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云及天气等电码符号表

合集下载

气象编报电码1

气象编报电码1

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电码(GD—01 III)一、电码型式1段IIiii i R i X hVV Nddff 1s n TTT 2s n T d T d T d 3P0P0P0P0 4PPPP 5appp 6RRR1 7wwW1W2 8N h C L C M C H3段333××0P24P24T24T241s n T X T X T X2s n T n T n T n3s n T g T g T g7R24R24R24R24 9S P S P s P s P(911f x f x 915dd 925SS 934RR 939nn)符号内容及编报规定0 段AAXX——陆地测站地面天气报告的识别字码。

YYGG1组YY——日期(世界时),01表示该月第一日,02表示第二日,余类推。

GG——观测正点时间(世界时),以整时数编报。

1——风的指示码,表示风速用仪器实测,以米/秒为单位编报。

(SMG)、(SiG)组(SMG)定时、(SiG)补充,两组为经邮电部门发报用的报类指示组。

其中,SM、Si为固定英文字母,G根据发报时次编码,整组必须加括号编发。

G——本次报观测正点时间(世界时)小时的个位数,按下表编报。

例、北京时08时观测(SMG)(SM0)例、北京时11时观测(SiG)(Si3)1 段II iii组I I——区号iii——站号例、56 294i R i X hVV组i R——第一段中是否编报了降水量组(6RRR1)的指示码,按下表编码。

24242424(2)05、11、17、23时天气报中,不编报6RRR1组,i R固定编报4i X——是否编报了现在天气和过去天气组(7wwW1W2)的指示码,按下表编报。

i X电码表h——最低的云底部高度,按下表编报。

全部天空不可辨时,h报×,N报9,8N h C L C M C H组省略不报。

VV——有效能见度,按VV电码表编报。

(1)测站只采用电码00—50和56—80编报。

6.6云的电码及所代表的天气意义解析

6.6云的电码及所代表的天气意义解析

5/5
6/6
Cu hum Fc Cu cong
Sc cug(发展)
Cu hum Fc
Sc cug
Cu hum Fc
Sc cug
4
1
Cu cong 2
特殊情况:(6)
CL=5表示天空CL云以普通层积云为主,有时可伴有Sc cug或Fs。 CL=8说明大气过程处于向稳定方向或向直展方向发展的十字路口。
(C L )
Cu hum Cu cong Cb cap 9
Cb calv Fc Cu hum 3
特殊情况:
总 /低 6/6
(4)当普通层积云下的 部分积云已发展成积雨 云时,虽其云量较少, 也应根据积雨云的具体 类别,把CL应编报为电 码 3或 9。
Sc tra
云 状
Cu hum
Fc
Cb calv
0 1 2 3 4 5 6 7 8
9 ×
没有CL云。 淡积云、碎积云,或者两者同时存在。 浓积云,可伴有淡积云、碎积云或层积 云,云底在同一高度上。 秃积雨云。 积云性层积云。 层积云,不是积云性的。(Sc tra、Sc op) 层云、碎层云。 恶劣天气下的碎雨云。 积云和不是积云性的层积云同时存在,此两 种云的底部高度不同。 鬃积雨云。 由于黑暗、或雾、或沙尘暴、或其他类似现 象以致看不到属于CL的各属云
总/低
6/6
6/6
6/6
6/6
云 状
低云码
Sc tra(1200)Cu hum(800) Sc tra Sc tra Cu hum(800) Sc tra(800) Cu hum Cu cong Cu cong(800) 8 1 5 2
特殊情况:
普通层积云下有碎积云的编报: 这种形成有两种演变过程, 分别编报: ①一般天气的情况:天空原有Sc云存在,以后Sc云的下面出现 Fc云。这种云天演变情况,CL适合于编报电码8。 ②恶劣天气转好的情况:在Sc支下面有Fc云同时存在。如果Fc 趋于消散,CL宜编报电码5;如果Fc正在发展中,则CL宜编 报电码8。

