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合集下载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综述设施土壤连作是指在设施种植中,由于不同作物的连续种植导致土壤中的养分、微生物和病虫害等问题逐渐加重,从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设施土壤连作障碍是影响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解决这一难题,需要深入了解其产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产生原因1. 土壤养分失衡在连续种植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失衡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不同,一味地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过度消耗,而另一些养分则积累过量,最终导致土壤中养分的失衡,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土壤酸碱度失衡除了养分失衡之外,土壤的酸碱度也是影响连作的重要因素。

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的酸碱度逐渐失衡,从而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活性。

3. 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容易导致土壤中病虫害的滋生。

这是因为同一种作物的连续种植会逐渐增加土壤中特定病虫害的数量和种类,从而影响到后续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4. 土壤微生物失调土壤中的微生物对于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起着重要作用,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失衡,最终影响到土壤的肥力和作物生长。

1. 合理轮作为了避免设施土壤的连作障碍,农民可以采取合理轮作的方式,即在同一块土壤中轮换不同的作物种植。

这样可以有效地减缓土壤养分消耗和病虫害滋生的问题,从而保证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2. 施肥控制农民在种植时需要合理施肥,根据作物的需求和土壤的状况进行施肥。

需要控制施肥的数量和频率,避免养分的过度积累,从而保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

3. 土壤调理农民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的方式来调理土壤,例如适时施用有机肥、石灰等物质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从而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活性。

4. 病虫害防治对于土壤中的病虫害问题,农民可以采取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例如采用病虫害耐受性作物、合理施用农药等方式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从而减轻土壤连作障碍。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蔬菜连作是指同一地块连续种植相同或相似种类的蔬菜,这种种植方式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蔬菜连作的障碍原因和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的障碍原因:1. 土壤病原体积累:连续种植相同种类的蔬菜会导致土壤中的病原体积累,如病毒、真菌和细菌等。

这些病原体会通过残留在土壤中的病菌孢子或潜伏态侵染新种植的蔬菜,导致病害发生。

2. 土壤养分不均衡:连续种植相同种类的蔬菜会导致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消耗过多,而其他营养元素则积累过多。

这种养分不均衡会导致蔬菜生长不良、缺乏抗病能力,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3. 土壤生态系统破坏:连续种植相同种类的蔬菜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系统,削弱土壤的自净能力和抑制病虫害的能力。

土壤中一些有益的微生物会减少或丧失,增加了病害的发生风险。

蔬菜连作的防治措施:1. 种植轮换:将相同种类的蔬菜进行种植轮换,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种植。

种植轮换可以减少病菌孢子的积累和土壤养分的不均衡,从而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2. 土壤消毒:在连作蔬菜之前,对土壤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以杀死土壤中的病原体,减少病害的发生。

常用的土壤消毒方法包括热水热解、化学消毒剂和太阳辐射等。

3. 施加有机肥料:合理施加有机肥料,可以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提高土壤的肥力。

有机肥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强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病虫害的抑制能力。

4. 借助生物防治:利用一些对蔬菜病害有抑制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如拮抗菌、拮抗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可以减轻蔬菜的病害发生。

这些有益微生物可以通过种子处理或叶面施用的方式,进一步增强蔬菜的抗病能力。

5. 保持土壤水分和通风:合理管理蔬菜连作地的土壤水分和通风情况,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和通风条件。

过湿的土壤容易导致病菌的繁殖,而通风不良则容易导致病菌的滋生和病害的发生。

及时排水、通风可以减少蔬菜连作的障碍。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一、蔬菜连作障碍的原因1. 土壤中养分枯竭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土壤中特定养分的枯竭,从而影响下一茬蔬菜的生长。

不同种类的蔬菜对土壤中养分的需求有所不同,长期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养分的过度消耗,造成养分不平衡,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

2. 病虫害滋生连作蔬菜易使病虫害滋生。

由于同种蔬菜的连作,病虫害会在土壤中大量繁殖滋生,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也会积累,环境条件对病原微生物的存活都有一定的影响,都会加重病虫害的情况。

3. 土壤结构恶化蔬菜连作导致土壤结构恶化是蔬菜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根系会破坏土壤的结构,而蔬菜连作会加速土壤的结构恶化,使土壤呈酸、碱化,土壤中应有的养分含量过高或者过低,导致土壤的肥力降低。

