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浮岛技术

合集下载

城市河道水系生态浮岛施工工法(2)

城市河道水系生态浮岛施工工法(2)

城市河道水系生态浮岛施工工法一、前言城市河道水系生态浮岛施工工法是一种综合利用技术,旨在改善城市河道水系环境,提高生态水域的水质和生态功能。

通过在水面上搭建浮岛,可以增加水面面积,提供生物栖息地,促进水生植被生长,改善水体的自净能力。

二、工法特点城市河道水系生态浮岛施工工法的特点如下:1. 灵活性高:由于浮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移动,因此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水域特点。

2. 生态环保:浮岛上可以种植水生植物,提供生态环境,促进水生生物繁衍生长,并对水质进行过滤和净化。

3. 经济效益好:浮岛的施工和维护成本较低,而且浮岛可以提供生态旅游和观光等功能,增加了城市的经济效益。

4. 抗风浪性强:浮岛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坚固稳定,可以承受较大的风浪冲击。

三、适应范围城市河道水系生态浮岛施工工法适用于城市内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环境改造和生态恢复,以及景观建设和水资源利用的项目。

四、工艺原理城市河道水系生态浮岛施工工法通过浮岛搭建、加固和种植水生植物等工艺措施,实现水体净化和生态恢复。

1. 浮岛搭建:先在水面上安装桩基,再根据设计要求连接浮筒和横梁,形成稳定的浮岛结构。

2. 加固:对浮岛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增加稳定性和承载力。

3. 种植水生植物:在浮岛上种植适应水生环境的水生植物,如芦苇、水葱等,以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

五、施工工艺1. 准备工作:调查勘测水域环境,制定施工方案,采购施工材料和设备。

2. 浮岛搭建:根据设计要求,在水面上安装桩基,连接浮筒和横梁,形成浮岛结构。

3. 加固处理:对浮岛结构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加装加强筋、固定螺栓等。

4. 种植水生植物:在浮岛上铺设培养层,种植水生植物,并进行养护管理。

六、劳动组织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浮岛的搭建、加固处理和水生植物的种植等工作。

根据工程规模和施工周期,合理安排劳动力资源和工作时间。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机具设备包括浮筒、横梁、桩基、加固筋、固定螺栓等。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1.生态浮岛技术介绍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

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生物浮岛,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

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人工生物浮岛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

现在,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湖泊、河道等封闭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水生植物在生物浮岛上的应用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

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

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 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1生物浮岛水生植物选择原则1.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2.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3.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4.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5.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观组织。

2.2常用水生植物植物的选择、种植密度及群落配置对净化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般选择种植:美人蕉、旱伞草、香蒲、菖蒲、千屈菜、粉绿狐尾藻、黄菖蒲等。

3.生态浮岛的载体要求目前,国内浮岛建设上形式各样。

主要区别大都在浮岛载体上,良好的耐用的浮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被风浪吹走或是单元之间的碰撞;2.经久耐用,需要抗老化、无污染,耐腐蚀;3.经济性,达到设计效果的同时减少投资成本;4.可扩展,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

4.本浮岛的结构特点浮岛单元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适当组合。

生态浮岛设计及植物选择

生态浮岛设计及植物选择

生态浮岛设计及植物选择1、生态浮岛功能与技术原理生态浮岛技术,是指通过载体将水生植物栽培在自然水域的水面, 不需要泥土的营养,利用植物根系及微生物作用去除水体中的N、P、有机物等污染物质,达到水质净化、营造景观甚至收获产量的效果。

植物光合作用发“机物移出水体P的无机化SS∖P.仃机物等吸附、沉淀、过尼、好找硝化脱烈依生物、藻类、小型动物的着△生态浮岛净化原理(图片来源:北极星环境修复网)人工浮岛多种多样,从大的层面可以分为干式人工浮岛和湿式人工浮岛。

水和植物不接触的为干式,接触的为湿式。

干式浮岛一般是用混凝土或发泡聚苯乙烯施工建造而成,但因为植物不和水接触,这种浮岛对水质没有净化作用,多用于景观。

湿式浮岛则是我们常见的利用PVC管、发泡聚苯乙烯、强化塑料、合成树脂、竹子等材料制作而成,需要固定装置以保证在水中位置相对稳定。

常用的固定设施有重量式、船锚式、桩基式等。

另外一般还会在浮岛本体和水下固定端之间设置一个小型的浮子。

△生态浮岛常见固定方式(来源:梁和国,等.人工生态浮岛技术在富营养化河湖中的应用)2、常见浮岛类型设计工程中常见的生态浮岛类型,包括:单一植物型浮岛、混合植物型浮岛、植物+生物填料型浮岛、植物+曝气型浮岛、漂浮湿地等。