、天气现象电码资料

、天气现象电码资料

1937 1758
20 过去6小时 观测前1小时 观测时 23
1629 1618 1758
1937 1904 1925
1612-1904(小)
17 过去3小时 观测前1小时0 过去6小时 观测前1小时 观测时 25
1612
1904
1329-1427(中) 1330-1650(14大,17中)
1401
19
1910 20
1915
210-502
502-605
620-745(中)
621-746(大)
08 过去6小时 观测前1小时 观测时 92
210 502
502 605
620
745
621
746
410-655 702 –710
655-744 704-712
655NE-747SW 754-856
11 8
1011
23
1011 1042
14 1012
1332 1304
17 1350
14
1304
1350 19
1310
1321
编报原则:
2、观测时15分钟内出现的现象都算是“观测时的现象”。 当观测时15分钟内先后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现象时,尽量 合并选码,不能合并选码的,则按选大码的原则编报。
过去6(3)小时 观测前1小时 观测时
50 14
(间,小)
1412 17 1401
59 1654 1654 (V=0.4km)
现在天气现象电码
过去6(3)小时 观测前1小时 观测时
2105 02
65 155 (大,连)
68
23
2205
23
(小)

气象旬(月)报电码

气象旬(月)报电码

气象旬(月)报电码(HD—03)一、电码型式及内容1 段基本气象段(1) (2) (3) (4)(AB) IIiii 0S n ttt 1S n t v t v n t(5) (6) (7)2S n t e t e t e3n0·1r1r1r14S n r v r v r v(8) (9) (10)5n f s1s1s17S n TTT(11) (12) (13)8S n T v n F n F9R1R1R1R1×S n R v R v R v2 段农业气象段(14) (15) (16)222××0BBEn E1CS n E v E v(17) (18) (19)2gggW 3MMMM 4∑T∑T∑T∑T(20) (21) (22)5S n∑TV∑TV∑TV8H20H20H50H50(23)9H70H70H100H1003 段灾情段(24) (25) (26)333××1VVBB 2mmdd(27) (28)3YQQQ 4FFFu4 段地温段(29) (30) (31)444××(32) (33) (34)(35)160 320二、编报总则2.1本电码为气象台站编发气象旬(月)报用的统一编码。

2.2气象旬(月)报在每旬初的1日、11日、21日的03点以前,将上旬(月)的报编好,电文要认真校对,加(AB)报类标志传至当地电信部门,用加急公益电报(C报类,特别业务标识UGT)以OBSER电报挂号发至本省、市、自治区气象台(按照改变气象旬(月)报通信传递工作的规定);省、市、自治区气象台再将其中规定应向国家气象中心拍发旬(月)报台站电报的l一5段转发北京。

个别站如夜间发报困难,可在08点发出。

边远台站需用特急电报拍发。

2.3编报所用气象资料是台站过去一旬(月)内观测并经过计算所得的资料。

资料时限,一律截至旬末那一天的20点。

气象旬月报电码

气象旬月报电码

气象旬(月)报电码(HD-03)一、电码型式及内容1 段基本气象段(AB) Iiiii 0Snttt 1Sntvtvnt 2Sntetete 3n0·1r1r1r1 4Snrvrvrv5nfs1s1s1 6ksksn50n50 7SnTTTh h8SnTvnFnF 9R1R1R1R1 ×SnRvRvRv注:本电码之列出基本气象段电码型式表一电码内容2.1 本电码为气象台站编发气象旬(月)报用的统一编码。

2.2 气象旬(月)报在每旬初的1日、11日、21日的03点以前,将上旬(月)的报编好,电文要认真校对,加(AB)报类标志传至当地电信部门,用加急公益电报(C报类,特别业务标识UGT)以OBSER 电报挂号发至本省、市、自治区气象台(按照改变气象旬(月)报通信传递工作的规定);省、市、自治区气象台再将其中规定应向国家气象中心拍发旬(月)报台站电报的l一5段转发北京。

个别站如夜间发报困难,可在08点发出。

边远台站需用特急电报拍发。

2.3 编报所用气象资料是台站过去一旬(月)内观测并经过计算所得的资料。

资料时限,一律截至旬末那一天的20点。

2.4 计算旬(月)平均气温距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所使用的平均值应采用本站最近的阶段气候资料整编相应的累年平均值,不需每年求取平均值。

