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整理

合集下载

纺织品整理..

纺织品整理..
功能的加工过程。也时常称为后整理。
二、整理的目的
(1)使纺织品幅宽整齐均一,尺寸和形态稳定;防皱和热定型等 (2)增进纺织品外观;如提高色泽、白度,增强或减弱织物表面绒 毛等。 (3)改善纺织品手感;柔软、滑爽、轻薄等等 (4)提高纺织品耐用性能; 防蛀、防霉整理等 (5)赋予纺织品特殊性能; 阻燃、抗菌、防紫外线等
6.2.1 定型整理
• 定形整理包括定幅(拉幅)及机械预缩两种整理,用以消除织 物在前各道工序中积存的应力和应变,使织物内纤维能处于 较适当的自然排列状态,从而减少织物的变形因素。织物中 积存的应变就是造成织物缩水、折皱和手感粗糙的主要原因。
6.2.1.1 定幅整理
(一)定幅整理的目的:克服经向伸长、纬向收缩等缺点, 使织物具有整齐划一、形态稳定的门幅。 (二)定幅整理的原理: 利用棉纤维在潮湿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将织物门 幅缓缓地拉到规定的尺寸,逐渐烘干,并调整经纬纱在织 物中的状态,从而使织物幅宽达到规定尺寸和均匀一致, 并使尺寸、形态稳定,纬斜等疵病得到纠正。 其他天然纤维织物也能通过类似的作用达到定幅的目的。
6.1.3 整理的方法 按整理的加工工艺分类: 1、物理机械整理;2、化学整理;3、物理化学 联合整理 按被加工织物纤维的种类分类: 1、棉织物;2、毛织物;3、丝织物;4、合成纤 维织物等 按整理要求或用途分类: 1、一般整理;2、特种整理等
1、物理机械法: 利用水分、热量、压力、拉力等物理机械作 用达到整理的目的。如拉幅、轧光、起毛、磨 毛、蒸呢、热定形、机械预缩等。
第六章 纺织品整理
6.1 整理概述
6.1.1 整理的概念和目的
一、整理的概念和目的 1、广义:纺织品从离开织机后到成品前所进行 的全部加工过程均属整理范畴。 2、染整工程中整理:指漂、染、印加工过程以 外,纺织品通过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方法,结 合机械的作用,改善纺织品外观和内在品质,提 高服用性能或其他性能,或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

纺织品一般整理

纺织品一般整理
8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9
定幅整理工艺 :拉幅机。 棉织物:热风布铗拉幅机。 给湿 预烘至回潮率10~15%
整纬
热风扩幅
浸轧液中加整理剂---浆料、或柔软剂、增白剂、树脂等: 联合整理
10
二、光泽和轧纹整理
织物光泽:织物表面光滑、无绒毛,纤维、纱线平行、 平伏,织物表面定向反射光线能力强,反射光强,织物 光泽就强。否则,暗淡。 机械轧光整理原理:湿热压下,织物纱线被压扁、压 平,绒毛压伏,织物表面平滑、光洁,对光漫反射减弱, 定向反射增加,从而使光泽增强。
水对纤维作用 水起毛---长毛,波纹。
34
2、刷毛与剪毛
刷毛:除去杂物,使绒毛竖立。 剪毛:粗纺织物,毛齐整。精纺,洁净、平整
蒸刷机
剪毛刀
35
3、蒸呢
蒸呢:毛织物在张力、压力条件下用蒸汽处理一段 时间得加工过程。原理同煮呢。粗纺工序用。
目得:永久定形。尺寸稳定,平整,光洁,柔软、弹性。
消除滚筒烘燥、轧光产生得极光。
26
洗呢设备
绳状洗呢机,平 幅洗呢机,连续 洗呢机。
27
洗呢工艺
洗涤剂---肥皂、雷米邦A、净洗剂LS、净洗剂209等 温度--- ~40℃左右。 时间---30~60min(粗纺织物),45~90min、(精纺织物) pH值---7~9 浴比---1:5~10(精纺织物),1:5~6(粗纺织物) 滚筒压力,清水洗5~6次。
28
5、缩呢
缩呢:在一定得湿、热、机械力作用下,使毛织物产 生缩绒毡合得加工过程。 目得:使毛织物收缩,质地紧密厚实,强力提高,弹性、 保暖性增加。织物表面产生绒毛,遮盖织物组织,改 进织物外观,并获得丰满、柔软得手感。粗纺毛织物 工序,少数精纺毛织物轻缩呢。 原理:羊毛会毡缩---在水中无定向外力作用下,纤维 相互缠结,集合体变密实,绒毛突出,织物尺寸减小,织 纹模糊,强力增加。

