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法对企业和个人的责任

环境保护法对企业和个人的责任环境保护法旨在保护和修复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它规定了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该通过合规措施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为环境修复承担责任。
个人也承担着保护环境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减少自身对环境的破坏。
企业的责任环境保护法对企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首先,企业在规划和建设项目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估。
他们需要评估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采取措施减少负面效应,并提交相关报告。
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节能、减排的措施。
他们应合理使用能源资源,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选择环保设备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企业还有责任修复因其活动造成的环境损害。
如果企业的生产活动导致土壤、水源、大气等方面的污染,他们应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并承担相关的赔偿责任。
个人的责任个人也要承担保护环境的责任。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一系列个人行为的规范。
首先,个人应合理使用资源。
我们应该厉行节约,减少用水和用电,避免浪费,尽可能使用环保产品。
此外,个人还应当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我们可以定期参加志愿者活动,清理环境污染,种植绿化植物,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同时,个人对环境污染的行为要负责。
我们不应该乱丢垃圾,不随意排放废水和废气。
如果个人行为导致环境污染,我们也应当负起责任,积极协助修复损害的环境。
法律责任环境保护法对违反环境法规的企业和个人实施了处罚和法律责任。
企业如果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可能被罚款,承担行政处罚,甚至面临停产整顿。
对于个人来说,如果违反环境保护法规,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例如,乱倒垃圾可能会受到行政处罚,在公共场所擅自排放废水可能导致罚款。
总结环境保护法赋予了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应通过合规措施降低污染,采取修复措施,并承担赔偿责任。
个人应合理使用资源,参与环境保护活动,遵守法律法规。
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将承担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
为了确保环境的持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法律责任在环境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分析不同主体的责任以及法律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一、政府单位的法律责任政府是环境保护的主要责任方之一,负有监管和管理环境保护事务的责任。
各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测和评估环境状况,及时发布环境信息,提高公众对环境状况的知情权。
同时,政府还应建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划定环境保护区域,制定环境污染治理计划,促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
政府单位如未尽到环境保护的法定职责,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企事业单位的法律责任企事业单位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主体,其生产和经营活动对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企事业单位应当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计划,确保其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或者减少环境污染。
同时,企事业单位还应当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对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企事业单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面临罚款、停产整顿、吊销执照等惩罚措施。
三、个人的法律责任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个人应当主动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在生活和工作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例如,不乱扔垃圾、不随意乱倒废弃物,合理使用水和电力资源等。
如个人或者组织的行为导致环境污染,将面临相应的法律制裁,如罚款、责令整改等。
四、法律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法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工具和保障。
它可以规范和约束各方的行为,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并确保法律责任的落实。
法律通过建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调整产业结构和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了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
同时,法律也提供了环境纠纷处理的程序和途径,为受损害的一方提供救济。
只有法律的严格执行和有效实施,才能确保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
环境法律责任

环境刑事责任
• 第三百四十四条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
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处三年以下有 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 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并处罚金。
环境刑事责任
• 第三百四十五条 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
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 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 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 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 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环境民事责任
行为“违法性”要件之突破 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 任。 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一款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 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 失。 排污企业未超标排放污染物而造成污染危害的,应当承担 民事责任,免除的仅仅是行政和刑事责任。因为,排污企 业未超标排污并不能保证不造成污染危害,当出现下述情 况时,也可能造成污染危害:
侵权责任法之规定
• 第二条 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
