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方法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草地动态监测野外调查技巧

草地动态监测野外调查技巧
小 于总盖 度 。
样 方 调查是 野外 调查 最 常用 的研究 手段 。要进
44 样方种 类 .
行样 方 调查 , 首先 要 确定 样 方 面积 。样方 面 积 一般 应不 小 于群 落 的最 小 面积 。所 谓最 小 面积 , 是最 就 小有 这样 大 的空 间 , 才能 包 含组 成 群 落大 多 数 植物
样方调查 时 , 如果 样 方 面 积 较 大 , 多用 样绳 围起 样
样方 数量 。 灌 木及 高大草 本类 植物 的草 原 , 地 具有 样
内可只设 置一 个 l O 的样 方 , O m2 不做 重复 。
参考文献 : ‘
[ 朱 进 忠 . 业科 学【 】 京 : 国农 业 出版 社 ,0 9 1 】 草 M. 北 中 20.
422 群落 类 型与最 小面 积 的关系 。一般 环境 条件 ..
越优 越 , 群落 的结 构越 复杂 , 组成 群落 的植 物种类 就
越 多 , 应地 最小 面积 就越 大 。如在 戈壁 草原 , 相 最小
面积 只 要 I 2 右 , 含 的 主要 高等 植 物 可能在 l m左 包 0 种 以 内。
33 随机选 样 。 . 任意 的 、 规则 的选 样 不 对 于在 同一 个 类 型选 择样 地 , 常采 取 随 机取 通
数 目、 等进 行估算 。例 如 , 被 盖度测 定 。 面积 植
433 盖 度 ( 盖度 、 .. 总 层盖度 、 盖度 ) 种 的测 量 。群落 总盖度 是 指一定 样地 面积 内原有 生 活着 的植物覆 盖 地 面的百分 率 , 括灌 木层 、 包 草本 层 的各层 植物 。各
43 采集 方法 .
设 3个 样方 。如果 地形 平坦 , 植被 均匀 , 可适 当减 少

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平衡计算

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平衡计算

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平衡计算
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平衡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降雨量
降雨是土壤水分的主要来源,因此需要记录降雨量以及降雨时间。

2. 蒸发散量
蒸发散量包括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两部分,它们会导致土壤水分的减少。

3. 土壤类型和土壤渗透性
不同的土壤类型和渗透性会影响土壤的水分吸收和保持能力。

4. 植被类型和生长状况
不同的植被类型和生长状况会影响植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从而影响土壤水分的平衡。

基于以上因素,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来计算牧草地土壤水分的动态平衡:
SM = SM0 + (P – E – DP) / D – (ET / D)
其中:
SM:土壤水分含量
SM0:初始土壤水分含量
P:降雨量
E:土壤蒸发量
DP:植物蒸腾量
D:土壤深度
ET:总蒸发量(ET = E + DP)
计算出的土壤水分含量需要与植物的生长需求相匹配,以保证牧草地的产草量和质量。

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监测与预测

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监测与预测

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监测与预测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监测与预测引言天然草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地球的碳循环、水循环和能量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草地生物量是指生态系统中存储的生物形态如根、茎和叶的总量,它直接影响草地的功能和健康程度。

因此,了解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并准确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对于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草地生物量的监测天然草地生物量的监测是通过定期采样和称重的方式进行的。

在实地考察前,需要确定采样的区域和时间,并根据草地类型和植被分布确定合适的样点。

采样时,需要在每个样点内设立固定的采样面积,并选择代表性地采集草地的植被样本。

采样结束后,样本需带回实验室进行干燥和称重,以得出生物量的具体数值。

草地生物量的变化影响因素影响天然草地生物量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降水量、温度、土壤水分、养分状况、火灾频率等。

降水是影响草地生物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过量或不足的降水都会对草地生物量产生负面影响。

温度的变化也会影响草地生物量的增长和分布,例如,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快,而过低的温度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土壤水分是草地生物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适宜的土壤水分有利于草地植被的生长和发育。

养分状况和火灾频率也会影响草地生物量的分布和变化。

草地生物量的预测模型为了准确预测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预测模型。

其中,基于气候因素的模型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气候数据与草地生物量的关系,建立数学模型以预测未来的变化。

例如,通过分析气温和降水数据,可以预测草地生物量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响应。

另外,机器学习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草地生物量的预测中。

通过使用大数据和复杂的算法,机器学习模型可以更准确地预测草地生物量的变化趋势。

草地生物量的管理和保护了解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对于草地的管理和保护至关重要。

根据生物量监测的结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草地的生态环境。

例如,当草地生物量较低时,可以通过增加施肥、灌溉或适度的放牧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牧地产草量测定载羊量测算

