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知识共50页

合集下载

基层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党建工作知识)

基层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党建工作知识)

基层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党建工作知识)1.问:“六好”基层党组织是指?答: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发展思想好、制度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2.问:严格执行基层党组织按期换届规定,因特殊情况需延期的,如何操作?答:应事先报上级党组织批准,延长期限不超过1年。

3.问:机关党组织书记一般由谁担任?答:本单位党组(党委)书记或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党员领导干部。

4.问:机关专职党务干部按何种比例配备?答:按机关(含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总数的2%配备(不含工青妇组织的专职工作人员);机关工作人员较少的或者直属单位和人员较多的,应适当增加比例,不足1人的按1人配备。

5.问:各级机关工委(党委)留存党费的比例分别是多少?答:省直机关工委、设区市直机关工委、县(市、区)直机关工委分别以60%、50%、40%的比例留存党费;市直单位机关党委留存20%党费;市、县级企业党委留存30%党费;市、县级事业单位党委留存30%党费。

6.问:省、设区市、县(市、区)直机关党员教育经费按什么标准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答:所辖党员年人均不低于12元。

7.问:各级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部门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配备比例是如何规定的?答:不低于企业职工总数的1%。

8.问:企业党的活动经费如何列支?答:列入年度财务预算,按照企业职工年度工资总额0.5%—1.5%的比例从企业管理费中列支。

9.问:《中国共产党章程》要求将什么纳入国有企业章程?答:党建工作总体要求,明确企业党组织的职责权限、机构设置、运行机制、基础保障。

10.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是党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应发挥什么作用?答:在企业职工群众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发挥政治引领作用。

11.问:对已经掌握到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做到“六个清”是指?答:经营运行情况清,职工队伍情况清,党员队伍情况清,出资人情况清,建立党组织情况清,未建党组织原因清。

12.问:对暂不具备单独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如何建立联合党支部?答:原则上按照“一管五”(1个党支部覆盖5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标准,建立联合党支部。

基层党务工作基本知识

基层党务工作基本知识

基层党务工作基本知识一、党的组织工作〔一〕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党的基层组织指的是基层单位中的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党章规定:“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人民解放军连队和其他基层单位,但凡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的具体结构。

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来确定。

在一般情况下,党员超过100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委批准,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基层委员会下面可分设假设干总支部或支部;党员50人以上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委批准,可设立党的总支部,总支部下面可分设假设干支部;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又不足50人的基层单位,经上级党委批准,可设立党的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可与邻近单位的党员组成联合支部。

〔二〕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党的基层组织领导成员职数设置的基本原则是:(1)党员人数较少的党支部(如党员不足7名的党支部),可不设支部委员会,只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2)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3-5人,最多不超过7人,设书记1人,必要时增设副书记1人。

(3)总支部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7人,最多不超过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人。

(4)基层委员会,一般设委员5-9人,设书记1人,副书记1-2人。

〔三〕支部委员的设置支部委员根据支委名额的多少和实际需要,酌情设:组织委员、学习宣传委员、文娱体育委员、保密保卫委员、群众工作委员、统战工作委员。

〔四〕支部委员会选举和改选工作程序准备阶段:1、起草工作报告: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凡任届期满的都应按期进行改选。

改选前党支部应认真回忆和总结本届委员会的工作,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经验教训,以及对下届支部委员会的建议等,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写出工作报告,经支委会认真讨论,反复修改后定稿。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共50页文档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共50页文档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本知识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Thank you

基层党建基础知识

基层党建基础知识

基层组织建设名词解释1、什么是“小学教”活动? 2008年、2009年主题分别是什么?答:为巩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机制,安徽省委决定自2003年起,每年春节前后集中1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教育活动。

由于这样的学习教育活动规模较小、时间较短,被简称为农村“小学教”活动。

2008年主题“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新家园”。

2009年主题:“兴起农村改革新热潮、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什么?答: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指什么?答:所谓“三级联创”是指县区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区、乡镇(街道)争创“五个好”乡镇党(工)委、村(社区)争创“五个好”村级党组织。

