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 JT029-2006 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

合集下载

Cwfbqm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

Cwfbqm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

Cwfbqm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第一篇:Cwfbqm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1.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以汽油、柴油为燃料的M类和N类汽车的金属燃油箱和塑料燃油箱产品。

2.认证模式型式试验+初始工厂审查+获证后监督3.认证的基本环节3.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3.2型式试验3.3初始工厂审查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3.5获证后监督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4.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4.1.1认证的单元划分同一生产厂生产的且在以下主要方面无差异的汽车燃油箱产品视为同一单元:1)燃油箱体的材料(金属、塑料);2)燃油箱基本结构、形状和固定方式;3)燃油箱加工工艺;4)燃油箱额定容量:按额定容量<95L和额定容量≥95L划分。

4.1.2认证委托时需提交的文件资料见附件1.4.2 型式试验4.2.1型式试验的送样4.2.1.1型式试验送样的原则认证单元中只有一个型号的,送本型号的样品。

以多于一个型号的产品为同一认证单元委托认证时,应由认证机构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型号,其他型号需要时作差异试验。

4.2.1.2送样数量对于金属材料燃油箱,每种样品送燃油箱及附件3套;对于塑料燃油箱,每种样品送燃油箱及附件5套。

同时提供用于实车安装状态的支架(燃油箱直接与车身连接,应提供与燃油箱相连的切割车身底板)和紧固附件各1套,如无法提供实车安装支架和底板,可提供模拟安装支架,但必须经检测机构认可。

4.2.1.3型式试验样品及相关资料的处置型式试验后,应以适当的方式处置已经确认合格的样品和相关资料。

4.2.2检测标准、项目及依据检测项目和检测依据见附件2.4.3 初始工厂审查4.3.1初始工厂审查时间一般情况下,型式试验合格后,进行初始工厂审查。

初始工厂审查时间根据委托认证产品的单元及覆盖产品型号数量确定,并适当考虑工厂的生产规模,一般每个加工场所为2至6个人日。

塑料油箱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要求

塑料油箱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要求

扬州长运注意:首次供货及更改的批准按VW01155“汽车外购件概论”,VW91101“汽车环境标准”。

对于一次完整的试验需要用:完整的塑料燃油箱:1件较小的成品件10件1 概述1.1 规格无尾标规格按菲利普聚合法生产的高分子聚乙烯。

A型规格按齐格勒聚合法生产的高分子聚乙烯。

B型规格注塑成型的高分子聚乙烯。

1.2 按菲利普聚合法生产的规格名称标记实例:高分子聚乙烯,1.3 材料代码>PE<1.4 要求的有效性若没有其它说明,所要求的数值适用于每次单个测量及成型件的每个位置1.5 预处理成型件在试验前需在标准气候下DIN50014-23/50-2进行至少48小时预处理。

1.6 法规与准则美国法571.302如果图纸上的供货技术条件编号上带有秃宝盖符号或者在图纸上注明了相应的供货技术条件D编号,那么标有秃宝盖的章节的内容,其记录须保存十年以便查阅。

1.7 禁含氟氯化碳氢化合物(FCKW)材料生产必须无氟氯化碳氢化合物(FCKW)1.8 应用目的无尾标型规格 A型规格 B型规格例如用于塑料燃油箱例如用于塑料燃油箱的根据相应的批准书连接件及嵌件1.9 生产吹塑法注塑法2 材料2.1 材料1)含有防氧化和老化稳定添加剂的高分子聚乙烯。

2.2 颜色按照图纸,着色必须均匀。

第 1 页共 3 页2.3 特性成品件的表面和内部(例如油箱壁)不应有缺陷之处,如裂纹、气泡、缩孔、高缺口应力集中点,内部异物和/或加工时没有完全熔化的模塑材料微粒,用注塑方法生产的零件,诸如塑料燃油箱连接件和嵌件,无流线和结构不均匀性,如形成分层(层状)。

