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设计

合集下载

油箱的结构及设计

油箱的结构及设计

油箱的结构及设计
油箱是用钢板焊成,大型的油箱则用型钢作成骨架,再在外表焊上钢板。

油箱的形状一般是方形或长方形的,为了便于清洗油箱内壁及箱内滤油器,油箱盖板一般都是可拆开的。

设计油箱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壁板:厚度一般为3~4mm;容量大的油箱可取4~6mm。

对于大容量的油箱,为了清洗方便,也可以在油箱侧壁开较大的窗口,并用侧盖板紧密封闭。

底板与底脚:底板应比侧板稍厚一些,底板应有适当斜度以便排净存油和清洗。

油箱的底部应装设底脚,底脚高度一般为150~200mm,以利于通风散热及排出箱内油液。

顶板:顶板一般取得厚一些,为6~10mm,若泵、阀和电机安装在油箱顶部时,顶板厚度应选大值。

顶板上的元件和部件的安装面应经过机械加工,以保证安装精度。

为减少机加工工作量,安装面应该用形状和尺寸适当的厚钢板焊出。

隔板:油箱内一般设有隔板,隔板的作用是使回油区与泵的吸油区隔开,增大油液循环的路径,降低油液的循环速度,有利于降温散热、气泡析出和杂质沉淀。

隔板一般沿油箱的纵向布置,其高度一般为最低液面高度的2/3~3/4。

有时隔板高于液面,在中部开有较大的窗口并配上适当面积的滤网,对油液进行粗滤。

液压油箱设计要点

液压油箱设计要点

液压油箱设计要点一、油箱结构:一般採用抗腐蚀性钢材製作,且须考量油箱内表面防腐处理,并顾及与介质之相容性、处理后之可加工性及製造之经济性,条件允许时採用不銹钢製作是最理想的选择。

油箱必须有足够的容积,一方面须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因此油箱结构设计需具下述特点,以下针对其构成零件说明:(1) 油箱本体:厚度3~4mm,若油箱容积超过320L,厚度取4~6mm,侧壁须安装油位计以掌控实际油位高度。

(2) 维修盖:於本体侧壁设计一或多个维修盖,须配合密合垫、螺栓组装,避免洩漏。

其主要功用,便於清洗过滤器及油箱。

(3) 箱底:以倾斜的方式与壁板焊接成形,并於最低处安装洩油口,便於洩油。

(4) 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至最低液面以下,防止吸空和回油喷溅產生气泡。

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不小於3倍管径。

(5) Drain油管:於液压系统中,作為压力控制阀等组件之泄油功用,设计时须注意不可插入油液下,防止背压对系统產生影响。

(6) 回油管口须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增大回油管口之截面积,可减慢流速防止衝击箱底之沉积物。

