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呼出气检测在肺癌诊断上的应用现状和展望

呼出气检测在肺癌诊断上的应用现状和展望呼出气检测是指通过检测呼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对疾病作出判断的方法。
相比健康人群,肺癌患者呼出气中VOCs的成分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检测VOCs诊断肺癌是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具有无创、安全、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标签:呼出气;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肺癌通过对呼出气的检测,人们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呼出气体检测通过检测人体呼出气体内相关的成分,从而对疾病的情况作出判断。
肺癌患者的呼出气也有一些特征性的改变,对呼出气进行检测,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无创、简便、经济、敏感的肺癌诊断方法。
1.呼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呼气中的主要成分为N2、O2、CO2、水蒸气和惰性气体,另外还有一些含量很低的被称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 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成分。
其成分复杂,主要组分包括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类及硫烃类等。
2.呼出气体中的VOCs的产生机制人类呼出气体中已知存在的VOCs有500余种,它们可被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类:内源性VOCs来源于人体血液中经由肺排出的代谢产物。
其中具有诊断意义的内源性VOCs主要包括:饱和烃类(如乙烷,戊烷)、不饱和烃类、含氧有机化合物、含硫有机化合物和含氮有机化合物。
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已证实呼出气体中的乙烷、戊烷的含量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活性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并可作为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标志物。
饱和烃类在血液中的溶解度较低,因此易挥发并由呼吸从肺部排出。
呼吸气体中的不饱和烃类的代表主要是异戊二烯。
动物实验发现其产生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氧化损伤有关。
呼吸气体中的VOCs产生与肺癌之間的关联尚不十分明确。
目前初步认为细胞癌变过程中增加了氧自由基的活动,这些氧自由基可引起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及DNA等的过氧化损伤,而细胞膜上的多种不饱和脂肪酸,通过脂质的过氧化反应,可转化为易挥发的烷烃类,如乙烷,戊烷等,这些烷烃类物质易通过呼吸气体排出。
呼气分析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40卷1期 2021年2月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 f Biomedical EngineeringVol. 40 No. 1February 2021呼气分析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朱星卓赵董步甲郑懿烜宁炫苑昊吴春生*(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物理学系医学工程研究所,西安710061)摘要:呼气分析技术是一种通过检测呼出气体中特征性成分的变化,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信息的检査方法。
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具有无创伤、简捷、易实现等优点,在疾病的早期诊断与筛査过程中具有巨大潜力,但 在临床医学实际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阐述呼气分析技术中呼气采集、检测方法以及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等三方面内容,对国内外呼吸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进行讨论,并对该技术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进行评述。
关键词:呼气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无创;早期诊断;筛査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8-8021(2021) 01-0107-11Advances in Exhaled Breath Analysis:A Potential Screening Too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DiagnosisZhu Xingzhuo Zhao Dongbujia Zheng Yixuan Ning Xuan Yuan Hao Wu Chunsheng(Institute o f 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 f Biophysics t School o f Basic Medical Sciences,X i'an Jiaotong University,X i'an710061, China)Abstract:Exhaled breath analysis is a diagnostic tool that provides useful information for early clinical diagnosis by detecting the changes of characteristic com ponents in hum an breath.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m ethods, exhaled breath analysis provides a non-invasive, rapid and easy screening tool that has prom ising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early diagnosis and screening of diseases. H ow 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 s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his technique. This review sum marized three a sp e c ts, including exhaled breath collection, m ultiple detection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various diseases. At last, we discussed the lim itations and prospects of exhaled breath analysis.Key words :exhaled breath analysis ;volatile organic com pounds ;non-invasive ;early diagnosis;screening引言呼气分析技术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具有快速、易于被患者接受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商业化价值,已经成为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在世 界各国正越来越被重视。