牧地产草量测定载羊量测算

牧地产草量受季节、气候、品种以及放牧利用形式等因素的影响。

测定牧地产草量,对确定合理的载羊量具有重要意义。

可采用样方测定法。

方法是以1平方米牧地割草量作为一个样方,每个放牧小区至少抽测10个样方,每个大区抽测10~20个样方,荒漠类型的牧地需测50~100个样方,以实际所测样方数除以样方产草量的总和(千克),再乘以10000,即可计算出每公顷牧地的产草量(千克)。

计算公式为:
每公顷产草量(千克)=全部样方产草量的总计(千克)/实际所测样方数×10000
其中:10000为每公顷牧地的平方米数。

在抽样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方,要求所测样方的割草高度与山羊采食高度近似,且去除山羊不能利用的植物,以使测草量更符合实际。

(二)载羊量测算
牧地的载羊量可以用牧地总面积承载的放牧山羊头数来表示,也可以用每公顷牧地承载的放牧山羊头数表示。

计算公式分别为:
牧地载羊量=(牧地总产量×可食率)/(每天每头采食量×放牧天数)
其中:可食率(%)=羊实际可采食的草量/总产草量×100
2、每公顷牧地载羊头数
每公顷牧地载羊总头数=每公顷青草产量/(羊每天每头所需青草量×放牧天数)。

内蒙古第四次草地资源调查草地生产力测定及计算方法简介[1]_(精)

内蒙古第四次草地资源调查草地生产力测定及计算方法简介[1]_(精)

第 14卷第 4期内蒙古草业 Vol. 14,No. 4 2002年 12月Inner M ong olia Prataculture Dec. , 2002文章编号 :1009— 1866(2002 04—0020— 02内蒙古第四次草地资源调查草地生产力测定及计算方法简介Ξ安卯柱 1, 高娃 1, 朝鲁 2(11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勘察设计所 , 内蒙古呼和浩特 ,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0摘要 :通过测定灌木占地比例 (, 。

这样的方法测算草地生产力简便 , 易于理解 , 便于操作。

, , 可以引用该种的标准产量计算该类草地生产力。

关键词 :; 、郁闭度中图分类号 :S143191文献标识码 :A全区第四次草地资源调查测草地生产力的方法是在以前草调工作方法的基础上 , 经修改和充实才成为第四次草调工作测定草地生产力及其计算方法。

牧草产量的测定方法随草地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 计算方法也随之改变 , 具体方法如下所述 :1草地类型无灌木或高大草本时的产草量测定方法一般采用从地面剪割 , 单独称其鲜重。

优势种和次优势种按种分别称重 , 其余按经济类群称重。

对于较明显的有毒有害植物也应分别剪割并称重 , 也可注明其毒性或利用的家畜和利用的季节。

称重后的草样应系好标签带回 , 风干后再称其干重 , 求出干鲜比 , 以便其它样地利用这个干鲜比值计算干草产量。

并将表格测产栏填写完整。

对不能识别的植物种类应采集标本 , 挂好标签 , 以备鉴定的查对 , 草本测产一律采用一平方米样方 , 随机设置样方 , 重复测产 3次 , 取其平均值。

2草地类型有灌木或高大草本时的产草量测定方法灌木或高大草本层下的草本层测产方法与无灌木或高大草本时样地的测产方法一样 , 也是测 3个产量样方 , 取平均值。

在灌木郁闭度达 5~40%时的样地 , 或戈壁滩上的放牧利用地植被郁闭度小于5%时 , 尤其是无草本只有小灌木而且郁闭度很小的戈壁滩放牧地 , 需要另外单测灌木或高大草本产量。

草地监测技术及载畜量计算方法

草地监测技术及载畜量计算方法

• • • • • • • •
(3)羊单位
• 在行业标准中规定一只体重50kg并哺半岁以内单羔,日消耗标 准干草1.8kg的成年母羊为一个羊单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省放牧家畜体重测定的部分统计资料
(包括果洛、海北和海西): 年 龄 畜 别 数 量 平均体重

• • •


牛 3岁—成年
羊 1岁—成年
青海省草地监测及 天然草地载畜量计算方法
吴阿迪
一、草地资源调查与草地监测
• 1、草地资源调查: • 草地资源调查是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手段对草地进行 周密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一定空间的环境、社会生 产条件以及在这些条件下形成的草地类型,它们的数 量、质量和生产力特征、地域分布和演替规律。同时 搞清调查地区的水土和其他生物资源、社会生产力结 构以及发展历史和现状、取得的经验教训和存在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为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 发展和草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提供系统的完整的资 料。
②上世纪八十年代草地资源调查标准
羊单位折算 : 1只山羊折0.8个绵羊单位、 1头驴折3个绵羊单位 1头黄牛折5个绵羊单位、 1头牦牛折4个绵羊单位 1匹马折6个绵羊单位、 1匹骡折个5绵羊单位 1峰驼折7个绵羊单位 日 食 量 : 1个绵羊单位日食鲜草4kg(折1.42kg干草)


