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种植中,由于不同作物的连续种植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微生物和病虫害等问题逐渐加重,从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是影响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深入了解其产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1. 土壤养分失衡在连续种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失衡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一味地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过度消耗,而另一些养分则积累过量,最终导致土壤中养分的失衡,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土壤酸碱度失衡除了养分失衡之外,土壤的酸碱度也是影响连作的重要因素。

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的酸碱度逐渐失衡,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3. 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容易导致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

这是因为同一种作物的连续种植会逐渐增加土壤中特定病虫害的数量和种类,从而影响到后续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土壤微生物失调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失衡,最终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生长。

1. 合理轮作为了避免设施土壤的连作障碍,农民可以采取合理轮作的方式,即在同一块土壤中轮换不同的作物种植。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壤养分消耗和病虫害滋生的问题,从而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施肥控制农民在种植时需要合理施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进行施肥。

需要控制施肥的数量和频率,避免养分的过度积累,从而保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

3. 土壤调理农民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的方式来调理土壤,例如适时施用有机肥、石灰等物质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从而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活性。

4. 病虫害防治对于土壤中的病虫害问题,农民可以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例如采用病虫害耐受性作物、合理施用农药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轻土壤连作障碍。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1、连作和无越冬使病虫繁殖量加大连作大棚中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的茬口密度和病害程度远远高于非连作的大棚。

2、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温室设施长期连作栽培,使土壤的性状及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使得有益微生物如铵化菌、硝化菌等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却有利于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不但使肥料分解受到障碍,还使病虫害发生增多,蔓延加快,逐年加重。

3、常年覆盖和高蒸发导致次生盐渍化大棚栽培常年覆盖土壤,破坏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加上棚内温度高,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水分量加大,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在土壤表层形成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连作障碍的综合治理要大量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在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同时,还能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加大了保水、保肥等功效。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由于大棚蔬菜长期不能合理轮作和滥用化肥,使土壤中可溶性盐和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的pH值逐步达到或接近多数作物所适应的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范围。

在具体措施上可分为:①土壤处理:对于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增施生石灰,每0.067 h ㎡增施50 kg生石灰中和土壤,并控制氮肥用量,降低土壤中硝基的含量。

对于pH值在5.5~6的微酸性土壤要施用碱性肥料,如钙、镁、草木灰等,中和土壤的微酸性。

对于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要施用酸性肥料,如硝酸铵、硫酸铵等,使其中和为中性土壤。

②土壤深翻:将土壤表层的盐分翻入深层,深翻一般在25 cm左右,同时结合灌水洗盐,在换茬农作时,在棚中灌满水,使积水达到4~6 cm并浸泡6~7 d,等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后再将其排出,效果会更佳。

③换土法:选用其他田块优质肥沃的土壤与大棚中表层30~40 cm的土壤互换,从而达到改良棚内土壤的效果。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是指在长期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或同一类蔬菜后,由于土壤中某些物质的累积或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变化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阻的现象。

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如下:产生原因:1. 土壤养分失衡: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特定营养元素的过量累积或缺乏,从而引发蔬菜连作障碍。

比如连作西红柿会导致土壤中镁、钾等元素的累积,而连作茄子会导致钙、铜等元素的累积。

2. 土壤中病菌和虫害的增殖:连续种植同一类蔬菜会让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使其迅速繁殖,对蔬菜产生严重的感染和危害。

比如连作番茄会增加潜蝇、斑点病等病害。

3. 土壤酸碱度改变:连作同一种蔬菜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特别是一些喜酸的蔬菜,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过酸。

4. 微生物群落失衡: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好氧微生物种群的增加,而抑制某些厌氧微生物,造成微生物群落失衡。

防治措施:1. 合理轮作:采取合理的轮作方式,将同一类蔬菜的种植间隔开来,避免长期连作。

可根据作物的生态特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合理安排轮作顺序,达到病菌和虫害的有效控制。

2. 施肥合理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保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避免某些养分元素过量或缺乏的情况。

可进行土壤养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

3. 积极治理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包括使用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合理使用农药、加强田间管理等。

定期对大棚进行消毒,清除有害菌源。

4. 土壤调理:通过施加有机肥、石灰等措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保持适宜的土壤环境。

可以适当运用绿肥、有机物覆盖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5. 深耕翻松:适时进行深耕翻松,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维持土壤生态平衡。

