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南京条约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是1842年签订的一项条约,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
1. 开放上海、福州、厦门、宁波和广州五个港口对外贸易。
2. 英国获得香港岛,并对香港岛实行永久租借。
3. 中国赔付给英国朝廷2,100万元银元,其中1,000万元为战争赔款,1,100万元为英国商人损失以及军费。
4. 约定中国须派使臣前往英国伦敦,签订一个权利平等的贸易协议。
南京条约的签订导致了中国战败、领土割让、赔款巨额等严重后果,深刻地震动了全国各族人民,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
南京条约签订内容

南京条约签订内容
《南京条约》(Treaty of Nanking),又称“万年和约”“白门条约”“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
(1)割让香港岛;
(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
(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
(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7月22日、10月8日,耆英与璞鼎查又先后签订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和细则,将协定关税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实,并使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权益。
《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关税主权,便利了英国对华的商品输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一步侵犯了中国的主权,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并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
关于香港的三个条约

关于香港的三个条约
1、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北京条约》,再割让九龙半岛。
3、1898年《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以租借方式租了新界99年。
《南京条约》(TreatyofNanking)又称“江宁条约”、“万年和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1)割让香港岛;(2)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3)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4)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5)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北京条约》,包括《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是1860年清朝政府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北京分别与英国、法国、俄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清政府委任钦差大臣奕䜣作
为谈判及签约代表。
签约地点在北京礼部衙门,今天安门广场东南角。
另外,1887年与葡萄牙签定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亦称《中葡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签订

允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 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并可在通 商口岸租地建屋。
开放通商口岸旨在增加中外贸 易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中国 经济发展。
协定关税
中国认明定海关税则,并将管理对外 贸易的主权交由英国领事等官员负责 。
协定关税使得中国关税自主权受到侵 犯,导致中国关税收入大量流失,阻 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波等口岸
1841年,英国政府扩大侵略战 争,攻占广州、香港等地区,清
政府被迫求和
02
《南京条约》的签署
璞鼎查
职务
英国全权代表
描述
璞鼎查是《南京条约》的主要起草人之一,代表英国政府在条约上签字,并负 责监督条约的执行。
爱新觉罗·伊里布
职务
清朝官员
描述
爱新觉罗·伊里布代表清政府在《南京条约》上签字,作为钦差大臣负责与英国谈 判和交涉。
牛鉴
职务
清朝官员
描述
牛鉴在《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中担任清朝代表团团长,负责与英国方面进行交涉和谈判。
爱新觉罗·耆英
职务
清朝官员
描述
爱新觉罗·耆英在《南京条约》的签订过程中担任清朝谈判代表之一,参与了条约的起草和修改工作。
03
《南京条约》的内容
开放通商口岸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 国派驻领事、商人自由居住。
01
英国与中国一直保持贸易关系, 但中国采取限制进口政策,限制 英国商品的进口数量和种类
02
英国为了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向 中国大量走私鸦片,导致中英关 系紧张
战争起因与经过
1839年,中国政府决定禁烟, 销毁英商走私鸦片,引发英国政
府的强烈反应
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第一次 鸦片战争,派遣舰队侵入广东海 面,封锁珠江口,攻占厦门、宁
南京条约签订时间 南京条约的影响是什么

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南京条约的影响是什么南京条约签订时间中英《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第一次鸦片战争与英国战败,英国在南京(时称江宁)下关江面上与中国对峙,提出了一系列侵略条件。
不允许清政府反抗拒绝,多次以进攻南京为要挟,最终让清政府在英国旗舰汗华丽号上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合约,中英《南京条约》。
18世纪末,英国就源源不断的向中国输入鸦片,中国人民深受其害,穷苦的劳动人民要求政府开展禁烟运动。
1839年一月,林则徐奉命领旨禁烟。
三月到达广州,六月三日,林则徐在虎门外滩将搜集到的鸦片集中销毁,这就是著名的虎门硝烟,也是清政府禁烟的重大胜利。
1840年6月,英国为了保护鸦片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仗着自己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战争。
在条约中,英国强占中国香港岛,开通“五口通商”,并且赔偿英国巨额赔款。
使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都不再完整。
“五口通商”又为西方资本主义打开了门户,开启了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时代,更多的资本主义国家趁火打劫,又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而巨额赔款不仅是清政府加重了负担,也使劳动人民更加艰苦。
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随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
南京条约的性质《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英国代表璞鼎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
条约内容最主要的有四个,第一,是割让香港岛,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第二是赔偿巨款2100万元,英国利用鸦片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又以鸦片战争为借口,向清政府要求赔偿;第三是五口通商,通商口岸的开放无疑是向西方列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方便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第四是商定关税,中国失去了关税自主权,中国向英国出口商品,其关税需要与英国商量,但是英国向中国出口商品,英国却不需要与中国商量。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南京条约》又叫做《江宁条约》,签订于1842年8月29日,是由清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英国代表璞鼎查签订的。
南京条约是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产物,它的签订也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1842年)六月,鸦片战争已经进行了将近两年。
英国远征军在六月十四日进攻镇江。
在经历了血腥厮杀之后,英军占领了镇江,稍俟休整,继续溯江而上,直指南京。
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建、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五条谈判和签署条约、协定的决定程序如下:
(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谈判和签署条约、协定,由外交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外交部提出建议并拟订条约、协定的中方草案,报请国务院审核决定;
(二)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名义谈判和签署条约、协定,由外交部提出建议并拟订条约、协定的中方草案,或者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并拟订条约、协定的中方草案,同外交部会商后,报请国务院审核决定。
属于具体业务事项的协定,经国务院同意,协定的中方草案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核决定,必要时同外交部会商。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条约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条约
开放五个通商口岸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又称《江宁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842年8月,由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等人与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签订。
《南京条约》的签订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的标志。
主要内容有: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五处通商口岸派驻领事;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由两国商定。
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耻辱的一幕—关于《南京条约》的签订的想象作文_初三想象作文

