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合集下载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控措施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因素与防控措施

废; 绵羊 的寄 生虫 病严 重 时 , 毛 粗 乱 , 致 羊 毛 质 背 导
人畜 共 患寄生 虫病 的流 行 与大多 数传染 病 一样 量严 重下 降 ; 目前有 学 者 正 在 研究 奶 牛前 后 盘 吸 虫
有传 染源 、 传播 途径 和 易感动 物 3个必 需环 节 , 而在 对 牛奶 的乳脂 和乳 蛋 白等 的影 响 。

门包质 量 的动 物 防疫 双 轨 制 落 到 实处 , 因免 疫 问题
发生疫情的 , 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 , 确保生猪产业健
( 责任 编辑 : 刘 娟)
是坚 持 “ 县不 漏 乡 、 乡不漏 村 、 不 漏户 、 村 户不 康 发展 。
漏畜、 畜不漏针” 的工作机制 , 春秋两季集中普免 , 切
人 与动物 传播 之 间 , 然人 的 因素尤 为重要 。 显
收稿 日期 :0 10 —9 2 1—60
性 主要 有 : 原体 经 传播 媒 介携 带 而 被人 误 人 口中 病
陈继勇 , ,9 2 男 1 7 年生 , 本科 , 中级兽 医师 。
安 全健 康 ; 二是 积极 推进 动 物疫病 可 追溯 体 系建设 , 实抓 好猪 瘟 、 口蹄疫 、 致病 性蓝 耳病 等重 大动 物疫 高 在 规模 猪 场 中推广 并 使 用 二 维 码 , 保 产 品 质 量 可 病 的季节 性集 中免 疫 和 日常 补 免 工作 , 确 确保 免 疫 密 追溯 ; 三是 推广 科学 养殖 技 术 , 力 推广饲 养 全过 程 度达 到 10/, 疫抗 体合 格率 达 到 8 以上 ; 大 0 免 9 6 0 二是
1 3 按 照 感染途 径 分类 .
1 人 畜 共 患 寄 生 虫病 的分 类

几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

几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

1弓形体病弓形体病是由龚地弓形体引起,哺乳动物、禽类、人均可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猫科动物为其终末宿主。

一般情况下经口感染,也可共患寄生虫病对人民群众健康和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本文就几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简单的论述,旨在人们在饲养和个人防护方面有所裨益,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感染,保障人畜安全,保障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

以下简述仅做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同行斧正。

共患;寄生虫;防治几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张平(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峡城乡畜牧兽医站甘肃定西748204)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0.06.033通过黏膜、皮肤感染,各种动物和人感染了弓形体后都是重要的传染源,本病呈世界性分布,温暖潮湿区人群感染率较寒冷干燥地区高,对猪、羊危害最大,严重影响畜牧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本病的确诊必须要进行实验室诊断,查出病原体或特异性抗体才能确诊。

治疗可用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片70mg/kg·bw进行治疗。

本病以预防为主,禁止猫自由出入圈舍,严防猫粪污染饲料和饮水,扑灭圈舍内外的鼠类,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

不吃未经煮熟的生肉或半生肉,密切接触家畜的人群和畜牧兽医工作者要做好个人防护。

2包虫病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是由寄生于犬、狼、狐狸等动物小肠的包虫病的幼虫感染引起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幼虫寄生于多种家畜及多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脑及其他器官内,对人畜危害严重,甚至引起死亡,在各种家畜中,对绵羊危害最为严重。

本病主要流行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上包虫病高发国家之一,给我国畜牧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动物包虫病的生前诊断比较困难,根据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或动物尸体剖检发现包虫囊肿可以确诊。