染整精品课件:纺织品常规整理--后整理

染整精品课件:纺织品常规整理--后整理
定(拉)幅、防缩、防皱、热定形…
(2)改善织物手感
柔软、硬挺、丰满、厚实、轻薄、滑爽…
(3)增进织物外观
光泽、白度、悬垂性、抗起毛起球… 增白、轧光、电光、起毛、磨毛
(4)其他
阻燃、拒水、拒油、卫生、抗静电、易去污…
第一节 概述
整理方法
❖物理机械整理
• 温度、湿度… • 压力、拉力、摩擦力…
❖化学整理
(二)电光整理 Schreinen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一定斜度的平行的细纹线 ❖一个软辊
效果
在织物表面轧出许多平行的斜线,对光线产生规则 的反射,获得明亮夺目的光泽
(三)轧纹整理 Embossed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凸出的花纹(阳纹) ❖一个软辊:
效果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 未反应的树脂 • 表面树脂
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
• 副产物
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
4.防皱整理品的质量
弹性提高 防缩性提高 强力
❖棉织物强力下降 ❖粘胶织物强力上升
断裂延伸度下降 撕破强力下降 耐磨性
❖高应力时:耐磨性下降(强度和延伸度起 主要作用)
暂时性整理剂
❖淀粉及其衍生物 ❖海藻酸钠 ❖羟甲基纤维素 以上浆料常混合使用 不耐水洗,俗称上浆,目前应用量减少
耐久性整理剂
❖聚丙烯酸酯
通过软段和硬段比例调整硬度,可得到不同硬 度的产品。
❖聚乙烯乳液 ❖纤维素锌酸钠
硬挺整理剂种类 types of stiffeners
其它助剂的作用
❖填充剂:滑石粉、高岭土等
(2)浸轧——预烘——热定形 定形兼涤增白
第三节 防缩防皱整理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2.含潮交联工艺
交联反应时,要求控制织物含湿量(轧工作液后烘至 半干,棉织物6%~8%,粘纤织物9%~15%),pH1~ 2 ,放冷后打卷堆放 6 ~ 18h ,然后水洗、中和、洗净。 此工艺制成品强力降低较小,但能保持优良的“洗可 穿”性能。由于使用了强酸性催化剂,所以对于不耐 酸的染料有影响。并且要有控制含潮率设备,否则重 现性差。温度较高时,纤维素纤维有可能受损伤,此 工艺较少使用。

但这种柔软整理方法不耐水洗,目前多数采用柔软
剂进行柔软整理。
二、定形整理

定形整理包括定幅(拉幅)及机械预缩两种整理,用以消除织 物在前各道工序中积存的应力和应变,使织物内纤维能处于
较适当的自然排列状态,从而减少织物的变形因素。织物中
积存的应变就是造成织物缩水、折皱和手感粗糙的主要原因。

(一)定幅(拉幅)
(1)树脂初缩体。一般为二羟甲基三聚氰胺(MF)40~ 8Og/L或2D树脂35~45g/L。 ( 2 )催化剂。一般为氯化镁(对初缩体固体物质 % ) 10~12g/L。




(3)柔软剂。
(4)润湿剂。

(二)树脂整理工艺 根据纤维素纤维含湿程度不同,即在干态(不膨化状 态)、含潮(部分膨化状态)、湿态(全膨化状态)时 与树脂初缩体的反应,本身反射出来的微量
黄褐色光混合互补合成白光,织物便显得更加洁白, 因反射的总强度提高,亮度有所增加,但在缺少紫外
光的光源条件下效果略差。
第二节

