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气材料课后题

合集下载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8. 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 NaF(2) CaO ⑶Z nS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1(0.93 3.98) 2根据鲍林公式可得 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 100% 90.2%共价键比例为:1-90.2%=9.8%2(1.00 3.44) 22、 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1 e 4] 100% 77.4%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23、 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ZnS 中离子键含量[1 e 1/4(2.58 1.65) ] 100% 19.44%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 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 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 至长期存在。

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1. 回答下列问题:(1) 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 )与[210] , (111)与[112] , (110)与[111], (132)与[123], (322)与[236: (2)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 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2 .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西安交大材料科学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8.计算下列晶体的离于键与共价键的相对比例(1)NaF (2)CaO (3)ZnS解:1、查表得:X Na =0.93,X F =3.98根据鲍林公式可得NaF 中离子键比例为:21(0.93 3.98)4[1]100%90.2%e ---⨯=共价键比例为:1-90.2%=9.8% 2、同理,CaO 中离子键比例为:21(1.00 3.44)4[1]100%77.4%e---⨯=共价键比例为:1-77.4%=22.6%3、ZnS 中离子键比例为:21/4(2.581.65)[1]100%19.44%ZnS e --=-⨯=中离子键含量共价键比例为:1-19.44%=80.56%10说明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与动力学条件的意义.说明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答:结构转变的热力学条件决定转变是否可行,是结构转变的推动力,是转变的必要条件;动力学条件决定转变速度的大小,反映转变过程中阻力的大小。

稳态结构与亚稳态结构之间的关系:两种状态都是物质存在的状态,材料得到的结构是稳态或亚稳态,取决于转交过程的推动力和阻力(即热力学条件和动力学条件),阻力小时得到稳态结构,阻力很大时则得到亚稳态结构。

稳态结构能量最低,热力学上最稳定,亚稳态结构能量高,热力学上不稳定,但向稳定结构转变速度慢,能保持相对稳定甚至长期存在。

但在一定条件下,亚稳态结构向稳态结构转变。

第二章1.回答下列问题:(1)在立方晶系的晶胞内画出具有下列密勒指数的晶面和晶向:(001)与[210],(111)与[112],(110)与 [111],(132)与[123],(322)与[236](2)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111)和 (112)晶面,并写出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

(3)在立方晶系的一个晶胞中画出同时位于(101). (011)和(112)晶面上的[111]晶向。

解:1、2.有一正交点阵的 a=b, c=a/2。

某晶面在三个晶轴上的截距分别为 6个、2个和4个原子间距,求该晶面的密勒指数。

西安交通大学21春发电厂电气部分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71

西安交通大学21春发电厂电气部分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71

西安交通大学21春《发电厂电气部分》离线作业1辅导答案1. 有关油浸式变压器4个字母顺序代号所表示的冷却方式描述错误的是( )。

A.第一个字母表示与绕组接触的内部冷却介质B.第三个字母表示外部冷却介质C.第三个字母为A表示介质为水D.第二个字母表示内部冷却介质的循环方式参考答案:C2. 线路停电的操作顺序是( )A.先分母线隔离开关,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B.先分线路隔离开关,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断路器C.先分断路器,再分母线隔离开关,最后分线路隔离开关D.先分断路器,再分线路隔离开关,最后分母线隔离开关参考答案:D3. 类和对象的关系类似于下面( )类型的关系。

A.关联和链 B.用例和参与者 C.包和类图 D.聚集和组合类和对象的关系类似于下面( )类型的关系。

A.关联和链B.用例和参与者C.包和类图D.聚集和组合A4. 检查ZN型10KV真空断路器真空泡真空度的最简便方法是对灭弧室进行( )试验。

A、40KV工频耐压B、40KV直流耐压C、42KV工频耐压参考答案:C5. 通常规定一般电气设备允许的最高工作电压为设备额定电压的( )倍。

A.1.1~1.15B.1.3~2C.1~1.2D.1.15~1.3参考答案:A6. 发生三相短路时,同一平面内的三相导体受力最大的是( )A.中间相B.两边相C.三相受力相等D.其他都不对参考答案:A7. ( )不是无汇流母线的接线形式。

A、单元接线B、角形接线C、桥形接线D、双母线接线参考答案:D8. 元件在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间t发生故障的概率,称为( )。

A、可靠度B、不可靠度C、故障率D、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参考答案:B9. 隔离开关的工作特点是在( )情况下分、合线路。