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 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 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四条 侵权人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 任的,不影响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因同一行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侵 权人的财产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担侵权责任。
环境刑事责任
• 第三百四十二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近年来,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重视。
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各国纷纷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律,并明确了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公民环境意识和约束环境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
一、环境污染责任环境污染责任是指造成环境污染的个人、企业或其他组织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污染责任主要包括损害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1. 损害赔偿责任在环境污染事件中,受到损害的个人或单位可以向污染源要求损害赔偿。
污染源应当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包括损失的恢复、修复和补偿费用。
2. 行政责任行政部门有权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可以包括罚款、责令停产整顿等措施,以及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对于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依法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包括罚金、拘留、有期徒刑等处罚措施,旨在通过刑事手段严惩环境犯罪。
二、自然资源保护责任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自然资源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根据《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自然资源的损害和破坏,相关主体应当承担法定的保护责任。
1. 保护区责任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域,对于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公民和法人应当尊重保护区的管理规定,严禁破坏和侵害自然资源。
违反规定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矿产资源责任矿产资源是国家财产,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矿产资源和矿山环境。
开发者应当承担相应的环境保护责任,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各个国家的法律责任。
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法律明确了个人和组织应当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1. 生态修复责任生态修复是保护环境的重要环节,对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责任单位应当及时采取修复措施,恢复生态平衡。
对于无法修复的,应当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案例和法律分析

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案例和法律分析1.案例一:某公司非法倾倒有害物质案该案件的基本情况是,某公司在生产过程中非法倾倒了大量有害物质,导致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法院判决该公司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包括支付罚款、赔偿受害人损失等。
法律分析:在该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是基于其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
惩罚性赔偿是一种特殊的民事责任形式,旨在通过增加违法者的经济负担来惩戒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正义。
2.案例二:某村镇污水处理厂违规排放污水案该案件的基本情况是,某村镇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导致当地的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法院判决该污水处理厂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并采取措施修复受损的环境。
法律分析:在该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是因为其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造成了实际损害。
惩罚性赔偿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促使企业加强环保意识,遵守环保法规。
3.案例三:某化工企业偷排废气案该案件的基本情况是,某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偷偷排放有害气体和固体废物,严重危害了周边居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法院判决该化工企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并采取措施消除环境污染。
法律分析:在该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是由于其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造成了实际损害。
惩罚性赔偿可以给违法者以经济上的制裁和打击,同时也可以警示其他企业和个人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4.案例四:某矿山开采企业破坏生态案该案件的基本情况是,某矿山开采企业在开采过程中没有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导致山体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法院判决该矿山开采企业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并采取措施恢复生态环境。
法律分析:在该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是由于其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对环境造成了实际损害。
惩罚性赔偿可以促使企业重视环保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和生态。
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1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0号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已经监察部2005年12月31日第14次部长办公会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5年10月27日第20次局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监察部部长李至伦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二○○六年二月二十日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暂行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惩处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促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适用本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作出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及对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