树脂整理
织物树脂整理是在是随着高分子化学的发展而发展起 来的。最早以甲醛为整理剂,其后用尿素-甲醛的加成
产物处理粘纤织物,得到良好的防皱防缩效果,为今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纺织品的使用无处不在,从我们身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汽车内饰到工业用布。

然而,这些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污渍的侵袭,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纺织行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纺织品污渍的来源和种类要了解纺织品的抗污整理技术,首先需要清楚污渍的来源和种类。

纺织品上的污渍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饮食、工作、运动等。

常见的污渍包括油污、水渍、汗渍、血渍、果汁渍、咖啡渍等。

油污通常来自烹饪、机械操作或与油性物质的接触,其特点是难以清洗,容易在纺织品表面形成顽固的污渍。

水渍则多因水的渗透和蒸发留下痕迹,尤其是含有杂质的水。

汗渍是由于人体出汗,其中的盐分和有机物会附着在纺织品上。

血渍一般来自受伤或生理原因,其成分复杂,清洗难度较大。

果汁渍和咖啡渍等则是常见的食品污渍,含有色素和糖分等成分。

二、传统的纺织品抗污方法及其局限性在抗污整理技术发展之前,人们采用了一些传统的方法来处理纺织品的污渍。

常见的方法包括及时清洗、使用洗涤剂和漂白剂等。

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及时清洗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渍的残留,但对于一些顽固污渍或无法及时处理的情况效果不佳。

洗涤剂和漂白剂在去除污渍的同时,可能会对纺织品的纤维结构造成损伤,导致其强度下降、颜色褪色等问题。

而且,频繁使用强力洗涤剂和漂白剂也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现代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的原理和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些技术主要基于以下几种原理:1、表面改性技术通过改变纺织品的表面性能,如降低表面能、增加表面粗糙度或形成特殊的微观结构,使污渍难以附着在纺织品表面。

例如,利用等离子体处理或化学涂层,可以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从而达到抗污的效果。

2、纳米技术将纳米材料应用于纺织品抗污整理中。

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与整理技术研究

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与整理技术研究

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与整理技术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家居用品,它们为我们提供了舒适和美观。

然而,纺织品容易沾染污渍却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污渍不仅影响纺织品的外观,还可能降低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因此,提高纺织品的抗污性能成为了纺织行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深入探讨纺织品的抗污性能以及相关的整理技术。

一、纺织品容易沾染污渍的原因要了解纺织品的抗污性能,首先需要明白为什么纺织品容易沾染污渍。

纺织品的纤维结构和表面特性是导致其容易吸附污渍的主要因素。

纤维的孔隙和缝隙为污渍提供了藏身之处。

例如,天然纤维如棉和羊毛,具有较大的孔隙,容易吸附液体和微小颗粒。

纺织品的表面能也对污渍的吸附有影响。

表面能高的纺织品更容易吸引和吸附污渍分子。

此外,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与各种物质的接触也是沾染污渍的重要原因。

例如,与食物、油脂、灰尘等的接触。

二、抗污性能的评估指标为了准确衡量纺织品的抗污性能,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

常见的指标包括污渍的沾附程度、清洗的难易程度以及经过多次清洗和使用后抗污性能的保持情况。

对于污渍的沾附程度,可以通过观察污渍在纺织品表面的扩散面积、渗透深度以及颜色变化来评估。

清洗的难易程度则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和条件下,污渍的去除效果来判断。

而抗污性能的持久性则需要对纺织品进行多次使用和清洗循环测试。

三、常见的纺织品抗污整理技术1、拒水拒油整理这是一种通过在纺织品表面形成一层低表面能的薄膜,使水和油无法轻易润湿和渗透的技术。

常见的拒水拒油整理剂有氟碳化合物和有机硅类化合物。

这些整理剂能够改变纺织品的表面性质,使水滴和油滴在其表面形成球状,容易滚落,从而达到抗污的效果。

2、易去污整理易去污整理的原理是在纺织品表面引入亲水性基团,使得污渍在沾染后容易被清洗掉。

这种整理技术通常适用于那些容易吸附油性污渍的纺织品,如聚酯纤维制成的衣物。

3、纳米技术应用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将其应用于纺织品的抗污整理中,可以显著提高纺织品的抗污性能。

