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合集下载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既有积极的作用又有消极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人们在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还缺乏强有力的控制手段的情况下,却无所顾忌地使用科学技术成果。

社会的发展需要科技推动,但人类更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形态的演进,社会制度的更迭,社会文明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

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当代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发展、扩张和渗透,无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其坚强的后盾,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现代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

科技革命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不仅是历史性的,而且是全方位的。

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从横向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的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现代科技革命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现代科技革命促进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当然,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建设性的社会功能的同时,我们看到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我们在设计和制造电脑的时候,也许没有料到、在方便使用电脑的时候更不会去想,报废后的电脑成为一颗炸弹,它所含的有害物质,如果掩埋,会污染水源,如果燃烧,会污染大气。

爱因斯坦把铀看作是令人惊异的能源,但同时也很早就意识到原子能可能给人带来的危害。

所以他才会说出这样的话:人类通往毁灭的道路是由杰出科学家的名字铺就的。

这话听起来多少有点悲壮。

如果说科学家、思想家早就料到了人类今天的困惑,我们普通人则是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内容中同样感受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双重性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题库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根据对第一方面的问题不同回答,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认识论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1)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2)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3)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张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

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是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个长期的任务。

3,简述辩证否定法的基本内容答: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都顶,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想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4,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何意义?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以下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但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不同主体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但造成这种差别是客观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是近似的,有时甚至是歪曲的,这是意识最鲜明的主观特征,但任何反映归根到底都有自己的客观原型6,简述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的表现本质: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马原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马原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

黑客狗仔 人们每天看到的娱乐八卦
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狗仔队的爆料。在科 技不发达的时期,他们跟踪、偷拍的功 夫已经很了得;到了网络时代,不少狗 仔都琢磨着学点黑客知识或直接雇用黑 客,以便窥探更隐私的明星资料。于是 入侵名人网络账户以获取并搜寻名人隐 私的黑客狗仔就诞生了。美国,一名电 脑黑客因非法入侵包括斯嘉丽-约翰逊和 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在内的50多名知名 女星和女歌手的电子邮件账户,甚至将 从电邮中窃取到的斯嘉丽的裸体照片上 传到互联网,目前正面临最高60年监禁 和220万美元罚款的严重后果。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 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科 学 技 术 推 动 社 会 历 史 的 进 步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和 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 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1、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日益为学界所关注。当人 们为取得农作物的高产而无限制地使用化学农药时,自然界中百鸟的 歌唱与溪中回游的鱼虾贝类,却离我们远去;当我们享受着廉价的取 之不竭的核能源时,我们的生命却要冒着被放射性污染的威胁;当人 们能够方便地对基因进行分离、剪接和重组时,我们却面临着改变生 物的基因、改变物种,甚至改变人种的变异;当我们提倡死的尊严时 ,同样存在着某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利用安乐死谋杀病人的可能;当 网络技术大大缩短人们的交往距离时,网络的虚拟性导致色情、仇恨 、信息污染的泛滥,使人的是非感、责任感、尊严感被抛到九霄云外 。一向以为与我们无关的高科技的伦理问题,却直接显露在每个普通 人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 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 关的活动.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不仅带来了便利和福利,还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然而,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所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即既有积极的作用,也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科技创新不仅带来了新的产品和服务,也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助力于国家能力的提高和综合国力的增强,进一步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和开放进程。

同时,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推动了社会变革和进步,促使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成为改造现实、创造未来的强大力量。

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

首先,新兴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加深社会的分化,造成社会不公平的现象。

例如,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虽然在某些领域解决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并带来前所未有的生产效率和创新业务机会,但也会对一些岗位造成破坏,导致失业人口的增加,加深贫富差距。

其次,科技创新的迅速发展也可能导致一些伦理和道德层面的问题。

例如,随着基因技术的应用,生命伦理的问题,包括克隆类人生命、基因编辑、人工人类等等问题都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及解决的重大问题。

再者,某些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also bring negative influence such a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ater pollution, and soil pollution, which will threaten human health and ecology in the long run.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明确目标、合理规划,切实增强科技的实际影响。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摘要: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

辩证学告诉我们,事务都具有两面性。

无例外地,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也是具有两面性的,即积极地推动作用和消极地抑制作用。

关键字: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发展,“双刃剑”。

在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应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

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首先,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马克思曾经对科学技术的伟大历史作用做过精辟而形象的概括,认为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他把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称为预告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炸碎了封建社会的贵族骑士阶层,指南针帮助资产阶级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印刷术称为了科学复兴的手段。

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历史的进步。

如18世纪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以电力的发明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20世纪中期以后以原子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尤其是以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海洋工程等高科技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革命。

每一次的革命都不同程度地一起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具体的,科学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深刻影响表现在:第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

第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

第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对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表现在:第一、知识爆炸伴随科技革命发展而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和充实新知识,而科技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两重性摘要: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的后果。

