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的功能整理及功能整理剂
染整精品课件:纺织品常规整理--后整理

(2)改善织物手感
柔软、硬挺、丰满、厚实、轻薄、滑爽…
(3)增进织物外观
光泽、白度、悬垂性、抗起毛起球… 增白、轧光、电光、起毛、磨毛
(4)其他
阻燃、拒水、拒油、卫生、抗静电、易去污…
第一节 概述
整理方法
❖物理机械整理
• 温度、湿度… • 压力、拉力、摩擦力…
❖化学整理
(二)电光整理 Schreinen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一定斜度的平行的细纹线 ❖一个软辊
效果
在织物表面轧出许多平行的斜线,对光线产生规则 的反射,获得明亮夺目的光泽
(三)轧纹整理 Embossed finishing
设备
❖一个硬辊:带有凸出的花纹(阳纹) ❖一个软辊:
效果
甲醛有毒,有刺激性,其含量越少越好 • 未反应的树脂 • 表面树脂
表面树脂会影响织物手感,降低防皱性
• 副产物
甲胺等副产物有鱼腥味
4.防皱整理品的质量
弹性提高 防缩性提高 强力
❖棉织物强力下降 ❖粘胶织物强力上升
断裂延伸度下降 撕破强力下降 耐磨性
❖高应力时:耐磨性下降(强度和延伸度起 主要作用)
暂时性整理剂
❖淀粉及其衍生物 ❖海藻酸钠 ❖羟甲基纤维素 以上浆料常混合使用 不耐水洗,俗称上浆,目前应用量减少
耐久性整理剂
❖聚丙烯酸酯
通过软段和硬段比例调整硬度,可得到不同硬 度的产品。
❖聚乙烯乳液 ❖纤维素锌酸钠
硬挺整理剂种类 types of stiffeners
其它助剂的作用
❖填充剂:滑石粉、高岭土等
(2)浸轧——预烘——热定形 定形兼涤增白
第三节 防缩防皱整理
功能整理

目的:满足生活、称为 功能整理。
一、拒水、拒油整理
拒水、拒油整理就是用疏水性物质
对织物表面进行处理,降低纤维的 表面能,使织物不易被水和油所润 湿。 所用的疏水性物质称为拒水剂或拒 油剂。
拒水整理与防水整理的区别
拒水、拒油整理后织物的纤维间和纱线间仍 保存着大量的孔隙,仍保持良好的透气和透 湿性,适用于服装面料。 防水、防油剂则是一种能成膜的物质,整理 后在织物表面形成一层不透水、不溶于水的 连续薄膜,赋予织物防水、防油性。但整理 后织物不透气,手感也较粗糙,适用于室外 的纺织品。
覆盖论
热论
阻阴燃论
协同阻燃效应
1.催化脱水论
通过促进纤维的催化脱水炭化和交联,改
变热分解历程和分解产物的比例,减少热 分解产物中可燃性的气体和液体,增加难 燃性固体炭的量来达到阻燃效果的。
适用性
该理论主要适用于纤维素纤维。 含磷阻燃剂的阻燃可根据此理论。
2.气相论
通过抑制可燃性分解产物的氧化,干
4.脂肪烃三聚氰胺衍生物类 拒水整理剂
这类拒水剂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和具有长链结构的脂肪酸、酰胺、 醇的相结合
代表产品
拒水剂703和防水剂AEG。 主要应用于天然纤维及合成纤维的 拒水处理。
5.脂肪酸金属络合物类 拒水整理剂
脂肪酸可以与铬、钛、铝等金属离子络 合而形成脂肪酸络合物,具有拒水性, 其中以铬为最常用。 防水剂CR、防水剂AC都是这类拒水剂。
脂肪长链拒水剂在纤维 表面排列示意
分布状态与拒水的关系
拒水、拒油剂有规则地整齐排列,分子非极 性端基都在外层,拒水、拒油效果好。 拒水、拒油剂在纤维表面的浓度要适当高一 些,尽可能使拒水、拒油整理剂能整齐地排 列在织物的表面。
纺织品各类功能整理剂介绍

多功能整理剂则是随化学、生物医学、高分子复合材料学、光化学、热力学、电学、生态学等多学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类功能整理剂。
由于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针对纺织品某些特定的性能的,因而目的性强效果好产品的附加值也高。
1、抗静电整理剂及性能指标永久性抗静电整理剂主要成分为聚氧乙烯衍生物物化性能为假阳离子型,微黄透明粘稠液体.1%稀释液pH值510~515。
整理用浸渍、浸轧法整理效果表现为对涤纶、腈纶、PVA、醋酐维的散纤维、纱线、面料均可获得永久的抗静电效果同时还适于各类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
生态指标显示可生物降解,多功能整理及抗静电剂QMILEASE)主要成分为亲水性高聚物物化性能为含固里99.9%。
非离子性熔点50C淡黄色固体易分散于热水中。
可与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助剂同浴使用。
整理用浸渍去整理效果表现为:在整个显整理过程中应用,可防止“鸡爪痕”及褶皱并可防污。
染色中加入可防止染色疵病。
