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簧处理工艺

合集下载

几种弹簧的表面处理方法

几种弹簧的表面处理方法

八种弹簧表面处理方法1.弹簧电泳在溶液中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带电荷的树脂向相反的电极移动现象叫电泳,电泳后防腐能力强,可上不同的颜色。

电泳原理:电泳是电泳涂料在阴阳两极,施加于电压作用下,带电荷之涂料离子移动到阴极,并与阴极表面所产生之碱性作用形成不溶解物,沉积于弹簧表面。

电泳表面处理工艺的特点:电泳漆膜具有涂层丰满、均匀、平整、光滑的优点,电泳漆膜的硬度、附着力、耐腐、冲击性能、渗透性能明显优于其它涂装工艺。

2.弹簧电镀化学镍弹簧电镀化学镀镍溶液分为酸性镀液和碱性镀液两大类。

酸性镀比较稳定易于控制,沉积速度较快,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比较高(2%~11%)。

典型的酸性化学镀镍溶液的组成、工艺及性能见下表。

镀液成分(g/L)及工艺条件硫酸镍次磷酸钠醋酸钠柠檬酸钠乳酸PH温度(℃)沉积速度(μm·-1)h120~3020~25554~580~901022024254.4~4.890~94l0~13镀液温度是影响化学镀镍沉积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镀液温度低于65℃时,沉积速度很慢。

随着镀液温度的升高,沉积速度加快,但镀层中的含磷量降低。

温度过高或加热不均匀还会引起镀液的自发分解。

3.弹簧化学镀弹簧化学镀是在没有外电流通过的状态下,借助还原剂,通过可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使镀液中的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沉积在弹簧表面的一种涂覆方法,化学镀又称自催化镀。

目前,用化学镀的方法可以获得镍、铜、银等单金属镀层和合金镀层,其中以化学镀镍应用最为普遍。

由于化学镀镍层内含有质量分数为4%~12%的磷,所以化学镀镍也被称之为化学镀镍-磷合金。

化学镀镍层是一种无磁性的非晶态镀层,镀后的硬度比较低(~500HV)。

将化学镀镍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加热,非晶态镀镍层会转变为晶态组织,镀层的硬度也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加热温度为400℃时,镀层的硬度达到最大值(~1000HV)。

4.弹簧钝化处理钝化处理是化学清洗中最后一个工艺步骤,是关键一步。

弹簧热处理工艺流程

弹簧热处理工艺流程

弹簧热处理工艺流程一、引言弹簧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的重要零件。

为了提高弹簧的性能和寿命,需要进行热处理。

本文将介绍弹簧热处理的工艺流程。

二、弹簧材料选择在进行弹簧热处理前,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见的弹簧材料有高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材料。

三、预处理1. 清洗:将弹簧放入清洗槽中,使用溶剂或碱液清洗表面油污和氧化物。

2. 酸洗:将清洗后的弹簧浸泡在酸液中,去除表面氧化层和锈蚀物。

3. 磨光: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弹簧表面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和凸起部分。

四、加工制备1. 切割: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剪切机或冲床对原材料进行切割。

2. 卷制:使用卷板机将原材料卷成所需的形状。

3. 预成形:将卷好的原材料放入预成形机中,进行初步成型。

4. 终成形:将预成形后的弹簧放入终成形机中,进行最终成型。

五、热处理1. 固溶处理:将弹簧放入固溶炉中,加热至固溶温度。

保持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此过程可以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和组织不均匀性。