4. 土壤病害增加蔬菜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的病害增加,这是因为同一种蔬菜连续种植,使土壤中某些病原微生物长期存在,从而导致病害增加,并且病害的种类也会逐渐增多。

1. 合理轮作为了避免蔬菜连作障碍,农民应选择不同种类蔬菜进行轮作,使土壤中的养分能够得到合理的分配,同时减轻病毒和病虫害的危害。

2. 施肥调理在蔬菜种植前后,要进行合理的肥料施用和土壤调理,保持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从而减轻连作对土壤的影响,同时培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增加土壤的生物活性。

3. 移栽瘢痕在进行蔬菜移栽时,可以移栽一些其它植物作为瘢痕,进行多样化种植,减轻连作对土壤的压力,以及起到辅助物种的作用。

4. 种植抗病抗虫品种在蔬菜连作中,应选择抗病抗虫的蔬菜品种,减轻病虫害对连作的危害,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5. 土壤消毒对于病害严重的土壤,可以采用土壤消毒的方法,如化学消毒、生物消毒等,减轻土壤中病毒和病菌的压力,提高蔬菜的生长环境。

6. 添加有机物质在连作种植时,适当添加有机物质,保持土壤的肥力,增强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降低土壤养分枯竭的风险和程度。

蔬菜连作障碍是一个长期困扰蔬菜种植的问题,在实际生产中,农民们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合理轮作、施肥调理、移栽瘢痕、种植抗病抗虫品种、土壤消毒以及添加有机物质等方法,以降低蔬菜连作的影响,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保障蔬菜生产的持续发展。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生物防治分析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生物防治分析

蔬菜作物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生物防治分析蔬菜作物连作障碍是指在同一土地或连续几年内种植同种或相近的蔬菜作物,所出现的某些病虫害问题及影响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现象。

连作障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病虫害堆积和繁殖。

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病虫害会积累和繁殖,造成病害和虫害的大量存在。

这些病虫害会在土壤中留下病菌孢子、病毒和虫卵,模成病虫害的病源地,当再次种植同种或相近的蔬菜时,易发生同种病虫害的侵染。

2.土壤资源失衡。

不同的蔬菜需要吸取不同的养分,长期的同种或相近蔬菜种植会使土壤养分失衡,出现缺乏和过剩的情况,阻碍蔬菜生长发育。

3.土壤微生物失活和减少。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有助于调节土壤中的养分和微量元素,增强植物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种植同种或相近的蔬菜会导致土壤微生物失活和减少,无法发挥调节作用,使土壤酸碱度失衡,病虫害滋生。

针对蔬菜作物连作障碍,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来缓解连作障碍的情况。

以下是几种生物防治方法:1.轮作。

蔬菜的轮作可以有效避免土壤病虫害的堆积,种植不同的蔬菜有助于调节土壤中的养分和微量元素,降低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环境条件。

轮作可以使土壤中的微生物更加丰富,使土壤更加富饶,有利于蔬菜的生长发育,也有效地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2.绿肥流转。

绿肥流转是种植绿肥来改善土壤的一种方法,绿肥可以增加土壤含水量,提供氮、磷、钾等养分元素,带来氮素固定作用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绿肥的种植可以改善土壤质量,缓解连作障碍。

3.有益微生物应用。

种植和应用有益微生物可以有效调节土壤生态系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通过种植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等福无病虫害供应进行土壤调理,培养土壤微生态系统,增强土壤的自抗性和抗病能力。

4.土壤改良。

通过调整土壤酸碱度、添加腐熟堆肥等措施,对土壤进行改善,降低土壤中的毒性物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总之,通过采用生物防治措施来缓解蔬菜作物连作障碍,可以用有机的方式保证蔬菜的生长和发育,使蔬菜的品质得到保证。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在种植时经常需要进行连作,但是连作会导致产量下降,会产生连作障碍,影响大棚蔬菜的生长和发展。

那么,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哪些防治措施可以采用呢?本文将对此进行介绍。

1.土壤中的病原体积累。

当同一种蔬菜长期在同一块土地上生长,会导致病原体数量的增加,病原体会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导致蔬菜容易受到病害的侵袭,导致产量下降。