4、“五个好”党组织指哪五个好?答: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5、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哪几项载体?答: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务村务公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承诺制等。

6、什么是“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答:把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发展能手,把农村发展能手培养成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7、什么是“双向带动”?答:把家乡更多的劳动力带出去务工,把在外面挣得的资金、学到的技术和联系到的项目带回家乡。

8、什么是“双评双述双公开”?答: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向党员和村委会向党员和村民代表述职述廉;党员和村民代表对村党组织委员会、村委会班子及成员进行民主评议;党务公开、村务公开。

9、什么是双向承诺?答:双向承诺就是村党组织分别向乡镇党委、党员和群众作出服务群众的承诺,党员分别向党组织和群众作出服务群众的承诺,明确承诺服务的具体事项、完成时限、达到的要求等,并认真兑现。

基层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点

基层党建工作应知应会知识点

基层党建工作应知应会一、“四议两公开”工作法1.村党支部会提议。

对村内重大事项,村党支部在广泛听取意见、认真调查论证的基础上,集体研究提出初步意见和方案,使提议符合本村发展实际,符合群众意愿。

2.村“两委”会商议。

根据村党支部的初步意见,组织“两委”班子成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对意见分歧比较大的事项,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口头、举手、无记名投票等方式表决,按照少数人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商议意见。

3.党员大会审议。

对村“两委”商定的重大事项,提交党员大会讨论审议。

召开党员大会审议前,须把方案送交全体党员,在党员中充分酝酿并征求村民意见;党员大会审议时,到会党员人数须占党员总数的2/3以上,审议事项经应到会党员半数以上同意方可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表决;党员大会审议后,村“两委”要认真吸纳党员的意见建议,对方案修订完善,同时组织党员深入农户做好方案的宣传解释工作。

4.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

党员大会通过的事项,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村党组织领导下,由村委会主持,召集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讨论表决。

参加会议人数必须符合法律规定,讨论事项必须经全体村民代表或到会村民半数以上同意方可决议通过。

5.决议公开。

经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通过的事项,一律在村级活动场所和各村民小组村务公示栏公告,公告时间原则上不少于7天。

6.实施结果公开。

决议事项在村党支部领导下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实施结果及时向全体村民公布。

二、“三会一课”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是党的基层支部应该长期坚持的重要制度,也是健全党的组织生活,严格党员管理,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制度,是我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党组织生活制度。

“三会”是: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一课”是:按时上好党课。

(一)、支部大会制度1、会议时间: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党支部书记主持,书记不在时由副书记主持。

2、与会人员:会议由全体党员参加,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可吸收非党干部或入党积极分子列席参加。

基层党建应知应会

基层党建应知应会

基层党建应知应会基本知识一、组织建设1、五议三公开:五议:党支部提议;“两委”班子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评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三公开:决策事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群众满意度公开。

2、“五双、五新”目标:五双:双向建制,双重管理,双向培养,双型教育,双带互动。

五新:在双向建制上深化建设一批新型党支部;在双重管理上深化培养一批党内新生力量;在双向培养上深化锻造一批新型农村后备干部;在双型教育上深化选育一批新型党组织带头人;在双带互动上深化探索一批新的互动共富模式。

3、一推双促:以农村党建推动产业合作社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收。

”4、“一定三有”新机制:一定:定任务目标;三有:干好有希望,待遇有保障,退后有所养。

5、双公开两规范:双公开:党务公开,村务公开;两规范:农村干部队伍规范管理,农村工作规范运行。

6、农村工作新机制:干部管理科学,工作秩序规范,党务村务民主,充满生机活力。

7、农村党组织“五个好”: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锻炼一支好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8、科学发展要实现“六新”:发展认识有新提高,发展能力有新增强,解决突出问题有新突破,基层组织建设有新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有新转变,推动各项工作有新成效。