微生物勘探技术在呼和地区生物气勘探中的应用

井 的含 气 情 况 基 本 符 合 ; 同 时结 合 区 内 的 油 气 藏 压 力 、 地 表 条 件 、 样 品 特 性 等各 种 因 素 进 行 了讨 论 ;分 析 表 明 ,MP OG 比较 适 合 在 该 盆 地 内运 用 。最 后 再 以微 生 物 异 常 为 主 要 前 提 , 结 合 区 内现 有 的 资 料 ( 如 钻 井 、测 井和 录 井 等 资 料 ) 对 呼 和 地 区的 油 气 远 景 进 行 了评 价 ,并 给 出 了如 下 结 论 :呼 和 地 区的 油 气 远 , 景 较 差 , 异 常 显 示 较 好 的 区域 位 于 工 区 中 心 , 建 议 加 强 对 该 地 区所 取 得 的 各 种 资 料 进 行 详 细 综 合 研 究 ,
特 别 是 和 3井 与 和 4井 之 间所 在 的异 常 区进 行 重 点 研 究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键 词 ] 呼 和 地 区 ;油 气微 生 物 勘探 技 术 ;异 常 值 ;油 气远 景 评 价 关
[ 图分 类 号 ]TE 3 中 12
[ 献标识码]A 文
[ 章 编 号 ] i0 文 00—9 5 (0 2 5 0 3 —0 7 2 2 1 )0 — 0 5 4
1 工 区 概 况
呼 和地 区位 于 内蒙古 自治 区西部 土 默特右 旗 ( 简称 土 右旗 ) ,地 处 呼和 浩特 市 、包 头 市 和准 格 尔煤
田 3地交 界处 。整 个 地 势 由西 北 向东 南 倾 斜 ,境 1 j 5 大 青 山 山 区 ,南 部 是 土 默 川 平 原 ,东 西 长 人匕 J
利用微生物制药生产新型呼吸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

利用微生物制药生产新型呼吸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正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问题,而寻求新型呼吸系统药物的研发及生产方式也成为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微生物制药作为一种新兴的制药技术,具备高效、环境友好等优势,正在成为研究呼吸系统药物的关键手段。
本文将着重介绍利用微生物制药生产新型呼吸系统药物的研究进展。
一、微生物制药在呼吸系统药物领域的优势微生物制药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合成活性成分,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适用于呼吸系统药物的研发和生产。
首先,微生物制药技术能够高效合成多种呼吸系统疾病药物的前体。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手段,可将目标蛋白的编码基因导入微生物体内,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合成目标化合物的前体。
这种方法能够大幅提高合成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新型药物的研发奠定基础。
其次,微生物制药具有优良的可控性。
通过对微生物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调控,如微生物的培养温度、培养基组分等,可以调整活性成分的产量和纯度,确保产品质量的标准化。
最后,微生物制药具备环境友好性。
相对于传统的合成药物方法,微生物制药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有机溶剂和高温高压反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2.1 抗感染药物呼吸系统感染是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利用微生物制药技术研发抗感染药物已有一定突破。
以肺结核为例,利用大肠杆菌等常见微生物表达肺结核菌特异蛋白,可以高效合成肺结核疫苗并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减少疫苗副作用。
此外,通过筛选和改造微生物菌株,可合成具有抗菌活性的新型抗生素,如抗炎维拉菌素和抗菌青霉素等,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感染。
2.2 抗炎药物呼吸系统疾病中,炎症反应是导致疾病进展的一个主要机制。
利用微生物制药技术,可以生产具有抗炎活性的药物。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目标蛋白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等微生物体内,并利用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合成抗炎蛋白。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合成的优势,可生产抗炎细胞因子、抗炎抗体等药物,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炎症相关疾病。
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是一种用于采集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的技术,其特点和应用如下:
特点:
1.高效采集: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能够高效地采集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颗粒。
2.精准分析:采集到的微生物气溶胶可以进行后续的分析,包括微生物种类鉴定、数量测定等,从而对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和污染情况进行精准评估。
3.高灵敏度:采集技术能够对空气中微生物气溶胶进行高灵敏度的采集,能够捕获到微生物气溶胶中的微小颗粒。
应用:
1.环境监测: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对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监测,评估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和污染情况。
2.疾病防控:在疾病防控领域,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可以用于监测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帮助及早发现和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3.生物防护:在生物防护领域,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可以用于评估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指导生物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总之,微生物气溶胶采集技术具有高效采集、精准分析和高灵敏度的特点,可以在环境监测、疾病防控和生物防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新型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探索

