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课外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优秀ppt课件

在阅读完全文后,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总结归纳,形成清晰 完整的阅读印象。
05
文本主旨把握与观点态度评价
文本主旨把握方法
标题分析法
通过解读文章标题,初步判断文 章主题和中心思想。
首尾句分析法
关注文章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往 往这些句子会点明文章主旨。
段落大意概括法
分别概括每个段落的大意,再综 合各段落大意得出文章主旨。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优秀 ppt课件
目
CONTENCT
录
• 阅读理解基本概述 • 词语理解与运用技巧 • 句子理解与赏析方法 • 段落大意概括与结构分析 • 文本主旨把握与观点态度评价 • 答题规范与应试策略
01
阅读理解基本概述
阅读理解重要性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理解、 分析和归纳能力。
关键词句法
注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如反复 出现的词语、抒情议论句等,它
们往往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
作者观点态度识别及评价
识别作者观点
注意文章中的直接表述、修辞手 法和感情色彩等,从中推断出作
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作者观点
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理解,对作者 的观点态度进行客观评价,判断其 合理性和价值。
识别文章价值取向
善于总结归纳,注意表达
在回答简答题和分析题时,要善于总结归纳文章 的主旨和要点,并注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 观点和思考过程。
02
词语理解与运用技巧
词语含义推断方法
80%
利用上下文语境
通过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 注意前后文的联系和逻辑关系。
100%
利用词语构造
通过分析词语的构造,如词根、词 缀、词义转换等,来推断词语的含 义。
精小学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01阅读理解基本概念与技巧Chapter阅读理解定义及重要性文章结构与段落关系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整体框架和组织形式,包括标题、开头、正文和结尾等部分。
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每个段落通常包含一个中心思想和相关细节。
掌握文章结构和段落关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逻辑和作者思路。
关键词句识别与运用学生应该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意图。
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包括寻找主题句、分析文章结构和关注关键词句等。
中心思想是文章的核心观点或主题,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方法02各类题型答题策略与技巧Chapter01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020304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注意排除干扰项,避免误选对于不确定的题目,可以猜测答案并标记,以便后续检查选择题答题方法及注意事项010204填空题答题策略与实例分析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根据上下文推断空格处应填内容注意词语搭配和语法结构实例分析: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填空题答题技巧03简答题回答步骤和要点总结01020304审题立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03阅读材料分类及特点分析Chapter记叙文阅读特点及方法指导记叙文六要素记叙顺序记叙的人称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说明文阅读技巧与实例剖析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实例剖析议论文阅读策略及案例分析论点的提出和确立论证的方法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议论文三要素论据的种类案例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结合具体文章,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等。
01020304比较阅读的目的比较阅读的注意事项比较阅读的步骤训练实例不同类型文章比较阅读训练04真题模拟演练与解析Chapter历年真题回顾与命题趋势分析回顾历年真题,总结考点和命题规律分析命题趋势,预测未来考试重点指导学生把握考试方向,提高备考效率提供模拟试卷,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讲解答题技巧,包括如何快速定位信息、筛选关键词等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指出问题并提供改进建议模拟试卷训练及答题技巧讲解总结学生易错题型,如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等分析错误原因,如阅读不仔细、理解偏差等提供纠正措施,如加强阅读训练、注重思维逻辑等学生易错题型剖析与纠正措施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方法探讨05课外阅读推荐及拓展延伸Chapter适合小学生阅读书目推荐《小王子》《哈利·波特》系列《夏洛的网》《绿野仙踪》名著导读和经典篇章欣赏《西游记》吴承恩著,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阅读能 力和思维能力,为其他学科学习 和日常生活奠定基础。
文章结构与段落大意把握
文章结构
包括标题、开头、正文、结尾等部分,各部分之间逻辑严密 、相互关联。
段落大意把握
通过阅读段落首尾句、关键词等,快速把握段落主题和中心 思想。
关键信息筛选与整合方法
关键信息筛选
填空题答题技巧
01
02
03
04
通读全文,理解文章意思。
根据上下文推断空格处应填写 的内容。
注意填写内容的时态、语态、 单复数等语法问题。
填写完成后,再次通读全文, 确保语句通顺、逻辑合理。
简答题答题技巧
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要求。 在文章中找出与题目相关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整理。
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 组织语言,简洁明了地回答问题。
05
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环 节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题并小组讨论
选择适当难度的阅读 文章,让学生自主完 成相关练习题。
记录小组内不同意见 和争议,为后续的分 享交流做准备。
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 ,互相交流答题思路 和答案。
分享交流各自答题经验和心得
邀请几位学生代表上台分享自己的答题经验和心得。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解题技巧、易错点等方面的内容。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
教师总结归纳,提出改进意见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 结,归纳出共性和个性问题。
针对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普 遍问题,教师给出改进意见和指
导。
教师可以结合PPT课件中的相关 内容,对阅读答题技巧进行进一
步讲解和示范。
06
课后作业布置与要求说 明
精:小学阅读答题技巧课件(精编课件).ppt

