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小学学生文明课间活动管理办法 (试行)

合集下载

小学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办法

小学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办法

小学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办法为了保障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在课间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制定了以下小学学生课间活动管理办法。

一、课间活动时间与组织1.每天上午、下午各安排一次课间活动,具体时间由学校根据班级课表安排,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休息和活动。

2.课间活动由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组织,确保活动安全和秩序。

活动内容包括户外活动、休息放松和室内游戏等,旨在提供学生身心放松、交流互动的机会。

二、课间安全与保护1.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课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学生明确课间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不乱闯马路、不攀爬高处等。

2.学校要建立完善的课间安全监控机制,确保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够得到及时的协助和保护。

3.学生应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遇到课间活动中的危险情况,应第一时间向老师报告,寻求帮助。

三、课间活动场地与设备1.学校要定期检查课间活动场地的安全性和环境卫生情况,确保活动场地无严重隐患,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空间。

2.学校要配备必要的课间活动设备和器材,保证学生能够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验游戏。

3.学校要对课间活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障学生使用的设备安全可靠。

四、课间活动内容与规范1.学校要制定具体的课间活动内容和规范,保持活动的多样性和趣味性,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2.学校要合理安排各种户外活动,如跑步、游戏、太极拳等,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3.学校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友谊精神。

五、家长与学校合作1.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间活动,了解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与进步,共同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2.家长要与学校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课间活动中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建议。

六、监督与评估1.学校要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对课间活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不断改进课间活动管理的方案和方法。

2.学校要依据学生参与课间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鼓励有益的活动形式和方式,并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小学课间常规及管理制度

小学课间常规及管理制度

一、前言为了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我校特制定以下课间常规及管理制度。

二、课间常规1. 课间休息时间:上午第一节课后休息10分钟,上午第二节课后休息10分钟,下午第一节课后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二节课后休息10分钟。

2. 课间活动要求:(1)学生应按时到达指定教室,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等待上课铃声。

(2)课间休息时,学生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不得在走廊、操场、教室外追逐打闹。

(3)学生应保持教室、走廊、操场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

(4)学生课间休息时,可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如做眼保健操、课间操等,但不得影响他人。

(5)学生课间休息时,不得使用手机、电子设备等,以免影响他人学习。

3. 课间纪律:(1)学生应遵守纪律,不得大声喧哗、吵闹。

(2)学生应尊重师长,礼貌待人,不得对同学、老师进行辱骂、侮辱。

(3)学生应爱护公物,不得随意损坏教室、走廊、操场等公共设施。

(4)学生应遵守交通规则,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

三、管理制度1. 课间巡查制度:(1)班主任负责课间巡查,及时制止学生违反纪律的行为。

(2)学校领导、值日教师、保卫人员等定期巡查,确保课间秩序。

2. 课间卫生制度:(1)班主任负责监督学生保持教室、走廊、操场卫生。

(2)学校后勤部门定期对教室、走廊、操场进行清洁,确保环境卫生。

3. 课间安全教育:(1)班主任定期对学生进行课间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学校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理能力。

4. 课间违纪处理:(1)对于违反课间常规的学生,班主任应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通报家长。

(2)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

5. 课间奖励制度:(1)对于遵守课间常规、表现优秀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扬和奖励。

(2)对于班级、年级在课间纪律方面表现突出的,学校将给予表彰。

四、结语通过以上课间常规及管理制度,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学校文明课间管理制度

学校文明课间管理制度

学校文明课间管理制度学校文明课间管理制度引言在学校中,课间休息时间是学生们放松心情、放松身体的时间,也是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机会。

因此,在课间休息时间,学校有必要制定一套管理规定,保证学生们在此期间能够充分休息、愉快互动,并且能够营造一个文明、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休息区域为了确保学生们的课间休息时间得到充分的休息,在学校内部将设立专门的休息区域。