进行草原保护与建设工程效益监测时,要同时在工 程区内和区外设置样地进行监测,两者在地形、地貌、 土壤和原生植被类型等方面均需尽量保持一致。
固定样方的设置
• 在选择了适宜的样地后选择样方。 • (1) 样方设置应选在样地中环境条件相对均匀一致的 地区。草原植被呈斑块状分布时,则应增加样方数量。 • 样方的设置应尽可能反映样地情况,获取的信息应尽 量详细,一般作1个描述和测产样方,辅助测定2~4个 测产样方。 • (2)样方可采取典型选择法,即选择具本类型代表性 的地段。距离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要求两个样 方应相距200-250m的距离。 • (3)样方应尽量选择在未利用的地段。 • (4)固定样方选择后,应设立标志,一般情况下不要 轻易变动。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方法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方法

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定量评估方法草甸草原放牧退化是指草原生态系统在放牧压力下逐渐退化,草地植被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等现象,从而影响到草原的生产力和可持续性。

为了准确评估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的程度和趋势,需要采用定量评估方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定量评估方法。

1.植被覆盖度测定法:通过测量草地上植物的覆盖度来评估放牧对植被的影响程度。

可以使用样方调查法,将草地划分为若干个等面积格网,然后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样方,在样方中记录植物物种的种类和数量,通过计算覆盖度指数来评估植被的退化程度。

2.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分析法:通过对不同植物物种的数量、高度、盖度等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来评估草地植物群落的状况。

可以使用频率法、覆盖度-频度法等方法,通过统计不同物种的频率和盖度,评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进而判断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的程度。

3.土壤质量评估法:土壤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放牧压力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土壤质量评估可以通过测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指标来进行。

常见的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pH值、水分保持能力等,可以通过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或者使用便携式土壤测试仪器进行现场测量。

4.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法:通过对历史遥感影像的分析,评估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的空间扩展趋势和速度。

可以利用GIS技术,计算不同年份的草原覆盖度、草地面积变化等指标,进而了解不同区域和时期的放牧压力情况和遭受退化的程度。

5.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草甸草原不仅对生态系统自身具有重要价值,还为人类提供一系列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

通过定量评估这些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可以间接反映草甸草原放牧退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可以使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投影法等方法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比性。

综上所述,草甸草原放牧退化的定量评估方法包括植被覆盖度测定法、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分析法、土壤质量评估法、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析法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法等。

草地动态监测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草地动态监测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

上 生 长 的 动 植 物及 其 环 境 条 件 进 行 大 范 围 的现 状
设置 原则 : 地 的选择 应 能够 反映 当地 草原 植 样 被 的地 带性 特点 , 型 判 断要 准 确 。垂 直 带谱 上 样 类 地 应设 置在 每带 的 中部 , 且坡度 、 向和 坡位应 相 并 坡 对 一 致 。在 草原 隐 域性 分 布 的地 段 , 地 设 置应 位 样 于地段 中环 境条 件相对 一致 的地 区 。对 于利用 方式 及 利 用 强度 不一 致 的草 场 ,应 考 虑 分别 设 置 样 地 。
草原
地 内 , 量选 择未 利用 的 区域做 测产样 方 。 牧还 草 尽 退
工 程项 目监测 ,要在工 程 区 围栏 内、外分别 设 置样
方, 进行 内外 植被 的对 比分 析 。 内、 外样方 所 处地 貌 地形、 土壤 和植被 类 型要一 致 。 同组 的对照 样方 尽 不 量 分布 在不 同 的工程 区域 。
36 样 方 ( O m 内总产 草量 . 1O )
3 具 有 灌 木 及 高大 草 本 植 物 草 原 样 方 调 查
所 调查 的草原具有灌木 和高大草本植物时 ,在样 地 内布设 lO O m 的样方 。在该样方 内分别测定草本及 矮小灌 木 、 灌木及高 大草本两类植物 的有关数据 。 调查 方法 : 对草 本及 矮小灌 木 、 灌木 及 高大 草本
植 物种 数 : 方 内所有 植物 种 的数量 。 样
主要 植 物种 名 : 方 内 , 样 主要 的优 势种 或群 落 的 建 群种 、 良牧 草种 类 ( 用 评 价 为优 等 、 优 饲 良等 的植
物 ) 。
样方 一般 为正方 形 。对 于具有灌 木及 高 大草 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方法
团体标准
编制说明
二〇二〇年十月
一、任务来源及标准制定背景
1、任务来源
本技术规程由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联合申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北方草甸退化草地系统性恢复机理及技术基础”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氮沉降背景下枯落物对松嫩草地植物多样性及稳定性的作用机制”的共同资助和支持下完成。

