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上册八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上册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一、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以“历史传说故事”为主题,编排了《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故事二则》三篇课文,既有文言文,也有根据古代经典改编的现代文,讲述了古代一些很经典的故事:这些故事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能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教益。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

本单元是在详细复述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概括能力。

本单元围绕这个语文要素进行了精心编排:《西门豹治邺》引导学生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练习简要复述。

《故事二则》引导学生提取表示故事发展顺序的关键词句,练习简要复述。

“交流平台”对简要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

“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体会写具体和写简略的不同表达效果,为学生进行简要复述提供帮助。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话题是“我的心儿怦怦跳”。

这是在本册习作单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基础上的延伸。

这个话题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能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表达他们的真实感受。

二、单元教学目标1.会认本单元21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纪”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理清课文的顺序,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按顺序有详有略地复述课文。

4.感受故事的魅力,明白这几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三、课时安排《王戎不取道旁李》……………2课时《西门豹治邺》……………2 课时《故事二则》…………………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第八单元提升练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wéi yī( ) xí fu( ) yān mò( ) gān hàn( )dǎn zi( ) guàn gài( ) jìng zǒu( ) tú bù( )二、写出读音相同的字。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主备老师:赵芸萍参与研讨老师:章秀英、翟玉明、赵芸萍。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至八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至八单元集体备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至八单元集体备课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基本分析本单元选编了四篇文体相异的课文:《说勤奋》、《李时珍夜宿古寺》、《维生素C的故事》、《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静心读文后,发现他们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从不同的侧面启发学生如何“走向成功”,渗透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熏陶。

《说勤奋》通过古今两个事例,告诉学生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了李时珍带着弟子夜宿破庙,煮水啃干粮,月下记录察访收获,亲口品尝辨别药草的故事。

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走向成功”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维生素C的故事》讲述了航海家哥伦布带领船队在大西洋远航探险途中的一个传奇经历。

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学生成功还要善于对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进行细致观察、认真思考、研究。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通过对国际互联网结构、工作原理及与人们关系的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追求更大的成功还要与时俱进,学科学、用科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本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鉴、剥”等21个二类生字,会读会写“遍、款”等38个生字。

2、理解本单元的新词,会读、会写、会运用课文后面的30个词语,会读、会背练习中8个成语和1条名言。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会默读课文、会复述课文内容。

4、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的意思,理解引号的作用。

能结合文本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5、能主动帮助遇到难题的同学出注意,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好习惯。

6、能按习作要求,用“自述的形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

单元重点难点分析:本单元四篇课文层次都比较清楚,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凭借课文品味语言文字,发展语文素养的实践过程中,领悟走向成功的一些必备条件、品质,渗透培养其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的难点是不能因为关注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弱化了语言文字的学习、训练。

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五篇范例]

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五篇范例]

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五篇范例]第一篇:四年级上册八单元集体备课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呼风唤雨的世纪>>、《飞向蓝天的恐龙》、是精读课文,《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是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八》是综合性训练。

通过学习本组教材,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开阔眼界,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单元设计理念:本单元教学设计,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充分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质疑,在交流过程中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正成为课堂中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目标:1、认识本组生字,会写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感兴趣的地方背下来。

3、边读边体会语言表达方面的体会。

4、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5、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6、复述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7、初步学习说明文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8、继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9、提高运用所学方法进行自学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4、弄懂课文内容,感悟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5、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6、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7、指导写想象作文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29、《呼风唤雨的世纪》2课时30、《电脑住宅》1课时31、《飞向蓝天的恐龙》2课时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1课时六、教学措施: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那些变化。

【教师必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教师必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集体备课】

词 句 段 运 用
书 写 提 示
日 积 月 累
03 语文要素
(1)人文主题:历史传说故事
(2)语文要素: 1.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读) 2.写一件事,能写出自己的感受。(写)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 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王戎怎么知道的?他去尝了吗?他怎么想的? 李子如果是甜的,早就被摘光了。
02 精读引领课
8.学习写法
师:作者是怎样把王戎的聪明写出来的呢?
“竞走取之”
“唯戎不动”
对比
02 精读引领课
9.升华主题
王戎,字浚冲,临沂人。出身魏晋高门 琅琊王氏,为凉州刺史王浑之子。“竹林七 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也被认为是七人中 世俗之心最盛的一位。
重点难点
1.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2.结合文中描写西门豹言行的句子,体会西门豹过 人的智慧。
02 精读引领课
教学流程
02 精读引领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谈话导入,认识西门豹,了解复姓西门。(重点指导“豹”的写法。)
西门豹,是战国时期魏国人。他是 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立下 赫赫战功。
05
教学建议Βιβλιοθήκη 1.《王戎不取道旁李》文体特点 2.《西门豹治邺》篇幅长、任务多 3. 《故事二则》寓意理解
06
课型设计
06 课型设计
课时
课型
课题
第一课时 精读引领课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二课时 精读引领课 《西门豹治邺》
第三课时 略读整合课 《故事二则》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新课程小学语文(四上)年级电子集体备课教案
教材内容
第四组
备课时间
主备者
徐位利
参与者
何蝶红、陈莹、岑益松、王昌荣
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既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30电脑住宅
课时安排
1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再读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也可以组织学生以“电脑住宅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电脑住宅,以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的内容和语言,并能重新组织语言,准确地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单元备课