A.有电压、有电流B.有电压、无电流C.无电压、有电流D.无电压、无电流参考答案:B10. 为了保证发电厂厂用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经济性,高压厂用母线均采用( )的原则进行供电。

电介质物理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电介质物理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电介质物理_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非线性光学效应仅存在于光强很高的情况答案:正确2.BaTiO3为位移型铁电体。

答案:正确3.电畴的形成是系统自由能取极大值的结果。

答案:错误4.铁电体中电畴不能在空间任意取向,只能沿晶体的某几个特定晶向取向,电畴所能允许的晶向取决于该种铁电体原型结构的对称性,即在铁电体的原型结构中与铁电体极化轴等效的晶向。

答案:正确5.自由晶体受热时热释电效应是第一类效应和第二类效应之和答案:正确6.热释电材料和铁电材料属于压电材料。

答案:正确7.经过极化处理后,铁电体的剩余极化强度是不稳定的且随时间而衰减,从而造成其介电,压电,热释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就是铁电体的陈化。

答案:正确8.自发极化能被外电场重新定向的热释电晶体就是铁电体;铁电体的电畴结构受铁电体原型结构对称性的限制。

答案:正确9.铁电体的表观特征是具有电滞回线,描述了极化强度和电场强度之间的滞后关系,从该曲线可以直观观察到的两个物理量是剩余极化和矫顽场。

答案:正确10.具有自发极化的晶体称为热释电体,在温度变化时可以释放电荷,该效应与电卡效应互为逆效应。

答案:正确11.自发极化只存在具有单一极轴的点群中,共有21种。

答案:12.沿x3轴极化的压电陶瓷通过坐标变换后,有哪些独立分量()答案:13.以下哪个材料不是铁电体或反铁电体材料()答案:Al2O314.室温下将铁电四方BaTiO3陶瓷极化,其饱和极化强度与晶体自发极化强度的关系是()。

答案:15.沿x3轴极化的压电陶瓷的弹性柔顺系数的独立分量为:s11、s12、s13、s33、s44、s55。

答案:错误16.应力张量【图片】与以下哪个应力张量等价()答案:17.沿x3轴极化的压电陶瓷为4mm点群,属于四方晶系,则X3轴为四次轴绕X3轴进行四次旋转对称操作,则产生的下标变换关系为:1→2、2→-1、3→3。

答案:正确18.晶体中有8种宏观对称操作,共构成32种晶体学点群,其中11种晶体学点群具有对称中心,10种晶体学点群具有单一极轴。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材料课后题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材料课后题

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电气材料?主要有哪些种类?1 •电气材料煙指在电力设备中应用的材料。

电气材料是构成电力设备的基础物质,是实现电力设宙各种功能的基础,是电力设笛安全可靠运行的墓本保证。

2•根据其电气功能,电气材料主要分为电介质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磁性材料。

1-2•什么是电力设笛?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主要有哪些类别?电力设缶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能够实现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分配、使用的设笛的总称。

电力设备的分类:按电力先后顺序,分为:发电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和用电设备。

按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按技术重要程度,分为:核心设备、辅助设备。

按经济价值差异,分为:大型贲重设备、普通设备。

1-3•电气材料的作用和地位?1.电气材料是构成电力设缶的基础物质,是实现电力设昔各种功能的墓础,是电力设缶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

随着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和绝缘材料的发展,使人们在电磁场理论与長于力学的墓础上,设计制造出各种电力设备与器件,实现对电能产生、传输、变换尺应用过程的控制,发展形成现代电力工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

2.在电气功能技术领域中,电气材料始终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各种电气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都要通过相应的设缶和器件来实现,设爸和器件雲要各种材料来进行制作,即使是原理上可行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果没有相应的材料,也都无法实现。

1-4•电气设爸的作用和地位?1.电力设宙是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电力系统是发电厂的发电机、电力网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以及各种用电设笛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电脑产生、传输、变换、分配使用等多个环节都是通过电力i殳爸来完成的。

2.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犍在于电力设爸的绝缘和电力设缶的故障检测,电力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决定着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長。

1-5•电气材料与电力设舍二者之间的关系?1 •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中,电气材料始终占用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技术》考查课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技术》考查课试题

西安交通大学 15 年 7 月《电工电子技术》考察课试题西交《电工电子技术》在线作业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25 道试题,共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图示正弦沟通电路中,沟通电压表V1、V2、V3的读数分别为30V、60V 和20V。

