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产物抗氧化机理的研究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效果研究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及抑菌效果研究壳聚糖是一种天然多糖,由壳料中的壳聚糖骨架经过提取和纯化得到。
近年来,壳聚糖因其丰富的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以及其在抑菌方面的作用。
抗氧化性能是评估一种物质对抗自由基损伤能力的重要指标。
自由基在体内产生并能引起许多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老化等。
过高的自由基水平对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寻找天然的抗氧化剂成为了科研和食品工业领域的热点。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被认为具有重要的抗氧化特性。
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壳聚糖中的氨基和羟基官能团具有氧化状马克的活性氧和自由基,有效清除自由基并捕捉活性氧分子。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调节氧化还原平衡、抑制氧化脂质和蛋白质的降解等途径发挥其抗氧化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作为抗氧化剂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保健品和食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除了抗氧化性能,壳聚糖还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
传统的抗菌剂存在着微生物耐药性的问题,因此寻找新型的抑菌剂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产物,被广泛研究其抑菌效果。
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对多种病原微生物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壳聚糖的抗菌机制主要包括:破坏细胞壁、干扰细胞膜的透性、干扰细胞代谢及抑制生物膜的形成等。
壳聚糖的阳离子性和高分子量使得其可以与细菌的阴离子表面结合形成很稳定的络合物,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通过改变细菌细胞膜的透性,抑制其对外界环境的正常吸收和排泄,从而干扰细菌的代谢。
这些抗菌机制使得壳聚糖在食品工业和医药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尽管壳聚糖具有出色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效果,但是其应用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壳聚糖的溶解度较低,难以被人体充分吸收。
此外,壳聚糖与其他物质的相容性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范文

《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饮食与自然植物萃取的保健品受到广泛关注。
酸枣仁皂苷作为植物酸枣仁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工艺以及其抗氧化活性,旨在为相关产业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
二、酸枣仁皂苷的提取酸枣仁皂苷的提取主要采用溶剂提取法。
首先,选取优质的酸枣仁作为原料,然后采用适当的溶剂(如乙醇、水)进行浸泡、搅拌和过滤。
在过滤后的滤液中,通过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酸枣仁皂苷的粗品。
接着,通过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一步纯化得到纯度较高的酸枣仁皂苷。
三、酸枣仁皂苷的转化酸枣仁皂苷的转化主要通过生物转化法实现。
采用适当的微生物(如酵母、霉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对酸枣仁皂苷进行发酵,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酸枣仁皂苷转化为其他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此外,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对酸枣仁皂苷进行结构改造,得到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四、抗氧化活性研究酸枣仁皂苷的抗氧化活性主要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进行研究。
在体外实验中,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等检测方法对酸枣仁皂苷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
实验结果表明,酸枣仁皂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
在体内实验中,通过对动物模型进行喂养,测定动物体内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程度等指标,进一步验证酸枣仁皂苷的抗氧化效果。
五、结论本篇论文通过研究酸枣仁皂苷的提取、转化工艺以及其抗氧化活性,得出以下结论:1. 酸枣仁皂苷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纯化后的酸枣仁皂苷纯度较高。
2. 酸枣仁皂苷经过生物转化或化学结构改造后,可以转化为具有更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
3. 酸枣仁皂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进行验证。
4. 酸枣仁皂苷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在保健品、药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六、展望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酸枣仁皂苷的转化机制,优化提取和转化工艺,提高酸枣仁皂苷的纯度和生物活性。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研究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与应用研究天然产物是指来自自然界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和化合物混合物,常见的包括植物提取物、微生物代谢产物、海洋生物代谢产物等。
这些化合物因其天然来源、结构多样性、活性丰富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
1. 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等,这些活性往往是为了它们在自然界中完成特定的功能而发展出来的。
例如,植物在自然界中为了与它所在的环境相适应,发展出了多种生物活性,其中有些活性可以用于医学、疾病防治。