在后整理过程中应用对合成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且耐洗性好,织物柔软性好可提高缝纫性。
生态指标显示生产过程中无泡无不良气味产生。
抗静电剂主要成分为有机氮化合物物化性能为:外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阳离子型助剂,pH值5~ 51525C时密度约105能用水稀释。
整理用浸责法、浸轧法。
整理效果表现为可赋予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的各类针纺织品优良的抗静电性能有良好的干洗牢度可与拒油、拒水整理同时进行,无明显的相互抑制作用可使织物获得丰满、柔软的手感。
生态指标显示不产生泡沫,无毒性。
2、防紫外线整理剂及性能指标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成分为杂环化合物:物化性能为阴离子型白色粘稠液体pH值6.与水、酸、碱接稳定性好:与非离子、阴离子型物质相容性好与阳离子相容可能出现沉淀。
整理用浸责法、浸轧法整理效果表现为纤维反应性紫外吸收剂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和锦纶织物与羟基基团和氨基基团反应而产生紫外线吸收效果。
耐日晒和耐水洗效果优良。
生态指标显示无泡可按一般染化料对待。
纺织助剂

纺织助剂纺织助剂是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组化学品,用于改善纺织品的某些特性或者提高生产效率。
纺织助剂的种类繁多,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染料助剂、整理助剂、柔软剂、增稠剂、稳定剂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纺织助剂及其功能。
1. 染料助剂:染料助剂是用于帮助染料更好地与纤维结合,改善染色效果的化学品。
常见的染料助剂包括分散剂、浸稳剂、移染剂等。
分散剂可使染料颗粒分散均匀,提高染料的上染性和均匀性;浸稳剂可减少液体表面张力,提高染料的浸渍性能;移染剂可使染料在纺织品上迁移均匀,提高染色的均匀性。
2. 整理助剂:整理助剂是用于改善纺织品整理效果的化学品。
常见的整理助剂包括起毛剂、抗皱剂、防缩剂等。
起毛剂可使纺织品表面的纤维毛发向外翘起,增加纺织品的软度和舒适性;抗皱剂可改善纺织品的抗皱性能,降低纺织品的起皱率;防缩剂可控制纺织品的尺寸变化,防止纺织品缩水变形。
3. 柔软剂:柔软剂是一类用于提高纺织品手感柔软度的化学品。
常见的柔软剂包括硅油类柔软剂、阳离子柔软剂、聚酯型柔软剂等。
硅油类柔软剂能够在纤维表面形成一层薄膜,使纺织品柔软光滑;阳离子柔软剂可以降低纤维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减少纺织品的静电产生;聚酯型柔软剂具有很好的亲水性,可以使纺织品表面更柔滑。
4. 增稠剂:增稠剂是一类用于增加纺织品半固体体系的粘稠度和稳定性的化学品。
常见的增稠剂包括聚合物增稠剂、天然胶类增稠剂等。
聚合物增稠剂可以在纺织品体系中形成网状结构,增加体系的黏度;天然胶类增稠剂则可以与纺织品中的水分分子结合,形成胶体结构,增加体系黏度和稳定性。
5. 稳定剂:稳定剂是一类用于保护纺织品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的化学品。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等。
抗氧剂可以阻止纺织品与氧气发生反应,减缓纺织品的老化速度;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吸收紫外线,减少紫外线对纺织品的损害。
纺织助剂在纺织品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改善纺织品的染色效果、整理效果、手感舒适度等,从而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

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概述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是一种专门用于提高纺织品负离子释放能力的化学整理剂。
负离子是一种带负电荷的空气离子,具有天然的净化、除臭、杀菌等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的加工中。