6. 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加强蔬菜大棚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定期对大棚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耕作。

定期检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科学的施肥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9.07病直防治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王刚景炜明陈永利连作障碍,是指连续在同一土壤上栽培同种作物或近缘作物引起的作物生长发育异常。

症状一般为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

连作障碍一般集中在茄科、豆科、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蔷薇科等蔬菜作物发生。

1连作障碍产生原因1.1土壤理化性发生变化1)土壤元素平衡被破坏。

由于蔬菜对土壤养分吸收的选择性,单一茬口易使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常影响到蔬菜对某些元素的吸收,容易出现缺素症状,最终使生育受阻,产量和品质下降:陕西太白、凤县、麟游等地.不管是露地种植叶菜类蔬菜,或设施里种植叶菜、瓜类、茄类蔬王刚,景炜明,陈永利,陕西省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邮编722499收稿EJ期:2019-03-20•+------------------------------+"+-+-+-+十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

科学修剪,通风透光.“阳光是最好的杀菌剂”。

完善果园排灌系统,特别是汉中夏秋季容易出现连续降雨,一定要防止果园积水。

3)增施深施有机肥。

有机肥施用宜早不宜迟.施用太晚不仅不能恢复树势,反而在施肥时伤根和加重冻害。

适当控制氮肥.增施钾肥.补充硼肥.有利于控制流胶病的发生生长季节喷0.2%磷酸二氢钾和花期喷0.2%硼砂。

4)低温冻害会加重流胶爆皮.冬季最好做菜,都存在单一茬口反复的种植,加速了土壤元素的失衡,在施肥过程中普遍存在重氮肥和磷肥.而轻钾肥等微量元素,导致蔬菜发生缺钾症,从而降低作物抗逆性,病虫害发生普遍提升。

甚至多年的连作使土壤固定区域内某种养分严重匮乏,同时导致该地区土壤中离子拮抗作用影响蔬菜对某些元素的吸收。

2)土壤次生盐渍化及酸化。

施肥不合理,加上棚内温度高,土壤蒸发和蔬菜作物蒸腾量加大,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在土壤表层集聚白色的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同时,施用酸性及生理酸性肥料都会降低土壤的pH值,影响蔬菜正常生长和蔬菜的品质。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发生原因及防控措施随着大棚蔬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连作障碍成为了制约大棚蔬菜生产的重要问题之一。

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植物或同一植物科属蔬菜,导致土壤病虫害积累、养分失衡和土壤结构疏松,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本文将从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发生原因1. 土壤病虫害积累连作蔬菜会使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害虫卵和幼虫等病虫害因子积累,导致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的数量逐渐增多。

当下一季蔬菜播种时,这些病虫害因子就会危害新一季的蔬菜生长,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2. 养分失衡连作蔬菜导致同一种蔬菜或同一植物科属的蔬菜在同一片土地上长时间生长,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的流失过多,而另外一些养分则会因为缺乏作物轮作而得不到充分补充。

这种养分失衡会直接影响蔬菜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

3. 土壤结构疏松连作蔬菜会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逐渐减少,土壤结构疏松度降低,这样会导致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下降,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同时也会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

二、大棚蔬菜连作障碍的防控措施1. 合理轮作轮作是最基本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避免连作障碍的发生。

蔬菜种植者在种植蔬菜时,应根据作物的特性和土壤的状况,合理安排不同种类、不同科属的蔬菜进行轮作,比如可以种植大豆、玉米等作物,以充分恢复土壤养分的均衡。

2. 积极改良土壤土壤改良是预防连作障碍的重要手段。

蔬菜种植者可采取施加有机肥、稻壳、秸秆等进行土壤改良,同时可以适当使用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料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繁殖,改善土壤环境。

3. 合理施肥在施肥时要合理选择施肥品种和施肥时间,避免重复施加同一种肥料。

同时也应注意根据作物的生长需要,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养分,保障蔬菜的养分供应。

4. 积极防治病虫害为了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积累,蔬菜种植者应积极采取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如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合理使用农药、及时清除病死植株等。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或同类作物后,由于土壤中的某些因素的累积或积累,使得同一作物的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或限制,进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素、病虫害、土壤酸碱度变化、土壤结构破坏等。