则电压表V 的读数应为()。

A.110VB.50VC.30VD.70V-----------------选择:B2.A.串连电压负反应B.并联电压负反应C.串连电流负反应D.并联电流负反应-----------------选择:A3.A.B.C.D.-----------------选择:C4.图示电路中,当R1 增添时,电压 U 将() 。

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没法确立-----------------选择: C5.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每个整流二极管的导通角()A. 大于180 °B. 小于90 °C. 小于180 °D. 等于180 °-----------------选择: D6.A.B.C.D.-----------------选择: B 7.图示变压器有两个同样的原绕组,每个绕组的额定电压均为当电源电压为 220V 时,两个原绕组与电源的接法是(110V,)。

A. 1 与 3 相接, 2 和 4 端分别与电源两头相接B. 2 与 4 相接, 1 和 3 端分别与电源两头相接C. 2 与 3 相接, 1 和 4 端分别与电源两头相接D. 1 、3 端与电源一端相接; 2、4 端与电源的另一端相接-----------------选择:C8.为了提升放大电路的效率和带负载能力,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级常采纳()。

A.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B.三极管差动放大电路C.共发射极放大电路D.共集电极放大电路-----------------选择:A9.图示电路中, B 点电位 VB 等于()。

A.5VB.?3VC.3VD.?7V-----------------选择:C10.A.B.C.D.-----------------选择:C11.A.B.C.D.-----------------选择:12.图示电路中,电压源发出的功率为()。

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指南 西交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学习指南一、单选题1.理想二极管的反向电阻为(B )。

A.零B.无穷大C.约几百千欧D.以上都不对2.在换路瞬间,下列各项中除( B )不能跃变外,其他全可跃变。

A.电感电压B.电容电压C.电容电流3.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一定值的电容,以提高功率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减少负载的工作电流B.减少负载的有功功率C.减少负载的无功功率D.减少线路的功率损耗4.十进制数100对应的二进制数为(C )。

A.1011110B.1100010C.1100100D.110001005.两个完全相同的交流铁心线圈,分别工作在电压相同而频率不同(f1>f2)的两电源下,此时线圈的磁通Φ1和Φ2 关系是( B )。

A.Φ1 >Φ2B.Φ1<Φ2C.Φ1=Φ26.一负载电阻为RL,经变压器接到内阻R0=800Ω的电源上,变压器原.副绕组的额定电流为2A/20A,若使从变压器原绕组看进去的等效负载电阻RL′=R0时,则RL等于( B )A.0.8ΩB.8ΩC.80ΩD.800Ωk的电阻中通过2mA的电流,试问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D )。

7.3ΩA.10VB.6mVC.1.5VD.6V8.有一额定值为5W 500Ω的线绕电阻,其额定电流为( D )。

A.2500B.100C.1D.0.19.一个电热器从220V的电源取用的功率为1000W,如将它接到110V的电源上,则取用的功率为( B )W。

A.125B.250C.500D.100010. 稳压管起稳压作用,是利用它的(D )。

A.正向特性B.单向导电性C.双向导电性D.反向击穿特性11.某一负载消耗的有功功率为300W,消耗的无功功率为400var,则该负载的视在功率为(C )。

A.700V AB.100V AC.500V A12.稳压管反向击穿后,其后果为(B )。

A.永久性损坏B.只要流过稳压管的电流值不超过允许范围,管子不会损坏C.由于击穿而导致性能下降D.以上都不对13.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B )A.加强电路对称性B.抑制零点漂移C.增强放大倍数D.以上都不对14.交流放大电路中,晶体管一旦进入饱和或截止状态,I B对I C将(D )A.增强控制能力B.控制能力不变C.失去控制能力D.它们之间没有关系15.电路如图所示,根据工程近似的观点,a.b两点间的电阻值约等于(B )A.1kΩB.101kΩC.200kΩD.201kΩ16.如图电路中电压U为(C)A.-50VB.-10VC.10VD.50V17.若交流电路的电流相位比电压相位超前,则电路成(C )A.电阻性B.电感性C.电容性18.在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A )A.相同B.电压的相位比电流的相位超前90°C.电压的相位比电流的相位落后90°19.在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B )A.相同B.电压的相位比电流的相位超前90°C.电压的相位比电流的相位落后90°20.若交流电路的电流相位比电压相位超前,则电路成(C )A.电阻性B.电感性C.电容性21.动态电阻r Z是表示稳压二极管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大小与稳压性能的关系是( B )。

