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量计算方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些以及如何计算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些以及如何计算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热门城市:白山律师昌都律师晋中律师宜春律师潍坊律师蚌埠律师平凉律师丽江律师南平律师眉山律师土方工程包括平整场地、挖土方、挖基础土方和挖淤泥、流沙、及土石方运输。
在挖掘的时候不是随意乱挖的,一般会有图纸。
根据工程确定挖掘的多少与形状,然后依照图纸进行挖掘。
那么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有哪些,又该如何计算呢?一、土方工程量的计算方法是什么(1)平整场地系指厚度在±30cm以内的就地挖、填、找平,其工程量按建筑物的首层建筑面积计算。
(2)挖地槽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其中:外墙地槽长度按设计图示外墙槽底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地槽长度按内墙槽底净长计算;槽宽按设计图示基础垫层底尺寸加工作面的宽度计算;槽深按自然地坪标高至槽底标高计算。
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工程量合并于总土方工程量中。
(3)人工挖冻土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按开挖面积乘厚度以体积计算。
(4)挖淤泥、流砂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5)原土打夯、槽底钎探工程量,以槽底面积计算。
(6)支挡土板工程量,以槽的垂直面积计算,双面支挡土板者计算双面面积,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土方工程量。
(7)挖室内管沟,凡带有混凝土垫层或基础、砖砌管沟墙、混凝土沟盖板者,如需反刨槽的挖土工程量,应按设计图示尺寸的混凝土垫层或基础的底面积乘以深度以体积计算。
(8)排水沟挖土工程量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以体积计算,并入挖土工程量内。
(9)管沟土方工程量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管沟长度按管道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检查井所占长度);管沟深度有设计时,平均深度以沟垫层底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计算,无设计时,直埋管深度应按管底外表面标高至交付施工场地标高的平均高度计算二、如何计算土方工程量(一)基础土方开挖计算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计算土方量的三种方法

计算土方量的三种方法土方量计算是在工程施工中必备的技能,而土方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简单法、梯形法和平均面积法。
今天我们将分别讲解这三种方法,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土方量的计算。
一、简单法简单法也是一种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土方场地比较简单的情况。
计算过程如下:(1)将土方场地划分成多个较为规则的简单形状,比如说矩形、三角形等。
(2)分别计算每个形状的面积。
(3)将所有形状的面积之和即为土方场地总面积。
(4)在知道土方场地的高度后,就可以计算出土方量。
简单法的优点是计算简单、速度较快,但是只适用于场地较为简单的情况,需要对土方场地有一定认识。
二、梯形法梯形法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土方量计算方法,适用于土方场地形状较为复杂的情况。
计算过程如下:(1)首先画出土方场地的轮廓图,并除去不用挖填的部分。
(2)将土方场地按照高程分成多层,每层的高度相同。
(3)每层土方场地中的梯形面积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土方量=高度×(上底+下底)÷2×宽度。
(4)将各层土方量之和即为总土方量。
梯形法的优点是适用于复杂的土方场地,计算比较准确,但是需要对土方场地的高度进行划分,计算时间比较长。
三、平均面积法平均面积法又称混合肌体法,是比较精确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土方场地形状复杂、高度变化较大的情况。
计算过程如下:(1)将土方场地按照高程分成多层,每层的高度不同。
(2)在每层土方场地中,根据场地轮廓图测量出多个高程,再测量出每个高程对应的水平面积,将所有水平面积相加,算出该高程上平均水平面积。
(3)对于同一高程上不同形状的土方场地,通过计算得到各自的体积。
(4)将各层上的土方量相加即为总土方量。
平均面积法的优点是计算精度高,能够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土方场地,但是需要进行多次测量,计算时间较长。
