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库
名词解释题

1.名词解释:校准
答:校准:在规定条件下,确定测量、记录、控制仪器或系统的示值(尤指称量)或实物量具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参照标准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系列活动。
2.名词解释:验证
答:验证是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3.名词解释:放行
答:放行是对一批物料或产品进行质量评价,作出批准使用或投放市场或其他决定的操作。
4.名词解释:洁净区
答:洁净区:需要对环境中尘粒及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的房间(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应当能够减少该区域内污染物的引入、产生和滞留。
5.名词解释:物料平衡:
产品或物料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及收集到的损耗之和与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之间的比较,并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
6.名词解释:交叉污染
答:交叉污染:不同原料、辅料及产品之间发生的相互污染。
7.名词解释:回收:
答:在某一特定的生产阶段 将以前生产的一批或数批符合相应质量要求的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加入到另一批次中的操作。
8.名词解释:批号
答:是指用于识别一个特定批的具有唯一性的数字和(或)字母的组合。
9.名词解释:警戒限度
答: 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正常范围 但未达到纠偏限度 需要引起警觉 可能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10.名词解释:纠偏限度
答:系统的关键参数超出可接受标准,需要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措施的限度标准。
11.名词解释:中间控制
答:也称过程控制,指为确保产品符合有关标准,生产中对工艺过程加以监控,以便在必要时进行调节而做的各项检查。
可将对环境或设备控制视作中间控制的一部分。
(完整版)普通话题库及答案.doc

普通话题库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音节2声调3重音4口语交际二选择题1、请找出以下各题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
1. A 掣肘( chè) B 吮吸( shǔn) C 污秽( suì) D 雏鸡( chú)2. A 针灸( ji ǔ) B 发酵( xiào) C 酗酒( xù) D 膝盖( xī)3. A 引擎( qínɡ) B 粗犷( kuànɡ) C 造诣( yì) D 追溯( sù)4. A 鞭笞( chī) B 绮丽( qǐ) C 市侩( kuài) D 狡黠( ji é)5. A 媲美( bǐ) B 罹难( lí)C 脚踝( huái) D 麾下( huī)6. A 修葺( qì) B 残骸( hái) C 湍急( tuān) D 恪守(ɡè)7. A 木讷( nà) B 哺育( bǔ) C 刹那( chà) D 狩猎( shòu)8. A 炽热( zhì) B 戏谑( xuè) C 毗邻( pí) D 晤谈( wù)9. A 10. A 11. A 混合( hùn) B 扒手 (pá) C 供销(ɡònɡ) D 对称( chèn)汤匙( chí) B 创伤( chuànɡ) C 逮捕( dài) D 提防( dī)一丘之貉( hé) B 寡廉鲜耻( xi ǎn)C引吭高歌( kànɡ) D 人头攒动( cuán)12. A 安土重迁( zhònɡ) B 未雨绸缪( móu)C 13. AC 14. AC 15. AC 自怨自艾( yì)D 排忧解难( nán)蓦然回首( mò) B 循规蹈矩( jǔ)高瞻远瞩( zhǔ) D 弦外之音( xuán)面面相觑( qù) B 垂涎三尺( yán)依山傍水( bànɡ) D 运筹帷幄( wò)良莠不齐( xi ù) B 鞠躬尽瘁( jū)焚膏继晷(ɡ uǐ) D 刚愎自用( bì)2、请找出以下各题中两个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3)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293)一、名词解释1.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2.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形象的认知过程。
3.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也就是说,动机是由一定的目标引导和激发的、产生原动力推动个体的行为。
4.认知风格:也称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习惯化的信息加工方式。
5.认知:是指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
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6. 感觉的绝对阈限:心理物理学中将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7.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持续性的、比较平稳的情绪状态。
8.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才能就是完成某种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结合,才能的高度发展即天才。
9.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0.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1.精细加工: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的加工方式。
12.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
