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初中苏科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初中苏科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初中苏科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解答题

1.把一张矩形ABCD纸片按如图方式折叠,使点A与点E重合,点C与点F重合(E、F 两点均在BD上),折痕分别为BH、DG.

(1)求证:△BHE≌△DGF;

(2)若AB=6cm,BC=8cm,求线段FG的长.

2.先化简:

2

2

24

1

a a

a a a

+-

-

,再从﹣1、0、1、2中选一个你喜欢的数作为a的值代入

求值.

3.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在AD上,且AE=DF

求证:四边形BECF是平行四边形.

4.一粒木质中国象棋子“帅”,它的正面雕刻一个“帅”字,它的反面是平滑的.将它从定高度下掷,落地反弹后可能是“帅”字面朝上,也可能是“帅”字面朝下.由于棋子的两面不均匀,为了估计“帅”字面朝上的概率,某实验小组做了棋子下掷实验,实验数据如表:

试验次数20406080100120140160“帅”字面朝上频数a18384752667888

相应频率0.70.450.630.590.520.550.56b

=;=;

(2)画出“帅”字面朝上的频率分布折线图;

(3)如图实验数据,实验继续进行下去,根据上表的这个实验的频率将稳定在它的概率附近,请你估计这个概率是多少?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 为坐标原点,AB // OC,点B,C 的坐标分别为(15,8),(21,0),动点M 从点A 沿A→B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动点N 从点C 沿C→O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M,N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 秒. (1)在t =3时,M 点坐标 ,N 点坐标 ; (2)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OAMN 是矩形?

(3)运动过程中,四边形MNCB 能否为菱形?若能,求出t 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6.化简求值:221211x

x x x x x x ++??-÷

?--??

,其中31x =- 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D CF BD ⊥⊥,

,垂足分别为E F 、.

(1)求证:AE CF =;

(2)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已知点A(-6,0),D(-7,3),点B 、C 在第二象限内.

(1)点B 的坐标 ;

(2)将正方形ABCD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向右平移t 秒,若存在某一时刻t,使在第一象限内点B 、D 两点的对应点B′、D′正好落在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请求出此时t 的值以及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在(2)的情况下,问是否存在x轴上的点P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Q,使得以P、Q、B′、D′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符合题意的点P、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如图,∠MON=90°,正方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OM、ON上,AB=13,OB=5,E为AC上一点,且∠EBC=∠CBN,直线DE与ON交于点F.

(1)求证BE=DE;

(2)判断DF与ON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BEF的周长为.

10.先化简,再求代数式(1﹣

3

2

x+

)÷

21

2

x

x

-

+

的值,其中x=4.

1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B=AD,对角线AC、BD交于点O,AC平分∠BAD.求证:四边形ABCD为菱形.

12.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边CB、AD的延长线上,且BE=DF,EF分别与

AB ,CD 交于点G ,H ,则BG 与DH 有怎样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13.解方程(1)2

2(1)1x x +=+ (2)22310x x ++=(配方法) 14.阅读下列材料:

已知:实数x 、y 满足22

320.25

x x

y x x +=++(0.75)x ≠-,求y 的最大值. 解:将原等式转化成x 的方程,得2

1

(3)(2)04

y x y x y -+-+

=①. 若3y =,代入①得0.75x =-,

0.75x ≠-,

3y ∴≠,因此①必为一元二次方程.

21

(2)4(3)404

y y y y ∴?=---?

=-+≥,解得4y ≤,即y 的最大值为4. 根据材料给你的启示,解决下面问题:

已知实数x 、y 满足2

2

32

21

x x y x x ++=++15x ??≠- ??

?,求y 的最小值.

15.如图,点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动点,点E 在射线BC 上,且

PB PE =,连接PD ,O 为AC 中点.

(1)如图1,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试猜想PE 与PD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

理由;

(2)如图2,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1)中的猜想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如图3,当点P 在AC 的延长线上时,请你在图3中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判断(1)中的猜想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解答题

1.(1)见解析 (2)3cm 【分析】

1)先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出∠ABD=∠BDC ,再由图形折叠的性质得出∠1=∠2,∠3=∠4,∠A=∠HEB=90°,∠C=∠DFG=90°,进而可得出△BEH ≌△DFG ;

(2)先根据勾股定理得出BD 的长,进而得出BF 的长,由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CG=FG ,设FG=x ,则BG=8﹣x ,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x 的值. 【详解】

(1)如图,ABCD 四边形是矩形,

AB CD ∴=,90A C ∠=∠=?,ABD BDC ∠=∠.

BEH ?是BAH ?翻折而成的,1=2∴∠∠,==90A HEB ∠∠?,AB BE =. DGF DGC ??是翻折而成的,

3=4∴∠∠,90C DFG ∠=∠=?,CD DF =,

∴在BEH ?和DFG ?中,HEB DFG ∠=∠,BE DF =,2=3∠∠,BHE DGF ∴??≌.

(2)四边形ABCD 是矩形,6AB =,8BC =,6AB CD ∴==,8AD BC ==, 22=10BD BC CD ∴+=,又由(1)知,DF CD =,CG FG =,=1064BF ∴-=.

设FG x =,则8BG x =-,在Rt BGF ?中,222BG BF FG =+,即

()

2

2284x x -=+,

3x ∴=,即3FG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矩形的折叠问题,涉及知识点有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与性质,勾股定理,折叠性质等知识点,解题关键在于能够灵活运用勾股定理

2.1a 2-

-,当1a =-时,原式1=3 【分析】

本题根据分式的除法和减法运算法则,结合平方差以及提公因式法将题目化简,然后从

1-、0、1、2中选一个使得原分式有意义的值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 【详解】

原式2(1)11

11(2)(2)22

a a a a a a a a a +--=-

?=-=-+---, 由已知得:若使原分式有意义,需满足0a ≠,20a a -≠,240a -≠, 即当0a =、1、2、2-时原分式无意义, 故当1a =-时,原式11

123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关键在于对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等运算法则的运用,其次注意计算仔细即可. 3.证明见解析. 【分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对角线互相平分,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式平行四边形,可得证明结论. 【详解】

如答图,连接BC ,设对角线交于点O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A=OD ,OB=OC . ∵AE=DF ,OA ﹣AE=OD ﹣DF ,∴OE=OF . ∴四边形BEDF 是平行四边形.