3 性能3.1 密度2) g/cm3 0.943至0.948 0.947至0.952 0.938至0.9453.2 熔融指数3) g/10min 3至7 5至10 10至183.3 硬度4)肖氏D 64±2 63±2 60±2(油箱内侧)(油箱内侧)3.4 屈服应力5) N/mm2 - - ≥20 3.4.1 挤出方向 N/mm2≥20 ≥20 -3.4.2 垂直于挤出方向 N/mm2≥20 ≥20 -3.5 屈服伸长率5) % - - 9至153.5.1 挤出方向 % 9至15 9至15 -3.5.2 垂直于挤出方向 % 9至15 9至15 -3.6 提高变形速度时的特性6) 典型试验12)3.6.1 挤出方向 N/mm2≥20 ≥20 -3.6.2 垂直于挤出方向 N/mm2≥20 ≥20 -3.7 耐热能7) 无变脆,无有碍功能的形状变化;无颜色和表面变化。

外饰塑料油箱盖设计技术规范

外饰塑料油箱盖设计技术规范

编号代替密级商密×级▲汽车工程研究院设计技术规范塑料油箱盖设计技术规范Regulation of Flat,Fuel Fill Designing2006-09-30制订2006-10-30发布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前言汽车的自主开发是中国汽车业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也是长安车的生存之本。

随着能源的紧缺,降低汽车自身的重量已经成为汽车销售的一大卖点,使得塑料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再加上消费者对外观要求的提高,也进一步使得塑料制品的应用成为一种时尚。

本规范就是在使用塑料油箱盖的前提下对其设计的思路进行探讨。

如有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

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车身所负责起草;本规范由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处进行管理和解释;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苏建波、苏忠编制:校核:审定:批准:本规范的版本记录和版本号变动与修订记录塑料油箱盖设计技术规范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乘用车、商用车塑料油箱盖(以下简称油箱盖)的设计。

本规范规定了塑料油箱盖在开发设计过程中应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和标准,规定了塑料油箱盖开发的一般过程、材料的选择、结构及生产工艺、涂装工艺等。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11566—1995 轿车外部凸出物3 设计内容3.1 设计输入3.1.1 市场定位及设计任务书根据塑料油箱盖的控制形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1、电机自动式控制:此控制方式需要一个小的电机作为油箱盖的开关控制,操作简便,容易控制,但其价格昂贵,结构复杂,一般用于高档轿车上;2、手动拉索式控制:其控制方式是采用一根拉索进行开关控制,结构较为简单,价格比较适中,但零部件相对较多,适用于中档轿车;3、手拨式开关控制:此控制形式无需其他任何辅助设备,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造型必须设计一个扣手结构,适用于低档经济型轿车。

汽车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检测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汽车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检测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孟令威,等:汽车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检测装置结构设计与分析
目前,针对汽车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试验的研究较少, 试验装置也相对较少,现有的汽车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检测 试验装置存在结构上不够合理,自动化程度较低,操作繁琐 以及一定程度上的安全性问题,无法实现更安全、方便、高效 的耐火性能检测。因此,汽车塑料燃油箱的耐火性能检验成 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箱安装,试验过程严格实行全部自动化无人值守的模式,并采用远程操控及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检测过程
的安全性。引入模块化设计理念,将燃油箱耐火性能检测装置机械结构按照功能要素划分为4个模块,每个模块都
基于人机工程学理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并对检测装置的关键零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装置的强度,
Keywords:automobile plastic fuel tank; fire resistance detection; universal fixture; structural design;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1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私家车辆逐步增多,由此在
2.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re, College of Humanities &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122, Jilin, China ;
3. Changchun Institute of Product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hangchun 130012, Jilin, China ; 4. Ulsan Factory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1st, China FAW Group Corporation, Changchun 130012, Jilin, China)