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人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13.组块:是指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14. 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固体物理题库之名词解释

a)晶体的共性:i.长程有序:晶体中的原子按一定规则排列ii.自限性:晶体自发地形成封闭几何多面体的特性,晶面夹角守恒定律iii.各向异性: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是区别晶体与非晶体的中要特征。
原胞:布拉维格子的周期重复单元,有惯用原胞(能反映点对称性的周期性重复单元),初基原包(Bravais格子中体积最小的周期性重复单元,一般为平行六面体)和WS原包(体积最小又能反映点对称性的周期性重复单元)晶面指数:某一晶面把基矢分别分成h1h2h3等分h1h2h3为米勒指数,互质化以后为该晶面的晶面指数d)倒格空间:i.倒格基矢:倒格基矢具有与正格基矢倒逆的量纲,以 b1、b2、b3 表示。
ii.倒格矢:倒格矢是倒格基矢的线性组合,一般用 Kh 表示。
由倒格基矢平移组成的格子称为倒格子,倒格子构成原胞称为倒格原胞。
iii.倒格子和正格子的性质:1.正格原胞的体积与倒格原胞的体积之积等于(2π)^3;2.正格子与倒格子互为对方倒格子。
b) 3.倒格矢Kh = h1b1 + h2b2 +h3b3 与正格子晶面族 (h1h2h3)正交。
晶体对称性:i.对称操作:一个晶体在某一个变换后,晶格在空间的分布保持不变,这一变换称为对称变换。
ii.空间群:若包括平移,有230种对称类型。
点群:不包括平移,有32钟宏观对称类型。
c)晶体结构的分类:i.七大晶系:立方晶系,六角晶系,四方晶系,三角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三斜晶系。
ii.十四钟布喇菲格子晶胞:1.简单三斜、2.简单单斜、3.底心单斜、4.简单正交、5.底心正交、6.体心正交、7.面心正交、8.六角、9.菱面三角、10.简单四方、11.体心四方、12.简单立方、13.体心立方、14.面心立方。
布拉格反射:行进平面波在布里渊区边界上发生发生反射产生散射平面波布拉格定律用公示表达为:2dsinθ=nλ德拜模型:德拜提出的计算固体热容得模型,用连续介质波代替格波,w=cq的关系,在第一布里渊区积分视为在等效的德拜球中积分,最后得到固体热容,低温时与T的三次方正比,与实验温和很好结论:德拜模型低温时符合好的原因:低温时,对晶格比热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声学波,而声学波在长波长极限下,就是弹性波爱因斯坦模型:爱因斯坦提出计算固体热容的模型,假设N个原子构成的晶体所有的格波都以w(常数)振动,最后得出的结果与高温时的实验结果温和较好1.理想晶体:内在结构完全规则的固体是理想晶体,它是由全同的结构单元在空间无限重复排列而构成的。
题库的名词解释(一)

题库的名词解释(一)题库的名词解释目录(Table of Contents)•题库•名词解释–题目–选项–答案–解析–标签题库题库是指收集、整理和管理问题与答案的库存,通常用于教育、培训和考试等场景。
题库中包含各种题目类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名词解释题目题目是指题库中的一个问题或要求被解决的内容。
题目通常包含问题的描述,并可能跟随相关的选项供考生选择。
例如,在一份驾驶理论考试的题库中,一个题目可能是:“在城市道路上行驶时,你应该注意哪些因素?”。
选项选项是指题目中给出的不同选择或答案。
选项通常用于选择题中,供考生从中选出正确答案。
选项的数量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而有所不同,通常包括一个或多个选项。
继续上述驾驶理论考试的例子,该题目给出的选项可能包括:“A. 行人横穿道路的情况; B. 路况变化的迹象;C. 车辆驾驶员的手势信号;D. 前方施工区域”。
答案答案是指题目的正确解决方案或正确选项。
不同题目类型的答案要求也各不相同。
在选择题中,答案通常是标记为正确选项的选项字母,如上述例子中的选项 B。
而在填空题或解答题中,答案就是考生填写的内容或给出的解答。
解析解析是指对题目的解答过程或答案的详细说明。
解析通常提供背后的逻辑或原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解析也可以包括对选项的详细分析和对其他错误选项的解释。
题库中的解析可以作为学习和复习的参考资料。
标签标签是指给题目打上的一些特定属性或分类标签,用于对题库中的题目进行分类、检索和组织。
标签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知识点、难易程度等要素进行分类。
通过标签,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快速找到和选择合适的题目。
例如,一个题目可能被打上“数学”、“几何”和“高难度”等标签。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及答案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性,是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
2、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其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之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
3、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
4、生产力反映了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是人和自然界关系的体现。
5、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也称为经济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6、经济规律体现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显示了经济过程的必然趋势。
7、基本经济规律在一定社会阶段的生产关系基础上,有多种经济规律发生作用,起主导作用的规律即为基本经济规律。
8、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
9、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即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10、交换价值可以被其所有者用来和别人相交换。
