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学院机械学院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尊敬的教授:经过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我在这里向您提交我个人的课程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得到您的认同与指导。
一、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机械制造领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二、课程设计内容:1. 理论课程:包括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2. 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操作,教学生如何使用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制造;同时,教学生使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机械制造的仿真与建模。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媒体演示与实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2. 实践课程: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教学评估:1. 理论课程:通过课堂小测验,考察学生对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践课程:通过实践操作及结果分析,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水平。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主要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参考书目:《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工艺技术》。
六、课程设计计划:1. 第一周:简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2. 第二周至第十周:依次介绍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包括零件加工、装配、检测等;3. 第十一周至第十三周:进行实践操作,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机械零件的加工与制造;4. 第十四周至第十五周:使用相关软件进行机械制造的仿真与建模。
七、预期效果: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与工艺流程,能够使用机械制造工具与设备进行实践操作,同时具备使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与建模的能力。
八、结语:以上是我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的简要方案,我将会在教学中不断改进与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素质。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题目:设计CA6140拨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学生姓名0 一二年二月第一部分零件分析及毛坯图绘制1、零件的作用拨叉零件主要用在操纵机构中,比如改变车床滑移齿轮的位置,实现变速;或者应用于控制离合器的啮合、断开的机构中,从而控制横向或纵向进给。
拨叉应用于机床变速机构中如下图:变速操纵机构1――拨叉;2――曲柄;3――凸轮;4――轴;5――杠杆;6――轴;7――螺钉轴2的双联滑移齿轮和轴3上的三联滑移齿轮用一个手柄操纵。
变速手柄每转一转,变换全部6种转速,故手柄共有均布的6个位置。
变速手柄装在主轴箱的前壁上,通过链传动轴4。
轴4上装有盘形凸轮3和曲柄2。
凸轮3上有一条封闭的曲线槽,由两段不同半径的圆弧和直线组成。
凸轮上有1-6个变速位置,如图所示。
位置1.2.3使杠杆5上端的滚子处于凸轮槽曲线的大半径圆弧处。
杠杆5竟拔叉6将轴2上的双联滑移齿轮移向左端位置。
位置 4.5.6则将双联滑移齿轮向右端位置。
曲柄2随轴4转动,带动拔叉,拔动轴III上的三联齿轮,使它位于左、中、右三个位置。
顺次转动手柄,就可使俩个滑移齿轮的位置实现六种组合,使轴III得到6种转速。
拨叉在纵、横向进给机构中的应用:上图所示为纵、横向机动进给操纵机构的结构原理图。
、6--手柄2、21--销轴3--手柄座4、9--球头销5、7、23--轴8--弹簧销10、15--拨叉轴11、20--杠杆12--连杆13、22--凸轮14、18、19--圆销16、17--拨叉当需要纵向进给时,扳动手柄1向左或向右,使手柄1绕销轴2左、右摆动,手柄座3下端的开口槽拨动轴5上的球头销4左、右移动,轴5左端的开口槽推、拉杠杆11,使连杆12左右移动,连杆12左端通过销子推、拉凸轮13转动,凸轮13上的曲线槽通过销子14使拨叉16向里或向外移动,从而带动离合器M8,使之与轴XX H上的两个空套齿轮中的一个的端面齿啮合,实现向左或向右的纵向机动进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本)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任务1、课程设计题目XXXX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2、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包括编制工艺规程、设计夹具及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三部分内容。
(1)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规程的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①零件工艺分析。
抄画零件图,熟悉零件的技术要求,找出加工表面的成型方法。
②确定毛坯。
选择毛坯制造方法,确定毛坯余量,画出毛坯图。
③拟定工艺路线。
确定加工方法,选择加工基准,安排加工顺序,划分加工阶段,选取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
④进行工艺计算,填写工艺文件。
计算加工余量、工序尺寸,选择、计算切削用量,确定加工工时,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及机械加工工序卡。
(2)夹具设计夹具设计主要进行下面四个方面的工作:①具方案的确定。
根据工序内容的要求,确定定位元件,选择夹紧方式,布置对刀、导引件,设计夹具体。
②夹具总体设计。
绘制夹具结构草图、绘制夹具总装图,拆画夹具体零件图。
③夹具计算。
定位误差的计算,夹紧力的计算。
(3)课程设计说明书。
内容包括:课程设计封面、课程设计任务书、目录、正文(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的基本理论、计算过程、设计结果)、参考资料。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基本要求(1)工艺规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因此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①应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达到设计图纸上提出的各项技术要求。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能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
同时要尽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②在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
③工艺规程的内容,应正确、完整、统一、清晰。
工艺规程编写,应规范化、标准化。
工艺规程的格式与填写方法以及所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等应符合相应标准、规定。
(2)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的夹具在满足工艺要求,有利于实现优质、高产、低耗,改善劳动条件的同时,还应满足下列要求:①所设计夹具必须结构性能可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计划书【用心整理精品资料】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计划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一个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训练,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加工方法,加工装备等基本知识。
通过给定设计题目,初步掌握分析编制零件加工工艺规程和设计刀具的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题目1.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2。
设计可转位机夹车刀刀具三、课程设计的内容(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1。
选择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2.选择定位基准。
3.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等)4.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和公差5。
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四)填写工艺文件1。
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一套)(五)专用机夹刀具设计设计专用可转位机夹车刀刀具,画出专用可转位机夹刀具装配图及刀杆零件图。
1.选用硬质合金刀片材料牌号2.选用硬质可转位合金刀片规格、标准和代号3。
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刀具几何角度4。
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断屑方法及断屑槽参数5.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刀片的夹紧机构6。
选择可转位机夹车刀杆体刀槽几何参数7。
确定可转位机夹车刀的型式和尺寸(六)编写设计说明书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一)通过本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锻炼:1.能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基本理论和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
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刀具设计的训练,以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经济合理又能保证加工质量的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大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大纲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所学过的课程进行机械制造工艺及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为以后做好毕业设计、走上工作岗位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要求学生全面地综合运用本课程及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和机床夹具的设计。