新型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探索近年来,随着生物学、化学、医学等领域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微生物检测技术也随之不断更新和升级。
这些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并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文将深入探讨新型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索。
一、PCR技术PCR技术是近年来最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和逆转录酶,将DNA反转录成cDNA,并不断复制使其达到可检测的浓度,并通过标记和杂交基准序列,检测目的物。
该技术拥有操作简单、准确灵敏、检测结果迅速等优点,性价比较高,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技术之一。
二、NGS技术NGS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技术又称下一代测序技术,是现代微生物学研究中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可快速测序目标DNA或RNA,并产生大量序列信息。
NGS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分子流行病学中具有很大潜力。
通过分析微生物遗传信息的变异,该技术可以快速鉴定、分类和定量目标微生物,甚至是获得新物种的信息。
三、微流控芯片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 (Microfluidic Chip Technology) 是一种高度微型化的综合技术,可以将操作和分析过程集成在一个芯片中进行。
该技术主要通过微管道、阀门、泵等微结构实现微小液滴的移动和合并,从而逐渐完成一系列的检测工作。
微流控芯片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应用广泛,可以快速检测微生物数量、鉴别不同的微生物、检测细胞的表型、功能以及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等。
四、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一种现代分析技术,可以通过质量测量和分析,将物质分子与碎片分子通过质谱仪进行分离,获得目标物质的分子信息。
该技术在微生物检测领域广泛应用,可以提供微生物分子特征的定性和定量信息、测量生物分子的相对丰度、结构、分子量等。
五、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又称 microarray 技术,是一种用来检测RNA、DNA、蛋白质及代谢产物等的先进技术。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首先介绍了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废水处理、土壤污染修复、大气污染控制、垃圾处理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微生物处理技术在不同环境问题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对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促进环境保护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微生物处理技术,环境工程,废水处理,土壤污染修复,大气污染控制,垃圾处理,环境监测,应用研究,前景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化进程的蓬勃发展,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难题。
废水处理、土壤污染修复、大气污染控制、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已经日益凸显,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威胁。
传统的环境治理方法往往成本高昂、效果不佳,而微生物处理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优势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微生物处理技术是利用生物制剂、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对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去除或降解的技术。
与传统的化学方法相比,微生物处理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无二次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环境治理方法。
目前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微生物的抗逆性、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为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提供参考。
1.2 研究意义微生物处理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减少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微生物处理技术可以促进土壤污染的修复,减少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系统。
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大气污染控制、垃圾处理和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也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维护城市环境卫生。
呼气试验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oeepes g T —1h [ . m h s lHer Ci h s l v rx rsi NF a a J A JP yi at r P yi , n p 】 o c o 2 0 ,9 ()5 05 8 0 62 02:9 —8
[8 ih ot— ihH, a a IapB/F kp a dae i l - 1】Ec h l W r S gnD.k p a N —ap Bmeitdcs a z t pt
25 — 6 . 5 2 3
诱 导 白血病 细胞 凋亡 新 机制研 究 [. 国药学 杂志, 08 4 J中 】 20 ,3
l 0 — O1 . 0 3 1 0
[】 2 陶红芳 , 3 胡
群, 方建林, 长 春新 碱通过下调 S D 等. O D蛋 白表达
cae i lrd S it wt at e ODD e pes n [ . p poi 0 0 () d b e xrsi J A o ts ,2 0 ,53: o 】 s
《 海南 医学} 00 2 1 年第2 卷 第2 期 l 4
HA N N ME I A . O R L I A D C J J U NA
V 1 1 N . ee e 00 o 2 o 4 D cmb r2 1 . 2
・
综 述 ・
呼气试验 的研究进展及 其在 呼吸系统疾病 中的应用
l 9 l 4 3一4 .