缺素是设施土壤连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后,土壤中某些元素的含量会逐渐减少,导致作物对这些元素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从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连续种植蔬菜会导致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过度消耗,进而引发作物的营养不良症状,影响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也是设施土壤连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容易使害虫和病菌在土壤中积累,从而增加了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风险。

这些虫害和病菌会侵害作物的根系,导致作物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连续种植同一作物还会导致土壤中的益生菌数量减少,降低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使有益微生物无法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土壤酸碱度的变化也是设施土壤连作的原因之一。

在连续种植同一作物后,土壤的pH 值会发生改变,常见的是酸化现象。

这是因为某些作物释放的有机酸会导致土壤酸化,从而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循环。

酸性土壤中铝、锰、镍等重金属的释放也会抑制作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结构的破坏也会引起设施土壤连作。

连续种植同一作物会导致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减少,进而影响土壤颗粒团聚能力和透气性。

连续种植同一作物还会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质逐渐降解,导致土壤质地变得致密,抑制了作物根系的生长,限制了养分和水分的吸收。

为了防治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合理轮作不同作物,通过改变作物的种植顺序和间隔时间,减少连作带来的影响。

施用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补充土壤中缺失的养分,保持土壤的肥力水平。

可采用生物肥料,增加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促进有机物质的分解和养分的释放。

对于病虫害问题,可以使用绿色防控措施,如物理阻隔、生物防治和选择抗病抗虫的品种,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是指连续种植同一作物或同一种类作物在同一个土壤中所引起土壤
病害、土壤疲劳、养分失调等问题。

它是设施栽培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给设施栽培带来了
很大的经济损失和生产难题。

产生原因:
1.土壤病害增多:同一作物连续种植易导致土壤中寄生性病菌的增加与累积,从而导
致病害的普遍发生。

2.土壤养分失衡:同一种作物长期种植利用同一种营养物质,容易造成该种养分的过
量消耗,从而引起其他营养素的缺乏。

3.土壤结构恶化:同一种作物长期种植会产生大量的根系残留物,容易导致土壤结构
毁坏,形成如气渗坏结等,从而在根系通气和水分的吸收上受阻,从而影响作物的发生。

防治方法:
1.轮作:在设施栽培系统中,通过在不同的区块、时间或设施中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
或品种可以有效防治设施土壤连作障碍。

2.施肥:在不同作物之间灌溉适宜的肥料,如斗帽式肥水切换系统,有助于土壤营养
元素的均衡供应,避免同种营养元素的过度消耗,减轻连作障碍所造成的损失。

3.病虫害管理:设施栽培系统中定期检测土壤、作物病虫害,加强病虫害来源和预防
的精细管理和控制,避免病虫危害的积累和扩散。

4.土壤修复:在连作障碍较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土壤修复的方法,比如,在土壤
中添加新的有机质、矿质、微生物等,以促进土壤的结构、养分和生物多样性的良性回复。

总之,在设施栽培中,防治土壤连作障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
理和技术手段,才能保障设施栽培的高效、稳定和持续发展。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摘要】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农业系统中,同一种蔬菜或果树连续种植多年导致土壤中的某些有害物质积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现象。

本文从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表现、危害和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土壤中养分失调、土壤酸碱度失衡、土壤中病虫害残留等因素。

连作障碍会导致作物长势差、产量降低、易感病虫害增加等问题。

为了解决连作障碍,可以采取生物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和化学防治方法等措施。

通过本文的综述,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防治方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表现、危害、总结、展望、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同一块土地连续种植同一种或同一类作物导致土壤中特定病原微生物、有害酶和代谢物积累过多,造成土壤中的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是设施农业生产中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植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稳定。

研究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对于提高设施农业生产效益、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设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扩大规模,设施土壤连作问题日益突出。

深入探讨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对于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通过对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部分完。

1.2 研究目的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中,同一块土壤被不同植物连续种植多年,导致土壤出现逐渐恶化的现象。

连作障碍是设施土壤连作导致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本文旨在探讨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1、连作和无越冬使病虫繁殖量加大
连作大棚中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的茬口密度和病害程度远远高于非连作的大棚。

2、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温室设施长期连作栽培,使土壤的性状及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使得有益微生物如铵化菌、硝化菌等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却有利于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不但使肥料分解受到障碍,还使病虫害发生增多,蔓延加快,逐年加重。

