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个⼩题,每⼩题2分,共3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下列认知风格中,容易给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风格是()。
A、场独⽴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解析〕C、冲动型认知⽅式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2、下列哪项属于真正的创造()。
A、鲁班发明锯⼦B、⾼斯少年时做数字1100的连加C、找到远古时期的化⽯D、陶渊明发现桃花源〔解析〕A、真正的创造是指产⽣了具有⼈类历史⾸创性成品的活动。
3、我国近代教育,被⽑泽东称颂为”学界泰⽃,⼈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A、陶⾏知B、杨贤江C、徐特⽴D、蔡元培〔解析〕D略。
4、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A、德谟克利特B、亚⾥⼠多德C、柏拉图D、苏格拉底〔解析〕D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进⾏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
5、学⽣操⾏评定的主要负责⼈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解析〕B班主任是学⽣操⾏评定的主要负责⼈。
6、对个别学⽣的教育()。
A、就是要靠班主任B、就是要靠集体活动来教育C、是同集体教育相辅相成的D、主要是对较差学⽣的教育⼯作〔解析〕C、对个别学⽣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和后进⽣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
7、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物流唾液B、望梅⽌渴C、蜘蛛织D、⼉童模仿电影中⼈物的⾏为〔解析〕D学习指⼈和动物在⽣活过程中,凭借经验⽽产⽣的⾏为或⾏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8、⼩学⽣因上课专⼼听讲受到教师表扬⽽逐步养成上课专⼼听讲的习惯属于()。
A、经典条件反射B、操作条件反射C、联结反应D、习惯成⾃然〔解析〕B操作性⾏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童做对了某件事后得到成⼈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正强化。
9、激发、维持和指引个体学习活动的⼼理动因或内部动⼒称为()。
招聘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招聘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的练习能够有效帮助备考教师考试的考生,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招聘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招聘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1、教育民主化是指( )。
A、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机会均等C、教育结果均等D、优质教育机会均等2、教育现象包括( )。
A、教育活动现象B、教育理论现象C、教育社会现象D、教育认识现象3、学校文化的构成形式有( )。
A、课程文化B、制度文化C、物质文化D、精神文化4、关于意志与认知,情感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认知过程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B、意志不能够调节情感C、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需要意志克服困难达到目的D、情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成为阻力5、主张通过强化或模仿来形成、改变学生的学习行为,这是( )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6、认知心理学中,把问题解决定义为( )。
A、目标指向B、操作系列C、认知操作D、信息分析7、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B、制约教育的结构C、制约教育的内容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8、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是实施德育的最有效途径。
(判断题)9、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要体现自愿原则,活动应以小型为主。
( 判断题 )10、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六十日内,作出处理。
(判断题) 正确答案及解析:1、【答案】ABC。
解析: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生予以特别照顾。
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根据社会要求设置课程、编写教材的灵活性,价值观念的多样性等。
2024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三)

2024年教师入编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复习题库及答案(三)10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八)意义更大。
A.班主任B.科任教师C.校长D.教研组长10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根据具体的,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构建广阔的活动空间。
(C)A.教学目标B.情感态度价值观C.教学要求D.教学过程103、(B)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B.关注每一位学生C.用开展的观点认识学生D.信任学生104、课堂不仅是传递知识的殿堂,更是(D)的圣殿。
A.情感体验B.师生交流C学生成才D.人性养育105、(A)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
A.民主平等B.关心学生C.以人为本D.鼓励学生106、“教师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在实践中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
〃表达出(A)的开展观。
A、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开展B、注重学生的全面开展C、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开展107、(B)是开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的基础。
A、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B、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C、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开展的评价体系108、新评价观强调评价主体应具有(B)oA、单一性B、多元性C、动态性109、”新的评价体系打破唯一,倡导多元和创新。
〃表达出评价体系(B)的特点。
A、科学性B、灵活性C、有创意110、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A)。
A、促进开展B、甄别与选拔C、展示鼓励HK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C)o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11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B;增强技能C.教书育人D o学会认知E.学会做人113.(B)主管全国的教师工作。
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全国人大D、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114.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B)oA、纪律处分B、行政处分C、经济处分D、警告处分115.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D—地位。
教师聘请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教师聘请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老师聘请考试公共基础学问题库与答案1、同学经过学习后,能讲出"诚信"的含义,这种水平的学习要紧属于()A、言语信息学习B、才智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态度学习2、把受教育者培育成具有何种身心素养的人要紧取决于社会的()A、政治进展水平B、经济进展水平C、文化进展水平D、生产力进展水平3、意志是指一具人自觉确定目的,()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A、支配、调整行动B、分析解决方法C、调动乐观性D、发觉目的进展特点4、老师的提询问并别是任凭的,而是有确定的方式方法,它们包括()A、在提询问内容上要"精"B、以"巧询问"来切入提询问C、以"趣询问"为课堂提询问的形式D、重视提询问时出"新"E、课堂提询问确定要"浅"5、为了提高学校生的口头言语水平,可经过下列()途径对同学加以训练A、训练学校生讲完整的话B、指导同学用学过的词汇进行造句练习C、加强朗读训练D、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E、订正有点同学的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别良的口语适应6、少先队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A、儿童性B、群众性C、教育性D、政治性E、自主性7、师生关系是老师职业中的最要紧关系(推断题)8、盲人失去视觉,经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受的补偿(推断题)9、检查学校教育活动是否有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标准,算是学校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推断题)10、