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合集下载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第8课《不倒翁》教材分析

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第8课《不倒翁》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第8课《不倒翁》教材分析本课的任务驱动情境是琪琪和妍妍在茶几前玩不倒翁玩具。

琪琪看着不倒翁被按倒后总能自行恢复直立,觉得很神奇:为什么不倒翁不会倒呢?由此,驱动了一个探究任务:探究不倒翁被按倒后能恢复直立的原因。

活动1 “不倒”的秘密不倒翁被按倒后总能恢复直立,对于学生来说,这种现象是非常有趣、非常神奇的。

他们喜欢玩不倒翁,感受这种有趣的现象,也想通过探究找到答案。

学生在平时的玩耍过程中,可能已经感受到了不倒翁的底部比较重,但可能还没打开过不倒翁,不知道不倒翁里面的构造是怎样的。

由于年龄原因,学生的思考会比较感性。

他们感受到不倒翁的底部比较重,会想了解不倒翁的底部里面是否有重物,而忽略不倒翁的外形特征。

因此,教科书通过不倒翁的外观图和内部图,引导学生从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上思考不倒翁不倒的原因。

在这一活动中,学生通过玩不倒翁,初步了解到不倒翁的结构特点(底部是圆弧形,底部的内部有重物)。

这将为学生在活动2中自制不倒翁打下基础。

但学生对不倒翁不倒的原因还只停留在初步的感知和猜测阶段,对该概念的建构也是粗糙和不全面的,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底部的重物必须固定在底部。

在活动2制作和测试不倒翁的过程中,学生将会逐渐完善对不倒翁不倒原因的认识。

活动1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围绕“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初步认识不倒翁的结构特点,为活动2模仿制作不倒翁做铺垫。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特点,不要求学生掌握重心越低越稳定的科学事实,而要注重他们对不倒翁不倒的结构特点的感知。

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1时,可以分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提供不倒翁玩具供学生观察,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倒翁的底部是圆弧形,底部比较重的特征;第二,让学生打开不倒翁,验证不倒翁的底部有重物。

活动2 做个不倒翁在学生对不倒翁的结构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和猜测后,活动2引导学生模仿不倒翁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选择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不倒翁。

根据不倒翁的结构特点,教科书呈现的制作材料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做外壳的材料——鸡蛋壳和乒乓球;第二种是放在底部的重物——橡皮泥;第三种是装饰不倒翁的材料——纸帽。

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教学课件

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3单元教学课件
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件部位之间是 转动连接的?
折叠床、转动的优盘盖等。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小鸡啄米的玩具的各个 部件的连接点之所以能灵活,用的是转动干连接 的。
板书设计
第9课 小鸡啄米 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 生活中的实例
作业布置
回家后向父母演示小鸡啄米的过程, 向父母讲述为什么它们会点头吃米。
小气球推动小车,距离近。
大气球推动小车,距离远。
活动2:喷气玩具的新创意 在其他物品上装上气球,能不能制成更多有趣的喷气玩具?
光盘上装上气球,将气球打气, 就可以制成“飞碟”了。
叠好的纸飞机上装上气球,将 气球打气,就可以制成“喷气飞 机”了。
生活中,有哪些交通工具就是运用了喷气的方式来运动的?
空心钉
汇报:使小鸡能灵活点头的连接方式有什么特点? 这种连接方式能自由转动。
参照小鸡啄米玩具,用卡纸及其他材料制作一个会点头的小鸡玩具。
利用鸡蛋壳、纸壳、铅笔、小剪刀、吸管、橡皮泥制作小鸡啄米玩具。
鸡蛋壳
纸壳
铅笔
小剪刀
吸管
橡皮泥
想一想,这种玩具,小鸡能自由啄米靠的是怎样的连接方式?
靠的是上轻下重, 永远不倒原理,来使小 鸡啄米的。
4、可爱的不倒翁就完成了
试想:我们做的不倒翁能立起来吗?
只要我们的不倒翁底部是半 圆的、上轻下重 ,就能立起来。
课堂练习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像不倒翁那样不容易倒?
地球仪、电风扇、酒瓶、花瓶… …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理, 上轻下重,底部为半圆形状。
板书设计
第8课 不倒翁 外形特点 内部结构 “不倒翁”的原理
气垫船
喷气式飞机