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汽车塑料燃油箱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塑料燃油箱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油为工作介质的乘用车塑料燃油箱(以下简称燃油箱),以其它燃料为工作介质的塑料燃油箱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7930 车用汽油GB 18296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额定容量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3.2塑料燃油箱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本体采用塑料制作,由燃油箱本体、加油管、加油口、燃油箱盖、管接头及其他附属装置(例如:进气阀等)装配成的整体。

4 技术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燃油箱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4.1.2 燃油箱应具有通过国家认证机构的产品认证书。

4.1.3 燃油箱外观应光滑,不得有划痕、开裂等缺陷。

4.1.4 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必须满足GB 18296的有关规定。

4.1.5 材料塑料燃油箱必须采用具有低渗透的EVOH为阻隔层、以HDPE为骨架、以改性LLDPE为粘结材料的多层共挤工艺制造。

4.1.6 壁厚要求燃油箱要求最小壁厚不得小于3.5mm,最大壁厚不得大于6mm。

4.1.7 清洁度要求燃油箱内部应保持清洁,按5.1进行试验,内部清洁度按质量计算每升额定容量不大于1.5mg。

4.2 燃油箱性能要求4.2.1 燃油箱总成蒸发污染物排放要求燃油箱按5.2进行试验,燃油箱蒸发污染物(即:碳氢化合物)排放量不得大于550mg。

4.2.2 燃油箱盖的密封性燃油箱按5.3进行试验,柴油箱盖的最大泄漏量不得大于20g/min,汽油箱盖不允许泄漏。

QCC_012-2009__汽车零部件质量特性及重要度分级规定

QCC_012-2009__汽车零部件质量特性及重要度分级规定

QCC_012-2009__汽车零部件质量特性及重要度分级规定QCC_012-2009__汽车零部件质量特性及重要度分级规定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术语和定义13 管理内容和要求14 重要度等级及分级内容15 质量特性分级及内容26 零部件重要度及特殊特性标准尺寸、形式及示例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整车零部件(总成)重要度等级矩阵表4前言本标准参考JB/T 5058-2006《机械工业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导则》并根据本公司对汽车产品零部件的实际使用情况编写而成。

本标准是对Q/CC 012-2007《汽车零部件质量特性及重要度分级规定》的修订。

本标准与Q/CC 012-2007相比,主要差别如下:――取消质量特性的重要度分级,增加零部件的重要度等级分级规定;――增加了“4.2条整车零部件重要度等级划分”;――增加了“附录A 整车零部件重要度等级矩阵表”;本标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012-2007。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长城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富国、岳毅、樊汝湖、陈冲、刘美英。

汽车零部件质量特性分级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规定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长城汽车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及零部件重要度分级(以下简称重要度分级)的原则、内容和要求及标注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汽车产品及零部件。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汽车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汽车产品及零部件质量特性由汽车产品及零部件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

并影响汽车产品的适用性,是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的技术要求和信息。

它包含有尺寸、公差与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环境污染、人身安全及执行政府有关法规和标准的情况等。

