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指南

02
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头晕、乏力
急性失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 贫血症状。
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能会出现黑色粪便。
血尿
大量出血可能导致尿液呈现为红色。
血便
上消化道出血可能表现为血便,通常呈现 为暗红色或黑色。
、控制出血。
04
预防措施
饮食预防
饮食规律
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饥饱无度,减少胃肠道的负担。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粗糙、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
多摄入富含营养的食物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药物预防
01
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 药物
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 可降低胃酸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
内镜下切除病变组织
对于较大的消化道息肉、肿瘤等 病变,可以在内镜下切除病变组 织,以预防出血。
05
结论及展望
结论总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 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 ,多表现为呕血、黑 便、血便等症状,需 要紧急处理。
指南从诊断、治疗和 预后三个方面提供了 全面的建议,为临床 医生提供了实用的参 考依据。
止血药物
使用凝血酶、止血敏等药物,促 进血小板凝集,达到止血效果。
生长抑素
通过减少门静脉血流,降低门静脉 压力,有利于止血。
手术治疗
内镜治疗
在出血部位进行电凝、注射硬 化剂、放置止血夹等措施,达
到止血目的。
介入治疗
通过选择性血管造影和栓塞治 疗,找到出血血管并栓塞,控
制出血。
手术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五、治疗
2.止血治疗
(3)内镜治疗:注射疗法、上止血夹、 高频电灼、激光。 (4)外科手术治疗
(5)介入治疗
五、治疗
3.病因治疗 胃溃疡(Gastric Ulcer)
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消化性溃疡治疗疗程
(3)X线钡餐检查:十二指肠降段以下小 肠段,有诊断价值。出血停止数天后行. (4)血管造影、吞棉线实验、肠镜等检查
五、治疗
1.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体后胶体、
先快后慢、晶胶互补的原则。
推荐中分子量胶体液:如贺斯、万汶、
菲克血浓等
小分子量胶体液:低右、706代血浆。
五、治疗
二、病因
4.胃癌(gastric carcinoma):占2%-4% 以胃癌坏死、糜烂侵蚀血管引起。
5.胆道出血 :右上腹绞痛、梗阻性黄
疸、消化道出血,为胆道出血三联征。
6.其它原因: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胃粘 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全身性疾病等。
三、临床表现
与出血速度及出血量有关 。
1.呕血和黑便:出血部位在幽门下者, 表现为黑便;如出血量大,出血速度 快可因血反流入胃,可同时伴有呕血。 出血部位在幽门上,常出现呕血 。
三、临床表现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头昏、心悸、乏 力、晕厥,肢体冷感、心率增快、血压 下降等。严重者呈休克状态:烦躁不安、 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 发绀、呼吸急促、血压下降、脉压变小、 少尿等。
三、临床表现
3.贫血和血象变化:急性大量出血均有失血 性贫血。早期可不明显,3-4小时后才出现, 出血后24-72小时血液稀释到最大限度。出 血后2-5小时白细胞升高,止血后2-3天恢 复。出血24小时内网织红细胞升高,4-7天 后可逐渐恢复,出血未止可持续升高。
上消化道大出血

胃囊(50~ 胃囊(50~70mmHg) (50
不推荐作为首选治疗措施
•指征 指征
内镜止血
喷射状 渗血性活动性出血 有血管裸露 有血凝块附着 溃疡基底洁净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有近期出血迹像的溃疡,杜氏溃疡,息肉出血 有近期出血迹像的溃疡,杜氏溃疡, 有近期出血迹像的溃疡
内镜止血治疗
(三)出血部位及病因的判断
首先根据病史和体检发现推断出血的病因和部位: 首先根据病史和体检发现推断出血的病因和部位: 1.比如消化性溃疡的胃痛 1.比如消化性溃疡的胃痛 2.门脉高压的肝炎 2.门脉高压的肝炎 3.长期饮酒史以及体检的阳性体征(腹水、脾大、 3.长期饮酒史以及体检的阳性体征(腹水、脾大、腹壁静脉 长期饮酒史以及体检的阳性体征 曲张) 曲张) 4.应激性溃疡的服药史和基础疾病史等。 4.应激性溃疡的服药史和基础疾病史等。 应激性溃疡的服药史和基础疾病史等
重度
>1500(全身总 量的30%以上)
<80
>120
<70/50
少尿或 尿闭
烦躁、意识模 糊或昏迷、水 肿
出血是否停止的判断
1.不能以黑粪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肠道积血需经约3日才能排尽) 1.不能以黑粪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肠道积血需经约3日才能排尽) 不能以黑粪作为继续出血的指标 2.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2.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下列情况应考虑继续出血或再出血 ①反复呕血or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排出暗红以致鲜红色的血 反复呕血or黑粪次数增多、粪质稀薄, or黑粪次数增多 便,伴有肠鸣音亢进 ②在24小时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一般状况未 24小时内经积极输液,输血仍不能稳定血压和脉搏, 小时内经积极输液 见改善;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中心静脉压仍在下降 见改善;或经过迅速输液、输血后, ③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 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继续下降, 续增高 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BUN持续或再次增高 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BUN持续或再次增高 BUN ⑤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哪些

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哪些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这种情况的话人们是用肉眼看不到的,虽有些轻微的患者就是在重度的时候才会感觉到,不过消化道出血的话还是会有一些症状的,比如说会感觉到自己咳嗽的时候带血,或者是出现呕血的情况,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是有哪些的呢。