2. 淬火处理:将固溶后的弹簧放入淬火槽中,快速冷却至室温。

此过程可以提高弹簧的硬度和韧性。

3. 回火处理:将淬火后的弹簧放入回火炉中,加热至回火温度。

保持一定时间后,快速冷却至室温。

此过程可以改善弹簧的韧性和塑性。

六、表面处理1. 酸洗:将经过热处理的弹簧浸泡在酸液中,去除表面氧化层和锈蚀物。

2. 磨光:使用机械或化学方法对弹簧表面进行打磨,去除毛刺和凸起部分。

3. 镀层:根据需要,可以对弹簧表面进行镀铬、镀锌等处理,提高其耐腐蚀性。

七、质量检验1. 外观检查:对弹簧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

2. 力学性能测试:对弹簧的硬度、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测试。

3. 化学成分分析:对弹簧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

八、包装运输将经过质量检验的弹簧进行包装,标注相关信息,并进行运输。

九、总结弹簧热处理是提高弹簧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工艺。

弹簧的热处理

弹簧的热处理

, 沉淀硬化的不锈钢钢丝 , 钢
带和铜镍合金材料以冷成形工艺制作的弹簧 ,成形后需进行时效硬化处理 .
第三种 ,凡是用热成型和以退火材料冷卷的弹簧,均需进行淬火回火处理。
弹簧的淬火和回火
1 弹簧的淬火 淬火就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 C3 或 AC1 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再以大于临界了冷却速度急剧了冷却,从而获
性 , 并采用高温快速加热的方法 , 对中小弹簧 , 可用脱氧良好的盐浴炉进行淬火加热 .
弹簧淬火宜在油中冷却 , 以避免变形和开裂 . 用尺寸较大的碳钢材料制造的弹簧 , 当
要求不高时 , 可用水冷 . 为了减小变形量 , 除了采用正确的加热和冷却方法外
, 有时还采用专用淬火夹具进行
成形淬火 , 例如板簧在弯板机上淬火 , 中 , 小型螺旋弹簧装在心轴上或专用夹具上进行加
50CrVA
820± 10
820± 10
870± 10 870± 10 850± 10
320--340 270
320--340 290 260 300
15--20 15
15--20 30 60 30
46--48 52--54 46--48
52 55--57
52
表 5--8 螺旋压缩弹簧轴心线对两端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
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热卷螺旋的弹簧,热弯板簧以及热冲压的蝶形弹簧,最好是在热成之后, 利用其余热立即淬火。这样可以省去一次加热,减少弹簧的氧化脱碳程度,既经济又改
善了弹簧的表面质量。例如 60Si2MnA 钢板弹簧目前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在 900— 925℃
弯片之后,在 850— 880℃入油淬火。若受条件限制,也可在成形之后重新加热淬火。

弹簧热处理工艺

弹簧热处理工艺

弹簧热处理工艺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弹簧热处理工艺这档子事儿。

你可别小瞧了这弹簧,它虽小,那作用可老大了呢!就像咱生活中的那些小细节,不显眼,可没了还真不行。

那这热处理工艺啊,就好比是给弹簧来一场华丽的变身。

咱就拿做饭打个比方吧,这弹簧就是食材,热处理工艺呢,就是烹饪的方法。

不同的热处理方法,就像是不同的烹饪手法,能让弹簧展现出不一样的“风味”。

咱先说说淬火,这就像是给弹簧洗了个热水澡,让它一下子变得硬邦邦的,更有韧性啦。

经过淬火的弹簧,那可就更能扛事儿了,就像咱中国人的那股子韧劲儿,啥困难都能咬牙挺过去。

然后是回火,这就像是给刚洗完热水澡的弹簧来个温柔的安抚。

让它别那么硬邦邦的,稍微软和点,但又不失那股子劲儿。

这多像咱过日子啊,不能老是紧绷着,也得适当松松劲儿,但又不能松过头了。

那要是热处理工艺没做好会咋样呢?嘿,那这弹簧可就不灵光啦!就好比一道菜,火候没掌握好,不是没熟就是焦了,那能好吃吗?弹簧也是一样啊,热处理不好,要么容易断,要么就没那么好用了。

你想想,要是汽车上的弹簧热处理不好,那开着开着出问题了,多吓人呐!又或者是那些个重要的机械里的弹簧不行,那不得耽误大事儿嘛!所以说啊,这弹簧热处理工艺可真不能马虎。

咱再来说说这工艺里的细节,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温度得控制好,时间也得掐准了,就跟咱蒸馒头似的,火候时间都得恰到好处,不然蒸出来的馒头不是硬了就是没熟。

还有啊,这材料也很重要呢。

就像做菜选食材,好的食材才能做出美味的菜。

弹簧也一样,好的材料加上好的热处理工艺,才能做出高质量的弹簧。

总之呢,弹簧热处理工艺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咱可得好好对待,就像对待咱生活中的每一件重要的事儿一样。

别小看了这小小的弹簧,它背后的工艺那可是大学问呐!它关乎着很多东西的正常运行,咱的生活都离不开它呢!所以啊,咱得重视起来,让这弹簧热处理工艺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为咱的生活添砖加瓦!。