[2 A tk Mae , cl re a.slt no c一 idn 2 ] no uK, sr RS Sul WJJ t 1Ioai f l bn ig y , o B 2
p oen h t x bt omoo y wi r tista hiih e lg t BAG一 n u prso fd ah h 1a d sp e s ro e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空气动力学理论,病原微生物通常寄生在呼 吸道[8],并通过呼出气[9]传播到空气中。有研究表明,在 采集的人体呼出气冷凝液 (exhaled breath condensate, EBC)中成功检测出了 A 型(甲型)流感病毒[10]。亦有文 献充分论证了 SARS[2]和甲型 H1N1 流感病毒[3]通过空 气传播的科学事实。空气病原微生物是导致医院交叉 感染的主因[11],如切口全髋关节移植病房中约 30%的 细菌来源于空气沉降[12]、呼吸系统感染占医院总体感 染量的 23.3%~42.1%[13]。目前,针对呼吸系统疾病样本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 年 12 月第 30 卷第 12 期 J Environ Health, December 2013, Vol.30, No.12
·1125·
·综 述·
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王丽华 1,曾碧翔 2,张以进 3,徐振强 4
1.北京航天总医院血液肿瘤研究所,北京 100076;2.北京航天总医院院办公室;3.北京航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采集温度 采集效率 (°C) (μl/min)
-20
70~143
-10
188
-20
135
0
42
-20
≤100
Rtube 由于轻便和呼吸阻力小,因而广泛用于各种 呼出气微生物的采集场合。研究表明,通过使用 Rtube , 在受感染的牛的呼出气中检测到了口蹄疫病毒 , [13] 在马驹的呼出气中检测到了可导致马驹气管炎的细 菌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20],在非小细胞肺癌患 者呼出气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细菌气溶胶(约 7 000 cfu/m3)[14]。有研究指出,通过分析 EBC 中的生物标志 物可以判断是否是真菌感染,如检测 2-戊基呋喃来甄 别曲霉菌病[13]。最近,Vereb 等[17]发现,呼出气也可以用 于评估各种环境污染暴露剂量效应研究。
3 呼出气微生物采集装置的应用
呼出气微生物冷凝装置内表面的喷涂材质[22]、采 样 温 度 [23] 和 采 样 时 间 [18] 均 对 冷 凝 装 置 的 采 集 效 率 有 影响。目前临床上还缺少关于呼出气微生物的标准采 集方法。有研究指出,使用 Rtube 采集 EBC 的检出率 (7%)比咽拭子法检出率(46.8%)低[24]。该研究结论不 能完全否定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方法,但为了充分论证 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方法的有效性,同时提高该方法的 采集效率和准确性,以便于实现其在临床医学和公共 卫生领域中的应用,有效提升由空气病原微生物造成 的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的快速预防能力和高效诊断能 力,仍需要针对该方法做如下研究:(1)扩大受试人群 和设置阴、阳性对照,检验新型 EBC 装置的可靠性和
·1126·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 年 12 月第 30 卷第 12 期 J Environ Health, December 2013, Vol.30, No.12
采集的方法主要有咽拭子法、支气管肺泡灌洗法、鼻 咽抽吸物或痰标本法,这些方法耗时较长,容易引起 采集对象的不适,并且易使实施采集操作的医务人员 出现被动感染。在发生流感疫情或突发生物事件时, 门诊量激增,由于就诊环境条件的局限性,临床医生 只能通过加强流行病学史的询问和临床症状监测来 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或通过隔离排查的方式来控 制疫情,但该方法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疫情控制效 果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主观盲目性。鉴于此,EBC 采
关键词:呼出气空气微生物;采样;呼吸系统疾病 中图分类号:R1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914(2013)12-1125-03
Exhaled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collection from human specimen and its further trials for application: a review of recent studies WANG Li-hua*, ZENG Bi-xiang, ZHANG Yi-jin, XU Zhen-qiang. *Institute of Hematology and Oncology, Beijing Aerospace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76,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U Zhen-qiang,E-mai:xuzhenqiang@
EcoScreen 由于体积较大,为了获取到足够的 EBC 样品量,需设置较长的采集时间,所以一般仅用 于固定性的场所。通过使用 EcoScreen ,在人体的呼 出气冷凝液中成功检测到了流感病毒[12]。