西交《电路》参考答案西安交大11春

第一章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 ;2、 (d) ;3、 (d) ;4、 (a);5、(d);6、 (c) ;7、(d) ;8、 (a) ;9、(d) ; 10、(a) ;11、(b) ;12、(b) ;13、(c) ;14、(a) ;15、(c) ;16、(d) ;17、(a) 。

二、填空题1、某种确定的电磁性能;2、不变;3、高10V ;4、吸收,40W ;5、开路;6、短路;7、短路;8、开路;9、短路;10、开路;11、相等;12、通过原点的直线;13、韦安;14、库伏;15、u =Ri ;16、dt di Lu=;17、dtdu C i =;18、一定为零;19、不一定为零;20、电阻,电容和电感;21、一类是元件特性造成的约束,另一类是元件的相互连接造成的约束;22、集总电路;23、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24、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结点,所有流出结点的支路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25、相互连接,性质。

三、分析计算题1、 A c o s 2)(t t i =W cos 8)(2t t p =2、 A 455.0=I Ω=484R 3、 221111=⨯==I U P W (发出)()623122-=⨯-==I U P W (发出)1628133=⨯==I U P W (消耗) ()414244-=⨯-==I U P W (发出) ()717355-=-⨯==I U P W (发出)()()313366-=-⨯-==I U P W (消耗)4、解: u S (t)的函数表示式为:⎪⎪⎩⎪⎪⎨⎧≥<≤+-<≤<=s20s 2s 142s10200)(t t t t t t t u S故电流:==t u C t i s d d )(⎪⎪⎩⎪⎪⎨⎧≥<≤-<≤<s20s 2s 11s1010t t t t功率:==)()()(t i t u t p ⎪⎪⎩⎪⎪⎨⎧≥<≤-<≤<s20s 2s 142s10200t t t t t t能量:==)(21)(2t Cu t W C ⎪⎪⎩⎪⎪⎨⎧≥<≤-<≤<s20s 2s 1)2(s100022t t t t t t5、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W 50=R P6、解:已知电流:==t u C t i s d d )(⎪⎪⎩⎪⎪⎨⎧≥<≤-<≤<s 20s 2s 11s 10100t t t ts 10<≤t t t d C d C t u tC 2201101)(00=+=+=⎰⎰∞-ξξs 21≤≤t t d u t u tC 24)1(5.01)1()(1-=-+=⎰ξ s 2≥t 005.01)2()(2=+=⎰ξd u t u tC 8、 W 10V 10=P (发出)W 5V 5-=P (发出)W 5=R P (吸收)10、 W 10A 2=P (发出)W 10V 5-=P (发出)11、 V 42-=u 12、 V 15-=u 13、 A 3=i 14、 V 12=u 15、 A 3-=I 16、 V 10=U 17、 -2V =U 18、解:由欧姆定律知12aI R U -=根据KCL : 111R U aI I S =+,从而解得: )1(11a R U I S+=所以 )1(12a R U aR U S+-=电源发出的功率为:)1(121a R U I U P SS S +==,输出功率为:221222)1(a R U a R P So += 输出电压与电源电压的比值为: )1(||22a aR R U U S += 输出功率与电源发出功率的比值为: )1(||2220a a R R P P S += 19、解:控制变量:A 110101S ===R U I 受控电压源电压:V 10110=⨯=γIR 3上电压: V 5γ332=⨯+=R R R IU20、解:A ===110102R Us I 211I I I =+γ 当ϒ =2时,A =+=+=31211121γI I 当ϒ =0时,A =+=+=1011121γI I 当ϒ = -2时,A -=-=+=1211121γI I 特别当ϒ = -1时, I 1为无穷大,电路无解。

西安交大考研电气真题答案

西安交大考研电气真题答案西安交大考研电气真题答案近年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究生,以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而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高校之一,其电气工程专业一直备受考生关注。

在备战考研时,了解往年的真题和答案是提高复习效率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西安交大考研电气真题的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典型的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A. 有功功率平衡法B. 暂态稳定性分析法C. 静态稳定性分析法D. 动态稳定性分析法答案:D. 动态稳定性分析法这道题考察的是考生对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的了解。

动态稳定性分析法是电气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研究电力系统在各种扰动条件下的稳定性。

