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咏菊诗词大全之令狐文艳创作

合集下载

红楼梦咏菊组诗十二首

红楼梦咏菊组诗十二首

红楼梦咏菊组诗十二首红楼梦咏菊组诗十二首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红楼梦咏菊组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红楼梦咏菊组诗1、忆菊登高远眺发幽思,遥忆陶公採菊时。

遁节终将蓝绶解,避心唯有白云知。

人言旧燕归巢早,我道先生隠第迟。

禀性原非能易改,林泉畈野结衿期。

2、访菊兴至扶筇独步游,溪边置酒久频留。

南山落木亲残露,北岭飞鸿告早秋。

红叶株株风习习,朱嬴簇簇意悠悠。

举杯重向寒丘醉,任教黄花对白头。

3、种菊须知此种御园来,带土连根后院栽。

昨日嗟怜遭雨打,今朝喜见对窗开。

漫言即刻吟诗赋,先唤从人置酒杯。

有道名花当惜护,莫教仙客屈尘埃。

4、对菊野圃秋来菊散金,我因偏爱寄情深。

为君踏雨斜坡立,扶杖迎风独自吟。

细看红尘多俗类,可怜天下少知音。

明朝再向幽林去,莫负玄流与涧阴。

5、供菊此生谁与结良俦,案上黄花淡且幽。

眼里千寻无绝色,心中独赏是清秋。

殷勤侍奉存长想,矢愿从陪共久游。

莫畏严霜风雨打,窗前曲径为卿留。

6、咏菊露浥霜欺不惧侵,攀交视作为知音。

非同百卉争期发,更喜三秋听雁吟。

夏至浮华无物意,春来妖艳乱吾心。

其中附理谁能晓,坐念常思看古今。

7、画菊休言酒后我颠狂,画艺何能用尺量。

淡墨清毫勾傲骨,浅颜素彩点初霜。

依凭月色抽思绪,顿觉矾宣有暗香。

风动珠帘天放亮,推窗远眺接朝阳。

8、问菊隐迹荒芜未认知,今朝有意叩东篱:春花着甚争开早?寿客为何绽放迟?雅士相亲存逸想?陶公独爱是清思?前来乞教求真解,莫使疑怀到异时。

9、簪菊秋日农夫收获忙,谁家女子菊簪妆。

九分做作心还喜,一路招摇意漫狂。

近看双眉描重黛,细观满脸抹轻霜。

闲游放荡村人指,引得儿童立道旁。

10、菊影秋来幽绪万千重,独赏黄花夜色中。

朵朵金球开雅致,株株蟹爪亦玲珑。

芳姿弄影三更静,冷格摇旌几度空。

月朗星稀香满圃,相思漫说意朦胧。

11、菊梦一觉醒来旦气清,依稀梦境半分明:千峰独爱匡庐秀,百卉偏寻野菊盟。

菊花诗大全

菊花诗大全

菊花诗大全(一)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苏轼《赵昌寒菊》菊花可欣赏,可入药,亦可饮茶,妥妥的宝藏花卉!(二)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寒菊》菊,开在百花凋谢之后,又历经风霜后后绽开,是当之无愧的“国画四君子”之一。

(三)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唐·李商隐《菊花》紫色的菊花冷艳,黄色的菊花淡雅,像极了从容又清冷的隐士。

(四)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陶渊明爱菊,元稹也爱菊,他们都爱菊花不争不抢却坚持到最后的气质。

(五)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金色的菊花华贵,白色的菊花素净,白居易显然更偏爱后者。

(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低头是秋菊,抬头是南山,沉静在这醉人意境中,即便身处闹市,亦可心静。

(七)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先秦·屈原《离骚》秋之菊英与春之木兰,在屈原笔下是梦幻的香草,亦是美好的代名词。

(八)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秋去冬来时,百花凋谢而菊花依旧凌寒开放,如此坚韧,自然令人怜爱。

(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重阳节到了,又有理由找朋友吃吃饭,赏赏花,真好!(十)小瓮今朝熟,无劳问酒家。