4.(1)14,0.55;(2)图见解析;(3)0.55.

【分析】

(1)根据图中给出的数据和频数、频率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分别求出a、b的值;

(2)将频率作为纵坐标,试验次数作为横坐标,描点连线,可得折线图.

(3)根据表中数据,试验频率为0.7,0.45,0.63,0.59,0.52,0.55,0.56,0.55稳定在0.55左右,即可估计概率的大小.

【详解】

(1)a=20×0.7=14;

b=

88

160

=0.55;

故答案为:14,0.55;

(2)根据图表给出的数据画折线统计图如下:

(3)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帅”字面朝上的频率逐渐稳定在0.55左右,利用这个频率来估计概率,得P(“帅”字朝上)=0.5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利用频率估计概率,大量反复试验下频率稳定值即概率.作图时应先描点,再连线.用到的知识点为:部分的具体数目=总体数目×相应频率.频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5.(1)(3,8);(15,0);(2)t=7;(3)能,t=5.

【分析】

(1)根据点B、C的坐标求出AB、OA、OC,然后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M、CN,再求出ON,然后写出点M、N的坐标即可;

(2)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当AM=ON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然后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先求出四边形MNCB是平行四边形的t值,并求出CN的长度,然后过点B作BC⊥OC于

D,得到四边形OAB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OD=AB,BD=OA,然后求出CD,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BC,然后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进行验证.

【详解】

解:(1)∵B(15,8),C(21,0),

∴AB=15,OA=8,

OC=21,

当t=3时,AM=1×3=3,

CN=2×3=6,

∴ON=OC-CN=21﹣6=15,

∴点M(3,8),N(15,0);

故答案为:(3,8);(15,0);

(2)当四边形OAMN是矩形时,AM=ON,

∴t=21-2t,

解得t=7秒,

故t=7秒时,四边形OAMN是矩形;

(3)存在t=5秒时,四边形MNCB能否为菱形.

理由如下:四边形MNCB是平行四边形时,BM=CN,

∴15-t=2t,

解得:t=5秒,

此时CN=5×2=10,

过点B作BD⊥OC于D,则四边形OABD是矩形,

∴OD=AB=15,BD=OA=8,

CD=OC-OD=21-15=6,

在Rt△BCD中,BC=22

BD CD

+=10,

∴BC=CN,

∴平行四边形MNCB是菱形,

故,存在t=5秒时,四边形MNCB为菱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综合以及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与菱形的关系,梯形的问题、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矩形、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联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6.

1

1

x+

3

3

【分析】

通分合并同类项,再约分,代入求值. 【详解】

原式22211

1

(1)x x x x x x -=?=+-+ 代入得原式3

3

311==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分式混合运算要注意先去括号;分子、分母能因式分解的先因式分解;除法要统一为乘法运算. 7.(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证出△ABE ≌△CDF 即可求解; (2)证出AE 平行CF ,AE CF =即可/ 【详解】

(1)∵AE BD CF BD ⊥⊥,

∴∠AEB=∠CFD ∵平行四边形ABCD ∴∠ABE=∠CDF,AB=CD ∴△ABE ≌△CDF ∴AE=CF

(2)∵AE BD CF BD ⊥⊥,

∴AE ∥CF ∵AE=CF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8.(1)(31-,);(2)t=9,6

y x =;(3)点P 、Q 的坐标为:P (132

,0)、Q (

3

2

,4)或P (7,0)、Q (3,2)或P (-7,0)、Q (-3,-2). 【分析】

(1)过点D 作DE ⊥x 轴于点E ,过点B 作BF ⊥x 轴于点F ,由正方形的性质结合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证出△ADE ≌△BAF ,从而得出DE=AF ,AE=BF ,再结合点A 、D 的坐标即可求出

点B 的坐标;

(2)设反比例函数为k

y x

=

,根据平行的性质找出点B ′、D ′的坐标,再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k 、t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解得出结论;

(3)假设存在,设点P 的坐标为(m ,0),点Q 的坐标为(n ,6

n

).分B ′D ′为对角

线或为边考虑,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找出关于m 、n 的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过点D 作DE ⊥x 轴于点E ,过点B 作BF ⊥x 轴于点F ,如图1所示.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AD=AB ,∠BAD=90°,

∵∠EAD+∠ADE=90°,∠EAD+∠BAF=90°, ∴∠ADE=∠BAF . 在△ADE 和△BAF 中,有

90AED BFA ADE BAF AD BA ∠=∠=???

∠=∠??=?

, ∴△ADE ≌△BAF (AAS ), ∴DE=AF ,AE=BF .

∵点A (-6,0),D (-7,3), ∴DE=3,AE=1,

∴点B 的坐标为(-6+3,0+1),即(-3,1). 故答案为:(-3,1). (2)设反比例函数为k

y x

=

, 由题意得:点B ′坐标为(-3+t ,1),点D ′坐标为(-7+t ,3), ∵点B ′和D ′在该比例函数图象上, ∴33(7)k t

k t =-+??

=?-+?

解得:t=9,k=6,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

6

y

x =.

(3)假设存在,设点P的坐标为(m,0),点Q的坐标为(n,6

n

).

以P、Q、B′、D′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分两种情况:

①B′D′为对角线时,

∵四边形B′PD′Q为平行四边形,

6

31

62

n

m n

?

-=

?

?

?-=-

?

,解得:

13

2

3

2

m

n

?

=

??

?

?=

??

∴P(13

2

,0),Q(

3

2

,4);

②当B′D′为边时.

∵四边形PQB′D′为平行四边形,

62

6

031

m n

n

-=-

?

?

?

-=-

??

,解得:

7

3

m

n

=

?

?

=

?

∴P(7,0),Q(3,2);

∵四边形B′QPD′为平行四边形,

62

6

031

n m

n

-=-

?

?

?

-=-

??

,解得:

7

3

m

n

=-

?

?

=-

?