如一些植物具有抗氧化、抗炎、保护肝脏等药理活性,如丹参、黄连、大黄等;另一些植物具有抗肿瘤、抗癌、改善免疫等药理活性,如青蒿、甘草、党参等。
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也是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
微生物代谢产物中一些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病毒活性等,如链霉素、青霉素等;海洋生物代谢产物中也有很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如阿糊角甙、双黄连素等。
这些天然产物的生物活性还在不断发掘和研究中。
2. 天然产物的应用研究天然产物的广泛应用既反映了自然界所蕴藏的巨大财富,也源于它们所具有的特定、有效的药理活性。
天然产物既可以作为化学药品直接应用于临床,又可以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1) 医药领域天然产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其中最受关注的包括一些抗肿瘤药物、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等。
例如,青蒿素是一种抗疟疾药物,曾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另外,绿原酸和三大黄酮是一些靠山西老陈醋来利用大豆、黄豆等农作物碱化高活性物质。
(2) 食品领域天然产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独特的口感。
一些植物提取物例如乳清蛋白以及生物多糖等天然产物,被广泛地加入到食品中,提高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
如透过某种制法,把韭菜里提出来的芝麻(含钙和铁)加到韭菜水饺的内馅里,增加其营养;另外膳食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防治肥胖、调节血脂等方面。
(3) 化妆品领域天然产物的应用还涵盖了化妆品领域,广泛应用于护肤、保湿、美白等方面。
植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及药理功效的研究

植物天然产物化学成分及药理功效的研究植物一直被视为自然宝库,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草药的药理作用已被科学所证实,使得植物的天然产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植物天然产物主要包括多种化学物质,如碱、酚、酮、醇、酸、酯和醚等,这些化学物质具有广泛的药理功效,被广泛运用于药物制剂、保健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
一、植物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植物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是其药理功效的基础,因此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十分重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利用仪器分析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等手段,对植物天然产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全面。
以中草药为例,现代科技已经成功地分离出了一大批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不乏一些具有重要医学价值的药物。
比如说青蒿素和紫杉醇等对抗癌症的新药物就是从中草药中提取出来的。
此外,现代科技还可以将药用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进行纯化和改良,最终开发出更加优良的药物制剂。
二、植物天然产物的药理作用植物天然产物具有多种多样的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炎、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抑制肿瘤等。
以下将重点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药理作用。
(一)抗菌作用植物天然产物广泛应用于人类和动物的医药保健方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它们具有抗菌作用。
植物产生的抗菌物质主要包括挥发性油、单宁酸和黄酮类等。
比如说薄荷、草果和花椒等调味品,它们所含的挥发性油对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常用于食品和医药保健制品中。
(二)抗炎作用植物天然产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可以干预免疫系统反应,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这些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萜类和脂肪酸等。
比如说黄芩素和川芎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并且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
(三)抗氧化作用氧自由基和过氧化物是人体内的有害物质,它们可以促进氧化反应,导致细胞损伤和寿命缩短等。
植物天然产物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中和氧自由基,从而减少对细胞的损害。
这些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类黄酮、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基于Nrf2_ARE信号通路的一种海洋天然产物的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

分类号:R967学校代码:10541密级:公开学号:20153354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Nrf2/ARE信号通路的一种海洋天然产物的抗氧化作用机制研究学科专业:药理学研究方向:抗炎免疫药理学作者姓名:杨珍导师姓名、职称:曾嵘教授韩兵男教授学位类型:学术学位中国·湖南·长沙二零一八年五月摘要目的:通过细胞体外实验检测天然化合物N-Me-trichodermamide B (compound1)对HaCaT细胞中核转录因子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及其下游Ⅱ相代谢酶HO-1表达的影响,并探索上游通路的活性。
方法:首先通过CCK-8方法筛选出低毒性的化合物,采用流式细胞术并进行氧化应激细胞表型的研究,并最终筛选出1种具有抗氧化应激的化合物。
然后通过western blot、RT-qPCR、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细胞内HO-1的表达情况以及细胞内Nrf2表达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Nrf2的入核情况;通过ARE质粒转染,检测ARE荧光素酶活性;通过Nrf2基因沉默实验,瞬时转染小干扰RNA si-Nrf2进入细胞内,转染成功后再次检测Nrf2、ARE、HO-1的活性表达,探索三者间的活性关系;检测磷酸化的蛋白激酶p38的表达水平;通过用p38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细胞4个小时,随后用待测化额合物作用于细胞,并检测Nrf2、HO-1的表达情况。