重阳明日是,何处有黄花?——陈与义《九月八日戏作示妻子》恋爱大多轰轰烈烈,而婚姻大多平平淡淡。

婚后的日子里,和爱人一起去看看菊花,也觉得很幸福。

(十一)草卧夕阳牛犊健,菊留秋色蟹螯肥。

古诗词鉴赏 对比鉴赏之令狐文艳创作

古诗词鉴赏 对比鉴赏之令狐文艳创作

第四节对比鉴赏令狐文艳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年高考题(09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三月晦日偶题秦观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元好问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

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

青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答:秦词的理趣:元词的情趣:(2)分析《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的艺术特点。

答:答案(1)秦诗之理趣:作者阐述了季节更替,风物变化乃自然之理,认为春天固然美好,“留春”的痴心儿女对春逝无需遗憾,夏天深幽的树荫也足以怡人。

元词之情趣:作者用“绿窗犹唱”“花落”“莺无语”“烟中树”“暮”“疏雨”“梦”等词语刻意营造春逝之氛围,用“留春”“问春”“寻春”等传达出他对春逝的怅惘意绪。

(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

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

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浓,表明作者不思春逝,着意到梦中寻觅春天的踪迹,正可见(现实世界中)春逝之无可挽回,起结回环,结句更凸显此词蕴藉的特点。

解析(1)考查对诗歌风格的比较;(2)考查诗歌表现手法的分析。

(1)答题思路是:风格+例子+简析。

例子最好是关键词,不必完整引用。

(1)要抓住区别点“理”、“情”入手,结合具体诗句;(2)一般地,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结尾点题。

诗歌讲究含蓄的特点与两个句子结合起来分析。

2008年高考题1.(08湖南)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龙标野宴王昌龄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历代咏菊诗词

历代咏菊诗词

以下是历代部分咏菊诗词:
1.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东晋·陶渊明《饮酒·其七》
2.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冈草。

味貌复何奇,能令君倾倒。

”——南朝宋·鲍照《答休上人菊诗》
3. “阶兰凝曙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晞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凋轻翠,圆花飞碎黄。

还将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李世民《赋得残菊》
4. “可叹东篱菊,茎疏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何所依?”——唐·李白《感遇四首之五》
5.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

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

”——唐·韦应物《效陶彭泽》
6.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7.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咏菊诗词的数量和作品繁多,可以通过专门的诗词鉴赏类书籍和诗人专属诗歌网查询并阅读相关诗词作品。

咏菊最著名的十首诗

咏菊最著名的十首诗

朱元璋〔明代〕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2、《咏菊》丘浚〔明代〕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3、《咏菊》白居易〔唐代〕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4、《咏菊》曹雪芹〔清代〕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5、《咏菊》李叔同〔近现代〕亭亭菊一支,高标矗晚节。

云何色殷红,殉道夜流血。

陈叔达〔唐代〕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

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

7、《咏菊》秦廷璧〔清代〕落尽残荷草树荒,天留晚节傲严霜。

东篱冷倚三更月,老圃寒余一瓣香。

雅称携尊添逸兴,有时插鬓学新妆。

风流陶令真知己,合并苍松殿众芳。

8、《咏菊》黄体元〔唐代〕平生肯受雪霜欺,谁向东篱认故枝。

三径有人夸送酒,重阳无处不题诗。

生成傲骨秋方劲,嫁得西风晚更奇。

寄语群芳休侧目,何曾争汝艳阳时。

9、《咏菊》蒋莼〔清代〕深红浅白各相宜,淡淡疏林短短篱。

自种自培还自赏,不来城市斗芳菲。

10、《咏菊》邹浩〔宋代〕菊,菊。

丛丛,簇簇。

种阶除,脱岩谷。

玉干碧鲜,金英黄郁。

争妍无小桃,结好有修竹。

满泛醇酒千杯,高簪道巾一幅。

庭前子美休作诗,篱外渊明自留目。

关于咏菊的古诗词(经典50首)

关于咏菊的古诗词(经典50首)

关于咏菊的古诗词(经典50首)秋天里要说花一定是菊花,比起桂花来说,古人秋天更多咏菊,作为花中君子有许多咏菊的经典古诗词,你读过哪些?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咏菊的古诗词(经典50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关于咏菊的古诗词(经典50首)1. 《咏菊》(晋)袁山松灵菊植幽崖,擢颖陵寒飚。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2. 《御制九日对菊》(唐)李世民不与繁华竞,寒苞晚更香。