2.5 凡应编发的段必须按本电码型式顺序编发。

有指示组的段,只要该段其中一组有报,段指示组必须编发,整段无报,该段省略不发。

按规定全组无报,该组省略不发。

需要编报的码因项目缺测或情况不明时,编"×"。

用实测值直接编报的项目,实测值为0时则编"0",实有位数少于需编报位数时,则在左方空位上加"0"补齐。

例如:旬降水量5.0mm,则r1r1r1编报005。

三、1段基本气象段编报说明3.1 (AB)(第1组)--气象旬(月)报的报类标志,必须编报。

3.2 IIiii组(第2组)3.2.1 II--本台站区号3.2.2 iii--本台站站号 .3.3 0Snttt组(第3组)3.3.1 0--组指示码3.3.2 Sn--正负号,按表三编报。

云的电码以及所代表的天气意义

云的电码以及所代表的天气意义

云的电码以及所代表的天气意义周雪梅一、云码气象报告中采用CH CM CL三类云码。

每类包括十一个云码,云码所表示的是某一高度气层整个云天的状态,用来反映当时大气的运动状况&发展趋势。

一个云码可以表示一种云,也同时表示几种云。

(一)、CH云:包括CI CS CC三个云属CH=0 没有CH云。

CH=1 毛卷云,不是有系统侵入天空的。

非系统发展的钩卷云也编报CH1。

CH=2 密卷云,不是系统侵入天空的。

有时可能的积雨云顶部的残余部分。

CH=3 伪卷云,是积雨云的残余,或是远处见不到母体的积雨云的顶部。

对于砧状卷云是否来源于积雨云有怀疑时,应报CH2。

CH=4 卷云(常常是钩卷云)有系统的侵入天空,常全部渐渐变厚。

CH=5 卷层云有系统的侵入天空,且常全部增厚,连续云层的高度角不到45度。

有时卷层云前端有卷云,它们常成辐辏状向天空发展,如卷云和卷层云共存时,所谓连续云层的高度角,是以卷层云前缘部分为准,而不包括卷云部分。

CH=6 卷层云有系统侵入天空,连续云层的高度角已经达到或超过45度,且未布满天空。

CH=7 卷层云布满天空。

CH=8 卷层云不是有系统的侵盖天空,也不布满天空。

CH=9 卷积云为主的高云天空。

卷积云与卷层云同时存在,卷积云量多于卷层云,但卷层云正在逐渐侵盖天空,即因编报电码5或6。

CH=X 由于黑暗、或雾、或沙尘暴、或其他类似现象,或有完整的较低云层存在(一般指云量为10或10-),以至看不到属于CH云的各属云。

(二)、CM云,包括AS、AC、NS三个云属及SCLENT SCCAST两个云类。

CM=0 没有CM云。

CM=1 透光高层云。

CM=2 蔽光高层云或雨层云。

厚的高层云&雨层云是经常在连续演变,期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除结构有所不同外,在组成和成因上都是一样的,故包括在同一云码中。