纺织品整理

纺织品整理
机械预缩作用:降低成品缩水率
14
产生缩水的原因
1
内应力作用
“干燥定型”形变而产生内应力在再 度湿润时得以松弛。
织物收缩的主要原因
2
织缩增大
纤维溶胀的 各向异性
3
其他原因
纤维特性、织物组织
15
防缩整理方法
化学方法 机械预缩整理
原理:采用某种化学
物质,主要是树脂或 交联剂对织物进行处 理,封闭棉纤维上的 亲水集团,从而降低 纤维的亲水性,抑制 纤维的吸湿溶胀作用, 达到降低织物缩水率 的目的
作业
• 1.什么是纺织品整理,其目的是什么?
• 2.什么是缩水?引起织物缩水的原因有哪些?如 何改善或避免织物的缩水现象?
理或化学作用以达到整理目的。如硬挺整理、柔软整理等。
3.物理机械和化学联合方法 --- 两种方法结合。如树脂整
理和轧纹整理结合,耐久性轧纹。
7
第二节 棉织物整理
• 棉型织物的特点
– 优点
• • • • 柔软 吸湿 透气 …
– 缺点
• 易缩水 • 易起皱
定幅
定形整理
机械预缩整理
棉 织 物 整 理
外观整理---光泽、轧纹、磨毛、增白
设备:布铗拉幅机、针板拉幅机
针板拉幅定形机
12
针板拉幅定形机
针板拉幅定形机上针
上针超喂
13
(二)机械预缩整理 相关概念:
缩水:织物在松弛状态下落水或者洗涤以后,会发
生收缩变形。
缩水率:织物按规定的洗涤方法洗涤前后经向或纬
向的长度差占洗涤前长度的百分率,称为该织物的经 向或纬向缩水率。
●缩水率 =[(L0-L) /L0]100%
10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v 1.普通轧光整理 在轧光机上进行。轧光机主要由重 叠的软硬辊筒组成,辊筒数目分2~10根不等,可根据 不同整理要求,确定软硬辊筒数量与排列方式。织物 穿绕经过各辊筒间轧点,即可烫压平整而获得光泽。
纺织品后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原理和工艺
v 2.电光整理
v 电光机是用表面刻有一定角度和密度斜纹线的硬质钢 辊和另一根有弹性的软辊组成。硬辊内部可以加热, 在加热及一定含湿条件下轧压织物,在织物表面压出 平行而整齐的斜纹钱,从而对入射光产生规则的反射, 获得如丝绸般的高光泽表面。横贡缎织物后整理多经 过电光整理。电光硬辊筒表面斜线密度因纱的粗细而 异,纱支细的织物宜用较大密度,以8~10根/mm斜线 为最普遍。刻纹线的斜向应与织物表面上主要纱线的 捻向一致。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v
机械预缩整理设备,我国印染厂目前都采用三辊橡胶 毯预缩机,此机有筒式预缩机、普通三辊预缩机及预 缩整理联合机等机型,其心脏部分为三辊橡胶毯压缩 装置.

图4-3 预缩部分示意图
•1—进布加压辊 2—加热承压滚筒 3—出布辊 4—橡胶毯调节辊 5—橡胶毯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第三节 特种整理
v 纺织物品除用于一般日常生活外,经过一些特殊的 整理加工后,还可以提高其应用范围,如拒水、阻 燃、防静电、防污等。这些性能一般纺织品并不具 备,而是经过特殊整理方法获得的,这类整理方法 称为特种整理,其内容较多,发展也快,本节选择 其中部分内容予以介绍。
v 浸轧树脂液→预烘→热风拉幅烘干→焙烘→皂洗→后 处理(如柔软、轧光或拉幅烘干)。
纺织品后整理原理和工艺
v 2.含潮交联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整理一、名词解释1.★砂洗整理:是通过化学和物理机械作用,使蚕丝织物表面产生一层均匀纤细绒毛的加工工艺。