本文将重点介绍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一、负离子发生剂负离子发生剂是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的核心成分,主要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负离子。
这些反应可以在纤维表面进行,从而提高纺织品的负离子释放能力。
常见的负离子发生剂包括金属氧化物、硅酸盐等。
二、负离子稳定剂负离子稳定剂的作用是提高负离子的稳定性,防止其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迅速失去活性。
常见的负离子稳定剂包括络合剂、抗氧化剂等。
三、织物表面处理剂织物表面处理剂用于改善纺织品表面的润湿性、平滑性和粘附性,从而提高负离子整理剂在织物表面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常见的织物表面处理剂包括有机硅、丙烯酸酯等。
四、黏合剂黏合剂的主要作用是将负离子整理剂与纺织品紧密结合,提高整理效果的持久性。
常用的黏合剂包括聚合物乳液、水性聚氨酯等。
五、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作用是减缓纺织品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氧化老化过程,从而提高其耐久性。
常见的抗氧化剂包括维生素E、硫代酯等。
六、柔软剂柔软剂可以使整理后的纺织品更加柔软、光滑,提高使用舒适度。
常用的柔软剂包括有机硅柔软剂、聚酯柔软剂等。
七、抗菌剂抗菌剂的作用是抑制纺织品上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保持其清洁卫生。
常见的抗菌剂包括银离子、苯酚类化合物等。
总之,纺织品负离子整理剂是一种多组分的复合整理剂,各组分之间相互协同作用,共同提高纺织品的负离子释放能力。
通过合理选择和搭配各组分,可以获得性能优异的纺织品负离子整理效果,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保障。
纺织品功能整理

第七章纺织品功能整理第一节防水、拒水和拒油整理第二节阻燃整理第三节抗静电整理第四节卫生整理第五节生物整理第六节防污和易去污整理第七节微胶囊整理第八节柔软整理第九节抗皱整理第七章要点第一节防水、拒水和拒油整理拒水拒油原理rθr sr Lr sL表面粗糙拒水拒油条件=r<0 珠缩失,r L、r s L形成常见拒水拒油剂:拒水拒油剂:整理工艺:烘干40℃,70%轧余率150℃,3min.有机硅类拒水剂与有机硅柔软剂混用工艺流程多浸多轧整理液:甲基含氢硅烷乳液30g/L羟基硅烷乳液70g/L胺化环氧交联剂14.2g/L醋酸锌10.8g/L氯氧化锆 5.4g/L一乙醇胺 4.5g/L水至1000拒油整理工艺:整理液:有机氟FC-208 133g/LVelan PF 80乙醇80醋酸钠26水至1000拒水拒油性能测试:第二节阻燃整理纺织品的燃烧性:化、熔融氧化燃烧模式纤维热裂解玻璃化温度(Tg)熔融温度(Tm)热裂解温度(Tp)燃烧温度(Tc)LOI = 燃烧热火焰最高温度需氧指数LOI燃烧骨架效应:阻燃方法二、阻燃机理棉织物在~200℃开始裂解,500℃以上炭化,其间温度分解形成可燃物。
棉阻燃剂涤纶的阻燃机理:气体焦油状物残渣裂解成分30种以上。
产生烟雾火焰反应ROOH RO ROO 2 2 OH + CO CO涤纶阻燃剂MX M + X MX HX + M‘+ HX H OH + HX H 截获H ·、·OH ,阻燃。
阻燃剂:阻燃剂金属氧化物、卤化物硼砂磷酸盐有机磷阻燃剂阻燃剂使用:多种复合,综合效果。
阻燃整理工艺:1、棉织物的阻燃整理不耐洗阻燃整理半耐洗阻燃整理耐洗性燃整理工艺:浸轧42、涤纶织物的阻燃整理3、涤/棉混纺织物阻燃整理纺织品阻燃性能测试方法:第三节抗静电整理---摩擦带电序+抗静电方法:-P-ONa OHO抗静电整理剂及其应用: 1、非耐久性抗静电整理剂2、耐久性抗静电剂静电大小的测量:第四节卫生整理卫生整理目的:微生物细菌---原核细胞型真菌---真核细胞型病毒---非细胞型致病性有益型抗菌机制卫生整理剂和卫生整理工艺: 1、有机硅季铵盐抗菌整理剂DC-5700℃)织物增重0.1~1%2、二苯醚类抗菌剂3、芳香族卤化物抗菌剂4、其它抗菌剂卫生整理测试:养基上,隔时检查菌落数,与空白对比。
纺织功能整理与相关功能面料

整理的加工过程 , 同时也对有关功能整荆与相关整理 面料 的品种做 了详 细介 绍 , 出了功能面料 开发 的展 望。 提 关键 词 :功 能整 理材 料 功能 面料
前 言
2世纪人们对 服装和家纺面料 的要求不仅仪 只 l 是满足于保暖舒适和挺括, 人们对其提 出_ 『更多 的婴
1 功能整理材 料与功能面料
维普资讯
2) 第3 0年 期 ( 6
济 南 纺 织 化 纤 科 技
.9 .