结果:筛选出的一种结构新型的单体化合物N-Me-trichodermamide B(以compound1表示),通过蛋白检测,结果显示,compound1显著诱导了HO-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能明显上调HO-1mRNA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随后检测到,compound1使Nrf2的核内表达增加,并上调ARE 报告基因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的方法同样检测到compound1能够促使Nrf2进入细胞核;沉默Nrf2基因后,HO-1蛋白表达下降、ARE活性减弱。
香樟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采用DPPH自由基清 除实验、羟自由基清 除实验、总抗氧化能 力测定等抗氧化活性 评价体系,对香樟树 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 能进行评价
对比分析不同提取条 件(如溶剂种类、浓 度、提取时间等)对 香樟树叶抗氧化活性 的影响
通过统计学方法,分 析香樟树叶提取物抗 氧化性能与溶剂种类 、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为优化提取条件提 供依据
03
食品、药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02
文献综述
香樟树叶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相关研究
香樟树叶提取物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01
研究表明,香樟树叶提取物中的抗氧化成分能够有效延缓油脂
的氧化过程,提高油脂的稳定性。
香樟树叶提取物对食品的抗氧化作用
02
一些研究表明,香樟树叶提取物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减缓食
参考文献4
赵丽,王刚,刘明. 香樟树叶提取物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研究. 2017. 中国林业出版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仅针对香樟树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未 涉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未来可在此方面进行深 入研究。
实验条件限制
研究中使用的实验条件有限,可能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未来可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拓展应用领域
可以进一步研究香樟树叶提取物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的应 用,拓展其应用范围。
本研究选用香樟树叶作为提取原料,相较于传统抗氧化剂,具有 来源广泛、安全性高、抗氧化效果显著等优点。
全面评估抗氧化性能
研究采用了多种生物学和化学方法,全面评估了香樟树叶提取物 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更可靠、全面。
天然产物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天然产物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方法天然产物是指生长在自然环境中,由动植物生成的有机分子。
这些分子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其所含化学物质可以被用于医学领域,其中许多种类已被用于派生的药物开发。
本文将探讨天然产物的药理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一、天然产物的药理作用天然产物可以作为药物实体或药物前体,它们具有治疗疾病的潜力,因为它们能够与人体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细胞信号传递、代谢、分裂、凋亡等生物学过程。
例如,植物多酚作为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心血管保护等多种保健作用。
人们已经将多酚从各种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并将其作为药物开发的前体。
其他天然产物,如生物碱、萜类化合物等,也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二、天然产物的研究方法天然产物的研究需要经过多个步骤。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研究方法:1. 提取首先,天然产物必须从植物或动物中提取。
要确保提取的天然产物质量稳定、化学结构清晰。
2. 分离分离是提高药物分离选择性和药效的必要步骤。
有许多分离技术可用于天然产物分离,包括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泳、高效液相色谱等。
3. 结构鉴定在分离好的天然产物中,研究者需要准确鉴定分子的结构。
现代科技的成熟,使从天然产物分离、纯化到结构鉴定都能够实现自动化和快速化。
4. 活性研究活性研究是测试天然产物药理属性的重要步骤。
通过对天然产物进行验收测试,可以确定它们是否具有所需的药理活性。
5. 评估作用机理最后,需要对天然产物的作用机理进行评估,确定它们如何在人体内发挥作用。
这涉及到药物作用于特定靶标的机制研究以及生理、代谢稳定性的研究。
总之,自然产物具有丰富的药理学活性和先天的药物优势。
通过合适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我们能够发现它们的潜力,开发更优秀的药物,有效地治疗多种人类疾病。
四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四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及意义氧化应激和自由基损伤是导致许多疾病的重要因素,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因此,开发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许多天然产物已被证明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然而,完全的理解其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机制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四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以深入了解其潜在的药理作用机制。
2. 研究对象本研究将选择四类天然产物进行研究,包括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类黄酮和生物碱。
这些天然产物被广泛分布于植物中。
