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2016年秋季《心理学》期末考核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关建字摘要:学生,知觉,策略,思维,课堂,语言,情绪,过程,学习,教师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本文为收集整理修正,共4页,请先行预览,如有帮助感谢下载支持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293)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与注意品质的好坏关系不大。

A.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起伏B.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2.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触摸到苹果光滑的果皮等所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A.感觉B.知觉C.感受性D.感觉阈限3.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的基本过程是()oA.感觉一知觉一表象B.编码一存储一提取C.存储一编码一提取D.感觉一知觉一思维4.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而在头脑中出现客观事物形象的过程叫做()A.想象B.再认C.回忆D.表象5.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包括()oA.新颖性B.流畅性C.灵活性D.精致性6.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7.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oA.从众B.合作C.竞争D.捐赠8.下列因素中,哪些能够影响人际吸引?()A.相似性B.互补性C.差异性D.熟悉性9.下列活动中,哪些容易出现沉浸体验?()oA.运动B.逛街C.做家务D.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10.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中包括()。

A.与自己的大家庭保持频繁来往C.保持和大白然的亲密接触B.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D.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I: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和言语等。

12.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3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

中央电大2016 年秋季学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试卷及答案(代码1372,201701)

中央电大2016 年秋季学期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期末试卷及答案(代码1372,201701)

1304
|得分|评卷人|
|I
I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 1.自卑心理的克服方法有哪些? 12. 不合理信念有哪些特点? 13. 充足的睡眠对青少年有哪些好处? 14. 青少年生涯规划意识淡漠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三、案例分析题(本题 30 分)
15. 请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青少年亲子交往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说明自己的观点和
12. 不合理信念有哪些特点?
答:绝对化的要求 ;(4 分)
过分概括化 ;(3 分) 糟糕透顶。 (3 分)
13. 充足的睡眠对青少年有哪些好处?
答:有助于青少年记忆的改善 ;(4 分) 有助于青少年学习效率的提升 ;(3 分)
有助于良好情绪的保持。 (3 分)
14. 青少年生涯规划意识淡漠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A. 自我实现的需要
)。
B. 求知的需要
c. 尊重的需要
D. 审美的需要
9. 以下哪项不属于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的三要素?
A. 依恋 B. 亲密
(
)
c. 激情
D. 承诺
10. 以下关于青少年性心理表现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缺乏深刻的社会内容,主要是生理急剧变化带来的本能作用
B. 对异性的认识较为清晰明确,主要是兴趣、爱好相技带来的吸引 c. 青少年的性意识较为强烈,对某一异性感兴趣,会主动表示亲昵 D. 女性的性意识比男性.成熟早,获得某些性体验的年龄也要早
B. 自我是个体理性的部分,信奉"道德原则"
c. 超我是个体良知的部分,依据社会的道德、法律、伦理等原则
D. 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对立。健康个人身上,三者在自我的调和下达

最新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58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58题含标准答案

最新精选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完整版358题含标准答案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心理学是一门必修课程。

期末考核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总结与检验,为了帮助广大学子提高心理学成绩,我们精心整理了一份完整版的大学心理学期末考核题库,包括358道题目,并附有标准答案。

通过复习此题库,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的重要概念、理论与实践,从而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一章:基础概念与理论1. 什么是心理学?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 心理学的分支领域有哪些?答案: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

3. 请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核心观点。

答案: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现象可以通过行为来观察和解释,重点关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4.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答案: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学习、记忆、感知等认知过程。

5. 请简述社会认知理论的核心观点。

答案: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有一系列认知,以此来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

第二章:发展心理学6. 幼儿期和青少年期是人类发展的哪两个重要时期?答案:幼儿期和青少年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

7. 列举三个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答案:遗传、环境和个体的实践经验。

8. 什么是认知发展?答案:认知发展指人类在思维、学习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过程。