纺织功能整理- q相关功能面料
马树胜 王兴福
( 天津印 染厂股份 有限公 司 北京洁 尔爽 高科技 有限公 司 )
摘 要 :本文根 据 3前人 们对功 能面料的要 求 ,简要的介 绍 了各种 功能 面料 的特 点和功 能指 标 、功能 - "
物的抗 菌 耐久性 明显好 于抗 菌 合成 纤 维 。分析 其 原 因是抗 菌有 效作用 区域主要 在纤 维表层 所 至 。 在印染 过 程 中完成 的织物 功 能整 理处 理 。迄 今功 能整 理剂 分 为溶 出型 和非 溶 出 两大 类 。溶
出型整理剂不与织物化学结合 ,而通过与水接触
( 上接 第 8页)
发取得 了不少进步, 初步能满足印染加 ]的需要。 . :
不管是行业协会管理人员还是企业 的高级经理 , 都蛰定期参加各类相关培训 ,不断充实更新 自己 的知识 。各行业协会要为本行业各类人才成长提 供终身教育 的平台 ,努力把行业协会构建成 “ 学
习 的 ,组 织 ” 和 “ 习 企业 组织 ” :l Lk 学 ,为培
能 面 料除具 有 面料 原有 的 色泽牢 度 坚 固 、手感 柔
软、 透气性好等特点以外 , 还具有功效直接, 耐久
纺织品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凡是能赋予纺织品某种特殊实用功能的整理加工统称为功能整理。
包括:抗皱、防缩、防水、防油、阻燃、抗菌防臭、防霉防蛀、防静电、防紫外线、防辐射、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等等。
止血整理:整理手段:化学接枝变性(赋予织物新的化学和物理性能)止血机理:1、物理作用:吸收水分而膨化(增加血液粘度,减缓流速)紧贴产生压力(膨化胶体堵塞毛细管末端)2、化学作用:粘附及凝集血小板3、生理作用:促活凝血因子-----活化凝血酶抗冻疮整理整理手段:纤维上连接(化学嫁接(为经得起重复使用中酸性汗液和碱性洗液的侵蚀))某种化学物质。
抗冻疮机理:制止动脉的痉挛收缩(通过生理性舒解、物理性扶摸)消痒整理整理手段:选择一种在结构上近似组织胺(致痒的代谢产物,脱羧的组胺酸),活性又比组织胺较强的物质,连接在纤维上。
抗菌整理整理手段:抗菌剂化学结合等方法留存在织物上。
抗菌机理:抗菌剂直接作用或缓慢释放作用,抑制菌类生长。
抗霉腐整理整理手段:在织物上生成不溶性的抗霉腐物质、伯醇基化学变性、与纤维素纤维中羟基结合形成共价键。
抗静电整理整理手段:物理方法(带不同电荷的纤维混纺或交织添加油剂、给湿、车间接地)化学方法(用抗静电剂进行整理来消除,在疏水性纤维表面形成导电层:提高纤维的吸湿性表面离子化)。
防臭整理整理手段:抗菌法(使杂菌无法在织物上繁殖生长)吸收法氧化法。
防紫外线整理整理手段: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用紫外线吸收剂,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增强织物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选用适当的纤维,选择合适的组织结构,用反光性强的物质)。
防污整理易去污整理: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沾污后在水中易于洗除。
拒污整理:拒污整理是指通过这种整理后的织物在空气中不易被污物沾污。
1.含氟整理剂适合作拒油整理剂。
2. 聚丙烯酸系整理剂适合作易去污整理剂。
污物分类(1)油脂类物质:乙醚溶解物、食品油脂、汗脂。
(2)水溶性物质:盐、糖、尿、汁、酸、碱,果汁、菜汁、难除的淀粉、胶水、蛋白质、牛奶,易再沾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及功能整理剂
姓名:李志斌班级:电子类十班学号:12H0751330 序号:L69
纺织品功能整理的要求和方法: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为了满足纺织品的某些特殊使用要求而赋予纺织物优良的使用、安全、外观等性能的特殊整理加工方法。
多功能整理剂则是随化学、生物医学、高分子复合材料学、光化学、热力学、电学、生态学等多学科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类功能整理剂。
由于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针对纺织品某些特定的性能的,因而目的性强,效果好,产品的附加值也高。