数茎偏挺秀,嘉尔傲风霜。

3. 《菊赞》(晋)郭璞菊名日精,布华玄月。

仙客薄采,何忧华发。

4.《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四句)(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九日酌菊酒》(南北朝)刘孝威露花疑始摘,罗衣似适薰。

馀杯度不取,欲持娇使君。

6. 《采菊》(晋)袁宏息足回阿,圆坐长林。

披榛即涧,藉草依阴。

7.《咏菊》(唐)陈叔达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

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

8.《九日》(唐)王勃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9.《九月九日龙山饮》(唐)李白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10.《题菊》(唐)杜甫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11.《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2.《野菊》(唐)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13.《和张尹忆东篱菊》(唐)李端传书报刘尹,何事忆陶家。

若为篱边菊,山中有此花。

14.《九日与陆羽饮茶》(唐)皎然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

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

15.《九月十日》(唐)耿湋宿简邀诗伴,余花在酒瓶。

悠然南望意,自有岘山情。

16.《暮秋与裴居晦宴因见采菊之作》(唐)鲍溶菊花低色过重阳,似忆王孙白玉觞。

今日王孙好收采,高天已下两回霜。

17.《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香,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18.《酬令狐相公庭前白菊花谢偶书所怀见寄》(前四句)(唐)刘禹锡数丛如雪色,一旦冒霜开。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之令狐文艳创作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之令狐文艳创作

梅、兰、竹、菊的象征意义令狐文艳关于梅、兰、竹、菊梅兰竹菊指:梅花,兰花,竹,菊花。

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四君子”。

梅、兰、竹、菊的品质分别是:傲、幽、坚、淡。

对梅、兰、竹、菊诗的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的。

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

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有节;菊,冷艳清贞。

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而成为人格襟抱的象征和隐喻。

大凡生命和艺术的"境界",都是将有限的内在的精神品性,升华为永恒无限之美。

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其四者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清华其外,澹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一、梅咏物诗中,很少有以百首的篇幅来咏一种事物的,而对梅花完成"百咏"的诗人最多。

梅花最令诗人倾倒的气质,是一种寂寞中的自足,一种"凌寒独自开"的孤傲。

它不屑与凡桃俗李在春光中争艳,而是在天寒地冻、万木不禁寒风时,独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开出繁花满树,幽幽冷香,随风袭人。

从梅花的这一品性中,中国诗人们看到了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就是那样一种"冲寂自妍,不求识赏"的孤清,所以诗人常用"清逸"来写梅花的神韵,如宋代"梅妻鹤子"的林和靖那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清逸"不仅是古代隐士的品格,而且是士大夫的传统文化性格。

梅花所表现的正是诗人共有的一种品质,因而诗人倍加珍爱。

梅花以清癯见长,象征隐逸淡泊,坚贞自守。

那"高标独秀"的气质,倜傥超拔的形象,使诗人带着无限企慕的心情,以一往情深的想象,盼望与梅花在一起深心相契的欢晤:"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咏菊的唐诗集锦

咏菊的唐诗集锦

咏菊的唐诗集锦咏菊的唐诗集锦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咏菊的唐诗,欢迎大家参考!《菊》(李峤)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

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

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

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

《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菊》(罗隐)篱落岁云暮,数枝聊自芳。

雪裁纤蕊密,金拆小苞香。

千载白衣酒,一生青女霜。

春丛莫轻薄,彼此有行藏。

《菊》(郑谷)日日池边载酒行,黄昏犹自绕黄英。

重阳过后频来此,甚觉多情胜薄情。

《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荆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菊》(无可)东篱摇落后,密艳被寒催。