科学技术的社会效益二重性要求我们充分发挥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积极作用,克服其对社会发展的消极作用。

正确理解和掌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二重性,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二重性和谐社会全球问题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

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

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

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动能力。

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

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

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

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安全10-06 丁春雨 311001010605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一个复合概念。

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课本中有详细解释,在此不再复述。

二.科学技术的正面社会作用:1.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的每一项进步,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尤其是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计算机、通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增长,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工业、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有力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永无止境的发展及其无限的创造力,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2.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为人类提供了广播、电视、电影、录像、网络等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

同时,它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科学技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尤其是从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那些昂贵的奢侈品步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手机,我们如何随心所欲地与亲人保持联系呢;如果没有网络,我们又如何与远在异国他乡的朋友谈天论地;如果没有高清晰的电视技术,我们又如何享受华丽的好莱坞电影呢?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

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以电器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

马克思原理马原重点整理

马克思原理马原重点整理

马克思原理重点整理一、绪论1、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相对于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作的个别理论判断和具体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遍的、根本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3、1831年在法国里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6年在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

法国、英国、德国的三次大的工人运动,表现了无产阶级高度的政治觉悟与英勇精神,显示了无产阶级在政治斗争上的威力,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4、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5、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威廉·配第(创始)、亚当·斯密(发展)、大卫·李嘉图(结束)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昂立·圣西门、沙尔·傅里叶、罗伯特·欧文6、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

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8、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到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4-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教材125-126页)
1、全球性问题
“全球问题”主要包括了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的问题。

2、造成“全球问题”的原因
“全球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呢?
(1)、科学技术的运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与技术在研究和应用时,会引起多种不同的变化,有的变化对我们有利,有的变化对我们有害。

好像是一块硬币的两面。

由于目的不同,科学与技术既可以造福也可以造祸。

例如,原子能技术既可用来建造核电站,也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网络可以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又可以给现代社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现在网络是许多恋人认识的媒介,又是许多家庭出现问题的原因。

(2)、人们对科学技术的负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从认识上讲,我们对技术应用负面作用的认识是一个过程。

一项新技术究竟有什么负作用,这些负面作用在什么具体条件下会出现,技术创新者和应用者在一段时间里都不很清楚,对要滞后很长时期才出现的恶果,更难作出准确的预言。

例如,对使用DDT的评估就经历了较长的过程。

开始人们发现利用它杀灭害虫,增加农业生产效果显著,主张推广;后来才发现,长期使用这种农药又威胁生态环境,不仅大量的生物死亡,甚至终生生活在南极的企鹅体内含有化学农药DDT。

DDT通过食物链已经影响到所有的生物包括我们自己。

(3)、技术犯罪是技术负作用的原因之一
既然技术既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所以有些人就会有意识地用科技来破坏自然、伤害生命。

学术界提出了“恶技术”的概念。

“恶技术”的制造者,明明知道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却偏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是在用技术犯罪。

(4)、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和错误政策是造成科学技术负作用更为根本的原因
马克思很早就指出了这个问题。

20世纪50年代初的伦敦烟雾事件,5天内造成4 000多人死亡;
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更是做了系统的阐述。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将自然看成是资源的“水龙头”和废弃物的“污水池”。

尊重生态规律与发展资本主义是矛盾的。

资本的扩张成为一种无限制
的必然趋势,今天,环境问题已经是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集中体现,因此,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生态批判。

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整个工业社会的制度都应该改造。

“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造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问题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起的,它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力和条件。

(教材126)
3、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争论
近代以来,科学技术曾被无条件地当做人类通向现代文明的“通天塔”。

但是,现在面对全球性问题的严酷现实,人们又不得不开始对这一传统观点进行深刻的反思,形成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被称为悲观主义。

第二种观点被称为乐观主义。

4、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力和条件。

(教材126页)我们认为,第一种观点是盲目悲观主义,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弊端;
而第二重观点是盲目乐观主义,片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这两种观点都不能正确评价和分析科学技术的作用,均不能对实际起到正确的引导。

应该说,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技术是进步的力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并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因而各国都很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科学技术运用不当,又会给人类造成许多问题,乃至出现“全球问题”,给人类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我们不能将这些问题看做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直接结果。

想用取消科学技术的方式解决“全球问题”,像老子认为的那样,人类回到结绳记事的状态中去,既是不合理也是不现实的。

“全球问题”本质是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失调以及人和自然的冲突,它体现了科学和价值之间的矛盾,科学技术能带来幸福还是灾难,完全取决于人类自己。

(教材126页)为了解决“全球问题”,我们应该用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指导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全球观念和危机意识,克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狭隘视野,克服急功近利的行为;要正确对待自然和社会的关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要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为人类摆脱困境创造新的物质条件。

当然,如果问题是由社会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形式。

让我们牢记1931年爱因斯坦对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大学生的讲话。

“如果你们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这是爱因斯坦对整个人类的忠告,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应该永远记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