以 Rtube 和 EcoScreen 为代表的 EBC 采集装置 虽然能够对呼出气微生物进行有效采集,但是由于自 身结构和采集方式的设计,在应用场合、是否可能有 交叉污染等方面存在不足[21],这些 EBC 采集装置总体 采集效率较低,耗时 10~15 min 以上才能采集到足量 的 EBC(约 1 000 μl)供后续实验分析。有研究表明, 在玻璃冷凝系统采集前端加一个热循环单元可提高 20%的物理采集效率[18],但存在结构相对复杂、呼出气 的采集操作繁琐、重复利用率低和易产生交叉污染等 问题。以上缺陷客观上影响了 EBC 在呼吸科筛查和疾 病早期诊断中的广泛应用。
作者简介:王丽华(1983-),女,工程师,从事血液肿瘤分子生物学和病 原微生物研究。
通讯作者:徐振强,E-mail:xuzhenqiang@
者对国内外人群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方面的技术研究 进行综述,并指出将其广泛应用到现场采样时需要解 决的问题。
1 空气微生物的健康效应与呼出气微生物的传播
名称 Rtube誖[16]
EcoScreen誖[14] Anacon誖[17]
全封闭玻璃冷凝液采集系统[18] EBC 采集盒[19]
表 1 常见的呼出气采集装置的物理参数
组成部分
材料
规格
重量
(长×宽×高,mm) (kg)
EBC 采样装置、冷却与绝缘套管、柱塞泵 主体结构:聚乙烯; 290×35×100 套管:聚四氟乙烯
最近,有研究设计出简易的呼出气 EBC 采集装 置,它是基于超低温冷凝、超疏水膜采集的撞击式采
集原理开发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采集高效和 价格低廉等优点, 每次呼出气采样均使用一次性超疏 水膜,可避免交叉污染,并能够在短时间实现对大规 模人群的 EBC 样品的采集[19]。这在发生流感疫情或其 他突发生物事件时,与传统 EBC 收集装置相比,展示 了更利于对疑似感染人群进行快速筛查的优越性。使 用该装置采集学生志愿者和呼吸科门诊患者的呼出 气样品,发现受试人群呼出气冷凝液中可培养细菌菌 落数为 300~7 000 cfu/m3,呼出气中检出的可培养细菌 气溶胶种类明显不同于对照空气,其中少动鞘氨醇单 胞 菌 (Sphingomonas paucimobili) 和 玫 瑰 色 库 克 菌 (Kocuria rosea)等机会致病菌的检出率较高,并成功检 测出甲型 H3N2 流感病毒[19]。
0.442
采集头、冷却箱、导管、支架
特制材料
1 500×500×2 000 23
呼出气冷凝管、呼气和吸气连接单元、冷 特制材料 凝温度监控装置和管路
800×250×500 8
玻璃冷凝器、柱塞、冷却装置、加热单元 玻璃
500×200×330 15
采集盒、一次性吸管、超疏水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聚四氟乙烯
100×50×30 0.105
集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呼吸系统疾病生物样本采样方 法,具有简单无创的优点,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呼吸 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14-15]。
2 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技术主要是通过人体正 压将呼出气用管路输送到超低温的环境载体中,通过 物理冷凝作用进行收集。常见的采集装置物理参数见 表 1。
Key words:Exhaled breath microorganisms; Specimen collection; Respiratory diseases
目前我国出现的人类感染禽流感疫情使得致病 性空气微生物传播途径的研究再度成为公共卫生领 域关注的焦点。根据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规 定,甲型流感病毒 H7N9 亚型和 H1N1 亚型已经被列 入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由此可见,空气介质致病微生 物已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核心防控对象。研究表明, 呼吸道可以寄生致病微生物[1],人体通过说话、咳嗽、 喷嚏或唱歌等活动呼出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传播到 环境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如 2003 年严重急性呼吸 综合症(SARS)和 2009 年 H1N1 大暴发等均被证实是 通过空气进行传播的[2-3]。根据 SARS 和 H1N1 等呼吸 系统疫情的产生、扩散、感染、致病和交叉传染的发病 特征,实现对人体呼出气空气微生物的简易高效采集 及检测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以空气为介质区域 化蔓延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咽拭子方法相比,呼出 气微生物采集法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手段,正被越来 越多地应用到环境暴露和疾病检测研究中。因此,笔
摘要:实现对呼出气中空气微生物的采集,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快速筛查和诊断及致病性 微生物环境暴露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与咽拭子法相比,呼出气微生物采集法简便、易行、无创,且能满足大规模筛查易 感人群或疑似病例的需要(如高致病性和高传染性流感病毒携带着的筛查),且能够提高主动防控呼吸系统传染病疫情 的能力,减少医护人员的被动感染,并且可有效降低病原体扩散的风险。该文综述了国内外针对人群呼出气微生物采集 方面的技术研究进展,并指出将其广泛应用到实际取样中必须考虑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