弹簧的表面处理工艺

弹簧的表面处理工艺

弹簧的表面保护工艺,主要有:工序中的表面防锈、成品的发黑(发蓝)、磷化、油漆上防锈油、电泳漆、电镀、静电粉末喷涂等,特别后四种表面处理工艺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部分不锈钢丝和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的耐蚀性能相当于镀锌的耐蚀性能,若再镀一层ZnAl(5%)的合金,则耐蚀性可提高约3倍。

对电阻性能有要求的不锈钢丝或重要用途碳素弹簧钢丝,钢丝直径小于0.4mm可镀铜,大于0.4mm的可采用内部是铜,外部是不锈钢材料。

一般钢丝镀5um厚的Ni,可提高其导电性。

一般来说,能使材料表面硬化形成剩余应力的工艺(如喷丸强化和表面氮化等)均可提高疲劳强度。

目前正在研究非电解镀Ni,通过加热300~500℃,可将7%的P以PNi析出,可提高维氏硬度500HV,喷丸后,若在300℃以下加热镀Ni,亦可提高硬度10%达克罗(Dqcromet)涂覆新技术,具有很多的优点,无氢脆,高的抗腐性、高的耐温性、高渗透性、附着力强而且环保性能好。

目前已有应用,但需注意质量。

1)复合喷丸技术。

复合喷丸也通常称为复合喷丸。

最经济的方法是二次抛丸。

这是通过喷丸与不同直径的球。

首次使用较大的球团来获得残余压应力和表面光洁度。

2)应力喷丸喷丸过程。

应力喷丸加工过程也相对传统喷丸加工过程,仅仅因为它是很难适用于大规模生产,但近年来,由于应力喷丸加工设备的快速发展,它已经相对较大的高应力的大规模生产汽车悬架弹簧的发展。

特别是应力-强度喷丸强化与其它喷丸强化工艺的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强化效果。

应力喷丸的预应力一般设置在700 ~ 800MPa。

应力喷丸后,残余应力峰值可达1200 ~ 1500MPa,从而获得较高的疲劳强度。

3)热压强压工艺热压强压工艺主要适用于对永久变形要求高的螺旋弹簧。

这是一个先进的稳定处理过程,防止永久变形。

除了能显著提高抗永久变形能力外,高温强压缩过程还能提高疲劳寿命。

弹簧加工方法

弹簧加工方法

弹簧加工方法
弹簧加工方法
一、弹簧材料处理方法
1.冷拔法。

将弹簧材料经过冷拔处理,可以提高弹簧的各项性能,如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

冷拔法有螺纹冷拔、定径冷拔、内螺纹冷拔等。

2.渗碳法。

渗碳法可改变普通钢材的性质,可以提高弹簧的抗张强度,同时可以使弹簧耐磨损性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

3.退火法。

退火法有热处理、淬火和回火等,可以使弹簧轻松抗拉,也可以降低弹簧的断裂硬度,使弹簧具有灵活性。

二、弹簧加工方法
1.冷加工法。

冷加工法包括冲压、剪切、搓曲、钻孔、折弯、拉伸等加工工艺,可以生产出各种不同形状的弹簧,并为弹簧提供高精度的尺寸要求。

2.热加工法。

热加工法可以使弹簧材料的形状更稳定,棒材弹性变形也更少,这样可以提高弹簧的精度。

3.焊接加工法。

焊接加工法可以使弹簧的结构更坚固,焊缝更紧密。

4.表面处理法。

弹簧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锌、涂漆等,可以使弹簧表面坚固耐腐,延长使用寿命。

三、弹簧测试要求
1.弹簧抗张强度测试。

弹簧抗张强度的测试是衡量弹簧各项性能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测试仪器准确测试出弹簧的抗张强度,确保弹簧的质量。

2.弹簧断裂硬度测试。

断裂硬度也是衡量弹簧各项性能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测试仪器准确测试出弹簧的断裂硬度,确保弹簧的质量。

