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合集下载

10个常见的写作方式

10个常见的写作方式

10个常见的写作方式1. 描述式写作描述式写作是将事物的外观、特征、性质等用文字描述出来的方式。

通过使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适当的形容词来传达准确的细节。

2. 议论式写作议论式写作是用来阐述观点、支持论据并展开论证的一种写作方式。

在这种写作中,作者通常会提出观点,提供证据和例子,同时对反对观点进行回应。

3. 叙述式写作叙述式写作是通过叙述故事或事件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通过引入人物、情节和对话,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沉浸在作者所要传达的内容中。

4. 解释性写作解释性写作是用来解释和阐述某个概念、事物或观点的一种写作方式。

通过提供解释、定义和例子,让读者更加明白和理解主题的含义。

5. 对比式写作对比式写作是通过比较和对比不同事物或观点的相似之处和差异之处来传达信息。

通过列举对比事物的特点和对比的结果,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比较对象间的相似和不同。

6. 说明性写作说明性写作是用来解释和说明如何进行某种操作或实现某个目标的一种写作方式。

通过步骤、示例和说明,让读者能够理解并按照所描述的方法操作或实现目标。

7. 引用式写作引用式写作是通过引用他人的观点、研究结果或权威人士的言论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证的一种写作方式。

通过引用可靠的来源和专家意见,使自己的观点更加可信和有说服力。

8. 分析式写作分析式写作是用来分析某个问题、现象或事件的因果关系、特征等的一种写作方式。

通过分析各个方面的细节、原因和结果,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所分析的主题。

9. 问答式写作问答式写作是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来传达信息。

通过提出问题和给出答案,使读者更好地了解问题、获得有用信息或修复困惑。

10. 比喻式写作比喻式写作是通过运用比喻、隐喻和形象的语言来传达信息。

通过将抽象的概念或事物与读者熟悉的概念或事物相类比,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意义。

以上是十种常见的写作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技巧。

根据您的主题和写作目标,选择适合的写作方式,可以使您的写作更加生动、有意义和易于理解。

10种表现手法

10种表现手法

10种表现手法
以下是10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1.开门见山:文章开头就直接进入主题,不拐弯抹角,能够迅速吸
引读者的注意力。

2.承上启下:用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衔接和过渡,使得文章结构严
谨,前后呼应。

3.卒章显志:在文章结尾时,用一两句话点明文章的中心或主题,
增加文章的深刻性和感染力。

4.伏笔与照应:伏笔是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
垫;照应则是与伏笔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

5.线索:通过时间、空间、人物、事物等线索,将文章的材料贯穿
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文章结构紧凑。

6.烘托(衬托):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

7.对比(对照):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对照,互相比较,以
突出各自的特点。

8.欲扬先抑:先贬低或否定某一方面,再强调或肯定另一方面,以
达到突出强调的目的。

9.正侧描写:正面描写是直接对描写对象进行描写;侧面描写则是
通过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的描写,来突出描写对象。

10.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含蓄地
表达作者的思想和哲理。

以上这些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文章表现手法

文章表现手法

文章的表现手法一、文章表现手法:共十种。

(1)对比:将两种互相矛盾互相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对照比较。

其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使所表达的内容更加鲜明,突出,丰满;《都江堰》。

(2)侧面烘托:借助对甲事物的描述,来表现乙事物,或者借助对同一事物某一方面的描述,来表现该事物的另一个方面。

其作用:更有力地渲染,强调所要表现的事物。

如《哀溺文序》《箱子岩》(3)铺垫:为主要人物出场,性格展示,或为主要事件的发生,以及高潮的到来创造条件。

其作用:为主要内容奠定充分表现的基础。

如《拣麦穗》《柳敬亭说书》(4)暗示:不直接表述某个内容或意思,而是借助于读者的联想,用间接方法来表示。

其作用:促使读者自己思考,理解作品要表达的内容。

(5)比兴:借助与主体事物有关的事物起笔,引出并展示主体事物的手法。

主要在诗歌中运用。

其作用:强化作品的表现力。

(6)象征:借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表现某种抽象思想,事理的手法。

其作用;使抽象的概念,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加强表达效果。

如《秋夜》《拣麦穗》(7)白描;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以简练质朴的文字,勾勒对象的形象或神态。

其作用:以少胜多,更加突出。

(8)夹叙夹议:在叙述中加入议论。

其作用:加深对叙述事实的理解和认识。

如《箱子岩》《都江堰》(9)语意双关:明言在此,实际在说彼。

如《毛颖传》。

(10)伏笔。

铺垫与伏笔是文学作品中结构情节的两种表现手法,它们有什么区别呢?伏笔与铺垫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

