩度、色泽和均匀度。
观茶色闻茶香尝茶味评叶底不同茶叶的品茶技巧红茶黑茶注重浓香、醇厚和甘甜,以发酵适度为佳。
茶艺课ppt课件

02 茶叶基础知识
茶叶的分类与特点
绿茶 红茶 乌龙茶 白茶 黄茶
未经发酵,色泽鲜绿,口感清爽鲜美,富含 抗氧化物质。
全发酵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具有浓郁 的果香和花香。
半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和,具有独特 的香气和滋味。
轻度发酵茶,色泽银白,口感清爽鲜美,具 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轻度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和,具有清 新的香气和滋味。
选购
选购茶叶时应选择包装完整、标识清 晰的产品,避免购买过期或受潮的茶 叶。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 选择不同品种和品质的茶叶。
03 茶艺器具与泡茶技巧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
A
茶壶
用于泡制茶叶,选择材质透气性好、保温性佳 的紫砂壶或瓷器壶。使用时注意不要让茶叶在 壶中过夜,及时清洗。
茶杯
用于品饮茶水,选择白瓷或青瓷材质,注 意茶杯的保温性能。使用前用热水清洗消 毒。
02
茶文化的传播
随着时代的发展,茶文化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全 球性的文化现象。
03
茶文化的发展
在传承的基础上,茶文化不断推陈出新,与现代社会文 化相融合,展现出新的活力。
茶叶的保健功能与作用
01
02
03
茶叶的营养成分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 、咖啡碱、氨基酸、维生 素等营养成分。
茶叶的保健功能
茶叶具有抗氧化、提神醒 脑、助消化、降压降脂等 多种保健功能。
B
C
茶盘
用于放置茶具和倒茶,选择木质或竹质材料 ,保持干燥清洁。
茶叶罐
用于存放茶叶,选择密封性好、防潮的罐子 ,避免阳光直射和异味。
D
泡茶技巧与注意事项
水温控制
泡茶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茶基本礼仪
风度美
神韵美
茶艺的神韵美: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笑”使人感到亲切、温暖、愉悦、 通过顾盼生辉打动人心。
心灵美
孟子认为善心包括:仁、义、礼、智 儒家对“仁”的理解有三个层次:人 爱—爱人—爱己(最高境界)。 “爱 己”是对自己人格的自信、自尊、自 爱,不是自私。茶人从爱己之心出发, 表现出“爱人”之行,才是最感人的 心灵美,(一切为客人着想)。
语言美
语言美
俗话说:“好语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三 伏寒”多用敬语、谦让语、郑重语
杜绝四语;蔑视语(不尊重客人)、 烦躁语、不文明的口头语、自以为是为难 他人的斗气语。
1. 茶具一定要洁净,包括茶杯、茶壶、托盘及 装茶叶的罐、盒。 2. 取茶叶要用专用的器皿----竹制或木制的茶勺, 也可用不锈钢或陶制的 勺代替,不要用手抓 3. 要用双手敬茶,杯把在客人的右边。敬茶时 要用茶托盘,如果没有,也要用小茶碟,一手托 着小茶碟底部,一手扶着茶杯,双手捧上。手指 不能触及杯沿。 4. 第一杯茶要敬给来宾中的年长者,如果是同 辈人,应当先请女士用茶。 5. 浅茶满酒。俗话说:酒满茶半说的是给客人 斟酒要倒满,敬茶只需七八分满。
6、韩信点兵(点茶) 7、香茗敬宾(奉茶) 8、品啜甘霖(喝茶)
1、白鹤沐浴
用开水洗净茶具,一 方面可以消毒,另一 方面,可以提高壶温, 便于冲泡。
中国十大名茶(8):云南普洱
普洱茶属黑茶类。主要产品有普洱散茶、普洱沱茶、圆茶(七子饼 茶)、紧茶(长方砖形)、饼茶等。普洱茶以其优异的品质,数次 获省优产品称号。
中国十大名茶(9):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 ,著名红茶精品,简称祁红,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 部黄山支脉区的祁门县一带。
中国十大名茶(10):六安瓜片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 为什么说中国的茶神是神农氏? 茶是怎样传播和发展的?
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
为什么说中国的茶神是神农氏?
茶是怎样传播和发展的?