以下统称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企业有环境保护违法违纪行为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由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第四条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一)拒不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以及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的决定、命令的;(二)制定或者采取与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相抵触的规定或者措施,经指出仍不改正的;(三)违反国家有关产业政策,造成环境污染或者生态破坏的;(四)不按照国家规定淘汰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或者产品的;(五)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事业单位不依法责令限期治理或者不按规定责令取缔、关闭、停产的;(六)不按照国家规定制定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
破坏环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

一、破坏环境民事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我国《民法通则》第124条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环境保护法》第41条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环境污染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
即污染环境致人损害案件中的受害人则无需对加害人的主观过错进行证明;加害人不得以自己没有过错作为抗辩。
二、什么是环境民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规污染破坏或损害环境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
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民事责任,是特殊侵权责任的一种,其构成要件在一般民事侵权责任的基础上,已有重要发展和变化,主要表现为:在行为人主观方面,不以过错为原则,而实行无过错责任;在行为方面,不以违法性为必要前提,而更加注重损害事实的客观性,有些合法行为(如排放污染物没有超过标准但造成损害)也要承担民事责任;在因果关系的认定和举证责任的承担方面,放松了传统法律规定的要求,在国外和我国地方性环境立法中已经开始实行因果关系的推定和举证责任的转移。
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
换句话说,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及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保护人类健康,造福子孙后代。
2、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所以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物质源泉。
如果没有地球这个广阔的自然环境,人类是不可能生存和繁衍的。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业及生活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地增多,从而使大气、水质、土壤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生态平衡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许多资源日益减少,并面临着耗竭的危险;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也日趋严重,粮食生产和人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环境保护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法律责任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逐渐增强。
然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一些企业和个人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频发。
因此,明确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定义环境保护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而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
这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个方面。
二、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主体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主体广泛,不仅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也包括个人。
任何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都可能成为承担法律责任的对象。
三、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内容1. 民事责任涉及赔偿污染造成的损失,恢复原状等。
例如,工厂非法排放废水造成农田损害,需对农户进行经济赔偿。
2. 行政责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责令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行政拘留等。
如环保部门对未批先建的项目可处以罚款并责令停止建设。
3. 刑事责任对于严重破坏环境的犯罪行为,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例如,非法排放有毒物质,情节严重的,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执行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执行涉及多个部门,包括但不限于环保、公安、法院等。
这些部门需要协同工作,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
五、案例分析近年来,多起环境违法案件被曝光,相关责任人被依法惩处。
例如,某化工厂非法倾倒废酸,严重污染周边水体和土壤,负责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处以高额罚款。
六、总结环境保护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法律手段强化环境保护法律责任,不仅能够有效遏制环境违法行为,还能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每个人都应提高环保意识,共同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遵循了百度文库的社区规则和国家法律法规,未包含任何违规内容。
文档结构清晰,主题明确,便于阅读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遇到民商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一、关于环境行政责任环境行政责任,是指违反了环境保护法,实施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行政方面的法律责任。
环境行政责任的主体可以是行政相对人,也可以是环境行政主体。
环境保护法主要规定了环境行政相对人的环境行政责任。
(一)构成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1、行为违法。
指行为人实施了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2、行为人的过错。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也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实践中,对环境的破坏多表现为故意,对环境的污染多表现为过失。
3、行为的危害后果。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危害后果不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
在此情况下,违法行为如环境保护法第35条第1—5项的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也要承担行政责任。