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

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惟恐读者不见,而伏笔呢,一般说来,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所谓埋下伏笔,即指这一点。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1. 夸张啊,这可太常见啦!就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大大这把庐山瀑布夸得那叫一个绝,仿佛真有三千尺那么长呢!
2. 比喻也很好用呀!比如说“月亮像个大圆盘”,一下子就让人明白月亮的形状啦,多形象!
3. 拟人也很有趣哟!“小草在风中跳舞”,哇,小草都能跳舞了,是不是特别生动?
4. 排比可厉害啦!“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这气势,杠杠的!
5. 反问也不能少哇!“难道他做的不对吗?”,让人不得不去思考一下呢!
6. 借代也挺有意思的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用孤帆代替船,多巧妙!
7. 对偶多工整呀!“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读起来朗朗上口!
8. 象征也很有深度哟!比如白鸽象征和平,看到白鸽就会想到和平呢!
9. 对比很能突出特点呢!“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对比太明显啦!
10. 衬托也有用武之地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用潭水衬托友情的深厚,妙啊!。

十种写作方法技巧

十种写作方法技巧

十种写作方法技巧
1.列提纲:在写作前列出提纲,明确文章结构和重点。

2. 定主题:明确文章主题和目的,确保文章内容紧密贴合主题。

3. 善用比喻:运用比喻手法,使文章更有生动性和形象化。

4. 挖掘细节:注重细节描写,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

5. 好用段落:合理分段,使文章结构清晰,内容连贯。

6. 注重语言: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晦涩的表述。

7. 留白处理:适时留白,让读者有思考空间,增强文章阅读体验。

8. 突出重点:将重点内容突出,加粗、加亮、排版等方式均可。

9. 引用佳句:引用经典语句或名人名言,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文化内涵。

10. 修辞运用:善用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倒装等,使文章更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

- 1 -。

常用写作手法

常用写作手法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1、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海燕》2、衬托:以他物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名篇《春》,衬托手法是其一大特点。

做到了写景映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在春草图中,作者在描绘春草柔软的特点时,就用了衬托手法。

作者宕开一笔,不去写春草,而是写人们在春草上的活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作者就这样通过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衬托了春草的柔软,写出了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还能调动读者已有的对春草的美的感受。

同时,这幅春草图中,因为有了人们的活动,更加有了活力和生气。

在春花图中,作者在介绍春天繁华的花事后,又宕开一笔,写蜜蜂与蝴蝶:“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里描绘“蜜蜂的闹”,为的是以声衬静,描绘“蝴蝶的飞”,为的是以动衬静,不但衬托出春花的芬芳与甜美,还衬托出画面的热闹和富有动感。

真令人心醉神迷的呢!例:《爱莲说》文章在开头和结尾写到了菊花和牡丹,以菊花正面衬托、以牡丹反面衬托莲花的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济南的冬天》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例:《海燕》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例:《雪》以南方的雪来衬托北方的雪。

鲁迅在雪中运用了对比的写法表达了他更欣赏北方的雪,因为北方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如粉,如沙”“绝不粘连”“蓬勃的奋飞”“在日光中灿灿的生光”“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的闪烁”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1.对比手法:对比手法是通过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二者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对比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富有视觉冲击力,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红颜不及你,白杨的叶子不及你的笑容。

”通过对比红颜和白杨叶子,来表达主角的美丽。

2.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通过类比,用一个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抽象的概念,以产生一种特殊的寓意或意象。

比喻手法能够使文字形象化,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例如,“他的眼神如同远方的星光,璀璨而深邃。

”这里通过将眼神比喻为星光,以强调主人公的深情和迷人。

3.排比手法:排比手法是用并列的句式、结构或修辞语言来组织文章或段落,使得文章更加有冲击力和韵律感。

排比手法能够使文章的表达更加明确、生动,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如,“今天,我走进了森林;今天,我听到了松涛的呼唤;今天,我看见了自然的美丽。

”4.比较手法:比较是一种通过类比,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以凸显两者之间的差异和优劣。

比较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具体化,鲜明地突出主题。

例如,“老师像明亮的太阳,照亮了我们的前程;母亲像滋润的雨露,滋养了我们的成长。

”5.夸张手法:夸张是一种通过对事物或现象进行夸大处理,以达到引起读者共鸣或者强调一种情感的效果。

夸张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地表达内容。

例如,“这个问题满天飞,无处可避,无法逃避,简直就像是一支毒箭,无情地来回挥舞。

”6.长短句结合手法:长短句结合是一种将长句和短句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和变化,增强文章的表达力和吸引力。

长短句结合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富有节奏感,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例如,“春风拂面,微风徐徐。

蓝天白云,万里无云。

”7.反问手法:反问是一种通过提出问题并立即回答来达到强调其中一观点或思想的目的。

反问手法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例如,“人生是什么?不就是一场梦吗?人生如梦,我们是否在追求自己的梦想呢?”8.平行结构手法:平行结构是一种通过使用相同或相似的句式、结构或修辞语言,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并列或对比,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美感。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归纳及说明诗歌的写作技巧篇一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其他写作技巧:例如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联想想象;语序倒置等。

