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颅内肿瘤的护理

颅内肿瘤的护理

颅内肿瘤的护理颅内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按其组织来源常见有:A、神经胶质瘤B、脑膜瘤C、垂体肿瘤D、听神经瘤等。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颅内压增高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两大部分。

如头痛、恶心、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神经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视力减退、精神症状和语言障碍等.以手术治疗为主,可辅助放疗、化疗等.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病情变化。

测T、P、R、BP四小时一次,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瞳孔不等大、缓脉、血压升高等症状时,提示有发生脑疝的可能,应立即告之医师出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3)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4)注意保护患者: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者应加以保护,如运动障碍患者卧床休息,躁动患者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栏,督促癫痫患者按时服药,健忘患者防止走失等、(5)积极做好术前特殊检查机手术准备。

(6)其他同神经外科手术前准备、2、术后护理(1)同神经外科术后护理。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和肢体活动,测T、P、R、BT两小时一次,稳定后四小时一次。

如意识障碍加重,病侧瞳孔扩大,提示颅内出血,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3)清醒后床头抬高15—-30℃,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以利于头部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4)保持出入量平衡.静脉补液时,注意控制液体速度及入量,遵医嘱及时输入脱水剂。

(5)有脑室引流管者,按脑室引流护理.(6)骨窗护理:去骨瓣的患者脑组织外只有头皮保护,易受伤,应加强保护。

如骨瓣处张力较大或组织膨出,说明颅内压高,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颅内压。

(7)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常用偏瘫或失语,应加强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训练,必要时行高压氧、针灸理疗治疗。

颅内肿瘤病人护理

颅内肿瘤病人护理

颅内肿瘤病人护理(一)定义颅内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起源于颅内各种组织,继发性颅内肿瘤系身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转移性病变。

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为鞍区、小脑脑桥角、小脑、脑室及脑干。

常见的颅内肿瘤有神经胶质瘤、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颅咽管瘤等。

(二)临床表现1.颅内压增高:约90%以上的病人可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通常呈慢性、进行性加重过程,若未得到及时治疗,重者可引起脑疝,轻者可引发视神经萎缩,约80%的病人可发生视力减退。

2.局灶症状和体征:随不同部位的肿瘤对脑组织造成的刺激、压迫和破坏不同各异,如癫痫发作,意识障碍,进行性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各种脑神经的功能障碍,小脑症状等。

(三)护理问题1.自理缺陷与肿瘤压迫导致肢体偏瘫以及开颅手术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脑疝、脑脊液漏、尿崩症等。

(四)观察要点术前观察要点1.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幕上脑肿瘤的病人早期颅内压增高症状不明显,因此病人入院后要严密观察颅内压增高情况。

若病人出现发作性剧烈头痛,伴有喷射性呕吐、视力模糊时,要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警惕脑疝的发生。

2.生命体征的观察:当颅内压增高,出现严重脑受压时,早期表现脉搏慢而有力、呼吸深慢、血压升高等,是发生脑疝的前驱症状。

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要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详细记录,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3.意识状态:由于肿瘤的压迫,部分病人可出现昏迷、嗜睡、反应迟钝或精神异常。

要通过与病人接触、对话、呼唤、压痛刺激或角膜反射等,了解其病情进展情况及意识变化。

4.视力、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观察:由于肿瘤生长部位与其邻近的神经组织受压迫,侵犯而产生功能缺损表现,如视力下降、肢体抽搐、偏瘫、幻觉、失语、闭经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好各种检查。

5.癫痫:发作时间,发作过程,,持续时间;抽搐开始部位;抽搐后有无肢体瘫痪、意识改变、瞳孔变化、大小便失禁等。

颅内肿瘤的护理

颅内肿瘤的护理

颅内肿瘤的护理
颅内肿瘤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合作情况及心理承受能力。

2、评估患者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情况,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二、护理措施
1、按肿瘤患者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有明显的进行性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应警惕脑疝的发生,频繁呕吐时应避免误吸或窒息,遵医嘱予以脱水、对症等治疗。

3、癫痫的护理
(1)保持环境安静,室内光线柔和,避免不良刺激。

(2)癫痫发作时就地平卧,用缠裹纱布的压舌板或筷子等物品自臼齿处放入口腔,以防舌咬伤。

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

4、预防跌倒:创造安全的环境,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呼叫器、便器放在易取处,进行安全宣教等。

5、放疗患者应观察血象的变化,如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对症处理。

放疗中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局部,禁用皂类擦洗,避免阳光照射引起皮肤损伤。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进行语言及记忆力锻炼,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防止
肢体挛缩和畸形。

2、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四、注意事项
1、加强安全防护,防止跌倒及其他意外发生。

