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和制造

合集下载

塑料燃油箱技术要求

塑料燃油箱技术要求
燃油箱灌注含有5%湿润溶剂(洗洁精水溶液)液体,至少达到额定容量,然后放到烘箱里加 热到试验温度50±1℃。在达到试验温度后,油箱内部施加0.03Mpa气压,保持80+2h。 6.3.3.4机械强度试验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保持53℃±2℃的环境温度,往燃油箱中加入53-4℃- ±2 ℃额定容量的水,盖好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向燃油箱内施加30 kPa的压力,保持压力5h。 6.3.4耐热性试验
包括安全阀、进气阀、排气阀和燃油箱蒸发排放控制用的排气口。 3.8单层塑料燃油箱
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单一材料制作而成的燃油箱。 3.9多层塑料燃油箱
xxx 1-2008
由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乙烯-
乙醇(EVOH)与粘接剂制作而成具有高阻隔性能的燃油箱。
4 产品分类
按照6.3.8章节规定的试验温度和额定容量的低温防护剂及存放温度和时间的燃油箱(仅吹 塑箱体),从六米跌落试验机上对燃油箱进行2次对应坠落试验。 6.3.11剥离强度试验
a) 检验设备: 万能试验机、专用夹具和试样处理装置。 b)试样的备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塑料燃油箱规定的范围内裁取宽(30±5)mm、长(150±10)mm的试样3件。根据规 定的检验的层的强度,将试样的一端部预先剥开长约50mm。 c)检验过程: 将试样夹持进剥落试验装置中,以20 mm/min的拉伸速度互相拉开。
燃油箱按6.3.8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9燃油箱耐尖锤冲击性能
燃油箱按6.3.9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10燃油箱耐坠落冲击
燃油箱按6.3.10进行试验,箱体不得破裂或泄漏。 5.3.11燃油箱剥离强度
剥离强度≥3N/mm。 5.3.12燃油箱耐渗透性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高压塑料燃油箱设计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高压塑料燃油箱设计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高压塑料燃油箱设计吕昊;陈学宏【摘要】针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纯电模式驱动、发动机长期不工作、无法对燃油箱碳罐进行有效脱附清洗的问题,提出提高燃油箱承压能力、密封燃油蒸汽于燃油箱内部、减少碳罐荷载的解决方案.由于塑料燃油箱自身材料力学性能不足,结合其两片吹塑成型工艺特点,在其吹塑成型过程中,放置若干内置立柱于燃油箱本体内部,连接上下表面提高强度.塑料燃油箱样件在82℃环境箱中,经过12 000次-14.9~35 kPa交变内压作用后,燃油箱本体无泄漏,内置立柱均完好,满足了设计要求.【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年(卷),期】2019(000)006【总页数】3页(P75-77)【关键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箱系统;高压塑料燃油箱;内置立柱【作者】吕昊;陈学宏【作者单位】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江苏扬州225001;亚普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江苏扬州225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9.70 引言能源和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传统汽车(主要以汽油和柴油为燃料)的保有量逐年增加,使得能源、温室气体、空气质量三方面问题陷入恶性循环。

面对能源枯竭和大气污染的双重威胁,发展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势在必行。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相比传统汽车具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排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PHEV)将这一概念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它能够从电网中提取和储存能量,为车辆提供推进能量,从而可以使PHEV能够使用多种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

因此,PHEV 相比HEV和传统汽车在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性能方面更具有优势[1-2]。

1 PHEV燃油箱系统特点PHEV是一种既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

PHEV驱动原理、驱动单元与电动汽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车上装备有一台发动机。

汽车燃油箱牢固性、耐久性试验装置设计

汽车燃油箱牢固性、耐久性试验装置设计

De i n fDe i e f r I i bI y. Dur b l y Te t o sg o v c o kla i t a ii s f Aut mo l t o bie Fue n lTa k
W ANG n Fe g. XI Do g E n
( nier gT a n e tr h n qn nvri f cec n eh ooy hn qn 0 3 1 h a E g ei rmigC ne ,C o g igU iesyo i ea dT c n l ,C o gig4 1 3 ,C i ) n n t S n g n
验燃油箱 的性能指标 。该装置可用 于汽车燃油箱批量产 品人 厂检查 、质量技术分析及新材料 、新 工艺的开发试验 。 关 键词 :P C L ;气动控制 ;性 能测试 ;试验装置
中 图 分 类 号 :T 2 P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3 8 (0 1 0— 8 2 0 1 8 1 2 1 )2 0 6—
牢 固性 。这套试验 装置能对 庆铃公 司 目前 N、T 、U 、
1 0 00 0次 。试验后不得 出现渗漏 、破裂 、且符合 密封 性试验要求 。 ( )破坏性试验 3 油 箱 内 压 力 : 一 8 ~16 k a 0 9 P ;保 压 时 间 : >3 ,试验后 不得 出现渗漏 、破裂 ,且符合 密 封性 0s 试验要求 。 ( )牢 固性试验 4 油箱 内压力 :7 9 P ;保压时 间:I3 ,试 5~ 0k a > 0S 验后不得出现渗漏 、破裂 ,且符合密封性试验要求 。