但在另一些场合,必须产生了危害后果才承担行政责任。
4、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即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而不是表面的、偶然的联系。
当然,在不以危害后果为必要条件的场合,则不存在因果关系的问题。
由此可见,行为违法和有过错,是行为人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危害后果和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场合才成为行政责任构成的必要条件。
(二)环境行政处罚的形式环境行政处罚的形式,是指环境管理部门对违法者实施行政处罚的类别。
环境保护法规定了(1)警告、(2)罚款、(3)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4)责令重新安装使用、(5)责令停业、关闭5种。
环境污染的防治单行法中还规定了责令限期治理缴纳排污费,支付消除污染费用,赔偿国家损失,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责令消除污染,没收违法所得,责令搬迁,责令改正等。
(三)环境行政处罚的内容《环境保护法》对环境违法行为及相应的环境行政处罚措施作出了如下规定:1、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2、拒报或者谎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有关污染物排放申报事项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3、不按国家规定缴纳超标排污费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4、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5、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污染防治能力的单位使用的,给予警告或处以罚款。
6、建设项目的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者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投人生产或者使用的,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可以并处罚款。
7、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的设施,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排放的标准的,责令重新安装使用,并处罚款。
8、对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规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事业单位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
9、对经限期治理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二、环境民事责任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责任。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与免责1、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传统民事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主观上具有过错,行为具有违法性;发生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但是环境民事责任作为特殊侵权责任,在其构成要件上有所不同。
主观上的过错和行为的违法性不是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首先,关于过错,我国《民法通则》、《环境保护法》及相关法律都没有把故意或过失作为环境损害赔偿的要件。
环境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原因在于环境侵害行为本身创造社会财富有一定的正当性,追究其过错几乎不可能;另外,由排污者从营利中赔偿受害人的损失,符合公平原则。
其次,关于行为的违法性,行为人即使达标排污,只要从事排污并发生了危害后果的,也要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不得以达标排放作为免除其民事责任的抗辩理由。
(3)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一是实施了致害行为;二是发生了损害结果;三是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2、环境民事责任的免责事由环境保护法规定,即使具备环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在三种情形下也免予承担环境民事责任。
这三种情形是:(1)由不可抗力造成并且行为人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环境保护法规定:完全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担责任。
(2)受害者自我致害。
污染损失由受害者自身的责任所引起的,排污单位不承担责任。
(3)第三者过错。
污染损失由第三者责任所引起的,第三者应当承担责任。
(二)环境民事责任的形式环境保护法规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井对直接受到危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虽然环境保护法仅规定了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两种责任形式,但是民法通则中规定的十种民事责任形式中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等都能适用于环境民事责任。
赔偿损失是环境民事责任形式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责任形式。
赔偿损失的范围,既包括财产损害赔偿,也包括对人身损害引起的财产损失赔偿;既包括直接损失,也包括间接损失。
排除危害也是环境民事责任形式中经常使用的形式。
赔偿损失是事后补救,排除危害则是针对环境侵害的特点所采用的典型的预防性民事责任形式。
排除危害既包括对实际发生的污染危害的排除,也包括对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污染危害的排除。
三、环境刑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故意或过失实施了严重危害环境的行为,并造成了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的严重损失,已经构成犯罪要承担刑事制裁的法律责任。
(一)环境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破坏环境的犯罪构成要件,同一般犯罪构成没有实质上的区别,但也具有一定特点。
1、犯罪主体。
根据环境保护法和刑法的规定,关于环境犯罪的主体,已打破了“个人刑罚观”,除了达到法定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外,还包括法人。
2、犯罪客体。
破坏环境资源罪的犯罪客体,是侵害各种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从而侵犯财产所有权、人身权和环境权。
环境犯罪的客体具有复合客体的特征。
3、犯罪的客观方面。
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有污染和破坏环境及自然资源的行为及其社会危害性。
环境犯罪造成的危害后果可能特别严重,往往会造成重大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
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违法行为通常是追究其行政责任。
危害后果是否严重是区别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重要依据。
4、犯罪的主观方面。
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进行犯罪行为时的故意或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
一般而言,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行为多为故意,而污染环境的行为多为过失。
因损害环境的行为可能产生极其严重的危害后果,在认定是否构成环境犯罪时,就不能仅仅看社会危害性一个方面,必须强调具备犯罪的故意或过失,这是区别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