这个休息区域将会提供足够的娱乐设施和栽培植物,以提供学生们游戏和放松身心的空间。

休息区域内应该有舒适的座位和桌子,供学生们就座用来阅读、写作、绘画等。

二、室内环境1.保持室内整洁:休息区域内的物品需保持整洁,学生们在使用完毕后,应该将物品归位,并保持整齐美观。

若有破损或损坏的物品,请及时报告,不得私自修复或更换。

2.室内通风:休息区域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学生们在课间休息时间内,如有需要可以打开门窗,以确保空气流通。

3.保管个人物品:学生们在进入休息区域前,应将个人物品妥善保管好,若有携带贵重物品,应随身携带,以免遗失。

三、行为规范为了保持一个良好的课间休息环境,学校将会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以下事项需要学生们注意:1.不得大声喧哗:课间休息时间是学生们放松的时间,但是也不能过于嘈杂。

学生们在休息区域内,应尽量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以免影响他人休息。

2.不得随意奔跑:在休息区域内,请学生们不要随意奔跑,以免发生碰撞事故。

这也是为了保证休息区域的安全,如果有需要起跑的情况,请到专门的运动场地,确保安全。

3.不得飞奔入教室:在休息时间结束后,学生们需要有序返教室,不得飞奔进入教室,以免造成混乱。

4.不得随地乱扔垃圾:学生们在休息区域内产生的垃圾应该放到专门的垃圾桶中,不得随意乱扔,以保持环境整洁。

5.不得擅自离开休息区域:学生们在休息时间内,不得擅自离开休息区域,必须在监护人的陪同下才能离开。

四、互动交流课间休息时间是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的重要机会。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

小学校园课间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我校课间管理,确保学生安全、有序地度过课间时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确保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安全、有序、文明、和谐地活动。

2.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管理职责1. 校园管理部:负责制定和实施课间管理制度,监督各班级执行情况。

2. 班主任:负责本班课间秩序的维护,确保学生安全。

3. 教师及辅导员:协助班主任做好课间管理,关注学生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管理措施1. 课间活动安排:(1)第一节课下课后,学生可在教室附近活动,保持安静,不喧哗。

(2)第二节课下课后,学生可在操场、教室附近进行适当活动,如做眼保健操、散步等。

(3)第三节课下课后,学生可在操场、教室附近进行集体活动,如做操、跳绳等。

2. 课间休息时间:(1)第一节课下课后,学生休息时间为10分钟。

(2)第二节课下课后,学生休息时间为15分钟。

(3)第三节课下课后,学生休息时间为20分钟。

3. 课间活动要求:(1)学生不得在楼道、走廊等狭窄区域追逐打闹。

(2)学生不得在教室、办公室等区域喧哗、吵闹。

(3)学生不得在操场、走廊等区域随意涂鸦、损坏公共设施。

(4)学生不得携带危险物品进入校园。

4. 课间纪律要求:(1)学生必须按时参加课间活动,不得无故缺席。

(2)学生应遵守活动规则,听从老师、班主任的安排。

(3)学生应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乱扔垃圾。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课间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将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课间管理制度的学生,班主任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3. 对严重违反课间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学生,学校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校园管理部负责解释。

3. 各班级、教师应认真执行本制度,确保课间秩序井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间文明管理制度

课间文明管理制度

课间文明管理制度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行为素质,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的课间文明管理制度。

这些制度旨在规范学生在课间活动时的行为,使其能够遵守秩序,尊重他人,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以下是学校的课间文明管理制度:一、进出教室规定:1. 上下课铃响起时,学生要井然有序地排队走出教室,不得推搡、喧哗、拥挤。

2. 上下楼梯时要靠右走,不得在楼梯口聚集或停留。

3. 进出教室时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或奔跑。

二、课间活动规定:1. 课间活动时间为15分钟,学生可以在指定的活动区域活动,不得擅自离开。

2. 学生要遵守值日生的指导,按时集合。

3. 学生要遵守课间活动规则,不得打闹、斗殴、乱扔垃圾等行为。

4. 学生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不得在课堂楼道或走廊上玩耍。

5. 学生要保持课间活动区域的整洁,不得乱丢垃圾,要妥善处理废纸、果皮等杂物。

三、午餐时间规定:1. 学生要按班级次序前往食堂就餐,不得插队。

2. 就餐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注意文明用餐。

3. 就餐完毕后,要主动清理餐桌,保持就餐区域的整洁。

四、课间禁止行为:1. 不得随意离开课堂或活动区域,擅自外出。

2. 不得偷窥、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影响学习和教学秩序。

3. 不得在课堂楼道、走廊、楼梯口等地方打闹、追逐、吵闹,以免影响整体秩序。

4. 不得在课间翻越栏杆、爬楼梯、爬窗户等行为,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五、违纪处理:1. 学生如有违反课间文明管理制度的行为,将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并通知家长。