F系列车 的燃 油箱进行试验 。试 验标准 、试 验方法符 合 国家汽 车行业 Q 2 0419 C n 9 3 -9 1标 准和 燃 油箱 生产 厂家企业 标 准 。该 试 验装 置 可用 于批 量 产 品人 厂 检 查 、质量技 术分析 、型式试验及新材料 、新工 艺的开 发试 验等。 1 试 验 项 目及 参数 要求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设计指南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设计指南

燃油供给系统设计指南编制:校对:汽车工程研究院目录一、总成说明1.1 燃油供给系统的功用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包括油箱、油泵、燃油滤清器、油轨(调压阀可能集成于油轨或者油泵)等零部件。

为发动机提供燃油,保证整车在任何工况下的燃油供应。

油轨及油泵在发动机电控相关章节论述,在此不加论述。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设计开发。

1.3 燃油供给系统零部件布置示意图二、燃油系统总成设计 燃油箱总成设计 1主要设计参数燃油箱主要参数包括容积、材料。

容积:容积主要由整车油耗决定。

燃油箱容积必须保证汽车百公里等速工况下续驶里程不少于500公里,在布置允许条件下尽量将燃油箱容积做到最大。

材料:燃油箱分为金属和塑料两类,金属材镀铅锡合金钢板,可以采用日料一般选用本新日铁材料(TD-0.35/TE-0.35)或上海宝钢材料(ST16镀铅锡合金),但必须保证镀层厚度在7-15μm ,冲压焊接成型,料厚一般在1.0mm 左右;塑料油箱箱体材料:HDPE(Basell 或者ATOfina 公司生产)、粘接剂(LLDPE:GT-6加油管吊带油泵油箱油滤油管Mitsui Chemical Inc.公司或者ATOfina公司生产)、阻隔剂(EVOH型号: F101A,kuraray公司生产),六层共挤吹塑成型。

2 基本设计要求2.1 一般的布置原则燃油箱采用吊带固定于车身或者通过托架等用螺栓固定于车身底盘,需具备一定的防腐蚀、防冲击能力。

油箱与排气管的最小距离不少于60mm,箱体内最高温度一般不会高于六十度。

除要求保留与排气管的间隙外,影响燃油箱布置位置其他因素主要是底盘空间及附近其他零部件的布置空间。

布置时应考虑到整车维修时能方便地拆装燃油箱及加油管等,必须有足够的工具空间。

2.2数模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CAE受力分析,特别是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部位。

如果不合格则对不合格区域修改或者重新设计。

2.3、设计验收标准与规范燃油箱总成设计必须满足以下标准要求:GB 18296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金属、塑料)QC/T 644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金属)Q/SQR·04·213 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金属)Q/SQR·04·073 汽车金属燃油箱总成(塑料)2.4燃油箱总成零件图燃油滤清器总成设计燃油滤清器总成的主要作用是过滤燃油中的一些微粒杂志及部分水分,保证燃油的清洁度,延长燃油喷嘴寿命及发动机有效试验寿命。

QC T 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QC T 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644-2000代替QCn 29034-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

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3 定义3.1 压力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整理)QC-T 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整理)QC-T 644-2000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QC/T 644-2000(200-07-07发布,2001-01-01实施)前言本标准制定的目的是适应汽车对燃油箱技术要求愈来愈高的实际需要,以提高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水平和实物质量水平。

本标准中燃油箱振动耐久性等效采用日本工业标准JIS D 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本次修订对汽车燃油箱的密封性、燃油箱盖的密封性、清洁度有所提高,并增加了对燃油箱的外观的要求及原材料、进气阀等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QCn 29034-1991。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湖北通达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市汽车油箱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岳友、彭立行。

本标准于1987年首次发布,1991年11月第一次修订,1999年9月第二次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QC/T 644-2000代替QCn 29034-199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金属燃油箱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金属燃油箱。