2023年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备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单元课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的阅读技巧,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畅朗读课文。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基本要点,提高学生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2. 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快乐和幸福的情感培养,使他们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并且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学生识字和自读: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课文解析:教师对课文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文朗读:教师进行课文朗读示范,然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朗读能力。

4. 情感体会:引导学生共享自己快乐的事,让他们体会并理解快乐与幸福的真谛。

5.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课文的默写和感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配合,提高课文理解和朗读能力。

2. 示范引导: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朗读技巧。

3. 情感引导:通过学生快乐事的共享和课文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快乐与幸福的真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更直观的学习资源。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情感体验,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快乐与幸福的内涵,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仅获取语言表达能力,还能积极面对生活,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人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引导,要善于发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情感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六、课堂教学实施1. 学生识字和自读:学生自读课文,并用笔标出不认识的生词,教师在课后跟进,帮助学生认识和记忆生词。

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总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案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由卷首语、课文、积累与运用、生字表四部分组成。

(一)卷首语(二)课文:共8个单元1.单元主题。

(1)儿童生活——审美熏陶(2)人物故事——文化教育(3)科技环保——关注自然(4)风景名胜——热爱自然(5)美好品行——奉献爱心(6)传说故事——传承美德(7)哲理世界——开启智慧(8)革命情怀——爱国爱民?2.课文类型与意图。

?课文分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3.课后练习。

(三)积累与运用:8次“积累与运用”由温故知新、语海拾贝、点击成语(开心一刻)、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园地、综合性学习七部分组成。

其各部分的意图为:1.温故知新——领悟规律与方法?2.语海拾贝——积累丰富的语言3.点击成语——理解词语来源与意义(开心一刻——体会语言的幽默。

点击成语与开心一刻交替出现,充分展示学习语文的乐趣)4.口语交际——促进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5.习作百花园——感受习作快乐6.自主阅读园地——激发阅读兴趣7.综合性学习——培养综合素养二、教材主要特色与教学提示(一)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突出人文情怀与现代意识1.贴近儿童心理,激发儿童的审美情趣。

2.关注人与自然,了解当代的现实生活。

3.立足中国本土,吸收民族的优秀品行。

4.开阔文化视野,汲取人类的文化智慧。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基础性与发展性1.“批读课文”凸现读写目标。

本册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设置的批读课文,共8篇。

它们是:《海滩上的雕塑》(第一单元)《莫泊桑拜师》(第二单元)《漂浮的山》(第三单元)《南海上的明珠》(第四单元)《哥哥的心愿》(第五单元)《七颗钻石》(第六单元)《一棵橡树》(第七单元)《我的祖国》(第八单元)批读文的设置体现了课标对第二阶段目标的读写要求,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的自主性,利用旁批,去感受作品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领悟作品的内容,并逐步学会自主探究阅读、习作的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理解、学会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集体备课单元教材简析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4篇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

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单元目标1、会认写课本要求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4、体会科技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

5、学会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1、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

2、体会科技类课文用词准确、语言简洁等表达方面的特点。

29 呼风唤雨的世纪一、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二、教学重点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三、教学难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谈话导入交流神话故事《西游记》。

同学们,刚才我们谈到古时侯的人们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故事,那么美丽的神话能否变成现实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9课去验证一下吧!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⑴认读新词,指导易错字的书写与记忆。

“哲”是翘舌音,“潜”读qián,不能读成qiǎn。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较多,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如,比较记忆“幻”和“幼”、“懒”和“赖”,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记忆“程、驾、控、哲”。

⑵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地“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大大改观。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它将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自由朗读课文,书写本课生字生词。

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配套练习册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的理解。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哪个世纪?谁呼风唤雨?怎样呼风唤雨?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理解课题: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结合课文第2自然段进行学习。

结合理解设问句,区别“发现”和“发明”。

过渡:科学技术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么在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呢?集体交流:说说20世纪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理解“依赖自然”、“农耕社会”。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课外的了解说一说,你知道当时的社会还没有什么?出示句式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如果让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你愿意吗?过渡: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而古时侯的人们只能把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于神话。

结合课文说一说,古时侯的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理解“千里眼”、“顺风耳”。

)猜一猜:古时侯的人们还会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想一想:当时这些愿望为什么不能实现?过渡:在最近的一百年当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看课件展示(登上月球、潜入深海……)。