CM=3 透光高积云,较稳定,并且在同一个高度上。

CM=4 透光高积云(常成荚状)或荚状层积云,云片常不断地变化,常出现在不同高度上。

气象符号

气象符号

电码N总云量W1W2过去天气h云高(m)云的种类N h有C L云时C L总量,无C L云时的C Mm云量C L低云族C M中云族C H高云族0 无云<50 没有低云没有中云没有高云1 1 50淡积云和(或)碎积云透光高层云毛卷云 12 2~3 100 浓积云蔽光高层云或雨层云密卷云 33 4沙(尘)暴或吹雪雪暴200 秃积雨云透光高积云伪卷云 44 5 雾或霾300 积云性层积云荚状高积云钩卷云 55 6 毛毛雨600 普通层积云成带或成层的透光高积云卷云或卷层云,云层高度不及45°66 7~8 非阵性的雨1000层云和(或碎层云)积云性高积云卷云或卷层云,云层高度超过45°879或10非阵性固体降水或混合降水1500 碎雨云复高积云或蔽光高积云卷层云布满天空98 10 阵性降水2000 积云和普通层积云堡状或絮状高积云卷层云未布满天空109 不明雷暴(或伴有降水)鬃积雨云混乱天空的高积云卷积云×WW0 1 2 3 400对云未进行观测或观测不到云在消散和发展缓慢天空状况没有变化云在形成或发展烟10 轻雾散片浅雾浅雾闪电视区内有降水未及地20观测前有毛毛雨观测前有雨观测前有雪观测前有雨夹雪观测前有毛毛雨或雨30沙(尘)暴减弱沙(尘)暴无大变化沙(尘)暴加强强沙(尘)暴减弱强沙(尘)暴无大变化40 近区有雾散片的雾天顶可辨雾渐减弱天顶不可辨雾渐减弱天顶可辨雾无大的变化50间歇性轻毛毛雨连续性轻毛毛雨间歇性毛毛雨连续性毛毛雨间歇性浓毛毛雨60 间歇性小雨连续性小雨间歇性中雨连续性中雨间歇性大雨70 间歇性小雪连续性小雪间歇性中雪连续性中雪间歇性大雪80 小阵雨中阵雨大阵雨小阵性雨夹雪中或大阵性雨夹雪90 中或大冰雹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小雨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中或大雨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小雪或雨夹雪或霰冰雹观测前有雷暴观测时有中或大雪或雨夹雪或雹霰WW 5 6 7 8 900 霾浮尘扬沙或尘土视区内有尘卷风视区内有沙(尘)暴10视区内有降水在五公里外视区内有降水已及地雷暴飑龙卷20 观测前有阵雨观测前有阵雪或阵雨夹雪观测前有冰雹或霰(或伴有雨)观测前有雾观测前有雷暴(或伴有降水)30强沙(尘)暴加强弱低吹雪强低吹雪弱高吹雪强高吹雪40天顶不可辨雾无大的变化天顶可辨雾变浓天顶不可辨雾变浓天顶可辨雾并有雾凇天顶不可辨雾并有雾凇50连续性浓毛毛雨轻毛毛雨并有雨凇中或浓毛毛雨并有雨凇轻毛毛雨夹雨中或浓毛毛雨夹雨60 连续性大雨小雨并有雨凇中或大雨并有雨凇小雨夹雪(或轻毛毛雨夹雪)中或大雨夹雪(或中浓毛毛雨夹雪)70 连续性大雪冰针(或伴有雾)米雪(或伴有雾)孤立的星状雪晶(或伴有雾)冰粒80 小阵雪中或大阵雪小阵性霰或伴有雨或雨夹雪中或大阵性霰或伴有雨或雨夹雪小冰雹或伴有雨或雨夹雪90观测时有雷暴伴有雨或雪或雨夹雪观测时有雷暴和冰雹或霰观测时有大雷暴和雨或雪或雨夹雪观测时有雷暴和沙(尘)暴和降水观测时有大雷暴和冰雹或霰W1W2编码表编码符号含义编码符号含义04 烟幕68 雨夹雪05 霾70 雪06 浮尘76 冰针07 扬沙77 米雪08 尘卷风78 孤立的星状雪晶09 测站无风暴,视区内有沙暴79 冰粒10 轻雾80 阵雪12 浅雾83 阵雨夹雪13 闪电85 阵雪16 测站无降水,视区内有降水87 霰17 雷暴88 小冰雹18 飑89 大冰雹19 龙卷风A1 风速大于等于8米/秒31 沙暴A2 风速大于等于17米/秒36 低吹雪B1 露38 高吹雪B2 霜40 测站无浓雾,视区内有浓雾B3 积雪44 天顶可辩雾B4 结冰45 天顶不可辩雾B9 雪暴49 雾凇C1 极光50 毛毛雨C2 华60 雨C3 晕66 雨凇。

国标天气符号

国标天气符号

国标天气符号是一种表示天气现象、云状和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国标天气符号:
晴天符号:一个三角形,表示太阳。

阴天符号:一个叉叉形,表示云层。

多云符号:一个圆形,表示太阳和云层。

小雨符号:一个十字形,表示小雨。

中雨符号:一个人字形,表示中等强度的雨。

大雨符号:一个多条线的形状,表示大雨。

霜冻符号:一个菱形,表示霜冻。

雷雨符号:一个闪电形状,表示雷雨。

降雨符号:一个水滴形状,表示降雨。

降雪符号:一个雪花形状,表示降雪。

雾符号:一个正方形,表示雾。

风符号:一个风扇形状,表示风。

降温符号: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横线,表示降温。

阳光符号:一个圆形和一个横线,表示阳光。

雨水符号:一个水滴形状和一个横线,表示雨水。

太阳符号:一个圆圈和一个横线,表示太阳。

月亮符号:一个圆圈和一个横线,表示月亮。

云彩符号:一个云朵形状,表示云彩。

雨伞符号:一个雨伞形状,表示雨伞。

雪人符号:一个雪人形状,表示雪人。

这些国标天气符号可以用于天气预报、气象观测记录和气象研究等领域。

使用这些符号可以方便地描述和记录天气现象的种类、强度和持续时间等,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及过去天气等电码符号表
电 码
N
总云量
W 1W 2 过去天气
h