9、三保一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

10、“四议两公开”即“4+2”工作法:四议:①支部提议。

掌握工作主动权;②“两委”会商议。

把村党支部意见转入村民的自治程序;③党员大会审议。

扩大党内民主;④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

确保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两公开: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11、“4+2”工作法的特点:①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巩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完善“两委”协调机制,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机制紧密结合;③完善党内民主机制,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④完善群众自治机制,树立民主协商的工作理念;⑤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用严格的法定程序保证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

基层党建应知应会

基层党建应知应会

基层党建应知应会基本知识一、组织建设1、五议三公开:五议:党支部提议;“两委”班子商议;党员大会审议;群众评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三公开:决策事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群众满意度公开。

2、“五双、五新”目标:五双:双向建制,双重管理,双向培养,双型教育,双带互动。

五新:在双向建制上深化建设一批新型党支部;在双重管理上深化培养一批党内新生力量;在双向培养上深化锻造一批新型农村后备干部;在双型教育上深化选育一批新型党组织带头人;在双带互动上深化探索一批新的互动共富模式。

3、一推双促:以农村党建推动产业合作社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收。

”4、“一定三有”新机制:一定:定任务目标;三有:干好有希望,待遇有保障,退后有所养。

5、双公开两规范:双公开:党务公开,村务公开;两规范:农村干部队伍规范管理,农村工作规范运行。

6、农村工作新机制:干部管理科学,工作秩序规范,党务村务民主,充满生机活力。

7、农村党组织“五个好”: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培养锻炼一支好队伍;选准一条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好路子;完善一个好的管理体制;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8、科学发展要实现“六新”:发展认识有新提高,发展能力有新增强,解决突出问题有新突破,基层组织建设有新加强,党员干部作风有新转变,推动各项工作有新成效。

9、三保一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

10、“四议两公开”即“4+2”工作法:四议:①支部提议。

掌握工作主动权;②“两委”会商议。

把村党支部意见转入村民的自治程序;③党员大会审议。

扩大党内民主;④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

确保农民群众当家作主;两公开:决议内容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11、“4+2”工作法的特点:①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巩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②完善“两委”协调机制,实现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机制紧密结合;③完善党内民主机制,充分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④完善群众自治机制,树立民主协商的工作理念;⑤完善民主监督机制,用严格的法定程序保证民主决策和公开监督。

农村基层党务工作基础知识

农村基层党务工作基础知识
25000 20240 20252 20563 20887 21267 20000
15000 10000
5000
7180 7616 7453 7568 7576
农村党 员人数 60岁以 上
0
2007(35.472%0)08(37.612%0)09(36.242%0)10(36.232%0)11(35.62%)
2011年 21267 14365 67.55 3827 18.00 1500 7.05 1575 7.41
(4)、“慎重发展”
(1)要注意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 察,选准发展对象,使他们在迈进党的大门前, 即具备一定素质并经受一定的考验。
(2)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的标准,党组织在讨 论审批时,要按照党章要求对照和衡量。
是加快沅陵发展,实现富民强县奋斗目标的迫切 需要。
2、党员发展工作现状 ①近年来党员发展情况
年度 人数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党员总数 27709 28173 28801 29401 29975
新发展 党员数 445 609 567 582
667
计划 480
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全县共设党委47个,总支81个, 支部1143个,党员29975人,同期相比增加党员574人。
2. 党的基层组织建立的原则:
生产原则和地区原则
生产原则:按照党员所在的生产和工作地点建立 党的基层组织,每个党员都能编入党的基层组织进 行活动。
地区原则:在按照生产原则的基础上,在一个行 政区内建立统一的党的组织,管理该区域内的党员。
3.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形式
(1)基层党的委员会
党员100人以上的,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党员不足100 人的,因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也可以设立党的 基层委员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