犬棘球绦虫可通过粪便实验室检查,检出孕节和虫卵即可做出诊断。

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尤其要重视犬的驱虫,用吡喹酮咀嚼片5mg/kg·bw饲喂犬,对驱虫后7d的犬粪进行收集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
血液检查
采集动物的血液样本,通过离心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检查红细胞中的寄生虫,如疟原虫。
组织检查
对动物的组织进行病理切片,观察组织中是否存在寄生虫的成虫、幼虫或虫卵。
免疫学诊断方法
01
02
03
抗体检测
通过检测动物血清中的特 异性抗体来判断动物是否 感染寄生虫。
抗原检测
检测动物体内寄生虫的抗 原,以确定寄生虫的存在 。
分类
根据寄生虫的种类和传播方式,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分为土源性 、虫源性、媒介性等多种类型。
传播途径与危害
传播途径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和媒介传播等途径传播。
危害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严重的临床症 状和死亡。
防治的重要性
1 2
3
保护人类健康
防治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可以有效减少人类感染的风险,保障 人类健康。
宿主范围
了解寄生虫的宿主范围,包括哪些动物可以感 染该寄生虫。
传播途径
了解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如直接接触、消化道 传播、血液传播等。
地理分布
了解寄生虫的地理分布情况,确定发生人畜共 患寄生虫病的地区范围。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数据分析
预测预警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解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现并治疗感染者。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改 善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卫 生条件,减少寄生虫的
传播。
控制措施
药物治疗
对感染者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 有效杀死或抑制寄生虫的生长和
繁殖。
隔离与治疗
对感染者进行隔离和治疗,防止 疾病传播。
动物控制

7.5寄生虫病概述和防控策略参考答案

7.5寄生虫病概述和防控策略参考答案

寄生虫病概述和防控策略参考答案1人兽共患寄生虫病A是在家畜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B是在野生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C是在动物和野生动物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D是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地传播着一些寄生虫病。

考生答案:D2土源性寄生虫病A由寄生虫通过土壤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B由寄生虫通过受污染的土壤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C由昆虫通过受污染的土壤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D由寄生虫通过水传播给人类的寄生虫感染。

考生答案:B3虫媒寄生虫病A是由臭虫传播的寄生虫病。

B是由宠物参与传播的寄生虫病。

C是由家畜传播的寄生虫感染。

D是由媒介生物传播的寄生虫感染。

考生答案:D4血吸虫病对人体的影响是:A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产、生育、生长、生趣B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存、生育、生长、生趣C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产、生性、生长、生趣D影响“六生”:生命、生活、生产、生性、生长、生机考生答案:A5寄生虫病防治方针A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学科合作B预防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联防联控C预防为主、因地制宜、监测预警、联防联控D预防为主、因时制宜、分类指导、联防联控考生答案:B6食源性寄生虫病A通过摄入受寄生虫感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的寄生虫感染。

B通过摄入食物或水而传播的寄生虫病。

C通过摄入食物而传播的寄生虫病。

D通过饮用已被粪便污染的水而传播至人体的寄生虫病。

考生答案:A7肝吸虫病可造成人体发生:A胆管癌B肝硬化C胆囊结石D胆管炎考生答案:A,B,C,D8我国消除疟疾的主要经验包括:A监测预警、疫点处置B社区参与、防治结合C政府重视、部门配合D专家指导、社区参与考生答案:A,B,C,D9蜱可传播的寄生虫病包括:A泰勒虫病、森林脑炎、莱姆病B巴贝虫病、森林脑炎、出血热C巴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丝虫病D巴贝虫病、泰勒虫病、丝虫病考生答案:C,D10黑热病的主要防控措施A犬只管理B家畜治疗C白蛉监测D病例管理考生答案:A,C,D11蚊传播的疾病包括:A疟疾B基孔肯雅病C淋巴丝虫病D肝吸虫病考生答案:A,B,C12包虫病的终宿主是:A狐狸B流浪犬C牧牛D牧羊犬考生答案:A,B,D13今后寄生虫病防治的新挑战包括:A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B防止黑热病等虫媒病向周边扩散C寄生虫病监测点的数据利用D防止疟疾输入引起再传播考生答案:B,C,D14列入人畜传染病名录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包括:A日本血吸虫病B蛔虫病C棘球蚴病D旋毛虫病考生答案:A,C,D15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血吸虫病综合性防治策略含有以下措施:A以机代牛B化学灭螺C家畜治疗D安全用水考生答案:A,D16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和疟疾的时间分别为:A、2007年、2021年B、2006年、2021年C、2007年、2020年D、2006年、2020年考生答案:A。