综上所述,土方量计算方法有三种,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需要根据土方场地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以保证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土方量是怎么计算的

土方量是怎么计算的
土方量计算公式:V坑=(a+2c+kh)*(b+2c+kh)*h+1/3k*k*h*h*h。
其中,a、b为边长,c为工作面,k为放坡系数,h为挖深,不放坡时K按0计算就可以了。
V槽=(a+2c+kh)*h*L。
其中,a为基础底宽,c为工作面,k为放坡系数,h为挖深,L为基槽长度,不放坡时K按0计算就可以了。
在对土方量进行计算时,要考虑到地形特征、精度要求以及施工成本等方面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达到最优的目的。
在较为平坦的平原区和地形起伏不大的场地,宜采用方格网法。
这种方法的优
点是:计算的数据量小,计算速度快,省却了DTM法庞大的数据存储量。
在狭长地带,比如公路、渠道、沟道等,则适宜使用断面法进行计算土方量。
在地形起伏较大、精度要求高的一些山区,则需要用到DTM的计算方法。
但
是也要考虑到图件本身数据量和数据储存等问题。
在精度要求不高、地形简单的区域可选择平均高程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土方工程量计算是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的重要工作,主要是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计算出土方工程的总量,以便进行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材料供应安排。
土方工程量计算方法主要包括土方量计算、修正系数计算和测量误差的处理。
一、土方量的计算方法1.平均挖填法平均挖填法是根据工程图纸上土方的高程标准和设计填方、挖方坡比,通过计算填方和挖方的平均高程差,得到土方的总量。
计算公式为:土方量=规定坡比×累计段数×模块平均断面面积。
2.社会平均法社会平均法是在不规则地形或无填方坡比的情况下,通过一个代表性矩形断面的挖方深度和填方高程差平均值,计算土方总量。
计算公式为:土方量=平均填方高程差×挖方地段面积。
3.断面面积法断面面积法是在有规则坡比和地形的条件下,根据挖方或填方断面的面积,通过计算每个断面的土方量,并将各断面的土方量相加得到总量。
计算公式为:土方量=Σ(填方断面面积-挖方断面面积)。
4.等高坡面法等高坡面法是在坡面等高且坡度相等的情况下,通过计算等高坡面的断面面积,并将各坡面的断面土方量相加得到总量。
计算公式为:土方量=Σ等高线坡面土方量。
二、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修正系数主要是针对土方工程中的特殊情况进行修正,如各种施工输土损耗、支护结构对土方的影响等,通过乘以修正系数,调整土方的工程量。
修正系数的计算方法需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工程经验进行。
三、测量误差的处理土方工程量计算中常常会出现一定的测量误差,因此需要对测量误差进行处理。
一般采用容许误差法,即建立一定的测量误差限值,当误差超过限值时,需重新勘测或调整误差。
同时,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测量误差,需进行详细记录,并在计算土方量时进行调整。
在土方工程量计算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对于复杂地貌、多坡比地段,应细化断面测量,在实际测量中应注意高程和坡比的测量精度。
2.对于填方较深的地段,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所需支撑结构的影响,并在计算土方量时进行修正。
土方计算公式大全

土方计算公式大全土方计算是一种重要的工程计算方法,用于确定土方工程中的土方量、挖填方工程中土方的开挖和填筑。
土方工程常见的计算公式有很多,下面将列举一些常用的土方计算公式,供参考。
1.开挖土方量计算:开挖土方量=开挖横断面面积×开挖长度2.填方土方量计算:填方土方量=填方横断面面积×填方长度3.圆锥体土方量计算:圆锥体土方量=(3.14×R^2×H)/3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度4.梯形土方量计算:梯形土方量=(上底+下底)×高度/25.棱台土方量计算:棱台土方量=((上底+下底)×高度)/26.长方体土方量计算:长方体土方量=长×宽×高7.圆柱体土方量计算:圆柱体土方量=3.14×R^2×H其中,R为底面半径,H为高度8.环形土方量计算:环形土方量=(外底面积-内底面积)×高度9.圆锥台体土方量计算:圆锥台体土方量=(3.14×(R1^2+R2^2+R1×R2)×H)/3其中,R1为上底半径,R2为下底半径,H为高度10.圆台体土方量计算:圆台体土方量=(π×(R1^2+R2^2+R1×R2)×H)/3其中,R1为上底半径,R2为下底半径,H为高度11.圆锥台的土方量计算:圆锥台的土方量=(3.14×(R1^2+R2^2+R1×R2+R3^2-R3×(R1+R2))×H)/3其中,R1为上底半径,R2为下底半径,R3为台面半径,H为高度12.圆锥段的土方量计算:圆锥段的土方量=(3.14×(R1^2+R2^2+R1×R2)×H)/6其中,R1为上底半径,R2为下底半径,H为高度13.镂空圆柱的土方量计算:镂空圆柱的土方量=(3.14×(R1^2-R2^2)×H)/4其中,R1为外径,R2为内径,H为高度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土方计算公式,不同工程中的土方计算方法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土方计算所有方法