11、价值是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
1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13、抽象劳动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一般劳动,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5、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它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
16、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7、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所引起的纸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现象。
18、资本总公式G—W—G′,即资本家先用货币购买商品,再出卖商品换回更多的货币,收回的货币G′大于最初预付的货币G。
19、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名词解释题——精选推荐

一、名词解释题1、微观市场营销2、营销市场3、需要4、惠顾动机5、产业市场6、营销环境7、市场细分8、市场调查9、市场预测10、营销战略11、营销渠道12、产品组合13、品牌14、营销谈判15、广告16、年度营销计划控制二、单项选择题1、“酒香不怕巷子深”是一种()观念。
A、生产B、产品C、推销D、社会营销2、生产观念强调的是()。
A、以量取胜B、以廉取胜C、以质取胜D、以形象取胜3、()动机是以注重产品的实际使用价值为主要特征的。
A、求实B、求名C、求新D、求美4、()型购买行为发生在购买差异性不大的产品的场合。
A、复杂B、多变C、习惯D、和谐5、改变消费者对竞争品牌的信念,这是()定位。
A、实际的重新B、心理的重新C、竞争性反D、二次6、下列组织中,()不是营销中介单位。
A、中间商B、供应商C、银行D、保险公司7、能满足同一需要的各种产品的生产者互为()竞争者。
A、愿望B、平行C、产品形式D、品牌8、当家庭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收入增长,思格尔系数将()。
A、下降B、增大C、不变D、上下波动9、企业决定生产各种产品,但只向某一顾客群供应,这是()。
A、产品/市场集中化B、产品专业化C、市场专业化D、有选择专业化10、按照人口的具体变量细分市场的方法就是()细分。
A、地理B、行为C、心理D、人口11、处于()的产品,可采用无差异性的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A、成长期B、衰退期C、导入期D、成熟期12、()调查是为了解市场中出现的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的专题调查。
A、探测性B、描述性C、因果性D、预测性13、以现有产品开发新市场,这是()战略。
A、一体化B、市场渗透C、市场开发D、产品开发14、利用原有市场,采用不同技术开发新产品,这是()战略。
A、产品开发B、同心多元化C、综合多元化D、水平多元化15、产业用品渠道一般不包括()A、批发商B、代理商C、制造商D、零售商16、产品价格低,其营销渠道就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词解释练习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词解释练习这篇文档为您提供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名词解释练,旨在帮助您巩固对名词的理解和运用。
以下是一些练题目及其解释,请您认真阅读并完成练题。
1. 名词是指用来代表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请举出五个具体的名词并用简单的句子解释其意义。
答案示例:- 学生:指在学校接受教育的人。
- 桌子:用来放置物品或用于用餐的家具。
- 苹果:一种常见的水果,外皮光滑,多汁并具有甜味。
- 医生:从事医疗工作的专业人员。
- 家庭: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基本社会单位。
2. 请解释以下名词的意义:窗户、花园、电脑、书架、音乐。
答案示例:- 窗户:用来通透室内外的建筑构件,供采光和换气使用。
- 花园:种植花草树木的园地,供人们休闲和观赏。
- 电脑:一种用来处理数据和进行计算的电子设备。
- 书架:用来摆放书籍的家具,方便存放和阅读。
- 音乐:通过声音和节奏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3. 名词可以分为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请列举五个具体名词和五个抽象名词,并简单解释其意义。
答案示例:具体名词:- 桌子:用来放置物品或用于用餐的家具。
- 花:开在植物上的有颜色的结构。
- 篮球:一种用手或身体抛掷和运动的球类运动项目。
- 学校:供学生研究的教育机构。
- 鸟:羽毛动物类别中的一种。
抽象名词:- 幸福:内心感到满足和快乐的状态。
- 知识:通过研究和经验获取的事实和信息。
- 自由:不受限制或束缚的状态。
- 爱:一种对他人或事物的深情。
- 友谊:友好和亲近的关系。
这些练题旨在帮助您巩固对名词的理解和运用,请认真完成并检查答案,以加深对名词的掌握。
祝您研究顺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海大学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名词解释题库第一部分——说明河海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专业课参考书是何似龙的《转型时代管理学导论》和周三多的《管理学——理论和方法》。
从98年考研真题开始分析,可以发现周三多那本书考得越来越少,到2008年基本考的都是何似龙老师的那本书了。
这就是考试的趋势,各位考生应该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转型》这本书。
如果一不小心真的遇到周三多教授那本书上的题,也不要着急,可以尝试着按自己的理解去答,河海的专业课改的很松,只要意思上基本符合都给分。
所以建议各位考生把何似龙的《转型》读通读透,狠抓概念性的考点。
看过《转型》的考生应该可以感觉到这本书是有点艰涩难懂的,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篇章里。