其它车辆金属燃油箱可参照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8296-2001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232-1988 金属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1993 钢铁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82 钢材力学及工艺性能试验取样规定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YB/T 5130-1993 热镀铅合金冷轧碳素薄钢板3 定义3.1 压力指相对压力。

其它定义见GB 18296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4 技术要求4.1 燃油箱必须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要求。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

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汽车金属燃油箱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金属燃油箱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以汽油为工作介质的乘用车金属燃油箱(以下简称燃油箱),以其它燃料为工作介质的金属燃油箱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 1839-2008 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GB/T 2975-1998 钢及钢产品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及试样制备GB 17930 车用汽油GB 18296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QC/T 484-1999 汽车油漆涂层QC/T 572-1999 汽车清洁度工作导则测定方法Q/BQB 430-2009 连续电镀锌/锌镍合金钢板及钢带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额定容量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3.2金属燃油箱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贮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本体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由燃油箱本体、加油管、加油口、燃油箱盖、管接头及其他附属装置(例如:进气阀等)装配成的整体。

4 技术要求4.1 基本要求4.1.1 燃油箱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技术条件的要求。

4.1.2 燃油箱应具有通过国家认证机构的产品认证书。

4.1.3燃油箱外观应光滑,两端盖与本体如采用咬接工艺应无鼓包、毛刺等缺陷。

4.1.4燃油箱外表面涂层为油漆涂层时,应符合QC/T 484-1999中TQ8乙的相关规定。

如使用其它涂层,涂层性能应不低于油漆涂层的相应性能要求。

4.1.5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必须满足GB 18296的有关规定。

4.1.6材料燃油箱本体用电镀锌钢板BUFDE+Z-0/30制作,材料符合Q/BQB 430-2009的要求,镀锌层性能试验按5.2进行,也可以用耐腐蚀性能不低于电镀锌钢板BUFDE+Z-0/30的其它钢板制作。

储油箱设计标准

储油箱设计标准

储油箱设计标准一、材料选择储油箱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耐油性、耐腐蚀性和稳定性,能够承受油品的侵蚀和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碳钢和玻璃钢等。

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但成本较高;碳钢价格相对较低,但需要采取防腐蚀措施;玻璃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较低的成本,但需要注意避免生产和使用中的破损。

二、容量设计储油箱的容量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同时应考虑油品的体积热膨胀系数和安全系数。

设计时应确保储油箱具有一定的富余容量,以应对油品体积的变化和操作过程中的波动。

此外,储油箱的容量还应根据安装位置和运输要求进行优化设计。

三、结构布局储油箱的结构布局应合理,便于安装和维护。

储油箱应设计有足够的支撑和固定装置,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储油箱的进、出口位置应合理安排,便于油品的进出和操作。

在特殊情况下,还应考虑储油箱的防爆、防火等安全措施。

四、隔热和保温储油箱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以减少外界温度对油品的影响。

在寒冷地区,还应考虑储油箱的保温性能,以保持油品的温度。

同时,储油箱的隔热和保温材料应具有耐油性、阻燃性和稳定性等特性。

五、安全措施储油箱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安全因素,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

例如,储油箱应设计有防爆、防火、防泄漏等安全装置;进、出口管道应设置阀门和流量计等控制装置;储油箱内部应设置液位计、温度计和压力计等监测装置。

此外,储油箱的设计还应遵循国家和地方的安全法规和标准。

六、环保要求储油箱的设计应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选材时应优先选择环保材料,如可回收材料;在使用时应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如设置油品回收装置和过滤装置等。

同时,储油箱的设计还应考虑减小噪音和震动等环境影响。

七、安装规范储油箱的安装应遵循相应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安装时应根据储油箱的尺寸和重量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安装位置和基础结构。

同时,安装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在特殊情况下,还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和制造
【摘要】本文阐述了金属燃油箱、塑料燃油箱的设计,制造的特点,并结合实践中金属燃油箱的失效,讨论了在制造和设计上如何进行优化。

介绍了汽车行业燃油箱未来发展趋势等。

【关键词】金属油箱;塑料燃油箱;燃油系统
引言
随着汽车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于此同时,不可再生能源,高额的油价,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日趋严峻的空气质量,迫使着汽车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做深入的研究。

进入本世纪,环境污染的问题无疑从另一个方面催使着汽车行业在排放上不断的提升。

世界各国对汽车排放的标准不断提升,在上海,北京已经实施了新的国五标准。

汽车的燃油系统主要归结为“油”和“气”的和谐控制。

具体可以分为四部分:A.燃油储存:接收并储存燃油(正常行驶,撞车后);B.燃油发送:为发动机供油,把未使用燃油输回燃油箱;C.蒸气管理:管理车辆操作者在加油和使用车辆时产生的燃油蒸气; D.测量反馈:感应并显示油量信息。