兽医寄生虫学--第一章人畜共患--第四节 华枝睾吸虫病

兽医寄生虫学--第一章人畜共患--第四节 华枝睾吸虫病

兽医寄生虫学第一章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第四节华枝睾吸虫病一、概述定义: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猪、狗、猫等动物的胆囊和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称为华枝睾吸虫病。

流行特点:华枝睾吸虫病主要分布于东南亚诸国,如日本、朝鲜、越南、老挝和中国等,在我国的分布是极其广泛的,除青海、西藏、甘肃和宁夏外,其余27个省,市自治区均匀报道。

宿主有人、猫、犬、猪、鼠类以及野生的哺乳动物,食鱼的动物如鼬、獾、貂、野猫、狐狸等均可感染。

华枝睾吸虫病是具有自然疫源性的疾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

二、形态病原为华枝睾吸虫,虫体扁平,呈叶状,前端稍尖,后端较钝,长10~25毫米,宽3~5毫米。

口吸盘略大于腹吸盘,二者相距较远。

虫卵黄褐色,平均大小为29微米×17微米,内含毛蚴。

顶端有盖,卵孔的周缘突起,后端有一个小结,卵壳较厚,不易变形。

见图1-4-1“华枝睾吸虫”。

图1-4-1 华枝睾吸虫1.成虫2.虫卵3.毛蚴4.尾蚴三、生活史虫卵随粪便排出,进入水中,被适宜的第一中间宿主螺蛳(见图1-4-2“华枝睾吸虫发育史中间宿主”)吞食后,在螺的消化道中孵出毛蚴(体形近似等边三角形,多被纤毛,不食,但运动活泼。

前部宽,有头腺,1对眼点。

后端狭小,体内有简单的消化道和胚细胞及神经与排泄系统。

排泄孔多为1对。

当卵在水中完成发育,则成熟的毛蚴即破盖而出,游于水中;无卵盖的虫卵,毛蚴则破壳而出。

游于水中的毛蚴,在1~2天内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即利用其头腺,钻入螺体内,脱去被有的纤毛,移行至淋巴腔内,发育为胞蚴。

)。

毛蚴进入螺蛳的淋巴系统,发育为胞蚴(呈包囊状,营无性繁殖,内含胚细胞、胚团及简单的排泄器。

逐渐发育,在体内生成雷蚴)、雷蚴(呈包囊状,营无性繁殖,有咽和一袋状盲肠,还有胚细胞和排泄器,有些吸虫的雷蚴有产孔(birth pore)和一、二对足突,有的吸虫仅有一代雷蚴,有的则存在母雷蚴和子雷蚴两期。