(m)
云的种类
N
h

C L
云时C L 总量,无C L 云时的C Mm 云量
C L 低云族
C M 中云族
C H 高云族
0 无 云
<50
没有低云 没有中云 没有高云
1
1 50
淡积云和
(或)碎积云
透光高层云
毛卷云
1
2 2~3
100
浓积云
蔽光高层云或雨层

密卷云
3
3
4
沙(尘)
暴或吹雪
雪暴
200 秃积雨云
透光高积云
伪卷云
4
4
5
雾或霾
300
积云性层积云 荚状高积云 钩卷云
5
5
6
毛毛雨
600
普通层积云
成带或成层的透光
高积云
卷云或卷层云,云层
高度不及45°
6
6
7~8
非阵性的
雨 1000
层云和(或碎层
云)
积云性高积云
卷云或卷层云,云层
高度超过45°
8 7
9
或 10
非阵性固体降
水或混合降水
1500
碎雨云
复高积云或蔽光高
积云
卷层云布满天空
9
8
10
阵性降水 2000
积云和普
通层积云 堡状或絮状高积云 卷层云未布满天空 10
9
不 明
雷暴(或伴
有降水)
鬃积雨云
混乱天空的高积云
卷积云
×
天气现象的填图符号及电码表
WW0 1 2 3 4
00 烟
10 轻雾散片浅雾浅雾闪电
视区内有降
水未及地20
观测前有毛毛

观测前有雨观测前有雪
观测前有雨夹

观测前有毛
毛雨或雨30
沙(尘)暴减

沙(尘)暴无
大变化
沙(尘)暴加

强沙(尘)暴
减弱
强沙(尘)暴
无大变化40 近区有雾散片的雾
天顶可辨雾渐
减弱
天顶不可辨雾
渐减弱
天顶可辨雾
无大的变化50
间歇性轻毛毛

连续性轻毛毛

间歇性毛毛雨连续性毛毛雨
间歇性浓毛
毛雨
60 间歇性小雨连续性小雨间歇性中雨连续性中雨间歇性大雨70 间歇性小雪连续性小雪间歇性中雪连续性中雪间歇性大雪80 小阵雨中阵雨大阵雨小阵性雨夹雪
中或大阵性
雨夹雪
90 中或大冰雹
观测前有雷暴
观测时有小雨
观测前有雷暴
观测时有中或
大雨
观测前有雷暴
观测时有小雪
或雨夹雪或霰
冰雹
观测前有雷暴
观测时有中
或大雪或雨
夹雪或雹霰WW 5 6 7 8 9
00 霾浮尘扬沙或尘土
视区内有尘卷

视区内有沙
(尘)暴10
视区内有降水
在五公里外
视区内有降水
已及地
雷暴飑龙卷
20 观测前有阵雨
观测前有阵雪
或阵雨夹雪
观测前有冰雹
或霰(或伴有
雨)
观测前有雾
观测前有雷
暴(或伴有降
水)
30
强沙(尘)暴
加强
弱低吹雪强低吹雪弱高吹雪强高吹雪40
天顶不可辨雾
无大的变化
天顶可辨雾变

天顶不可辨雾
变浓
天顶可辨雾并
有雾凇
天顶不可辨
雾并有雾凇50
连续性浓毛毛

轻毛毛雨并有
雨凇
中或浓毛毛雨
并有雨凇
轻毛毛雨夹雨
中或浓毛毛
雨夹雨
60 连续性大雨小雨并有雨凇
中或大雨并有
雨凇
小雨夹雪(或
轻毛毛雨夹
雪)
中或大雨夹
雪(或中浓毛
毛雨夹雪)70 连续性大雪
冰针(或伴有
雾)
米雪(或伴有
雾)
孤立的星状雪
晶(或伴有雾)
冰粒
80 小阵雪中或大阵雪
小阵性霰或伴
有雨或雨夹雪
中或大阵性霰
或伴有雨或雨
夹雪
小冰雹或伴
有雨或雨夹

90
观测时有雷暴
伴有雨或雪或
雨夹雪
观测时有雷暴
和冰雹或霰
观测时有大雷
暴和雨或雪或
雨夹雪
观测时有雷暴
和沙(尘)暴
和降水
观测时有大
雷暴和冰雹
或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