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所以比班级授课制优越(推断题)1、【答案】Ao解析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把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关怀同学解决"是啥"的询问题"诚信"的含义算是"是啥"的学习2、【答案】Ao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准备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3、【答案】Ao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整和支配行动,并经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因此意志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经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4、【答案】ABCo5、【答案】ABCDEo6、【答案】ABCDEo7、【答案】Vo解析师生关系是指老师和同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最重要的关系8、【答案】Vo9、【答案】X10、【答案】X1、马克思曾讲"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不,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不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相反的是()A、方仲永小时候聪慧伶俐,5岁能作诗,12岁时写诗已别如从前,到了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B、"人猿泰山"的故事及印度"狼小孩"的发觉C、"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小孩会打洞"2、()是课改中老师必备的别可或缺的基本力气,是"老师专业进展的核心因素"A、备课力气B、说课力气C、科研力气D、反思力气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基本上()A、受教学预备和教学大纲规范的B、有目的、有预备、有组织进行的C、师生共同参与的D、同学自愿选择的4、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A、图片B、演示试验C、图表D、模型E、教学电影5、知觉的恒常性包括()0A、气味恒常性B、温度恒常性C、大小恒常性D、颜群恒常性E、形状恒常性6、询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A、认知性询问题解决B、常规性询问题解决C、进展性询问题解决D、制造性询问题解决E、理论性询问题解决7、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推断题)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推断题)9、教育有着自身的内在治理体制,其进展水平理应别受生产力进展水平的限制(推断题)10、适龄儿童、青年因躯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由父母和学校共同协商准备(推断题)第2页/(共3页)1、【答案】Do解析马克思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与之间的差异是由于环境造成的中的话都强调环境对人身心进展的阻碍D项强调的是遗传对人的准备性作用,故选ABC选项Do2、【答案】Do解析自我反思是课改中老师必备的别可或缺的基本力气,是老师专业进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3、【答案】Bo4、【答案】ACDEo5、【答案】CDEo6、【答案】BDO7、【答案】J8、【答案】Vo9、【答案】义解析生产力进展水平会对教育产生制约作用,要紧体现在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上10、【答案】X解析适龄儿童、青年因躯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1、留意的品质特征有()A、留意的范围B、留意的稳定性C、留意的支配D、留意的转移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是()A、赫尔巴特B、皮亚杰C、布鲁纳D、巴班斯基3、取得高等学校老师资格,应具备()A、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高校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高校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D、师范院校的本科及以上学历4、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别得有的别良行为包括()A、携带管制刀具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C、偷窃、有意毁坏财物D、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E、早恋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顾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干扰B、倒摄干扰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6、"脚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A、宽阔性B、独立性C、敏捷性D、规律性7、美国实行的是双轨学制,旨在贯彻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教学(推断题)8、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们基于确定的道德观点、信念,对不人或自个儿的言行、举止、思想、意图作出推断时所产生的心里体验(推断题)9、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接着,而别是课堂教学的必需补充(推断题)10、老师的素养凹凸取决于其学问的丰富程度(推断题)1、【答案】ABCDo2、【答案】D解析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3、【答案】C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师法》第十一条(五)规定"取得高等学校老师资格,应当具备争论生或者高校本科毕业学历"4、【答案】ABCDo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别得有下列别良行为(一)旷课、夜别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有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群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别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峻违反社会公德的别良行为5、【答案】Bo解析倒摄抑制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从前学习的材料的回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6、【答案】Co7、【答案】X解析美国实行的是单轨制8、【答案】9、【答案】Xo10、【答案】X解析老师的学问水平是衡量老师素养的重要因素但别是的因素除了学问素养,老师的素养还包括道德素养、力气素养和心理素养。
中小学教师入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入编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发展B.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C.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道德发展D.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审美发展答案:B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
A. 学生为本B. 知识为中心C. 教师为主导D. 评价为标准答案:A3. 下列哪种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A. 讲授式教学B. 探究式教学C. 接受式教学D. 传递式教学答案:B4. 下列哪种教学策略是直接教学策略?()A. 情境教学B. 差异教学C. 直接教学D. 探究教学答案:C5.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的教学目标B. 教学目标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C.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的学习目标D. 教学目标是指教育部门的规定目标答案:C6. 下列哪种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A. 期中考试B. 期末考试C. 课堂提问D. 学业水平考试答案:C7. 下列哪种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原则?()A. 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B. 教学方法的选择原则C. 教学原则的选择原则D. 教学评价的选择原则答案:B8.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讲解知识B.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发言C.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进行课堂管理D. 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进行教学评价答案:B9. 下列哪种教学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A. 确定教学目标B. 选择教学方法C. 设计教学评价D. 编写教学计划答案:B10.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学生越优秀,教师的教学效果越好B. 学生越差,教师的教学效果越好C. 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效果没有关系D. 学生的学习成绩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1.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A. 课程目标的改革B. 课程结构的改革C. 课程内容的改革D. 