雷蚴逐渐发育为尾蚴,尾蚴由产孔排出。

人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人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流行情况
动物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 全球分布,我国绝大多数省区均已报道。 目前已经先后从奶牛、猪、骆驼、小鼠、北京鸭、 鹌鹑、鸡、鸽子、鸵鸟,以及鹿、狐狸、蜥蜴分 离到隐孢子虫虫株。 禽类中以贝氏隐孢子虫流行最为广泛;鹌鹑既感 染火鸡隐孢子虫又感染贝氏隐孢子虫。
诊断方法
病原学检查 1.直接镜检: 取肺、肝、淋巴结作涂片,姬姆萨染色; 取患畜的体液、脑脊液涂片染色检查; 取淋巴结研碎后加生理盐水过滤,经离心沉淀后,取沉渣作涂片染 色镜检。 2.动物接种:取肺、肝、淋巴结研碎后加10倍生理盐水,加入双抗后, 室温放置1小时。取上清液接种小鼠腹腔0.5~1.0ml/只;取小鼠肝、 脾、脑作组织切片检查,或病鼠腹腔液中发现虫体。 3、鸡胚或细胞接种:无菌处理的组织液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和其 它细胞培养物。 4、卵囊检查:猫粪检查。
2、羊:孕羊流产;病羊出现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及全 身症状。 3、牛:与猪类似。 4、犬:呼吸系统症状、运动失调和下痢。 5、猫: 1)肠内寄生不显症状; 2)作为中间宿主时,主要表现肺炎。 6、人: 1)先天性(母婴传播):流产、早产死胎;脑发育受 阻、视力障碍;全身症状。 2)获得性:多见淋巴结肿大、脑炎型。
艾滋病患者感染率约为30%~40%,HIV/AIDS人群抗弓 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4.8%和95.0%。弓形虫脑炎是 艾滋病病人的主要死因之一。有人报告脑弓形虫病85例, 其中70例合并AIDS,并发率为82.35%。 河南省肿瘤患者、普通患者和健康人群弓形虫感染率分 别为63.5%、24.1%和9.5%。江西省肿瘤患者感染率为 15.9%,健康人感染率为6.6%。肿瘤患者养猫户弓形虫 感染率(45.78%)高于未养猫户(26.31%);说明养 猫是肿瘤患者感染弓形虫的机会条件。肿瘤患者体内抗 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达63%。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感染弓 形虫均有可能发展为弓形虫病,是最常见的机会性寄生 虫病。

动物寄生虫病-人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动物寄生虫病-人动物共患寄生虫病

4、重要咣共患线虫病
蛔虫病(人、 猪蛔虫,犬弓首蛔虫,异尖线虫) 类圆线虫病(粪类圆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旋毛虫病Trichinellosis(Trichinella spiralis) 麦地那龙线虫病
5、棘头虫病
巨吻棘头虫病 念珠棘头虫病
6、外寄生虫病
1) 螨病 疥螨 肺螨病 恙螨 蠕形螨
弓形虫病是优生优育的一大威胁。怀孕妇女感染 后可传染给胎儿,如果怀孕早期发生感染,可导 致早产、流产、死产,或者新生儿弓形虫病,出 生后有眼、脑或肝脏的病变或畸形。饲养宠物有 可能感染弓形虫,特别是养猫,因为猫的粪便里 有弓形虫卵囊,容易污染食物或手,可使人经口 感染。
动物中的流行概况
在动物中的流行情况缺乏全国大范围的调查。 我国的报道显示:对猪的危害最大,引起猪的爆发性流
血吸虫病:在76个国家流行,约2亿人受感染, 5亿-6亿人受感染的威胁。
重要寄生虫病世界流行概况
❖ 利什曼原虫病(黑热病):感染人数120万。 ❖ 钩虫:感染人数超过7亿,有临床表现者约2000
万。 ▪ 锥虫:感染人数240万以上,每年死亡6万人以
上;
重要寄生虫病世界流行概况
▪ 阿米巴原虫:每年死亡4-11万; ▪ 类圆线虫:3500万人感染; ▪ 毛圆线虫:550万人感染; ▪ 绦虫:6500万人感染; ▪ 支睾吸虫/后睾吸虫:3500万人感染; ▪ 并殖吸虫:210万人感染;
PCR 方法:提取待检动物组织DNA,按照发表 的引物序列及扩增条件进行PCR,如能扩出已 知特异性片段,则表示待检猪为阳性,否则为阴 性。但必须设阴、阳性对照管。
治疗措施
急性病例使用磺胺类药物有一定的疗效,如磺胺 嘧啶、磺胺六甲氧嘧啶(SMM)、磺胺氯吡嗪等。 磺胺药与乙胺嘧啶合用有协同作用。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摘要】在对畜禽养殖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寄生虫病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以及畜禽的健康,为了保证人们和畜禽的健康,确保我国畜牧业的良好发展,降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概率,文章对当下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寄生虫;人畜;诊断;防治;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是人类和牲畜两者自然传播和传染的疾病,可以通过唾液、粪溺、牲畜皮毛、皮肤垢屑传播。