通过对系统的动态响应进行分析,可以判断系统是否具有稳定的特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计算题:2. 一台三相感应电动机的定子电阻为0.2欧姆,定子电压为380伏,空载时电流为2安培,满载时电流为20安培。

求该电动机的满载效率。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电动机的空载功率和满载功率。

空载功率可以通过空载时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得到,即:空载功率 = 2安培× 380伏 = 760瓦。

满载功率可以通过满载时电流和电压的乘积得到,即:满载功率 = 20安培× 380伏 = 7600瓦。

满载效率可以通过满载功率与总输入功率的比值来计算,其中总输入功率可以通过定子电流和定子电压的乘积得到,即:总输入功率 = 20安培× 380伏 = 7600瓦。

因此,满载效率 = 满载功率 / 总输入功率 = 7600瓦 / 7600瓦 = 1。

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得到该电动机的满载效率为1,即100%。

最后,我们来看一道简答题:3. 请简述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定义及其在电力传输中的作用。

答案:在电力系统中,有功功率是指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功率,它是电力系统中实际进行能量传递的功率。

西安交大《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题答案

西安交大《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题答案高电压绝缘技术课后答案第一章f ,其中内导体外直径为 100 mm ,外壳的内直径为 320 mm 其中R=160mm , r=50mm 。

代入上式可得f=1.89<2,所以此时电场是稍不均匀的2. 离地高度10m 处悬挂单根直径3cm 导线,导线上施加有效值 63.5kV 工频交流电压,大场强。

若将该导线更换为水平布置的双分裂导线, 两导线总截面积保持与单根导线一致, 请重新计算导线表面最大场强。

r In其中 U=63.5kV ,d=10m ,r=1.5cm 。

代入上式可得: E max 5.858kV / cm 。

A 0.0106 0 0353对于二分裂导线,由课本 P9页可查得公式。

S 0.3所以EU (1「1 叮2 1 2 12 )s s 2 ,其中 H=10m, E max 5.450kV / cmmaxr“ I n(2 H)23. 总结常用调整电场强度的措施。

解:1) 、改变电极形状①增大电极曲率半径;②改善电极边缘;③使电极具有最佳外形;2) 、改善电极间电容分布①加屏蔽环;②增设中间电极;3)、利用其他措施调整电场①采用不同的电介质;②利用电阻压降;③利用外施电压强制电压分布;第二章1.计算同轴圆柱电极的不均匀系数解: d R rEavU "dEmaxUEmaxdR ' fr r ln E avln rdr/r请计算导线表面最 线间距离30cm ,解:1):等效成圆柱一板电极:由课本P9页可查的公式为Emax0.9 22)由题意可知:2 r 1 2r ,可得:r 11.06cm 0.0106m ,两导线相邻 S=30cm=0.3m,1、解:由题意:2m e V e2eV,因此:v 2.75 10 6m / shv eV,v c hc,所以57.6 nm。

水蒸气的电离电位为12.7eV。

97.7nm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400-750nm,不在可见光的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1.什么是电气材料?主要有哪些种类?1.电气材料是指在电力设备中应用的材料。

电气材料是构成电力设备的基础物质,是实现电力设备各种功能的基础,是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

2.根据其电气功能,电气材料主要分为电介质绝缘材料、半导体材料、导电材料、磁性材料。

1-2.什么是电力设备?电力系统中的电力设备主要有哪些类别?电力设备是指在电力系统中能够实现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分配、使用的设备的总称。

电力设备的分类:按电力先后顺序,分为:发电设备、变电设备、输电设备和用电设备。

按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分为:一次设备、二次设备。

按技术重要程度,分为:核心设备、辅助设备。

按经济价值差异,分为:大型贵重设备、普通设备。

1-3.电气材料的作用和地位?1.电气材料是构成电力设备的基础物质,是实现电力设备各种功能的基础,是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

随着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磁性材料和绝缘材料的发展,使人们在电磁场理论与量子力学的基础上,设计制造出各种电力设备与器件,实现对电能产生、传输、变换及应用过程的控制,发展形成现代电力工业并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命脉。

2.在电气功能技术领域中,电气材料始终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各种电气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都要通过相应的设备和器件来实现,设备和器件需要各种材料来进行制作,即使是原理上可行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果没有相应的材料,也都无法实现。

1-4.电气设备的作用和地位?1.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

电力系统是发电厂的发电机、电力网的变压器和输电线路以及各种用电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连接而组成的统一整体,电脑产生、传输、变换、分配使用等多个环节都是通过电力设备来完成的。

