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郑州市金水区招聘教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郑州市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试卷

郑州市市市直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下列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学校教育始于——。
(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抖会D.资本主义社会2.“长善救失”、“教学相长”的观点是在——中首次出现的。
( ) A.《论语》B.《孟子》C.《学记》D.《中庸》3.讲授法的基本方式是——(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4.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德育的——( )A.发展性B.个体性C.教育性D.社会性5.以下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的是——。
( ) A,学校与学生B.学校与家长C.学校与教师D.学校与政府6.“活到老学到老”体现了教育的——。
( )A。
终身性B.民主性C.全民性D.未来性7.中小学“双基”教育是——( )A.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B.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育C.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D.基本能力、基本技术的教育8.新课程改革主要是改革——( )A.课程设置B.学校教育C.班级管理D. 教学目标9.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期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 别差异件10,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最直接的方式是——。
( )A.思想品德课B.课外活动C.爱国教育D.社会教育11“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之八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句话出自于洛克的——(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12.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B.少先队C.德育D.帮助学生成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空2分,共16分)在下列每个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教育的本质是( )2.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 ) 。
12招教 郑州金水区 2006年 真题及答案

06年郑州市金水区公开招聘教师考试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人类进行改革的依据。
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受教育者D.教育手段2.1897年德国学者()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冯特D.杜威3.校园的核心文化是()A.学生B.教师C.校园文化概念D.校园设施4.()主张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A.学不躐等B.各因其才 c.人不知而不愠 D.开而弗达5.学样管理的基本途径()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6.有位历史教师教学中学生记忆明朝迁都北京的历史年代,指导学生把1421记成“一事二益”,这种方法是()。
A.复述策略B.组织策略C.精加工策略D.自由联想策略7.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8.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是()。
A.了解学生B.融洽的师生关系C.先进的教学设备D.备课9.课堂教学的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A.班风、纪律、学生B.教师、教学设备、学生C.教师、学生、课堂情境D.教师、学生、纪律10.马斯洛将认知、审美的需要列入()。
.A.生理的需要 B眉我实现的需要 C.归属与爱的需要 D.安全的需要11.德育的基础内容()A.教会学生做人B.提高学生成绩 c.热爱共产党 D.热爱祖国12.学生学习的根本特点A.学生学习的接受性B.学生学习的间接性C.学生学习的定向性D.学生学习的连续性1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14.衡量—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品德情感B.品德认识 c.品德意志 D.品德行为15.心理上的“断乳期”指的是()A.幼儿时期B.少年时期C.声年时期D.儿童时期16.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粹字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后果,能够解释这句译的原理是( )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 c.同化理论 D.关系转化理论17.班主任是个全面负责—个班()A.教学工作的教师B.德育工作的教师c.学生工作的教师 D.团队工作的教师L18.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的的分类系统是()。
【必备】 郑州历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必备】郑州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附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判断题1.不同教育阶段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重点是不变的。
( )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3.系统性原则又被称为循序渐进原则,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4.综合实践课程既体现了学科课程的优点,也体现了活动课程的优点。
()5.总体而言,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
()6.美国学者华生认为:“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7.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在实质上都是强调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8.当代我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是应试教育。
()9.近代社会以前,教育结构主要是单一的普通教育,造就的是社会的官吏。
()10.学校教育始于奴隶社会末期。
()二、单项选择题11.人的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人的主观能动性12.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由房东岳译翻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13.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 )A 均衡发展B 先慢后快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又慢14.小红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提出多种解决策略,这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什么特征()A.变通性B.流畅性C.独创性D.新颖性15.皮亚杰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成四个阶段,处于自我中心阶段的儿童的年龄大致为()A.0~2岁B.2~7岁C.8~10岁D.10~12岁16.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属于()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自身评价D.总结评价17.在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A、梁漱溟 B、杨贤江 C、陶行知 D、徐特立18.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论语》1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出的。
郑州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真题