2、注意休息,避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第一篇: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模块十六/神精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任务15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案例】张女士,28岁,已婚,不育,出现头晕、月经紊乱1年余,在当地医院行黄体酮调经及中药治疗不见好转,现停经6月余,并出现头痛,视力下降,以及间断性泌乳而来就诊,头部CT提示鞍区密度影增强。

初步诊断:颅内肿瘤思考:1.该患者目前症状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手术后引流患者进行引流管护理操作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颅内肿瘤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颅内肿瘤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正确指导患者用药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颅内肿瘤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一、概念颅内肿瘤又称脑瘤,包括来源于脑组织、脑膜、脑血管、脑垂体、脑神经及残余胚胎组织的原发性肿瘤,以及来自颅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的继发性肿瘤。

原发性肿瘤以神经胶质瘤最为常见,其次为脑膜瘤、垂体腺瘤、听神经瘤等。

颅内肿瘤约半数为恶性肿瘤,发病部位以大脑半球最多,其次是鞍区、小脑脑桥角、小脑等部位。

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随着肿瘤增大破坏或压迫脑组织,产生颅内压增高,造成脑疝而危及病人生命。

二、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因素及生物因素等。

颅内肿瘤的分类方法多样。

目前国内多使用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的分类:①神经上皮组织肿瘤: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肿瘤、脉络丛肿瘤、松果体肿瘤。

②脑膜肿瘤:包括各类脑膜瘤、脑膜肉瘤。

③神经鞘细胞肿瘤:包括;良性、恶性神经鞘肿瘤,良性、恶性神经纤维瘤。

④垂体前叶肿瘤:包括嫌色性腺瘤、嗜酸性腺瘤、嗜碱性腺瘤、混合性腺瘤。

⑤先天性肿瘤:包括颅咽管瘤、上皮样囊肿、畸胎瘤、神经错构瘤等。

⑥血管性肿瘤。

⑦转移性肿瘤。

⑧邻近组织侵入性肿瘤。

⑨未分类肿瘤。

三、临床表现因肿瘤病理类型和所在部位不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是其共同正文的表现。

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护理【主要护理问题】1.脑组织灌注异常与肿瘤压迫、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与肿瘤坏死或手术有关。

3.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手术和全身麻醉时间过长、长期卧床有关。

4.有躯体移动障碍的危险与肢体肌力下降、偏瘫有关。

5.体温过高与手术有关。

6.有受伤的危险与癫痫发作、感觉障碍、脑组织缺乏保护有关。

【术前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

2.颅内压增高的护理病人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适当应用缓泻剂,保持大便通畅。

同时还应采取其他措施降低颅内压。

①使用脱水剂以减轻脑水肿;②床头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③充分给氧改善脑缺氧,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脑血流量;④控制液体摄入量1000~2000ml/d;⑤高热者立即降温,防止机体代谢增高,加重脑缺氧。

3.注意保护病人对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应视具体情况加以保护,如防止健忘病人走失;督促癫痫病人按时服药;运动障碍病人应卧床休息;躁动病人给予适当约束,放置床档,防止坠床、摔伤和自伤。

【术后护理】1.卧位一般病人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特别是意识及瞳孔的变化。

3.保持出入量平衡术后静脉补液时注意应控制液体的入量在1000~2000ml。

4.脑室引流的护理①妥善固定脑室引流袋的位置,避免牵拉;②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的变化;③倾倒引流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④保持引流管通畅:勿受压、扭曲、打折;⑤脑室引流3~7天拔除,拔除后应观察病人有无颅压升高现象。

5.应用甘露醇注意事项①使用甘露醇前后先测病人血压,如病人低血压慎用;②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再输入,防止输到皮下引起皮下组织坏死;③保证甘露醇在20~30分钟内滴入体内;④甘露醇中如有结晶不可输入;⑤不能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

6.骨窗的护理胶质瘤术后为了起到减压的作用,一般将病人颅骨骨瓣去除或游离,成为骨窗或游离骨瓣。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颅内肿瘤又称脑瘤,包括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生殖细胞肿瘤、颅咽管瘤、垂体腺瘤、表皮样囊肿及转移性肿瘤等。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指发生于神经上皮、脑膜及垂体等颅内组织的肿瘤,其中近半数是恶性肿瘤;继发性颅内肿瘤多来自肺、乳腺、甲状腺及消化道等部位。

颅内肿瘤的病因尚不清楚,其临床表现因肿瘤的组织生物学特性和原发部位不同而异,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局灶症状,如意识障碍、癫痫及进行性运动和感觉障碍等。