2.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在于电力设备的绝缘和电力设备的故障检测,电力设备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决定着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1-5.电气材料与电力设备二者之间的关系?1.在电气工程技术领域中,电气材料始终占用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各种电气新技术的产生,往往都要通过相应的设备和器件来实现,设备和器件需要各种材料来进行制作,即使是原理上可行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如果没有相应的材料,也都无法实现。

电气材料是构成电力设备的基础物质,是实现电力设备各种功能的基础,是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基本保证。

2.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发展也对于电气材料的发展提出来新的要求。

(例如,特高压直流输电、环境友好绝缘材料、纳米绝缘材料)第二章电气材料基础2-1 请举例说明电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电气材料的结构对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各种材料之所以具有不同性能,是由于物质结构不同所致。

举例:ZnO压敏陶瓷2-2 如何描述原子的微观结构?1.原子模型:“壳层模型”认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环绕核的带负电的电子云所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中子为电中性,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云所带负电荷相等,通常情况下整个原子呈现电中性。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2.电子运动:按照量子力学用统计的观点去认识电子在核外空间的几率分布。

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时,需要有四个量子数(n,l,m,m s)。

3.原子中的电子分布:可以用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和洪特原理来描述。

一般来说,原子中的电子只能处于一系列特定的运动状态,所以在每一主壳层上就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电子;同样,也不能将所有的电子填入一个亚壳层中。

原子中电子的分布主要由泡利不相容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来确定,并遵循洪特规则。

4.原子中电子的得失:闭壳层外的最外亚层上的电子远离原子核,在原子相互作用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化学反应中,这些电子首先与相邻原子的外层电子发生相互作用,故最外层的电子也称为价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例如碱金属Li、Na、K等原子在闭壳层外有一个电子,很容易失去这个电子而成为一价正离子,以形成稳定的闭壳层结构。

2-3 原子中电子分布应遵循什么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小原理和洪特规则。

2-4 分子是如何形成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围绕其周围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

当两个原子靠近时,相邻原子核及价电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同时存在着方向相反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在某一距离下两种作用力相互抵消,结果在两个原子间形成稳定结合的化学键而生成一个分子。

键的形成意味着两相连原子系统的能量必须小于两个分离原子的能量,使分子形成更稳定的结构。

2-5 化学键的类型及构成物质的特点?化学键可分为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三大类。

1.共价键:两个相同或不同元素的原子由于共同拥有(以电子云重叠的方式)部分或全部价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所形成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当这类共价键物质的固体熔化或液体汽化时,分子内的化学键并未破坏,只需克服组成固体或液体物质的微弱分子间力。

因此,这类共价键物质具有较低的熔点和沸点。

2.离子键:原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正负离子间库仑力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往往由金属-非金属元素组成。

离子键化合物具有许多共同的物理性质。

例如:1)强度高、易碎、熔点高(与金属相比)2)易溶于极性液体如水中,形成导电离子3)所有电子被严格束缚在离子上,因此,离子型固体介质是典型的绝缘体4)离子键固体具有比金属键和共价键固体更低的热导率3.金属键:当许多金属原子堆积成固体时,价电子会脱离单一原子而被所有原子共享,成为自由电子,渗入离子间的空间而形成电子气或电子云。

电子气负电荷与金属阳离子的相互吸引作用,大于将价电子移离单一原子所需的能量,因而形成金属键。

金属键晶体的特点:导电导热性能好、延展性好。

2-6 什么是分子间力及其作用?1.由于一个原子中电子分布状态与其它原子核间的静电吸引所致,这就是所谓的分子间力,又称为范德华力。

2.分子间作用力包括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

3.分子间力影响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表面张力等理化特性。

2-7 什么是晶体?如何表征晶体结构?1.晶体是原子、离子和分子按照一定的周期性在空间排列,在结晶过程中形成具有一定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2.为了更好的观察、描述晶体内部原子排列的方式,可把晶体中按周期重复排列的原子(结构单元)抽象成一个几何点来表示,从晶体结构中抽象出来的几何点的集合称之为晶体点阵,简称晶格。

晶格中忽略了周期中所包含的具体结构单元内容,而集中反应周期重复方式,既然晶格具有周期性,只要绘出一个点阵的最小周期单元(一个阵点及相应空间位置)——点阵的原胞,即可反应整个晶体的原子排布。