(二)环境刑事责任的形式环境刑事责任的形式同一般的刑事责任的形式没有区别,主要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的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型的种类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
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
民商法法律常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赢了网建议大家遇到问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必要时可寻求在线法律免费咨询的帮助。
来源:(违反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l/ms/284391.html)精彩推荐:国务院发布《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l/ms/353466.html李明博就‘牛肉风波’再道歉/l/ms/353464.html食品市场巡查监管制度/l/ms/353462.html浅谈WTO体制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l/ms/353456.html粽子也走‘天价’路线能否给屈原一只干净的粽子/l/ms/353454.html假冒利润堪称‘无底’8成日照绿茶多为南方茶冒充/l/ms/353452.html卫生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017最新)/l/ms/353450.html谈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法律思考/l/ms/353448.html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缺憾/l/ms/353442.html我国首次开展食用植物油库存检查/l/ms/353440.html欧盟向世贸组织就美国牛肉进口问题提出上诉/l/ms/353438.html欧盟食品和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l/ms/353436.html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规范/l/ms/353434.html节日购食品牢记13个‘不买’/l/ms/353428.html提倡‘人人为质量月作贡献’/l/ms/353426.html专家称醋精勾兑过程易添加物质有害/l/ms/353424.html质检总局更新‘涉塑’名单受污染产品达866种/l/ms/353422.html违反最高罚货值30倍/l/ms/353420.html国家食药监总局投诉举报中心今天开放/l/ms/353414.html粮价全面上涨肉价回落9月济南CPI同比涨5.6%/l/ms/353412.html部分企业用鸡肉香精冒充鸡肉粉根本无鸡肉成分/l/ms/353410.html市民买1公斤鸡蛋几乎都是双黄/l/ms/353408.html蜂蜜产品被曝八成白糖勾兑/l/ms/353406.html食品安全法释义/l/ms/353400.html市民现出血性腹泻须报告三种食物高危/l/ms/353398.html物流原因致部分订户未及时取到牛奶/l/ms/353396.html食用油行情登高一年后回落京食用油价格下滑/l/ms/353394.html关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制度/l/ms/353392.html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管理制度/l/ms/353386.html监管‘内鬼’将被严惩/l/ms/353384.html食用小杂粮旺季‘不旺’销售下降价格普跌/l/ms/353382.html美方称设海外食品监管办事处并非针对中国/l/ms/353380.html售过期鸭蛋赔偿五千/l/ms/353378.html麦当劳辟谣无力食品监管亟待加强/l/ms/353372.html瘦肉精快速检测试纸已产业化生产/l/ms/353370.html26日国际油价继续走高/l/ms/353368.html全国质检系统先进党员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举行/l/ms/353366.html 食品市场分类监管制度/l/ms/353364.html七种蔬菜千万不能这样吃/l/ms/353358.html青海食用油价格回落降幅达10%左右/l/ms/353356.html今年月饼别久存/l/ms/353354.html配制食醋按规生产也安全/l/ms/353352.html反思食品免检制:风险治理的视角/l/ms/353350.html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问题究竟出在哪里/l/ms/353344.html拓西部葡萄重镇夯国际竞争底气/l/ms/353342.html膨大剂风险不及食盐/l/ms/353340.html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宗庆后建言浙商‘心态要好’/l/ms/353338.html中国拟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l/ms/353336.html奶制品保存有讲究/l/ms/353330.html标注进口产地却是国内超市‘洋水果’身份难辨/l/ms/353328.html支持各界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017最新)/l/ms/353326.html质监局节前‘体检’食品安全/l/ms/353324.html两高就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司法解释答问/l/ms/353322.html春节购物警惕便宜海鲜礼盒:多被‘狸猫换太子’/l/ms/353316.html浙江金华鲜香菇出口十余年无质量安全问题/l/ms/353314.html纯度、添加剂成关键/l/ms/353312.html港媒吁港府严检食品容器保障食物安全/l/ms/353310.html煎饼摊用袜子内裤当油擦/l/ms/353308.html新规建立事业编合同制/l/ms/353302.html山东肉价连续4个月下降/l/ms/353300.html日本点心中含杀虫剂疑为本公司职员投毒所为/l/ms/353298.html食用油市场突然变脸央企托市力缓解供应/l/ms/353296.html食品干燥剂遇水爆炸入眼可致失明/l/ms/353294.html国内首个有机硒食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017年最新版)/l/ms/353288.html 全球米价飙升中国风景独好/l/ms/353286.html食用油价格微涨鸡蛋价继续上涨/l/ms/353284.html太原肉蛋菜价全面回落/l/ms/353282.html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相关法条规定/l/ms/353280.html食品安全法适用责任/l/ms/353274.html俄罗斯将暂停进口部分欧洲国家肉类产品/l/ms/353272.html金融危机进口食品纷纷打折部分品种降价四成/l/ms/353270.html湖蟹大量上市价格纷纷跳水杭城湖蟹跌幅近半/l/ms/353268.html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消费者保护/l/ms/353266.html如何对待青少年食品安全/l/ms/353260.html今年中秋月饼价格涨幅超过10%/l/ms/353258.html青岛市场出现染色黄花鱼长期食用损伤大脑/l/ms/353256.html原奶价格攀升学生奶企业进退维谷/l/ms/353254.html有关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十一项管理制度/l/ms/353252.html不容忽视的婴幼儿食品安全/l/ms/353246.html景芝酒业自称国标制定者有误导消费者之嫌/l/ms/353244.html大闸蟹整体价格已经走低目前跌至5年来最低/l/ms/353242.html猪肉还在涨全国肉禽蛋平均售价有涨有落/l/ms/353240.html中国乳业首要的是学会认真‘养牛’/l/ms/353238.html‘问题肉’生产事实查明行为严重违反中国法律/l/ms/353232.html 顾客投诉有杀虫剂味道日回收800万瓶矿泉水/l/ms/353230.html 2017年3.15中国质量消费维权论坛在京举办/l/ms/353228.html输日植物提取物含甜蜜素遭通报/l/ms/353226.html试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缺憾/l/ms/353224.html食品安全中的人权初探/l/ms/353217.html猪肉价格同比降两成/l/ms/353216.html北京黑作坊用‘血脖肉’制包子馅料墙角放敌敌畏/l/ms/353213.html 日本冷冻食品市场持续低迷/l/ms/353211.html食品安全法大修处罚力度多大为宜/l/ms/353209.html论产品代言连带责任及法律适用规则/l/ms/353203.html啤酒厂家纷纷提价山东各酒店酒价水涨船高/l/ms/353201.html8月海南省食用油供应充足价格回落/l/ms/353199.html‘有机大米’30元一公斤/l/ms/353197.html江苏版‘奶粉新规’实施药店可申请试点销售奶粉/l/ms/353195.html 论食品安全国际法律规制中的软法/l/ms/35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