课程评价的改革E. 课程管理的改革答案:ABCDE2. 下列哪些是教学策略的特点?()A. 目标性B. 操作性C. 灵活性D. 普遍性E. 系统性答案:ABCE3. 下列哪些是教学评价的类型?()A. 形成性评价B. 诊断性评价C. 终结性评价D. 自我评价E. 同伴评价答案:ABCDE4. 下列哪些是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A. 科学性B. 系统性C. 先进性D. 针对性E. 实用性答案:ABCDE5. 下列哪些是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A. 分析教学对象B. 确定教学目标C. 选择教学方法D. 设计教学评价E. 编写教学计划答案:ABCDE三、判断题1.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智力、德、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公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我国教育的基本方针?A.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教育为人民服务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答案:B2.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A.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B.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C.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D. 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体罚答案:D3. 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内容?A.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B.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C. 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D. 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基本制度?A. 学制制度B. 教育考试制度C. 教育评估制度D. 教育经费保障制度答案:D5.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享有的权利?A. 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B.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C.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D. 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答案:D6.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A.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B. 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 培养学生的基本生活技能D.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答案:C7.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职称等级?A. 助教B. 讲师C. 副教授D. 教授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高等教育学校的类型?A. 大学B. 学院C. 高等专科学校D. 中等专业学校答案:D9.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A.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B. 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C.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 教育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A.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B. 具有良好的品行C. 具备相应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D. 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一、教育学基础知识1. 下列不属于教育过程基本特征的是哪个?A. 目的性B. 计划性C. 强制性D. 个性化答案:D. 个性化2.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A. 开展教育活动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C. 塑造学生人格D. 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答案:B.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A.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B. 增加学生的知识面C. 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综合能力发展D. 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答案:C. 促进学生在不同领域的综合能力发展二、心理学基础知识1. 以下哪种记忆方式对记忆的积累和提取效果更好?A. 重复记忆B. 意义记忆C. 方法记忆D. 感觉记忆答案:B. 意义记忆2. 来源于皮质下部分的高级分析、思维和抽象思维,是指哪种心理能力?A. 情绪能力B. 学习能力C. 认知能力D. 注意能力答案:C. 认知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积极的、稳定的、有向心态,称为什么?A. 学业动机B. 职业动机C. 学习动机D. 成功动机答案:C. 学习动机三、法律法规基础知识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应符合哪些法律法规?A. 公民不受法律约束B. 《教师法》和《教育法》C. 教师自由发挥D. 不适用法律法规答案:B. 《教师法》和《教育法》2. 未经同意,学生的个人隐私可以被教师公开吗?A. 可以B. 不可以C. 只在必要情况下可以D. 只在学生同意的情况下可以答案:B. 不可以3.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哪些权利?A. 学习权B. 休息权C. 生活权D. 自由权答案:A. 学习权以上是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希望对您的备考有所帮助。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答案解析

教师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答案解析第一章:教育学1.问题:教育的定义是什么?答案: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未成年人进行的社会化过程。
解析: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和促进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2.问题:教师的角色有哪些?答案:教师的角色包括知识传授者、引导者、榜样、组织者等。
解析: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榜样、组织教学等多重作用。
第二章:心理学1.问题:什么是学习动机?答案:学习动机是推动个体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解析:学习动机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
2.问题: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答案:可以通过增加趣味性、培养学习习惯、激发好奇心等方式。
解析: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将促进他们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
第三章:法律法规1.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哪些教育机构种类?答案: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机构种类包括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义务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机构等。
解析:教育法将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进行了清晰的分类,以保障不同阶段人群的受教育权利。
2.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答案: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权享有实施教育教学自主权,有义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教育教学任务。
解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合法合规开展工作,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四章:教学方法1.问题:什么是互动式教学?答案:互动式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不同方式进行互相作用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解析:互动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答案:教学评价方法应当具有客观性、科学性、全面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解析:教学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直接影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