2、标准制定背景
根据松嫩草地植被的季节动态初级生产和放牧家畜的次级生产部分或过程的状况,确定合理的放牧率,既可满足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稳定增长,又能保证一定的家畜生产力,从而使系统持续稳定并获最大生产量。

其具体方法包括了“以草定畜”(以植被为指标的确定方法)以及“以畜定畜”(以动态载畜量为指标的确定方法)两个方面确定最适放牧率季节性动态测算的技术方法。

该技术方法突破了以往“以草定畜”放牧策略的局限性,并同时考虑草地季节性变化以及季节性差异等参数,是一项综合考虑了牧草再生与家畜载畜量关系的调控技术,也是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草畜平衡技术及草地的优化管理模式,以此可作为草地畜牧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技术支撑。

本项目基于长期天然草地放牧和舍饲控制实验研究,结合家畜动物营养需求和草地生产力季节性动态变化平衡,提出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的测算方法,能够为松嫩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也能够现代草牧业的草地精准管理奠定科学基础。

二、主要工作过程
1、2020年9月-10月:根据《关于征集2020年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团体标准制定项目的通知》中相关要求,东北师范大学牵头,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标准化工作导则及相关文件,讨论标准编写事宜。

2、2020年9月底: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农业大学的相关
起草人,认真总结课题组的已有成果,讨论决定并提交“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
方法”团体标准的制修订项目建议书至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申请立项。

3、2020年9月-10月:标准编制组对项目组多年开展完成的松嫩草地放牧实验数
据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开始“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方法”团体标准初稿的编制。

4、2020年10月9日: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召开团体标准评
审会,并于10月9日发布《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关于2020年第一批
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联盟【2020】7号),同意立项。

5、2019年10月:立项批准后,东北师范大学牵头,组织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草业研究所和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在总结了松嫩草地多年
放牧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收集整理、梳理归纳和总结分析相关草地放牧技术方
面的文献资料,完成《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方法》草案,并接受团体标准评审
专家意见,完成了《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方法》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的撰写,提交至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

6、2019年11月初: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将《松嫩草地
动态放牧率测算方法》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在国家标准委员会网站上征求意见,没有意见。

7、2019年11月末:在北京由联盟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对《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
测算方法》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进行会议评审,并顺利通过会审。

8、2019年12月初: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形成《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方法》送审稿。

三、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依据
1、标准编制原则
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
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内容。

本标准制定过程中,始终遵循密切联系生产实践,确保
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坚持促进行业规范发展的基本原则,以科学性、
实用性、先进性作为编制标准的指导思想,在文字结构上力求严谨、简洁、科学;在技术内容上力求涵盖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的关键环节。

制定过程中除了认真总结多年来的试验研究结果外,还参阅和汲取了国内相关标准的经验和条款,符合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的生产实际,达到内容全面、技术含量高、操作性强的要求。

该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无冲突,并保证了对该标准最新版本的引用。

2、主要技术内容确定的论据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松嫩草地季节性放牧时期,测定草地牧草产量及植被高度、测定家畜采食量、测算家畜高度选择性指数和测算家畜最适载畜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算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制定时,参照了GB/T 34754—2017 家庭牧场草地放牧强度分级、NY/T 635—2015 天然草地合理载畜量的计算和DB 22/ T 2948—2018 天然、半天然草地牛羊混合放牧技术规程。

(3)术语与定义
本标准中出现的术语和定义依据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标准起草组研究应用实践经验,最后经参编人员讨论确定了本标准的术语为“草地利用率、采食量、采食率、草地载畜量、家畜单位、日食量、草层高度选择性指数、草畜平衡、适度放牧、采食强度、最佳放牧时间、牧草产量、家畜可食牧草产量和载畜量估测”,并给出相应定义。

(4)放牧时间
根据试验研究,确定开始放牧时间、结束放牧时间、放牧季节和休牧时间。

(5)测定牧草产量
根据试验研究确定测定牧草产量的方法。

(6)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
根据实验研究确定松嫩草地5-9月份的动态放牧率及全年平均放牧率。

四、采用的国际标准
无。

五、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与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没有冲突。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无。

七、标准作为强制性或推荐性标准的意见
建议将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发布实施,并加强标准的宣贯。

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本标准属于北京华夏草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团体标准,为成功实施松嫩草地动态放牧率测算,应认真执行本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

2、应加强对标准的宣传、讲解和技术指导,促进实施者熟练掌握标准中的技术规范,保证本标准的广泛推广应用。

3、随着科技发展,本标准中的技术规范势必会出现过时的情况,也会出现新的技术要求,因此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对内容进行修订和补充。

4、希望应用本标准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给予反馈,以便再进行修订和补充。

5、组织学习团体标准,加大对标准的宣传及贯彻力度,标准委员会作为企业之间的桥梁,做好沟通,推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