通常分为特殊特性和一般特性。

特殊特性可能影响安全或法规的符合性、配合、功能、性能或产品后续生产过程的产品特性或制造过程参数。

塑料燃油箱安全性能标准和试验方法

塑料燃油箱安全性能标准和试验方法







第4 期
BUS & COA CH TECH N0 Lo GY AND RES EARCH
塑料燃油箱安全性能标准和试验方法
柳 立 志 ,宁 宾 华
( 东风 汽车 公 司 技术 中心 国家 汽 车质量 监督 检验 中 心 ( 樊) 襄 ,湖北 襄樊 4 10 ) 404
摘 要 : 总结 在 国标 中油 箱 试 验 中的 关键 点 , 以便 于 更 好 地 理 解 和 执 行 国 标 ; 阐释 塑料 油 箱 现 行 国 外 主要 标准的检验方法: 比较 中 欧 塑料 燃 油 箱标 准 的 差异 ; 出对 现 行 塑料 燃 油 箱 国标 修 订 的 具 体 建 议 。 提 关键词 : 料燃油箱 ; 塑 GB1 2 6 2 0 ; CE R3 8 9 — 0 1 E 4法 规 ; E 7 / 2 E C 0 2 1指 令
是研讨会确定 的统一要求 , 即加速度测量点应尽可能地
选在夹具 上 、 近燃油箱 与夹具连接 点处 , 靠 同时要保证
夹具有足够的刚度 。
116 耐 压 性 能 ..
4 试验结束 。立 即将燃烧着 的盛 油槽 及 隔棚一 起 )
撤离 。
标准要 求 : 燃油箱无泄漏 。
存在问题 : 耐火试验是塑料燃油箱 中最容易不合格 的项 目, 也是最容易失败 的一个项 目。该项 目具有一定
试 验方法 : 标准 中无 明确试验方法 。一般操作 是油 箱 盛满水 , 通过加 油 口通氮 气 , 观察气 体能 否正常地从
上方 的排气 口排 出。
量 逐年上 升 , 以预见在不久 的将来 , 可 会逐 步取代金 属
燃 油箱l 2 】 了控 制塑料燃 油箱 的产 品质量 , 。为 国家制 定

底盘燃油供给培训

底盘燃油供给培训

结构;
⑤ 箱一 加般 油来 量说 达, 到油设箱计加的油容口量的标最准低;点应高于燃油箱上表面,否则,无法将油
⑥传感器不得与箱体内部其它部件(指吸油管、回油管、隔板和加油滤网 及箱体)产生干涉;
⑦放油螺塞位置距离油箱边缘外界最大极限尺寸为700mm
⑧ 离加 (油 D)管、的加位油置口应的该最由低角点度到(燃α)油、箱加正油面口的的距最离高(点E)到共燃同油决箱。上表面的距
GB18296-2019汽车燃油箱及其安装的安全性能要 求及试验方法
1.增加了燃油箱翻转试验的要求及试验方法。 2.增加了塑料燃油箱渗透性的要求及试验方法 3. 增加了燃油箱安装的安全要求
燃油管路加热示意图
油管和油管接头
以某燃油客车为例,一般用(∅14mm外径 ,壁厚2mm,内径10mm)的进油管,用 (∅12外径,壁厚1.5mm,内径9mm)的回油管,进回油接头现在用的是软管接头和 过油空心螺母,以前用的是接头芯子和扩口螺母。
吸回油管总成为燃油箱总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与发动机及整 个供油系统同呼吸共命运,所以其必须保证整个吸回油管路畅通无 阻,同时不得出现裂纹,砂眼或焊接时将管路堵塞,会造成发动机 无法吸油或难以吸油,影响发动机功率;一般的情况下,吸油管的 底部安装吸油滤网,对供给发动机的油再过滤一次;若吸回油管总成 采用M5螺钉带密封胶垫连接固定在箱体法兰上,在吸回油管焊接法 兰盘上分别打有永久性标识“吸”“回”或“平”字样。见附图
隔板附图:
零部件及特性要求-加油管总成
加油管总成的特性要求:与箱体间采用铜焊的方式焊接在一起,内部一般装有加油 滤网即粗滤装置,加油滤网是可以拿取出来的,一般上布置30-40目网孔;而油箱 盖则通过挂链连接在加油口座的口上,防止油箱盖丢失或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2006-11-30实施2006-11-15发布多层塑料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Q/CC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ltilayer plasticautomobile fuel tankQ/CC JT029—2006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前言 II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4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前 言本标准是在GB 18269-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基础上,并参考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标准的相关数据起草的。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胜广。

多层塑料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辆产品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各类汽车用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以下简称燃油箱)。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269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CNCA-02C-062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3.1燃油箱 Fuel tank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储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是由燃油箱本体、安全阀、燃油加注口、加油通气口、燃油泵紧固盖、燃油泵密封圈等部件通过焊接或安装组成的整体。

13.2燃油泄漏 Fuel leakage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13.3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13.4耐火试验容器 Pan used in fire-resistant test耐火试验中用来燃烧燃油的平底容器。