1.功能整理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环保特性功能性纺织品的生产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有害物溢出,有害气体和污水的排放,会直接造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造成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和生物种群失调或消灭。
这些都是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和各国政府所不允许的。
对各类化学助剂不但要研究其近期生态影响力,还要研究其长效生态影响力,确保其永久的安全性。
因此,在功能性纺织品整理过程中,应尽量采用生物可降解助剂,以确保环境安全。
(一)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特殊操作,防止给操作人员造成显性或隐性的生理和心理伤害。
对尚不清楚会造成什么样影响的助剂应随时跟踪,对操作人员定期体检,获得可靠的无害证明后才能大量使用。
最终产品无毒副作用功能性纺织品一旦成成品,对环境及使用的生命体就不能有不良作用。
即便是残留有有害物质,其残留量也必须降到对生命体无害的范围。
凡是有可能造成生命体急、慢性中毒,过敏、皮肤不适或病症,以及诱发其他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危险的,都是不允许的。
(二)功能持久力功能性纺织品应根据其使用的生命周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功能持久能力。
通常,功能性纺织品多为中长期用品,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受反复洗涤、熨烫。
因此,只有那些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仍具有良好的原有功能的产品,才能被消费者接受,才能有良好的市场潜力。
2.功能整理的方法
一.物理整理法(1)浸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水溶性或溶剂可溶性的多功能整理剂。
与溶剂形成均匀溶液的多功能整理剂,随溶液渗透到纺织品内纤维之间的空隙中,与纤维表面形成分子间表面吸附而附着在纺织品上。
这种整理方法简单,易生产,成本低,织物的手感与风格特征受溶液的影响也不大,但由于整理剂与纺织品的结合方式多是物理吸附,相互间作用力弱,结合牢度不高,易受外界及使用状况影响而丧失特有的功能。
(2)浸轧法该法适用于多功能整理剂溶于水或溶剂中形成有粘度但粘度不大的粘性溶液。
整理时将被整理的纺织品浸入溶液中,经过轧压使助剂随溶液被挤压到纺织品纤维间隙中,除去多余的溶液后经焙烘即可。
浸轧法简单易行,用普通上浆设备即可实现,成本也低,但织物手感及风格特征受溶液的影响略大。
由于整理剂与纺织品的结合方式仍以相互作用力不强的物理吸附为主,结合牢度不太高,因而其耐磨、耐洗涤、耐溶剂性和耐气候性指标值均不高。
(3)涂层法此法适用于粘度较高的粘流体或粘滞性半流体的整理剂。
将整理剂涂刮到纺织品上,进行焙烘,靠粘流体与被整理的纺织品进行粘接。
在烘焙过程中,整理剂与纺织品纤维可以部分进行接枝聚合反应,或整理剂之间相互聚合,在纺织品外表面形成较牢的膜。
这种整理方法较简单易行,且排污少,多用于有机类涂层整理。
但应注意有机物挥发造成的影响。
这种整理法的结合牢度较高,耐用性好,成本低,缺点是纺织品的风格手感会受到整理剂较大的影响。
二.化学整理就是将纤维材料的单体与具有某些功能的大分子或单体进行
共聚、接枝的化学反应,从而使纤维材料与功能材料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功能材料。
由于它们依靠的是内在结合力,其牢度很高,不易破坏,具有永久的使用功能,因而对很多环境条件均可使用。
不过这种方法技术性强,成本较高,生产难度也大。
三.生物生态整理这是近年来新兴的整理方式,广泛采用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酶来对纺织品进行整理。
这种整理具有安全性较高,对环境影响小,整理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在功能整理上发展较快。