2.★缩水率:指经规定方法洗涤和干燥后,洗涤前后经向(或纬向)长度的变化与洗涤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前-后/前)×100%。

3.★织缩:指纱线长度(L1)与该长度纱线所织成的织物长度(L2)的相对比值。

(L1-L2/L2)×100%。

4.★水洗尺寸变化率:指经规定方法洗涤和干燥后,洗涤后前经向(或纬向)长度的变化与洗涤前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后-前/前)×100%5.★氯损: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整理的织物在洗涤过程中,如遇NaOCI或水中的有效氯,大部分整理剂都会产生吸氯现象。

吸氯后的整理织物经高温熨烫后便发生不同程度的脆损,称为氯损。

6.★吸氯泛黄:含氮树脂整理的织物在水洗过程中,如遇NaOCI或水中的有效氯会发生吸氯和泛黄现象。

7.★限氧指数:也称极限氧指数,是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材料恰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氮氧混合气体中氧的最低浓度。

用LOI表示:LOI=[O2/(O2 +N2)]×100%。

8.★释放甲醛:经N-羟甲基化合物整理的织物,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分解出来的甲醛。

9.★2.游离甲醛:含氮树脂的初缩体整理浴中未与氨基结合的甲醛。

10.★闪点:当物质加热分解所产生足够数量的可燃性气体与明火接触而刚好点燃时的温度。

11.★着火点:如果达到闪光点时可燃性气体能不断地产生,则火燃温度会升高而持续燃烧使物质刚好能达到着火的温度。

12.★轧纹整理:用刻有花纹的轧辊轧压织物,使织物表面产生凹凸花纹的效果。

有轧花和拷花两种类型。

13.★轧光整理:一般分为普通轧光、摩擦轧光、叠层轧光等,都是通过机械压力、温度、湿度的作用,借助于纤维的可塑性,将织物表面压平、纱线压扁,以提高织物表面光泽及光滑平整度。

14.★卫生整理:是通过化学键合、化学粘合、吸附、非极性范德华力结合等作用,使卫生整理剂固着在纤维或织物上,从而使织物获得所需要的抗菌防臭、抑菌、防霉等性能的加工过程。

15.炭化:用化学方法从羊毛中除草去杂。

16.蒸呢:平幅毛织物在一定温度、压力、张力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汽蒸定形,使织物呢面平整、光泽自然、尺寸稳定,同时身骨、弹性、手感都得到改善。

17.缩呢:在水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毛织物以极小的带液量经受反复挤压揉搓,使织物变得结构紧密,手感丰厚,尺寸缩小,表面浮现一层致密绒毛,形成毛织物特有的外观和风格。

18.煮呢:毛织物在张力、压力作用下的湿热定型。

将呢坯以平幅状态浸入高温水浴,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张力共同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后冷却,其形态就被固定下来,并获得平整挺括的外观和丰满柔软的手感。

19.化学整理:通过施加化学整理剂,使之与纤维发生化学或化学与物理的反应而赋予织物各种所需的功能。

20.物理整理:又称机械整理,利用水、热等物理作用和挤压、拉伸等机械作用,改善织物外观和某些物理性能。

21.电光整理:由表面刻有一定角度和密度斜纹线的硬质钢辊和另一根有弹性的软辊组成。

硬辊内部可以加热,在加热及一定含湿条件下轧压织物,在织物表面压出平行而整齐的斜纹钱,从而对入射光产生规则的反射,获得如丝绸般的高光泽表面。

22.硬挺整理:即上浆整理,将能成膜的高分子物质粘附在织物表面,干燥后织物获得硬挺和光滑的手感。

23. .定向摩擦效应:当羊毛因受到外力作用而移动时,纤维向毛尖方向(逆鳞片方向)移动所受到的摩擦力(摩擦系数μa)远大于向毛根方向(顺鳞片方向)所受到的摩擦力(摩擦系数μw),这两种摩擦系数之差称为定向摩擦效应(D.F.E)。