例3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精,品课表件 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了读者对白杨树 品格的关注、对新疆环境的介绍以及爸爸对他们的期望,给人以 启迪,更加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
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精爸品课这件 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 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 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 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6、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精品课件
十二、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 特点
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 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 者”
例读文段::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白 杨 精品课件
啊,就剩一题了,抄是不抄?好!为了满分精品,课件为了明天会更好,我抄!
当我辗转于翻书之际,纵身于题海之间时,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突然出现在我的东南方 向,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没收了我的“赃物”——考卷,“作案工具”——两张作弊答案, 一支钢笔,我呆呆地坐在座位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接着传来一片议论声,似乎是那些 “三好生”:“谁叫你抄,这下完了吧?”又似乎是那些“红灯生”:“谁叫你不给我抄,否 则我还会提示你呢?”哀哉!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课件

• 答题示例:“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 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 子……“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 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不想占 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 味深长的对儿子说。(节选自《荷包蛋》)
2020/10/23
•问:文中的“告诫”“教 训”“意味深长”三个词的顺序 能否调换?为什么?
2020/10/23
答题模式:不行。因 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 准确)地写出了+对象 +效果,换了后就变成 +不好的效果。或:不 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 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 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 性格特征)。
2020/10/23
答题示例:
山间林密,泉隐其中,有时,泉水在 林木疏朗处闪过亮亮的一泓,再向前寻, 已不可得。那半含半露、欲近故远的娇 态,使我想起在家散步时,常常绕我膝 下的爱女。每见我伸手欲揽其近前,她 必远远地跑开,仰起笑脸逗我;待我佯 作冷淡而不顾,她却又悄悄跑近,偎我 腰2间020/10/2。3 好一个调皮的孩子!(节选自谢
2020/10/23
(三)这句话运用了什 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 达上有什么好处?
2020/10/23
(比喻、拟人、夸张、排 比、对偶、引用、设问、 反问、反复、对比、借代、 反语)
2020/10/23
1.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
象+特性。
2020/10/23
2. 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 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 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 作用等;强调了……
2020/10/23
•问:请简析第一自然段(即上文)在作 品中的作用。
•答:(1)为下文写父亲对“我”的爱 作反衬;(2)为文末写父亲对“我” 的怯意作铺垫;(3)照应了“父子之 间的怯意”这个题目。
《小学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ppt课件

问:怎样理解这一段中“有时发出细 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 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 赶快付诸行动”的表达作用?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 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某个句 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 具体地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 象地描写了……
(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 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 处?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 引用、设问、反问、反复、对比、 借代、反语)
1. 比喻、拟人: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 排比:
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 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 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
3.设问:
问:这篇散文中,⑴作者主要用第 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
么?⑵第六段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 “它”,原因是什么?
答:⑴将长城拟人化:A. 便 于与长城对话,B. 便于抒发感情。
⑵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 ”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 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
请注意:
无论什么阅读题,解答时都要做 到在“字不离段,段不离章”,答案 一定要有{文章中的语句},因为答案 就在文章中,自己编的总赶不上作者 说的。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
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 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 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 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答题示例: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 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 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 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 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 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 障,紫塞( 注:指长城) 不再是嵚奇。它变 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 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 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节选自2000年全国卷《长城》)
小学语文阅读解题技巧与方法ppt课件