附:写作技巧写人看似简单,实际很难。

因为要写一个人容易,但要突出他的个性特点,让他在自己的笔下与众不同,就不那么容易了。

加之中考时往往可以避开,同学们平时自然就对这类少了关注。

其实,写的技巧往往是相通的,只要你做有心人,在你的心中、笔下,一定会有一个个神采奕奕的面孔诞生的。

正如我们读名著往往记得最牢的是人物形象,写好人物,也将使你的文笔生辉。

这里就介绍几个写好人物的方法,或许对你会有一点儿帮助。

一、表里如一,细节激活。

要写好人,就不能光注意外表,还要善于通过外表展现内心世界。

因为一个人外在的言行往往流露着内在的心理,所以在写人物的言行时,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我们都应时刻想着人物与之相应的心理。

言为心声,行即神形,一个细节,或许足以激活一个人物,激出一段往事,激发一篇美文。

西施的一笑一颦,美就美在那是真情的流露;东施仿效,则一定反为不美了。

鲁迅先生说:“要极俭省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写也正是这个理儿。

二、烘云托月,对比增效。

烘云托月是名家写人常用的一种方法。

巧妙地运用这一方法,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在对比中增强表达的效果。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表现的是岳王祠里岳飞和秦桧的塑像。

在人物的对比下,青山当然“有幸”,白铁自然“无辜”了,这就是对比方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
1、象征: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表达某种人和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

例:《白杨礼赞》
白杨树的伟岸、正直、朴质,不缺少温和而又坚强挺拔的内在风格不但“象征了北方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例:《紫藤萝瀑布》紫藤花语:醉人的恋情,依依的思念。

对你执着,最幸福的时刻!
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突出本体的主要特征。

朱自清的抒情散文名篇《春》,衬托手法是其一大特点。

做到了写景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在春草图中,作者在描绘春草柔软的特点时,就用了衬托手法。

作者宕开一笔,不去写春草,而是写人们在春草上的活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作者就这样通过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衬托了春草的柔软,写出了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还能调动读者已有的对春草的美的感受。

同时,这幅春草图中,因为有了人们的活动,更加有了活力和生气。

在春花图中,作者在介绍春天繁华的花事后,又宕开一笔,写蜜蜂与蝴蝶:“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里描绘“蜜蜂的闹”,为的是以声衬静,描绘“蝴蝶的飞”,为的是以动衬静,不但衬托出春花的芬芳与甜美,还衬托出画面的热闹和富有动感。

真令人心醉神迷的呢!
例:《白杨礼赞》
开头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西北高原的雄壮,衬托出白杨树傲然挺立的高大形象。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鲜明的突出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例:《济南的冬天》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济南是个“宝地”。

例:《海燕》
以海燕的高大形象与海鸭、海鸥、企鹅的卑怯形象作对比,突出海燕勇猛、敢于斗争的鲜明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文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淋漓尽致的描摹百草园声色趣俱全的景观和三味书屋枯燥乏味的生活场景,表现作者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和不满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的思想感情。

5、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例:《白杨礼赞》
以白杨树比喻北方军民,以白杨树正直、朴质、严肃、挺拔、力争上游的特点比喻北方军民为我国的解放事业而抗争、战斗的顽强精神。

6、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更突出
地强调事物的特征。

例:《蝉》
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的活过”是全文的文眼。

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之处,也是由蝉引发的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

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

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在春风图中,作者在对春风进行了着力的描绘后,仍然是宕开一笔,描写“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作者通过“鸟鸣”、“笛声”衬托出春风的美妙动听,春风带给人们的是无比的美好。

作者正是通过衬托,将难以状写的春风描写得神韵透彻。

在春雨图中,在描写了春雨的细、密、亮的特点后,接着写“树叶儿绿得发亮”,“小草儿青得逼你的眼”。

这里通过描写“树叶儿”与“小草儿”娟然秀美情态,衬托出春雨的晶莹剔透的特点,把春雨写活了。

后面写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披着蓑戴着笠农民,以此衬托春雨带给人们的是平和静谧,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意韵幽幽。

例:《白杨礼赞》
先说白杨树不是“好女子”,而后称颂其是“伟丈夫”,更突出的强调了白杨树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神韵
7、烘托: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景物描写就有烘托作用。

烘托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

8、伏笔铺垫: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期准备工作。

铺,泛指铺张,即打开场面的意思。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可以理解为前段文章为后段文章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

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欢乐和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就叫反衬。

例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就是反衬的名句。

再如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诗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上阙写回顾少年时的不知愁苦,目的就是反衬如今饱尝愁苦又有苦难吐的心情。

9、照应(呼应):就是你写作文的时候写了一个事,然后在你的作文的前面或后面也有与这件事有关的东西与之呼应。

例:《爸爸的花落了》
10、直接(间接)描写:技法一点通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如果是写自己的心理活动.可以采取直接描写的方式.用“心想”、“我想”提示.若是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往往要借助于人防的语言(对话)、动作、表情等来体现。

只要能让你一读就能明白是写安塞腰鼓的就是直接描写,如第四自然段整段。

必须自己去品味的是间接,如第三自然段整段。

其余的就不一一描述。

一.记叙文阅读规则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