2. 屡教不改、严重影响教学秩序的学生,学校将采取进一步的纪律处理措施。

六、其他规定:1. 学校设立了课间文明管理小组,由班主任或值日生组成,负责监督学生的课间行为。

2. 学校定期开展课间文明管理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行为素质。

3. 学校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鼓励他们成为文明课间的榜样。

总之,课间文明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范学生的行为,培养他们的自律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XX小学学生文明课间活动管理办法 (试行)

XX小学学生文明课间活动管理办法 (试行)

XX小学学生文明课间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课间活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化课间活动,丰富课间文化,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无事故,遵循明理与导行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和要求,特制定了《课间活动管理办法》,以此加大文明学校建设力度,把学校建成文明、有序、和谐、平安的学习乐园。

一、课间活动常规要求(一)上学、到校1、按时到校(夏季:上午7:20以后,下午2:00以后.冬季:上午7:20以后,下午1:30以后),有事、有病要由家长向班主任请假。

2、注意交通安全,走人行横道,不突然横穿马路、不追跑,不在马路中间无故逗留。

3、接送学生的家长一律在接送线(距校门口20米)以外接送,学生自主步行进校,劝说家长返回。

4、进校后不得随便出校,有特殊情况须持教师请假条或在教师带领下出入学校。

5、早、午学生到校,应自觉进教室看书或做作业,不得在教室内外或校园内追逐奔跑吵闹.6、班级值日生到校后,应立即打开门窗,整理桌椅,打扫教室及公共区卫生(早、午各一次).7、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严禁带零食到校。

(二)升旗、做操1、在校学生必须全部参加升旗活动.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队礼.唱国歌时,要做到节奏准确,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吐词清楚,充满爱国热情.2、做操集合铃响起应马上在走廊集合,做到快、静、齐。

并按照指定方向行进至本班位置,做完操后仍然要列队返回教室.进、退场的过程中,队伍成列,不零散;行动迅速,不拖拉;语言文明,不打闹;精神饱满、手臂摆动、原地踏步。

3、做操时,要听从指挥,态度认真,精神饱满,动作准确,节奏合拍,做到动作整齐划一,精神饱满向上。

4、各班体育委员负责领操,并派专人管理纪律。

5、有特殊原因不能做操的需与班主任请假说明原因,否则不得无故缺勤。

(三)眼保健操1、眼保健操时间,乐曲响起,停止一切活动,立即做操。

实验小学学生课间管理办法

实验小学学生课间管理办法

实验小学学生课间管理办法行为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校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让学生养成“入楼则静,入室则学”的良好习惯,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课间管理办法如下:1、不准在教室高声喧哗,不准追逐打闹,不准在教室门口聚集,要保持教室清静、卫生、安全。

2、不准在过道、楼梯间聚集逗留,要保持过道、楼梯间畅通;不准在过道、楼梯间奔跑、追逐、打闹,要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3、出入楼道靠右、单人、单行、应轻步慢走,不能追逐打闹,不准在楼道跳绳、踢毽子。

上下楼梯要按照各班规定的路线沿右侧慢步、轻声、有序行走。

不跑不跳,不勾肩搭背以确保安全。

4、玩游戏要到操场玩耍,并且要守秩序,排好队,遵守游戏规则,不要在楼道和教室里玩游戏。

5、不准在厕所内外逗留、游戏、玩耍,防止拥挤、推搡、打架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6、学生在课间休息时,严禁攀爬门窗、树木、栏杆、篮球架等,以免跌倒、摔伤、甚至更加严重的伤害事故的发生,学校要求学生愉快休息、文明休息,安全休息。