(一)一般临床表现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十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肾功能等全身情况有联系。
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大便潜血阳性表现,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储留时间较久,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为头昏、心悸、恶心、口渴、黑蒙或晕厥。
皮肤由于血管收缩和血液灌注不足而呈灰白、湿冷。
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在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
发病的原因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
此外上消化出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一般在出血的情况下,氮质血症可持续3~4天以上。
(二)不同病变的内镜表现1.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表现通常接曲张静脉的形态,大小(直径)、部位及有无红色征(RC)。
2.门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表现PHG内镜表现为胃锦膜呈淡红色细斑点或猩红热样疹,镶嵌黄白色微细网状结构衬托间隔呈蛇皮状,即M。
ale病变。
胃内有出血的病例,往往在蛇皮状病变中有出血性红斑点。
3.消化性溃疡新近出血的内镜表现新近出血的单纯性溃疡有不同的内镜表现,对判断是否再出血有重要的意义。
内镜表现通常分为:A、活动性出血;B、见到非出血性血管;C、黏附血凝块;D、非血管渗血:E、扁平斑点;F清洁基底。
这篇文章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了上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是有哪些,可能轻度的患者,只是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低热的,或者是经常的口渴,而且感觉到特别的恶心,想要去呕吐的,然后逐渐的就会出现晕厥的。
医学课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查,是诊断的基础。
2.内镜检查
已被列为首选的诊断方法,诊断正确率达80%~ 9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检查有如下优点: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其程度决定于出血量
大小、出血速度以及机体代偿功能是否完好等因素。 少量出血或缓慢中量出血,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头 昏。急性大量出血时,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出现头 晕、心悸、恶心、乏力、口渴、晕厥、老年患者因 有脑动脉硬化,虽出血量不太大,也可出现神志淡 漠或意识不清。四肢湿冷、皮肤苍白、烦躁,甚至 意识模糊。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
主要是呕血和(或)黑粪,常伴有血容量减少 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是消化系统疾病常 见的急诊,目前其病死率与病因误诊率仍较高,分 别约在10%与20%左右。
其预后与能否迅速确定出血病因与部位,给 予及时的救治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早期发现, 明确病因与部位,准确地估计出血量,严密观察, 积极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大多是上消化道本 身病变(溃疡、炎症、肿瘤)所致,少数是全身疾 病的局部表现(如各类紫癜、白血病、再障等)。 常见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发生机制如下:
1.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上消化道
出血的最常见的病因,占40%~50%,其中尤其以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居多。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活动的 表现,致命性大出血多属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或胃小 弯穿透性溃疡侵蚀较大血管所致。约有15%~30% 病人可无溃疡病史而以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
7.食管裂孔疝:多属食管孔滑动疝,病变
部位胃经横膈上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由于食管 下段、贲门部抗返流的保护机制丧失,易发生食 管粘膜水肿、充血、糜烂甚至形成溃疡。食管炎 以及疝囊的胃出现炎症可出血,以慢性渗血多见, 有时大量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这些症状你都明白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这些症状你都明白吗?如果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呕血以及血便,如果出血量多的话,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机体的很多功能都会受到影响,所以危害是非常大的。
★一、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本病以呕血和黑便为主要表现,血容量的减少可以导致周围循环的变化。
根据失血量的多少可以分为大量出血(出血量在数小时内达1000ml并伴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显性出血(呕血和/或解柏油样黑便,不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和隐性出血(大便隐血试验阳性)。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全面诊断包括病因、部位和严重程度的判断。
要重视既往病史和症状、体征在病因诊断中的作用。
例如消化性溃疡常有反复发作中上腹痛史,用抗酸解痉药物常可以止痛;应激性溃疡常有明确的创伤史;作过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要考虑发生吻合口溃疡出血的可能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常有血吸虫病或肝炎病史,以往吞钡检查可见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恶性肿瘤患者多有乏力、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表现;胆道出血患者常有右上腹痛、黄疸、呕血的三联症。
应该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在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前可以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这时要明确出血部位和原因就需要依靠胃镜、B超等辅助检查手段。