根据上面的四个部分,燃油系统的构成同样可具体细化如下:
A.燃油储存:燃油箱本体、加油管、加油锁盖、加油排气管路、隔热垫、箍带等
B.燃油发送:燃油发送单元(PUMP)、滤清器、油管、压力调节器等
C.蒸气管理:碳罐、翻转阀、排气管路等
D.测量反馈:油位传感器、线束、OBD等
部分汽车还会配置燃油冷却器,已更好的控制燃油温度,达到更好的燃油经济性。

图1 燃油系统基本布置图
燃油箱在整个燃油系统中作为一个燃油的载体至关重要,看似简单的一个燃油箱却担任着燃油储存,发送,蒸汽管理,测量反馈的功能(见图1)。

本文将具体阐述汽车燃油箱的设计,制造的特点,并结合实例分析目前油箱在设计,制造上出过的问题,总结经验。

1.金属油箱和塑料油箱的特点。

1.1金属油箱的特点:
1.1.1体积较大,加一次油可以连续使用多日。

1.1.2金属油箱价格便宜,形状简单,制作成本低,模具成本相对低,容易将油盘和隔板另外加进去。

1.1.3铝合金油箱重量轻且外观漂亮,但铝合金成本比较贵,受撞击时容易变形。

1.1.4金属燃油箱在环保、安全性能等方面存在着很多缺陷:易被腐蚀;耐冲击强度差;当发生燃烧时,金属油箱极易引起爆炸,危险性高等。

1.2塑料油箱的特点(相对与传统的金属油箱)
1.2.1重量轻。

与同容积的金属燃油箱相比,重量可以降低1/3至一半左右。

1.2.2安全性高,不受热膨胀而爆炸,在-40℃和+90℃的情况下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

1.2.3防腐性能强,不会因腐蚀而产生的杂质通过供油系统进入发动机,导致增加发动机损伤。

塑料油箱还具有更好的防外界环境腐蚀及防油料侵蚀性能,长期使用后仍可保持良好的性能。

1.2.4造型随意。

1.2.5使用寿命长。

塑料油箱的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其化学性能较稳定,所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1.2.6生产成本低,加工简单,不论多复杂的造型也可一次成型。

1.2.7金属油箱容易产生电火花,而塑料油箱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1.2.8金属油箱一般是焊接成型的,有焊接缝,在受到撞击时容易发生断裂,而塑料油箱则是一次性吹塑成型的,具有更好的抗冲击、防变形开裂的性能,在汽车经历过严重的撞击事故后,塑料油箱除发生变形外,不会发生开裂漏油现象,意外失火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2.9从节能和环保上看,塑料油箱的重量一般仅为金属油箱的二分之一,能够直接减轻整车重量,从而降低整车能耗,此外,塑料油箱的再利用率能达到90%以上。

2.设计差异性
由于材料的不同,金属油箱和塑料油箱在设计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下面简单介绍下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2.1金属油箱的设计特点:
2.1.1壁板:厚度一般为1-1.5mm。

2.1.2隔板:油箱内一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环速度,有利于降温散热、气泡析出和杂质沉淀。

隔板一般沿油箱的纵向布置,其高度一般为最低液面高度的。

有时隔板高于液面,在中部开有较大的窗口并配上适当面积的滤网,对油液进行粗滤。

2.1.3过于复杂的型面很难在金属油箱上实现,尽可能的简化油箱外形。

2.2 塑料油箱的设计特点
2.2.1异形曲面:最大限度利用车辆底盘之间的有限空间。

2.2.2箱体的壁厚一般控制在2.5-4mm之间:燃油箱为储贮燃料的安全件,箱体要保证具有一定的刚性,所以箱体壁厚不能太薄,同时箱体又要保持有较大的容积和较轻的重量。

2.2.3在考虑到箱体上异形组合曲面较多,同时需保证最大限度利用可用空间的情况,特别是箱体与车身贴合部位对尺寸就有一定的要求,故在设计与制造中应重点考虑尺寸收缩所造成的误差。

2.2.4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对相应处型坯的壁厚的调整控制,为控制箱体在冷却过程和在车身上固定安装时(箱体采用绑带固定安装)其箱体形状向内塌陷,设计中应对特定部位或曲面留有预张曲面(见图2)。