所以可简单的将晶体表示为晶体结构=点阵+原胞。

2-8 举例说明典型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应用。

1.AB型氧化物MgO、CaO、SrO等就是典型的AB型结构。

结构特征:氧离子在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得位置,二阶阳离子在各边的中央和立方体的中心。

这两组离子互成立方面心结构。

阳离子占据着全部氧八面空隙,配位数为6.应用:电子陶瓷2.AB2型氧化物金红石就是典型的AB2型氧化物。

结构特点:晶胞是四方柱体,而3、不是立方体。

可以近似的将TiO2看成是O2−做六方密堆积,Ti4+八面体空隙的一半,在柱体的顶点和体心位置。

由六个O2−形成一个八面体,把Ti4+包围起来。

应用:由于这种结构,在电场作用下TiO2将产生很强的离子位移和电子位移极化,从而具有很高的介电常数,所以成为许多陶瓷电容器的基本原料。

3.A2B3型氧化物Al2O3就是典型的A2B3结构结构特点:氧离子做六方密堆积,Al3+占据八面体空隙。

但是因为在Al2O3晶格中Al和O的数目比为2:3,所以只有2/3的八面体空隙被Al3+占据。

应用:紧密结构和极大的离子键强度,使它具有很高的机械强度硬度和稳定性,成为很好的结构材料。

4.ABO3型复合化合物(钙钛矿结构),属于这种结构的有CaTiO3、BaTiO3、PbTiO3、PbZrO3、SrTiO3等。

结构特征:A位一般是稀土或碱土元素离子,B位一般是过渡元素离子,A位和B位皆可被半径相近的其他金属栗子部分取代而保持其晶体结构基本不变。

应用:它是研究催化剂表面及催化性能的理想样品,由于这类化合物具有稳定的晶体结构、独特的电磁性能以及很高的氧化还原、氢解、异构化、电催化等活性,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

在环境保护和工业催化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AB2O4型离子化合物通式AB2O4型的离子化合物,又称尖晶石型结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中的一个大类。

A 为二价阳离子,如Mg2+、Fe2+、Co2+、Ni2+、Mn2+、Zn2+、Cd2+等;B为三价阳离子,如Al3+、Al3+、Fe3+、Co3+、Cr3+、Ga3+等。

结构中O2−离子作立方紧密堆积,其中A离子填充在四面体空隙中,B离子在八面体空隙中,即A离子为4配位,而B离子为6配位。

尖晶石型化合物结构较稳定,有的可用作高温耐火材料,有的可用作电子陶瓷材料。

6.正四面体结构种类繁多的硅酸盐的基本结构就是硅—氧四面体结构特征:在这种四面体内,硅原子占据中心。

四个氧原子占据四角,这些四面体,依着不同的配合,形成了各类硅酸盐。

用途:它们大多数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是硅酸盐工业的主要原料。

硅酸盐制品和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科学研究及日常生活中。

2-9 能级是如何产生?由玻尔的理论发展而来的现代量子物理学认为原子的可能状态是不连续的,因此各状态对应能量也是不连续的。

这些能量值就是能级。

2-10 简述能级的分裂及能带的形成。

能级分裂:以氢分子的形成为例。

当两个H原子相互靠近形成分子时,一个原子上的电子与另一个原子上的电子及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电子系统获得新的能量和波函数。

当两H 原子的波函数相互干涉时,产生同相交叠和异相交叠,分别形成两个分子轨道。

能级分裂为两个。

能带形成:能级分裂的最大宽度,取决于固体中原子间的最小距离,N个轨道相互作用产生的N个分裂能级。

当N相当大(~1023)时,相邻分裂能级间间隔非常小,几乎是连续的额,从而产生能带。

2-11 简述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1.当两个原子相距较远时,能级如同两个孤立原子被一个高而宽的势垒相隔,电子只在各自的原子内部运动,其能量为分立能级;而当两个原子靠的很近时,原子势场相互影响,势垒宽度减小高度降低原子原来处于较高能级上的电子可能穿透势垒或越过势垒,形成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2.通过量子力学证明:由于晶体中电子共有化运动,使每个原子具有相同的价电子能级分裂成为一系列和原来能级很接近的新能级,这些新能级基本上连成一片而形成能带。

2-12 从能带理论的角度简述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异同。

1.能带的填充与导电性的关系:若固体由N个原子组成则每个能带内有N个能级,按照泡利不相容原理,最多可容纳2N个电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