8.2土方量的计算8.2.1 DTM法土方计算由DTM模型来计算土方量是根据实地测定的地面点坐标(X,Y,Z)和设计高程,通过生成三角网来计算每一个三棱锥的填挖方量,最后累计得到指定范围内填方和挖方的土方量,并绘出填挖方分界线。
DTM法土方计算共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由坐标数据文件计算,一种是依照图上高程点进行计算,第三种是依照图上的三角网进行计算。
前两种算法包含重新建立三角网的过程,第三种方法直接采用图上已有的三角形,不再重建三角网。
下面分述三种方法的操作过程:1. 根据坐标计算用复合线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一定要闭合,但是尽量不要拟合。
因为拟合过的曲线在进行土方计算时会用折线迭代,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
λ用鼠标点取“工程应用\DTM法土方计算\根据坐标文件”。
λ提示:选择边界线用鼠标点取所画的闭合复合线弹出如图8-3土方计算参数设置对话框。
λ图8-3土方计算参数设置区域面积:该值为复合线围成的多边形的水平投影面积。
平场标高: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高程。
边界采样间隔:边界插值间隔的设定,默认值为20米。
边坡设置:选中处理边坡复选框后,则坡度设置功能变为可选,选中放坡的方式(向上或向下:指平场高程相对于实际地面高程的高低,平场高程高于地面高程则设置为向下放坡)。
然后输入坡度值。
设置好计算参数后屏幕上显示填挖方的提示框,命令行显示:λ挖方量= XXXX立方米,填方量=XXXX立方米同时图上绘出所分析的三角网、填挖方的分界线(白色线条)。
如图8-4所示。
计算三角网构成详见dtmtf.log文件。
图8-4 填挖方提示框关闭对话框后系统提示:请指定表格左下角位置:<直接回车不绘表格> 用鼠标在图上适当位置点击,CASS 7.0会在该处绘出一个表格,包含平场面积、最大高程、最小高程、平场标高、填方量、挖方量和图形。
如图8-5所示。
图8-5 填挖方量计算结果表格图8-6 DTM土方计算结果图8-7 土方计算放边坡效果图2. 根据图上高程点计算首先要展绘高程点,然后用复合线画出所要计算土方的区域,要求同DTM法。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和土方量计算

土方量计算的方法及计算过程和土方量计算土方量计算是指根据地面或地下工程的设计图、地形图和横断面图,通过测量或推算的方法,确定工程所需挖方或填方的数量。
土方量计算是土建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能够帮助工程师合理安排土方工作和进行造价控制。
一、土方量计算的方法1.同高差法:根据工程设计图纸和地形图纸,确定地表高程和挖填断面的高程。
然后通过同高差的法则,将地块划分成挖土和填土两个部分,分别计算出两个部分的土方数量。
2.平均岩土密度法:根据不同地质条件和土壤类型的岩土密度数据,结合实地勘察和采样分析,确定岩土的平均密度,从而计算出土方的体积。
3.剖面法:根据工程设计图纸的横断面图和地形图,根据设计要求,将横断面按照固定的间距进行剖分,并测量不同高程的地表面积,然后计算出挖填土的体积。
4.平衡法:对于挖土和填土平衡或接近平衡的工程,可以通过计算挖土和填土的体积差来得到土方的量。
5.数字高程模型法:利用现代测绘技术和遥感技术,通过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可以准确、快速地计算出土方的体积。
二、土方量计算的计算过程1.收集资料:收集工程设计图纸、地形图和横断面图等相关资料。
2.标定高程:根据设计图纸和地形图,确定工程地点和挖填断面的高程。
3.划分土方区域: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将挖土和填土区域划分开来。
4.测量或推算断面面积:利用测量仪器,测量挖填断面的面积。
对于没有测量仪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图纸推算面积。
5.计算断面体积:将断面面积与高程相乘,得到每个断面的体积。
6.汇总断面体积:根据设计要求,将各个断面的体积进行汇总,得到总的挖填体积。
7.计算施工线路长度:根据挖填区域的形状和设计要求,计算出施工线路的长度。
8.计算挖填体积:根据施工线路长度和挖填体积,计算出每米施工线路所需挖填体积。
9.考虑浪损和毛损: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土方施工过程中的浪损和毛损,进行修正计算。
10.汇总土方量:根据计算结果,汇总挖土和填土的体积,得到最终的土方量。
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计算方法有哪些?