生物生态整理依靠的是生物化学作用,虽整理效果好,功能持久,但生产难度较大,成本高,且对纺织品的手感风格特征的影响随生物酶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目前生态生物整理尚处在发展之中,有待完善。
整理用浸渍法,可与染料同浴。
整理效果表明具有广谱抗菌功效。
生态指标显示,按通常化学药品卫生安全规则要求,不可口服,作易燃液体贮存。
抗静电整理剂及性能指标
永久性抗静电整理剂主要成分为聚氧乙烯衍生物,物化性能为:假阳离子型,微黄透明粘稠液体,1%稀释液pH值510~515。
整理用浸渍、浸轧法,整理效果表现为对涤纶、腈纶、PV A、醋酯纤维的散纤维、纱线、面料均可获得永久的抗静电效果,同时还适于各类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的混纺织物。
生态指标显示可生物降解。
多功能整理及抗静电剂(MILEASE)主要成分为亲水性高聚物,物化性能为:含固量100%。
非离子性,熔点50℃,淡黄色固体,易分散于热水中。
可与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助剂同浴使用。
整理用浸渍法,整理效果表现为:在整个湿整理过程中应用,可防止“鸡爪痕”及褶皱,并可防污。
染色中加入可防止染色疵病。
在后整理过程中应用,对合成纤维织物具有优良的抗静电效果,且耐洗性好,织物柔软性好,可提高缝纫性。
生态指标显示生产过程中无泡,无不良气味产生。
抗静电剂(ROTTA-ANTISTATIKUM) 主要成分为有机氮化合物,物化性能为:外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阳离子型助剂,pH值5~515,25℃时密度约1105,能用水稀释。
整理用浸渍法、浸轧法。
整理效果表现为:可赋予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的各类针纺织品优良的抗静电性能,有良好的干洗牢度;可与拒油、拒水整理同时进行,无明显的相互抑制作用;可使织物获得丰满、柔软的手感。
生态指标显示不产生泡沫,无毒性。
防紫外线整理剂及性能指标: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成分为杂环化合物,物化性能为:阴离子型白色粘稠液体,pH值6,与水、酸、碱接触稳定性好;与非离子、阴离子型物质相容性好,与阳离子相容可能出现沉淀。
整理用浸渍法、浸轧法,整理效果表现为:纤维反应性紫外吸收剂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和锦纶织物,与羟基基团和氨基基团反应而产生紫外线吸收效果。
耐日晒和耐水洗效果优良。
生态指标显示无泡,可按一般染化料对待。
紫外线吸收剂主要成分为苯系衍生物,物化性能为:阴离子黄色水分散液,pH 值510~610;20℃密度约1105。
能与冷水任意稀释,在水和酸中性能稳定,与非离子和阴离子物质相容性好。
整理用浸渍法、浸轧法,整理效果表明适用于聚酯类纺织品整理。
生态指标显示低泡,与普通整理剂、染化料相近。
阻燃整理剂及性能指标:
阻燃整理剂主要成分为有机磷化合物,物化性能为:酸性溶液呈弱阳离子性,无色或微黄色液体,pH值415~514,25℃时密度约为113。
整理用浸轧法,烘干,焙烘。
整理效果显示适用于天燃纤维及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纺织品阻燃整理,效果良好。
其他阻燃整理剂:
常用的阻燃整理剂还有羟甲基磷盐化合物系列。
这一系列整理剂多与甲醛有关,对生物有害性高,大多不宜用于衣物,只适合在非生活环境使用。
酶整理剂及性能指标:
酸性纤维素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物化性能为:颗粒状,液体,酸性。
整理用于后整理、洗整。
整理效果表现为:适用于牛仔服、各种纤维素纤维制品和天丝织物的后整理,也可用于针棉纺织品的抗起球整理。
生态指标显示可生物降解。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物化性能为:白色粉状,微碱性。
整理用于后整理,洗整。
整理效果:适用于牛仔服的“生物石洗”工艺,对纤维损伤低,产品手感柔软,且有轻微的绒面效果。
生态指标显示可完全生物降解。
其他生物酶常用的生物酶剂还有淀粉酶、果胶酶和蛋白酶等,不同的生物酶用途各异。
随着技术进步,品种会更多。
纺织品的功能整理是多方面的,且还在不断扩大。
随着多功能整理剂性能的改进与新工艺的出现,整理效果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