D.F.E=μa-μw24.防皱整理: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以模仿毛织物弹性为主要目的的整理。

25.免烫整理:整理品既具有干防缩防皱性,又有良好的湿防缩防皱性。

26.耐久压烫整理:使整理后的棉织物既有高水平的免烫整理,又可使成衣经压烫形成的折、裥、缝迹耐多次洗涤而不变形的整理。

27.撕破强度:指织物的经纱或纬纱的切口处耐拉伸的能力,以拉开切口所需的力表示。

28.临界表面张力γc :用外推法(cosθ= 1)获得的其对应的液体的表面张力定义为该固体的临界表面张力γC 。

29.拒水或拒油整理:在织物表面施加一种具有特殊分子结构的整理剂,改变纤维表面层的组成,并以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的方式与纤维结合,使织物不再被水或常用油类所润湿。

30. 干燥定形:在纤维纺丝成型、纺纱、织造和染整加工中,纤维受到外力拉伸,形成高度取向的分子构象,在纤维内产生内应力,而烘燥使得该伸长状态和应力被固定,使纤维处于一种“干燥定形”形变的状态。

31.易去污整理:使纺织品具有易去污性能的整理。

32.阻燃整理:纺织品经过某些化学品处理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可燃性。

在燃烧过程中能显著延缓其燃烧速率,并在离开火源后能迅速自熄。

二填空1.精纺毛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生坯修补→烧毛→洗呢→煮呢→脫水→染色→脫水→烘干→中间检查→熟坯修补→刷毛→粗纺毛织物染整工艺流程:生坯修补→洗呢→脫水→缩呢→复洗→脫水→染色→烘干→中间检查→熟坯修补→起毛→2.精纺织物整理要求: 光洁整理。

粗纺织物整理要求:绒面整理。

上机一等品率100%3.碱性缩呢时pH值一般为9~9.5酸性缩呢时pH值一般为小于44.按照Oeka-Tex Standard100标准规定,生态毛织物有机氯载体的含量必须低于[1.0mg/kg] 5.煮呢后冷却方式有突然冷却、逐步冷却、自然冷却三种;蒸呢一般用抽真空冷却6.缩呢时轧余率100%~120%,则浴比为(1~1.2):17.阻燃纤维包括不燃纤维、难燃纤维;非阻燃纤维包括可燃纤维和易燃纤维8.毛织物防毡缩的方法主要有破坏鳞片层(如氯化法)和使聚合物沉积在纤维表面(树脂法)这两个方面,前者称为“减法”防毡缩处理,后者称为“加法”防毡缩处理,在生产中常采用两种方法组合的形式,例如氯化—树脂法9.拉幅机将织物门幅缓缓拉至规定尺寸,拉幅宽度出机时比成品宽0-2cm10.一般纬斜允许限度不超过6% (以织物幅宽计算),条格花纹不超过5%,高档产品纬斜<1%11.柔软整理分为机械柔软整理和化学柔软整理。

机械柔软整理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松弛织物结构,经多次屈曲和轧压降低织物的刚度,增加织物表面的丰满度和蓬松度12.化学整理的方法有柔软剂、砂洗、生物酶处理等13.缩水率(前-后/前)×100%、水洗尺寸变化率(后-前/前)×100%与织缩(L1-L2/L2)×100%计算14.粘胶纤维吸湿溶胀现象大于棉纤维,因此,粘胶纤维织物的缩水率(水洗尺寸变化率)比棉织物大(小)15.100m长纱织成布后长度为80m,织缩为25%16.印染布定级以纬向密度、缩水率、断裂强度和染色牢度四项中最低一项等级定级17.织物的防皱性能主要决定于纤维的性能,但也与纱线结构(捻度、细度)、织物结构(密度、厚度、紧度及交织状态)和树脂整理密切相关18.一般来讲,在纤维和纱线相同的前提下,斜纹、平纹、缎纹组织结构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最好(差)是斜纹>平纹>缎纹组织结构织物19.GB18401规定整理织物游离和水解的甲醛,其中婴儿A不得检出0~20mg/kg(ppm)、直接接触皮肤B(内衣)<75mg/kg(ppm )、不直接接触皮肤C(中衣)<300mg/kg(ppm)、装饰材料材料C<300mg/kg(ppm)20.AA TCC中文含义是美国纺织化学家和染色家协会21.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前进时的接触角θA较后退接触角θR要大,两者的差值称为接触角滞后22.含氟聚合物的拒油性随着氟碳链中碳原子数的增加而提高,碳原子数一般要在7以上23.液滴在光滑表面上的接触角大于90°,则在其粗糙表面上的接触角将更大些24.纤维的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阴燃)。