其目的是:(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结合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机械加工工艺问题,初步具备设计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熟悉并运用有关手册、图表、规范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制图、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为毕业后走向社会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1、课程设计的内容课程设计题目通常定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零件图样、生产纲领和生产条件是设计的主要原始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给学生。
零件复杂程度以中等为宜,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设计题目,分组进行设计,按照所给零件编写出相应的加工工艺规程和完成某一道工序机床夹具设计,并撰写说明书。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参考设计指导书,认真地、有计划地、独立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具体设计内容如下:1)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工艺方案。
2)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选择各工序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辅具),确定某一代表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序尺寸。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工艺过程卡片和工序卡片)1套。
3)设计夹具一套,绘制夹具装配图1张。
4)撰写设计说明书1份。
2、课程设计中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应像在工厂接受实际设计任务一样,认真对待课程设计,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设计任务,合理安排时间和进度,认真地、有计划地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2)课程设计是学生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因此学生应自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钻研,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目录《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课程设计指导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设计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设计要求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设计方法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工艺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分析、研究零件图(和实物),进行工艺审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2选择毛坯制造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拟订工艺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夹具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1制订设计方案,绘制结构草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绘制夹具装配总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3绘制夹具零件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4撰写设计说明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5制3D效果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夹具设计中常易出现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三、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四、进度与时间安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对零件(中等复杂程度,生产纲领: 10万件/每年 ) 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 (二)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 (三)制订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1. 选择加工方案,制订工艺路线; 2. 选择定位基准; 3. 选择各工序所用的机床设备和工艺装备(刀具、夹具、量具等); 4. 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间尺寸和公差; 5. 确定切削用量和工时定额。
四、学时分配建议
本课程设计3周时间集中安排,对各步工作不作统一规定
,建议指导教师可按以下进度进行辅导:
课程设计内容
时间
熟悉课题、查阅资料
2天
零件分析,画零件图
1天
制订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4天
填写工艺文件
1天
夹具设计,画夹具装配图
3天
编写设计说明书
2天
答辩、修改
2天
合计
21天(3周)
五、其它说明
■ 1、每个小组分别设计一套工艺加工方案,再将设计 出来的两个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和完善,形成一个 相对理想的方案。
■ 同一大组(4~5人)一起设计出一个理想的工艺路线 方案。
■ 2、每大组针对不同工序设计出设计出两个夹具。
■
即2~3人设计一套夹具。
பைடு நூலகம் 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机械制造 技术基础”及有关课程内容,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 题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制定 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分析工艺问题的能力,以及 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应熟悉有关标准和设计资料, 学会使用有关手册和数据库。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 计是作为未来从事机械制造技术工作的一次基本训练。
设计的题目和内容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底板座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相关工序的专用夹具内容:⒈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⒉毛坯图1张⒊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⒋机械加工工序卡片8张⒌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⒍夹具体主要零件图1张⒎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目录序言-----------------------------------------------一、分析零件图纸并确定其生产类型--------------------二、选择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四、工序设计----------------------------------------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六、工艺过程卡和加工工序卡--------------------------七、夹具设计---------------------------------------- 设计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底板座架工艺与工装设计摘要:本设计对底板座架的各个加工难点、生产类型进行了分析,针对零件的结构特点进行毛坯设计、对其工艺过程进行了设计。
为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各个加工工序的工装夹具,对十字孔加工的夹具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其它座架零件的加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底板座架工艺工装夹具设计序言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在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又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为今后和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中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中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中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中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中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大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中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
一、设计题目生产批量:大批生产二、设计工作量要求1、零件图1张:手绘、CAD(或Solidworks\Pro-E)绘制各1份(含相应格式电子文件);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艺工序卡片2张(2个典型工序);5、工艺装备(夹具)设计装配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6000字以上)。
三、设计目的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公差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中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熟悉该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原理;2、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3、进一步培养识图、绘图、工艺运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
四、资料查阅与收集任务:1、查阅和收集所给题目零件的零件图、该零件在产品或部件中的作用、材料及热处理特点、机械加工工艺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等;2、查阅和收集对应的毛坯图、了解毛坯的制造过程和要求等;3、查阅和收集该零件加工工艺规程编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点;4、查阅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夹、量、刃具、设备;相应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阅和收集相关加工方法的总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认为应收集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