9. 请简述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

答案:语言发展主要经历听觉预期、婴儿啼声和婴儿言语三个关键阶段。

10. 乖戾行为是何时开始出现的?答案:乖戾行为通常在儿童时期开始出现。

第三章:认知心理学11. 什么是记忆?答案:记忆是指将信息在大脑中进行存储和再现的心理过程。

12. 请简述工作记忆的主要特点。

答案:工作记忆是一种临时性的存储系统,用于处理当前的思维任务,并具有容量限制。

13. 列举三种记忆的分类。

答案:感性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心理学》题库及答案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含单选和多选,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1.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弗洛伊德 B.魏特墨C.考夫卡 D.苛勒2.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称为 (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分心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3.我们知觉到月亮在动,而浮云是静止的,是因为(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C.自主运动 D.真实运动4.( )属于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线条透视 B.相对大小C.辐合 D.遮挡5.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是( )。

A.短语 B.音位C.语素 D.单词6.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C.班杜拉 D.斯金纳7.提出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的是( )。

A.班杜拉 B.德韦克C.德西 D.韦纳8.独立、果断、勇敢、坚韧等属于性格的( )特征。

A.态度 B.意志C.情绪 D.理智9.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

心理学 期末考试答案整理(完整版)超级强悍

心理学 期末考试答案整理(完整版)超级强悍

一、名词解释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系统。

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加强。

2、学习迁移凡是一种学习是一种学习的基础,或者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现象都属于学习迁移。

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干扰作用,称为“负迁移”。

3、遗忘记忆保持的最大变化就是遗忘,遗忘和保持是矛盾的两面。

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就是遗忘。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意识,即个人对于自己这个主体的认识和理解,是对自己的动作或行为所采取的决定、逻辑推断、生活体验等组织、调节与控制。

它使自己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周围现实发生相互作用。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意识的核心部分。

5、社会助长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为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

6、社会惰化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7、群体极化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8、从众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9、模仿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的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

10、集体凝聚力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

集体凝聚力对集体的存在和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开放大学2016年上半年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 试题(答案见尾页)

开放大学2016年上半年期末考试 教育心理学 试题(答案见尾页)
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个方面。 元认知―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提出来的,他认为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 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就其实质而言,元认知是个体对认
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其内容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成就动机一一是指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成就动机促使人
用,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也赞同知识的获得是通过主体与环
竟的相互作用,通过同化与顺应形成主体的主观世界,不断地构建认知结构,但建构主 义更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更关注个体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来构建知 只,建构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却是由每个
得分
l
评卷人l
四、问答题(本题30分.每小题10分)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10分)
(9375)
《教育心理学》试
2建构主义学习论对学习的实质认识与认知主义有何不同?(10分)
0 O密 0 0 封00线 考 l 答 l ― 生 过 题 此 线 ― … 1 ― 1
3.简答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I0分)
人决定的,是以个体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也形成了每个个体对外部世界理 释和认识的差异和形成个体不同的主观世界。
3'(10 分)签: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主要有:(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知1R 淦的概括水平;(3)认知结构;(4)认知技能与策略;(5)心理定势;(6)学习态度与
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
明的孩子,只是我犷拯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 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 戴尔 ・ 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洲‘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秋季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考试考试卷(含答案)

秋季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考试考试卷(含答案)

秋季大学教育学专业心理学考试考试卷(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性格开朗、乐观、坚强、自信的人,挫折承受力强;性格孤僻、懦弱、内向、心胸狭窄的人,挫折承受力低。

当人们对某样东西享有浓厚的兴趣,一心钻研,在别人看来很苦的事,他们却乐在其中,挫折承受力就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强2、不仅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语言和_______,就是在同一地区,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年龄的人之间都会有特殊的词汇来表达其独特的感情,使另一阶层或不同年龄的人难以理解。

【参考答案】:方言3、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如情绪的动力性、机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

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具有两极性,即存在两种对立的_________。

【参考答案】:状态4、所谓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一种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耐受能力5、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交流需要建立一定的___,无论其是否相关。

而两个非相关的物质要建立联系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

而语言沟通是采用一套具有统一编码解码标准的声音(图像)指令输出,从而使得生物(人)与生物(人)获得沟通。

【参考答案】:联系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1、行为倾向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向外显示的准备状态和持续状态。