综上可知:存在x轴上的点P和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Q,使得以P、Q、B′、D′四个点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符合题意的点P、Q的坐标为:P(13

2

,0)、Q(

3

2

4)或P(7,0)、Q(3,2)或P(-7,0)、Q(-3,-2).【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解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1)证出△ADE≌△BAF;(2)找出关于k、t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分类讨论.本题属于中档题,难度不大,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找出点的坐标,利用反比例函数图形上点的坐标表示出来反比例函数系数k是关键.

9.(1)见解析;(2)DF⊥ON,理由见解析;(3)24

【分析】

(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明△BCE≌△DCE即可;

(2)由第一题所得条件和已知条件可推出∠EDC=∠CBN,再利用90°的代换即可证明;(3)过D点作DG垂直于OM,交点为G,结合已知条件推出DF和BF的长,再根据第一题结论得出△BEF的周长等于DF加BF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1)证明:∵四边形ABCD正方形,

∴CA平分∠BCD,BC=DC,

∴∠BCE=∠DCE=45°,

∵CE=CE,

∴△BCE≌△DCE(SAS);

∴BE=DE;

(2)DF⊥ON,理由如下:

∵△BCE≌△DCE,

∴∠EBC=∠EDC,

∵∠EBC=∠CBN,

∴∠EDC=∠CBN,

∵∠EDC+∠1=90°,∠1=∠2,

∴∠2+∠CBN=90°,

∴∠EFB=90°,即DF⊥ON;

(3)过D点作DG垂直于OM,交点为G,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D=AB ,∠BAD=90°, ∴∠DAG+∠BAO=90°, ∵∠ABO+∠BAO=90°, ∴∠DAG=∠ABO ,

又∵∠MON=90°,DG ⊥OM , ∴△ADG ≌△ABO , ∴DM=AO ,GA=OB=5, ∵AB=13,OB=5,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12, 由(2)可知DF ⊥ON , 又∵∠MON=90°,DG ⊥OM , ∴四边形OFDM 是矩形, ∴OF=DG=AO=12,DF=OM=17, 由(1)可知BE =DE ,

∴△BEF 的周长=DF+BF=17+(12-5)=24.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判定,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 10.

1

1x +;15

【分析】

首先把括号内的分式进行通分、相减,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即可化简,最后代入数值计算即可. 【详解】

解:原式=()()232

211x x x x x +-+?++- ()()12

211x x x x x -+=?++- 11

x =

+

当x =4时,原式=15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11.详见解析. 【分析】

先判断出∠OAB =∠DCA ,进而判断出∠DAC =∠DAC ,得出CD =AD =AB ,证出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再由AD =AB ,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证明:∵AB ∥CD , ∴∠OAB =∠DCA , ∵AC 平分∠BAD . ∴∠OAB =∠DAC , ∴∠DCA =∠DAC , ∴CD =AD =AB , ∵AB ∥CD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AB ,

∴四边形ABCD 是菱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能够了解菱形的几种判定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12.见解析 【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AD ∥BC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证明∠E =∠F ,角边角证明△AFG ≌△CEH ,其性质得AG =CH ,进而可证明BG =DH . 【详解】

BG =DH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AD =BC ,∠A =∠C ,AB =DC , ∴∠E =∠F ,

又∵BE =DF ,AF =AD +DF ,CE =CB +BE , ∴AF =CE ,

在△CEH 和△AFG 中,

A C AF CE F E ∠=∠??

=??∠=∠?

∴△AFG ≌△CEH (ASA ), ∴AG =CH , ∴BG =DH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3.(1)11x =-,212x =-;(2)11x =-,212

x =- 【分析】

(1)移项,提取公因式1x +,利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2)移项,方程左右两边同时除以2后,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式,右边合并为一个非负常数,开方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 【详解】

(1)2

2(1)1x x +=+,

移项得:2

2(1)10()x x -++=, 提取公因式1x +得:121)()(0x x ++=, 可得:10x +=或210x +=,

解得:1211

2

x x =-=-,; (2)22310x x ++=, 原方程化为:2

3122

x x +

=-, 配方得:2

2

233132424x x ????++=-+ ? ???

??,即231()416x +=,

开方得:31

44

x +

=±, 解得:121

1

2

x 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及配方法,能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成一元一次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14.

2316

【分析】

类比阅读材料给出的方法,分类探讨得出函数的最小值即可. 【详解】

解:将原等式转化成关于x 的方程,得:

2(3)(21)(2)0y x y x y -+-+-=①,

若3y =,代入①得15

x =-

∵15

x ≠-

, ∴3y ≠,因此①必为一元二次方程. ∵3a y =-,21b y =-,2c y =+,

∴2

2

4(21)4(3)(2)0b ac y y y ?=-=----≥, 解得:23

16

y ≥

且3y ≠. ∴y 的最小值为2316

.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的运用,把函数转化为关于x 的方程,根据系数的取值范围,结合根的判别式,分类探讨得出答案即可.

15.(1)PE PD =且PE PD ⊥,详见解析;(2)猜想成立,详见解析;(3)猜想成立 【分析】

(1)根据点P 在线段AO 上时,利用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和性质以及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可以得出PE ⊥PD ,PE=PD ;

(2)利用三角形全等得出,BP=PD ,由PB=PE ,得出PE=PD ,要证PE ⊥PD ;从三方面分析,当点E 在线段BC 上(E 与B 、C 不重合)时,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点P 恰好在AC 中点处,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分别分析即可得出; (3)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利用(2)中证明思路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1)当点P 在线段AO 上时,PE PD =且PE PD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为对角线, ∴BA DA =,45BAP DAP ∠=∠=?, 在△ABP 和△ADP 中,

45AB AD BAP DAP AP AP =??

∠∠????