7、教室门口比较窄,离开教室和进入教室应有秩序,不要争先恐后。

8、体育课、微机课、实验课由科任教师到教室组织学生,然后有秩序的带到指定地点,避免学生拥挤、喧哗,课间操都要由班主任老师带队,要有秩序,前面的班级走完了,后面的班级接上去,不准拥挤。

9、严禁无正当理由随意进入办公室,严禁学生成群结队进入办公室,严禁学生在办公室大声喧哗、追逐打闹、乱动老师办公桌上的作业或其他东西,严禁学生在老师办公室外围观逗留。

10、严禁学生以借书、借物等任何理由课间窜班、窜年级,如真有特殊原因,必须得到班主任的允许方可。

11、课间休息时,值日生要为下节课老师上课提前作好准备,值日班干部要认真履行职责、维护班级的秩序,所有的学生必须在上课铃声响起之前到达教室,作好上课准备,迎接老师的到来。

12、全体学生要严格遵守课间管理办法,真正养成“入楼则静,入室则学”的自好习惯。

学校文明课间管理制度及措施

学校文明课间管理制度及措施

一、指导思想为了营造一个文明、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校特制定文明课间管理制度及措施。

二、管理制度1. 课间活动规定(1)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得在教室、走廊内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同学休息和学习。

(2)禁止在课间时间追逐打闹、嬉戏玩耍,确保校园安全。

(3)课间休息期间,学生应保持安静,专心听讲,认真复习。

2. 课间纪律要求(1)学生应按时参加课间活动,不得无故迟到、早退。

(2)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应遵守纪律,服从管理,不得擅自离开活动区域。

(3)课间休息时,学生应主动捡拾垃圾,保持校园环境卫生。

3. 课间安全注意事项(1)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应注意交通安全,不得在校园内骑自行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

(2)课间休息时,学生应遵守用电安全规定,不得在教室内使用大功率电器。

(3)课间活动期间,学生应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不得在教室内乱扔烟头、火种。

三、管理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1)利用升旗仪式、班会、校会等时间,对学生进行文明课间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渠道,广泛宣传文明课间制度,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 强化监督检查(1)学校成立文明课间检查小组,定期对课间活动进行监督检查。

(2)班主任负责对本班学生的课间行为进行监督,及时制止不文明行为。

(3)值日生负责检查课间卫生,确保校园环境整洁。

3. 严格奖惩制度(1)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树立典型。

(2)对违反文明课间制度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3)对严重违反规定的学生,报请学校领导批准,给予严肃处理。

四、总结文明课间管理制度及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全校师生应共同努力,共同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通过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和严格奖惩制度,确保文明课间制度得到有效执行,为我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小学学生文明课间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课间活动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确保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优化课间活动,丰富课间文化,确保课间活动安全无事故,遵循明理与导行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和要求,特制定了《课间活动管理办法》,以此加大文明学校建设力度,把学校建成文明、有序、和谐、平安的学习乐园。