有焰燃烧主要是纤维素热裂解时产生的可燃性气体或挥发性液体的燃烧,阴燃是固体残渣(主要是碳)的氧化25.常用的卫生整理剂可以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天然产物类三大类,因种类不同而各有利弊26.卫生纺织品的制造按卫生整理剂的引人方法可分为两类,抗菌纤维和织物卫生整理。

27.防毡缩的方法:氧化一树脂法、单独树脂法、生物酶羊毛防毡缩处理、等离子体羊毛防毡缩整理29.织物的一般整理常规的物理机械整理和化学整理30.在相同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交联剂的反应速率DMU>DMEU>DMPU>DMDHEU三.判断(不考,简答)1.煮呢后三种冷却方式效果是否相同不相同第一种突然冷却,煮后放空槽内热水,马上注入冷水冷却。

织物手感挺爽,适宜于薄型织物。

第二种逐步冷却,在煮槽中缓慢加入冷水或在加热管中通入冷水回流。

织物手感柔软丰满、弹性足,适宜于中厚织物。

第三种自然冷却,煮后放空槽内热水,出机后卷在轴上,在空气中自然冷却(8~12h),织物手感柔软丰满、弹性足,适宜于高档的中厚(花呢)织物。

2.煮呢时如发现掉色,是否可以通过降低pH值解决可以羊毛织物用酸性类染料染色,染料与纤维之间存在电荷作用力,降低煮呢液pH 值,羊毛纤维表面带正电荷增大,与酸性类染料上负电荷之间作用力增大,染料不易从羊毛纤维上掉下进入煮呢液,防止掉色,但煮呢的定形效果有所下降。

一般加醋酸适当降低煮呢液pH值。

3.蒸呢与煮呢同为定形,两者是否可以替代不可以1.蒸呢属于干整理,使用蒸汽给予织物一定的回潮而不是浸湿织物;煮呢属于湿整理,将呢坯浸于高温水中。

2.蒸呢靠包布紧密缠绕赋予织物压力和张力;煮呢分别通过加压辊和张力架赋予织物压力和张力。

3.蒸呢一般安排在整理的最后阶段;煮呢安排在洗呢前后或染色前后进行。

4.蒸呢适用于精纺毛织物和粗纺毛织物;煮呢适用于精纺毛织物整理。

5.蒸呢一般用抽真空冷却;煮呢有突然冷却、逐步冷却,自然冷却三种方式。

4.织物缩水现象是可逆的错误在理想的织物模型中,若不考虑遍布于织物中的内应力、纱线间的交织阻力、纤维间的摩擦阻力,则由织缩增加而带来的缩水应具有“可逆性”,即经缓慢自由干燥后,其形态将回复原状。

但是事实上“织缩”增大过程具有不可逆性。

5.经防皱整理后,棉织物、粘胶纤维织物的断裂强度变化规律是一致的错误1.棉纤维经过防皱整理后,由于在纤维的基本结构单元及大分子间引入一定数量的共价键,与未整理过的纤维比较起来,各单元间的移动性受到限制,负担外力的情况更不均匀,必然引起强度的下降。

纤维的强度是织物的基础,从而织物的断裂强度也有下降。

2.粘胶纤维经防皱整理后,由于在分子间建立了共价交联,使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得到加强,受外力作用时,粘胶大分子或基本结构单元间的滑动趋势降低,使纤维的强度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