13.5耐火试验隔板 Screen with fire-resistant test耐火性试验中覆盖在耐火试验盛液器上的平板。

13.6燃油箱易损伤部位 Vulnerable points of fuel tank根据燃油箱的形状及装配方式确定的燃油箱最容易受到冲击损坏的部位。

13.7单层塑料燃油箱 Monolayer plastic fuel tank由单一材料(HDPE)制作而成的燃油箱。

13.8多层塑料燃油箱 Multilayer plastic fuel tank由多种材料(HDPE、EVOH、粘结剂)制作而成,在微观上分成六层,具有高阻隔性。

14 技术要求14.1 外观质量14.1.1 极限尺寸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外形尺寸的极限偏差 mm 外形尺寸<100100~200200~500500~800800~1000>1000极限偏差±1.0±2.0±3.0±4.0±5.0±6.014.1.1.1 安装尺寸及安装相对位置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安装尺寸及安装相对位置极限偏差 mm 安装尺寸<100100~200200~500500~800800~1000>1000极限偏差±0.4±0.6±0.8±1.0±1.2±1.514.1.1.2 燃油箱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及极限偏差 mm <100100~200200~500500~800800~1000>1000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极限偏差±1.0±2.0±3.0±3.5±4.0±5.0 14.1.2 材料塑料燃油箱基体一般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HDPE)燃油箱专用材料制造,阻隔层用EVOH,基体层与阻隔层间采用粘接剂连接。

也可采用能满足设计及本标准要求的其它材料制造。

14.1.3 外观14.1.3.1 燃油箱箱体表面应光滑、饱满,不得出现成形不足及变形现象;箱体上不应有明显刀痕、摩擦痕、烫伤痕,不得有气洞、气泡,不得有不熔杂质的颗粒及影响燃油箱性能的杂质存在;加油部位必须保证圆滑,所有金属件须做防锈处理,表面不得有锈迹。

14.1.3.2 箱体上所有装配零部件及焊接件不得有任何制造缺陷,所有装配件必须保证正确、牢固,焊接件位置、方向正确,翻浆均匀,焊接牢固,任何方向、位置点上在10 kg力的作用下不脱落。

14.2 厚度各材料层厚度应符合表4要求:表4 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及极限偏差 mm材料名称平均壁厚壁厚下限壁厚上限HDPE 6.0 2.4粘接剂010.01阻隔尼龙(EVOH)0.10.010.714.3 清洁度燃油箱内部不允许有任何杂质、切屑、灰尘存在,各工艺孔口不得有残留切屑和残留水。

14.4 耐压性能按照5.1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但允许出现永久变形。

14.5 安全阀开启压力及流量14.5.1 燃油箱必须匹配安全阀,安全阀位于燃油箱最上方,保证蒸发排放物能随时排出燃油箱;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35kPa~50kPa;安全阀开启后,燃油箱内部压力不得比安全阀开启压力高出5kPa以上。

14.5.2 燃油箱按所匹配的发动机最大供油量供油,安全阀正常开启,燃油箱内部负压不得大于10kPa。

14.6 燃油箱气密性按照5.2进行试验,目视不能有气泡产生。

14.7 燃油箱耐振动性能按照5.3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

14.8 耐低温冲击性能按照5.4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现象。

14.9 油箱密封性能按照5.5进行试验,泄漏量小于30g/min。

14.10 耐坠落冲击性能按照5.6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但允许出现永久变形。

14.11 耐热性能按照5.7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及影响安装的变形。

14.12 箱耐火性能按照5.8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现象。

14.13 抗渗透性能按照5.9进行试验,燃油箱渗透率≤0.15g/24h。

14.14 加油性能燃油箱的燃油加注口和加油通气口的尺寸及布置保证以最大60L/min的速率加油时能顺利加油到额定容量,不出现喷油、顶枪现象。

15 试验方法15.1 耐压试验塑料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 ,保持53℃±2℃的环境温度,往燃油箱中加入3℃±2℃额定容量的水,盖好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向燃油箱内施加30kPa的压力,保持5h。