这三种成分各有自己的特点,认知成分是态度的基础,其他两种成分是对态度对象的了解、判断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性成分对态度起着调节和支持作用;行为倾向成分则制约着行为的()。

A.不可遏制性B.活泼型C.方向性D.抑郁型【参考答案】:C2、罗伯特?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认为智力包括三个部分一一成分、经验和情境。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答案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答案

《心理学》期末作业考核(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知觉定势:发生在前面的知觉直接影响到后来的知觉,产生了对后续知觉的准备状态,这种现象叫知觉定势2、注意的指向性: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具有选择性。

3、语义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以事物的关系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

4、表象:人脑中出现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经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心理测量的基本要求。

答:使用心理测量要注意两个基本要求:测验的信度和测验的效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

另一个要求是测验的标准化。

2、简述人格的基本特征。

答: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3、动机的分类。

答:(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二)有意识的动机与无意识的动机。

(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四)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4、现代的几种认知理论。

答:期待价值理论,动机归因理论,自我动效理论,成就耳目理论。

情绪的认知理论:(一)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阐述现代特质理论?答: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在人格的理论建模上形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现代人格特质理论。

高德伯格称之为人格心理学中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1)“三因素模型”。

艾森克依据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这三个因素是:①外倾性,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②神经质,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③精神质,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2)“大五”人格因素理论。

塔佩斯等运用词汇学的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了分析,发现了5个相对稳定的因素。

以后许多学者进一步验证了“五种特质”的模型,形成了著名的大五因素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简答概念的种类。
答:
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2.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它们的相互关系,可分为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中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这些属性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
4.思维及其特征。
答:
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思维具有概括性、间接性、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4.情景记忆
答:
情景记忆是指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心理学主要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
答:
实验法。在控制或创设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优点:1,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揭示因果关系;2,可重复检验;3,数量化指标明确。缺点:1,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使实验情境带有很大的人为性质;2,会受到实验者、外部环境的多种影响;3,被是处在这种情境中,意识到自己在接受实验可能干扰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并影响到将实验结果应用于日常生活;4,对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有一定的局限性。
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十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概念可分为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自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由事物自身的特征决定的
人工概念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地确定。
三、论述(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智力三元理论。
答:
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智力表现为有目的地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山,这些能力统称作情境智力,一般来说,个体总是努力适应他所处的环境,力图在个体及其环境之间达到。一种和谐。当和谐的程度低于个体的满意度时,就是不适应。当个体在一种情境中感到不能适应或不愿意适应时,他会选择能够达到的另一种和谐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重新塑造环境以提高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程度,而不只是适应现存的环境。
智力经验亚理论提出,智力包括两种能力,一种是处理新任务和新环境时所要求的能力,另一种是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新任务是个体以前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新情境是一种新异的、富于挑战性的环境。在任务、情境和个体三者间存在相互作用。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也是智力的重要成分,人们在进行复杂任务的操作时,需要运用许多操作化的过程。只有许多操作自动化后,复杂任务才容易完成。如果个体不能有效地将一些自动化的操作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中,就会导致信息加工的中断,甚至使问题解决失败。斯腾伯格认为,应对新异性的能力和自动化的能力是完成复杂任务时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
2.论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人们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既包括感情发生的过程,也包括由此产生的种种体验,因此用单一的感情概念难以全面表达这种心理现象的全部特征。在当代心理学中,人们分别采用个体情绪和情感来更确切地表达感情的不同方面。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情绪具有按人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美的欣赏等。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期末作业考核
《心理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智力
答:
所谓智力,是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处理环境的个人的综合能力。
2.暗适应
答:
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3.图式
答:
图式是关于物体、人和情境的概念框架或知识群。图式是对你所体验的环境结构进行综合概括的编码的“知识包”。
相关法,相关研究是一种特殊的非实验性研究,当无法操纵自变量时,我们使用相关研究。优点:1,有利于我们预测变量之间的关系,提出假设;2,相关研究更接近于生活实际。缺点:
对变量的控制不多,不能揭示因果关系。
2.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理解意识。
答:
(1)意识是一种觉知。
(2)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官能。
(3)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