3.弹簧抗拉性能测试。

抗拉性能也是衡量弹簧各项性能的重要参数,可以通过测试仪器准确测试出弹簧的抗拉性能,确保弹簧的质量。

弹簧的热处理

弹簧的热处理

弹簧的热处理工艺(P103)弹簧的热处理工艺,主要是根据弹簧的品种和加工状态来制定的,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凡是用经过强化处理的钢丝,如碳素弹簧钢丝,琴钢丝,, 油淬火回火弹簧钢丝和钢带一冷成形工艺制作的弹簧,形成后只需进行去应力退火处理第二种,凡是用经过固溶处理和冷拉强化的奥氏体不锈钢, 沉淀硬化的不锈钢钢丝, 钢带和铜镍合金材料以冷成形工艺制作的弹簧,成形后需进行时效硬化处理.第三种,凡是用热成型和以退火材料冷卷的弹簧,均需进行淬火回火处理。

1.1弹簧的淬火和回火1弹簧的淬火淬火就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使其奥氏体化,再以大于临界了冷却速度急剧了冷却,从而获得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方法。

对于一般热卷螺旋的弹簧,热弯板簧以及热冲压的蝶形弹簧,最好是在热成之后,利用其余热立即淬火。

这样可以省去一次加热,减少弹簧的氧化脱碳程度,既经济又改善了弹簧的表面质量。

例如60Si2MnA钢板弹簧目前采用的热处理工艺是在900—925℃弯片之后,在850—880℃入油淬火。

若受条件限制,也可在成形之后重新加热淬火。

冷成形的弹簧剩余应力较大,在淬火加热时,由于剩余应力的释放,变形较大。

为了保证弹簧尺寸精度,可在淬火之前加一次去应力退火处理,这样可以减轻淬火加热变形程度.弹簧的淬火温度可根据弹簧材料的临界温度而定.淬火后弹簧材料的金相组织中,应无自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以免导致不均匀变形或疲劳强度的下降.淬火加热时,应尽量防止氧化和脱碳.为了保证弹簧的质量,在弹簧钢材的技术标准和各种金属弹簧的制造与验收技术条件中,对脱碳层的深度都有明确规定.目前,大型弹簧成形加热和淬火加热,多采用火焰炉或电炉.为了防止或减轻表面氧化和脱碳,得到较高的表面质量,最好采用可控制气氛的加热炉,或使炉中气氛略带还原性,并采用高温快速加热的方法,对中小弹簧,可用脱氧良好的盐浴炉进行淬火加热.弹簧淬火宜在油中冷却,以避免变形和开裂.用尺寸较大的碳钢材料制造的弹簧,当要求不高时,可用水冷.为了减小变形量,除了采用正确的加热和冷却方法外,有时还采用专用淬火夹具进行成形淬火,例如板簧在弯板机上淬火,中,小型螺旋弹簧装在心轴上或专用夹具上进行加热和冷却.2.弹簧的等温淬火主要应用在要求热处理变形小和希望获得良好的塑性和韧性的情况.等温淬火就是将弹簧加热到钢种的淬火温度,保温一定时间,以获得均匀的奥氏体组织,然后淬入Ms点以上20—50℃的熔盐中,等温足够的时间,使过冷奥氏体基本上完全转变成贝氏体组织,再将弹簧取出,在空气中冷却.这种处理比普通淬火,回火处理的材料具有更高的延展性和韧性,而且弹簧极少变形或开裂.如果在等温淬火后再加一次略高于等温淬火温度的回火,则弹性极限和冲击韧性还能有所提高,而强度并没有大的变化.等温淬火时,盐浴的温度是根据弹簧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决定的,必须严格控制.通常是稍高于该钢种的Ms点,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如温度偏高,得上贝氏体组织,其硬度较前者低;如温度过低,虽能提高弹性极限,但塑性,韧性较差,以致失去等温淬火的优越性.弹簧的等温淬火规范,即等温淬火温度和等温淬火保温时间,必须按照该钢号的等温转变曲线图确定.表4-1为几种常用弹簧钢丝的等温淬火规范.2.弹簧的回火将淬火后的弹簧重新加热到低于Ac1的某一选定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宜的冷却速度冷却的工艺方法,叫做回火.回火的目的是:获得所需要的力学性能,稳定弹簧的组织和尺寸以及消除内应力.表4-1 几种常用弹簧钢的等温淬火规范表1-8 美国弹簧标准名称和标准号(P20)。