所以要首先把各个概念弄清楚,才能把握书的意思,大家看真题,2000、2001、2002、2003、2004、2006、2007和2008年都有类似名词解释的题,这是一定要拿下的,这些是死的东西,能不能答上来就看平时有没用功背书,现在我把各个可能考的名词解释列出来,供考生背诵。
另外,我要强调一下,不要忽略考过的题目,通过分析真题,你会发现,很多知识点是前几年考过的,甚至一模一样的。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前几年考过的今年就不会考了,有些重点知识点,比如泰罗的管理技术定义就反复的考。
以下列出的带号的名词解释是要重点掌握的,括号里Y指的是考点来自周三多的书后面跟的是页码,P指的是考点来自何似龙的书。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题库1.沟通(Y541)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人或两人以上的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
2.社会人(P125)对社会和个人来讲,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而不是人们在无组织的人群中相互竞争;所有的个人主要是为保护自己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不是为自我利益而行动的。
3.统一命令原则(P77所谓统一命令原则,就是指对一件具体的工作或事件而言,一个下属人员只应接受一个领导的命令,这是最早由法约尔提出的,也是一项普遍的、永久必要的原则。
4.目标管理(P94)所谓目标管理,是指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有意识地瞄准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并有效地和高效率地实现它们。
5.战略管理(P160所谓战略管理,它主要涉及组织的远期发展方向和范围,理想的情况下,它应使资源与变化的环境,尤其是它的市场、消费者或客户相匹配,以便达到所有者的预期希望。
6.公司/企业文化(P150所谓公司文化,它可被分为两个层面,在较深而不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代表着基本价值观念,它们是企业成员所共有的、改革难度较大、代表企业最稳定的核心部分;在较浅而较易察觉的层面,文化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改革起来虽很难,但与基本价值观念相比稍为容易些。
7.企业/流程再造(P181所谓企业/流程再造,乃是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业绩的重要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8.学习型组织(P189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一个能不断创新和进步的组织。
在这个组织中,人们能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创造出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和开阔的思维方式,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9.经济方法(Y162)所谓经济方法,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各种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
10.整体性原理(Y124)所谓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
11.行为科学(组织行为学)(P121所谓行为科学,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的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2.组织职能(P88)所谓组织职能,是指组织工作旨在建立一个精心策划的角色结构,并分配给机构中的每个成员。
精心策划,是把为了完成任务而必须做的一切工作都分配给具体的人,同时希望任务能指派给最能胜任的人。
13.计划职能(P88)所谓计划职能,就是对未来各种行为做出抉择的职能,是五职能中最基本的职能。
编制计划包括选择任务、目标和完成计划的行动方案。
计划是从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到达将来预期目标之间的一座桥梁。
14.有限理性假设(P111)所谓有限理性假设,是指反对以“无限理性”为指导,认为按“最优化准则”行动的经济人或理性人是做不到的。
由于决策者在认识能力上和时间、经费、情报来源等方面的限制,只能是有限理性的。
15.实施控制的步骤(P97○1确定标准○2衡量业绩○3纠正偏差16.组织的基本结构有哪两种类型,这两种结构形态各有何特点?(Y458)有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两种类型,正式组织是以效率的逻辑为重要标准;非正式组织是以感情的逻辑为重要标准。
1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内容(Y517)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安全、感情、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特点:多样性、层次性、潜在性、可变性。
18.制度创新(Y633)所谓制度创新,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企业各成员间的正式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制度是组织运行的原则规定。
19.决策(Y238)所谓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
○1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2决策本质上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由多个步骤所组成○3决策的目的是解决问题或利用机会。
20.责任原理(Y135)责任原理可以表述为:管理是追求效率和效益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挖掘人的潜能,就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这些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