CT或MRI检查是诊断颅内肿瘤的首选方法。

治疗原则主要以手术切除肿瘤为主,辅以放疗和化疗。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是否有吸烟和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既往史:既往有无颅脑损伤和病毒感染史;是否有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的暴露史;有无恶性肿瘤家族史。

2.身体状况(1)有无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的临床表现。

(2)有无癫痫发作、肌肉抽搐、偏瘫、失语及感觉障碍等。

(3)有无视力和视野改变、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等。

(4)有无眩晕、耳鸣、进行性听力减退及平衡障碍等。

(5)影像学检查有哪些异常发现,实验室检查是否提示激素分泌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病人和家属是否了解颅内肿瘤的治疗方法,是否担心颅内肿瘤的预后。

(2)病人的家庭社会支持情况如何。

(二)术后评估1.麻醉、手术方式,术中情况;2.评估病人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状态、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伤口及引流情况;3.有无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及视力视野障碍等并发症的发生。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自理缺陷与视力减退、视野缺损、肢体功能障碍、颅内压增高有关。

2.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颅内压增高、脑疝、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及视力视野障碍等。

【护理目标】1.病人自理能力逐渐恢复,或自理能力缺失得到满足。

2.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被及时发现与处理。

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护理

颅内肿瘤健康教育
一概念:颅内肿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颅内肿瘤特指起源于中枢神经
系统各类细胞的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颅神经、垂体、血管及胚胎残留组织等。

继发性颅内肿瘤指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形成的转移瘤。

二: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
3.化疗治疗
4.免疫治疗
三、健康教育:
1.伤口:指导患者伤口拆线后1个月内不要洗头,避免抓挠,防止感染。

有减压窗的患者避免头部磕碰。

2. 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突然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尤其是抗癫痫药物和激素类药物,以免病情加重。

3.活动与休息:坚持体能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肢体活动障碍者,遵医嘱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

保持个人卫生,每日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及时就医指征:原有症状加重;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抽搐;不明原因的持续高热;肢体乏力、麻木;手术部位发红、积液、渗液等。

四、出院指导:术后3个月复查一次,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至少复查5年,每次
就诊时携带CT、MRI片。

参考文献:《肿瘤护理学》拟定人:许** 审核人:修订日期:2020年8月拟定日期:2020年8月。

颅内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颅内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颅内肿瘤病人标准护理计划颅内肿瘤是指颅腔内原发性或继发性新生物。

常见的有胶质细胞瘤、脑膜瘤、垂体腺瘤、神经纤维瘤、颅咽管瘤、松果体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血管母细胞瘤等。

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及定位症状和体征。

以手术切除肿瘤达到解除压迫、减轻症状体征的目的。

护理上需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积极完善术前准备,及时发现和处理脑危象,加强术后病情监护,使病人早上康复。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1)睡眠型态紊乱;(2)恐惧;(3)自理缺陷;(4)意识障碍;(5)清理呼吸道低效;(6)中枢性发热;(7)颅内压增高;(8)有脑危象的可能;(9)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10)潜在并发症--尿崩症;(11)潜在并发症--癫痫;(12)潜在并发症--消化道出血;(13)潜在并发症--感染;(14)预感性悲哀。