2.养分消耗过多。

同一种蔬菜在同一块土地上生长,会导致土壤中的养分消耗过多,土壤变得贫瘠,蔬菜的生长受到限制。

3.作物间的竞争。

蔬菜的根系会相互竞争,长期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根系之间的竞争加剧,导致蔬菜生长缓慢。

1.轮作制度。

选择与前一季种植不同的蔬菜来进行轮作,这样可以减少在同一块土地上种植相同蔬菜的时间,避免病害的传播。

2.充分施肥。

对于连作的蔬菜来说,必须充分施良好的肥料,以补充前一个季度的养分损失。

在施肥时应根据土壤情况和种植蔬菜的需要来进行施肥。

3.加强病虫害防治。

限制病害组织的发生和传播,如加强清洁消毒工作,使用生物农药进行病虫害控制等。

4.选择适宜的土壤酸碱度。

连作的蔬菜因为会提高土壤酸碱度,因此要根据蔬菜的生长特点来选择适宜的土壤酸碱度值。

5.使用有机肥。

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从而降低土壤中的病虫害发生率和提高土壤中的养分。

总之,在连作蔬菜时,要做好种植计划,合理排列各种蔬菜的顺序和间隔期,选择适宜的肥料,增强土壤保持力,减少土壤侵蚀等措施,才能保证连作蔬菜的正常生长和发展。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1、连作和无越冬使病虫繁殖量加大连作大棚中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的茬口密度和病害程度远远高于非连作的大棚。

2、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温室设施长期连作栽培,使土壤的性状及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使得有益微生物如铵化菌、硝化菌等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却有利于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不但使肥料分解受到障碍,还使病虫害发生增多,蔓延加快,逐年加重。

3、常年覆盖和高蒸发导致次生盐渍化大棚栽培常年覆盖土壤,破坏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加上棚内温度高,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水分量加大,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在土壤表层形成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连作障碍的综合治理要大量施用有机肥有机肥在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同时,还能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加大了保水、保肥等功效。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由于大棚蔬菜长期不能合理轮作和滥用化肥,使土壤中可溶性盐和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的pH值逐步达到或接近多数作物所适应的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范围。

在具体措施上可分为:①土壤处理:对于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增施生石灰,每0.067 h ㎡增施50 kg生石灰中和土壤,并控制氮肥用量,降低土壤中硝基的含量。

对于pH值在5.5~6的微酸性土壤要施用碱性肥料,如钙、镁、草木灰等,中和土壤的微酸性。

对于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要施用酸性肥料,如硝酸铵、硫酸铵等,使其中和为中性土壤。

②土壤深翻:将土壤表层的盐分翻入深层,深翻一般在25 cm左右,同时结合灌水洗盐,在换茬农作时,在棚中灌满水,使积水达到4~6 cm并浸泡6~7 d,等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后再将其排出,效果会更佳。

③换土法:选用其他田块优质肥沃的土壤与大棚中表层30~40 cm的土壤互换,从而达到改良棚内土壤的效果。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

蔬菜连作障碍原因与防治措施蔬菜连作障碍是指同一地块连续栽种同一或近缘蔬菜,频繁更换作物品种、不善施肥等因素引起的土壤病害逐年加重的现象。

蔬菜连作障碍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引起的。

1.土壤病原菌增长:蔬菜连作时,同种蔬菜在相同的土壤中不断种植,病原菌数量难以消除。

这样,病原菌残留在土壤中,特别是根际土壤中,病菌数量快速增加,超出了蔬菜根系抵御范围,导致病害的频繁爆发。

2.土壤营养成分失衡:蔬菜生长需要很高的养分和有效的微量元素,如果土壤中营养成分缺乏或失衡,就会使蔬菜生长迟缓,容易受到病害的侵害。

长时间的连续种植同一蔬菜会使土壤中某种营养元素迅速消耗,导致土壤中营养成分失衡,从而使蔬菜的生长受到抑制。

3.土壤生态环境恶化:连续种植同一蔬菜不仅消耗了土壤养分,还会不断积累有害微生物,破坏土壤生态平衡。

当土壤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时,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蔬菜生长发育异常和产量降低。

防治措施:蔬菜连作障碍的防治应该从土壤管理、病害防治、合理轮作、科学施肥等方面入手:1.合理轮作:轮作时应将同一类型的蔬菜间隔种植。

例如,在田间轮作菜豆、茄子、辣椒等蔬菜时,应让同一蔬菜相隔两年以上,用根系小易去除的豆类作物间作,使豆类作物的氮素肥效集中在作物早期,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