(7) 吸油管末端可安装100μm之网式过滤器,防止大形异物吸入系统中,安装位置须利於过滤器的清洗与拆装。

(8) 空气呼吸器:防止油箱出现负压而设置的通气孔上须装空气滤清器,其容量至少為液压泵额定流量的2倍。

(9) 油箱盖:厚度為本体壁厚之3~4倍,製成凹状避免上方组件洩漏污染,并於盖上钻孔(含出回油管孔、注油口、通气孔以及安装液压集成装置的安装孔等)。

(10) 隔板:分隔吸油和回油区域,增加回油路径,有利於回油杂质沉淀、气泡分离及散热等优点。

其高度至少取最低油位的1/2,最高不超过最高油位之3/4,厚度与本体壁厚相等。

若考虑强制油空分离设计,其隔板高与液位同高,并於下方1/3处安装5mm2 mesh之不銹钢网,让油液通过时达到强制油空分离的效果。

汽车油箱的设计要点

汽车油箱的设计要点

汽车油箱的‎设计要点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

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

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

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

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

油箱的设计‎要点1)油箱必须有‎足够大的容‎积。

一方面尽可‎能地满足散‎热的要求,另一方面在‎液压系统停‎止工作时应‎能容纳系统‎中的所有工‎作介质;而工作时又‎能保持适当‎的液位。

2)吸油管及回‎油管应插入‎最低液面以‎下,以防止吸空‎和回油飞溅‎产生气泡。

管口与箱底‎、箱壁距离一‎般不小于管‎径的3倍。

吸油管可安‎装100μ‎m左右的网‎式或线隙式‎过滤器,安装位置要‎便于装卸和‎清洗过滤器‎。

回油管口要‎斜切45°角并面向箱‎壁,以防止回油‎冲击油箱底‎部的沉积物‎,同时也有利‎于散热。

3)吸油管和回‎油管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地远些,之间应设置‎隔板,以加大液流‎循环的途径‎,这样能提高‎散热、分离空气及‎沉淀杂质的‎效果。

隔板高度为‎液面高度的‎2/3~3/4。

4)为了保持油‎液清洁,油箱应有周‎边密封的盖‎板,盖板上装有‎空气过滤器‎,注油及通气‎一般都由一‎个空气过滤‎器来完成。

为便于放油‎和清理,箱底要有一‎定的斜度,并在最低处‎设置放油阀‎。

对于不易开‎盖的油箱,要设置清洗‎孔,以便于油箱‎内部的清理‎。

5)油箱底部应‎距地面15‎0mm以上‎,以便于搬运‎、放油和散热‎。

油箱设计

油箱设计

普通机床油箱设计功能和结构油箱的功用主要是储存油液,此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液压系统中的油箱有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种。

总体式是利用机器设备机身内腔作为油箱(例如压铸机、注塑机等),结构紧凑,各处漏油易于回收,但维修不便,散热条件不好。

分离式是设置一个单独油箱,与主机分开,减少了油箱发热和液压源振动对工作精度的影响,因此得到了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组合机床、自动线和精密机械设备上大多采用分离式油箱。

.油箱通常用钢板焊接而成。

采用不锈钢板为最好,但成本高,大多数情况下采用镀锌钢板或普通钢板内涂防锈的耐油涂料。

图a所示是一个油箱的简图,途中1为吸油管,4为回油管,中间有两个隔板7和9,隔板7用作阻挡沉淀杂物进入吸油管,隔板9用作阻挡泡沫进入吸油管,赃物可以从放油阀8放出,空气过滤器3设在回油管一侧的上部,兼有加油和通气的作用,6是油面指示器,当彻底清洗油箱时可将上盖5卸开。

如果将压力不高的压缩空气引入邮箱中,使邮箱中的压力大于外部压力,这就是所谓压力油箱,压力油箱中通气压力一般为0.05MPa左右,这时外部空气和灰尘绝无渗入的可能,这对提高液压系统的抗污染能力,改善吸入条件都是有益的。

设计时的注意事项(1) 油箱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油箱一般用2.5~4mm的钢板焊接而成,尺寸高大的油箱要加焊角板、加强肋以增加刚度。

油箱上盖板若安装电动机传动装置、液压泵和其它的液压元件时,盖板不仅要适当加厚,而且还要采取措施局部加强。

液压泵和电动机直立安装时,振动一般比水平安装要好些,但散热较差。

(2) 油箱要有足够的有效容积,油箱的有效容积(油面高度为油箱高度80%时的容积)应根据液压系统发热、散热平衡的原则来计算,但这只是在系统负载较大、长期连续工作时才有必要进行,一般只须按液压泵的额定流量q p估计即可,一般低压系统油箱的有效容积为液压泵每分钟排量的2~4倍即可,中压系统5~7倍,高压系统为10~12倍。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

液压油箱设计指南与实例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件,它的设计直接影响到液压设备的性能和工作效率。

本文将提供一些液压油箱设计的指南和实例,帮助您在设计液压系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