二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复习点

二年级下册科学重点复习点

第一单元磁铁第一课,磁铁能吸引什么.1、磁铁有各种形状:(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2、磁铁能够吸引(铁)--类的物体。

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不能吸引金属(铜、铝)。

3、通常情况下、物体由铁制成或其中含有铁的成分、磁铁、镍(nie)、钴都能被磁铁吸引。

4、辨认铁制品,使用磁铁检测比用眼看更可靠。

第二课,磁铁怎样吸引物体1、磁铁可以隔着一定距离和一些物体对铁产生吸引作用。

2、在磁铁与物体的中间放置一张纸、一块布或一片玻璃,磁铁对物体仍然有吸引力。

3、磁力看不到,摸不着,但和推力、拉力-样,是确实存在的力。

4、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第三课、磁铁的两极.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2、我们把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

3、磁铁不同部位磁力有强有弱,在磁极处的磁力最强。

(磁铁两端磁力最强)4、无论是条形磁铁、蹄形磁铁还是其他形状的磁铁都有两个磁极。

5、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了磁铁具有两个磁力最强的部分。

第四课、磁极与方向1、磁铁有两个磁极,能指示南北方向。

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2、用悬挂法探索蹄形磁铁,环形磁铁指示方向。

3、磁铁的红色部分代替磁铁的北极,表示地球的北方。

蓝色部分代表磁铁的南极,表示地球的南方。

第五课、做一个指南针1、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利用磁石制造出能够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900多年前,出现了指南鱼和水浮式指南针。

后来,人们把磁针和方位盘结合在一起,制造了罗盘,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2、(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制成的仪器。

3、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司南)。

4、利用磁铁来(磁化)钢针,以制成磁针。

5、指南针使用方法:①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②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③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 身边的动物 3 池塘里的鲤鱼》_0

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第1单元 身边的动物 3 池塘里的鲤鱼》_0

《科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池塘里的鲤鱼》教学设计一、教科书分析《池塘里的鲤鱼》是《科学》二年级下册“身边的动物”单元中的第3课。

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找到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了解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本课主要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让学生在认识鲤鱼外形特征的基础上,发现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池塘里的鲤鱼》以鲤鱼作为观察对象,共由2个活动组成。

活动1“观察鲤鱼”,让学生了解鲤鱼的外形特征。

活动2“饲养小鱼”,通过饲养小鱼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如运动、摄食、排泄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鱼,能笼统地辨认这些动物都是鱼,但对于鱼的一些特征并不是很了解。

因此,学生可利用已有的观察技能观察鱼,了解不同鱼的某些外形特征。

另外,大部分学生都有过饲养小鱼或其他小动物的经历。

通过这些饲养活动,学生非常喜欢饲养小动物,也乐于观察和探究。

但是,在饲养过程中,很少对小动物展开具有指向性的观察,也很少进行有效的记录。

所以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观察小鱼的生活情况并作记录,培养学生长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认识鲤鱼并初步了解鲤鱼的外形特征。

2.了解动物的一些共同特征。

3.培养学生饲养小动物以及长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与小动物友好相处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鲤鱼并初步了解鲤鱼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了解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培养长期观察和记录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鱼缸、鲤鱼、水、鱼饲料、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鱼缸、鲤鱼、水、鱼饲料。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媒体:出示本课的任务驱动场景图。