一、睡眠型态紊乱【相关因素】1.头痛影响入睡。

2.陌生的住院环境。

3.频繁的治疗、护理操作,干扰睡眠。

4.担心疾病预后。

5.呼吸困难。

【主要表现】1.病人主诉难以入睡,易醒或醒后不能入睡。

2.病人早醒,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护理目标】1.病人能叙述影响睡眠的原因。

2.病人掌握促进睡眠的方法。

3.病人睡眠充足,精神状态良好。

【护理措施】1.帮助病人寻找影响睡眠的原因,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

(1)讲述疾病检查、治疗方法及其必要性。

(2)介绍治愈病例,使病人减轻恐惧感,树立战胜疾病信心。

(3)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大声喧哗。

(4)睡眠时间内,若非病情需要,勿干扰病人。

2.尽量满足病人习惯性入睡条件和入睡方式。

3.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

(1)睡前不喝咖啡、浓茶,避免大脑兴奋。

(2)盖被适宜,病人体位舒适。

(3)病人因头痛难以入睡,遵医嘱采取降压、止痛措施。

(4)遵医嘱给予镇痛催眠药,并观察用药效果。

【重点评价】病人是否存在影响睡眠的因素。

二、病人睡眠是否充足。

三、恐惧四、自理缺陷五、意识障碍六、清理呼吸道低效七、中枢性发热以上二~六均参照“颅脑外科重症病人标准护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理缺陷 与肿瘤压迫导致肢体瘫痪及开颅手术有关。
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颅内积液和假性囊肿、
癫痫、脑脊液漏、尿崩症。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反应进行心理疏导,运用 沟通技巧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相关信 息,以消除对事件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不良心理反 应。完善术前相关检查,针对不同的神经功能障碍,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八篇第六章
病因
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清楚,研究表明,细胞 染色体上存在着癌基因加上各种后天诱因 可使其发生。 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外伤、
射线、化学因素、病毒、胚胎残余组织。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评估
1
健康史:要详细 采集病史和全面 体格检查,了解 诱发因素。
2
身体评估:因病 理类型和病变部 位不同,有不同 的症状体征,但 颅内压增高和局 灶性症状和体征 是其共同的表现。
1
成人护理学
学习任务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导入情景
李先生,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伴行走不稳, 右侧肢体笨拙,由家人搀扶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发育
中等,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光反应灵敏,听力正常,
肌张力正常;右侧面部针刺感减退,走路不稳,右侧上肢 系扣、书写笨拙,右侧肢体共济障碍,指鼻试验右侧差。
5.健康教育
颅内肿瘤病人一般均需接受化疗和放疗,向病人和家 属介绍后续治疗的必要性和方法。术后有功能障碍者,应 与病人和家属制订康复计划。定期复查。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评价病人是否达到: 1.自理能力恢复。 2.外伤未发生。 3.体像和自尊增强。
4.并发症的出现或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第八篇第六章
思考题
女,33岁,右眼球逐渐突出伴视力进行性减退1年。入院 查体:右眼视力 0.2,眼球运动受限,眼外突,瞳孔散大,左
眼正常。 CT 平扫显示:右框内类圆形略高密度肿块,大小约
2cm×3cm,呈“油炸圈”征,视神经受压变形,视神经管轻度 扩大,眼球前移。该病人经眶翼点入路手术,病理回报:视神 经鞘脑膜瘤。 问:1.该病人存在哪些护理诊断/问题? 2.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问:1.该病人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2.护士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第八篇第六章Leabharlann 学习目标第八篇第六章
概述
颅内肿瘤(intracranial tumors)又称脑瘤, 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肿瘤两大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可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 神经、垂体、血管及残余胚胎组织等。 继发性肿瘤指躯体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 侵入颅内的肿瘤。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措施
2.术后护理
(1)加强生活护理: 体位:幕上开颅术后病人应卧向健侧,避免切口受
压。幕下开路后术后早期易取去枕侧卧或侧俯卧位;
经口鼻蝶窦入路术后取半卧位,以利伤口引流。后
组脑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只能取侧卧位,以
免口咽部分泌物误入气管。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措施
2.术后护理
(1)加强生活护理:
护士针对不同的高危因素如肢体瘫痪、癫痫、视力视野障碍和精神 症状,采取相应的措施。
4.心理护理
评估病人。确定改变病人自尊的潜在威胁向病人确认其顾虑。鼓励 持续参与活动和决策,实施个体化护理。帮助其自我护理,减少对别人 的依赖。帮助病人选择和使用化妆品、假发和衣服等,增强其自信心。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措施
局灶症状指脑瘤引起的局部神经功能紊乱, 有两种类型:
一是刺激性症状,如癫痫、疼痛、肌肉抽搐等。
二是麻痹性症状,即正常神经组织受到挤压和 破坏而导致的功能丧失,如偏瘫、失语、 感觉障碍等。
第八篇第六章
辅助检查
• 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
• 磁共振成像(MRI)
• 神经系统X线检查 • 脑电图(EEG)及脑电地形图(BEAM)
严密观察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 饮食:术后次日可进流食,以后从半流食 逐渐过渡到普食。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措施
2.术后护理
(2)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颅内压增高: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 功能和颅内压的变化。 颅内积液或假性囊肿:妥善放置引流瓶。
癫痫。 尿崩症。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措施
3.安全护理
• 脑电诱发电位记录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 脑磁图
第八篇第六章
治疗要点
降低颅内压 以缓解症状,争取治疗时间。
手术治疗 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放疗和化疗。
其他治疗 如生物、基因、栓塞等,都在进一步 发展中。
第八篇第六章
护理问题
有外伤的危险 与肿瘤压迫出现肢体瘫痪、视力视野 障碍和精神症状有关。 体像紊乱和情境性低自尊 与外貌、功能和角色的改 变相关。
第八篇第六章
第八篇第六章
3
心理-社会支持 情况:评估病人 对疾病的心理活 动或情绪反应, 评估家庭成员对 病人病情的关心、 支持程度。
第八篇第六章
身体评估
颅内肿瘤
颅内压增高:约 90%以上的病人 出现颅内压增高 的临床症状,通 常呈进行性加重。
局灶性症状和 体征:局灶症 状指脑瘤引起 的局部神经功 能紊乱。
第八篇第六章
身体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