油箱容量液压油箱的容量应根据系统的需求来确定。

一般而言,油箱容量应该能够满足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温度要求。

如果容量过小,油箱中的油会很快被消耗完,造成系统不稳定;如果容量过大,会增加设备的重量和占用空间。

因此,在设计油箱时,需要综合考虑系统的工作参数来确定合适的容量。

油箱形状和尺寸油箱的形状和尺寸也直接影响到液压系统的性能。

一般而言,油箱应具有足够的容积和散热面积,以保证油的冷却和气体的排放。

常见的油箱形状包括矩形、圆形和梯形等,选择合适的形状应根据系统的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来决定。

此外,油箱的进出口位置、出油口和返回口的布局等也需要考虑。

合理布局可以更好地控制油液的流动和分配,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

油箱材料和密封在选择油箱的材料时,应考虑到其耐腐蚀性、强度和密封性等特性。

一般常用的材料有钢板、铝合金和不锈钢等。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材料时应根据液压油的特性来匹配,以确保油箱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油箱的密封方面,应尽量避免油液泄漏和气体进入。

可以采用密封垫、密封胶条和密封圈等密封元件来保证油箱的密封性。

油箱附件油箱的附件也是液压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常见的附件包括油位计、油温计、油过滤器和油液加油口等。

这些附件可以提供对油液油位、温度和清洁度的监测,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液压油箱设计的实例:案例名称: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箱设计案例描述:设计一个适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油箱,满足工作压力为20MPa,工作流量为50L/min,工作温度为50°C的要求。

设计步骤:1. 根据系统的工作参数,计算出油箱的容量。

根据经验公式,容量为工作流量的1.5倍,即容积为75L。

2. 根据油箱布局和液压元件的安装需求,选择一个矩形形状的油箱,尺寸为800mm×500mm×400mm。

油箱的设计

油箱的设计

V aq加热器的安装 1-油箱 2-加热器
6.5 管件
将分散的液压元件用油管和管接头连接,构成一个完 整的液压系统。油管的性能、管接头的结构对液压系统的 工作状态有直接的关系。在此介绍常用的液压油管及管接 头的结构,供设计液压装置选用连接件时参考。
6.4 热交换器
液压系统在工作时液压油的温度应保持在15~650C之间, 油温过高将使油液迅速变质,同时油液的粘度下降,系统的 效率降低;油温过低则油液的流动性变差,系统压力损失加 大,泵的自吸能力降低。因此,保持油温的数值是液压系统 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因受车辆负荷等因素的限制,有时靠 油箱本身的自然调节无法满足油温的需要,需要借助外界设 施满足设备油温的要求。热交换器就是最常用的温控设施。 热交换器分冷却器和加热器两类。
冷却器一般安装在液压系统的回油路上或在溢流阀 的溢流管路上。图6-12为冷却器的安装位置的例子。液 压泵输出的压力油直接进入系统,已发热的回油和溢流 阀溢出的油一起经冷却器1冷却后回到油箱。单向阀2用 以保护冷却器,截止阀3是当不需要冷却器时打开,提 供通道。
6.4.2 加热器
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加热器一般采用电加热方式。 电加热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可以设定所需温度,温 控误差较小。但电加热器的加热管直接与液压油接触, 易造成箱体内油温不均匀,有时加速油质裂化,因此, 可设置多个加热器,且控制加热器不宜过高。图6-13为 加热器的应用。加热器2安装在油箱的箱体壁上,用法 兰连接。
6.5.1 油管
1.油管的种类 在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油管种类较多,有钢管、铜管、
尼龙管、塑料管、橡胶管等,在选用时要根据液压系统压力 的高低,液压元件安装的位置,液压设备工作的环境等因素。 (1)钢管 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两类。前者一般用于高 压系统,后者用于中低压系统。钢管的特点是:承压能力强, 价格低廉,强度高、刚度好,但装配和弯曲较困难。目前在 各种液压设备中,钢管应用最为广泛。 (2)铜管 铜管分为黄铜管和紫铜管两类,多用紫铜管。铜 管局有装配方便、易弯曲等优点,但也有强度低,抗震能力 差、材料价格高、易使液压油氧化等缺点,一般用于液压装 置内部难装配的地方或压力在0.5~10MPa的中低压系统。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