===, ∴△ABP ≌△ADP ,

∴PB PD =,ABP ADP ∠=∠,CDP CBP ∠=∠, 又∵PB PE =,

∴CBP BEP ∠=∠,PE PD =, ∴BEP CDP ∠=∠, ∵180BEP CEP ∠+∠=?, ∴180CDP CEP ∠+∠=?, ∵正方形ABCD 中,90BCD ∠=?,

∴36090DPE CEP CDP BCD ∠=?-∠-∠-∠=?,

∴PE PD ⊥;

(2)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PE PD =且PE PD ⊥,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C 为对角线, ∴BA DA =,45BAP DAP ∠=∠=?, 又PA PA =,

∴BAP DAP ???(SAS), ∴PB PD =, 又∵PB PE =, ∴PE PD =,

①当点E 与点C 重合时,PE PD ⊥; ②当点E 在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 ∵BAP DAP ???, ∴ABP ADP ∠=∠, ∴CDP CBP ∠=∠,

PB PE =,

∴CBP PEC ∠=∠,

∴PEC PDC ∠=∠, ∵12∠=∠,

∴90DPE DCE ∠=∠=?, ∴PE PD ⊥, 综上所述:PE PD ⊥.

∴当点P 在线段OC 上时,(1)中的猜想成立;

(3)当点P 在线段O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所示,(1)中的猜想成立.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P 在AC 的延长线上, ∴BA DA =,45BAP DAP ∠=∠=?, 又PA PA =,

∴BAP DAP ???(SAS), ∴PB PD =, 又∵PB PE =, ∴PE PD =, ∵BAP DAP ???, ∴ABP ADP ∠=∠, ∴CDP CBP ∠=∠,

PB PE =,

∴CBP PEC ∠=∠,

∴PEC PDC ∠=∠, ∵DGC EGP ∠=∠, ∴90DPE DCE ∠=∠=?, ∴PE P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垂线的证明方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特殊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诚大教育暑期培训初二升初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_ _ _ _ _ _ _ _ _ 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0.458,?2.4,2 π,4.0,3001.0-,71这几个数中无理数有( )个. A.4 B.3 C.2 D.1 2.计算28-的结果是( ) A 、6 B 、6 C 、2 D 、4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B .负数没有立方根 C .无理数都是开不尽的方根数 D .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4.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边长为12,则底边上的高为( ) A .13 B .8 C .25 D .64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222 -=- B .()932=- C .39±= D .39±=± 6.如图,△ABC 中,∠C =90°,AC =3,∠B =30°,点P 是BC 边上的动点,则AP 的长不可能是( )

A .3.5 B. 4.2 C. 5.8 D. 7 7.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且满足等式:()ab c b a 222 =-+,则此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8. 要使二次根式12-x 有意义,字母x 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 .21≤x B .21x 9.已知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 +3与2a -15,这个数的值为( )。 A.4 B.7± C.7- D.49 10、若2x <则,化简3x +-=( ) A 、-1 B 、 1 C 、25x - D 、52x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49的平方根是 ,64的立方根是 ,2-的绝对值是 ; 2.若8,a ,17是一组勾股数,则a = 。 3.已知12-a 的平方根是±3,则a = 。 4、2的相反数是 , 的倒数是 . 5、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a 和152-a ,则这个数为 。 三、简化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75)(75(++- (2) -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1 2 3- ? ? ? ? ? -= 2 3 B. a 1 + b 1 = b a+ 1 C. b a b a - -2 2 =a+b D. 20 3 ? ? ? ? ? -=0 2.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9 10-米。已知某种花粉的直径为35000纳米,则用科学计数法表示该花粉的直径为( ) A.m 6 10 5.3- ? B.m 5 10 5.3- ? C.m 4 10 35- ? D.m 4 10 5.3? 3.某八年级有13名同学参加百米竞赛,预赛成绩各不相同,要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华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他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中位数B.众数C.极差D.平均数 4.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边之比为7:6:5B.三边之比为2:3 :1 C.三边之长为2 2 25, 4, 3D.三边之长为13,14,15 5.正方形具有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 B.对角线互相平分 C.对角线相等 D.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6.已知三点) , ( 1 1 1 y x P) , ( 2 2 2 y x P)2 ,1( 3 - P都在反比例函数 x k y=的图象上,若0 ,0 2 1 > >D. 12 y y >> 7.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D,AC、BD相交 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 ) A.4cm B.6cm C.8cm D.10cm 8.如图,在△ABC中,AB=AC=5,BC=6,点M为 A B C O E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A、x1=1 x2=-2 B、x1=-1 x2=2 C、x1=-1 x2=-2 D、x1=1 x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两个等边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2-x+2=0根的情况是()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A、(x+3) 2=14 B、(x-3) 2=14 C、(x+6) 2=1 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在AB上,E在AC上,且AB=AC,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ACD的条 件是() A、AD=AE B、∠AEB=∠ADC C、BE=CD D、BD=CE 6、如图,△ABC中,AB=BD=AC,AD=CD,则∠BAC 的度数是() A、100° B、108° C、120° D、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B、C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的() A、三边中线的交点 B、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三边上高的交点 D、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根分别为x1=3,x2=1,那么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A、x2+4x+3=0 B、x2-4x+3=0 C、x2+4x-3=0 D、x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B、C、D的 面积的和是()2 cm。 A、28 B、49 C、98 D、147 10、关于x的方程2x2+mx-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的值为( ) A、0 B、2 C、1 D、-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A、HL B、ASA C、SAS D、SSS 12、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 A、k<1 B、k≠0 C、k<1且k≠0 D、k>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那么x= 14、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4x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和6cm,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2-12x+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16、方程(m+1)x|m|+(m-3)x-1=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 kx x -+=有实根,则k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ABC中,∠B=90°,∠A=40°, AC的垂直平分线MN与AB相交于D点,则 B C A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张老师和李老师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5千米去县城购买书籍,张老师比李老师每小时多走1千米,结果比李老师早到半小时,两位老师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设李老师每小时走x 千米,依题意,得到的方程是( ) A . 15151 12 x x -=+ B . 1515112 x x -=+ C . 15151 12 x x -=- D . 1515112 x x -=- 2.下列因式分解正确的是( ) A .()2 211x x +=+ B .()2 2211x x x +-=- C .()()2 2x 22x 1x 1=-+- D .()2 212x x x x -+=-+ 3.把多项式x 2+ax+b 分解因式,得(x+1)(x-3),则a 、b 的值分别是( ) A .a=2,b=3 B .a=-2,b=-3 C .a=-2,b=3 D .a=2,b=-3 4.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3 x m x -=-的解是非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坐标为(2,2),点P 在x 轴上运动,当以点A ,P 、O 为顶点的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时,点P 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6.如图①,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 (b