如果发现土壤有连作障碍,必须及时暂停该作物品种的种植,种植其他作物来恢复土壤的生态平衡。

2.改善土壤营养环境:蔬菜连作影响了土壤中的养分状况,所以改善土壤营养环境也是论治蔬菜连作障碍的关键。

通过施肥、秸秆还田等手段,适当补充土壤中的养分,保证蔬菜正常的生长发育。

正确施肥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避免营养失衡导致的蔬菜病害。

3.加强病害防治:定期为蔬菜施用穿孔嫁接苗、有机肥料紫地小卷蛾等生物防治剂,有效地抑制土壤病原菌的生长,达到预防蔬菜病害、保障蔬菜生长的目的。

4.保护土壤生态环境:为了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应该注意秸杆还田,加强优质堆肥的制作和使用,并定期对土壤中的病原菌进行处理。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连作障碍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大棚蔬菜连作障碍是指在长期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或同一类蔬菜后,由于土壤中某些物质的累积或微生物种群组成的变化而导致作物生长发育受阻的现象。

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措施如下:产生原因:1. 土壤养分失衡: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特定营养元素的过量累积或缺乏,从而引发蔬菜连作障碍。

比如连作西红柿会导致土壤中镁、钾等元素的累积,而连作茄子会导致钙、铜等元素的累积。

2. 土壤中病菌和虫害的增殖:连续种植同一类蔬菜会让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害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使其迅速繁殖,对蔬菜产生严重的感染和危害。

比如连作番茄会增加潜蝇、斑点病等病害。

3. 土壤酸碱度改变:连作同一种蔬菜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特别是一些喜酸的蔬菜,连续种植会使土壤过酸。

4. 微生物群落失衡: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会导致土壤中某些好氧微生物种群的增加,而抑制某些厌氧微生物,造成微生物群落失衡。

防治措施:1. 合理轮作:采取合理的轮作方式,将同一类蔬菜的种植间隔开来,避免长期连作。

可根据作物的生态特性和病虫害发生规律,合理安排轮作顺序,达到病菌和虫害的有效控制。

2. 施肥合理化: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措施,保持土壤中养分的平衡,避免某些养分元素过量或缺乏的情况。

可进行土壤养分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

3. 积极治理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包括使用病虫害抗性强的品种、合理使用农药、加强田间管理等。

定期对大棚进行消毒,清除有害菌源。

4. 土壤调理:通过施加有机肥、石灰等措施,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保持适宜的土壤环境。

可以适当运用绿肥、有机物覆盖等方式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5. 深耕翻松:适时进行深耕翻松,改善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维持土壤生态平衡。

6. 提高种植管理水平:加强蔬菜大棚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定期对大棚进行彻底消毒和清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耕作。

定期检查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科学的施肥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
1、连作和无越冬使病虫繁殖量加大
连作大棚中叶霉病、灰霉病、霜霉病、根腐病、枯萎病和白粉虱、蚜虫等病虫害的茬口密度和病害程度远远高于非连作的大棚。

2、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温室设施长期连作栽培,使土壤的性状及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条件都发生了改变,使得有益微生物如铵化菌、硝化菌等的生长都受到抑制,却有利于有害微生物的繁殖,从而破坏了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不但使肥料分解受到障碍,还使病虫害发生增多,蔓延加快,逐年加重。

3、常年覆盖和高蒸发导致次生盐渍化
大棚栽培常年覆盖土壤,破坏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分平衡,加上棚内温度高,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水分量加大,深层土壤中的盐分会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在土壤表层形成白色盐分,即“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

连作障碍的综合治理
要大量施用有机肥
有机肥在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同时,还能增加微量元素的含量,使土壤团粒结构得到改善,加大了保水、保肥等功效。

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由于大棚蔬菜长期不能合理轮作和滥用化肥,使土壤中可溶性盐和硝酸盐的含量明显增加,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使土壤的pH值逐步达到或接近多数作物所适应的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范围。

在具体措施上可分为:
①土壤处理:对于pH值小于5.5的酸性土壤增施生石灰,每0.067 h ㎡增施50 kg生石灰中和土壤,并控制氮肥用量,降低土壤中硝基的含量。