弹簧发黑处理

弹簧发黑处理

弹簧发黑处理(1)弹簧发黑工艺碱性化学氧化处理发黑,是将加工完毕的合格弹簧放入含有浓碱溶液中加热处理,使弹簧表面获得一层微薄的致密氧化膜,这种氧化膜有抗腐蚀作用。

弹簧在加热的溶液中,由于碱对弹簧表面腐蚀,产生铁离子(亚铁化合物)在碱中加入氧化剂——亚硝酸钠能使氧化过程得到改变而在弹簧表面上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四氧化三铁)。

这种氧化膜主要是有磁性氧化铁组成,氧化膜的生成时间为30~60分钟。

若时间再延长,也不能提高氧化膜的厚度。

工艺过程:去油———(去铜)——→酸洗——→清洗——→氧化(或二次氧化)——→清洗——→热水清洗——→皂化——→浸水膜装置换油——→入库。

各道工序要求序号名称配方及技术要求备注一去油1.化学去油NaoH100~150克/升+Na2CO320-27克/升加热至沸点滚桶内加入少量废酸和铁悄2.用汽油或柴油洗洗油。

3.用喷砂或喷丸去除油及锈4.淬火回火的弹簧可用滚桶去油及锈二去铜用铬酸250~300克/升+硫酸铵80~100克/升无铜时可省去此道工序加水浸1~2分钟,然后再在清水中清洗三酸洗用30%工业盐酸浸1~2分钟去除油污及锈酸洗时间不能太长四清洗清洗后在弱碱槽内中和,防止酸带入氧化槽中五氧化氢氧化钠650~700克/升+亚硝酸钠100~150克/升加热到140~144℃,保温30~60分钟NaoH: NaNO2=5~8:1六清洗氧化后在流动的清水中冲洗七热水清洗热水90~100℃,清洗1~2分钟八皂化10~20%工业皂片或三乙油酸皂加热50~60℃1~2分钟温度不能太高十上油浸MS-1水膜置换防锈油十一入库(2)发黑工艺操作规程(Ⅰ)每天上班后开动电源将槽液加热至沸点,扒去槽中的氧化铁(沉淀物);(Ⅱ)扒去沉淀物后加入0.5kg左右的黄血盐(亚铁氰化钾);(Ⅲ)按发黑工艺技术要求加入一定量亚硝酸钠(符合5~8:1);(Ⅳ)用温度计测量发黑槽液湿度,确保槽液温度140~144℃,若温度过高要加水,并控制好加热电源;(Ⅴ)发黑前,弹簧必须经充分的酸洗和清洗,拉力弹簧必须垂直装框,便于清洗;(Ⅵ)发黑时必须严格执行工艺技术要求,液面的油渣要及时捞掉,槽液要及时补充;(Ⅶ)发黑后弹簧须经高压水度分喷洗,经沸水清洗,皂化温度控制在50~60℃;(Ⅷ)弹簧经沥掉过量油后装框、入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簧处理工艺
弹簧处理工艺
1 整定处理Setting
又称“立定处理”。

将热处理后的压缩弹簧压缩到工作极限载荷下的高度或压并高度(拉伸弹簧拉伸到工作极限载荷下的长度,扭转弹簧扭转到工作极限扭转角),一次或多次短暂压缩(拉伸、扭转)以达到稳定弹簧几何尺寸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工艺方法。

2 加温整定处理Hot-setting
又称“加温立定处理”。

在高于弹簧工作温度条件下的立定处理。

3 强压处理[Compressive] pre stressing
将压缩弹簧压缩至弹簧材料表层产生有益的与工作应力反向的残余应力,以达到提高弹簧承载能力和稳定几何尺寸的一种工艺方法。

4 加温强压处理Hot-[compressive] prestressing
在高于弹簧工作条件下进行的强压处理
5 强拉处理[tension] prestressing
将拉伸弹簧拉伸至弹簧材料表面产生有益的与工作应力反向的残余应力,以提高弹簧承载能力和稳定其几何尺寸的一种工艺方法。

6 加温强拉处理Hot [tension] prestressing
在高于弹簧工作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强拉处理
7 强扭处理[torsion] prestressing
将扭转弹簧扭转至弹簧材料表层产生有益的与工作应力反向的残余应力,以提高弹簧承载能力和稳定其几何尺寸的一种工艺方法。