在公园里,彬彬和波波看到池塘里有很多鱼在游来游去。

问题:这些鱼是鲤鱼吧?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推测这些是不是鲤鱼。

板书:板书本课课题《池塘里的鲤鱼》。

(二)活动探究活动11:观察鲤鱼媒体:出示鲤鱼在池塘里游动的图片。

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教学课件

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2单元教学课件

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吃的每一粒米, 每一颗菜都是农民伯伯通过辛勤劳动换 来的,它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粮食来 之不易,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
板书设计
第5课我们离不开蔬菜 蔬菜的营养 蔬菜的种植
作业布置
小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蔬菜,含有的 营养成分。
2.6 动手种蔬菜
粤教粤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
活动3:学会管理 :
1.要把蔬菜苗搬到阳台上 ,接受充足阳光照。
活动3:学会管理 :
2. 定期给蔬菜施肥。
活动3:学会管理 :
3.发现有杂草, 带好除草工具进行除草。
活动3:学会管理 :
4.定期给蔬菜捉虫。(①可喷洒除虫药水;②用筷子直接抓住虫子拈死。)
做好蔬菜的生长记录 5.5 晴 强 √ √
新知导入 同学们, 你们知道很多蔬菜,但是蔬菜是怎么来的呢?
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一)活动1:种蔬菜 尝试在花盆里播种蔬菜。
(1)播种前的准备
挑选种子(技巧): A.适合在春天播种; B.比较适合当地生长环境; C.健康、饱满的种子; D.生长速度较快的品种。
播种的时间: 每年的3-5月, 种瓜点豆的好时机。
远望青灵灵,近看灵灵青, 当是竹子没有节,当是木头没有心。(打一蔬菜)
青椒 葱
猜谜语 青口袋,红口袋, 有人怕,有人爱。(打一蔬菜名)
大公鸡,绿尾巴,一头埋在地底下。(打一蔬菜)
大蒜 胡萝卜
请同学们猜一猜什么蔬菜?
黄瓜 西兰花
红薯 白萝卜
蘑菇 南瓜
有关蔬菜的民意调查:
(1)以下你最爱吃什么? 蔬菜() 鱼肉() (2)你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吗? 会() 不会() 偶尔会() (3)你认为鱼肉的营养比蔬菜的营养多吗? 是() 不是() 不一定() (4)当看到碗里有不喜欢吃的蔬菜,你会 不吃() 尽量吃() 给别人()

二年级下册科学小鸡啄米粤教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小鸡啄米粤教版
参照小鸡啄米玩具,用卡纸及其他材料制作
yí ɡè huì diǎn tóu de xiǎo jī wán jù
一个会点头的小鸡玩具
怎样让腿和翅膀 也灵活动起来?
螺丝
纽扣
卡Hale Waihona Puke 制作的 小鸡啄米步骤任务
zhǎo zhǎo xiànɡ xiǎo jī zhuó mǐ wán jù zhōnɡ zhè zhǒnɡ huó dònɡ de
图中圈出来
1.知道某些连接方式可以使连接的部件灵活转动。 2.能模仿小鸡啄米玩具中灵活的连接方式,制作玩 具。 3.知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应用了灵活的连接方式, 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
观察小鸡啄米玩具各部件的连接方式,观察灵
huó zhuǎn dònɡ de lián jiē fānɡ shì yǒu shén me tè diǎn
活转动的连接方式有什么特点。
发现
灵活的连接方式与 车轴的结构相似, 也意识到这种灵活 的连接方式可以让 “小鸡”点头。
任务
cān zhào xiǎo jī zhuó mǐ wán jù yònɡ kǎ zhǐ jí qí tā cái liào zhì zuò
9小鸡啄米
妍妍和波波想模仿小鸡啄米玩具,做一个能灵活点头的小 鸡玩具。他们画好小鸡身体的各个部分,并剪了下来。波 波把小鸡的头和身体粘了起来。不过,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任务
ɡuān chá xiǎo jī zhuó mǐ wán jù ɡè bù jiàn de lián jiē fānɡ shì ɡuān chá línɡ
找找像小鸡啄米玩具中这种活动的
lián jiē fānɡ shì de lì zǐ
连接方式的例子。
任务