对于pH值在5.5~6的微酸性土壤要施用碱性肥料,如钙、镁、草木灰等,中和土壤的微酸性。

对于pH值大于7.5的碱性土壤,要施用酸性肥料,如硝酸铵、硫酸铵等,使其中和为中性土壤。

②土壤深翻:将土壤表层的盐分翻入深层,深翻一般在25 cm左右,同时结合灌水洗盐,在换茬农作时,在棚中灌满水,使积水达到4~6 cm并浸泡6~7 d,等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后再将其排出,效果会更佳。

③换土法:选用其他田块优质肥沃的土壤与大棚中表层30~40 cm的土壤互换,从而达到改良棚内土壤的效果。

棚室消毒
氰胺化钙是药物消毒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氰胺化钙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真菌、细菌及有害生物,还能杀灭多种土传病害的病原及地下害虫,而且氰胺离子最终可生成尿素,具有无残留、无污染等优点。

消毒的方法为:在大棚收获后首先进行残物清理,然后及时浇水,渗水后撒施氰胺化钙每0.067 h㎡施100~150 kg,然后深翻,并进行闷棚处理,提升大棚室内温度,以达到杀菌、杀虫和消毒的目的。

还可采用药剂熏蒸灭菌,将棚室封闭,用化学杀虫、杀菌药剂进行棚内熏蒸,杀灭棚室残留的病原、虫卵,以达到减轻病虫害的目的。

合理轮作,克服连作障碍
作物的轮作,要根据不同作物自身的生理特性,对不同病虫害感染的异同特点,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情况进行轮作,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安排:
选择需氮、磷、钾较多的各类作物进行相互轮作
将小白菜、香菜等需氮较多的作物与需磷较多的豆类作物再与需钾较多的根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使土壤中所含的氮、磷、钾各类营养都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而不被流失、浪费。

选择深根系和浅根系的作物进行轮作
将瓜类、豆类、茄类作物和浅根系的白菜、葱、蒜类作物进行轮作,可使土壤各层次的营养都能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

选择感染不同病害的各类作物进行轮作
使前茬作物残留的虫卵、病菌等病原物因失去寄主而自身灭亡。

选择偏酸性和偏碱性的各类作物进行轮作
通过作物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从而使土壤酸碱程度保持适中,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根据不同病原虫卵存活年限进行轮作
如白菜、芹菜、茴子白、葱、蒜等作物,可间隔1~2年。

马铃薯、黄瓜、辣椒等需间隔2~3年;需间隔3~4年的作物有:西红柿、茄子、黄瓜、豌豆等;西瓜的间隔年限最长,需要5~7年。

合理施肥
施肥要以施用有机肥料为主、施用化学肥料为辅的原则进行,增施有机肥在改善土壤结构、增强蓄水、保肥、透气和调节温度的同时,还
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含量,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和肥效,减少化肥流失,中和土壤的酸碱度,还可以消除农药残毒的污染,促进作物光合作用,提高农产品品质。

所以一般都以有机肥料做基肥,施肥的数量一般都是每0.067 h㎡施用有机肥1 000~1 500 kg,化肥施用的数量要以种植作物的种类和土壤所含各类养分,如速氮速磷速钾三要素的多少进行施用。

因此,在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倡测土配方施肥。

追肥一般都以化学肥料为主,施肥总原则是:控氮、稳磷和增钾。

在施肥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种植作物的种类、所追求的产量标准和苗情长相等特点进行增施和补施追肥。

换根嫁接
对瓜果类和结果类的蔬菜可以采用换根嫁接的方法消除连作障碍。

嫁接就是把蔬菜苗也就是接穗,嫁接到与其有较强的亲和力且根系发达、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的植物品种上,这个植物品种就是砧木。

培养嫁接苗的土壤要选无病菌毒、有机质含量高且肥力条件好的土壤进行。

同时要进行严格的药剂消毒。

嫁接方法可采用靠接法、插接法和劈接法。

嫁接苗移栽时接口要高出地表,不能让嫁接苗的接口和接穗与土壤接触,以免植株再次感染土传病害的病菌和病毒,从而失去嫁接的意义。

换根后的蔬菜苗不但可避免土传病害直接浸染,还可以通过嫁接砧木发达的根系更多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成分。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
供参考,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