初二数学上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9=±3 B.3-8=2 C.(-2)0=0 D .2-1 =12 2.实数π, 5 1 ,0,﹣1中,无理数是 A .π B .5 1 C .0 D .﹣1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与点B 关于x 轴对称,则点B 的坐标为 A.(3,2) B.(-2,-3) C.(-2,3) D.(2,-3) 4.已知方程组 ,则x+y 的值为 A .﹣1 B .0 C .2 D .3 5.不等式组????? <->-3210 2 1x x 的解集为 A .21>x B .1-x 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一个三角形中,一定有一个外角大于其中一个内角 B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C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60° D .锐角三角形中,任何两个内角的和均大于90° 7.已知21x y =?? =?是二元一次方程组7 1 ax by ax by +=??-=?的解,则a b -的值为 8.△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3,3,32,则此三角形是 A .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A .2 B .2.5 C .3 D .3.5 10.关于x 的一次函数y=kx+k 2 +1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A . B .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2 x-x的取值范围是; 12.将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若AE∥BC,则∠AFD=°; 13.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A(﹣1,2),则正比例函 数的解析式为; 14.点 P(a,a﹣3)在第四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15.某函数的图象经过(1,-1),且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值增大而增大.请你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关系式:.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 16.(1)(共6分)计算: (2)(共6分) 解方程组 24 230 x y x y -= ? ? +-=? (3)(共6分)解不等式组: 3(2)4 21 1 3 x x x x -≥- ? ? + ? - ??> , 并写出它的所有的整数解. 01 11 12(20142)()3 33 - ---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

八年级数学单元试题(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方程(x-1)(x+2)=0的根是( ) A 、x 1=1 x 2=-2 B 、x 1=-1 x 2=2 C 、x 1=-1 x 2=-2 D 、x 1=1 x 2=2 2、下列两个三角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40°,腰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 、两个等边三角形 C 、有一个角是100°,底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D 、有一条边相等,有一个内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3、方程x 2-x +2=0根的情况是( ) A. 只有一个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4、方程x 2+6x-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 2=14 B 、 (x-3) 2=14 C 、(x+6) 2=1 2 D 、 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图,D 在AB 上,E 在AC 上,且AB =AC ,那么 补充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E ≌△ACD 的条 件是( ) A 、 AD =AE B 、 ∠AEB =∠AD C C 、 BE =CD D 、 BD=CE 6、如图,△ABC 中,AB=BD=AC ,AD=CD ,则∠BAC 的度数是( ) A 、100° B 、108° C 、120° D 、150° 7、在联欢晚会上,有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抢凳子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谁先抢到凳子谁获胜,为使游戏公平,则凳子应放的最适当的位置在△ABC 的( ) A 、三边中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边上高的交点 D 、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8、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px+q=0的两根分别为x 1=3, x 2=1,那么这个一元二 次方程是( ) A 、 x 2+4x+3=0 B 、 x 2-4x+3=0 C 、 x 2+4x-3=0 D 、 x 2-4x-3=0 9、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 的边长为7cm ,则阴影部分正方形A 、B 、C 、D 的 面积的和是( )2 cm 。 A 、28 B 、49 C 、98 D 、147 10、 关于x 的方程2x 2+mx -1=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 的值为( ) A 、 0 B 、 2 C 、 1 D 、 -2 11、角平分线的尺规作图,其根据是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作图可知:判断所构造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依据是( ) A 、 HL B 、ASA C 、 SAS D 、 SSS 12、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kx 2-6x+9=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 ) A 、 k <1 B 、 k ≠0 C 、 k <1且k ≠0 D 、 k >1 二、填空题 13、直角三角形三边是3,4,x ,那么x = 14、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4x 2+mx+1是完全平方式,则m = 15、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是8cm 和6cm ,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2x +20=0的一个实数根,则三角形的面积是 。 16、方程(m+1)x |m|+(m-3)x-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17、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0kx x -+=有实根,则k 得取值范围是 18、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 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 B C

初二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八年级数学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正确的是 ( ) A 、 1 -b 1-a b a B 、 bm am a = b C 、 a b a ab = 2 D m a m b a b ÷÷= 2、在四边形ABCD 中,∠B= 90 , ∠A: ∠D: ∠C=1:2:3,则∠C 为 ( ) A 、 160 B 、 135 C 、 90 D 、 45 3、甲、乙、丙、丁四支足球队在一次预选赛中进球数分别为:9,9,x ,7,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恰好相等,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10 B 、9 C 、8 D 、7 4. 如果 2a b =,则 22 2 2 a a b b a b -++的值为 ( ) (A) 45 (B) 1 (C) 35 (D) 2 5、梯形ABCD 中,A D ∥BC ,加上什么条件,梯形ABCD 不一定是等腰梯形 ( ) A 、AC=BD B 、∠ABC=∠DCB C 、A C ⊥B D D 、AB=CD 6、当a= —2时,分式 2 -a 5a 32-a a 22 ( ) A 、值为0 B 、有意义 C 、无意义 D 、值等于7 2 7、已知反比例函数x m 2-1y = 的图像上两点A (11y x ,),B (22y x ,), 当1x <0<2x 时,有1y <2y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 A 、m <0 B 、m >0 C 、m < 2 1 D 、m >— 2 1 8、已知菱形ABCD 的周长为40cm ,两条对角线BD :AC=3:4,则两条对角线BD 和AC 的长分别是 ( ) A 、24cm 32cm B 、12cm 16cm C 、6cm 8cm D 、3cm 4cm 9、如图一,正比例函数)(0k kx y ?=与反比例函数x 1y = 的图像相交于A 、C 两点过点A 做x 轴 的垂线交x 轴于B , 连接BC 。若△ABC 的面积为S ,则 ( ) A 、S=1 B 、S=2 C 、S=3 D 、S 的值不确定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上期末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 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2.如图,已知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A ,B 两点都在小方格的顶点上,请在图中找一个顶点C ,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顶点C 有( ) A .8个 B .7个 C .6个 D .5个 3.如果2 220m m +-=,那么代数式2442m m m m m +? ?+? ?+?? 的值是()n n A .2- B .1- C .2 D .3 4.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0 ,20BC BD BAD =∠=,则BCD ∠的度数为( ) A .50° B .55° C .60° D .65° 5.如果2x +ax+1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a 的值是() A .2 B .-2 C .±2 D .±1 6.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0°,AB 的垂直平分线l 交AC 于点D ,则 ∠CBD 的度数为( )