(新教材)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新教材)粤教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学课件
将兔子依次放在胡萝卜、白菜、草和饼干 附近。
观察:兔子对几种食物的反应一样吗?说 一说你的发现和想法。
兔子喜欢吃胡 萝卜、白菜、草,不爱吃糖果 和饼干。
兔子吃之前会先闻一闻,再吃。
萝卜模型 萝卜
探究:兔子能通过多种器官感知周围的事情。
活动:用两个不透明的布袋分别萝卜模型和萝卜, 把兔子的眼睛蒙上,把兔子依次 放在两个布袋附近, 观察兔子的反应。
(三)拓展:蜗牛喜欢在怎样的环境种生活?
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 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 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环境:温度 16~30℃。
同学们,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研究小动物的方法呢? 用眼睛看。
用手摸。 用放大镜观察。
你们可真是了不起,学到了这么多研究 小动物的方法。今后我们在认识其他的动 物时,也要像今天一样去认真的研究,好 吗?在今天的研究过程中,你们有没有发 现新的问题,准备在课下研究的?
板书设计
第3课 池塘里的鲤鱼 呼吸 →鳃 运动 →鳍
作业布置
认真观察鲤鱼,说说你对鲫鱼还有哪 些新的认识?
1.4 家里的兔子
粤教粤科版 二年级下册科学
新知导入
谜语: 耳朵长,尾巴短。 只吃菜,不吃饭。
(打一动物名)
谜底:兔子
新知导入
人用各种感官感觉周围的世界,做 出反应。那么,小兔子是怎样感知周围 的世界的呢?
蚂蚁之间用触角交流。 蚂蚁用足爬行。
蚂蚁的外部特征。 蚂蚁的身体很小,有的是 黑色,有的是咖啡色,头上有一对触角,身体是 一节一节的,身体下面有三对足。通过触角接触 外界事物,触角是气味导航,通过闻着释放的气 味找到回家的路。同时,彼此交流沟通,传递信 息。蚂蚁的行动方式是爬行。
(二)活动2 蚂蚁的家在哪里 在校园里能找到蚂蚁,同学们想一想,在哪里还能看到这些小蚂蚁?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新教材】最新粤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目录第1单元身边的动物1.菜叶上的蜗牛教学目标1.认识蜗牛及其外形特征。

2.了解蜗牛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其运动的特点。

3.体验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过程,学会交流和记录。

4.培养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学会爱护身边的小动物。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蜗牛及其外形、反应、运动等特征。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会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有序观察。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学具准备:蜗牛、放大镜、小棉棒、透明塑料片。

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媒体:出示本课的任务驱动场景图。

问题:蜗牛躲进壳里了,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呢?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简单交流蜗牛长什么样子。

媒体:出示本课课题“菜叶上的蜗牛。

二、活动探究(一)活动1:观察蜗牛的身体媒体:出示蜗牛的图片。

问题:蜗牛的外形有哪些特征?活动:学生进行观察蜗牛身体的活动,结合《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的提示,尝试找出蜗牛的壳、触角、眼、腹足等部分。

教师要指引学生先进行整体观察,从头部到尾部有序地开展,再借助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局部观察,并提醒学生关注蜗牛的触角和眼睛。

小结:蜗牛一般由壳、腹足、触角、眼、口等几部分组成。

蜗牛的头部有两对触角,前一对触角较短,后一对触角较长且顶端有眼。

问题:蜗牛会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媒体:出示用小棉棒靠近蜗牛触角的图片。

活动:让学生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观察它的反应,并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做记录。

教师应提醒学生在观察时要爱护蜗牛,不要太用力以至于伤害到它。

小结:蜗牛在行走时会伸出触角,当遇到外界刺激时,会迅速缩回触角,躲进壳里。

(二)活动22:蜗牛是怎样运动的问题:虽然蜗牛能快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但是它的运动却是十分缓慢的。

蜗牛是怎样运动的呢?媒体:出示蜗牛在透明塑料片上爬行的图片。

活动:学生观察蜗牛的运动,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可以指引学生用手模仿蜗牛的运动方式,加深学生对蜗牛运动特点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粤教版科学二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一课:菜叶上的蜗牛
1、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反应等。

观察时要保护蜗牛。

2、蜗牛有腹足来爬行,蜗牛爬行过的地方会留下痕迹。

3、蜗牛喜欢吃的食物有白菜、黄瓜、苹果等。

4、用小棉棒轻轻触碰蜗牛的触角,蜗牛有什么反应?答:蜗牛会缩回触角,身
体缩回壳里。

蜗牛的外形有哪些特征?答:蜗牛身体分为头、腹、壳三部分,头部有眼睛、
触角和嘴巴。

蜗牛有两对触角,前面一对触角较短,后面一对较长,长的触角顶
端有眼睛。

第二课:校园里的蚂蚁
1、蚂蚁生活在土壤里,校园里、花坛边、墙角处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2、蚂蚁的外形有哪些特征?答: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长有
六条腿,头上有一对触角。

3、蚂蚁喜欢吃哪些食物?答:蚂蚁喜欢吃甜食,如白糖、面包屑、菜叶、苹果、饼干等。

在校园里观察蚂蚁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答:(1)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2)保护小动物的生活环境;(3)注意安全,不在危险的地方活动。