2.1、单一植物型浮岛δ图片来源:网络多数研究表明,受植物之间的“协同作用”等影响,混合植物型浮岛比单一物种的生态浮岛净化效果更好,且系统也更加稳定。

△图片来源:农村事情2.3、植物+生物填料型生态浮岛研究发现,单纯的植物浮岛由于微生物量较少,与人工湿地相比处理效率较低,为改善这一问题,一些研究者们开始在浮岛基础上安装人工填料,以增强原本只有根系发生的生物膜的作用。

△植物+生物填料型生态浮岛2.4、 植物+曝气(+生物填料型)生态浮岛研究发现,在生态浮岛系统中加设曝气管后,溶解氧的增加促进 了硝化作用,增强了氨氮及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同时,较高的溶 解氧为水体中的好氧微生物特别是根际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 殖创造了条件。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设计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设计

生态浮岛(浮床)方案1.生态浮岛技术介绍采用生态技术对河道湖泊进行水质恢复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生态途径,目前在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已经被广泛应用。

生态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工湿地、生物浮岛,它包括微生物、水生植物、水生动物等组成的生态平衡系统。

城镇河道、湖泊由于空间和水位变化的限制,湿地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影响。

而人工生物浮岛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不受水位变化的影响,维护管理方便。

现在,生态浮岛因具有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消波等综合性功能,在水位波动大的水库或因波浪的原因,难以恢复岸边水生植物带的湖沼或是在有景观要求的湖泊、河道等封闭性水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2.水生植物在生物浮岛上的应用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

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

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 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2.1生物浮岛水生植物选择原则1.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2.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3.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4.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5.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观组织。

2.2常用水生植物植物的选择、种植密度及群落配置对净化效果有很重要的影响。

一般选择种植:美人蕉、旱伞草、香蒲、菖蒲、千屈菜、粉绿狐尾藻、黄菖蒲等。

3.生态浮岛的载体要求目前,国内浮岛建设上形式各样。

主要区别大都在浮岛载体上,良好的耐用的浮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结构具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止被风浪吹走或是单元之间的碰撞;2.经久耐用,需要抗老化、无污染,耐腐蚀;3.经济性,达到设计效果的同时减少投资成本;4.可扩展,便于运输易于拼接,可自由组合。

4.本浮岛的结构特点浮岛单元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适当组合。

生态浮岛资料

生态浮岛资料

生态浮岛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视。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城市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生态浮岛的概念应运而生。

生态浮岛是一种创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式,通过在水面上建造人工岛屿,与现有城市相衔接,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生态浮岛的定义生态浮岛是指建设在水体上的人工岛屿,结合了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和水利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理念和技术,旨在创造一个生态友好、低碳环保的居住和生活空间。

生态浮岛通常由多个功能区组成,包括居住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绿化休闲区等,可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

生态浮岛的优势1. 可持续发展生态浮岛采用了多种环保和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发电、雨水收集利用、植被覆盖等,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 提高空间利用率由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生态浮岛的出现有效解决了土地紧缺的问题,提高了城市的空间利用率,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3. 改善生活质量生态浮岛的绿化休闲区和水域景观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个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生态浮岛的应用生态浮岛在世界各地的城市都有广泛的应用。

一些发达国家如荷兰、日本等,在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时,都采用了生态浮岛的建设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而在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逐渐引入生态浮岛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创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浮岛的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生态浮岛作为一种创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方式,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人们应该不断探索和完善生态浮岛的建设理念和技术,以更好地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景。

在生态浮岛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合作,共同致力于打造绿色、环保、宜居的城市空间,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生态浮岛不仅是一种城市规划和建设方式,更是人类对于未来的畅想和追求,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

生态浮岛技术概述及应用前景

生态浮岛技术概述及应用前景

收稿日期:2010-06-01;修订日期:2010-07-06作者简介:童国璋(1965-),男,浙江永康人,学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和评价。

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局、浙江省环保局资助课题(编号:20091133B14、200921)。