21.经济人(P63所谓经济人,就是假定人是理性的,是具有利己本性的,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无不以追求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为动机,人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仅会达到自身的最高目标,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公共利益。
在最理想的情况下,经济人的理性是以最小投入去寻求最大产出。
22.冲突(Y555)所谓冲突,是指由于某种差异而引起的抵触、争执或争斗的对立状态。
23.民主型领导(Y494)所谓民主型领导,是指领导者发动下属讨论、共同商量、集思广益,然后决策,要求上下融洽,合作一致地工作。
24.管理科学学派(P99所谓管理科学学派,是指主张努力将科学应用于管理之中的学派,在该学派中,数学和其他科学工具被充分地用作帮助解决重要的问题——把有限的资源最优地分配、运用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25.超理性决策模式(P116)所谓超理性决策模式,是指主要依据超理性特点进行,不顾忌是否合乎某种理性,甚至可以是不合理的。
26.管理的发现(P39所谓管理的发现,是指管理成为一种职业而出现专职管理人员阶层;有关管理的科学理论及管理知识学科的创立;管理知识的大量积累;管理在社会主要领域得到广泛而成功的应用。
27.韦伯的资本主义企业(P54)所谓资本主义企业,就是以最大限度利润为目的,以合理地组织生产和劳动为手段的企业。
28.专制式人治管理(P13所谓专制式人治管理,就是指企业中存在一个权利高于一切、大于一切,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为所欲为的最高领导者,这个领导者按个人意志及情感对整个社会或组织实施管理。
29.文化激荡(p11所谓文化激荡,是指不同时空之间文化的冲撞、融合,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进步和社会破坏之总称。
30.管理转型(P5所谓管理转型,是指管理组织、管理主客体、管理行为以及人们对待管理的总态度、思维方式和一般价值观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31.孔茨的管理定义(P88)所谓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的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
32.宗族(P207)所谓宗族,是由男系血缘关系的各个家庭在宗法观念的规范下组成的社会群体。
33.内仁外礼(P223所谓内仁外礼,是指通过出自人们内心“仁”的道德修养和来自外部社会“礼”的强制来规范、协调人们的行为,以达成社会的有序、稳定和统一。
34.管理程序学派的管理五职能(P93计划、组织、人事、领导、控制35.古典管理理论及其代表人物(P4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行政管理理论韦伯官僚制理论36.儒家治国理论模式及社会组织化方式(P221)(P223治国模式:德治教化、修身治国社会组织化方式:内仁外礼、执中求和37.7S架构(P153结构:Structure 策略:Strategy 制度:System 作风:Style人员:Staff 技巧:Skills 最高目标:Shared Value38.法约尔的管理五职能(P74)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39.韦伯官僚制主要特征(P82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官僚制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控制、合理-合法的权利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
40.泰罗管理技术定义(P64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们用最有效的方法干。
41.科学管理模式(P64泰罗任为“必须经过长期而仔细的思考和研究,去发掘出像工程的基本原理那样精确和清楚的规律。
42.法约尔的企业六项活动(P72)技术活动、商业活动、管理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
43.韦伯理性五要素(P84分工、组织的等级结构、常规化趋向、官员的形式主义非人格化、作为组织目标的有效运行。
44.管理科学学派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P98把有限的资源最优地分配、运用来实现既定的目标。
45.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念界定(P210将服务于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组织的社会组织需要,由宗法观念衍生而成,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治国之道”称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46.道家的无为而治(P232所谓无为而治,乃指治理国家时应依循社会发展规律而顺其自然的作为。
治国主体既不对人民强加妄为,做到减少外部控制而使民自作自息、自生自灭,又要尽力消除引起有为的社会条件,使民无知无欲而不能为或不敢为,两者互为补充够成道家无为而治。
47.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P82所谓官僚形式主义非人格化,是指在韦伯所提出的官僚制理论中,人人只是享有形式上的平等,提倡不考虑人的因素的明确的权利和职责,人已被职位这种法定的权责所规范,并按此规范去工作,没有憎恨和激情,因此也没有爱和狂热。
48.理性决策模式(P116所谓理性决策模式,就是假定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
在这种模式下,决策的典型阶段包括: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寻找出所有解决问题的方案;评价所有方案,排出次序;最后抉择。
这种决策绝对要求排斥超理性因素。
49.管理谐协创新十六字方针(P32(1)博采众说:以平等、开放、宽容的态度对待、了解和研究古今中外一切管理知识。
(2)把握多极:从所采众说中分析、剥离出各种不同观点、思想、因素、基因,研究发掘各极可能依赖的文化根基。
(3)允中谐协:公平地对待各极,在“三个是否有利于”根本判断标准基础上,沟通各极,统摄各极,相反相成、相对互补,以求谐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