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系统拓扑图 Model (1)
逆变器电路图

逆变器电路图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家用逆变电源电路图,材料易取,输出功率150W。
本电路设计频率为300Hz左右,目的是缩小逆变变压器的体积、重量。
输出波形方波。
这款逆变电源可以用在停电时家庭照明,电子镇流器的日光灯,开关电源的家用电器等其他方面。
电容器 C1、C2用涤纶电容,三极管 BG1-BG5可以用9013:40V 0.1A 0.5W,BG6-BG7可以用场效应管IRF150:100V 40A 150W 0.055 欧姆。
变压器B的绕制请参考逆变器的设计计算方法,业余条件下的调试;先不接功率管,测 A点、B点对地的电压,调整R1或R2使A、B两个点的电压要相同,这样才能输出的方波对称,静态电流也最少。
安装时要注意下列事项:BG6、BG7的焊接,必须用接地良好的电烙铁或切断电源后再焊接。
大电流要用直径2.5MM以上的粗导线连接,并且连线尽量短,电瓶电压12V、容量12AH以上。
功率管要加适当的散热片,例如用100*100*3MM铝板散热。
如果你要增加功率,增加同型号的功率管并联使用,相应地增加变压器的功率。
晶体管的选择:考虑到安全因素,要具有一定的安全系素。
经验资料如下:直流电源电压:晶体管集射极耐压BV CEO6~8V≥20~30V12~14V≥60~80V24~28V≥80~100V计算晶体管集电极电流:I CM(A)=输出功率P(W)÷ 输入电压V(V)× 效率。
式中输入电压即电源电压。
效率与选择的电路有关,一般在百分之60~80之间。
铁芯截面积:S(平方厘米)=k×变压器额定功率的平方根,k的选择见下表P(VA) 5-10 10-50 50-100 100-500 500-1000 k 2-1.75 1.75-1.5 1.5-1.35 1.35-1.25 1.25-1变压器铁芯的选择:业余制作对变压器铁心要求并不严格。
不过硅钢片最好选用薄而质地脆的,或者采用铁氧体磁心。
逆变器原理图_框图

车载逆变器的整个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每部分各采用一只TL494或KA7500芯片组成控制电路,其中第一部分电路的作用是将汽车电瓶等提供的12V直流电,通过高频PWM (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技术转换成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第二部分电路的作用则是利用桥式整流、滤波、脉宽调制及开关功率输出等技术,将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转换成50Hz、220V的交流电。
图1电路中,由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1、VT3、MOS功率管VT2、VT4以及变压器T1组成12V直流变换为220V/50kHz交流的逆变电路。
由芯片IC2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5、VT8、MOS功率管VT6、VT7、VT9、VT10以及220V/50kHz整流、滤波电路VD5-VD8、C12等共同组成220V/50kHz高频交流电变换为220V/50Hz工频交流电的转换电路,最后通过XAC插座输出220V/50Hz交流电供各种便携式电器使用。
图1中IC1、IC2采用了TL494CN(或KA7500C)芯片,构成车载逆变器的核心控制电路。
TL494CN是专用的双端式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其尾缀字母CN表示芯片的封装外形为双列直插式塑封结构,工作温度范围为0℃-70℃,极限工作电源电压为7V~40V,最高工作频率为300kHz。
TL494芯片内置有5V基准源,稳压精度为5 V±5%,负载能力为10mA,并通过其14脚进行输出供外部电路使用。
TL494芯片还内置2只NPN图二本逆变器输入端为汽车蓄电池(+12V,4.5Ah),输出端为工频方波电压(50Hz,220V)。
其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采用了典型的二级变换,即DC/DC变换和DC/AC逆变。
12V直流电压通过推挽式变换逆变为高频方波,经高频升压变压器升压,再整流滤波得到一个稳定的约320V直流电压;然后再由桥式变换以方波逆变的方式,将稳定的直流电压逆变成有效值稍大于220V的方波电压,以驱动负载。
光伏逆变器回路图