A .30° B .45° C .50° D .75° 7.如图,在Rt△ABC 中,∠ACB=90°,∠B=30°,CD 是斜边AB 上的高,AD =3 cm ,则 AB 的长度是( ) A .3cm B .6cm C .9cm D .12cm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00°,则它的顶角是( ) A .40° B .60° C .80° D .100° 9.下列条件中,不能作出唯一三角形的是( ) A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夹角的度数 B .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以及两角夹边的长度 C .已知三角形两边的长度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的度数 D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 10.如图,Rt △ABC 中,AD 是∠BAC 的平分线,DE ⊥AB ,垂足为E ,若AB=10cm ,AC=6cm ,则BE 的长度为( ) A .10cm B .6cm C .4cm D .2cm 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的度数都是108°,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 .3 B .4 C .5 D .6 12.下列计算中,结果正确的是( ) A .236a a a ?= B .(2)(3)6a a a ?= C .236()a a = D .623a a a ÷= 二、填空题 13.把0.0036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该记作_____. 14.记x=(1+2)(1+22)(1+24)(1+28)…(1+2n ),且x+1=2128,则n=______. 15.如图,在△ABC 中,∠ACB=90°,CD 是高,∠A=30°,若AB=20,则BD 的长是 . 16.分解因式:x 3y ﹣2x 2y+xy=______.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49的平方根是() A.7B.±7C.﹣7D.49 考点:平方根. 专题:存在型. 分析:根据平方根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7)2=49, ∴49的平方根是±7.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方根的定义,即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二次方根. 2.(﹣3)2的算术平方根是() A.3B.±3C.﹣3D. 考点:算术平方根.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由(﹣3)2=9,而9的算术平方根为=3. 解答:解:∵(﹣3)2=9, ∴9的算术平方根为=3.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0),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为0.

3.在实数﹣,0,﹣π,,1.41中无理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考点:无理数. 分析:根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π是无理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无理数,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注意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 4.在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C,则点C表示的实数为() A.﹣1B.1﹣C.2﹣D.﹣2 考点:实数与数轴. 分析: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结合数轴可以求出线段AB的长度,然后根据对称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 解答:解:∵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A、B, ∴AB=﹣1, 设B点关于点A的对称点C表示的实数为x, 则有=1, 解可得x=2﹣, 即点C所对应的数为2﹣.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数轴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出数轴两

2018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华师版)

2018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华师版)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中. 1、在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3,6)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8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A(1,2)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点A′,则点A与点A′的关系是()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将点A向x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得点A′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4、刘翔为了迎战2018年北京奥运会刻苦进行110米拦训练,教练对他的10次训练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若要判断他的成绩是否稳定,则教练需要知道刘翔这10次成绩的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5、点P(3,2)关于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A.(3,-2) B.(-3,2) C.(-3,-2) D.(3,2) 6、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边中点为顶点的平行四边形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如图,已知、是的边上的两点,且 ,则的大小为()A. B. C. D. 8、如图,在□ABCD的面积是12,点E,F在AC上,且AE =EF=FC,则△BEF的面积为 ()

A. 6 B. 4 C. 3 D. 2 9、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BD经过坐标原点,矩形的边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点C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点A 的坐标为 (-2,-2),则k的值为()A.4 B.-4 C.8 D.—8 10、如图,正方形ABCD中,在AD的延长线上取点E,F,使DE=AD,DF=BD,连接BF分别交CD,CE于H,G下列结论: ①EC=2DG;② ;③ ;④图中有8个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中,请将答案直接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初二数学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D C B A 、 B 、 C 、 D 、 博瑞教育数学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4分,共40分) 1、如图,两直线a ∥b ,与∠1相等的角的个数为(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不等式组x>3 x<4 ???的解集是( ) A 、33 D 、无解 3、如果a>b ,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a 3b -- D 、2a<2b -- 4、如图所示,由∠D=∠C,∠BAD=∠ABC 推得△ABD ≌△BAC ,所用的的判定定理的简称是( ) A 、AAS B 、ASA C 、SAS D 、SSS 5、已知一组数据1,7,10,8,x ,6,0,3,若x =5,则x 应等于( ) A 、6 B 、5 C 、4 D 、2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方体、正方体都是棱柱; B 、三棱住的侧面是三角形; C 、六棱住有六个侧面、侧面为长方形; D 、球体的三种视图均为同样大小的图形; 7、△ABC 的三边为a 、b 、c ,且2 (a+b)(a-b)=c ,则( ) A 、△ABC 是锐角三角形; B 、c 边的对角是直角; C 、△ABC 是钝角三角形; D 、a 边的对角是直角; 8、为筹备班级的初中毕业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9、如右图,有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都按照相同的顺序,依次标有1,2,3,4,5,6这六个数字,并且把标有“6”的面都放在左边,那么它们底面所标的3个数字之和等于( ) A 、8 B 、9 C 、10 D 、11 10、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北京市出台了新的居民用水收费标准:(1)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不超过4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2米计算;(2)若每月每户居民用水超过4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4.5米计算(不超过部分仍按每立方米2元计算)。现假设该市某户居民某月用水x 立方米,水费为y 元,则y 与x 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分) 11、不等式 12、已知点x 313、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年级4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1 a b