3.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文献查阅、实验室分离、化学结构表征和体外实验等方法研究四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具体来说,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1 茶多酚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茶多酚是茶树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已得到充分证明。
本研究将通过不同的体外实验方法评估茶多酚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探索其可能的抗肿瘤机制。
3.2 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已被广泛研究。
本研究将进一步研究不同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并探讨其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3.3 类黄酮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类黄酮是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生物活性成分。
本研究将通过体外实验方法评估不同类黄酮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并分析其结构和活性之间的关系。
3.4 生物碱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研究生物碱是一类天然产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
本研究将通过实验室分离、化学结构表征和体外实验等方法,研究不同生物碱的抗氧化和抗肿瘤活性,并探索其潜在的药理作用机制。
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文献查阅、实验室分离、化学结构表征和体外实验等方法,具体的技术路线包括:4.1 文献查阅通过文献查阅了解目前天然产物抗氧化和抗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大学 2010~2011学年冬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试小论文课程名称:天然产物的研究与开发课程编号 121201903 论文题目 : 天然产物抗氧化机理的研究研究生姓名 : 张义凯学号 : 10721718 论文评语 :成绩 : 任课教师 :评阅日期 :天然产物抗氧化机理的研究摘要 :在崇尚自然的要求下, 近二十年来天然的食品抗氧化剂有了较快的发展。
目前已从单纯的作为油脂和含脂食品的抗氧化剂发展到作为体内氧自由基清除剂, 以达到保护组织, 抗病及延缓衰老的等生理作用。
我国天然资源十分丰富,对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性的深入研究, 特别是对黄酮、多酚、多糖等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表明, 天然产物大多具有抗氧化性, 而抗氧化性是众多生理功能的基础, 对天然产物抗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将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
我们从清除自由基、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与激活机体抗氧化体系三个方面, 对天然产物抗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抗氧化,作用机理,天然产物Study on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natural products Abstrcct : With the request of the respect for nature, natural food antioxidants has been rapi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To achieve conservation organizations, such as disease resistance and physiological role in delaying aging, current research in this field from a simple food as fat and greasy food transfer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tioxidants as scavengers of oxygen free radicals in vivo. Natural resources are extremely rich in our country, the scientist has conducted thorough research to the natural products oxidation, specially to flavones, polyphone, polysaccharide and so on. The research indicated that the natural productsmostly had the oxidation resistance, and its antioxidant avtivity was the multitudin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foundation. The research on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natural products would become focuses of this field in recent year. From the elimination free radical production and the activation organism oxidation resistance, a review abou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antioxidant mechanism of natural products was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antioxidantion; mechanism; natural products我国地域辽阔,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天然资源十分丰富,中草药应用历史悠久,因而天然产物的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1]。
目前所研究的天然产物一般包括相对分子质量一千以下或一千左右的化合物,从中国的传统中药中发现的有抗氧化作用的成分就有上百种,概况起来分为以下几类:(1黄酮类,以懈皮素,芦丁黄酮等为代表。
(2皂昔类以人参皂昔,三七皂昔为代表。
(3多糖类,以构祀多糖为代表。
(4多酚类,以茶多酚为代表。
(5有机酸类,以阿魏酸为代表。
(6其它类,其它一些从中药中分离出的组份如生物碱、酮类,不饱和脂肪酸,菇类都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
近年来, 国内外科学家对天然产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对黄酮、多酚、多糖等活性物质的研究表明, 它们大多具有抗氧化的能力, 而抗氧化性是众多生理功能的基础。
当前, 对天然产物抗氧化性的研究多集中于验证方面, 而对于这些天然产物抗氧化作用机理的研究却不是很深入,也缺乏系统性。