表5 合肥阳光电源公司两种典型逆变器的性能指标光伏并网接口逆变器控制方法1 引言世界文明史上, 人类不断地从自然界索取、探求适合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源, 人们利用能源经历了材薪、煤炭、石油三个历史时期,这类常规能源不仅枯竭有期,而且它将引起一系列局部的或全球的环保问题。
因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积极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去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逐步使其取代常规能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并合理利用资源。
太阳能发电由于具有很多的优点,无污染,可再生,资源具有普遍性,机动灵活,可存储等,因此,光伏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普通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产品,然而随着对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开发,和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光伏系统与电力系统的接口有以下发展趋势:(1) 既可以并网又可以独立发电, 光伏发电系统和电网共同向用户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2) 具备供电质量控制功能, 如谐波补偿、无功补偿、电压调节等。
本文正是在此要求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并网接口逆变器控制方法,该方法既能使得并网发电装置向电网以单位功率因数提供电能,同时也能按要求补偿无功和谐波,兼具有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和有源滤波器(APF)的功能。
2 并网接口装置的基本结构和等效电压源模型整个并网装置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补偿分量检测回路, 控制回路, IGBT主回路,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并网装置框图工作原理为由补偿分量检测回路检测出需要补偿的信号,形成参考电流值,控制回路通过参考电流值来控制逆变器工作,使逆变器向电网输送单位功率因数的电流和补偿分量,从而使系统电流中不含有谐波分量和无功功率。
控制回路根据检测到的谐波电流以及直流电压,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这个控制规律便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并网接口装置系统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电路由电压型三相桥式、电力电子器件IGBT构成的逆变器组成。
逆变器电气原理接线图

04DC05 黑色 182 cm BVR-1.5(黑)
-DC(铜排):5
04DC06 黑色 200 cm BVR-1.5(黑)
-DC(铜排):6
-X6
10407
20408
-P5
黑色 182 cm
黑色 200 cm
BVR-1.5(黑) BVR-1.5(黑)
PV电压灯板 J1 J2
-U1 功率模块A
P1 P3
0404 黑色 120 cm RVV4*0.3
0405 黑色 120 cm RVV4*0.3
0406 黑色 120 cm RVV4*0.3
-DCS.24 / 7.1 -DCS.-24 / 7.0 -DCS.M / 7.0 -DCS.G / 7.0
-S1
V+ V- M GND
直流电流传感器
+DC(铜排):3
-DW.C(铜排):6
05A04 黑色 174 cm BVR-1.0(黑)
05B04 黑色 174 cm BVR-1.0(黑)
05C04 黑色 174 cm BVR-1.0(黑)
-DW.C(铜排):3
-DW.C(铜排):4
-DW.C(铜排):5
-DW.C(铜排):6
05A09 黑色 54.2 cm BVR-16(黑)
1
2
3
4
5
A
B
C D E
F G
H
I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C
D E
F
G
H
设 计 王佳渊 校 核 袁育新 批 准 马超群
版本 V1.0 日期 2014/8/15
逆变器部分图纸

6 7
3E2 3G2 BSM300GA120GN2
infineon V3
4 5
6 7
+603 NC -603 NC U13 NC V13 380 NC NC 380 NC W13 NC -607 NC +607
-603 4
-605
U3 V2 W1
LEM42
LEM41
ZYA100-S 正远 定做(LEM)
Vout
25V/100u
1R18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C38 1L5
R12R13
CON1 1
C
U1
1
8
2
7
3
6
10K/1206
10K/1206
15Ω/1206
3R3K
GND 2
1C20
KA7815 1C28 1C16
D4
Vin
IGBT1
C1
C1
C
4
5
NC
2
NB
1D4 US1G
1
D8
E1
E1
1U1 TOP227YN
3
NA
6 2NB 19 2NA
7 NC 17 723
12 723
2WJ
1WJ
7 3ERY 20 3ERZ
8 FIN 18 KJFA
14 800
801
802
8 3PB 21 3PA
9 FOUT 19 M204
16 204f
FIN
NC
9 NC 22 NC
10 201 20 204f
18 NC
N1
N2
10 3NB 23 3NA
光伏并网逆变器硬件设计以及拓扑结构

光伏并网逆变器及其拓扑结构的设计对于传统电力电子装置的设计,我们通常是通过每千瓦多少钱来衡量其性价比的。
但是对于光伏逆变器的设计而言,对最大功率的追求仅仅是处于第二位的,欧洲效率的最大化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对于光伏逆变器而言,不仅最大输出功率的增加可以转化为经济效益,欧洲效率的提高同样可以,而且更加明显。
欧洲效率的定义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平均效率或者最高效率。
它充分考虑了太阳光强度的变化,更加准确地描述了光伏逆变器的性能。
欧洲效率是由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效率按照不同比重累加得到的,其中半载的效率占其最大组成部分。
因此为了提高光伏逆变器的欧洲效率,仅仅降低额定负载时的损耗是不够的,必须同时提高不同负载情况下的效率(图1)。
图 1: 欧洲效率计算比重1、功率器件的选型在通用逆变器的设计中,综合考虑性价比因素,IGBT是最多被使用的器件。
因为IGBT导通压降的非线性特性使得IGBT的导通压降并不会随着电流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从而保证了逆变器在最大负载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较低的损耗和较高的效率。
但是对于光伏逆变器而言,IGBT的这个特性反而成为了缺点。
因为欧洲效率主要和逆变器不同轻载情况下效率的有关。
在轻载时,IGBT的导通压降并不会显著下降,这反而降低了逆变器的欧洲效率。
相反,MOSFET的导通压降是线性的,在轻载情况下具有更低的导通压降,而且考虑到它非常卓越的动态特性和高频工作能力,MOSFET成为了光伏逆变器的首选。
另外考虑到提高欧效后的巨大经济回报,最新的比较昂贵的器件,如SiC二极管,也正在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光伏逆变器的设计中,SiC肖特基二极管可以显著降低开关管的导通损耗,降低电磁干扰。
为了得到最大输入功率,电路必须具备根据不同太阳光条件自动调节输入电压的功能,最大功率点一般在开环电压的70%左右,当然这和具体使用的光伏电池的特性也有关。
典型的电路是通过一个boost电路来实现。
然后再通过逆变器把直流电逆变为可并网的正弦交流电。
逆变器电路图及原理讲解