第三课:池塘里的鲤鱼
1、鲤鱼生活在水里,靠鳍游动,用鳃呼吸。

2、和其他动物一样,小鱼也需要食物。

小鱼的食物有鱼食、面包屑等。

3、鱼缸底部那些一条条的黑色东西是鱼的排泄物。

4、鲤鱼的外形有哪些特征?答:鲤鱼头部较大,有胡须,身体表面有鱼鳞,还
有鱼鳍和鱼尾。

第四课:家里的兔子
1、兔子有两只耳朵,四条腿。

在生物园、小农场等地方可以找到兔子。

2、兔子能通过多种器官感知周围的事物。

3、兔子喜欢吃胡萝卜、白菜。

4、兔子的耳朵为什么总是动来动去?答:是为了感知周围的声音。

第五课:我们离不开蔬菜
1、常见的蔬菜有黄瓜、番茄、白菜、胡萝卜、芹菜等。

2、我们参观小菜园,能了解蔬菜的种植和管理过程。

3、我们必须给蔬菜按时浇水和施肥,施肥时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肥料,要戴上手套。

4、我们为什么离不开蔬菜?答:因为蔬菜含有我们成长所必需的营养成分。

第六课:动手种蔬菜
1、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我们在种豌豆种子时,在土壤里戳个洞,是为了放进种子。

2、种植蔬菜首先要做的是播种。

在种植蔬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答:(1)在土壤中播种;(2)用土把种子盖好后,还要按时浇水和施肥;(3)种子民芽后,把它放到窗台上,让它得到阳光照射;(4)要记录蔬菜的种植和管理过程。

第七课:谁的蔬菜长得好
1、光照充分的蔬菜才能长得好。

2、蔬菜属于植物,我们的周围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
水分、空气、温度和肥料等。

3、常见的植物有各种蔬菜、各种树木、各种花朵等。

4、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它对我们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

第八课:不倒翁
1、我们扳倒不倒翁时,它总会恢复直立。

2、我们可以用鸡蛋壳、乒乓球、橡皮泥、小铁块等来做不倒翁。

3、不倒翁内置的重物要位于下边。

观察不倒翁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我们可以知道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因为不
倒翁的底座是一个半球形且比较重,身体比较轻。

第九课:小鸡啄米
1、啄米小鸡能灵活点头,与小鸡的连接方式有关。

2、小鸡啄米玩具各部件是相互连接的,而且连接方式是活动的。

3、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活动的连接方式的物品有剪刀、折尺、扇子等。

第十课:喷气小车
1、当我们放开充满空气的气球时,气球会喷着气飞出去。

2、喷气小车是利用气球来推动小车的,喷气小车的动力来源于气球中的空气。

3、喷气小车运动的方向和气球的喷气口方向相反。

喷气飞机、火箭都是应用喷
气方式来运动的。

4、小车运动的距离与气球的大小有关。

第十一课:纸陀螺
1、纸陀螺是由卡纸和竹签制作而成的。

2、制作纸陀螺时要注意安全,别被竹签扎着。

纸陀螺转动的持久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答:(1)陀螺的重量,陀螺越重,转得越久;(2)纸盘的大小,纸盘越大,转得越久;(3)纸盘的高度,适当调低会让陀螺转得更久。

第十二课:位置和方向
1、人们常用前、后、左、右和远、近等词描述物体所处的位置。

2、观察教室前后门的位置,说说自己的座位离哪个门更近。

3、教学楼和图书馆都是校园里的建筑物。

站在校园里的不同地方,尝试描述教学楼和其他建筑物的位置。

第十三课:辨方向
1、最基本的四个方向是东、南、西、北。

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太阳落下的方向是西。

早上面对太阳时如何确定方向?答:早上面对太阳时。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3、指南针是用于指示方向的工具。

如何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答:使用指南针时,指南针应平放,并使红色指针与方位盘上表示正北的刻度线重合,这时方位盘上东、南、西、北对应的方向就是实际方向。

第十四课:
1、观察校园,了解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

根据学校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制作校园简易模型,并作介绍。

人们可以通过看一所学校的简易模型去了解一所学校的布局。

制作校园简易模型时应注意什么?答:根据学校建筑物的位置和方向,用不同的盒子代表不同的建筑物,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