初中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本试卷1-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说明:下列各题都给出A、B、C、D四个结论,把唯一正确结论的代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在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B)0.6 = (C13 =-(D6 =± 2、在△ABC中,∠C=90°,A B C ∠∠∠ 、、的对边分别是a b c 、、,且5 a=,12 b=,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12 sin 5 A=(B) 5 tan 12 A=(C) 5 cos 13 A=(D) 12 cos 13 B= 3、反比例函数0 k y k x =≠ ()和一次函数y kx k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 4、有一个多边形的边长分别是45645 cm cm cm cm cm ,,,,,和它相似的一个多边形最大边为8cm,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周长是 (A)12cm (B)18cm (C)24cm (D)32cm 5、某校有500名九年级学生,要知道他们在学业水平考试中成绩为A等、B等、C等、D等的人数是多少,需要做的工作是 (A)求平均成绩(B)进行频数分布(C)求极差(D)计算方差 6、一个物体从点A出发,在坡度1∶7的斜坡上直线向上运动到B,当30 AB=米时,物体升高 (A) 30 7 米(B) 30 8 米(C)(D) 7、如图是一次函数y1=kx+b和反比例函数y2=m x y1>y2时,x的取值范围是

G F E D C B A D C B A (A)2x <- (B)23x -<< (C)3x > (D)20x -<<或3x > 二、填空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8、函数y x 的取值范围是 9、在△ABC 中,点D 在AC 上(点D 不与A C 、重合),若再增加一个条件就能使△ABD ∽△ACB ,则这个条件是 . 10、一个正多边形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的5倍,则原图形与新图形的相似比为 . 11、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长为 . 12、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2)3y m x n =-++,当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 时,它的图象过原点;当 时,它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大于4. 13、小华和小晶用扑克牌做游戏,小华手中有两张“王”,小晶从小华手中抽得“王”的机会是1 7 ,则小华手中有 张扑克牌. 14、如图,矩形ABCD 中,12,10AB AD ==,将矩形折叠, 使点B 落在AD 的中点E 处,则折痕FG 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15题各6分, 16、18题各9分,17题10分,19题8分,共48分) 15、计算与化简: ② 75 23? 16、如图,已知一块四边形的草地ABCD ,其中∠A =60°,∠B =∠D =90°,AB =20米,CD =10米,求这块草地的面积.

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

八年级下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如果分式 x -11 有意义,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2、己知反比例数x k y =的图象过点(2,4),则下面也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是 A 、(2,-4) B 、(4,-2) C 、(-1,8) D 、(16,2 1 ) 3、一直角三角形两边分别为3和5,则第三边为 A 、4 B 、34 C 、4或34 D 、2 4、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下列哪种图形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等腰梯形 5、菱形的面积为2,其对角线分别为x 、y ,则y 与x 的图象大致为 A B C D 6、小明妈妈经营一家服装专卖店,为了合理利用资金,小明帮妈妈对上个月各种型号的服装销售数量进行了一次统计分析,决定在这个月的进货中多进某种型号服装,此时小明应重点参考 A 、众数 B 、平均数 C 、加权平均数 D 、中位数 7、王英在荷塘边观看荷花,突然想测试池塘的水深,她把一株竖直的荷花(如右图)拉到岸边,花柄正好与水面成600夹角,测得AB 长60cm ,则荷花处水深OA 为 A 、120cm B 、360cm C 、60cm D 、cm 320 第7题图 第8题图 第9题图 8、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EF 过点O 与AD 、BC 分别相交于E 、F ,若AB=4,BC=5,OE=1.5,那么四边形EFCD 的周长为 A 、16 B 、14 C 、12 D 、10 9、如图,把菱形ABCD 沿AH 折叠,使B 点落在BC 上的E 点处,若∠B=700,则∠EDC 的大小为 A 、100 B 、150 C 、200 D 、300 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同一边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B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数 学 试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 2 6 a a a =÷ B .222 2x y x y =?? ? ?? C . 1=+++b a b b a a D .y x x xy x x +=+2 2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 A .为了解一种灯泡的使用寿命,宜采用普查的方法 B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若存在,可以不唯一 C .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与其平均数的偏离程度 D .对于简单随机样本,可以用样本的方差去估计总体的方差 3、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是( ) A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 B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邻角相等 C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相等 D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 4、反比例函数k y x =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k 的值可能是( ) A .1 B .2 C .3 D .4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0,2),B (32-,0),C (0,2-),D (32,0),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ABCD 是( ) A .矩形 B .菱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6、某校八年级(2)班的10名团员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捐款活动 中,捐款情况如下(单位:元):10、8、12 、15、10、12、11、9、 10、13.则这组数据的( ) A .平均数是11 B .中位数是10 C .众数是10.5 D .方差是3.9 7、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为15cm ,20cm 和25cm ,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为( ) A.15cm B.20cm C.25cm D.12cm 8、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M (1,1)和N(-2,1 2 -),则这个反比例函数 是( ) A.x y 1= B.x y 1-= C.x y 2= D.x y 2-= 9、如图所示,有一张一个角为600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沿其一条中位线剪开后,不能拼成的四边形是( )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压轴题】八年级数学上期末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上最小的鸟是生活在古巴的吸蜜蜂鸟,它的质量约为0.056盎司.将0.05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5.6×10﹣1 B .5.6×10﹣2 C .5.6×10﹣3 D .0.56× 10﹣1 2.下列边长相等的正多边形能完成镶嵌的是( ) A .2个正八边形和1个正三角形 B .3个正方形和2个正三角形 C .1个正五边形和1个正十边形 D .2个正六边形和2个正三角形 3.如图所示,小兰用尺规作图作△ABC 边AC 上的高BH ,作法如下: ①分别以点DE 为圆心,大于DE 的一半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F ; ②作射线BF ,交边AC 于点H ; ③以B 为圆心,BK 长为半径作弧,交直线AC 于点D 和E ; ④取一点K 使K 和B 在AC 的两侧; 所以BH 就是所求作的高.其中顺序正确的作图步骤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④③① D .④③②① 4.已知关于x 的分式方程213x m x -=-的解是非正数,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3m ≤ B .3m < C .3m >- D .3m ≥- 5.如果解关于x 的分式方程 2122m x x x -=--时出现增根,那么m 的值为 A .-2 B .2 C .4 D .-4 6.若2310a a -+=,则12a a +-的值为( ) A .51+ B .1 C .-1 D .-5 7.若代数式 4x x -有意义,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0 B .x =4 C .x ≠0 D .x ≠4 8.如图,在△ABC 中,以点B 为圆心,以BA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BC 于点D ,连接AD .若∠B =40°,∠C =36°,则∠DAC 的度数是( )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选择题(本大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请你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栏) 1. 16的算术平方根是 A ? 4B ..±4 C . 2 D . ±2 x y3 2 .方程组的争是 x y1 x1x1x2x 0 A. B . C . D . y2y2y1y 1 3 ?甲乙丙三个同学随机排成一排照相,则甲排在中间的概率是 1111 A .- B .- C .— D . — 2346(第15题图) 4.下列函数中,y是x的一次函数的是 ① y = x —6②y=—③x y= ④y= 7 —x x8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②③④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M向右平移3单位得到图形N,如果图形M上某点A 的坐标为(5,—6 ),那么图形N上与点A对应的点A的坐标是 A ? (5, —9 ) B. (5,—3 ) C. (2, —6 ) D ?(8,—6 ) 6.如图,若在象棋盘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帅”位于点1, 2), “馬”位于点2, 2), 则“兵”位于点() A ? ( 1,1) B. ( 2, 1) C. (1, 2) D? ( 3,1) (第6题图) 7 ?正比例函数y = kx(k丰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 kx —k 的图像大致是 yk y* y* y*