逆变器电路图及原理讲解逆变器是一种把直流电能(电池、蓄电瓶)转变成交流电(一般为220伏50HZ正弦波或方波)的装置。
我们常见的应急电源,一般是把直流电瓶逆变成220V交流的。
简单来讲,逆变器就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装置。
不管是在偏远家村,或是野外需要或是停电应急,逆变器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比较常见的是机房会用到的UPS电源,在突然停电时,UPS可将蓄电池里的直流电逆变为交流供计算机使用,从而防止因突然断电而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
本文将介绍两种比较简单的逆变器电路图。
并附以简单的逆变器电路图说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下,自已动手做一个逆变器也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以一就是一张较常见的逆变器电路图。
以上是一款较为容易制作的逆变器电路图,可以将12V直流电源电压逆变为220V市电电压,电路由BG2和BG3组成的多谐振荡器推动,再通过BG1和BG4驱动,来控制BG6和BG7工作。
其中振荡电路由BG5与DW组的稳压电源供电,这样可以使输出频率比较稳定。
在制作时,变压器可选有常用双12V输出的市电变压器。
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12V蓄电池容量。
以下是一款高效率的正弦波逆变器电器图,该电路用12V电池供电。
先用一片倍压模块倍压为运放供电。
可选取ICL7660或MAX1044。
运放1产生50Hz正弦波作为基准信号。
运放2作为反相器。
运放3和运放4作为迟滞比较器。
其实运放3和开关管1构成的是比例开关电源。
运放4和开关管2也同样。
它的开关频率不稳定。
在运放1输出信号为正相时,运放3和开关管工作。
这时运放2输出的是负相。
这时运放4的正输入端的电位(恒为0)总比负输入端的电位高,所以运放4输出恒为1,开关管关闭。
在运放1输出为负相时,则相反。
这就实现了两开关管交替工作。
当基准信号比检测信号,也即是运放3或4的负输入端的信号比正输入端的信号高一微小值时,比较器输出0,开关管开,随之检测信号迅速提高,当检测信号比基准信号高一微小值时,比较器输出1,开关管关。
(整理)光伏逆变器回路图

表5 合肥阳光电源公司两种典型逆变器的性能指标光伏并网接口逆变器控制方法1 引言世界文明史上, 人类不断地从自然界索取、探求适合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源, 人们利用能源经历了材薪、煤炭、石油三个历史时期,这类常规能源不仅枯竭有期,而且它将引起一系列局部的或全球的环保问题。
因而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采取措施,积极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去探索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逐步使其取代常规能源,以减少环境污染并合理利用资源。
太阳能发电由于具有很多的优点,无污染,可再生,资源具有普遍性,机动灵活,可存储等,因此,光伏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对于普通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产品,然而随着对太阳能利用的进一步开发,和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光伏系统与电力系统的接口有以下发展趋势:(1) 既可以并网又可以独立发电, 光伏发电系统和电网共同向用户供电,提高供电可靠性;(2) 具备供电质量控制功能, 如谐波补偿、无功补偿、电压调节等。
本文正是在此要求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并网接口逆变器控制方法,该方法既能使得并网发电装置向电网以单位功率因数提供电能,同时也能按要求补偿无功和谐波,兼具有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和有源滤波器(APF)的功能。
2 并网接口装置的基本结构和等效电压源模型整个并网装置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补偿分量检测回路, 控制回路, IGBT主回路,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并网装置框图工作原理为由补偿分量检测回路检测出需要补偿的信号,形成参考电流值,控制回路通过参考电流值来控制逆变器工作,使逆变器向电网输送单位功率因数的电流和补偿分量,从而使系统电流中不含有谐波分量和无功功率。
控制回路根据检测到的谐波电流以及直流电压,按照一定的控制规律计算出控制量,这个控制规律便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要问题。
并网接口装置系统基本结构如图2所示:其主电路由电压型三相桥式、电力电子器件IGBT构成的逆变器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