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的类型比较多,病原体种类包括寄生虫、衣原体、病毒以及细菌等。

通过翻阅和检索大量资料可以看出,现在世界上动物传染性疾病有上百种。

通过对人畜共患病的寄生性动物并和传染病来说也有三百种,也有相关学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发现人畜共患病的种类也比较多。

一、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弓形体病弓形体病(toxoplasmosis)也可以被称之为弓形虫病,主要是通过刚地弓形虫导致人类、哺乳动物、禽类感染共患病,弓形体病可以几声道人类和动物的有核细胞内,主要是以猫科动物为终末宿主。

通常情况下主要是通过食物、饮水、黏膜、污染的手指、玩具或其他媒介经口进入体内,不同动物和人类感染弓形体病后就会成为该病的传播者,弓形体病的分布比较广,寒冷干燥地区感染弓形体病的概率比较小,温暖潮湿地区感染弓形体病的概率比较高,弓形体病对羊和猪的危害比较高,会导致畜牧业的整体发展,还会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

弓形体病需要去医院做检查,查处病原体或者是特异性抗体后方可以确诊[1]。

防治手段:服用磺胺类药物磺胺嘧啶片即可。

弓形体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不能让猫随便进出家中,防治毛磊粪便和饮水区域污染住宅,防治鼠类流窜,提升屠宰检疫和产地检疫。