★二、疾病介绍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胰腺、胆道的出血而言,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黑粪,患者一般不难自判断。
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管、胆管病变引起的急性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附近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也属这一范围。
这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急症,主要临床表现是呕血和便血,或者胃管内见血性液体,年发病率在50~100/10万之间。
★三、检查诊断纤维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选方法,不仅可以发现出血的部位和原因,而且有助于判断再出血的可能性,决定是否需要急诊手术。
研究表明在发病后24小时内行急诊胃镜检查可以尽快明确病因、减少输血需求和手术机率,并缩短住院天数。
临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原因、诊断、紧急处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措施

临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原因、诊断、紧急处置、进一步检查及治疗措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主要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器官出现病变导致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发生的空肠上段出血亦属此范畴。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常见危急重症,一旦患者失血较多很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患者出现呕血和(或)黑便症状,可伴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部分患者伴低热(不高于38.5℃);实验室检查见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降低,血尿素氮上升。
1.呕血和(或)黑便: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甚至为鲜红色伴血块。
黑便或出现柏油样便(黏稠且发亮),如果出血量大,粪便可为暗红色甚至鲜红色,应注意与下消化道出血鉴别。
2.急性失血所致表现:出血量>400m1.时可出现头晕、心悸、出汗、乏力、口干等症状;出血量>700m1.时上述症状显著,并出现晕厥、肢体冷感、皮肤苍白、血压下降等;出血量›1000m1.时可产生休克。
3.发热及氮质血症:发热: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出现低热,一般情况下热度不高于38.5℃,常持续3~5So氮质血症:血液蛋白在肠道内分解吸收一肠源性氮质血症;出血致使循环衰竭,肾血流量下降一肾前性氮质血症;持久和严重的休克造成急性肾衰竭一肾性氮质血症。
4.血常规变化: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降低(但失血急性期,血细胞和血浆等量丧失,体液暂未进入血管,血液处于浓缩状态,指标可无变化)病情危重紧急处置1.首先评估危险程度:①意识评估:首先判断意识,意识障碍既提示严重失血,也是误吸的高危因素。
②气道评估:评估气道通畅性及梗阻的风险。
③呼吸评估:评估呼吸频率、节律、做功及血氧饱和度。
④循环评估:监测心率、血压、尿量及末梢灌注情况。
⑤GBS评分当存在循环衰竭、呼吸衰竭、意识障碍、误吸、活动性出血或GBS>1中任意一项,应考虑为危险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需急诊诊治。
GBS≤1提示极低出血风险,几乎全部可在门诊进一步诊治而不需急诊诊疗。
临床内科知识: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表现

临床内科知识: 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表现系统复习医疗事业单位考试, 需要掌握临床医学知识, 帮助大家梳理内科学相关知识-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表现。
1.呕血与黑便呕血黑便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每日出血量5-10ml, 粪隐血试验可呈阳性反应, 每日出血量50-100ml可出现黑便。
胃内积血量200-300ml, 可引起呕血, 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 无全身症状。
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 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 如出血量多, 速度快则常呕新鲜血液。
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腔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因失血量过大, 出血速度过快, 出血不止可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临床上可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口渴、黑蒙或晕厥, 皮肤灰白或湿冷;静脉充盈差, 体表静脉瘪陷;疲乏无力, 进一步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 甚至反应迟钝、意识模糊。
老年人器官储备功能低下, 加之老年人常有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慢支等, 虽出血量不大, 也可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 增加死亡危险因素。
3.氮质血症(1)肠源性氮质血症;(2)肾前性氮质血症;(3)肾性氮质血症。
4.发热5.对消化性溃疡疼痛及肝硬化功能的影响例题:下列关于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不正确的是?A.上消化道出血后白细胞计数可以增高B.以低热为主, 一般不超过38.5℃, 可持续3-5dC.血尿素氮升高, 24-48h可达高峰, 3-4d后降至正常D.出血后24h内网织红细胞即见升高, 所以血象检查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E.上消化道出血常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粪正确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
呕血 黑便 失血性周围 循环衰竭 贫血 发热
氮质血症
㈠呕血与黑便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 征性表现.出血部位在幽 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 便,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 现为黑便.总之,上消化道 出血者均有黑便,但不一 定有呕血.
㈡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出血量超过1000ml且速 度快者,由于循环血容量急 剧减少,静脉回心血量相应 不足,导致心排量降低,病人 可出现头昏,心悸,出汗,口 渴,晕厥等一系列组织缺血 的表现.