耻辱的一幕—关于《南京条约》的签订的想象作文华夏大地沉痛地哭了……
北京。
紫禁城。
至高无上的皇帝宣布:“耆英、伊里布等,代表大清,赴南京签订和约。
”
下关江面。
英舰。
英国―“战胜国”代表璞鼎查心满意足地登上暸望台,手指浩浩大江,以得胜者的口吻命令耆英、伊里布:“大臣阁下,想必您看到了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无所不摧,我们已打开了中国—这个古老帝国的缺口,我们的兵舰可以任意游弋在中国江面上,我们可以打到紫禁城!”他咆哮起朱:“《条约》,签!签!!”……昏暗的灯光下,一双战栗的手,一紙公文,一方大清御印,断送了中华民族的前程。
伴随着侵略者轻狂狰狞的笑,伴随着那双毛茸茸的手得意洋洋地将《中英南京条约》塞到口袋里的动作,伴随着侵咯者铁蹄的刺耳声响—中国,沉痛地哭了!
于是,长江愤怒了!黄河愤怒了!咆哮着,滔天的巨浪冲向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邓世昌
丁汝昌
刘步蟾
叶祖珪
林永升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损失对比表
反割台斗争
澳底
• 主要抗日力量:
1895. 5 基隆
义军(丘逢甲、徐骧领导)
新竹 大甲
台北
黑旗军(刘永福领导)
大甲溪 太
彰化
嘉义
平
曾文溪
台南
刘
丘
洋
永
逢
1895. 10
福
甲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北京
←
义和团运动形势图
练一练
6.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变化历程是 A
A.镇压一招抚一镇压 B.招抚—镇压一利用 C.利用一镇压一招抚 D.招抚一利用一镇压
7.义和团运动的直接作用是: C
A.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 B.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C.暴露了清政府的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D.抗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它的灭亡
材料二 中国民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 国,皆无此脑力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思考:通过材料,总结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 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 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练一练
4.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反映了 C
A.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 B.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的正确认识 C.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D.当时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矛盾尖锐
5.对“扶清灭洋”口号的本意理解得比较确切的是 C
A.维持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B.保卫大清国,反对外国势力入侵 C.维护国家利益,反对外来侵略 D.扶持大清皇帝,反对一切外国事物
——邓世昌
读诗解史:
⒈挽联中提到的“公”指的是谁?为什么此人能 得到如此称颂?
⒉除此“公”外,你还能介绍黄海海战的其他一 些英雄人物吗?
邓世昌的悲壮:
“致远”被击沉以后,邓世昌落水,他的 随从刘忠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 左一号鱼雷艇赶来相救,他拒不上艇,并 说“吾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 何求生为!”;他养的爱犬太阳犬游到他 的身边,先是咬住他的手臂不使他下沉, 他将犬奋力推开,犬又衔住他的发辫,使 他的头露出水面。邓世昌抱定与战舰共存 亡的决心,毅然抱住爱犬,一同沉入滚滚 波涛。
签订:《南京条约》
签订:《马关条约》
签订:《辛丑条约》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战火纷飞的近代风云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
主权的斗争
品味经典 解读历史
诗篇一
西征
战略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
品味经典 解读历史
诗篇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光绪皇帝写的挽联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 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 死而已!”
天爷恼,仙爷烦,一同下山把道传。
神出洞,仙下山,附着人体把拳玩。
掀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
大法鬼,心胆寒,英美德俄尽萧然。
读诗解史:洋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定江山。
阅读材料——义和团揭贴,思考这段材料反映了什么?
材料一 孙中山评价义和团“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 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 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围攻东交民
巷使馆和西
北京
◎
什库教堂
渤
廊坊
山
大捷
直
廊○坊 天津
○
大沽 隶
1900年6月
海
运
西
1896-1899年秋 义和拳主要 活动地区
河
南
河
平原 黄
东
济南 河山
江苏
东
胶州湾
海
宁死不屈的义 和团战士
八国联军在北京 朝阳门外屠杀义 和团战士
←
品味经典 解读历史
诗篇三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天无语,地焦干,只因鬼子止住天。
• 加速了腐朽清政府的垮台 。
练一练
1.19世纪70年代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B
A.英法 B.英俄 C.英德 D.俄法
2、赴俄谈判经过艰苦斗争终于迫使俄国归还伊犁的中国
政府代表是 D
A.左宗棠 B.李鸿章 C.张之洞 D.曾纪泽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C
①中俄签订《改订条约》②左宗棠收复新疆③清政府在 新疆设立行省④曾纪泽出使俄国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