茶树种类
乔木
半乔木
灌木
此类是较原始的茶树类型。分布于和茶树 原产地自然条件较接近的自然区域,即我 国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植株高大,枝叶稀 疏,叶片大
黄山毛峰茶产于安徽省太平县以南的黄山,起源于清代光绪年间,外形细 扁稍卷曲,状如雀舌披银毫,汤色清澈带杏黄,香气持久似白兰。
中国十大名茶(6):滇红
滇红问世后,因"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
中国十大名茶(7):安溪铁观音
属青茶类,是我国著名乌龙茶之一。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 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素有“茶王”之称。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有内容)
中华小茶人
上课啦
友情提示
上课了请坐好
保持安静不要说话
欢迎随时提问
目录
古代文人的“七宠” 茶树及茶的分类 茶具
茶史 中国十大名茶鉴赏
茶礼及茶艺
文人七宠:琴、棋、书、画、诗、酒、茶
文人七宠:琴、棋、书、画、诗、酒、茶
文人七宠:琴、棋、书、画、诗、酒、茶
茶史
中国著名绿茶之一。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
中国十大名茶(3):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之一,唐代茶圣陆羽所著 的《茶经》,把信阳列为全国八大产茶区之一
中国十大名茶(4):君山银针
我国著名黄茶之一。君山茶,始干唐代,清代纳入贡 茶。君山,为湖南岳阳县洞庭湖中岛屿。
中国十大名茶(5):黄山毛峰
白茶类
特点:外表满披白毫,绿叶红筋,属微发酵茶。 1、白毫银针 2、白牡丹
黄茶类
特点:黄汤黄叶,香气清悦,味厚爽口,属后轻发酵茶 1、君山银针 2、蒙顶黄芽
青茶类(乌龙茶类)
特点:绿叶红镶边,属半发酵茶。
1、大红袍 2、武夷肉桂 3、铁观音 4、凤凰单枞 5、冻顶乌龙 6、白毫乌龙 7、文山包种
黑茶类
特点:色泽黑褐油润,汤色橙黄、橙红,属后发酵茶。 1、普洱茶 2、安化黑茶 3、四川南路边茶 4、广西六堡茶 5、湖北老青砖
红茶类
特点:红汤红叶,属全发酵茶。 1、祁门红茶 2、滇红
茶叶
中国十大名茶(1):西湖龙井
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
中国十大名茶(2):洞庭碧螺春
6.上茶时应以右手端茶,从客人的右方奉上, 并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 7.有茶点心,应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应摆 在点心右边
行茶基本礼仪:
茶艺
福建安溪铁观音是乌龙茶中的极品,在民间流传一套简单易学、实 用高雅的冲泡技艺,被称为生活茶艺。
铁观音茶艺流程
1、白鹤沐浴(洗杯)
5、关公巡城(倒茶)
2、观音入宫(落茶) 3、悬壶高冲(冲茶) 4、春风拂面(刮泡沫)
六安瓜片是国家级历史名茶,中国十大经典绿茶之一,具有 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1、瓷器茶具 2、紫砂茶具 3、木鱼石茶具 4、玻璃茶具 5、竹木茶具 6、冰裂茶具
7、能量茶具 8、金属茶具 9、石茶具 10、活瓷茶具
茶具
茶壶 盖碗
茶船
是用来放置茶壶的容器
茶具
茶道 组合
茶具
公道杯又称茶盅,起均匀茶汤的
作用,多用于乌龙茶的冲泡。茶壶内 的茶汤浸泡至适当浓度后,茶汤倒至 茶海,再分倒于各小茶杯内,以求茶 汤浓度之均匀香杯。
茶 叶 罐
茶荷
茶艺
壶泡法:紫砂壶、瓷壶。
玻璃杯泡法:
盖碗杯泡法:
仪表美
仪表美
仪态美: 礼仪周全、举止端庄 在茶艺活动中,要走有走相,站有 站相,坐有坐相。
全发酵茶
红茶
后发酵茶
黑茶
半发酵茶
乌龙茶
微(轻)发酵 茶 白茶、黄茶
不发酵茶
绿茶
绿茶类
特点: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香清味醇,属不发酵 茶类。 1、扁形绿茶:太平猴魁、西湖龙井 2、圆形或螺形绿茶:涌溪火青 3、紧(圆)直形绿茶:顾渚紫笋、古丈毛尖 4、卷曲形绿茶: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都匀毛尖、高桥银峰 5、针形绿茶:安化松针、南京雨花茶 6、片形绿茶: 六安瓜片
此类属进化类型。抗逆性较乔木类强, 分布于亚热带或热带茶区。植株较高 大,分枝较稀,叶片栅栏组织多为两 层。
此类亦属进化类型。品种最多,主要 分布于亚热带茶区,我国大多数茶区 均有分布。植株低矮,分枝密,叶片 较小。
茶类
茶的划分
按制作季节 按发酵程度
春茶
按季节茶叶可分为
夏茶 秋茶 冬茶
按发酵程度茶叶可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