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之里程表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里程表(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里程表(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4《里程表(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里程表(一)》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理解里程表的作用和读数方法,能够根据里程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车辆和里程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读数和理解里程表信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里程表,培养学生读数和理解信息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里程表的作用,学会正确读取里程表的信息。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正确读取里程表的信息。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读取里程表信息。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里程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里程表的作用和读数方法。

2.里程表模型:准备一些里程表模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和操作。

3.实际车辆的里程表照片:收集一些实际车辆的里程表照片,用于教学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实际车辆的里程表照片,引导学生关注里程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辆汽车的里程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里程表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了解里程表的作用和读数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观察和分析不同车辆的里程表,学会正确读取里程表的信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里程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二)》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里程表(二)》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一个知识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里程表,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来理解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

但是,对于里程表这样的抽象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需要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具体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取里程表上的数据。

2.难点: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观察操作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里程表的组成和作用。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图片,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实物,供学生观察和操作。

3.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汽车的里程表图片,让学生猜测里程表的作用,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辆汽车的里程表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描述里程表的组成。

教师讲解里程表的作用,让学生理解里程表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汽车的里程数据,让学生进行读取和计算。

例如,一辆汽车的起始里程是20000公里,行驶了500公里,问现在汽车的里程是多少?教师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读取和计算里程表数据的方法。

里程表(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里程表(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里程表(一)-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使用里程表;2.能够根据已知的里程数计算剩余的里程数;3.能够掌握进位、退位的方法;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里程表。

2. 教学重点1.了解里程表的含义;2.掌握进位和退位的方法。

3. 教学难点1.会用里程表计算剩余里程数;2.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里程表。

4. 教学过程4.1 导入1.观看有关车辆行驶里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里程表的兴趣;2.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坐车的经历,弄清楚什么是里程。

4.2 引入1.教师出示一张标准的里程表,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对里程表的理解;2.教师询问学生有关里程表的用途、意义和使用方法等问题。

4.3 讲解1.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介绍里程表的基本知识,例如里程数字的排序、位数的含义等;2.介绍进位、退位的概念及实现方法。

4.4 练习1.在黑板上出示几个数字,由学生来体验进位和退位的过程;2.做例题,表示出发前车里程为1万公里,已经行驶了370公里,问目前的里程数是多少?3.回答一些例题,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5 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如何应用里程表;2.让学生找到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如何规划一次长途旅行、如何计算出租车费用等。

4.6 经验总结1.教师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学习里程表的经验。

5.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1.学生能否正确使用里程表;2.学生能否正确计算剩余里程数;3.学生能否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6. 教学延伸1.搜集各种里程表的图片,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认识里程表;2.了解里程表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中的使用方法;3.阅读有关进位、退位的故事,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优秀教案

《里程表》教案里程表(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能力与知识根据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学会用线段图辅助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并能运用线段图来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化曲为直的思想,把线段图用线段上的各点来表示,形成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学会用线段图来辅助理解数量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线段图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让学生看懂里程表,并根据表中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在探索与交流过程中,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类比导入,激发兴趣。

(一)尺子上的测量--铅笔有多少?1、第一层次:从尺子上的“0”刻度开始量,铅笔的终点(笔尖)指向哪一刻度,铅笔就有多长。

分别测量了7cm、9cm和5cm长的铅笔。

2、第二层次:从尺子中途刻度开始测量,铅笔的长度就是“铅笔尖的终点(笔尖)所知的长度”减去“尺子0刻度到铅笔笔尖的长度”。

如7-2=5cm、8-3=5cm、9-2=7cm。

由于第一层次的预设,第二个层次虽费时不多,效果却不错。

设计意图:在现实情境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理解“路程”中的“距离”如果说上面的尺子是标准规范的“长度”,那么下面的路程和行程就是变形弯曲的距离。

1、火车里程表2、下面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北京到郑州有()千米,北京到西安有()千米。

2)保定到洛阳有多少千米?3)保定到郑州与石家庄到洛阳这两段铁路,各长多少千米?哪段铁路长?长多少千米?4)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一环节十分重要,教师切记急于求成,代替学生提出问题。

当然,三年级学生的提问能力还有待培养,又是学生的提问旺旺踩不到点上。

三年级里程表(一)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里程表(一)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里程表(一)教案教学设计3.4 里程表(一)教案1学情分析生活中大量的问题都用图来表示,读懂图表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更是时代的需求。

本节课侧重的是学习火车里程表中相关的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这类问题虽然数量关系很简单,就是加减法,但学生首次接触,理解是有困难的,看懂里程表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因此重点要求学生会画图,方便理解。

2教学目标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上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重点难点1、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2、会画线段图,并能说明图意。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导入“十一”快到了,小明全家想从北京出发到西安旅游,爸爸找来了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这个表可难倒了小明,他看不懂,我们来帮帮他,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里程表(板书《里程表(一)》)。