第28卷第4期2010年8月江西科学JIANGXISCIENCEVol.28No.4Aug.2010文章编号:1001-3679(2010)04-0470-04生态浮岛技术概述及应用前景童国璋1,叶旭红2(1.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杭州310012;2.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浙江杭州310007)摘要:生态浮岛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生态污水处理技术。

概述了其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发展前景和今后重点,列举了应用实例。

关键词:生态浮岛;概述;应用中图分类号:X52;Q948.8文献标识码:AArtifical Ecological Floating Fed Overview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TONG Guo-zhang 1,YE Xu-hong 2(1.Zheji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Zhejiang Hanzhou 310012PRC ;2.Hanzhou Ci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Zhejiang Hanzhou 310007PRC )Abstract :Artific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a new kind of ecological waster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recent years.This paper summaries the updated development both the a-broad and the domestic.It also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giv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artific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in the future ,and then provides some analysis.Key words :Artifical ecological floating bed ,Overviews ,Application.0前言我国是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

生态浮岛技术参数

生态浮岛技术参数

生态浮岛技术参数生态浮岛技术是一种创新的生态、环保型建筑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应运而生。

生态浮岛技术以其独特的生态环保理念和卓越的工程实践为人们所熟知。

本文将围绕生态浮岛技术的相关参数展开探讨,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生态浮岛技术的参数之一是浮岛的尺寸和承载能力。

生态浮岛通常采用高强度的聚乙烯或聚丙烯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承载建筑、交通和人员活动等多种功能。

浮岛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从小型的休闲娱乐场所到大型的商业综合体,都可以采用生态浮岛技术进行构建。

生态浮岛技术的参数还包括建筑材料和结构。

在生态浮岛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选用符合环保要求的建筑材料,比如可降解的大型聚合物材料或再生材料,以降低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浮岛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防风、抗冲击、抗漂浮、抗老化等技术参数,以确保浮岛的安全和可持续使用。

生态浮岛技术还涉及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参数。

浮岛建设区域通常处于水域环境,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处理装置、水体净化系统、废水排放管道等。

还需要考虑浮岛对周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生态浮岛在适应性和协调性上的平衡。

生态浮岛技术还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利用的技术参数。

浮岛可以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满足其内部设施和活动的能源需求。

还可以配备节能、低碳环保的生活设施,如LED照明、太阳能热水器等,以提高浮岛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生态浮岛技术的参数包括浮岛尺寸和承载能力、建筑材料和结构、水处理和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利用等方面。

这些参数在生态浮岛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生态浮岛功能和效益的关键因素。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生态浮岛技术的参数也将不断完善和提升,为人类创造更加美好的水上生活空间。

生态浮岛技术的功能特点以及优势

生态浮岛技术的功能特点以及优势

生态浮岛技术的功能特点以及优势生态浮岛,又称人工浮床、生态浮床等,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

生态浮岛通常用于生态修复城市、农村的水体污染,也用于建设城市湿地景区等等。

生态浮岛是绿化技术与漂浮技术的结合体,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即浮岛框架、植物浮床、水下固定装置以及水生植被。

生态浮床有净化水质、美化水面景观、提供水生生物栖息空间及进行环境教育等多种功能。

生态浮床技术较其他水体修复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
1.其最大的优点就是直接利用水体水面面积,不另外占地。

充分利用我国广阔的水域面积,将景观设计与水体修复相结合;
2.可选作的浮床植物的种类较多,载体材料来源广,成本低,多用抗氧化材质,无污染,耐腐蚀,经久耐用;
3.浮床的浮体结构新颖,形状变化多样,易于制作和搬运,不受水位限制,不会造成河道淤积;
4.跟人工湿地相比,植物更容易栽培;
5.生态浮床管理方便,只需要定期清理维护,极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资源,降低了维护成本和设备的运行费保养费。

6.生态浮床净化效果好。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浮岛与人工湿地在同等面积条件下,生态浮岛的净水效率比人工湿地高出7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浮岛技术
9.1技术简介
生态浮岛技术是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学原理开发的一种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长有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可为野生生物提供生境的飘浮岛。

主要由浮岛基质、固定系统和植物组成。

生态浮岛工作原理:通过水生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吸收和水生动物的摄食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达到水质净化的目的,其中NH-2浮岛植物的根系在水中形成的富氧环境和根系表面的生物膜能高效的降解水中的COD、氮、磷的含量,而根系膜内微生物产生的多聚糖能有效吸附水中悬浮物。

浮岛上植物根系拥有巨大的表面积,为水中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固着载体,起到“生物膜载体”的作用。