同学们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有关资料,你知道20世纪的人们还拥有哪些科学成果?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学生交流,谈谈自己的感想。

现代科学技术变化之快、成就之多,真是让人无法想象。

作者用了这样一句诗来形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学生交流看法。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我们来联系生活世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畅谈:请你大胆推测,21世纪,科学技术还会创造出哪些奇迹呢?板书设计呼风唤雨的世纪人类↙↖科技——→发现和发明30 电脑住宅一、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边读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字,体会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四、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人类从产生到现在,都住过什么样的房子吗?(山洞、茅草房、木房、砖瓦房,直到我们现在用钢筋水泥建造的高楼大厦),在现代社会,我们居住的房子不仅在材料上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性能、功用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突破。

今天,我们要去参观一栋电脑住宅。

(板书课题)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默读课文,看看电脑住宅有哪些奇妙的功能?边读边想,用笔在相应的段落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集体交流:(1)根据室外的气象资料进行调节,为主人提供舒适的家居环境。

(2)大门具有保安功能,防止不明人物进入住宅。

(3)通过电脑,可以调运屋内自己需要的物品。

(4)厨房有一套教人做菜的电脑装置。

(5)主人休息时,电脑给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6)浴室里,可通过电脑“预约”洗澡的时间。

三、积累内化,当堂写读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想一想,写下来,在全班交流时一起来评一评,谁设计的是我们心目中的最佳住宅。

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高科技化的电脑住宅给我们提供了方便,在同学们所了解的其它的电脑住宅,还具有其它不同的功能吗?(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板书设计30*电脑住宅风向标——温度、湿度、风力风向门口:密码、主人指令电门厅:乐曲电脑判断脑会客厅:“集装箱”分门别类提供舒适住厨房:教人做菜宅卧室:休息状态浴室:预约31 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恐龙、凶猛、鸽子、欣喜若狂、描绘、形态各异、轻盈、敏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3.理解“点睛”之笔、“毋庸置疑”等词语。

4.抓住“形态各异”、分层次的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激起热爱科学、探索求知的浓厚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层次的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学生回答。

师(总结):恐龙是生活在几千万年前的大型生物,虽然早已灭绝,但是考古学家发现了很多恐龙化石证明了它的确在几千万年前大量的生活在我们这个地球上。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恐龙的文章。

板书课题。

学生质疑课题。

恐龙能飞向蓝天,这是真的吗?这么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笨重的恐龙能飞向蓝天,这是真真切切的!那么笨重的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今天我们就去文章解决这些问题。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一)(1)学生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或工具书把生字词读准确,运用已学方法识字。

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2)学生学习交流。

(3)生字教学,教师进行指导,通过多种形式从音形义上进行教学。

①正音:凌:读línɡ,不要读成lín。

② 辨析字形并组词。

巩—恐会—绘顿—吨鸽:第二笔是点不是捺;③根据句子的意思填上恰当的词语。

颜色多,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在空中回旋地飞。

(翱翔)动作迅速而灵敏。

(敏捷)说话或写文章时最重要的部分。

(点睛之笔)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茹毛饮血)指无需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

(毋庸置疑)(二)课文主要内容:科学家假想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儿的,并通过大量的研究、考察和推理,证实了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了飞翔的鸟儿。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抄写生字生词,给生字注音并组词。

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配套练习册字词部分。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自由朗读课文1.体会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生动。

2.思考:恐龙是怎样飞向天空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一)去掉句子中的蓝色部分,比较读一读,说说有什么不同?(1)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提示:“一些”表示不是所有的恐龙;“应该”表示一种推测的意思,说明在没有找到证据之前,还不能确定。

(2)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提示:“逐渐”指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变化,慢慢地变小,不是一蹴而就的。

(3)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提示:“一支”指的是恐龙的某一个分支,而不是全部;“漫长的演化”是指经历了长时间的演变过程,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二)了解恐龙是怎样飞向天空的。

1.默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抓住“形态各异”学习恐龙的演化过程。

2、观看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视频。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想象不同形态的恐龙都会演化成什么形态的鸟,用总分形式写话,用上“有些……有些……有些……有些……”。

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1.完成配套练习册。

2.阅读《恐龙》。

板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第一代恐龙→庞大家族→猎食性恐龙(其中一支)→飞向蓝天(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32 飞船上的特殊乘客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热爱科学的情感。

3.了解太空蔬菜的变化和作用,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了解太空蔬菜变化的原因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学习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初步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图片:师:同学们,这是2003年10月15日我国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在神舟5号飞船上,有一位英雄,他是谁呢生:杨利伟师:对,在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我国成功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发射,在飞船不仅有我们的宇航员,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批乘客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批特殊的乘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