3、常年覆盖和高蒸发导致次生盐渍化
大棚栽培常年覆盖土壤,破坏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加上棚内温度高,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水分量加大,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在土壤表层形成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连作障碍的综合治理
要大量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在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同时,还能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加大了保水、保肥等功效。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由于大棚蔬菜长期不能合理轮作和滥用化肥,使土壤中可溶性盐和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的pH值逐步达到或接近多数作物所适应的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范围。

在具体措施上可分为:
①土壤处理:对于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增施生石灰,每0.067 h ㎡增施50 kg生石灰中和土壤,并控制氮肥用量,降低土壤中硝基的含量。

对于pH值在5.5~6的微酸性土壤要施用碱性肥料,如钙、镁、草木灰等,中和土壤的微酸性。

对于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要施用酸性肥料,如硝酸铵、硫酸铵等,使其中和为中性土壤。

②土壤深翻:将土壤表层的盐分翻入深层,深翻一般在25 cm左右,同时结合灌水洗盐,在换茬农作时,在棚中灌满水,使积水达到4~6 cm并浸泡6~7 d,等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后再将其排出,效果会更佳。

③换土法:选用其他田块优质肥沃的土壤与大棚中表层30~40 cm的土壤互换,从而达到改良棚内土壤的效果。

棚室消毒
氰胺化钙是药物消毒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氰胺化钙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及有害生物,还能杀灭多种土传病害的病原及地下害虫,而且氰胺离子最终可生成尿素,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

消毒的方法为:在大棚收获后首先进行残物清理,然后及时浇水,渗水后撒施氰胺化钙每0.067 h㎡施100~150 kg,然后深翻,并进行闷棚处理,提升大棚室内温度,以达到杀菌、杀虫和消毒的目的。

还可采用药剂熏蒸灭菌,将棚室封闭,用化学杀虫、杀菌药剂进行棚内熏蒸,杀灭棚室残留的病原、虫卵,以达到减轻病虫害的目的。

合理轮作,克服连作障碍
作物的轮作,要根据不同作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对不同病虫害感染的异同特点,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情况进行轮作,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安排:
选择需氮、磷、钾较多的各类作物进行相互轮作
将小白菜、香菜等需氮较多的作物与需磷较多的豆类作物再与需钾较多的根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使土壤中所含的氮、磷、钾各类营养都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而不被流失、浪费。

选择深根系和浅根系的作物进行轮作
将瓜类、豆类、茄类作物和浅根系的白菜、葱、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使土壤各层次的营养都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

选择感染不同病害的各类作物进行轮作
使前茬作物残留的虫卵、病菌等病原物因失去寄主而自身灭亡。

选择偏酸性和偏碱性的各类作物进行轮作
通过作物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从而使土壤酸碱程度保持适中,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不同病原虫卵存活年限进行轮作
如白菜、芹菜、茴子白、葱、蒜等作物,可间隔1~2年。

马铃薯、黄瓜、辣椒等需间隔2~3年;需间隔3~4年的作物有:西红柿、茄子、黄瓜、豌豆等;西瓜的间隔年限最长,需要5~7年。

合理施肥
施肥要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施用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进行,增施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透气和调节温度的同时,还
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肥效,减少化肥流失,中和土壤的酸碱度,还可以消除农药残毒的污染,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提高农产品品质。

所以一般都以有机肥料做基肥,施肥的数量一般都是每0.067 h㎡施用有机肥1 000~1 500 kg,化肥施用的数量要以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土壤所含各类养分,如速氮速磷速钾三要素的多少进行施用。

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倡测土配方施肥。

追肥一般都以化学肥料为主,施肥总原则是:控氮、稳磷和增钾。

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所追求的产量标准和苗情长相等特点进行增施和补施追肥。

换根嫁接
对瓜果类和结果类的蔬菜可以采用换根嫁接的方法消除连作障碍。

嫁接就是把蔬菜苗也就是接穗,嫁接到与其有较强的亲和力且根系发达、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品种上,这个植物品种就是砧木。

培养嫁接苗的土壤要选无病菌毒、有机质含量高且肥力条件好的土壤进行。

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药剂消毒。

嫁接方法可采用靠接法、插接法和劈接法。

嫁接苗移栽时接口要高出地表,不能让嫁接苗的接口和接穗与土壤接触,以免植株再次感染土传病害的病菌和病毒,从而失去嫁接的意义。

换根后的蔬菜苗不但可避免土传病害直接浸染,还可以通过嫁接砧木发达的根系更多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