(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活动2【讲授】新授1、请同学们看屏幕:下面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你从表格中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2、你能在示意图当中找到对应的那段吗?(学生汇报,教师描画,后3个请学生用手指比划出)3、老师现在考考你,保定到石家庄是指哪一段?(画弧,画?)我想计算出来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我们需要知道哪些已知条件?(在里程表中找出与保定和石家庄有关的信息)4、学生汇报,教师在路线图里写数字。

那应该怎样求保定到石家庄的距离呢?(我们知道求保定到石家庄的距离就是用北京到石家庄路程减去北京到保定的路程)5、这是在直观图当中的表示方法,你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示方法?(之前学习的线段图,我们可以用线段图表示,老师画)师讲解:北京是始发站,所以北京是起点,我们先找到相关的站点,画保定、石家庄。

要求保定到石家庄,首先要知道北京到保定是146千米,北京到石家庄市277千米。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之里程表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之里程表

里程表(一)学习目标:1、了解里程表的作用,有根据里程表算出两地的距离。

2、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3、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休会数学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学习重点:1、掌握观察里程表的方法。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3、运用三位数减法解决简单的里程问题。

学习难点:“里程表读数”和“行驶里程数”的区别与联系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出示几张里程表的图片。

师引入: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这些东西?师:这些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学完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了。

板书课题:里程表(一)二、讲授新课。

1、里程表与距离出示图表格:师:这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应该怎样计算呢?师在黑板上画“北京到西安”简易示意图277千米北京保定石家庄146千米?千米学生交流,师总结师:从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到石家庄经过保定,想要知道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只要用北京到石家庄的里程减去北京到保定的里程就可以了。

277-146=543(千米)师: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请同学们依照上面的思路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请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思考过程,展师学生所画图,议一议优缺点,规范作画要求。

出示问题: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提问:813和689分别表示什么?学生回答。

师: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并根据线段图说一说813-689表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教师请两位学生上黑板画线段图,其他学生自主画图。

师点评学生画的线段图,并总结:从图上可以看出,813-689表示的是郑州到洛阳的里程。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学生自主读题,思考问题。

(1)从表格和航线示意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用画线段示意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好处?2、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里程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里程表》北师大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里程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例如如何通过里程表来估算油耗。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里程表》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里程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三节: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认识里程表,了解其功能与用途;
2.学习通过观察里程表读取数据,进行简单的距离计算;
3.利用里程表数据,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行驶的距离、时间和速度等;
此外,关于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把握,我觉得本次教学中我对整数加减法的应用和里程表数据的读取进行了充分的强调,学生们在这两方面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对里程表上的小数点后的数据理解不够深入,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地方。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操作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不够准确,导致后续计算出现偏差。这提醒我,在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指导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操作细节,培养他们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里程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汽车上的里程表?”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里程表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年级《 里程表(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 里程表(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三年级《里程表(一)》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国庆节假期你们都去哪里旅游?玩得开心吗?淘气在国庆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他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二、学习新课。

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1)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2)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

先指名说一说,然后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2.你能提出问题吗?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愿意吗?(1)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2)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弄清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是哪能一段路程。

(3)你还会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试着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

重点看学生的线段图。

说一说线段图与行车路线示意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

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

(4)你会向他一样试着画一画吗?学生独立画图。

画完后同桌交流,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5)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计算:277-146=131(千米)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说清楚每个数量在图中表示的是哪能一段路程。

(6)你还想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哪能两个相邻城市之间的路程?学生先说一说。

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

先画一画,再解决问题。

4.老师有一个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你会解决吗?(1)学生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再进行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里程表(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里程表的作用,有根据里程表算出两地的距离。

2、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休会数学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4、熟悉里程表的概念,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学习重点:
1、掌握观察里程表的方法。

2、使学生在大脑里,建立两个地方里程的概念。

3、运用三位数减法解决简单的里程问题。

学习难点:
“里程表读数”和“行驶里程数”的区别与联系
课件、教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出示几张里程表的图片。

师引入:在什么地方可以看到这些东西?
师:这些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学完这节课你们就会知道了。

板书课题:里程表(一)
二、讲授新课。

1、里程表与距离
出示图表格:
师:这是“北京—西安”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出示问题: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应该怎样计算呢?
师在黑板上画“北京到西安”简易示意图
277千米
北京保定石家庄
146千米?千米
学生交流,师总结
师:从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北京到石家庄经过保定,想要知道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只要用北京到石家庄的里程减去北京到保定的里程就可以了。

277-146=543(千米)
师: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请同学们依照上面的思路画一画、算一算。

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请学生汇报并说一说思考过程,展师学生所画图,议一议优缺点,规范作画要求。

出示问题: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说一说。

提问:813和689分别表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并根据线段图说一说813-689表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

教师请两位学生上黑板画线段图,其他学生自主画图。

师点评学生画的线段图,并总结:从图上可以看出,813-689表示的是郑州到洛阳的里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自主读题,思考问题。

(1)从表格和航线示意图中可以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2)用画线段示意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限时一分钟完成,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学生自主读题,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请学生汇报并补充说明。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