如果有生肉或者是半熟的肉坚决不能吃,如果家中有畜牧兽医工作人员或者是养殖户来说需要做好保护措施。

二、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包虫病包虫病(Echinococcus granulosus)地区性比较强,也可以被称之为棘球蚴病或地方性寄生虫病,主要存在与狐狸、犬、狼等动物体内,棘球绦虫的幼虫寄生在人类肺、肝、脑或其他器官内导致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属于慢性疾病,但还是会威胁到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严重的还会威胁生命,其中绵羊患病后情况比较危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人畜共患病定义
人畜共患病(zoonosis)是在人类和脊椎动物 之间自然地传播着的疾病和感染。
其病原包括病毒、细菌、霉形体、螺旋体、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菌和寄生虫等。
按病原种类:据WHO和FAO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与 人类健康关系密切的有90余种:病毒29种、细菌20 种、立克次体10种、寄生虫22种以上、霉菌1种、 节肢动物5种。
囊尾蚴病俗称囊虫病,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列为 计划根除的6大疾病之一。 主要流行于亚、非、拉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或地 区,但近几年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 澳大利亚等国相继也有报道。
我国人体囊尾蚴感染率为0.14~3.2%,约计300 万人。猪囊尾蚴感染率全国平均为5.32%,个别 地区感染率高达30~50%。 据山东省报道本病患者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占 家庭年收入的82%,最高可达年收入的6倍,是流 行区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该省由于囊尾蚴病的 病人和病猪造成年经济损失达3.5亿元以上。
约400种动物传染性疾病,至少200多种可以传染给 人类。
由动物传给人:狗29种、牛26种、猪25种、鸟24种、 羊23种、马13种、猫21种、狼狐11种、啮齿动物33 种。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重要性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组织联合倡议的“热带病特 别规划”中,计划根除的6类主要热带病中,有5 类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 病、利什曼原虫病和锥虫病(麻风病除外)。
动物感染包虫病每年使我国畜产品经济损失达8亿 元以上,给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的生产 与发展带来巨大的危害。
中间宿主:犬科动物。
人肝包虫病
绵羊肝包虫病
血吸虫病
全球有6亿人受血吸虫感染威胁,有2亿人被感染, 每年有2万人死于血吸虫;中国有84.3万患者。 血吸虫患者丧失劳动力,晚期患者每个月的医疗费 用在2000元左右。 中间宿主:钉螺。
疟疾
全球疟疾感染人数约4~5亿,目前世界上每年有 近500万疟疾临床病例,仅在非洲每年就有150万 左右的儿童死于恶性疟疾。 传播媒介:蚊子。
带绦虫病
带绦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 在我国广泛分布于包括台湾省在内的29个省 (区、市),其中猪带绦虫感染率在云南、东 北、华北、华东为1%-15.2%;牛带绦虫感染率 在四川雅安等地为16.8-70.7%。
率为21.74%,全国感染人数约为1.29亿人。
带绦虫病:感染率为0.28%,全国感染人数约 为55万人;
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率为2.40%,全国感染人 数约为1249万人;
囊虫病:阳性率0.58%; 肺吸虫病:阳性率1.71%; 旋毛虫病:阳性率3.38%; 弓形虫病:阳性率7.88%。
异尖线虫病、隐孢子虫病、肺孢子虫病等在一些经济发 达国家如日本、荷兰、英国、美国与法国等开始流行。
重要寄生虫病我国流行概况
包虫病:血清学阳性率12.04%,全国包虫病病人 38万人,受威胁人口5000余万,家畜平均感染率 约50%。
黑热病:患者53万人以上 。 蠕虫病:查出感染于人体蠕虫26种,蠕虫总感染
生物源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棘球蚴病 又称包虫病,也被称为“第二癌症”; 我国是包虫病高发国家,有20多个省、区有报道, 波及国土面积的85%,推算全国包虫病病人数为38万 人染率约为64%、牛55%、猪13%,家 畜平均感染率约50%,其中新疆最严重,有些地 区高达100%。
牛皮蝇蛆病:仅在四川省一年引起的经济损失达5000 万元以上;
山羊蠕形螨:每年引起的山羊皮张损失达1000多万元; 包虫病:在青海每年仅引起废弃肝脏的经济损失一项
就达2625万元,给我国畜产品销售造成的经济损失则 逾8亿元人民币; 囊尾蚴病:全国每年的经济损失可达8000万元以上。
主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锥虫:感染人数240万以上,每年死亡6万人以上; 阿米巴原虫:每年死亡4-11万; 类圆线虫:3500万人感染; 毛圆线虫:550万人感染; 绦虫:6500万人感染; 支睾吸虫/后睾吸虫:3500万人感染;
并殖吸虫:210万人感染; 姜片吸虫:1000万人感染; 麦地那龙线虫:约10万人感染; 蛔虫:发展中国家的农村蛔虫感染估计占总人口75~
我国人寄生虫平均感染率63%,虫种有60种,全 国约有7亿人感染。
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重要寄生虫病世界流行概况
疟疾:全球疟疾感染人数约4~5亿,每年死亡约 220~250万人,非洲每年死于疟疾的儿童约150万。
血吸虫病:在76个国家流行,约2亿人受感染。 利什曼原虫病:感染人数120万。 钩虫:感染人数超过7亿,有临床表现者约2000万。
血吸虫病患者
黑热病
在全球61个国家流行,波及亚、欧、非及拉丁美洲; 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死亡约7万人。 我国患者53万人以上,病例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的 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新疆等6个省(区)的黑热病患病率 调查,患病率为0.59% 。 传播媒介:白蛉。 犬是主要动物传染源
内脏型黑热病
皮肤型黑热病
90%,半数以上的儿童营养与发育受到明显的影响。 寄生虫病已成为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的严重障碍。
在经济发达国家,寄生虫病也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在俄罗斯广泛流行,在美国也几乎 接近于流行。
弓形虫病:许多西方发达国家人感染弓形虫病越来越多, 如美国约有1/2的人弓形虫抗体呈阳性,有的国家甚至 达80%以上。
带绦虫病
旋毛虫病
世界上约有6千万人感染; 每年给欧盟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5.7亿美元; 我国有2千万人旋毛虫血清抗体呈阳性;截止2002
寄生虫对动物生产的影响
寄生虫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猪蛔虫病每年对养猪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东欧达1750万美
元,美国达6010万美元。 线虫和外寄生虫给美国养牛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40亿美
元。
蠕虫每年给澳大利亚养羊业造成的经济损失为2.22亿澳元。
我国
猪棘头虫病:每年仅在四川省和重庆市两地引起的经 济损失近1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