1 体内自由基产生的途径及危害自由基是指能独立存在的,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未成对电子的任何原子或原子团 [2]。
它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易失去电子(氧化或夺取电子(还原 ,特别是其氧化作用强, 故具有强烈的引发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有两方面:一是环境中的高温、辐射、光解、化学物质等导致共价键均裂产生的外源性自由基; 二是体内各种代谢反应产生的内源性自由基。
内源性自由基是人体内自由基的主要来源 [3]:自由基是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生化反应产生的中间产物。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 人体内自由基的产生与消除处于动态平衡。
当体内存在生理范围内的氧自由基时, 不但对人体不构成危害, 还可显示出独特的生理作用, 如可以促进细胞增殖, 刺激白细胞和吞噬细胞杀灭细菌,消除炎症,分解毒物等。
但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氧自由基的产生过多,或清除自由基的体系减少, 或二者兼而有之时, 氧自由基的产生和清除平衡遭到破坏, 使氧自由基水平增高,便会造成机体许多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发生不可逆转的氧化损伤,如使核酸、蛋白质、膜多不饱和脂肪酸等出现交联或断裂,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破坏,这将在分子、细胞乃至器官水平对机体造成损伤, 从而加快机体的衰老过程, 并可诱发癌症、心血管疾病等诸多疾病 [4-5]。
2 体内的抗氧化机理正常情况下, 机体自由基维持在损伤阈值以下的平衡态, 而这种平衡态的维持依赖于机体的抗氧化体系, 这包括酶体系和非酶体系。
酶系统主要包括各种抗氧化酶, 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氢酶(CA T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 等,它们可以有效地清除 O 2-、 H 2O 2及 ROOH 等活性氧, 使之不继续发生自由基反应; 非酶系统包括各种抗氧化因子, 如维生素 E ,维生素 C 及天然产物如多酚类、黄酮化合物、多糖、活性肽等,在体内都是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
抗氧化体系的抗氧化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直接清除自由基许多天然产物对于机体产生的自由基可以直接清除。
除了作为预防性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外,还可作为链阻断式抗氧化剂清除脂自由基。
脂质在活性氧或辐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 引发脂质自由基链式反应。
天然产物可与脂质链式氧化中间产物—脂质自由基或脂氧自由基反应,终止链反应而抑制脂质氧化。
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是很好的自由基清除剂 [6-9]。
段志芳 [10]等从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提取总黄酮,采用 UV-Vis 法测定两类黄酮提取物对 O 2-·和·OH 的清除作用。
结果显示,溪黄草及其发酵物中的黄酮对 O 2-·和·OH 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且与其浓度成正相关。
于智峰等 [11]采用不同的自由基体系对苦荞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苦荞黄酮对自由基及 N O2-均有不同程度的清除作用, 纯化后的产物对 DPPH ·自由基、 H 2O 2及 N O2-的清除作用明显增加。
潘英明等 [12]用体积分数 75%的乙醇从槐花米中制得粗提物,并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粗提物、芦丁与槲皮素对 DPPH ·自由基的清除效果。
结果显示,它们对DPPH ·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作用,清除能力大小顺序为:槲皮素 >粗提物 >芦丁>BHT; 0.15mg/mL的槲皮素、芦丁、粗提物对 DPPH ·自由基的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3.75%、 80.16%、 80.89%。
多酚类物质能与自由基反应形成较为稳定的酚氧自由基, 因而能够灭活自由基。
茶多酚能有效地清除无机和有机自由基, 而起着不同的抗氧化效果—预防性抗氧化和链阻断式抗氧化。
沈生荣等 [13]用 Fenton 反应体系研究 TP 对·OH 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最适浓度范围内清除率达到 99%。
茶黄素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途径而减少自由基,对于机体内固有的自由基,茶黄素则有直接清除效果。
体外实验表明,茶黄素能有效清除 ABTS 自由基。
在 HL60细胞模型中, 用四豆蔻的佛波醇醋酸酯诱导自由基的产生, 在该模型中观察到茶黄素能抑制约 60%的自由基的形成。
刘书成等 [14]研究了大蒜精油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发现大蒜精油中的硫化物能与引起油脂自动氧化的活泼自由基发生反应而终止自由基的链锁反应, 延缓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
大蒜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是由于其分子中有亚甲基亚砜及烯丙基结构, 大蒜提取物是通过提供活泼氢与自由基反应, 自身形成自由基共振杂化而被稳定。
共振极限式越多, 自由基越稳定,抗氧化效果就越好。
由以上分析可知,大蒜提取物能与过氧化物发生氧化反应,自身被氧化,其氧化产物依然能与活泼自由基反应,而且所形成的自由基更为稳定,因为氧化可使产生的共振极限式更多。
2.2抑制自由基的产生2.2.1对氧化酶系的抑制缺血与再灌注、吞噬细胞激活、花生四烯酸代谢异常及补体激活是产生活性氧的重要途径。
其来源主要是两大细胞系统及多套酶系统。
花生四烯酸的三条代谢途径均伴有活性氧的产生, 内皮细胞主要依靠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中性粒细胞主要依靠髓过氧化酶系统及还原型辅酶氧化形成氧化型辅酶产生活性氧, 脂氧化酶和环氧化酶、一氧化氮合成酶等生物体内的氧化酶均与自由基生成相关。
黄嘌呤氧化酶能催化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氧化而生成尿酸, 并产生过氧化物自由基。
陈科力等 [15]研究发现,卷柏属的一种植物的提取物不仅具有很强的直接清除自由基的活性, 而且还能较强地抑制 XO 和 LOX 的活性。
他们在对 7种卷柏属药用植物的提取物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研究中,发现 7种药用植物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 95%乙醇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显示出一定的抑制,并能显著下调结肠癌细胞中环氧化酶基因,减少 COX-2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