一、课间活动常规要求
(一)上学、到校
1、按时到校(夏季:上午7:20以后,下午2:00以后。

冬季:上午7:2 0以后,下午1:30以后),有事、有病要由家长向班主任请假。

2、注意交通安全,走人行横道,不突然横穿马路、不追跑,不在马路中间无故逗留。

3、接送学生的家长一律在接送线(距校门口20米)以外接送,学生自主步行进校,劝说家长返回。

4、进校后不得随便出校,有特殊情况须持教师请假条或在教师带领下出入学校。

5、早、午学生到校,应自觉进教室看书或做作业,不得在教室内外或校园内追逐奔跑吵闹。

6、班级值日生到校后,应立即打开门窗,整理桌椅,打扫教室及公共区卫生(早、午各一次)。

7、不买零食,不喝生水,严禁带零食到校。

(二)升旗、做操
1、在校学生必须全部参加升旗活动。

升国旗、奏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队礼。

唱国歌时,要做到节奏准确,声音洪亮,感情充沛,吐词清楚,充满爱国热情。

2、做操集合铃响起应马上在走廊集合,做到快、静、齐。

并按照指定方向行进至本班位置,做完操后仍然要列队返回教室。

进、退场的过程中,队伍成列,不零散;行动迅速,不拖拉;语言文明,不打闹;精神饱满、手臂摆动、原地踏步。

3、做操时,要听从指挥,态度认真,精神饱满,动作准确,节奏合拍,做到动作整齐划一,精神饱满向上。

4、各班体育委员负责领操,并派专人管理纪律。

5、有特殊原因不能做操的需与班主任请假说明原因,否则不得无故缺勤。

(三)眼保健操
1、眼保健操时间,乐曲响起,停止一切活动,立即做操。

2、眼保健操一日两次,不得因上课占用做操时间。

(四)课前、课后
1、下课后,值日生要为下节课提前作好准备,先擦黑板、整理教室,再出去活动。

2、下课后,先上厕所后活动,以免迟到。

3、小预备铃响,所有的学生必须停止一切活动,立即进入教室,作好上课准备,迎接老师的到来。

4、室外课、体育课、计算机课、实验课等须在指定地点集合排队,由科任教师带到活动场所和专用教室,行进间保持安静、有序。

(五)课间活动
1、课间休息时,班内必须指派值日班干部维护本班级的课间秩序,遇到突发事件应及时处理,并上报班主任。

2、课间规定的活动区域为本班教室门前或校园内。

学生必须在规定区域进行课间活动,
3、不在教室大声喧哗;进出教室轻脚慢步,不猛推门、窗,以免碰伤他人,损坏公物;教室清洁工具要摆放整齐,不得拿清洁用具、教具追打玩耍。

4、室内、走廊不得高声喧哗,不讲脏话,不得追跑打逗或进行打球、跳绳、踢毽子等体育活动。

5、楼梯和楼梯拐角处只允许正常行走,不允许停留、玩耍。

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走,注意礼让,不在楼梯口聚集,不奔跑、不蹦跳、不互相推挤,不追逐打闹,不跨骑楼梯扶手及将楼梯扶手当作滑梯。

6、不攀爬护栏、门窗及围墙,不随意推拉窗户和拉栅门,不乱涂乱刻墙壁、地面、课桌和黑板。

7、不准在男女厕所内外逗留,防止拥挤、推搡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8、不趴在地上玩“纸牌”、“弹珠”等不卫生游戏。

9、不得随地吐痰、倒水、丢纸屑、果皮等,看到地上有垃圾应顺手捡起,并丢进垃圾桶。

10、不进花圃内,不攀折树木、摇树和践踏花草、折损花木。

11、未经许可,不要走进教师办公室和其他班级教室,不窜班,不围观逗留。

12、当教室门关着时,要进入必须轻声敲门,不得用力拍打或用脚踢门。

13、课间休息时,课间活动要文明健康、安全有益,不追逐打闹、不搞恶作剧、不做危险激烈的活动。

提倡小运动量活动和游戏。

14、课间不得私自出校外玩耍、购物。

15、不攀爬门窗、栏杆、国旗台、乒乓球台、铁门等设施,不弹跳去抓教室内外悬挂的标志牌,不跳桌凳及校园各处台阶。

(六)放学
1、学生应该不行上学或由家长接送,不得骑自行车上学。

2、路队整齐、不打闹、不喧哗、排队到指定位置再散队,由家长接送的,家长到指定位置班主任负责送队,并指定组长带领队伍至散队地点、监督队伍整齐。

3、按学校规定时间放学,自觉执行清校制度(夏季:上午11:30,下午5:3 0。

冬季:上午11:30,下午4:50。

)。

4、各班值日生认真打扫教室及公共区卫生(注意清除卫生死角),擦净黑板,整理劳动工具,关好电扇和电灯,锁闭门窗(上午11:20,下午5:20)。

5、放学后,不在学校内外停留,不到电子游戏机室、网吧等场所游玩;不在路上逗留,不随便与陌生人交谈,遇到意外情况要及时与家长、老师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