2.2.5防静电(零件导电要求)及加油站安全须知。

2.2.6 NVH(油泵啸叫噪音,和燃油在油箱中晃动的噪音)。

图2 塑料油箱基本结构
3.生产工艺上的差异性
材料和设计上的巨大差异直接影响着工艺的可行性,在制造方面塑料油箱和金属油箱完全不同。

3.1金属油箱的工艺:3.1.1原材料进货检验,目前油箱的钢板为厚度为
1.25mm的冷轧钢板,要求外观平整无锈。

3.1.2下料根据油箱的尺寸要求进行剪裁,冲孔,翻边成型。

3.1.3油箱本体镀锌。

3.1.4点焊隔板等,缝焊上下箱体,要求对缝焊边缘整形,保证缝焊位置的平整。

3.1.5装配放油螺栓,传感器,安全阀,吸回油管。

3.1.6清洗油箱外表面后喷漆处理。

3.1.7水检,要求在不小于22KPa的水中,深度不大于100mm,保持30S无泄漏(在线检验)
从上诉的生产工艺可以看出,金属油箱在的工艺主要是冲压,焊接。

这两项是金属油箱生产的核心,而实验(水检,又称气密性实验)是验证初步验证冲压和焊接的首个验收性的实验。

只有每个油箱都通过了气密性实验,才能下线送到汽车的总装厂装配。

(见图3)
图3 点焊油箱内部隔板
3.2塑料油箱的生产工艺
3.2.1燃油箱挤出吹塑成型时,物料连续加热熔融挤出,送进蓄料器中储存,再通过模芯模套由上往下挤出形成型坯,用两半片(哈夫)模具将型坯夹紧,然后往型坯内鼓气吹胀贴牢模腔内成型,经冷却脱模得成品燃油箱。

3.2.2将脱模后的油箱称重,切飞边后,放入冷却定型架,冷却油箱。

3.2.3冷却后的油箱放入专门定制的打孔焊接设备,一次性将油箱上的阀,孔,管夹等小零件,通过热板焊接固化在油箱的本体上。

3.2.4装配FDM(燃油输送模块)。

3.2.5气密性实验(水下30S,22kpa-30kpa,水下无泄漏,见图4)。

塑料油箱生产的自动化程度很高,人的参与极少,所以设备的设定,定期的校验,相关的验证实验是保证塑料油箱质量的关键因素。

图4 塑料油箱的气密性试验
上述内容是对燃油箱从设计,制造,趋势这几个方面的基本介绍。

在实际的
生产过程中金属油箱的由于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因素可能出现较多的失效模式。

4.展望燃油箱行业的未来
随着汽车燃油经济性新标准的实施,汽车轻量化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将成为往后汽车技术的发展重点。

广泛使用多层复合塑料燃油箱替代金属燃油箱和单层塑料燃油箱将成为21 世纪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

4.1塑料油箱
氟化工艺在经济发达的美国和欧洲已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世界上许多汽车制造厂家生产的汽车所配套的燃油箱都使用的是氟化燃油箱,比如大众、奥迪、宝马和五十铃等。

由于多层燃油箱有阻隔层,所以其抗燃油渗透能力更强,是当前世界上最环保的燃油箱。

在中国,目前有YAPP、KAUTEX Inergy等少数几家企业拥有生产六层汽车燃油箱的多层共挤设备和技术。

目前福特,大众,通用等汽车已使用了多层塑料燃油箱。

4.2金属油箱
对重型汽车外观质量及整车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

铝合金材料以其质量轻,强度好,耐腐蚀、外观美观,加工费用低等优点,代替钢铁材料进入汽车零部件已成为一种趋势。

目前由于国家法规要求排放升级,发动机采用更为精准的电喷系统,这就无形中给整个燃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油系统是整车污染排放中HC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研究表明,在整车HC化合物的排放量中,约有45%来自于燃油系统和曲轴箱。

由于铜元素会加速柴油的老化,锌,铅,锡以及白蜡这些元素会被燃油中的酸性物质所腐蚀。

所以在整个燃油系统中与柴油直接接触的部件,避免采用铜或铜合金、锌、铅、锡以及白蜡。

5.小结
随着汽车行业在燃油系统的不断深入的研究,制造水平的提升,国内油品的改善,必将大大提升汽车燃油的经济性同时减少因汽车排放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现象。

参考文献:
[1]司树伦. 汽车塑料燃油箱发展概况[J]. :2006-01-18
[2] Inergy Fuel systems[J]. Fuel Tank Systems Report,2009,56~57
[3]颜发清. 塑料燃油箱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 汽车研究与开发,1999,5:36~41
[4]臧群传,黄玉强,刘春阳等. 汽车用塑料油箱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塑料,1998,5:1~8
[5]GB/T 18296-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2001.01.01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