㈠补充血容量 ㈡止血治疗 ⒈药物止血治疗 ⑴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100ml氯化钠中分次口服,或经胃管注 入,适用于胃、十二指肠出血. ⑵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阻滞剂,适 用于消化性胃疡或急性胃粘膜损害引起的出血. ⑶生长抑素或奥曲肽0.1mg静脉推注后,继而持续静脉输液24h, 可减少腹腔内脏血流量,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止血效果. ⒉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⒊内镜直视下止血 ⑴对出血灶喷洒止血药物 ⑵注射硬化剂至食管曲张的静脉,达到止血效果. ⑶糜烂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出血不止者,可作高频电凝止血. ㈢手术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
1
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护理评估 护理要点
2
3 4 5
上消化道出血—概念
• 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
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
胰管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
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的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 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急症
• 死亡率在10-14%左右
护理评估
• 出血病因 • 出血的量、性质、颜色、次数
• 意识状态、面色、生命体征、肢体温度
• 周围循环情况:头晕、乏力、心慌、冷汗、 口干晕厥、尿少,烦躁不安甚至意识障碍 • 实验室检查结果
失血量的评估
•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量的估计,主要根据血 容量减少所致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 特别是对血压、脉搏的动态观察。
抢救护理流程
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
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判断出血程度
立即建立2-3条主干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吸氧
备好各种抢救用品,配合医生抢救
护理要点--病情观察
1 2 3
监测出 血征象
观察出 血程度
观察止 血效果
心率血压 周围循环 情绪变化
大便 呕血
活动性 出 血
护理要点—休息与体位
饮食指导
遵医嘱进行饮食指导 大量出血后禁食水,给予静脉补充,而后
全流质
无渣半流质
半流质
少渣软食
流质以米汤、藕粉、低糖米粉、能全素为主
半流质主要为稀饭、烂面条、稀蛋羹、肉泥、蔬菜水果泥等。
谢谢!
(三)氮质血症 血尿素氮多在一次出 血后数小时上升,约 24~48h达到高峰,一般不 超过14.3mmol/L,3~4天 恢复正常.
(四)发热 、贫血 大量出血后,多数病人 在24h内出现发热,一般 不超过38.5℃,可持续 3~5天.出血早期血象检 查无变化,经3~4h后,因 组织液渗入血管内,使血 液稀释,才出现失血性贫 血的血象改变.
• 患者出血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同时 抢救中种种刺激,进行良好的心理
护理可以缓和其紧张情绪,使之更
好地配合治疗。建立良好的护患关 系,可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
护理要点—补液护理
3、补液注意的问题:
• 输液开始时宜快,输液一般遵循先 快后慢、先盐后糖、先晶后胶的原 则,必要时参考CVP值调整输液量和速度 • 对高龄、伴心肺肾疾病患者,注意 监测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量过多、 过快引起急性肺水肿 • 肝硬化患者尽可能采用新鲜血
• 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 抬高15-30度,以保证脑部供血
• 注意保暖,给予氧气吸入;呕吐时,协助
患者将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必 要时用负压吸引器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 血液和呕吐物 避免腹压增高的因素,如饱餐、恶心、频繁 呃逆、咳嗽、用力排便、起床用力过猛以及 过度兴奋等
护理要点—心理护理
口渴心悸 眩晕晕厥
重度 >1500 全身总量的
<80
>120
< 70/50 少尿 尿闭 水肿
烦躁 意识模糊 昏迷
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原则: 抗休克、积极补充血容量
•一般的急救措施: 禁食、卧床休息、吸氧、保持呼吸道 通畅、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积极补充血容量: 立即配血、输足量全血 •止血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
护理要点—基础护理
呕吐后应及时漱口, 安全 清理呕吐物,保持 护理 口腔清洁
病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 时应加强巡视,加床档并 适当使用约束器具,做好 卧位护理,预防皮肤压疮
口腔 护理
嘱病人卧床休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如出现头晕、心慌、 出汗时,立即告知 护士
患者 舒适 活动 指导
排便 护理
大小便时应注意勿用力 过度避免导致再次出 血;排便次数多者应 注意肛周皮肤清洁
•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 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 • 大量出血:短期内失血量>1000ml或失 去循环血容量的20%
病因
㈠上胃肠道疾病 ⒈食管疾病 ⒉胃、十二指肠疾病 ⒊空肠疾病 ㈡门静脉高压引起食 管﹑胃底静脉曲张 破裂出血 ⒈肝硬化 ⒉门静脉阻塞
病因
㈢上胃肠道邻近器官 或组织的疾病 ⒈胆道出血 ⒉胰腺疾病累及十二 指肠 ⒊其他:主动脉瘤、肝 或脾动脉破裂 ㈣全身性疾病 ⒈血液病 ⒉尿毒症 ⒊血管性疾病 ⒋结缔组织病 ⒌应激性溃疡 ⒍急性感染
• 根据病人的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
细胞压积测定,也可估计失血的程度。
出血程度的临床分级
程度 出血量 • 休克
轻度 <500 全身总量 的10~15% 中度 800~ 1000 全身总量的 20%
Hb
正常
脉搏 血压
正常 正常
尿量
正常
主要症状
头晕畏寒
80~100 >100
90/60 ~70/50 尿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