加快生态修复进程。

人工浮岛会吸引野生动物如昆虫、蝶类、鸟类、两栖动物等在此栖息,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能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9.2工艺流程
在建造人工浮岛时,必须进行周详的考虑和规划,其中包括建造之前的准备工作,实地的调查水质分析,有关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浮岛的建造目的,成本的预算以及浮岛类型的选择方案等,进而指导建造工作,也有利于日后的监测和维护。

图9.1 生态浮岛技术工艺流程图
9.3技术要点
8.3.1施工准备
①按工程设计标准选择施工设备组配和设备放置场地。

②按工程合同入场要求,人员、设备和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③设备到达施工现场前,完成设备场地和道路的平整工作。

④各类设备施工现场放置,空间布局要有序,线路、管路及材料布置无交叉。

⑤作好设备和其它物资的防雨、防潮、防盗和防破坏的相关措施。

⑥指定专人负责技术设备和物资的安全。

⑦工程材料物资在指定地方整齐有序排放。

8.3.2位置选定
在水体中划定搭建浮岛区域,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①于植物种植以及收割管理;
②水体的其他功能需求,如通航、行船、湖面保洁;
③水体的观赏性,若需要突出浮岛的景观效果,至少应在视角10°~20°的范围内布设;
④保证浮岛种植区域有足够的日光照射时间。

8.3.3铺设
为了对生态浮岛/浮床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定量分析,分别设置3个边长为4m的正方形、水深1.5m的相互隔离的水池,在这三个隔离的水池里,A、B水池各放一个面积2m2、4m2的生态浮岛。

8.3.4固定
生态浮岛/浮床的水下固定设计是一个较为重要的设计内容,既要保证浮岛不被风浪带走,还要保证在水位剧烈变动的情况下,能够缓冲浮岛和浮岛之间的相互碰撞。

水下固定形式要视地基状况而定,常用的有重量式、锚固式、驳岸牵拉等形式。

另外,为了缓解因水位变动引起的浮岛间的相互碰撞,一般在浮岛单体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或适当的隔离物。

8.3.5播种
水生植物选择原则
①选择的植物应为适宜水系水质条件生长的多年生水生植物;
②以耐污抗污、且具有较强的治污净化潜能的植物为主;
③根系发达、根茎分蘖繁殖能力强,即个体分株快;
④植物生长快、生物量大;
⑤选择冬季常绿的水生植物或驯化后的具有景观价值的陆生植物;
⑥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综合岸线景观和湖面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观组织。

一般的水生植物都适合在生物浮岛上种植,即使是陆生植物经驯化后也可以在浮岛上种植。

但考虑到浮岛的净水作用及成本控制,一般选择种植:美人蕉、旱伞草、香蒲、石菖蒲、凤眼莲、大漂、浮萍、紫萍、槐叶萍等。

8.3.6种苗要求
①根据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预定草(灌)种子。

②供货商提供预定草(灌)种的样品和技术说明。

③草(灌)种验收内容:品种、数量、重量和包装等。

④草(灌)种现场置放:防水防潮防盗、品种标志清晰、索取称量方便、易于搅拌施工。

⑤草(灌)种质检项目:净度、净重、杂质、千粒重和发芽率。

⑥草(灌)种搅拌均匀后,装袋标注待用。

⑦为保证发芽率,有前处理要求的草(灌)种,应严格按照标准化处理方式操作。

⑧所用苗木采取园林苗木质检标准,规格遵循设计。

9.4材料说明
水生生态浮岛/浮床主要由多个浮岛单元组成,每个浮岛单元由、、、以及五部分组成。

浮岛单元可根据生物浮岛的设计形状进行适当组合。

浮岛单元一体性完整,拆装维护方便。

水生植物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选用
9.1工程材料一览表
95施工设备
施工需要船作为运输工具。

9.6养护要点
9.6.1种子繁殖,施工后可进行表层无纺布覆盖进行保墒。

植物生长到5cm后取出覆盖。

9.6.2植被覆盖保护形成后2年内,注意对绿化草种组成人工调控。

9.7人员配备
根据本技术施工工艺流程,每机组人员配备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9.2人员配备情况表
9.8成本分析
本技术成本主要包括铺设、固定、播种、养护的材料成本与劳动力成本。

综合单位面积(m2)成本为300元。

9.9适宜区域
适用于水库、水电站、人工湖泊或湿地等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