第五章:教师职业道德1.问题:教师职业操守包括哪些内容?答案:教师职业操守包括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严格要求自己的自律精神等。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遵守是维护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的重要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第1 页 /( 共 3 页 )
勤于练习,把理论变为考分。
对于需要考教师职位的考生而言,掌握相关知识
十分重要,掌握知识和试题练习能更好地通过考试,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
关于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
1、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2、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身心素质的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 )。
A、政治发展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发展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3、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 ( )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A、支配、调节行动
B、分析解决方法
C、调动积极性
D、发现目的发展特点
4、教师的提问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它们包括( )。
A、在提问内容上要“精”
B、以“巧问”来切入提问
C、以“趣问”为课堂提问的形式
D、重视提问时出“新”
E、课堂提问一定要“浅”
5、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言语水平,可通过下列 ( )途径对学生加
以训练。
A、训练小学生说完整的话 B、指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进
行造句练习C、加强朗读训练 D、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
E、纠正有些学生的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6、少先队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儿童性
B、群众性
C、教育性
D、政治性
E、自主性
7、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中的最主要关系。
(判断题 )
8、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判
断题 )
9、检查小学教育活动是否有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标准,就是小学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
(判
断题 )
10、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判断题 ) 1、【答案】 A。
解析: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诚信”的含义就是“是什么”的学习。
2、【答案】 A。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3、【答案】 A。
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
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
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4、【答案】 ABC。
5、【答案】 ABCDE。
6、【答案】 ABCDE。
7、【答案】√。
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最重要
的关系。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1、马克思曾说:“搬运夫和哲学家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下列选项中与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相反的是( )。
A、方仲永小时候聪明伶俐, 5 岁能作诗, 12 岁时写诗已不如从前,到了 20 岁
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B、“人猿泰山”的故事及印度“狼孩子”的发现
C、“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2、( )是课改中教师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因素”。
A、备课能力
B、讲课能力
C、科研能力
D、反思能力
3、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 )。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4、下列直观方式中,属于模象直观的是 ( )。
A、图片
B、演示实验
C、图表
D、模型
E、教学电影
5、知觉的恒常性包括 ( )。
A、气味恒常性
B、温度恒常性
C、大小恒常性
D、颜色恒常性
E、形状恒常性
6、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是 ( )。
A、认知性问题解决
B、常规性问题解决
C、发展性问题解决
D、创造性问题解决
E、理论性问题解决
7、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
(判断题 )
8、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判断题 )
9、教育有着自身的内在管理体制,其发展水平理应不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
(判断题 )
10、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由父母和学校共同协商决定。
(判
断题 )
第 2 页/(
共
3 页 )
1、【答案】 D。
解析:马克思这句话强调的是人与之间的差异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中的话都强调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
D 项强调的是遗传对人的决定性作用,故选ABC选项
D。
2、【答案】D。
解析:自我反思是课改中教师必备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3、【答案】 B。
4、【答案】 ACDE。
5、【答案】 CDE。
6、【答案】 BD。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解析:生产力发展水平会对教育产生制约作用,主要体现
在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上。
10、【答案】×。
解析: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1、注意的品质特征有 ( )。
A、注意的范围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2、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者是 ( )。
A、赫尔巴特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3、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具备 ( )。
A、中等专业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师范院校的本科及以上学历
4、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
未成年人不得有的不良行为包括 ( )。
A、携带管制刀具
B、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D、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E、早恋
5、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6、“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 )。
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7、美国实行的是双轨学制,旨在贯彻因材施教、实施分类教学。
(判断题 )
8、道德情感是情感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观点、信念,对别人或自己的
言行、举止、思想、意图作出判断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判断题 )
9、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而不是课堂教学的必需补充。
(判断题 )
10、教师的素质高低取决于其知识的丰富程度。
(判断题 )
1、【答案】 ABCD。
2、【答案】 D。
解析: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3、【答案】 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五 )规定“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
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4、【答案】 AB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规定成年人的父
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 )旷课、夜不归宿;(二 )
携带管制刀具 ;(三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 )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 )
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 )进入法律、法规
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5、【答案】 B。
解析:倒摄抑制指后来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回
忆或再认产生的干扰。
6、【答案】 C。
7、【答案】×。
解析:美国实行的是单轨制。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解析:教师的知识水平是衡量教师素质的重要因素,但不是的因素。
除了知
识素养,教师的素养还包括道德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