夹雨惊新拆,经霜忽尽开。

野香盈客袖,禁蕊泛天杯。

不共春兰并,悠扬远蝶来。

《菊》(徐铉)细丽披金彩,氛氲散远馨。

泛杯频奉赐,缘解制颓龄。

《菊》(唐彦谦)雪菊金英两断肠,蝶翎蜂鼻带清香。

寒村宿雾临幽径,废苑斜晖傍短墙。

近取松筠为伴侣,远将桃李作参商。

年来病肺疏杯酒,每忆龙山似故乡。

《菊》(李山甫)篱下霜前偶得存,忍教迟晚避兰荪。

也销造化无多力,未受阳和一点恩。

栽处不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尊。

陶潜殁后谁知己,露滴幽丛见泪痕。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菊花》(徐夤)桓景登高事可寻,黄花开处绿畦深。

消灾辟恶君须采,冷露寒霜我自禁。

篱物早荣还早谢,涧松同德复同心。

陶公岂是居贫者,剩有东篱万朵金。

《白菊》三首(司空图)不疑陶令是狂生,作赋其如有定情。

犹胜江南隐居士,诗魔终袅负孤名。

自古诗人少显荣,逃名何用更题名。

诗中有虑犹须戒,莫向诗中著不平。

登高可羡少年场,白菊堆边鬓似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代咏菊诗词大全
令狐文艳
东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东晋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东晋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东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晋袁崧菊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晋鲍照答休上人菊
酒出野田稻,菊生高冈草。

味貌复何奇,能令君倾倒。

玉碗徒自羞,为君慨此秋。

金盖覆牙半,何为心独愁。

唐骆宾王秋菊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斗竟谁同?
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

莹净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
雪氅,素女厌红妆。

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西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

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渐并发,梅蕊妒先芳。

一入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唐杜甫复愁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唐李商隐野菊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樽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唐郑谷菊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宋黄庭坚戏答王观复酴糜菊二首选一
谁将陶令黄金菊,幻作酴糜白玉花。

小草真成有风味,东园添
我老生涯。

宋苏轼黄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

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

宋陆游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眷言东篱下,数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采以泛洒觞。

投分真耐久,岁晚归枕囊。

宋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翠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李清照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

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

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

韩今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荼縻。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
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宋朱淑贞黄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宋刘克庄菊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秋风。

不须牵引渊明比,随分篱边要几丛。

宋郑思肖画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张滋如梦令野菊
野菊亭亭争秀,闲伴露荷风柳。

浅碧小开花,谁摘谁看谁嗅!知否?知否?不入东篱杯酒。

宋赵师秀池上
朝来行药到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

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金元好问野菊座主闲闲公命作
柴桑人去已千年,细菊斑斑也自圆。

共爱鲜明照秋色,争教狼藉卧疏烟。

荒畦断垄新霜后,瘦蝶寒将晚景前。

只恐春丛笑迟暮,题诗端为发幽妍。

元胡布墨菊
彭泽归来日,缁尘点素衣。

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元王恽桃花菊
泪洒明妃寄露葩,换根非为贮丹砂。

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

骚客赋诗怜晚节,野人修谱是头花。

九秋霜露无情甚,时约行云护彩霞。

明高启王公子宅五月菊
秋英忽夏发,宛在阿戎家。

细认惊初见,高吟喜共夸。

不依寒竹雨,欲映午榴霞。

我意甘迟暮,樽前有此花。

明李梦阳菊
万里游燕客,十年归此台。

只今秋色里,忍为菊花来。

明李梦阳菊花
不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

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

细开宜避世,独立每含情。

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清程先贞二色菊
黄衣彼美人,余有紫衣副。

不比炫春葩,姚魏敌门户。

清李于潢游繁台
天清寺外是繁台,岁岁登高此地来。

蒲泽蓼堤看不极,菊花洞下坐衔怀。

清许廷荣白菊
正得西方气,来开篱下花。

素心常耐冷,晚节本无瑕。

质傲清霜色,香含秋露华。

白衣何处去?载酒问陶家。

清袁枚六月菊
寒菊公然冒暑黄,苍蝇侧翅远相望。

东篱共讶西风早,秋士偏食夏日长。

试把一灯来照影,焉知六月不飞霜。

数枝冷艳当阶立,愁杀红莲不敢香。

赏菊 (沈钧儒)
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

秋菊诗 (陈毅)
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赏菊 (朱德)
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

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

菊畔香 (臧克家)
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

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

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

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

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

赏菊 (董必武)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