液压油箱设计制作
液压油箱是液压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存储液压油
以供给系统各个液压元件提供所需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液。

液压油箱的设计和制作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油箱容积和尺寸:液压油箱的容积应根据液压系统的需求确定,可
以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压力、流量和工作时间来计算。

油箱的尺寸要考虑
安装空间、配管连接以及维护保养等因素。

2.材料选择:液压油箱一般采用钢板焊接制成,常见的材料有碳钢和
不锈钢。

根据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确保油箱的强
度和耐腐蚀性。

3.结构设计:油箱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加工和安装的便利性,通常包括
一个油箱本体和各种附件,如进油口、出油口、排气口、油位表等。

同时,还应考虑油箱的密封性和压力容纳能力,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冷却设计:液压系统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油箱通常
需要设计冷却系统来降低油温。

常见的冷却方法有空气冷却和水冷却,可
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冷却器。

5.油箱内部布局:油箱内部应合理布置液压油管和液压元件,确保油
液的流通畅通和油品质量的稳定。

同时,还需要考虑安装液位控制装置和
过滤器等附件,以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6.油箱的表面处理:为增加油箱的耐腐蚀性和美观度,一般会对其进
行表面处理,如喷漆或镀锌等。

总之,液压油箱的设计和制作应充分考虑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工作
环境和安装条件,合理选择材料和结构设计,确保其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工艺技术要求和质量控制,确保油箱的质量符
合需求。

液压油箱设计

液压油箱设计

由于工程机械具有移动性的特点,所以其液压油箱的设计与普通液压油箱设计有所不同,下面就介绍下在移动式工程机械液压油箱设计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应当考虑工程机械爬坡时最低和最高油位需要同时满足在上坡和下坡时你的吸油滤不能外露,回油过滤器和空气滤清器端盖处不能全部在油内;2. 重量的平衡,保持整车合适的重心;3. 良好的散热,确保油温不太高,因此要考虑安装的位置,整车的通风道设计;4. 要考虑工况,防止油液漏出或者外界恶劣环境中脏东西的进入,比普通系统要求更苛刻;5. 充分考虑布局,形状不一定规则,和相邻的部件要协调;6.内壁防锈处理,一般采用酸洗磷化的方式。

7.油箱容积的设计计算,为了更好的沉淀杂质和分离空气,油箱的有效容积(液面高度只占油箱高度百分之八十的油箱容积)一般取为液压泵每分钟排出的油液体积的2-7倍.当系统为低压系统时取2-4倍;当系统为中高压时取5-7倍;对行走机械一般取2倍.也就是必许保证有足够的油。

一般采用经验公式V=(1.2~1.25)×((0.2~0.33)*Qb+Qg),其中Qb是泵的流量,Qg是液压油缸的容量。

我们很多国内的厂商一般参考国外同类产品布管.关于长度,有些需要样机出来后调整.胶管安装后须有适当的松裕度,在工作状态下不应有被拉紧,扭转,摩擦和接头处急剧弯曲等现象,弯曲半径不小于GB3683-83<钢丝编织液压胶管>标准中的规定.油箱在液压系统中除了储油外,还起着散热、分离油液中的气泡、沉淀杂质等作用。

油箱中安装有很多辅件,如冷却器、加热器、空气过滤器及液位计等。

油箱可分为开式油箱和闭式油箱二种。

开式油箱,箱中液面与大气相通,在油箱盖上装有空气过滤器。

开式油箱结构简单,安装维护方便,液压系统普遍采用这种形式。

闭式油箱一般用于压力油箱,内充一定压力的惰性气体,充气压力可达0.05MPa。

如果按油箱的形状来分,还可分为矩形油箱和圆罐形油箱。

矩形油箱制造容易,箱上易于安放液压器件,所以被广泛采用;圆罐形油箱强度高,重量轻,易于清扫,但制造较难,占地空间较大,在大型冶金设备中经常采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