郑州市教育系统教师招聘真题(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 “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体现了何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法B.品德评价法C.说服教育法D.榜样示范法【答案】:A2.一位教师经常会反思同事们怎么看自己,领导觉得自己干工作怎么样,这个教师目前处于()。
A.关注学生阶段B.虚拟关注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情境阶段【答案】:C3.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是( )A.谈话法B.调查法C.观察法D.书面材料分析法【答案】:C4.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
A.巩固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答案】:D1/ 135.对某一数学题,小卫和小波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了同样的答案。
周老师没有简单判断孰优孰劣,而且请他们上台陈述自己思考、推理、证明的步骤。
这一做法体现了周老师具有()。
A.关注过程的教学理念B.关注结果的教学理念C.关注知识的教学理念D.关注情感的教学理念【答案】:A6.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
A.严谨治学B.与时俱进C.实事求是D.理论联系实际【答案】:A7.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员工的积极性能否调动,会受到()因素的影响?A.效益与收入B.情感管理与提供舞台C.绝对报酬与相对报酬D.实际值与期望值【答案】:C8.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癸卯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寅学制【答案】:A9.教学从本质上讲是()。
A.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活动B.教师的教学活动C.智育活动D.一种认识活动【答案】:D2/ 1310.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A.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昆体良【答案】:D11.列提纲是一种常用的()。
历届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历届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有6道大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及试卷规定的位置上,所有试题都填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全部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不准带出考场。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
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各方面工作D.统一多方面的影响2.师生关系表现在人格上的特征是()A.民主平等关系B.相互促进关系C.授受关系D.思想交流关系3.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4.“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所强调的德育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方向性原则C.疏导原则D.长善救失原则5.为了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的评价是()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评价6.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实际锻炼法C.榜样教育法D.陶冶教育法7.“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启示教师应该()A.乐教善教,讲求方法B.严于律己,为人师表C.教学相长,相互尊重D.因材施教,教书育人8.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A.小组活动B.集体活动C.个人活动D.文体活动9.“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动机()A.内部动机B.社会交往动机C.外部动机D.自我提高动机10.教师通过清楚而细致地演算例题来帮助学生形成智力技能的阶段属于()A.原型定向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11.学生采用列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来记忆课程内容的学习策略属于()A.复述策略B.精加工策略C.组织策略D.资源管理策略1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6-12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冲突是()A.自主对羞怯B.主动对内疚C.勤奋对自卑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3.一个不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就撤除对他的惩罚,这是()A.消退B.负强化C.惩罚D.正强化14.学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再学习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学习类型是()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结合学习15.采取跑步、大喊大叫甚至痛哭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是()A.松弛训练法B.心理置换法C.改善认知法D.合理宣泄法16.幼儿识记“小兔”的图片比识记词更容易,是因为他们的记忆特点是()A.意义识记占优势B.机械识记占优势C.抽象记忆占优势D.形象识记占优势17.1840年,在世界上创办第一所幼儿园,被称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蒙台梭利D.福禄贝尔18.幼儿知道了5+2=7,不经过学习就不能导出7-5=2,说明他们的思维是()A.经验性B.自我中心C.不可逆性D.表面性19.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一项基本权利是()A.民主管理权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科学研究权20.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是()A.及时性原则B.前瞻性原则C.预见性原则D.科学性原则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河南郑州金水区招教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郑州金水区招教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7分,共14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是1995年7月1日。
()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教育过程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律关系参与者。
()3.新课程的教材理念强调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素材”。
()4.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叫作教育传导能力。
()5.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教育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6.知识的理解主要是通过直观和概括两个环节来实现的。
()7.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蔡元培。
()8.“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有系统地教授儿童。
()9.在下位学习中,新旧观念相互作用的结果不会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实质'性变化。
()10.根据布鲁纳的观点,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接受学习。
()11.布卢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道德领域”三个方面。
()12.蚂蚁搬家、蜘蛛织网、孔雀开屏都属于先天性行为。
()13.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诊断性评价()14.社会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15.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
()16.学生的道德情绪是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特征。
()17.我国将9月5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18.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
()19.“互联网+”是对创新2.0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
()20.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等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优势。
()二、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代码填在括号内。
郑州金水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考试题答案

郑州金水区幼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教师考试题答案一、单选题1.在幼儿教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中,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兴趣的方法属于( )。
A.语言激励法B.材料吸引法C.表演法D.暗示法答案::A解析::A【解析】语言激励法即幼儿教师用有趣的故事、谜语或生动的动作描述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这种迁移属于()。
A.顺向迁移B.横向迁移C.正迁移D.—般迁移答案::B解析::横向迁移是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叫水平迁移;纵向迁移是指出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又叫垂直迁移。
婴儿学会称呼邻居家的男性为“叔叔”后,他可能会对所遇到的任何陌生男性均称呼为“叔叔”的现象属于横向迁移。
3.幼儿园的“娃娃家”游戏属于( )。
A.结构游戏B.表演游戏C.角色游戏D.智力游戏答案::C解析::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
故选C。
4.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1~3 岁儿童形成的人格品质是()。
A.信任感B.主动性C.自主性D.自我同一性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
其中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提到,1~3岁的儿童慢慢的会出现自主对羞愧的情绪体验,所以对应的就是自主性的出现,在这一阶段幼儿习得对自己身体的自主控制并知道对自己的选择感到羞愧或怀疑。
故本题选C。
5.在口头言语基础上形成起来的言语是( )。
A、内部言语B、独白言语C、连贯性言语D、书面言语答案::D解析::书面言语是在口头言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已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书面言语又反过来丰富和改进口头言语。
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主动对内疚”阶段所对应的年龄段是()。
金水区招教考试部分真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世界读书日4月23日2.“杏林”代表良医3.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组织和培养班集体4.《东方红》是建国时期5.搜身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6.在阅读新材料是减慢阅读速度属于调节策略7.师道尊严出自《学记》二、多项选择题1.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2.中国梦的内涵: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中国发展的两大支柱:科技教育判断1.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人的影响终其一生√2.运用公式解题是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同时也是有意义的学习×3.人们常说的天灾人祸是情绪的恐惧×4.运用启发性原则首要问题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5.原理有助于将大量信息组织成有意义的单位,从而简化了思维过程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7.我国领土和领海共960万平方公里×8.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查看学生的信件×案例分析某语文老师在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为了体现新课改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发展”,把学生分成三组,让学生上讲台表演“拳脚功夫”15分钟,又让学生看幻灯片上展示的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分析,用多媒体展示了任务性格特征,用多媒体展示了人物性格特征,课堂充分展示了“探究、发展、合作”。
但听课老师觉得课堂教学目标没有达成。
请从教学目标达成的角度分析该课堂的不足。
答案: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就该考虑到这三方面的因素,从而制定正确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
在本节课中,教师过于注重过程的体验性,让学生上台演示,看幻灯片等,缺少了让学生学习知识这个最基础的目标。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也很难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不嫩够给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引导。
所以这节课虽然在向新课改的方向靠拢,但是因为过于强调过程,忽视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因此也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