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感激和思念之情 。
《荷塘月色》欣赏与解读
写作背景
介绍作者朱自清及时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以荷塘月色为线索的写景抒情结构,以及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
描写手法
讲解作者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描绘荷塘月色的美景。
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之情。
积极参加讨论和交流活动,分享心得体会
1 2
参加小组讨论
在小组中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倾听他人的观点 和看法。
参加班级交流活动
在班级中组织阅或社区的阅读活动
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阅读推广活动,结交更多 热爱阅读的朋友。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小学语文阅读解题技 巧与方法ppt课件
目 录
• 阅读理解基本概念与技巧 • 不同类型文章阅读策略 • 典型题型分析与解题方法 • 实例剖析:名家名篇欣赏与解读 • 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阅读理解基本概念与技巧
阅读理解定义及重要性
阅读理解定义
通过阅读文本,理解作者的观点 、情感和意图,获取信息和知识 的过程。
03
02
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总分总的结构,以及首尾 呼应的写作手法。
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 赞美之情。
04
《背影》欣赏与解读
写作背景
介绍作者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及时代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
文章结构
分析文章以“背影”为线索的叙事结构,以 及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
描写手法
讲解作者如何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刻画父 亲买橘子的场景。
四年级课外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课外阅读方法步骤:
一、平心静气,不要害怕。 二、初读全文,整体把握。 三、认真审题,锁定段落。 四、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关注: 1、标题(或中心,或内 容,或线索) 2、开头段(或点题,或 总起) 3、结尾段(总结全文,
文章内容感知
1、写人记事文章:弄清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串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 内容。
①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 品质,
②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己是怎样 做的。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常考题型: 请用“_____”画出文章中的 过渡句,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__承__上__启__下__。(复习册p23
第4题)
小拓展: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 了作者……的感情。 过渡段:承上启下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表达 了作者……的感情。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排比、反问、设问、对比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四)描写方法的作用
人物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 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等。
本段运用了……描写,表现了……(文中人 物的怎么样的)性格,体现了作者对…… 感情。
(五)小技巧
选择题: 1、直选法。P17第2题 2、排除法。复习册p19第1题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 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 点。 复习册p16第3题、p21第3题。
2、对比:用A和B对比,突出了……强调 了……的特点。 《白鹅》中用鸭子的步态和鹅的步态进行对比, 突出了鹅的步态的傲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拆分法。把词语拆开,看看每个字什么 意思,再合起来。
• 2、联系上下文(前后句子)猜它的意思。 p16第4题。p19第2题。P29第1题。
• 3、近义词、反义词法。“不”字法。
• P21第1题。
• 关键点:先回答自己的理解,再扣住原文
回答。
.
18
联系生活,想象说话
• 例如: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读文后 的感受。或是: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 感想?请写几句话。
.
3
.
4
文章内容感知
• 1、写人记事文章:弄清时间、地点、人物、 事件,串起来,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 内容。
• 2、写景状物文章: • 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景物?它是什么样的?
分几方面来写? 串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 内容。
.
5
常考题型:
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讲了一件
什么事?(五、六单元测验卷第14
• ①先从课文中说起,你喜欢主人公的什么 品质,
• ②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怎样 做的。
.
19
最后,巧用原文,能用原 文回答的,就直接用原文回 答!不然就用自己的话+原 文回答。千万不能不答、乱 答,要先易后难,言之有据!
.
20
课外阅读答题技巧指导
.
1
课外阅读方法步骤:
一、平心静气,不要害怕。 二、初读全文,整体把握。 三、认真审题,锁定段落。 四、复读全文,验证答案。
.
2
关注:
1、标题(或中心,或内容,或线索) 2、开头段(或点题,或总起) 3、结尾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各段的首句(主题句) 特别注意: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 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
.
8
小延伸:
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 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 说明内容(特点)
《长城》这一课,介绍了长
城的高大坚固和气势雄伟的
特点,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
勤劳、智慧和力量。
.
9
.
10
常考题型: 请用“_____”画出文章中的 过渡句,它在文章中的作用是
__承__上__启__下__。(复习册p23
第4题)
.
11
小拓展:
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 了作者……的感情。 过渡段:承上启下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表达 了作者……的感情。
.
12
(三)修辞手法的作用
•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 排比、反问、设问、对比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 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
13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 点。 复习册p16第3题、p21第3题。
2、对比:用A和B对比,突出了……强调 了……的特点。 《白鹅》中用鸭子的步态和鹅的步态进行对比, 突出了鹅的步态的傲慢。
3、排比:强调了+对象+特点。
一二单元:文中第④自然段主要运用了排比的
修辞手法,赞美了竹子默默无言、心甘情愿奉
献的品质。
.
14
反问:加强语气,突出了…… 设问:提出问题,引起思考。
.
15
(四)描写方法的作用
人物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肖像描 写)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等。
本段运用了……描写,表现了……(文中人 物的怎么样的)性格,体现了作者对…… 感情。
.
16
(五)小技巧
选择题: 1、直选法。P17第2题 2、排除法。复习册p19第1题
.
17
解释词义
• 遇到生词,不要紧张。
题)
2、请简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大意。
(复习册p22第3题。)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大意。
(复习册p27第1题)
4、豚草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p24第1题)
.
6
写人记事的文章:
四要素:谁﹢在什么情况下(背景) ﹢干什么﹢结果怎样
复习册p27第一题 五六单元:《心底盛开 一朵花》
.
7
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 和过渡句(特别注意开头、 结尾、各段的首句) (复习册p22第三题、 p24第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