15.2 气密性试验密封燃油箱所有开口部位,将燃油箱没入水下100mm,通过气泵装置给燃油箱内部施加30kPa压力,保持20S。

15.3 燃油箱的振动耐久性试验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往燃油箱内注入额定容量的水,盖上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按表4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

表5 振动耐久性试验要求振动加速度m/s2振动频率Hz振动时间h装水量要求安装方式上下左右前后3033533额定容量的1/2模拟装车形式15.4 燃油箱耐低温冲击性能15.4.1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在燃油箱中加入额定容量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或无腐蚀性的低冰点的液体(冰点温度在-50℃以下),待燃油箱内液体温度降至-40℃±2℃时,用角锤定点以30J的冲击能量撞击燃油箱易损伤部位。

15.4.2 角锤必须是金属的,而且侧面为等边三角形,底面为正方形,顶点和边形成半径为3mm的圆。

角锤的敲击中心必须和重心一致;摆锤摆动轴的长度为1m,质量为15kg。

15.4.3 燃油箱易损伤的部位指:根据燃油箱的形状及在车辆上的安装情况,最暴露或最脆弱的点。

15.5 燃油箱密封性能在燃油箱内加入额定容量的水,封闭燃油加注口和加油通气口,将燃油箱按照在车辆上的安装方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该试验装置能够使燃油箱绕平行于车辆纵向的轴转动;将燃油箱从它的安装位置向右旋转90°,保持此位置5min,然后继续向右旋转90°,即与原位置完全相反的位置保持5min;恢复原位置,如有必要将泄漏的液体进行补充,将燃油箱向左旋转90°,保持5min,继续向左旋转90°,即与原位置完全相反的位置保持5min。

用量杯量取四种状态下的泄漏量。

15.6 耐坠落冲击在燃油箱内充入90%额定容量的低温防护剂,在温度为-35℃±2℃、坠落高度为6m时,燃油箱自由下落到平坦水泥地面上。

15.7 耐热性能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向燃油箱内加入1/2额定容量的20℃±2℃的水,在95℃±2℃的环境温度下(如置于95℃土2℃的水蒸汽介质中)放置1h。

15.8 耐火性能15.8.1 对耐火试验盛液器的要求:其长和宽应比试验用燃油箱体的水平投影尺寸大200~500mm。

侧边高出燃油液面不超过80mm,并在自由燃烧状态下能够盛下可供燃烧5min以上的燃油。

15.8.2 对耐火试验隔棚的要求:厚度为70mm,由耐火材料制成,在板上开有均匀分布、大小为15mm 30mm的长孔,长孔总面积相当于平板面积的60%。

15.8.3 将燃油箱按实际装车状态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如果车辆上配置有影响火路蔓延的部件,试验装置上也应安装。

在燃油箱中加入1/2额定容量的与发动机燃烧用油同牌号燃油。

在试验过程中,燃油箱所有开口应密闭,但通气装置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不受风的影响,试验分四个阶段进行:15.8.3.1 预燃烧阶段将装有可持续燃烧5min的汽油(牌号同发动机燃烧用油)的盛液器放在距离燃油箱3m外燃烧60s 。

15.8.3.2 直接接触火焰阶段立即调整盛液器,使其液面与燃油箱底部的距离和空车状态下燃油箱离路面的高度相同,其位置应能使火焰接触燃油箱的底面及所有侧面,然后将燃油箱暴露在火焰中持续60s。

15.8.3.3 间接接触火焰接触阶段立即用隔棚盖住盛液器,并持续60s。

15.8.3.4 试验结束立即将燃烧着的盛液器及隔棚一起撤离到燃油箱3m以外。

如果燃油箱仍在着火,应立即扑灭。

15.9 防渗透性能将50%额定容量的燃油注入试样中,然后使试样处于敞开状态置于温度为(40±2)℃的环境中浸泡28天以内,待其重量下降率恒定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