&某产品生产流水线每小时生产100件产品,生产前没产品积压,生产3小时后,安排工人装箱,若每小时装150件,则未装箱产品数量y (件)与时间t(时)关系图为() 1 9?已知代数式5X a-1y3与一5x b y a+b是同类项,则 a 2 a 2 A ?B. b 1 b 1a与b的值分别是() a 2 a 2 C. D. b 1 b 1 10.在全民健身环城越野赛中, 甲乙两选手的行程y (千米)随时间t (时)变化的图象(全程)如图所示?有下列说法:①起跑后1小时,甲在乙的前面;②第1小时甲跑了10千米, 乙跑了8千米;③乙的行程y与时间t的解析式为y= 10t;④第1.5小时,甲跑了12千米.其 中正确的说法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填空题(本大题满分15分,每小题3分,请你将答案填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11 .已知方程3x+ 2y = 6 ,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贝U y= _________________ . 12. 若点P(a+ 3, a- 1)在x轴上,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 13. 请写出一个同时具备:① 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②过点(0,—5)两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表 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亠^ 14 .直线y = —— x + 3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直线的解析式 2 是_____________ . 15.如图|1的解析式为y = k1X + b 112的解析式为

2016年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6年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 下面是网为大家收集的初二数学下册期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根式中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B. C. D. 2.下列各组数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度是( ) A.3,5,7 B. C. 0.3,0.5,0.4 D.5,22,23 3. 正方形具有而矩形没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边相等 4.一次函数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5.AC,BD是□ABCD的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为矩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 ) A. AB=BC B. AC=BD C. AC⊥BD D. AB⊥BD 6.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 (1,1) B. (—1,1) C. (1,—1) D. (—1,—1) 7.比较,,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8. 某人驾车从A地走高速公路前往B地,中途在服务区休息了一段时间.出发时油箱中存油40升,到B地后发现油箱中还剩油4升,则从A地出发到达B地的过程中,油箱中所剩燃油 (升)与时间 (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9. 某校八年级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速度比赛,两个班参加比赛的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经统计和计算后结果如下表: 班级参加人数中位数方差平均字数 甲 55 149 191 135 乙 55 151 110 135 有一位同学根据上表得出如下结论:①甲、乙两班学生的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比甲班优秀的人数多(每分钟输入汉字达150个以上为优秀);③甲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学生比赛成绩的波动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0. 如图,将等边△ABC沿射线BC向右平移到△DCE的位置,连接AD、BD,则下列结论: ①AD=BC;②BD、AC互相平分;③四边形ACED是菱形;④BD⊥DE.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 4x98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 11.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已知一次函数,则它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__. 13.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F分别是AO,BO的中点,若AC+BD=24㎝,△OAB的周长是18㎝,则EF= ㎝. 14.在一次函数中,当0≤ ≤5时,的最小值为 . 15.如图,已知∠B=∠C=∠D=∠E=90°,且AB=CD=3,BC=4,DE=EF=2,则AF的长是_____. 16.若一组数据,,,…, 的方差是3,则数据 -3, -3, -3,…, -3的方差是 . 17. 如图,已知函数和的图象交点为P,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初二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前的字母填 入下表相应的空格 ) 1.在天气预报图上,有各种各样表示天气的符号,下列表示天气符号的图形中,既 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2.如图,小手盖住的点的坐标可能为 A (46)--, B (63)-, C (52), D (34)-, 3.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416±= B 9273 -=- C 3) 3(2 -=- D 2 11 4 12 = 4. 下列图形中,单独选用一种图形不能进行平面镶嵌的图形是 A 正三角形 B 正方形 C 正五边形 D 正六边形 5.顺次连结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等腰梯形四边中点得到的四边形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 6.若点),(1y a 、),1(2y a +在直线1+=kx y 上,且21y y >,则该直线所经过的象限是 A 第一、二、三象限 B 第一、二、四象限 C 第二、三、四象限 D 第一、三、四象限 7.如图所示,把一个正方形三次对折后沿虚线剪下,则所得的图形是 8. 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不同颜色的正方形组成, 晴 C 冰雹 A 雷阵雨 B 大雪 D 第8题 第2题 x y A B C D

已知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为 A 142 B 143 C 144 D 14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9.平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 . 10.把1.952取近似数并保留两个有效数字是 . 11.已知:如图,E (-4,2),F (-1,-1),以O 为中心,把△EFO 旋转180°, 则点E 的对应点 E ′的坐标为 . 12.梯形的中位线长为3,高为2,则该梯形的面积为 . 13.已知点),(11y x 、),(22y x 、……、),(n n y x 都在直线53-=x y 上,若这n 个 点的横坐标的平均数为a ,则这n 个点的纵坐标的平均数为 . 14.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cm ,下底是10cm ,一个底角是60 ,则等腰梯形的腰长 是 cm . 15.如图,已知函数y a x b =+和y kx =的图象交于点P ,则二元一次方程组 , y a x b y k x =+?? =? 的解是 . 16.在Rt △ABC 中,∠C =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 =15,且BD ∶DC =3∶2,则D 到边AB 的距离是 . A C 第16题 第1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