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计算方法有哪些?(一)垂直断面法。
此法适用于带状地形单体或土方工程(如带状山体、水体、沟,、堤、路堑、路槽等)的土方量计算。
其基本计算公式如公式(1—7)。
在Sl和S2的面积相差较大或两相邻断面之间的距离大于50m时,计算的结果,误差较大,遇上述情况,可改用以下公式运算:v=L*(S1+S2+S3)/6。
热门城市:江苏律师景德镇律师淮北律师盐城律师鄂尔多斯律师枣庄律师绥化律师齐齐哈尔律师商洛律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道路施工修整等情况,而工程开工是需要经历相应的准备阶段,其中涉及的土方工程量的计算,只有通过合理的计算,才能降低工程费用。
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对不清楚▲土方工程量怎么计算,因此今天的小编来为大家介绍。
▲一、平整场地及辗压工程量计算按下列规定计算:l、人工平整场地是指建筑场地在±30cm以内挖、填土方及找平。
挖、填土,厚度超过±30cm以外时,按场地土方平衡竖向布置图另行计算。
2、平整场地工程量按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m,以平方米计算。
3、建筑场地原土辗压以平方米计算,填土辗压按图示填土厚度以立方米计算。
判断关键依据:看挖的高度以及填的深度是否超过(>;h 或=)300mm▲二、挖掘沟槽、基坑土方工程量计算按下列规定计算:l、沟槽、基坑划分: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2、挖沟槽、基坑需支挡土板时,其宽度按图示沟槽、基坑底宽,每边各加10cm。
挡土板面积,按槽、坑垂直支撑面积计算。
双面支撑亦按单面垂直面积计算,套用双面支挡土板定额,不论连续或断续均执行本定额。
凡放坡部分不得再计算挡土板,支挡土板后,不得再计算放坡。
3、基础施工所需工作面,按表A1-4规定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方量计算方法
现在说到土方量结算,绝大多数土木行业的人都说某某软件很方便,但是我要问到手算会吗,大多数人都会支支吾吾,虽然手算确实不现实,但是我们做为专业人员,总不能沦为软件使用者吧?其中的原理大家还是需要明白的。
一、土方量计算
方格方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步骤如图1-1所示。
图1-1 方格网法计算场地平整土方量步骤(一)读识方格网图
图1-2 方格方法计算土方工程量图(二)确定场地设计标高
1.确定场地设计标高需要考虑的因素(1)满足生产工艺和运输的要求。
(2)尽量利用地形,减少挖填方数量。
(3)争取在场区内挖填平衡,降低运输费。
(4)有一定泄水坡度,满足排水要求。
2.初步计算场地设计标高(按挖填平衡)
计算的场地设计标高:
式中,H1、H2、H3、H4分别为一个方格、两个方格、三个方格、四个方格共用角点的标高(m),如图1-3b所示。
(三)场地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的计算
施工高度为场地各方格角点设计地面标高与自然地面标高之差,是以角点设计标高为基准的挖方或填方的施工高度。
各方格角点的施工高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hn为各角点的施工高度,即填挖高度(以“+”为填,“-”为挖)(m);
n为方格的角点编号(自然数列1,2,3,…,n);
Hn为角点的设计标高(m),若无泄水坡时,即为场地的设计标高(m);
H为角点原地面标高(m)。
(四)计算“零点”位置,确定“零线”
方格边线一端施工标高为“+”,若另一端为“-”,则沿其边线必然有一处不挖不填的点,即“零点”,如图1-5所示。
零点位置按下式计算:
式中,x1、x2为角点至零点的距离(m);
h1、h2为相邻两角点的施工高度(均用绝对值)(m);a为方格网的边长(m)。
(五)计算方格土方工程量的计算
1.方格的4个角点全为填方或挖方
方格的4个角点全为填方或挖方,如图1-7所示。
其计算公式如下:
2 . 两个点填方,两个点挖方
方格的相邻两个角点为填方,另外两个点为挖方,如图1-8所示。
其计算公式如下:
①挖方部分土方量计算公式:
②填方部分土方量计算公式:
3 . 方格的3个角点为挖方(填方)
方格的3个角点为挖方(填方),如图1-9所示。
其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个角点部分的土方量:
②三个角点部分的土方量:
(六)边坡土方量的计算
了保证挖方土壁和填方区的稳定和施工安全,场地挖方区和填方区的边沿都需要做成边坡,其平面图如图1-10所示。
二、土方调配
土方调配是土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土方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平整场地土方工程量计算完成后进行。
土方调配的原则:力求达到挖方与填方平衡和运距最短的原则;近期施工与后期利用的原则。
进行土方调配,必须依据现场具体情况、有关技术资料、工期要求、土方施工方法与运输方法,综合上述原则,并经计算比较,选择经济合理的调配方案。
调配方案确定后,绘制土方调配图如图1-14所示。
在土方调配图上要注明挖填调配区、调配方向、土方数量和每对挖填之间的平均运距。
图中的土方调配,仅考虑场内挖方、填方平衡。
A为挖方,B为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