8 加温强扭处理Hot [torsion]prestressing
高于弹簧工作温度条件下进行的强扭处理。

几种常见弹簧介绍
压缩弹簧(Compression Spring) 乃各圈分绕,因能承受压力,两端可为开式或闭式或绕平或磨平。

下述为一压缩弹簧必要资料:
(1)控制直径(Controlling diameter)(a)外径、(b)内径、(c)所套管之内径、(d)所穿圆杆之外径。

(2)钢丝或钢杆之尺寸(Wire or bar size)。

(3)材料(种类及等级)。

(4)圈数:(a)总圈数及(b)右旋或左旋。

(5)末端之形式(Style of ends)。

(6)在某一挠区长度下之负荷。

(7)一寸至几寸长度变化范围内之负荷比率。

(8)最大体高“自由长”(Maximum solid height)。

(9)运用时之最小压缩高。

压缩弹簧(Compression Spring)乃变体弹簧第一种,由直筒型、锥形至缩、凸腰形,乃至各种尾端之变体,均可依设计成型。

压缩弹簧(Compression Spring)为所有弹簧种类中最被广泛运用的一种,产品运用范围广及电子、电机、计算机、信息、汽机车、自行车、五金工具、礼品、玩具、乃至国防工业,因其设计与原理易于掌握,制造控制也最为单纯。

拉伸弹簧(Extension Spring)
乃各圈紧密围绕,以使其能受力而拉长,各端绕一环圈(Loop),下述为一拉伸弹簧之必要资料:
(1)自由长度:(a)总长度、(b)全部圈长、(c)自钩圈内之长度。

(2)控制直径:(a)外径、(b)内径、(c)所套管之内径。

(3)钢丝尺寸“线径”。

(4)材料(种类、等级)。

(5)圈数:(a)总圈数及(b)右旋或左旋。

(6)末端之形式。

(7)钩内之负荷。

(8)负荷率、挠曲度、每寸磅数。

(9)最大拉伸长度。

拉伸弹簧(Extension Spring)乃典型之弹簧即弹簧之代表,由直筒形至各种变体,乃至挂钩之各种形状均能依设计成型。

拉伸弹簧(Extension Spring)为压缩弹簧之反向运用,运用范围大致较无具体产品类别,但操作控制较压缩弹簧高一级。

扭转弹簧(Torsion Spring)
各圈或是紧密围绕或是分开围绕,俾能适任扭转负荷(与弹簧轴线成直角)。

弹簧之末端可绕成钩状或直扭转臂。

下述为一扭转弹簧之必要资料:
(1)自由长度。

(2)控制直径:(a)外径、(b)内径、(c)所套管之内径,或(d)所穿越圆杆之外径。

(3)钢丝尺寸“线径”。

(4)材料(种类及等级)。

(5)圈数:(a)总圈数及(b)右旋或左旋。

(6)扭转力:偏转至某一角度之磅数。

(7)最大挠度(自由位置算起之角度)。

(8)末端之形式。

扭转弹簧(Torsion Spring)乃变体弹簧之极至,由单扭至双扭,乃至各种扭杆之变形,得依设计成型。

扭转弹簧(Torsion Spring)为所有弹簧类别中设计原理较为复杂的一种,型式的变化亦相当活泼,故设计时所涉及的理论也最为烦索。

因此设计时亦较难掌握。

极细微弹簧
适用于精密电子组件。

此类弹簧线径在0.15mm~0.06mm之间,加上线径与各部尺寸均在1mm左右,故调试机具相当之难度与技术,一般运用范围为精密电子元器件或精密仪器、钟表等。

卷簧
可应用于卷尺、汽车起动马达、收纳线盒等。

卷簧又名(发条)其运用类似扭簧,但因其具有高扭力,与多角度之扭转力距故运用于长时间作功之机构,具有不易疲劳之特性。

其运用类别大致可归类为卷尺、汽车起动马达、收纳线盒等。

弹片类
依材料之特性应用于不同环境之作动机构。

我们备用与车床不同原理之技术成型机,能克服冲床所难成型的料件。

且相对具模具费低廉之优势,故广为客户接受。

勾环类
可依客户之设计应用在不同机构的固定或辅件
材质运用大致与弹簧类相一致,该类产品一般为客户依其需要作不同形状的设计,一般都作为辅件或机构件之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